有錢會飄的不只是是男人。
曹德旺說過一段話:「其實大部分人都不適合發財,因為錢的反噬力非常大,一個人沒有很高的德行和智慧,很難扛得住。一般人,當他的財富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無視規則、禮儀,無視底線、人格、道德,他們會把這些全部賣給錢。」
曹德旺說的這句話對所有人都適用,不分男女。沒有體驗過的人可能覺得是雞湯,但是親身經歷過就知道這句話是現實。
駕馭財富,其實是一種能力。它考驗人的修養、學識、定力、人品。
身邊有個拆遷戶哥們兒,錢到手以後,首先買了輛奔馳,沒事兒就開出去轉一圈兒,生怕別人看不見。
幾個月以後,開始出入棋牌室,後來為了打牌,把工作辭了。
然後整宿整宿不回家,在吃喝嫖賭的世界裡遊蕩了一圈兒,完美的詮釋了「男人有錢就變壞」這句話。
我還沉浸在羨慕他的情緒裡沒有出來,他已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破產了。
有人說,認知水平決定財富水平,認知不夠,偶然得到的財富會慢慢減少到跟自己認知匹配的程度。
人一旦滿足了物質生活,那就該追求滿足精神世界了,但修養不夠的人,精神世界裡都是欲望。所以,一旦有錢,便投身吃喝嫖賭。
對富人最大的考驗是破產,而對窮人最大的考驗是天降大財。
陝西起兵的時候,李自成也想不到自己有生之年可以坐一把「過山車」。
從亮出旗號到攻入西安稱帝,他用盡力氣拼了15年,自西安進入北京,他卻只花了3個月。
更刺激的還在後面,從進入北京城到被清兵趕出北京,這座讓他魂牽夢繞的城市他只住了42天。
在京城的日子,他大肆斂財,財富值急劇增加,但他卻沉迷酒色,縱兵搶劫,最初的口號忘的一乾二淨。
屠龍人終成惡龍,一年後,李自成逃到湖北山區,遭到村民襲擊,卒,年40歲。
人人都有富裕夢,追求美好生活是大家的共同目標。
但忽然發一大筆橫財,有幾個人能控制金錢帶來的欲望?
錢是照妖鏡,人性逐利,但未必有智慧能夠駕馭。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因為人性複雜,但突然有錢的人更複雜。
有錢,就開始飄了。人的財富有一個臨界值,擁有的財富過了這個臨界值,可能就要倒黴了。
好比普通人給他個青龍偃月刀做五虎大將,如果拼命拎起來,肯定會閃了腰。
一個人想要擁有錢財,而沒有災殃,必須要不斷提高自身修養,只有洞悉事物規律的人才能「猝然臨之而不驚」。
突如其來的財富,如果自己的碗兒太淺,便盛不了,也裝不下,反有被反噬的危險,這時暴富反而成了一場災難。
現實中,有太多這樣的例子了。
有買彩票中了上千萬的,有房子拆了得到巨額拆遷款的,有站在風口上抓住了一次機遇就飛起來的。
但錢的反噬力太大了,突發橫財,會暴露一個人的本性,會激起壓抑的欲望。
欲望不分男女,你可以看看身邊的例子,是不是突然有了錢,就覺得高人一等,大金項鍊,名貴表,誰家都想插一腳。
之前不敢買的東西敢買了,之前不敢說的話敢說了,之前謙虛的態度變的浮躁了,之前花一分錢都要思考現在一把錢都不過腦。
這就是一種情緒失控,因為突然得到了意外的財富,還高過了自己的人生預期目標,於是樂到極致,頭腦失去了機智。
但來得容易去的快,財富本身並沒有錯,錯的是人們面對它的時候,會陷入的癲狂狀態,讓你失去了定力,淡忘了底線,喪失了道德。
支付寶錦鯉信小呆,4年前被支付寶一億元大獎砸中,中獎之後的她立刻選擇辭職去環遊世界,瀟灑度過了3年的快活日子,但現如今卻陷入了沒錢又沒工作的困境當中。那麼,信小呆又是如何將一手好牌打的稀爛的呢?
