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偏大和不愛運動有關嗎?
只能說影響不大,但也是有一定關係的,因為胎兒偏大或者偏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孕婦末次月經記得是否清楚,在做彩超之前,醫生都是會問末次月經是幾號?
所以,建議孕媽一定要記好自己的末次月經,因為在以後的孕檢中這是很重要的,當然這個問題也會一直出現在整個孕期中。
胎兒偏大有哪些原因?
- 末次月經不準:孕媽如果末次月經不詳,那就會出現懷孕周期計算錯誤,可能胎兒會有偏大或者偏小的情況。
- 遺傳因素:如果父母雙方的體型偏大,而且肢體也比較長,那可能就會出現偏大的情況。
- 妊娠期糖尿病:孕期一定要坐血糖和糖耐量檢查,如果血糖偏高不僅對孕婦自身不好,而且容易導致胎兒發育異常,在做彩超的時候也會顯示胎兒偏大。
- 營養過剩:很多孕婦在懷孕之後就會對自己過於放肆,不注意控制飲食情況,形成大吃特吃,如果吃的過多也會導致胎兒變成「巨大兒」。
建議孕媽在懷孕之後就要注重飲食習慣,計劃好營養攝入,可以多吃一些高蛋白、高營養的食物,但也不要吃的太多,這樣容易讓自己體重增加過快,尤其是孕晚期孕媽只要保證營養的足夠攝入就可以了,不要吃的過多。
胎兒偏大怎麼辦?
其實胎兒偏大是屬於正常現象的,臨床上胎兒偏大或者偏小一周到兩周都是屬於正常的,畢竟超聲測量是允許有一定誤差的,並不能做到100% 。
- 放鬆心情:孕媽在檢查的時候發現胎兒偏大之後,就會變得很擔心,總是想是不是自己吃多了孩子營養過剩才會偏大,其實不要太緊張,放鬆心情才是很重要的。
- 飲食習慣:這其實是很重要的,孕婦只要保證每天攝入的能量可以滿足胎兒的吸收就可以,沒有必要按自己的想法,擔心孩子會小我就多吃點,不是這麼回事,很可能你吃的太多,反而胎兒不吸收,然後肉都長在自己身上了,導致適得其反的效果。
- 適當運動:懷孕期間孕媽可以根據自己身體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運動,因為這樣不僅可以控制體重而且還有利於胎兒的正常發育。
總之,胎兒如果偏大一周左右是不必擔心的,只有按時產檢胎兒發育正常就可以,但是如果偏大三四周,那就要引起重視了,可以根據之前的彩超來推算一下,是否符合孕周,這樣自己也會放心一點。
如果對你有幫助記得關注我哦!
平時我們總是提倡準媽媽要適量運動運動,否則很容易長胖,甚至造成巨大兒。然而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有些不愛運動的準媽媽生的寶寶可能還沒有經常運動的準媽媽生的寶寶重。
記得以前我跟閨蜜幾乎是同時懷孕,不過她因為孕期反應比較大,所以基本上沒有怎麼運動,相反,我每天都會堅持散步和做做瑜伽,結果她的寶寶出生只有3.25kg,而我家寶寶卻有3.86kg,足足比她的寶寶多了610g(一斤多)。
一、胎兒偏大還是偏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一般到懷孕28~30周左右,準媽媽就可以通過產檢來評估胎寶寶的大小了。有些胎寶寶被檢查出來有些偏大,可能準媽媽就會覺得是自己不愛運動造成的,其實造成胎兒偏大的因素有很多,準媽媽不愛運動並不是最直接主要的原因。
