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到退休年齡時,社保看檔案主要看什麼?_到退休年齡時,社保看檔案主要看什麼

劉正民說: 到退休年齡時,社保看檔案主要看什麼?我認為,到退休年齡時,社保看檔案主要看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看本…

劉正民說:

到退休年齡時,社保看檔案主要看什麼?我認為,到退休年齡時,社保看檔案主要看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看本人的出生時間,確定本人是否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在人事檔案中,涉及出生年月記載,可能有多處記錄,也會有公曆與陰曆之分,加上發放身份證時,對出生時間必然存在換算可能,這一切都會為正確認定退休人員的出生時間,為進而確定本人是否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帶來了困擾與變數。

二是看本人參加工作的時間,為計算與核定本人的連續工齡,也就是為確定本人的視同繳費年限提供必要支撐。也就是說,只有通過確定本人參加工作時間,以及本人實際的身份屬性,即是原單位的固定工,還是勞動合同制職工身份,為核查本人的參保繳費情況提供線索,對於勞動合同制人員存在的少繳、漏繳和欠繳社保費用進行必須的核查,並對需要補繳的費用予以追繳到位。

三是看本人工作經歷,為本人退休時準確核定實際繳費年限,為確定是否為特殊工種提供第一手資料。比如,通過核查本人是否有停薪留職、因病轉吃勞保,有無「兩不找」經歷,以及本人的轉正定級及工種崗位變化情況等。這些情況與線索,都會為核查落實本人參保繳費的實際情況提供必要的幫助與保障。

感謝閱讀,請點關注!歡迎廣大讀者和網友朋友們批評指正。

文博凱犀說:

退休時,社保局審核適齡退休人員職工檔案,主要審核一下內容。

只針對企業職工(不包括事業編制單位員工)。

一、審核最早登記表,以確定出生年月日

1、中學生登記表;

2、職工登記表;

3、入團登記表。

**以最早登記表填寫的出生年月日為準**。

二、審核最早參加工作時間,以確定視同繳費年限的起始時間

1、上山下鄉知青登記表(視同參加工作時間);

2、入伍登記表(視同參加工作時間);

3、企業委培帶薪技校生,技校學生登記表(視同參加工作時間);

4、職工(招工)登記表(實際參加工作時間)。

**以最早登記表為參加工作的起始時間**。

注:如果職工檔案裡有「工齡確認表」,此項不用審核。

三、審核各個年份調資表,以確定工作的連續性

1、各個時期調資表(確定工作的連續性);

2、轉入、轉出工作單位調出、調入登記單(確定工作沒有中斷)。

注:如果,職工檔案裡有「工齡確認表」,這項無需審核。

通常情況下,職工的視同繳費年限已經由原先稱為「市級勞動局」審核認定,合格後填寫「工齡確認表」,加蓋公章後放入職工檔案裡。

四、審核各個年份調資表,確認特殊工種身份

1、審核各個年份調資表上填寫的工種;

2、審核各個時期的轉正、定級、考核表,查看填寫的工種。

3、查驗市安監局發放的特種焊接證;

4、查驗特殊工種培訓、考核表。

五、確認工程師以上職稱

審核職稱評定表,市級以上職稱改革委員會認定的工程師、副高級工程師、正高級工程師評定表。

這項根據當地社保政策,有的地方中級職稱和高級職稱退休時,計算附加養老金。

六、審核合同制職工養老保險繳費記錄

有的職工是當地養老保險繳費制度改革前參加工作的合同制職工,職工檔案裡有個小紅本或者是深綠色的小本,裡邊記錄了歷年養老保險繳費記錄。

七、審核繳納養老保險的個人帳戶餘額

由適齡退休人員到社保局養老保險公司列印的歷年繳費記錄,並加蓋保險公司公章。裡面顯示截止退休當月為止的養老保險個人帳戶餘額數。提供給辦理退休人員窗口的工作人員。

除了國家行政單位、軍隊招錄的帶薪工作的特殊人才。如:軍隊招錄的網絡高手、文體單位招用的特琣生。特點是:帶薪工作、帶薪學習等。一般是未成年人。

暖心財經說說:

很多人都知道退休要審核職工檔案,但是人們並不知道審核職工檔案哪些內容?