支付寶這大獎可不是1億的真金白銀,而是支付寶全球合作夥伴提供的獎品,其中大多以門票,優惠券的形式給予,並且有一定的期限,是不是很像某多的活動。
而這就給信小呆出了難題,她要想兌換這些獎品,就必須辭職去旅遊,如果單靠假期旅遊,很多的獎品都要作廢。
信小呆喜歡自由,喜歡旅遊,所以在經過短暫的思考後,她放棄了萬元的月薪,從公司辭職,準備去全球各地兌換她的獎品。
18年11月中旬,信小呆到達香港,全球兌獎之旅的第一站。一開始的信小呆是高興的,不僅在微博分享自己的旅行,還通過直播與粉絲互動。
信小呆為了兌換這些禮品,需要頻繁地趕飛機,在一個地方停留的時間很短,很難保證身體有足夠的休息時間,因此身體狀況十分差,經常出入醫院,用信小呆自己的話說,19年她去醫院的次數比她之前20多年加起來的還要多。
不僅如此,例如交通費之類的是不包含在獎品裡的,需要信小呆自費。因此,沒多久,信小呆就用完了自己所有的積蓄,還刷爆了信用卡。
放縱慾望,最終只能帶來災禍。成為過路財神,做了財富的搬運工,而不是擁有者。
欲承大財,要先學會養心。因為一個人擁有的財富越多,其實承載的風險越高,越要靠修養來化解。
面對金錢有理性,面對誘惑不動心,面對內心不迷失,才能真正的掌握財富密碼。曹德旺說過一段話:「其實大部分人都不適合發財,因為錢的反噬力非常大,一個人沒有很高的德行和智慧,很難扛得住。一般人,當他的財富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無視規則、禮儀,無視底線、人格、道德,他們會把這些全部賣給錢。」
曹德旺說的這句話對所有人都適用,不分男女。沒有體驗過的人可能覺得是雞湯,但是親身經歷過就知道這句話是現實。
駕馭財富,其實是一種能力。它考驗人的修養、學識、定力、人品。
身邊有個拆遷戶哥們兒,錢到手以後,首先買了輛奔馳,沒事兒就開出去轉一圈兒,生怕別人看不見。
幾個月以後,開始出入棋牌室,後來為了打牌,把工作辭了。
然後整宿整宿不回家,在吃喝嫖賭的世界裡遊蕩了一圈兒,完美的詮釋了「男人有錢就變壞」這句話。
我還沉浸在羨慕他的情緒裡沒有出來,他已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破產了。
有人說,認知水平決定財富水平,認知不夠,偶然得到的財富會慢慢減少到跟自己認知匹配的程度。
人一旦滿足了物質生活,那就該追求滿足精神世界了,但修養不夠的人,精神世界裡都是欲望。所以,一旦有錢,便投身吃喝嫖賭。
對富人最大的考驗是破產,而對窮人最大的考驗是天降大財。
陝西起兵的時候,李自成也想不到自己有生之年可以坐一把「過山車」。
從亮出旗號到攻入西安稱帝,他用盡力氣拼了15年,自西安進入北京,他卻只花了3個月。
更刺激的還在後面,從進入北京城到被清兵趕出北京,這座讓他魂牽夢繞的城市他只住了42天。
在京城的日子,他大肆斂財,財富值急劇增加,但他卻沉迷酒色,縱兵搶劫,最初的口號忘的一乾二淨。
屠龍人終成惡龍,一年後,李自成逃到湖北山區,遭到村民襲擊,卒,年40歲。
人人都有富裕夢,追求美好生活是大家的共同目標。
但忽然發一大筆橫財,有幾個人能控制金錢帶來的欲望?
錢是照妖鏡,人性逐利,但未必有智慧能夠駕馭。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因為人性複雜,但突然有錢的人更複雜。
有錢,就開始飄了。人的財富有一個臨界值,擁有的財富過了這個臨界值,可能就要倒黴了。
好比普通人給他個青龍偃月刀做五虎大將,如果拼命拎起來,肯定會閃了腰。
一個人想要擁有錢財,而沒有災殃,必須要不斷提高自身修養,只有洞悉事物規律的人才能「猝然臨之而不驚」。
突如其來的財富,如果自己的碗兒太淺,便盛不了,也裝不下,反有被反噬的危險,這時暴富反而成了一場災難。
現實中,有太多這樣的例子了。
有買彩票中了上千萬的,有房子拆了得到巨額拆遷款的,有站在風口上抓住了一次機遇就飛起來的。
但錢的反噬力太大了,突發橫財,會暴露一個人的本性,會激起壓抑的欲望。
欲望不分男女,你可以看看身邊的例子,是不是突然有了錢,就覺得高人一等,大金項鍊,名貴表,誰家都想插一腳。
之前不敢買的東西敢買了,之前不敢說的話敢說了,之前謙虛的態度變的浮躁了,之前花一分錢都要思考現在一把錢都不過腦。
這就是一種情緒失控,因為突然得到了意外的財富,還高過了自己的人生預期目標,於是樂到極致,頭腦失去了機智。
但來得容易去的快,財富本身並沒有錯,錯的是人們面對它的時候,會陷入的癲狂狀態,讓你失去了定力,淡忘了底線,喪失了道德。
支付寶錦鯉信小呆,4年前被支付寶一億元大獎砸中,中獎之後的她立刻選擇辭職去環遊世界,瀟灑度過了3年的快活日子,但現如今卻陷入了沒錢又沒工作的困境當中。那麼,信小呆又是如何將一手好牌打的稀爛的呢?