◆1、父母遺傳
孕期胎寶寶在準媽媽肚子裡是偏大還是偏小其實跟父母基因的遺傳有一定的關係,如果準媽媽和準爸爸身材都比較高大,那胎寶寶繼承準媽媽和準爸爸各一半的遺傳物質,個頭肯定不會小太多。
◆2、胎盤和臍帶功能
我們都知道,胎盤主要是提供給胎寶寶一切所需的氧氣和營養 ,而臍帶主要負責輸送,只有這兩者功能都比較好的情況下,胎寶寶才可能獲得足夠的營養和氧氣,進而造成身體偏大的現象。而相應的,如果這兩者功能欠佳,那胎寶寶的體重就有可能會過輕。
◆3、準媽媽的飲食習慣
通常胎寶寶的大小除了受遺傳因素影響以外,準媽媽孕期的飲食習慣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有些準媽媽經常挑食、偏食,導致營養不夠均衡,胎寶寶就無法獲得足夠的養分,體重自然就會偏輕一些。相反,若是準媽媽很注重營養(特別是維生素、蛋白質、葉酸等等)的攝入,那胎寶寶也會發育的更好。
◆4、準媽媽的血糖高低
我們都知道,孕期準媽媽都要做一個很重要的產檢,那就是妊娠糖尿病篩查(簡稱糖篩)。適量的糖分能夠幫助胎寶寶成長,而過多的糖分攝入卻很容易使胎寶寶長得過快,過大,進而造成體重超重的現象。為了使胎寶寶的體重更趨於標準範圍,建議準媽媽還是要合理控制糖分的攝入,儘量少吃甜食。
◆5、其他因素
孕期影響胎寶寶大小的因素其實還有很多,比如胎寶寶的個數(一般多胞胎的個頭都會比單胎小一些)、比如胎寶寶的發育情況(如果胎寶寶自身發育有問題,那他的體重勢必也會受到一點影響)、再比如準媽媽的身體狀況(懷孕期間如果準媽媽患有貧血或者高血壓的話,那胎寶寶的體重通常也會較低)等等。
二、胎兒偏大和不愛運動有關嗎
胎兒偏大是否與準媽媽不愛運動有關,我覺得關係並不是很大。要知道,胎寶寶的發育並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一般胎寶寶偏大主要跟準媽媽吃得好,胎寶寶吸收好有關,至於愛不愛運動關係似乎並不大。
當然了,懷孕期間準媽媽多運動還是有很多益處的,不管是對胎寶寶的發育,還是準媽媽個人身材的保持以及生產時保持足夠的體力和疼痛的減輕都是很有幫助的。
三,結語
總之,孕期胎寶寶偏大跟很多因素有關,建議準媽媽合理控制飲食,儘量少吃多餐,平時保持一定的運動量,按時去醫院產檢,聽從醫生的建議,也不要過多擔心。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用赤裸裸的事實告訴你,沒有!看看我就知道了。[捂臉]
我家寶出生時8.7斤,醫生抱著都說,超大型號。可孕期的我老勤快了。
運動方面:
上班時間,每天來回步行至少1公裡;下班以後吃完飯,戶外散步再來1公裡;這裡外加起來就得2公裡。周六日就更不用說了,四處溜達,一點不閒著,沒個兩三公裡都下不來。可就這樣,每次體檢的時候,b超檢查,依舊是頭圍超一周,體重超一周。臨近預產期,我還河邊散步呢,就想為順便做個充分準備,結果最後一次產檢告訴我,必須剖。[流淚]
飲食方面:
著實有點放飛自我,除一日三餐外,上午時間1個水果➕1份堅果;下午時間1個水果➕1杯牛奶;晚上時間零食若干。這孕期戰果也真是對的起我,40周,愣生生長了40斤。一周一斤的節奏啊。[流淚]
總結:偏大和不運動沒關係,重點在吃!切記管住嘴!
