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曾經風靡一時的左輪手槍,為何有人現在說黯然淡出了武器的江湖?

陸家梧桐棲小鳳說: 左輪手槍在槍店一直都是小眾手槍的存在,雖然小眾但不可或缺。 給你科普一下,左輪手槍目前美國…

陸家梧桐棲小鳳說:

左輪手槍在槍店一直都是小眾手槍的存在,雖然小眾但不可或缺。

給你科普一下,左輪手槍目前美國的各大小槍店都有賣,它從未淡出武器的江湖!史密斯.韋森、柯爾特、魯格、FN赫斯塔爾、齊亞帕、菲佛、金牛座等槍械生產公司都有自己拿得出手的相關產品的。

左輪手槍的優點:結構簡單零件少,非常堅固耐用,射擊穩定不拋彈不存在卡殼故障,後坐力相對小,因握姿設計符合人體工學等。

左輪手槍的缺點:槍體密封性較差、膛壓低、威力相對小,攜彈量偏少,槍體整體質量較重,攜帶性偏弱等。

提問的,懂了嗎?

燴志說:

沒退出啊,左輪在民用領域活的好著呢,只是軍用和執法領域基本嗝屁了而已。

我就這麼盤一下左輪的優缺點,就知道它的現狀了

優點:

1、不用的時候帶彈放著也沒事(自動手槍就要考慮彈匣彈簧的壽命問題),沒有保險也沒事兒,反正第一發雙動扣發需要的力度很大,基本不會走火。而且要用的時候拿起來就射,不用像自動手槍一樣還得上彈匣,開保險,拉套筒上膛什麼的。

這對於平時就疏於訓練的吃瓜群眾自衛而言很好。

2、因為它是彈輪供彈,因此子彈長一點沒事,反正不用塞在握把裡邊。因此一些大威力彈可以用在左輪上,這對紅脖子打獵而言很好。

3、卡殼問題,這個大家都知道。左輪如果遇到一發啞彈,只需要繼續扣扳機就行(雙動),不用去拉套筒排出故障。還有個很大的優點就是,很多吃瓜打自動手槍會因為姿勢不對出現「弱腕」。因為自動手槍是靠槍管、槍機的後坐完成自動上彈循環的。如果手腕hold不住後坐力(一般都是姿勢不對),你的手連同槍一起後坐,那麼很容易出現槍機後坐不到位,導致拋殼失敗(因為本該讓槍機後坐完成的力被你的手吸收了)。

狗子看到過相當多的卡殼都不是槍的問題,而是人的問題。而左輪不存在這種弱腕問題,所以更適合訓練不足的吃瓜群眾。

缺點:

1、載彈量少,一個輪子撐死了10發。這還是.22LR弱雞彈,一般都是6發-7發。用大口徑子彈還就只有5發。而且重裝也遠不如彈匣式的自動手槍塊。

這對於強調火力密度的軍警而言非常不合適,但對於民用而言...算不上是個大缺點。畢竟民用就是自衛和狩獵,而自衛基本你掏出槍,聽了響,對方也就差不多跑了。而狩獵沒啥火力密度需求。

2、漏氣,左輪的彈輪和槍管並不那麼密封,因此射擊的時候邊上會噴出火藥燃氣。這除了浪費了一定火藥動能之外,也可能會傷到邊上的倒黴孩子。

這是個硬缺點,但相對於民用的影響更小一點。畢竟軍用和執法往往是集體行動,側邊噴氣傷及隊友的可能性更大。而民用自衛和狩獵,漏燃氣就漏吧,別傻不拉幾把手指放這個位置就好

3、速射時雙動扳機很重,左輪不像自動手槍,每次都槍機復位之後都給你上完了膛,只需要輕扣扳機,釋放擊針或者擊錘就好。它的扳機還需要帶動輪子轉動,因此雙動狀態下的扳機很重。而重的扳機很影響精度。

這同樣對軍警用比較不友好,因為他們對速射和精度都有要求。而民用自衛對精度要求不高,反正也是貼臉打。而狩獵的話對射速沒要求,可以手動掰擊錘,用單動模式去扣扳機,這就很輕了。

綜上,左輪的優點在民用領域非常合適,而缺點在民用方面問題不算太大。而軍警本身是職業化的槍手,不怎麼care左輪那種簡單易上手的優點,反而是缺點會被無限放大。所以左輪現在的情況就是民用領域活的好好的~

