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清朝末年太平天國覆滅,地方豪強崛起,為什麼沒有形成東漢末年和唐末分裂局面?

顏魯公門下說: 曾國藩出於理想信念吧還是出於更安全的利益追求吧,反正是自裁了湘勇;人們在觀念上還是以北京為正統…

顏魯公門下說:

曾國藩出於理想信念吧還是出於更安全的利益追求吧,反正是自裁了湘勇;人們在觀念上還是以北京為正統的,在實際政治生活中,擁戴清廷的湘勇將領大量出任地方官,給官場注入了生氣,官場舊人大約會堅定天命在同治的理念。同光是以中興

史過境遷客說:

蓋因清廷三力同發,直接殘酷血腥鎮壓了太平軍,進而穩定了既有的統治秩序,才沒有形成那樣天下大亂,甚至四分五裂的局面。具體言之,主要歸結於清廷控制力猶在,向心力尚在,以及外壓力明在等因素的建功了。

首先,清廷鎮壓太平軍,使出了渾身解數,但軍事指揮權依舊在於軍機處,在於朝堂之上。公元1851年,洪秀全於金田揭竿而起,經永安建制,又立都北伐,以有半壁江山,號稱太平天國。彼時,清廷十分震恐,八旗、綠營兵輪番上陣,可惜屢屢敗北,遂借地方團練以行剿滅之策。適時,有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人空降地方,分別建立了湘軍、淮軍、楚軍等地方武裝。於是乎,清廷破例授予他們權柄,開始了極力鎮壓太平軍的軍事行動。最終,太平軍由於種種原因,功虧一簣了。

其次,參與鎮壓太平軍之大臣,個個忠心耿耿,千裡覓封侯。譬如,曾國藩、李鴻章就是典範,左宗棠更是身體力行。前兩個家世清白,以功名出道,立圖建功立業,光宗耀祖耳。後一個出身幕僚,關心國家大事,毅然決然加入了保衛大清的行列。就這樣,他們三人行,一起扶大廈於既倒,功成名就了。

最後,列強勢力虎視眈眈,漢人大臣都精明的很,深得坐在大樹底下好乘涼的精髓。自鴉片戰爭以來,湧現出一大批有識之士,認識到了西洋堅船利炮的厲害。因而,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後,這些人依舊不改本色,繼續鎮壓太平軍。同時,利用一些手段,還獲得了洋人的大力支持,聯合對付起了太平軍,從而加速了太平軍的敗亡時間,腹背受敵了。

綜上,其所形成的晚清局勢,既與眾不同,又獨具特色,以致讓清廷苟延殘喘了近半個世紀。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說:

讓我們拿幾件「小事」出來對比一下,不難發現清末與漢末、唐末的不同。

兵權:拒不交兵的董卓和主動裁軍的曾國藩,他們背後的底氣不同

漢末,朝廷以董卓久據涼州,決定改任董卓為并州牧。

董卓拒絕交出部隊。

清末,曾國藩攻破天京後的第17天,朝廷與他就達成了裁軍方案,隨後的2年,12萬湘軍逐次被裁。

誠然,武人董卓與儒者曾國藩個人特質不同,他們的主觀選擇有一定的影響。

但是,這個影響不可高估。曹操、劉備們並非一開始就存異心,滿清大員們未必死心護清。關鍵還是:形勢!

我們注意一個問題:

董卓在被任命為并州牧,卸任涼州牧後,他的涼州軍依然跟著他有飯吃!

曾國藩呢?裁軍期間,儘管他依然是兩江總督,但湘軍依然糧餉不繼,鬧出過「索餉事件」(曾國藩裁軍,雖出自願,也屬無奈)!

東漢時期,主要的經濟命脈把握在各地豪強手中,離開了中央財政,擅長「結交豪帥」的董卓,養活一支軍隊並沒有壓力。

督撫雖然管著數省,但他與各省巡撫並無隸屬關係。總督主要把管軍事和監督,至於財政,他只能在戰時進行調撥!因此, 太平軍打完後,他連錢都搞不到了···

現在普遍把1862年曾國藩的到總督任命視為「兵為將有」+「掌握地方」的結合,認為這是地方分裂的開始。

事實上,曾國藩能全權負責的,只是對太平軍的戰爭,所謂「全權」,只是戰時的臨時舉措。一旦太平天國滅亡,這些「優惠」都收回了。

曾國藩們要搞割據,是沒有經濟基礎的!