巨大胎兒指胎兒出生體重超過4000g,其高危因素有孕婦肥胖、妊娠合併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超過42周分娩的過期妊娠、已生育一孩以上的經產婦、父母本身身材高大者、高齡產婦、已生育過巨大胎兒的產婦以及和種族、民族有關。
現在醫學上尚沒有明確的證據可以證明胎兒偏大和不愛運動有關。
大家好,我是空媽。
其實寶寶是否偏大,跟媽媽愛不愛運動的關係不是一定呈比例的,所以我們經常看見一不愛運動的媽媽產下的寶寶體重也很正常,有些比較愛運動的媽媽也有產下巨大兒的可能。
其實寶寶的體重是否正常,主要取決於媽媽整個孕期的體重控制。
一般來說,只要媽媽在孕期內控制好自己的體重,寶寶通常都是正常的,會出現什麼太過偏大或者偏輕的情況出現。
相反,如果玉媽媽在孕期內控制不好自己的體重,那麼孕後期形成巨大兒的可能性就非常高了。
你好,胎兒偏大和不愛運動,關係並不大。
首先胎兒偏大說明,說明胎兒在子宮裡發育的很好,自身吸收的比較好,可以通過臍帶吸收更多的營養,茁壯成長。
其次,說明孕婦的胎盆功能健全,可以給胎兒輸送營養,都說臍帶是傳送紐帶,但是胎盤是至關重要的,我的孩子就是因為胎盤功能不全,造成了孩子在子宮裡吸收不到更多的營養,還專門住院打了十天的營養針,用來給寶寶補充營養。和你所說的剛好相反,我是胎兒偏小,而且偏小兩周多,這在孕晚期就和正常發育的胎兒小很多了。
最後,就是孕婦營養攝入的好,自己吃的好,胎兒才能吸收的好。
所以,不愛運動和胎兒大小沒有太大的關聯,想要胎兒不偏大,平時注意飲食的攝入,主要就是糖分的攝入,少食多餐就好了,運動可以幫助孕婦更好的生產。
胎兒偏大和不愛運動是有一定關係的,但不是全部的原因。
很多孕媽媽懷孕之後都覺得身上特別累,很不願意動,本著能不動就不動的原則,硬是堅持到了寶寶出生。不過會有一些孕媽媽擔心,會不會因為孕期不愛運動,所以導致胎兒偏大?
其實孕期不愛運動和胎兒偏大還是有一定關係的。在眾多孕媽媽當中,整個孕期胃口都不好的孕媽媽畢竟是少數。如果孕媽媽平常飲食正常,甚至還有點小貪吃,但是又不愛運動,那麼過多的能量就容易積蓄在身上,導致胎兒營養過剩,偏大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了。
懶媽媽懷一胎的時候整個孕期胃口都不大好,平時也比較挑食,但是一直都堅持上班到分娩前25天,下班之後也經常會散步,寶寶出生的時候只有5.6斤。
懷二胎的時候相對來說胃口就好很多,也沒那麼挑食了,但是懷二胎比懷一胎累,上班也只是一直坐在那裡不動,下班就更不用說了,能坐著絕不站著,二寶出生的時候7.2斤。
所以說胎兒偏大偏小會和這些因素有關:
1、遺傳因素
父母能夠遺傳給寶寶的東西很多,包括智力,膚色,身高等。如果父母個子比較高大,那麼寶寶相對來說個子也會比較高大。反之,小個子的父母生下來的寶寶個子也相對偏小。
在做b超的時候發現胎兒偏大偏小,不妨先觀察一下胎兒的父母。
2、飲食習慣
正常來說,孕媽媽在孕期只要正常飲食,保持飲食均衡就不會缺乏任何營養,是有足夠的營養提供給胎兒的。
但是如果孕媽媽胃口不好或者有些孕媽媽胃口太好,就會導致胎兒和實際孕周有偏差。