職工檔案,理論上是一套複查的材料,退休時使用的並不多。正常來講,一份檔案應當包括10大部分,履歷材料、自傳材料、考察考核鑑定材料、學歷職稱、職業資格材料、政治歷史情況的審查材料、參加黨團的材料、獎懲材料、就業材料、工資材料、退離休材料、出國材料、退職材料以及其他材料等等。

大多數人並沒有形成相應的部分,但就業材料是一個人最主要的材料之一,關係著人們的退休問題。

退休時,人們首先要確認這個人的出生時間。以身份證號確定出生時間不行嗎?真的不行。我國的身份證制度是1985年才實施的,而現在退休的人員出生時間多是六七十年代的人。拿當時不存在的身份證號作為退休的判定時間,肯定是不科學的。

1999年,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在《關於處置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中,明確對職工出生時間的認定,實施居民身份證與職工檔案相結合的辦法。但是只要本人身份證與檔案記載不一致,要以職工檔案中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準。實際上,指的就是職工檔案中最早記載出生日期的材料。

第二,要確定是否特殊工種,可以提前退休。特殊工種的檔案材料,主要是當年每年的工資調級表或者勞動部門的審批表等資料。這些材料現在已經基本不再形成了,國家建立了統一的特殊工種信息資料庫。他是對近年來退休的老職工,確實還是需要結合資料庫信息和檔案材料記載進行審批的。

第三,審核視同繳費年限。實施養老保險制度以前,原國有企業固定工身份的職工,不用社保繳費也可以視同繳費年限,這是其原有退休制度的保障。審核視同繳費年限主要是依據檔案材料,比如說職工的入廠時間、審批程序是否合規、入廠的身份等等。非國營企業、臨時工都是不能視同的。

第四查驗社保繳費記錄。主要是證明職工參加工作的時間是否與社保繳費記錄一致。最初我們在將社保繳費記錄錄入系統的時候,也是社保部門單方面記載,可能會出現系統記載不準確,張冠李戴的情況。當然近年來社保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但並不代表以前沒有出現這種問題。為了謹慎起見,自然是要查驗的。

辦理退休主要就是審核這四方面的內容。如果是失去勞動能力提前退休,還需要審核失去勞動能力的鑑定結論書。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參加社保人們的逐漸年輕化,人們的就業檔案材料都逐漸轉化為信息記錄了,比如說勞動合同都可以變成電子勞動合同。職工檔案的作用也會越來越小的。

海海147035523說:

到法定退休年齡、社保部門查看檔案的主要內容:

一:核查檔案上的出生年月:檔案上入團、入黨、入伍、招工、提幹的年齡記錄,原則上、以最小的年齡為退休年齡;

二:核查參加(招工表)工作時間,確定你的實際工齡、包括「視同工齡」的年限;

三:核查工資表:工作期間是否有中斷、病休、停薪留職等記錄;工資表只少有三個階段的記載,沒有工資表、無法確定計算老金的基數;

四:核查你的原始學歷、後續學歷,職稱、職務的獲取時間及相關待遇變遷情況;

五:核查有無犯罪、開除,辭退、辭職的原始記錄;

凡人閒聊說:

我想主要看以下材料:

1.看檔案中最早的年齡記載,計算是否到法定退休年齡。

如《招工審批表》,或《應徵青年入伍登記表》,《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審批表》,《大中專學生畢業分配工作表》。有的填的年齡五花八門,可能相差幾個月,相差1~2年,有的相差5年,沒辦法,以檔案中年齡最早的為準。