支付寶這大獎可不是1億的真金白銀,而是支付寶全球合作夥伴提供的獎品,其中大多以門票,優惠券的形式給予,並且有一定的期限,是不是很像某多的活動。
而這就給信小呆出了難題,她要想兌換這些獎品,就必須辭職去旅遊,如果單靠假期旅遊,很多的獎品都要作廢。
信小呆喜歡自由,喜歡旅遊,所以在經過短暫的思考後,她放棄了萬元的月薪,從公司辭職,準備去全球各地兌換她的獎品。
18年11月中旬,信小呆到達香港,全球兌獎之旅的第一站。一開始的信小呆是高興的,不僅在微博分享自己的旅行,還通過直播與粉絲互動。
信小呆為了兌換這些禮品,需要頻繁地趕飛機,在一個地方停留的時間很短,很難保證身體有足夠的休息時間,因此身體狀況十分差,經常出入醫院,用信小呆自己的話說,19年她去醫院的次數比她之前20多年加起來的還要多。
不僅如此,例如交通費之類的是不包含在獎品裡的,需要信小呆自費。因此,沒多久,信小呆就用完了自己所有的積蓄,還刷爆了信用卡。
放縱慾望,最終只能帶來災禍。成為過路財神,做了財富的搬運工,而不是擁有者。
欲承大財,要先學會養心。因為一個人擁有的財富越多,其實承載的風險越高,越要靠修養來化解。
面對金錢有理性,面對誘惑不動心,面對內心不迷失,才能真正的掌握財富密碼。
有錢,有權。都會使人發票。同事家裡拆遷分得了500萬。第一件事就是把苦追三年的女朋友換了。剩下的時候女朋友就跟換衣服一樣,你剛下場,我登場走馬觀花寺。這還是刪除了我們這些老同事。感覺跟我們不是一個圈兒的人了。五年的。同事情V說沒就沒。
這個同事本來是我們辦公室裡最不起眼的人。平時幹活兒穩當。新款每天過得也很樸素。突然有一天他們家拆遷了。給了幾套房和500萬的安家費?從此這個同事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一從安踏換到了耐克。吃飯也從路邊攤換到了高檔的飯店,每天自己還有一個下午場。生活的態度也慢慢地發生了轉變。買了一輛60萬的好車。每天他們兩個手機的信息總是響個不停。比總理還忙啊,到下班的時候,總會有各色的女子在下邊等著他。
而且對工作的態度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也不像以前那樣穩重,工作效率越來越低。領導找他談過很多次話。突然有一天他因為瑣事和領導吵起來了,摔門而出,說我不幹了。回到工位什麼也沒有拿瀟瀟灑灑地走了,沒有帶走一片雲朵。晚上和辦公室的人們吃了一個飯夥飯,大家喝了酒的時候還說以後沒聯繫。
可是過了些日子,因為工作交接的問題,我在微信上聯繫了他一下,突然發現被拉黑了。
突然之間感覺這個社會太現實。當你的錢位不對稱的時候,根本就沒有什麼友誼可言。
有錢不飄的人太多了,你只是不知道而已。
我見過一位,6座煤礦,穿軍大衣,登大頭皮鞋,只開霸道,郊區買的別墅,沒進過城。
衣食住行都是老婆管,他最大的愛好,在門口看人下棋,有時候一大杯啤酒,裡面打一個生雞蛋攪勻,一口乾完。
所以我們看到的都是低段位的,所謂高手我們根本不可能知道人家的家底。
以前一個同事,暴富後小3億。還在麥當勞打工,平時釣魚。電動車接送孩子(他媳婦開雅閣),有錢後我知道的他就給自己花過兩次大錢,錢到帳後請我們三吃飯,玉淵潭公園裡的一個私房菜,4萬左右吧,給自己買了一根魚竿2萬(不是一套)。他家海澱溫泉那邊拆遷分了四五套房。也沒少錢分錢。 外偏,他倆光棍叔叔都五十左右了,沒拆之前誰誰都看不上,都說好了他以後給他倆養老,倆人財產都是他的(他是三門獨苗),拆遷後一個找了個30多的,一個找的比他小兩歲(我們開玩笑說,以後可以繼承嬸子妹妹),他帶他弟弟玩我還以為他要二胎了呢。