尤其是一些愛吃甜食,每天大量進食包子饅頭之類食物的孕媽媽,胎兒都是很容易偏大的。糖媽媽就更不用說了,如果控制不好血糖,那就很容易出現巨大兒。
3、胎盤功能
胎兒所需要的營養都需要胎盤供給,並且通過臍帶交換。如果胎盤和臍帶功能良好,孕媽營養充足,胎兒更容易有偏大的嫌疑。
如果胎盤功能不好,臍帶輸送受阻,胎兒得到的營養不足以滿足自身的需求,就容易出現營養不良,發育遲緩,胎兒偏小的情況。
4、運動量
在懷孕的時候,除非有特殊情況不能進行運動,一般的話,醫生都會要求孕婦做一些適量的運動,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孕婦抵抗力,增加皮膚張力和關節之間的韌性,還能消耗掉多餘的能量。
如果孕媽媽吃得多動得少,孕媽本身和胎兒都容易偏大。如果吃得少動的多,那胎兒自然就容易偏小。
總之,胎兒無論是偏大還是偏小都不是單一的一個原因,孕媽媽平時應該定時去產檢,隨時了解胎兒的發育情況。
我是懶媽媽,一個二胎寶媽,多平臺原創作者,混跡於育兒圈多年,專注於孕產,育兒方面的解答,關注我了解更多。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
胎兒發育偏大,可以分為寶寶骨骼發育大,以及寶寶脂肪偏多。骨骼發育大,通常都是遺傳,寶寶會遺傳父母70%的身高。如果父母雙方個子都比較高,那麼胎寶寶體型偏大也是正常的。
而寶寶脂肪多偏胖,可能是父母遺傳,也可能是妊娠糖尿病帶來的影響。父母一方如果肥胖(BMI超過29),那麼孩子40%的機率會肥胖。如果父母雙方都胖,那麼孩子肥胖的機率提高到70%~80%。
胎兒發育偏大,與孕媽的飲食、運動,以及妊娠併發症都有關係。並不是單純不運動就會引起胎兒偏大。
1、建議孕婦可以查一下糖耐量。
有一些孕婦是懷孕之前就有糖尿病;還有一些孕婦懷孕之前沒有,懷孕之後才有,這就屬於妊娠糖尿病。糖尿病可引起孕婦胰島素功能受累,繼而引起高血壓、腎病等代謝疾病。由於糖代謝不好,胎兒在宮內攝入熱量過高,胎兒就會發育偏大成為「巨大兒」。
2、能量攝入和消耗要達到平衡。
如果孕婦本身熱量攝入較少,那麼不愛運動也不會導致胎兒發育偏大。如果熱量攝入多,而運動量也比較大,多餘的熱量被消耗,胎兒也不會偏大。只有熱量攝入過多而運動量又跟不上時,那麼胎兒有可能就會發育偏大。
3、控制孕期體重增長很重要。
整個懷孕期間,孕婦體重控制應該保持在13.6公斤以內。懷孕早期不用刻意保持體重,在原來體重的基礎上±2公斤以內都屬於正常。懷孕中期4個月體重增加應該控制在7公斤以內;懷孕後期三個月,孕婦體重增加應該控制在6.6公斤以內。
4、孕期運動要適量。
懷孕期間並不是運動量越大越好,過量運動會增加胎兒流產和早產的風險。孕期運動應該以舒緩的、動作輕柔的運動方式為主。比如說散步、遊泳、瑜伽、孕婦操等,不宜有劇烈運動。
所以孕婦要保證胎兒健康發育,適量運動是有必要的。但是運動不能保證完全將多餘的能量消耗掉,比如說孕婦每頓能吃很多肉類、漢堡,這些食物熱量很高,低強度運動很難消耗這麼多能量。因此,孕期運動是一個方面,從飲食和體重上控制才是根本。
祝你好孕!
胎兒偏大和不愛運動有關嗎?
有關係,但不是因果關係!
有些孕媽就算不運動,天天躺著,胎兒也不長肉。
可以從這3點經驗出發,感受胎兒是否偏大?