囂張的王重榮與無奈的「中興名臣」:穩固的根基很重要!

比起唐末的軍閥,董卓還算是講規矩的。好歹他是接到大將軍何進的命令才敢入洛陽,才有機會趁機作亂。

黃巢起義後,河中節度使和宦官田令孜鬧翻了。朝廷下旨要他移鎮。結果,老王乾脆和河東李克用一起鬧事,天子和田令孜一起跑路!

對於後來鬧翻天的節度使,一開始大唐是能控制的。初時,大唐堅持「不久任」、「橫向制衡」的原則,因此,儘管節度使權力大,卻無法形成自己的勢力範圍!

大清也是用這兩手,控制住了地方實力派。

1、不久任。

比如:曾國藩。

曾國藩1862年做兩江總督,鎮壓完太平天國,1865年,去鎮壓捻軍(所率多淮軍),1867年,直隸總督,1869年,調回兩江總督。

左宗棠、李鴻章也類似。調來調去,防止坐大!

據統計,清朝後期,共計119個督撫,其中,任職2年以下的有80%!其中,55%的總督,49%的巡撫任職在半年以下!

如此短的時間,督撫們即使是把事情理順,正常施政都有困難,遑論培植力量對抗中央了。

2、橫向制衡。

與大權獨攬的東漢州牧、唐末節度使不同,大清的權力體系相對完善。

地方上主管財政、民政、司法等職的官員,既受督撫監察,也直接受朝廷控制。

同樣,在戰時,這些權力部分下放,戰爭一結束,中央又收回了相關權力。

當在湖北經營了18年的張之洞調走後,他曾經和袁世凱「吐槽」:繼任者趙爾巽輕易地更改了他的部署、經營。


經營了18年,湖北依然不是張之洞的地盤!

正因這套權力制衡體系,雖因各種阻力、利益關係磕磕絆絆,但仍然使督撫無法形成自己的地方勢力,生殺予奪。

大英的錢

如果軍隊鬧事,奪些地盤,制衡啥的都是扯淡。要不然,洪秀全是怎麼蹦躂這麼些年的?

古代社會也是如此,不要說王朝末期了,就是在武則天時期,也有不少地方反抗中央者。

因為:農業社會,田地就是錢!有了地盤,就有了錢!

可是,近代社會:錢在客戶手裡!

在那個「出口創匯」或「擴大內需」還遙遠的時代,最大的客戶,是列強政府!

說直白點:列強認為誰能幫他們打開大清市場,就願意選誰做「夥伴」,就會「下注」給你!

對於近代化軍隊來說,沒錢,就什麼都沒有。

左宗棠、李鴻章打仗,要找洋人銀行貸款!

從1840年開始,英國就在對大清的侵略中戰局了主導地位。

與日俄不同,英國在大清的主要利益是貿易。

英國通過苦心經營,對大清的經濟控制佔據了主導地位。通過貸款,他們可以直接控制大清的許多主權(而不只是地方權力),對他們來說:一個羸弱而統一的中國是他們最希望看到的。

因此,大英等列強對大清的支持,也是大清中央對地方掌握絕對優勢的關鍵!

袁世凱逼清皇室退位,「突破口」,也是錢。

袁世凱說:「現在要和革命黨打也可以,要軍餉!現在,各國都不給我們貸款了。我們沒錢,怎麼辦?」

不符合地方利益

一個地方之所以能割據,一定是符合當時地方實力派的利益。

比如:漢末的地方豪族(莊園經濟可以自給自足,地盤就是經濟利益);唐末的藩鎮牙兵(希望保持割據軍人的社會地位和財富)。

義和團運動時期的「東南互保」,一直以來被認為是地方分裂的象徵。

「東南互保」,固然是地方利益集團與大清中央之間矛盾的表現,但是,卻沒有形成「軍閥」。

東南互保後,兩廣總督李鴻章很快被調回直隸、張之洞調回中央、許應騤被開缺···

顯然,所謂的地方實力派,不是指這些地方大員,而是地方的經濟利益集團。

一個統一的全國市場是他們的訴求。

同時,一旦國家分裂,洋人對各地影響力將更大,不利於他們的利益。

因此,當大清風雨飄搖,他們東南互保,甚至提出了李鴻章做總統的替代方案。

可是,一旦大清與列強言和,緩過來,他們也不會冒險對抗中央!