比如男職工60周歲退休,本應是1961年生的,當年填表為1960年生就以1960年為準辦退休,當年填62年生,就以62年生為準辦退休。

吃虧佔便宜就那麼的了,因為當年沒有身份證,沒有電腦,想怎麼填就怎麼填,那已是歷史了,無法更改。

2.看檔案中最早的工作時間,計算工作年限(工齡)。

人與人不一樣,看第一份工作。有的先工作,看招工表。有的先參軍,看入伍表。有的大中專學生畢業,看畢業分配表。有的先上山下鄉,看審批表。

這幾個表看批准日期,為計算工作年限的開始起點。

比如該人是入伍的,1978年12月2日批准應徵入伍,他2021年10月2日滿60周歲,他的工作年限為42年10個月。

要是歲數大的人,參加工作填的日期隨意性強,有填早的,有填晚的,早晚也是以這個時間為準了,改不了。

比如一個老戰士本是1949年9月30日參軍,為了喜慶好記填了個10月1日。1日之差,一個是建國前離休老幹部,月入上萬。不是幹部是建國前老工人,月也在6~7千吧。

一個叫退休,待遇大不相同,找人打證明說是1949年9月30日參軍的不好使,晚填1天後悔死了。建國前的都有幾千元的護理費,建國後的有嗎,僱人護理自費。

這都是歷史了。1961年生,大約1978年參加工作,填1949年9月30日參加工作,也不現實,任何人也不信。

以後有了身份證,信息入了電腦,以前年齡填大填小,參加工作時間填的有早有晚的問題,基本上會消失了。

3.看檔案中的性別和崗位。

比如女工人,50周歲退休,1971年10月生的,當月可辦退休。

如果此女在管理崗位或技術崗位,應55周歲退休。但企業效益不好,想提前退休。她原是工人,是以工代幹轉正的,她通過人把轉乾材料從檔案中抽出,按工人50周歲退休。

反之企業效益好,儘管是工人,但在管理崗位或技術崗位上已有10年,有可能延遲5年,55周歲退休。

4.計算工作年限,看視為繳費的年限與自繳養老保險相加的年限。

視為繳費的年限,主要看定級表,職工登記表,工資調級審批表。看工資調級審批表,而不是領工資條,領工資表不裝入本人檔案。

如果沒有這些表,會懷疑沒在這個單位工作,屬於空落勞動關係,影響工作年限連續計算。

5.特殊工種可提前5年退休,看具體特殊工種崗位年限的真實性。

有的實際10年以上,但檔案只體現6~7年,這就不好辦。不夠特殊工種工作年限要求,就很難按特殊工種提前退休。

為了防止漏洞,特殊工種人員名單提前幾年在市縣,省人社部門備案,沒備上案的插不進去,最後由省人社部門審批退休。想特殊工種弄虛作假,難了。

視為至寶說:

到退休年齡時,社保看檔案主要看參加工作時填寫的第一張履歷表,具體出生日期只能作為參考,不作為依據,因為有些人有好幾個出生日期,所以根據上級的有關文件,到退休時,社保主要要看檔案參加工作時填寫的第一張履歷表!

社保當家說:

是這樣的,我們在辦理退休手續時,一般是需要提供個人檔案的,因為社保部門需要確認一些個人信息:

一是退休年齡核定,退休時如果身份證上的年齡跟檔案上記載的年齡不一致,需要根據檔案上的年齡信息來辦理退休的;

二是核實是否存在視同繳費年限, 對於參加工作時間較早,存在社保視同繳費年限的,同樣需要根據檔案上的證明材料,比如招工表等等來核實的;

三是核實是否符合提前退休條件。對於從事特殊工種的人員來說,如果申請提前退休,還需要通過檔案上的記載來核實是否相關政策;

四是確認社保繳費記錄信息,社保部門需要比對你剛參加工作的時間,跟社保繳費的時間是否一致等等;

五是核實是否符合特定福利政策要求,比如說是否可以享受獨生子女政策等等。

@社保當家,感謝你的閱讀。

一個退休的傻老頭說:

社保局對即將退休人員檔案的審查,主要有幾個方面:

第一,參加工作時填寫的、經勞動部門審批的第一張表。這裡既有個人的「出生日期」,也有你的「參加工作時間」。

第二,如果是「退伍轉業軍人」要看「入伍通知書」發放日期,「退伍轉業證明」,勞動部門「退伍轉業軍人分配通知書」等。

第三,個人的「工資晉升」、「崗位變動」、「工種變動」等表,查看是否有符合「特殊工種」條件,可能提前退休的人員。

第四,查看個人工齡是否連續,是否有中斷、辭職、離職、開除等情況。

第五,個人繳費情況。

第六,單位或個人提出的其它問題和要求。

由於近些年勞動用工制度改革,退休審查的關注點也在不斷變化,所以審查內容也在變化。

我這裡說的是2000年以前審查的主要內容,至於現在看什麼,就不清楚了。

勇敢的芒果T說:

一,主要看出生年月日,是否符合退休的年齡,因為檔案年齡就是你退休的年齡。二,政治面貌情況,入黨、入團時間,有沒有違法亂紀行為。三,工作慨況,就是連續工齡,上山下鄉,入伍,退伍,進単位時間。四,主要看招工登記表。五,勞動關係,主要是特殊工作崗位和正常工作崗位。六,審查職工養老金和醫療保險事宜。

鬱金香137652766說:

到退休年齡時,社保看檔案主要看什麼?

這個問題,看你工作的時間從哪一年開始的,看你的工作年限視同繳費年限。如果是92年以後工作的,基本就看社保繳費年限就可以了,檔案不做參考了。要是92年前工作的職工就要看人事檔案有多少年工作年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2605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