經驗1:從孕媽的感受出發——孕28周之後,孕媽如果只是手腳略微水腫,但是日常走路,彎腰,壓馬路都不成問題的話,一般胎兒都不會說偏大。
經驗2:從孕媽的視角出發——個人經驗,從孕25周前,孕媽正常站立之後往下看,是可以看得到自己的腳的。如果只能看到自己肚皮腳趾都看不到的話,那十有八九胎兒長太快了。
經驗3:從孕媽的胃口出發——也是從28胎開始,如果孕媽胃口大增,一天吃不停,感覺控制不住自己的食慾,那估計胎兒也猛長肉,會有偏大的可能性。
科學分析胎兒偏大,跟3個因素有關
1、爸媽因素——這點可能說是關係重大的!10對胖夫妻,9個生的寶寶都是大胖兒子(女兒)。
2、孕媽的飲食習慣——這點沒什麼好說的,孕期孕媽不光一個人吃飯,而是二個人在吸收吃飯。
3、孕媽的身體素質——就是孕媽有無高血糖,有無貧血等等。如果這兩者功能都欠佳,那寶寶有可能會過輕咯。
總體來說,孕媽再孕期要均衡飲食,多做適量平緩運動。
推薦每天晚飯後:牽起老公的手腕,一起壓半個小時的馬路,最好不過了。祝孕媽們好孕~
懷孕後,當孕媽咪去產檢的時候,總會聽到醫生說自己或者說別的孕媽媽肚中的胎兒偏大或偏小,平時孕媽咪之間也會比比肚子的大小。那麼,胎兒的大小和孕媽咪肚子的大小是不是有直接的關係呢?胎兒的體重究竟怎麼是來判斷的呢?
接下來,小編先教教各位準爸媽們計算胎寶寶大小的方法。主要是從幾個以下幾個因素來判斷。
如何判斷胎寶寶的大小
雙頂徑(BPD)
又稱為「頭部最大橫徑」,是指胎兒胎兒顳骨之間最大距離。孕中期以後,可以通過雙頂徑來推測寶寶的大小。同時BPD也可以用於確定預產期,特別是孕中期後難以通過頭臀長(CRL)來確定預產期時。
腹圍(AC)
胎兒肚子的寬度和前後長度來測量出的胎兒腹圍。根據胎兒的營養狀態和脂肪生長情況的不同,這是容易看出差別的一個數值。
股骨長(FL)
胎兒大腿骨的長度,大腿骨是指大腿根部到膝部的長度。這比測量肚子的誤差要小,是確認胎兒生長情況的重要數據。
頭臀長(CRL)
從胎兒頭部到臀部的長度,又稱為「頭臀高」。妊娠8~11周時,每個胎兒發育狀況還沒有太大差異,因此,醫院往往通過測量CRL來預測預產期。
推測胎寶寶體重公式:
胎寶寶體重(EFBW)=1.07×BPD³+0.3×AC²×FL
胎寶寶的體重的變化趨勢
孕早期(0~12周)
尚處於胚胎發育階段,到12周體重約14g。
孕中期(13~27周)
快速成長發育階段,到27周體重約900~1300g。
孕晚期(28~40周)
部分器官發育完善,到38周體重約2900~3400g。
胎寶寶的體重由誰決定
1、遺傳的因素
眾所周知,寶寶的體型在很大程度上會收到父母體型的影響。一般來說,體型高大的媽咪懷的胎寶寶的體型也會相對大一些,而個子矮小的孕媽咪懷的胎寶寶也會小一些。所以,針對不同體型的孕媽咪,我們在孕期對她們體重增長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2、飲食和運動習慣
除了體型遺傳的關係之外,其實飲食和運動的遺傳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這種被稱為「環境遺傳」。胎寶寶在宮內受到孕媽咪飲食的影響很大,而出生後,運動量也會受到父母的影響,所以,才會出現如此明顯而有趣的遺傳。
3、孕媽咪的年齡
胎寶寶的大小與孕媽咪的年齡也有一定的相關性,因為年齡越大,其遺傳物質越容易發生突變,而且女性身體器官功能逐漸減退,給胎寶寶提供營養就會減少,從而影響其大小。
4、孕媽咪的孕期體重
孕媽咪可以根據孕前身高體重計算出BMI,從而依照對應的數值控制自己體重的增加。如果體重增加過快,很容易造成胎寶寶偏大,甚至導致巨大兒;反之,也會影響到胎寶寶的發育與健康。
此外,不注重體重管理的孕媽咪如果增重過快,還會引起妊娠期糖尿病等,妊娠紋也會更明顯,所以,孕媽咪們行動起來,進行孕期體重管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