薩沙說: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左輪手槍永遠不會過時。

美國槍店做過調查,發現目前銷售量第一的手槍是M1911大威力手槍,第二就是左輪手槍。

對於自衛手槍來說,左輪手槍的優勢是無與倫比的,就是安全、可靠。

任何自動手槍都可能存在卡殼情況,即便美國特種部隊維護最好的手槍。

左輪手槍不存在卡殼。

退一萬步說,即便卡殼了,左輪手槍只需要再扣動一下扳機,就可以射出子彈。

再說,左輪手槍也是最安全的手槍。

任何手槍都存在保險失效的情況,基本有雙重甚至三重保險。

但左輪手槍更為安全。

越戰期間,美軍軍官在左輪手槍彈倉第一發不裝彈,這就足夠安全了。

即便保險失效,第一發沒有子彈,也就不可能被擊發誤射。

而開槍射擊時候,只需要連續扣動扳機即可。

目前左輪手槍是優秀的自衛手槍,用於個人自衛沒有問題。

不過,作為進攻類手槍,比如軍人需要頻繁槍戰,就不太合適。

軍人需要相對大威力的手槍,裝彈多,火力猛,使用自動手槍比較合適。

但民間的左輪手槍還是主流,尤其是女性選擇自衛手槍基本都用左輪。

至於警用武器,對於不禁槍的國家,比如日本,左輪手槍最夠用了。

即便是美國這種不禁槍的國家,槍戰一般只能射擊二三發子彈,左輪手槍也是可以勝任的。

電影中那種互相對射幾十發子彈,實戰中基本不可能出現(當然搶銀行的武裝歹徒或者恐怖分子就另當別論)。

我國也裝備了05式9毫米警用轉輪手槍,薩沙還玩過,後坐力極小,就像打氣槍一樣。

王司徒吃瓜說:

左輪手槍並沒有退出江湖,它在江湖上混得好好的,它們只是被現代軍隊給拋棄了而已。

當今各國的警用裝備中,都存在大量的左輪手槍,有些國家還因為左輪槍的可靠性,特意去開發和配備這種警用武器。

軍隊看不上左輪,主要是這種武器太低效,不適合當今的戰場。

連自動手槍和衝鋒鎗都快混不上飯吃了,突擊步槍卷得死去活來,誰還管小左輪的死活?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盧格P08、白朗寧1911、毛瑟C96……各種新型手槍如過江之鯽,左輪槍從此時開始,就已經被軍隊迅速拋棄了。

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時,左輪槍就已經跟不上趟了,他們僅僅只是軍官們防身或督戰的工具。

蘇聯的那個納甘小左輪,為了保證氣密性,只能採用奇葩的單發裝填,讓政委們殺個人都不靈光。

轉輪式手槍屬於早期技術,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黑火藥分裝彈時代。

所以,這也讓左輪槍技術極為成熟,它的零件總共也沒幾個,能輕易被生產出來。

左輪槍的優點在於高可靠性,它不怎麼怕臭彈(因為早期槍械臭彈是普遍現象),出現問題時只需要繼續扣動扳機,讓轉輪繞過這顆子彈即可。

即便在後世,人們也普遍認同左輪槍的這種優點,尤其是美國的執法者,曾經有段時間非常喜愛左輪槍,大量裝備了這種武器。

按照他們的說法,左輪槍使用更簡單,能在那些極為要命的時刻拔槍就射,而不是手忙腳亂的雙手拉機上膛開保險瞄準。

日本的警察也在戰後扔掉了王八盒子,換上了山寨史密斯維森M37的新南部60型左輪手槍。

香港的阿SIR們,一度也是左輪手槍的擁躉,不過如今他們也早已更換了格洛克等自動手槍了。

當然,左輪槍的「優點」其實需要更實際地看待,現代自動手槍擁有更大的彈容,更合適的重心,以及更舒適的發射環境,它們的性能早已全面超越了左輪槍。

左輪槍的缺點也同樣眾多,比如槍膛密閉不嚴,會偶爾形成「燒手」現象,很多慕名而來的用戶都是被這種情況勸退的。

還有炸膛問題,因為轉輪既是彈膛也這彈容,有時候這個鐵坨坨因故障而炸裂,會造成比普通手槍更大的傷害。

擊錘鉤掛也是個需要嚴肅面對的問題,其實所有帶後擊錘的手槍都有因擊錘鉤掛而產生的走火問題,但左輪槍的擊錘裸露的最多,保險也比較簡單隨意(甚至相當的多的槍型沒有保險),這往往會製造出悲劇。