另個一哥們13年初認識的,最窮的時候一段肥腸18我倆買不起,讓別人切了一半。一班情況晚上就是饅頭,榨菜,五斤一桶的二鍋頭。14年做黃金外匯(他自己開的公司)一年半掙了500多萬,公司電話銷售100多人,輕輕女孩多,大多數都讓他拱了。那時候流行蘋果六,他找渠道拿了80多臺。沒夠後來又拿的(拱一個送一臺)。立水橋藍帶充卡最少10萬一月左右一充。後海飯店一個月也得5萬左右,一個月出國一次。15年出事了。現在還欠我2000呢。
我身邊這種例子挺多的(飄的不少),還是看自己把。
「有錢有權」都會飄飄,同事炒幣賺了300萬,第一件事就是換女朋友,半年換了三個,辭職的時候刪了所有同事的聯繫方式。
踩上風口豬都可以飛起來,這句話簡直太對了。同事本來是我們辦公室最不起眼的一個傢伙,追第一個女朋友追了三年,突然賺了300萬,女朋友不停地換,離職還刪同事,真的是有錢就飄了。
這個同事平時就喜歡買股票基金,每天上班摸魚都是看K線圖,有一次我發現他晚上加班還在看,我說:現在不是交易時間吧。他說:最近在玩比特幣。當時不懂也沒細問。
後來比特幣越來越火,經常在新聞上看到突破了幾萬美元的新聞。同事過得也越來越精緻,衣服從安踏換到了耐克,吃的也從普通快餐換到了高端西餐,每天一杯咖啡。
我問他是不是發財了,他永遠都是說小賺了一點點。慢慢地發現他總是在和不同的女生聊天,甚至每天都有女生在樓下等他下班。
領導發現他上班效率越來越低,多次找他談話。突然有一天他說要離職了,準備回老家養老。我私下問他是不是賺夠了,他說也不多賺了300多萬。回家買房買車,剩下的存銀行吃利息了。
今年過年我給他發消息問:最近怎麼樣?發現對方已把我刪除。感覺這個社會太現實了,同事之間根本沒有「友誼」可言。
我朋友生了兩個女兒,婆家拆遷得到了兩百萬,老公立馬就和她離婚。三個月後男的又結婚,一年不到又生了個孩子。
我朋友和前夫結婚的時候,就要了兩萬塊錢的彩禮,原因就是老公家條件不好。
我朋友和她前夫是同學,兩個人是自己找的,老公當時和他說自己家裡條件不好,彩禮少給一點。我朋友同意了,當時他們結婚的彩禮是8萬,朋友的前夫就給了她兩萬。
這婚事,朋友的父母是不同意的,我朋友有正經工作,朋友是家裡的獨生女。父母在菜市場賣菜,城裡有房,有車,父母不看好這段婚姻。
她前夫有五個小姨,他媽媽是招的上門女婿,他們一家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
朋友的媽媽當時覺得這家人一定會重男輕女,家裡生的都是女兒,小時候閒言碎語聽多了,這樣家裡出來的婆婆一定也重男輕女,反對結婚。
朋友說自己和老公感情好,自己是和老公過,不是婆婆過,老公不重男輕女就好。
朋友嫁給老公之後,第二年生了個女兒,婆婆有點不開心,不過嘴裡說先開花後結果。
大女兒三歲的時候,朋友又懷孕了。
又生了一個女兒,這下好了,她婆婆經常指桑罵槐。
當時沒有三胎政策,朋友的老公看到老婆生了個女兒當時就哭了,覺得自己又生了個女兒,沒後了。
朋友也想過離婚,但是為了兩個女兒有個家,沒有離,就這樣湊合地過了好多年。這麼多年婆婆,對朋友和兩個孫女一點都不好,零食沒買過,衣服沒買過。老公的五個小姨和她婆婆說他們家沒後了,公公是上門女婿沒有話語,日子過得實在是太難熬了。
如今大女兒12歲,小女兒八歲,就在去年,他們兩個離婚了。
本來就這樣雖然有矛盾但還是平淡地過著,沒想到婆家突然發了一筆橫財,家裡拆遷了,直接給了兩百萬。
朋友還挺高興的,和我們說想用這個錢去城裡面買個房,搬到城裡住,和婆婆一起住。我們幾個朋友還低估著她婆婆願意把這錢給她?