同歸於盡

最終的大清,死於中央與地方的同歸於盡。

大清新政後,滿清貴族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

在一連串的集權操作下,地方上沒有了強勢督撫,而朝廷的新一代貴族也無力掌控軍隊。

最終,軍人冒了出來。

最後各省紛紛獨立後,大多數省的領導是新軍將領或北洋軍人,而不是大清地方官!

換而言之,中央收回了軍隊的權力,卻無法調度,地方原本有一些強勢督撫可以控制局面,權柄卻被收走!

最終,大清無能為力,只得退位!

作為最後一個封堅王朝,大清的統治能力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峰,因此,他可以避免自己走上漢、唐時期地方混戰的局面。但是,該來的總會來,一個已經無法保護人民的統治者,他能躲過漢唐的死法,卻終究不能躲過最終的宿命。

薩沙說: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東漢末年和唐末的分裂,是有一定原因的。東漢末年的分裂,主要是漢代還是相對原始的社會,保留了春秋戰國時代留下來的門閥階層。

什麼叫做門閥,就是地方的豪族。這些豪族的特點是人丁興旺,人才眾多,擁有大片土地,掌握地方的實權。

說這個大家可能沒有什麼感覺。也就是幾十年前,地方基本都是地方家族控制。鄉下人都聽本族族長的,而不聽政府的。族長掌握生殺大權,比如對犯了淫戒的女人,直接浸豬籠處死,沒人敢管。

而廣東地方宗族械鬥,少則幾百人,多則上千,甚至還有數萬人械鬥的。這些都是宗族的力量。

東漢也是如此,地方實際上是掌控在門閥家族手中。朝廷的官員要和門閥家族合作,才能坐穩位子。

比如三國陳登家族是徐州的門閥,無論是劉備、呂布、曹操佔領徐州,都要和陳家保持很好的關係。

陳登家族判斷呂布不能成大器,就聯絡曹操,很快將呂布整垮。

由此,可見陳家在徐州的勢力之強。

而當時的官員任用制度是舉孝廉和世襲制度,也就是地方推薦制度。其實推薦來推薦去,這些人大部分是門閥的代言人,可以合法掌握權力。

所以,三國天下大亂後,各個門閥家族就自治了,形式上歸屬本州的軍閥而已。

這是三國長期分裂的根源。

門閥制度在隋唐逐步消亡,主要是中央政府全力打擊門閥,取消了門閥家族世襲制的做官特權,改為科舉制度。

科舉制度其實是從平民階層選拔人才,門閥無法通過合法手段獲得權力,也就逐步消亡了。

但是,唐末的主要問題是天下大亂以後,為了應付安史之亂和異族入侵,大唐被迫任命了很多藩鎮節度使。

這些軍頭掌握軍政大權,成為土皇帝,有自己的政府和軍隊,等於獨立了。

最終唐朝就形成無數國中之國,自然會長時間分裂了。

但由於門閥制度的瓦解,唐朝之後五代十國分裂時間並不算長,幾十年而已,而漢朝之後的南北朝分裂長達200多年。

而清代就完全不同了,中央集權制決定了國家各省交流密切,建立全國統一市場對所有人都是有利的。沒有人會願意,長期的國家分裂。

打個比方,山西的晉商主要是做茶葉生意,需要在沿海省份購買茶葉,長距離運到山西,再轉運到外蒙古等地。如果國家分裂,晉商的生意就沒法去做。

同時,當時華北等地大量缺糧,江南和湖南產量區則多出大量餘糧。餘糧需要長距離從南方運輸到北方,南北農民都以此為生,當然希望國家統一。

歷史總探長說:

從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清王朝沿海門戶洞開,開始被迫的加入到了西方列強,尤其是以英國為首的世界貿易體系中。