不過,除了警用外,左輪槍因為外形精美,操作建議,維護保養難度低,它一直是美國等國家民用槍械市場的寵兒。

人們可以在左輪槍中找到威力極低的類型,也可以找到霸氣側漏的.357和.44馬格努姆,它們能滿足很多人追求「大炮」的快感,這可比沙漠之鷹受歡迎多了。

美國的牛仔文化也助長了左輪槍文化,畢竟這是西部牛仔曾經的「專業工具」。

歷史上的牛仔把左輪槍玩得爐火純青,他們能使出極為迅速的快速拔槍+速射,幾乎瞬間就能把子彈噴射出去,堪稱「美國居合斬」。

實際上如今這些牛仔文化依然沒有絕跡,美國人每年都要在這上面消耗大量的槍枝彈藥,然後創造出各種商品經濟和文化市場。

總之,左輪手槍只是走完了自己的戰鬥生命而已,它確實淡出了軍用市場,卻在警用、民用市場依然活躍。

獨孤求爛說:

喜歡槍械的人沒有不認識左輪手槍的,但真正熟悉的並不多。因為左輪手槍在外形上就跟現代主流自動手槍區別很大,所以很好分辨。

自動手槍是自動上彈手槍

可能有人對我總說自動手槍有意見,那是和自動步槍混同了。自動手槍是自動上彈手槍的習慣性稱呼,只能單發射擊,而連發的叫全自動乎槍,一字之差而已。

左輪手槍是轉膛槍的一種,特點是有多個轉動的彈膛

其實左輪槍應歸類為轉輪槍,也叫轉膛槍,是靠轉動槍膛來上彈射擊的。彈倉就是彈膛,彈膛圍成一圈就是轉輪,每膛一發彈,一般是五六個。也有更多的,但體積太大。在這裡說說轉輪手槍為什麼叫左輪手槍。就是大多數都是向左一擺,轉輪就向左甩出來,方便裝彈。這是適應右手持槍左手裝彈的習慣而設。因此叫左輪。

射擊時,彈膛對正槍管,射完一發後轉輪轉動,輪到下一個未擊發的彈膛,如此輪迴,直到打完。原理簡單,製造容易。所以最早期的多彈手槍多是轉輪手槍。看美國的西部牛仔電影,牛仔們頭戴牛仔帽,身穿牛仔服,腰間一定少不了轉輪槍,煞是威風。他們率意決鬥,搶奪護家,也離不開轉輪手槍。直到近現代,複雜先進的自動裝彈手槍逐漸取代了轉輪手槍的主流地位。

俄羅斯先進的自動手槍

被取代說明不適合,這是鐵律,為了講清原因,就要分析左輪手槍的優缺點。

不卡彈,遇到臭彈馬上再扣扳機就可補射,安全性高,是最大的優點。結構簡單,故障率低,是第二優點。製造容易,經濟實惠,是第三優點但左輪手槍最讓人忽視的優點是能長期儲彈待擊,隨時擊發。

自動手槍用彈匣供彈,彈匣裡靠彈簧把槍彈頂到進彈口。而金屬彈簧有個少有人知的特性——金屬疲勞,長時間壓滿彈會使彈簧長期受壓縮,長期處於高張力狀態,彈簧就疲勞了,彈性變差甚至斷裂,造成供彈不到位故障。近距離使用的手槍,首發故障射不出彈來,那是交關性命的。自動手槍不適宜長期待擊,因此轉輪手的長期裝彈隨時可靠待擊的特點是非常重要的優點。

彈匣下部是被緊緊壓縮的彈簧

轉輪手槍一彈一膛,靠與扳機連動的棘齒推轉輪轉動對正槍管即可,不用彈簧頂彈,就不存在彈簧疲勞的影響,長期儲彈待擊也沒事。美國的警察面對全民擁槍的情形,壓力大,自選的第二把防身槍多選左輪,即有上面考慮,還有家庭防衛手槍,同樣需要隨時滿彈待擊,也多選左輪。