沒想到分到錢之後,朋友老公就和她離婚了,房子沒有朋友的名字是兩個老人的名字。
對方就是要和離婚,朋友不想離,就想拖著,但人家就是和你鬧要離婚,老公的爺爺奶奶說房子是他們的,錢也是他們的,就是趕我朋友走。
她婆婆直接就說我朋友不下蛋的雞,家裡就缺一個男孩子說說她站著茅坑不拉屎。天天在那裡罵著,看見兩個小孩兒也罵。
朋友實在忍受不了離婚了孩子一人一個,朋友就分了15萬塊錢,政策補貼沒多少錢。
三個月後那男的就結婚了,聽說是和一個外地的女孩子結婚,彩禮給了288000,又買了一套房子,那兩百萬差不多沒了。
今年他前夫又生了個女兒,新媳婦為人兇悍,前夫被她吃得死死的。前婆婆因為拆遷款娶新媳婦花的差不多了,也不敢橫起來。
我朋友如今帶著兩個女兒,當時離開的時候,朋友帶的是小女兒。可是朋友老公再婚有了孩子之後,一句老話有了後媽就有後爹。前夫和新媳婦住在新房裡,大女兒和奶奶住在一起,因為新媳婦又生了個女兒奶奶經常拿孩子出氣,不是打就是罵。大女兒哭著要和媽媽在一起,朋友爸媽說帶上,我們家沒有很多錢但飯還是有口給她吃。
朋友現在很後悔,沒聽父母的話,要是娘家沒有退路,自己能去哪裡呢?如今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也有人給介紹,朋友都拒絕了,自己守著兩個女兒過。
朋友的前夫現在沒辦法飄起來,他依然是個打工族,兩百萬塊錢娶新媳婦已經花完了,不可能再娶一個媳婦。他來看孩子都是偷偷過來看的,朋友說前夫看得出後悔但這世上沒有後悔藥,再也回不去了。
那只是段位低的暴發戶愛在人前顯擺,真正有錢人別人不需在人前顯擺他多有錢。10年在雲南打工,廠子對面是一家電纜廠,老闆低調到什麼程度。跟工人一起吃食堂,出行就是廠裡送貨的長安之星4,不知道的根本看不出來他是老闆。我們廠老闆說的他最少身價得3個億,那是十打十的3個億現金不是股票身價,
有錢不飄的男人少!
我老公有個朋友老賈,靠著小三這幾年發財了,不過這個朋友以前也不窮,是最早賣保健品的,也是最早開淘寶店的,這個男人一直很有經商頭腦。
前兩年認識個小女友,比他大女兒還小兩歲,不知為何,這個小女友對他特別痴迷。
小女友有關係,他有膽識,兩個人一拍即合開了個環評公司,短短兩年時間,不說房子,光豪車就買了五六輛。
起步開公司的時候,我們都不知道他們的關係,都以為就是一方投資人脈,一方投資經驗,以為他們就是單純的合作共贏。
直到後來一塊吃飯,才發現不對勁,這個小女友在飯桌上,掩飾不住的含情脈脈,那眼神分明就是愛慕,當老賈喝多的時候,她是又緊張又拍背,關鍵飯桌上還有老賈的女兒。
我想她女兒是完全不知情的,比自己都小兩歲,壓根不會朝那方面想。女兒也在他們公司幹推廣業務,跟這個女的關係還非常好,畢竟同齡人嘛,加上父親包括自己都因為人家的關係掙錢了。
老賈對小呂(就是這個小女友)明面看一本正經,分寸拿捏得非常好,看不出什麼眉來眼去。
後來我們都知道了,老賈也不避諱地跟朋友們說出了真相。
原來,他們已經好了兩年了,小呂舅舅有關係,就給她辦了環評資質,只要找到有經驗,有實力的投資方,就可以合作開公司,
小呂首先想到了自己一直愛慕的老賈。
老賈這個人個頭不高,170應該不到,但派頭十足,長得也不怎麼樣,但是也算稜角分明,這個人最大的特點是有頭腦,有膽識,有老闆份,這也算一種氣質吧。
屬於那種人狠話不多,但特別招女人喜歡的,他捨得給女人花錢,出出進進又是豪車標配,人又大方,敢闖敢幹,女人大致都喜歡這類型的。
朋友們都勸他不要玩火自焚,畢竟家裡老婆人挺好的,還有三個孩子,他自己哼哼哈哈地說:他也不想繼續這種地下關係,但是小呂不放手。
兩個人相安無事合作了兩年,都掙的盆滿缽滿,小呂自己也有老公,但常年分居,老公什麼樣兒?他們之間有什麼問題不清楚,但是有個幾歲的小孩,不知是婆婆還是媽媽給看著,她什麼也不管,她就把全部時間精力都放在了公司,老賈身上。
當兩年後再見到這個小呂的時候,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已經胖成了一個圓的無法形容的樣子了。
聽老公說:老賈對她已經提不起一點興趣了,但她對老賈卻興致十足,現在老賈最頭疼的就是怎麼擺脫她。
再說說老賈的媳婦兒,這個粗線條的女人,對老賈可謂是百依百順,完全信任。老公能幹,顧家,關鍵女兒還在公司,她壓根想不到在眼皮子底下會發生這種事。
直到有一天有個閨蜜聽到了她老公的一些事,就委婉善意的對她旁敲側擊,閨蜜問她「你跟你老公夫妻生活正常嗎?」
她想也沒想的回答「都老夫老妻了,我們已經好多年沒有那種夫妻之事了」
閨蜜說:「才五十歲出頭的人就沒有了,也太早了吧,」
「太早了嗎?」她陷入了沉思…
經過閨蜜的一番提醒,經過自己的一番回味推理,老賈媳婦兒被點醒了,回去就找老公各種糾纏,盤問,她說閨蜜她們都正常,怎麼就我們不正常,不行就去看醫生,老公的回答卻是「老了,有心無力了」
從此以後老賈的媳婦兒再也不是那個心無旁騖的賢妻了,只要老賈回來就粘在他的身邊各種糾纏,他既享受著老婆的對自己在乎的樣子又不忘跟朋友們吐槽自己的苦悶。
他說:他對老婆的感情,身體很誠實,確實有心無力,他對小呂也已經厭煩透了,卻因為要互相借力合力沒法撕破臉,關鍵就這樣了,他竟然還發展了新的小四甚至小五。
都是錢多惹得禍,公司裡美女如雲,看著多金的老闆,獻殷勤的,主動示好的,對他都是一種誘惑,包括有錢之後經常去各種會所,看他錢多有派頭,主動投懷送抱的也不在少數。
面對糟糠之妻,他也常常很內疚,他能做的,就是把掙來的大多數的錢交給妻子,下班後回家吃飯,從來不在外面過夜,節假日會帶著老婆去各個景點,幫老婆拍照,聽老婆嘮叨,任老婆纏綿。
他覺得在家裡就是休息的地方,外面的女人他也談不上愛,就是追求新鮮與刺激。為了短暫的歡愉,陷在裡面不能自拔。
有時我常常會想,如果有一天他老婆知道了會怎樣?天天大鬧?精神受刺激?離婚?