太平天國運動,從1851年一直蔓延到了1864年,這期間江南經濟命脈幾乎陷入太平軍手中,清王朝在長期的鬥爭中所有財富的來源開始轉向依靠北方,艱難維繫著王朝的開支和長江兩岸的軍費支出。

太平天國運動

太平天國運動本質上是一場農民起義,在任何一個時代,底層百姓但凡有一點生存下去的機會,他們絕對不肯能放棄安穩的生活,而選擇走上揭竿而起的道路。

清朝末年,隨著王朝經濟的困難,不斷加重底層百姓的負擔。

洪秀全作為清末的一介書生,一無功名,二無錢財,面對未來人生,他自己也沒有想好如何走一個合適的路。

說白了,那時候,他還是在混日子。

但清末亂世有一個極大的好處,就是隨著西方傳教士的湧入,底層的百姓能夠接觸到一些不曾見過的東西,而這東西恰好在那個時代屬於新思潮。

太平軍雖然本質上帶有濃厚的西方宗教主義色彩,事實上,也算的上一場清末最早的一次思想變革運動。

即便這場運動失敗了,即便這場運動並非真正的革新的底層百姓的思維體系。

後來我們接受西方的民主思想也好,我們接受馬克思主義也罷,其核心仍舊是要進行思想領域的革新。

那麼這場太平天國運動到底如何影響了清王朝,又為何沒能撼動清王朝的根基?

洪秀全在天京定都之後,曾經制定過北伐計劃,雖然太平軍衝入了京畿近郊,但是最終因為戰線太長,後續部隊的兵源供給、糧食補給遇到了巨大的俊困難,北伐運動宣告了失敗。

而轟轟烈烈的西徵戰役雖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卻沒能徹底鞏固,隨著曾國藩在地方興辦團練,漸漸壓縮太平軍的生存空間,西徵初期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最終也漸漸落入了曾國藩的手中。

所以,為什麼太平天國起義沒能撼動清王朝的經濟命脈,本質就是因為太平天國運動的起義區域相對封閉,而且沒能在一定時間內擴大起義區域,最終導致了起義的滅亡,也算成功留下了清王朝一命。

相比於此,太平天國給清王朝所帶來的最為深刻的影響,徹底改變了清末的政治格局。

中央權力的演變:慈禧上臺,成為清末朝堂的絕對掌舵者

地方權力的演變:滿漢關係發生演變,漢臣開始掌握地方軍事力量

這兩個極為重要的影響,到底有多深刻,我想大多數都知道。

清末能夠有一大群諸如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袁世凱等漢臣徹底掌舵軍事權力,根源就是因為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

而他們的存在的意思,不僅影響了清王朝的末世,甚至清末之後,軍閥混戰的根源也同樣來自這裡。

袁世凱為啥能夠有資格編練新軍?

不是因為他有多大能力,而是因為太平天國運動期間開啟了漢臣掌舵地方軍事力量的先例,漢臣推選漢臣繼續執掌地方軍事力量,這原本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慈禧在北京政變上臺之後,因為根基淺薄,更加重用原本就在太平天國運動中漸漸成長起來的地方漢臣,尤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為最。

而這種相互利用的政治循環,在加強慈禧朝廷地位的同時,也進一步強化了地方漢臣的影響力。

至此,清王朝從建國以來,一直秉持的漢臣不掌兵權的格局,開始徹底發生變化。

清末的八旗兵、綠營兵廢了,漸漸開始崛起的是由地方團練成長起來的湘軍、淮軍,甚至後來在此基礎上再加編練的清末新式陸軍。

即便後來曾國藩識時務的交出了湘軍的指揮權,並且解散了大部分的湘軍,但地方上仍舊留下了一直從地方團練成長起來的軍隊。

---「李鴻章的淮軍」。

戲劇性的一幕是,為什麼清王朝的權力中樞發生了變化,清王朝的地方軍事力量的掌舵權發生了變化,清王朝卻仍舊沒有滅亡,活生活的又抗下了整整60年。

要知道,這60年的時間裡,清王朝平定了太平天國,還有第二次鴉片戰爭,還有八國聯軍侵華戰爭,還有中日甲午海戰。

不斷的暴擊,不斷的捶打,始終沒能蕩平清王朝的專制統治。

究其根源,其實有三個方面的主要因素。

第一,太平天國運動興起之後,西方列強曾經以支持太平天國政權的口吻,想要聯合太平天國推翻清王朝的統治,但最終卻因為洪秀全對洋人不太感冒,看著他們比較來氣。

對於侵入中國的西方列強而言,他們掠奪工業原料也好,他們擴展資本市場也好,一個並不願意與他們合作的政權,他們自然不會支持,李鴻章的淮軍在對抗太平軍的時候,能夠獲得西方大量的洋槍洋炮,甚至還有英國人的洋槍隊的支持,正是這個原因。