深受美警喜愛的小左輪

說到轉輪手槍的缺點也不少。

首先是容彈量少。大多是五六發,再多就不敢叫手槍了。現代自動手槍動則15發以上,有些小口徑的軍用手槍甚至能達20多發,如比利時的FN57和我國的92式小口徑手槍。

FN57

再就是威力小。因為彈膛與槍管之間是斷開的,漏氣。浪費了火藥燃氣,影響彈頭在槍管中加速,加上與同樣槍身長度的自動手槍相比,槍管短不少,初速較低。更可怕的是如果兩手持槍射擊,把一隻手搭在膛管接口處,很可能造成手受傷。

然後是射速慢,精度差。轉輪擠佔了部分空間,使扳機下移一些,為配合握把只能設計得離槍管軸線距離大,射擊時槍口跳動大,回復瞄準用時就長。雙動擊發時要帶動轉輪和擊錘,要用很大力氣扣板機,容易擾動瞄準,精度相對就差了。雖然有聰明的設計師把槍管移到轉輪最下的彈膛擊發,使射擊跳動小了,但握持又不夠舒適了,結構複雜了。

槍管在下

接著是退殼裝彈慢,即火力強度低。打完六發後,先一發一發地退殼,還要一發一發地往彈膛裡塞彈,手抖就更不好裝了,沒個分把鍾弄不好。自動手槍射一發自動退一發彈殼,裝彈時手指一按彈匣解脫按鈕,取出空彈匣,再把實彈匣塞進去即可,用時可在兩三秒。有人設計了裝彈巢,一次裝齊,但退殼依然有點麻煩,而且裝彈巢帶著不舒服

用彈巢裝彈的國產05式

隨著自動手槍越來越好用,軍用上已沒有左輪的影子了。警用上倒是還有用,我國剛裝備的05式警用左輪槍,槍口動能才120焦耳,跟軍用的500多焦耳差得遠,但據說很適合我國的治安環境,因為善良之槍配善良之人。而美國卻不行,因為壞人的槍太多了,太厲害了。

威力適度的05式警槍

在民間,左輪手槍還有大量的應用,美國的手槍銷量左輪手槍排第二位呢。還有相當一部分人喜歡左輪,更多的是一種情懷。至於連擁有塑料頑具槍都入刑的中國,能在小濤養花知識論槍,品槍,特別是罵國產槍也能有些成就感了。

利用轉膛原理的榴彈發射器

複雜的新式左輪

標準的左輪,轉膛向左擺出

狼煙火燎說:

誰說左輪手槍被淘汰了?準確的說應該是左輪手槍被軍隊淘汰了,現在還有很多國家的警察配備使用,而且警察裝備左輪的爭議也很大,有些國家嫌左輪威力小淘汰了,典型的就是美國;又有些國家經過討論又重新選擇左輪,典型的就是中國08年選用的05警用左輪手槍了!淘汰是不可能的,中國警察都還在大量使用呢!

與自動手槍相比,左輪手槍無論是在精度、威力、還是彈匣容量上都不是對手,但這款手槍卻有著自動手槍所不具備的特性,這個就是警察等相關人員所關注的。目前許多的國家的警察部隊還在選用左輪手槍,最熟悉的當然就是影視劇裡的香港警察,其實大陸警察現在也大量裝備05左輪,選擇性能不如自動步槍的左輪,除了口徑大之外其實最關鍵的應該是簡單且可靠性高!

警察不像軍隊士兵一樣長期訓練,長期用槍,對槍械的掌握程度差了很多,因此簡單可靠非常重要。左輪手槍沒有自動手槍那麼複雜,結構簡單,使用也簡單,扣動扳機,擊錘直接打擊子彈底火,子彈飛出槍膛,期間不用自動拋殼,也不用上膛等動作。最重要的左輪在戰鬥中的可靠性非常高,不用擔心瞎火、卡殼的問題,就是子彈瞎火在扣動一下扳機轉一下,就能進行下一發子彈的射擊。但如果是自動手槍可就不那麼簡單了,一旦卡殼必須要取出子彈才行,甚至需要將槍拆卸,這也是經常看到影視中子彈卡殼後,往往是將槍械丟掉另外尋找一把的原因了,而心裡素質不好的就在哪裡不斷的扣動扳機,焦急得讓人著急!