好像每一種局面都會從此打破這份平靜,那還不如就這樣永遠被騙,人到中年,三個孩子,半輩子的甘苦與共,都不是那麼容易放下的。
現在夫貴妻榮,至少表面夫妻和睦,活得都很體面,其實就這樣子騙一輩子也很好。做一個自認為幸福的女人。
有時候我也想不明白那些有錢的男人,為什麼就不能好好珍惜家庭,專情於愛人,非要每天如履薄冰,費勁巴腦的騙人,不累嗎?
本文中的老賈還算是壞人中的好人吧,至少他的心在家裡,大多數的收入是給了老婆,而且他的內心始終是有愧疚的。
寫在最後:
男人有錢就飄了嗎?
大多數是的,錢給了男人自信,虛榮,出軌放任的資本,內心就會自信心爆棚,覺得自己無所不能,開始沉浸在各種稱讚,追捧中無法自拔,加上身邊的誘惑越來越多,自己的自控能力越來越差,漸漸就會忘了初心。
所以一個女人永遠要跟隨著丈夫的腳步,他走你走,他停你停。等他功成名就時,你還可以自信地站在他的身邊。而不是只會在他背後自我感動式的付出。
婚姻講究資源匹配,勢均力敵,如果一方快速前行,一方原地踏步,結果可想而知。
感謝您的閱讀支持,圖片來自網絡,侵必刪[玫瑰][玫瑰][玫瑰]
我就是那個會飄的人,飄得很高,也掉得很重,肢離破碎,慘不忍睹!
零四年我去深圳,用打工積累的八萬塊開了家雜貨店,主營日用品小五金和床上用品。我的店子地店好,生意非常不錯,很快我就賺了一筆錢。
一個人有錢想法就多了,零八年時就在南山區買了一套房子,八千多一方,總價八十多萬,我一次性付清。買完房後繼續經營小生意,日子過得波瀾不驚,直到一七年,深圳房價水漲船高,一路上揚。我趕緊出手,好傢夥,天文數字,整整翻了十倍,終於實現財務自由了。
人一有錢就飄,就不願做人,想做神仙。
回家裡修別墅,買寶馬,買股票,還愛上賭博,就連發家的雜貨鋪都低價送給親戚,覺得雜貨店老闆有失身份,去弄家大的食府。
人飄了就危險了,腳沒著地,不穩當。幾年下來再加上疫情影響,手頭的錢見底了,食府每個月十萬的開支一分不能少,再這麼下去就負資產了,沒辦法趕緊把食府處理,股票清空,朋友斷絕聯繫。
終於止損了,回頭看看就像一場夢,一場劇烈戰鬥的噩夢,槍聲一停,戰場空寂無邊。
現在我還經常跑去看我的以前的小店,雖然不是燈火輝煌,但也人來人往。遠遠望著,但店鋪己不屬於我的,徒留嘆息,和哀怨連連。
/
爸爸有個朋友,我叫他宋伯父,他過世時,十裡八鄉的人都來送他最後一程。年輕時窮得叮噹響,後來又成了村裡最早一批幹企業的人,九十年代就資產過千萬,一生有過兩個女人。
宋伯父的前半生,是苦難灰暗的
八歲的時候,宋伯父的爸爸就過世了,他媽媽拉扯地把他養活大,也託人給他說了一門親事。
結婚後宋伯母在家裡照顧孩子,老人和家裡的幾畝田,宋伯父出去幹活,一人掙錢幾個人花總是捉襟見肘,那時候他家是村裡最窮的人,家人生病都要出去問人家借錢買藥。
一年冬天,宋伯父又出去一段時間,誰知道幹活的那些工地,老闆黑心拖欠他們的工資。
快過年時宋伯父回來,口裡揣著薄薄的一沓錢,交給妻子,還了一些舊帳,給老人買了一些藥:置備一些簡單過年年貨,又是兩手空空。
妻子看著別人家裡大魚大肉地購買年貨,自己家裡寒酸得不得了,年年如此,這日子何時是個頭?