第二,太平天國運動期間、第二次鴉片戰爭,這期間清王朝的中樞權力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隨著鹹豐皇帝在熱河病逝,直接到了慈禧、慈安為了奪權而引發的北京政變。

但此時掌握地方軍事力量的曾國藩會揮刀相向直接對標清王朝嗎?

他們很顯然不會那麼做,這些人長期游離在官場上的人,最起碼還懂得安家定國平天下的道理,就在眼前的太平軍起義自然要比奪權更加重要。

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傳統中,聖人所謂的忠恕之道,他們仍舊篤信。

第三,清王朝能夠苦撐整整60年,本質就是在西方列強的扶持下苦撐,西方列強雖然讓清王朝成為了一個半殖民半封建的國家,但更多時候,他希望清王朝「弱而小亂」,清王朝強大,影響他們的殖民,清王朝太亂,影響他們做生意。

我們常說動態的平衡,才是最好的平衡,本質上也正是這個道理。

明泰老師說:

我認為主要有是在思想上,清末與漢末不同。

漢朝雖然董仲舒開始提倡了廢黜百家,獨尊儒術,並且也得到了封建統治階級的認可並推行,但畢竟時間短,還沒在知識分子階層深入固化。所以,忠君、君權神授等概念並沒有深入人心。同時,在漢代當時,即使是儒家思想,在對經義的解讀方面也是有很多流派,造成思想的混亂。加之王莽篡位後,為了宣揚自己篡位的正確性,否定了「君權神授」,認為君位有德者得之。關鍵的是,王莽本身就是大儒,這樣在知識份子階層及社會層面,就產生了誰都可以奪權,有德者得君位。一有機會,都會群而起之,爭奪天下。

而儒家思想在東漢末,三國時期,才由當代大儒蔡邕進行了規範整理,形成了統一的思想體系。而真正形成完善的儒家經學體系的,要到宋代,朱熹、二程,創建了「理學」。完善了「天人合一」,「君權神授」,「君臣父子等級」等觀念,再經過國家考試(科舉)的強力推廣,在大眾心中根深蒂固,使得人們沒有通過暴力手段改朝換代的欲望。因此,從宋代以降,個個朝代,在改朝換代的時候,都要強調「得國要正」。即使是清代外族佔據中原王朝,也是要強調「五德」說,也是要祭拜崇禎帝,表明清朝得國是順讓而來,不是強奪。

因此,各個朝代,農民起義基本沒有成功的,必遭封建士大夫地主階級的瘋狂鎮壓,因為從法理上「不正」。就算是明朝得國,也是以推翻異族統治起義為抓手,而不是反抗封建王朝。所以歷史上講,明朝是得國最正的!

那麼,這就可以從思想上解釋,清末,太平天國被鎮壓後,各個軍閥雖有實力和勢力,但從思想上,根本沒有改朝換代的想法,也就不可能擁兵推翻朝廷了!

完美風聲I4說:

從世界形勢角度來看,漢唐本身是當時地球文明最高形式,分裂主要看內部因素。東漢末是士族門閥割據,唐末則是外族軍閥分裂。太平天國起事本身就帶有西方宗教文化入侵的味道(天主教南方基地),太平天國導致漢族地主勢力回歸,最後還是導致軍閥割據(背後還是八國聯軍)。

兔兒臉說:

主要還是太平天國滅亡後,農民起義軍已經不是清王朝的對手了。

1.封疆大吏對清政府還有幻想

眾所周知,像李鴻章的淮軍,曾國藩的湘軍,左宗棠的楚軍都是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發展起來的。