警察看中左輪手槍除了簡單可靠以外還有其他原因,警察配置的左輪一般槍管就較短,大多使用的9mm子彈,在近距離交戰中,這種子彈初速低,後座力小,打入身體內遲滯效果較好,非常適合近距離交火,這和軍隊的槍械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我國的05式就使用的是橡膠彈和低殺傷彈,橡膠彈不致命但威懾力十足,低殺傷彈也能保證在近距離殺傷罪犯,而遠距離威力不足,誤傷的概率就會小很多!

而一直有人詬病問題是左輪手槍裝彈慢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早就已經得到了解決,目前比較熟知的兩款左輪裝彈:第一就是香港警方使用的快速裝彈器,另一種就是半月夾裝彈,基本在彈殼拋開也能一瞬間裝彈完成,都能保證左輪手槍快速裝彈的問題!

左輪手槍另一個毛病就是瞄準基線短,精度不足。不過對於警察與匪徒交火大多也就十幾二十米,近距離設計不需要太高的精度,這個讓左輪手槍逐漸受到了歡迎,而且警用左輪手槍後座力小,雙手操作可以,單手操作也根本沒有壓力,警察執行任務時很多時候並沒有防彈衣,因此側身單手射擊能夠減小受彈面積,而這個對於不是經常訓練的警察來說自動步槍做不到的,簡單可靠是左輪手槍受到歡迎的一個主要的原因。

張伯泣說:

左輪手槍為何被淘汰了?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左輪手槍在我們普通人看來,大家可能會覺得左輪手槍樣子好看,殺傷力大,又不會卡殼,非常實用,其實事實還真的不是這樣的。左輪在誕生以來,大家可能忽略了一個事實,就是左輪手槍在民間的熱度是非常高,但是在軍隊裡面,很少有人會喜歡用左輪,尤其現在自動手槍的發展,更讓左輪失去了應有的地位,那麼左輪手槍的缺陷又是什麼呢?下面我便給大家分析一下。

對於手槍,大家要記住一支好的手槍應該是什麼樣子,例如裝彈多,方便攜帶等等,這都是現代手槍的優勢,尤其現在手槍在軍隊裡面更是扮演著副武器的角色,裝彈量這一點就顯得更為重要。但是左輪手槍大家都知道,一般都是六發的,而且換彈比較麻煩,就算裝彈量大一點的左輪,很少也會見八發以上的。但是現在很多新式手槍,不僅方便攜帶,而且裝彈量特別大,有的甚至在二三十發左右,這就讓左輪手槍失去了價值。

其次大家還要明白一點,左輪手槍在戰場上是不實用的,因為換彈慢和裝彈少,往往在打仗的時候容易吃虧,所以我們在電視上看見左輪手槍,一般都是美國西部牛仔或者是港片中的壞人手裡才會有。

當然在手槍行業,最著名的便是柯爾特,這家上百年歷史的武器製造企業,在手槍行業的地位是非常大的,而柯爾特公司研發出來的手機,往往被軍隊或者是特警裝備,這就說明了手槍要想得到大規模使用,就得讓自己擁有優勢。

當然我認為,大多數普通人對於左輪的熱愛是高於其他手槍的,這最大的原因就是左輪手槍樣子比較好看,尤其在一些黑幫電影中,用左輪手槍來賭命,這都增加了左輪手槍的影響力。但是在這裡,我不得不提醒各位軍迷,左輪手槍雖然能夠風靡於江湖,但是並不代表左輪手槍也有著進入大眾的實力。這就好比很多人都喜歡開手動擋的車一樣,但是自動擋的車才是實用,能給人們帶來方面的車,而左輪手槍和其他手槍相比,就是這個簡單的道理。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國平軍史說:

自二戰以後,全球軍火商開發了許多15發彈匣供彈甚至以上的大容量軍用手槍,相對於極大部分都是6發蜂窩彈巢供彈的轉輪手槍,射程包括威力都要大許多。

因此,戰後許多國家軍隊就將轉輪手槍撤裝了,大都換上了大容量彈匣供彈的軍用手槍;因此,子彈數量少,應該是轉輪手槍從軍中銷聲匿跡的主要原因,此其一。

其二,轉輪手槍的密封性能較差,表現在轉輪與槍管之間存有一定的間隙,導致射擊時會漏氣和冒煙,且彈丸初速低,殺傷威力較小;因此,作為軍隊的制式裝備,轉輪手槍基本上已被軍用手槍所取代。