過完了年,宋伯母帶著兒子回了娘家,有好幾天了都沒有回來,剛開始宋伯父以為伯母只是想在娘家多待一段時間,等幾天後宋伯父去接她,妻子說一個人在家,照顧老小,一年到頭也沒有個盼頭,這日子還是散了吧。
那個年月,離婚的並不多,宋伯父以為他說得是氣話, 就好言勸她,宋伯父還要回去幹活,就先回家了,等她回心轉意。
留下老母在家,好歹母親還能自己做碗飯吃,宋伯父出去幹活,等幾個月後回來,回到家裡,發現家裡除了母親,幾乎是空空蕩蕩。
原來他們的小平房裡,有張床,現在床上除了一張涼蓆,農具,所有柜子,廚具等 不見了,老母親顫顫巍巍地走出來,說媳婦都找人搬走了。
倆人相互安慰著,東西搬走就搬走吧,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自己還有命,以後會好的,孩子暫時跟著宋伯母,也能過上好日子,他安慰母親去睡覺,宋伯父躺在床上,淚水也譁譁地往下掉。
誰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老婆走了,孩子也走了,東西也搬完了,自己三十出頭,怎麼活得這麼窩囊呢,連累老娘也跟著受苦。
一年到頭忙活著,家也顧不上, 辛辛苦苦賺幾個錢,還是被人扣下,這日子確實不能再這樣過下去了,窮則思變,宋伯父決定要改變了。
不再賣命幹苦力被人宰割,宋伯父決定去做銷售賣磚
那時候,宋伯父出去幹活,他們的活計都是別人介紹的,用到不少耐火磚,宋伯父打聽了下,磚是一個地方產的,那裡大量招銷售業務,有的業務幹得好,一年都能賺不少錢。
於是宋伯父也去這個公司幹業務,拿著樣品,去推銷他的耐火磚,他幹過活,知道磚的用途,哪裡需要,所以找了很多對口的地方, 於是也開始了銷售生活。
幹這行的,有個不成規矩的傳統,就是賣給別人磚,很多都是賒銷的,別人先不給現錢,都是等做得差不多了,煙囪冒煙了, 才開始給錢,所以,宋伯父經常去要帳,求爺爺告奶奶,雖然過得很辛苦,但是至少這裡面的提成高,利潤大。
宋伯父的日子慢慢也好了起來,他心思細,愛鑽研,每次磚燒出來時,他都會去工廠裡看看品質什麼的,跟著老師傅,請教他們,慢慢地,也掌握了一定的技術,也認識了廠裡的技術顧問,是從外地特聘的一個大學教授,專門搞這種耐火磚研究的。
那教授,看宋伯父勤學好問,也很不錯,就經常跟他聊天,告訴他這個行業的一些研究成果,有次,教授說當時研究的一種最新的耐火材料,講者無心,聽著留意,宋伯父上了心。
機遇總會留給有心人
宋伯父仔細請教老教授,說能否在實踐中應用,老教授也告訴他,可以的,需要換新設備,上生產線,要投資不少錢,之前他也告訴過現在的工廠,只是投資大,大家都不願意更新,畢竟目前的生意也還是穩定賺錢,所以這項新的技術,也還是閒置未用。
宋伯父問清楚大概要多少錢,老教授也仔細算了下, 大概要10幾萬,那時候才80年代末,那就相當於是個天文數字,宋伯父低頭不吭聲,老教授說你要是真想幹,這個技術專利可以去銀行借錢。
聽到這些,宋伯父一下子樂了,那這事有門,問清楚後,才知道這些原材料,就在我們村有,我們村的土質是符合要求的,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於是他倆商量了下, 也達成了初步協議,老教授出技術,剩下的宋伯父來張羅。
於是宋伯父從業務員,變成了一個小老闆。找村裡,找銀行,租賃村裡的地,借了銀行的錢,憑藉著老教授的技術,上了設備,找了不少人,就這樣幹起來了。
當地有煤,還便宜,宋伯父本身就是個高級業務員,很快憑藉著價格優勢和技術優勢打開了銷路,第一年就實現了滿堂紅,繼續擴大廠房,招兵買馬,擴大生產,宋伯父徹底翻身了。
也許是幾句話, 就可以說宋伯父告別了苦日子,但是其中,做事業,哪有那麼輕鬆, 大概是五年後,宋伯父這邊終於可以鬆口氣,這幾年,他吃住在廠房,過年工人放假,他還在窯裡觀測爐溫 。