當天京陷落,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他們並沒有擁兵自重。

形成東漢末年或者唐末的軍閥割據局面。

他們和東漢末年或者唐末的軍閥在指導思想上就不一樣。

唐末各個地方實力派都開始稱王稱帝,已經對中央政權離心離德了。

而李曾左和唐末的軍閥不一樣,他們是想用自己的努力,挽救風雨飄搖的清王朝。

太平天國運動後面興起的洋務運動,他們充當了中流砥柱。

他們是拯救清王朝的一群人,而且給清王朝續命至少半個世紀。

他們沒有軍閥割據的野心,對清王朝還比較忠心。

2.清王朝和西方列強勾結,鎮壓國內叛亂

清政府雖然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被西方列強打得沒脾氣,但是也讓清政府看到了西方列強的強大。

所以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運動中開始相互配合,導致太平軍既要和清政府對戰,又要面對來自西方列強的強力絞殺。

左一榔頭,右一棒子,太平軍招架不住。

所以太平天國這個最大的割據政權被絞殺。

而漢族地方實力派看到太平天國運動被絞殺後,也對清王朝沒有異心,所以也沒有割據一方的心思。

3.其它農民起義已經不是清朝的對手了

看看太平天國運動前後的其他農民起義,本來規模上就和太平天國運動不能比,短期可以割據一方。

但也逃離不了被清政府完全鎮壓的結局。

捻軍,還有陝甘回變都是這樣,陝甘回變雖然死亡人數也比較巨大。

但是清王朝鎮壓比較得力。

還有中亞阿古柏入侵新疆,也被左宗棠帶兵平叛了。

綜上,太平天國運動後清王朝雖然戰亂不斷,但都被清王朝解決了,還沒有達到唐末那種眾叛親離的地步。

葭明通半瓶歷史說:

要知道,皇權專制統治的技術是一代比一代完善的。

血雨腥風中能倖存下來登上大位的專制帝皇們沒有一個是笨人,他們登基第一件事就是研究前面的夥計怎麼失敗的,怎麼被他搶了大位的。

劉邦羨慕秦始皇騎馬巡視天下威風,立志「大丈夫當如如是」,後來遂了心願,但是有手下人陸賈對他潑冷水說道:「大王馬上得天下,豈能在馬上治理天下?「

陸賈的意思很明白,要說馬上打仗得天下,秦始皇也罷,項羽也罷,甚至韓信也罷,你劉邦那一個是人家的對手了?

劉邦懼且慚,說道:「請先生寫篇文章解釋下「秦亡漢興」以及周天下得失的道理吧!我劉邦一定認真研讀,以免重蹈秦朝後轍。」

陸賈遂作《新語》十二篇。

劉邦的統治技術比秦始皇高明多了。

  • 秦未之世,大家造反以誅暴秦為政治號召。
  • 漢未之世,劉備以「劉皇叔」為政治號召,曹操也「狹漢天子以令諸侯」,孫權也在強調自己的大漢的忠臣。

劉漢再爛,也有人心。

這中間的差距,就是專制統治技術的體現。

三國兩晉南北朝,而後唐朝。

唐朝接受了漢朝的教訓,但是也沒有做到盡善盡美,儘管從制度上消滅了王爺造反,外戚鬧事,權臣胡搞,可是藩鎮割據鬧的很厲害。

一直到明朝朱元璋手中,專制統治技術終於爐火純青了。

全天下人不光沒有造反的能力了,連造反的心也沒有了,因為朱元璋家族的文化政策很成功,各種「忠義小說」流傳薰陶,天下人以「忠君」為第一道德要求。

做人連忠君也不忠,還是人嗎?造反?想都不敢想的。

文臣武將,權監外戚等人,再怎麼得勢,也沒有人起過造反的念頭。

如果不是實在吃不上飯,李自成是不會鬧事的。

不僅僅是大清亡後沒有分裂局面,大明亡後也沒有大分裂,不幾年就被大清統一了。

注意,大清是打著「為崇禎帝復仇」的旗號進的山海關。

清襲明制。

如果不是吃不上飯,也不會有多少人跟著洪秀全胡鬧,起碼讀書人沒有跟著他鬧的。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可是,如果沒有秀才支持的造反,永遠也不會成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25284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