其三,轉輪手槍每扣扳機,射出一發子彈時,彈殼不似自動手槍那般跳出來,而是存在蜂窩彈巢中的,待6發子彈射光以後,需手工完成退殼,以及重新裝填子彈;因此,存在換彈出槍動作比較慢的弊端,也是轉輪手被軍用自動手槍所代替的主要原因之一。

當然,轉輪手槍,也不是一無是處,最突出的優點就是,對啞彈的處理既可靠又簡捷,射手只需再扣一次扳機,那發瞎火子彈便會轉到一邊,立即可以射出下一發子彈。

相反,彈匣供彈的手槍,碰到啞火彈,退彈處理就稍微麻煩點,這也是一些國家警察喜歡使用轉輪手槍的原因,也即手中槍械一定要可靠,轉輪手槍處理啞火彈,確實要比自動手槍牢靠,軍史上由於手槍啞彈,而被對手射殺的案例很多,有的還是戰鬥英雄,真的非常可惜了。

綜上,轉輪手槍在軍隊中服役可謂極少了,但由於比較牢靠,僅憑處理啞火彈方便這一點,許多國家的警察還在使用轉輪手槍,網絡上有資料說美國警察90%以上喜歡有轉輪手槍。

我公安幹警歷來的佩槍都是軍有手槍,存在殺傷力大的特點;因此,08年開始,公安幹警就以05式9毫米轉輪手槍逐漸取代了54式、64式、77式等軍用手槍。

懷鳴Weimy說:

也不能說黯然退出了,民用領域(比如IPSC還有專門的左輪組)和警用市場都還有部分需求。

首先左輪不流行是大勢所趨,現階段的手槍防衛,講究的是火力持續性壓制性和精準性。左輪裝彈少,火力持續性不強,遇到突發事件很有可能瞬間打完所有子彈一槍都未打中,這在實際行動中是有先例的。

左輪槍管短,氣密性不強,威力不夠,準頭也欠佳。實際警用環境中造成傷害不大,很多警務人員非常嫌棄這槍:既打不準,又制服不了人(有吃了幾槍還活蹦亂跳的例子)。

說了它的缺點,但是它還是有應用空間。比如國際IPSC實用射擊比賽也有專門的左輪組,有左輪情懷的牛仔們每年在美國西部也有大威力左輪的比賽活動,部分警種也還是有使用非致命性武力的需求。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說:

相比於半自動手槍和自動手槍,左輪手槍無論是在射程、射速、威力、精度、彈容、換彈匣等一系列問題上都不佔優勢,在戰場上兩軍交鋒,生死存亡就在電光火花之間,以上任何一項優勢都可以為生存加分,這就是為什么半/自動手槍在軍用領域取代左輪手槍的原因,因為左輪手槍除了能快速排除故障以外幾乎沒有任何優勢,而半/自動手槍的故障率也不是很高,如果在生死存亡的時刻卡殼的話除了運氣問題外,我寧願相信是他平時沒有保養好槍枝,最終導致槍械卡殼。

在軍用領域上半/自動手槍憑藉著射速和彈容替代左輪,而在19世紀中期,左輪也是靠的彈容和射速和風靡一時,因為那時的武器除了單發前膛裝填的火槍和雙管獵槍外,也就左輪手槍射速最快、彈容最大。所以快速風靡全球,成為各國軍隊爭相裝備的單兵自衛武器,而柯爾特左輪手槍自發明以來美國就是最大的用戶,左輪手槍跟隨參加了自1837年以來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所有的對外戰爭。不過在一戰之後開始被白朗寧手槍給替換,雖然左輪手槍在軍用領域開始被替換,這是在警用領域活得挺好的,在美國頒布進球方案之後,芝加哥黑幫經常拿湯姆遜衝鋒鎗與拿著左輪手槍的警察對射,結果可想而知。

而隨著警察的執勤任務的範圍增加,警察也開始裝備半/自動手槍,左輪手槍在警用領域的使用也開始減少,但並沒有完全退出槍枝領域,只不過在警用領域的使用頻率也開始減少,除了軍用領域和警用領域外還有民用領域,在民用領域範圍左輪還是有著不錯的市場的,畢竟和其他手槍相比,其外表還是比較酷炫的,並且低故障率和可以快速排除故障受到一部分人的喜愛,成為他們購買的產品。(*只有特定的允許持槍的國家,比如美國才可以購買槍枝)。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2525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