穩定下來,宋伯父也迎來了自己的第二春,就是老教授的獨生女兒,這幾年,她放假經常跟著爸爸來工廠,看著宋伯父怎麼做起來這一切,也對這個小夥子情有獨鍾,宋伯父也坦誠自己之前結過婚,有個兒子,自己也會給兒子負責的,但是教授女兒也不在意,她看重的是宋伯父這個人,後來還是老教授做了媒,倆人結為連理。
老教授是改變自己人生的一個人,是自己的貴人,後來又把女兒嫁給了自己,宋伯父也很感恩自己的老丈人,後來也為老人養老送終。
相信知識改變命運,他開始回饋社會
話說宋伯父這人,他知道是老丈人的技術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這是知識改變了命運,所以他知道教育很重要,他的工廠穩定了後,他就翻蓋了村裡的小學。
之前的小學,每到下雨,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校園裡坑坑窪窪,孩子們上學都是弄得兩腿泥, 夏天還好,冬天,天寒地凍,孩子們個個冷得只打冷戰,哪裡還能好好聽課。
於是宋伯父,拿出一筆錢給村裡,專門用於蓋新校舍,錢到位了,學校很快也蓋起來了,成了十裡八鄉最好的小學,有寬敞的教室,還有標準的運動場,還有圖書室,比著很多成立的小學也不差什麼。
村裡很多人都在他的廠裡上班,他也又蓋了村裡的老人院,改善了村裡老人的生活,還修通了路,架了水管,實現了自來水,再也不用走很遠的路去挑水,告別了幾代人落後的生活模式。
後來的宋伯母,本來就是個大學生,她從小生活優越,對於名利並不怎麼看重,所以宋伯父所做的一切,她都很支持,還經常幫著一起張羅。村裡裡提起他,沒有不翹大拇指的。
有了錢的宋伯父,也做了很多投資,聽爸爸說,他還在上海買了一片地,還在寧波買了幾條船,總之生意是越做越大。
宋伯父一直也掛念著之前的兒子,等條件允許,他就接回了大兒子,讓他在自家廠裡幹,從最基礎的車間工作做起,一步步做到了總經理的位置。
後來的宋伯母也生了兒子,女兒,當然,宋伯父也給了他們很好的安排。上海那邊投資建廠,主要是小兒子那邊在負責。
產業遍布很多地方, 宋伯父也成了我們當地的名人,但是他依然是那個淡定,樸實的人,記得那年我考上大學,宋伯父還讓宋伯母送來了1000元錢給我,說有困難可以找他,鼓勵我好好學習,將來有所成就,孝敬父母,回報社會。
聽爸爸說,村裡有人考上大學,他都會這麼做,村裡誰有困難,他也會出手相助。這怎麼不會讓人感動呢。
唯一飄起來的,就是宋伯父組了個小樂隊
宋伯父年輕時有個愛好,也是音樂愛好者, 喜歡拉二胡,只是後來忙於生活,忙於工作,也沒有再做下去,後來經濟寬裕了,時間也多了,慢慢也又撿了起來,沒有想到,宋伯母也喜歡音樂,他們常常一個拉,一個唱,珠聯璧合。
再後來,他們去劇團看戲,也認識了幾個專業人士,於是就邀請他們,一起來家裡,大家坐在一起吹拉彈唱,自娛自樂,表演一番。
爸爸也是愛好吹嗩吶,所以也被宋伯父邀請了去,每次他們都約在周日下午,去宋伯父家裡,表演完後,當天晚上,家裡也會準備好飯菜,請大家享用。
那時候宋伯父已經是千萬富翁,爸爸第一次去的時候,以為這個人可能會準備什麼大餐給大家吃呢,最後謎底揭曉,就是廚師炒的家常菜,還特意給宋伯父做了一碗綠豆麵條,還有一碗蒸紅薯,說是宋伯父最喜歡吃的就是這個, 因為他血糖高,伯母只讓他每周吃一次。
到了逢年過節,他們也會給大家準備一些禮物,米麵油,月餅等給大家發放,這也是他們工人發的福利,年年都有。
宋伯父還是那個宋伯父,不管是貧窮時,還是有錢時,他總是那樣,低調,做著該做的事,你說男人有錢會不會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同的人,不同的做法,這跟人有關吧!
有的男人會忘乎所以,不可一世,但是有些男人就會始終如一,宋伯父和後來的宋伯母一直夫妻情深,相濡以沫,共同幫助別人,閒暇時一起彈唱,粗茶淡飯,過著樸實低調的生活。
飄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