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人,別動不動就到別人家裡玩或吃飯,即便你不是空手去的",對於這句話你怎麼看?

不要娛樂說: 我覺得這個問題重點就不是空不空手去。 人際交往本來就是看關係吧,同樣是去人家家裡吃飯,哪怕就是一…

不要娛樂說:

我覺得這個問題重點就不是空不空手去。

人際交往本來就是看關係吧,同樣是去人家家裡吃飯,哪怕就是一起去的、在同一個飯桌上吃,主人家的態度也可能是不一樣的。知心的朋友,關係好的熟絡的一起那是熱鬧,關係不近不遠的彼此都尷尬。

再一個,無論關係深淺,必要的禮節還是不能少。一方面現在大家都忙,別人邀請可以去,別人沒有邀請想要去登門拜訪也要提前發個微信,打個電話溝通一下,不要倉促就貿然前往,萬一人家有事或者家裡不方便招待,也是給人添麻煩;

另一方面,中國號稱禮儀之邦,中國人就講究一個禮尚往來,既然去別人家走動,也要主動邀請人家過來做客。

還有就是逢年過節的時候帶點必要的禮品,當然平時也可以,不在多貴重,在一個禮貌和心意。比如周末約在好朋友家吃飯,可以早點過去,帶點新鮮的食材,或者特色的點心;或者要玩什麼,自己能有用的上的好物件能帶也帶上,一起玩的開心其樂融融,豈不妙哉?

以上談的是正常社交的一些注意事項。但不知道原問題這個動不動的頻率到底是多高,如果太高的話我想就超出正常交際了。人,有自己的家,可以吃自己的飯。既然已經這樣問了,看來是有類似的經歷了。坦白講,你也可以換位思考一下,假如對方按照你這個「動不動」的頻率去你家裡吃飯,你會有什麼感受,有什麼感覺,答案問自己便是。

吃自家的飯不犯法。

白吃白喝就不道德。

我是小許,祝你幸福健康好運常伴。

海員大哥說:

平時生活中,真不要隨意去別人家吃飯,這事就發生在我的身邊,要不是當初有監控拍下那一幕,可能我就是把房子賣了也賠不了朋友妻子的要挾。

不僅不要隨意地帶著孩子往別人家玩或者吃飯,而且最好不要在周末的時候去別人家,即便你並不是空手去他家的,也不要隨意去他家。

2018年5月26號周六,原本我在周五的時候給自己制定了一個計劃,想著帶孩子回農村老家看看爺爺奶奶,可是到了當天晚上的時候,這個計劃落空。

當時,一個非常要好的朋友給我打電話,說正好要來縣城辦點事,順便來我家看看。出於對朋友的熱情,我也就答應了這件事,同時也和老家的爺爺奶奶打電話說取消了回家看他們的計劃。

周五那天晚上,我便和妻子商量著,朋友來家裡是打算留他在家裡吃飯還是外面吃,妻子認為朋友之間也不要太官方,家裡做點飯反而會更熱情,而且還能夠坐下來好好聊聊。

26號當天早上六點多我便上菜市場買菜,說實話,很久沒買過菜一時半會還真不知道買什麼菜來招待客人。平時上班都很忙,也沒空在家裡做飯,只是偶爾孩子不願出去外面吃便會在家裡做點晚飯吃一下。

為了迎接朋友的到來,我也算是努力了。當時來到菜市場,看著眼前的菜也真不知道買什麼,當時就買了一些螺,一些魚,還買了一些我們常吃的雞肉和豬肉。

回家的時候,我便給朋友打了電話,問問他是否已經到了縣城,畢竟從另一個縣城過來要一點時間。

主要是想著正好菜買完了,能夠順路帶著他們回家,以免到家了還要再出來接他們。他們算是第一次來我的新家。

之前朋友來我家都是去我的老家,後來搬新房後就再也沒有來過,這次來,朋友也估計是想著來看看新家的位置。

當得知朋友到了縣城,但是他需要先辦事再去我家,所以我便提前回家了。到家後,我順手就給朋友發了一個我所在的位置,讓他自己導航來到我的住所。

大約在上午十點,朋友順著我的定位位置來到了我的住所。

因為急急忙忙出門接人,妻子正好也出門去了,導致我忘記了家裡還燉著一鍋湯,所以待我接人回來的時候,那鍋湯已經沸騰,全部冒了出來。

這不僅沒有湯喝,而且把一邊的燃氣灶給淹了,一時半會無法點著火。

朋友到家裡後,安排朋友和他的孩子坐下,我繼續做飯,因為那會家裡沒人,時間也比較緊,所以我泡了點茶讓朋友自己先喝著。

可讓我沒想到的是,我在廚房大約十分鐘左右,我一邊和朋友聊天,一邊洗著菜,沒想到,朋友的孩子一不小心,把我一千多的紫茶壺給打碎了,我那個心疼啊,真心不敢說出口。

更嚴重的還不是紫茶壺的問題,是剛倒上的茶水還很燙,直接潑在他的孩子身上,這一幕我沒看到具體是怎麼發生的,只知道他的孩子發出慘痛的叫聲,一時間,朋友抱起孩子就往電梯裡走,我也緊跟其後,並給妻子打了電話,告知妻子我們的去向後,我開著車帶著朋友和他的孩子來到了醫院。

在醫生的處理下,孩子被診斷為二級燙傷,不過燙傷面積小,處理包紮就好了。當時,朋友並沒有說什麼,我也默默地給孩子支付了醫療費用。

朋友對這件事還是比較開明的,認為是自己的孩子不對,隨意亂動我家的東西導致孩子的手被燙傷。

也許朋友的心裡是不好受的,只是當時沒有說什麼。孩子包紮完,我又再次載著他們回到我家。

回到家裡,妻子也在廚房忙上忙下,畢竟這次我買了不少菜,說實話,平時真沒有這麼對待過自己。這次也是因為朋友難得來一次,所以破費了。

回到家裡後,我的孩子也隨媽媽回來了,朋友的孩子看我的孩子在玩玩具,也走到了一起,兩個人好像自來熟一樣,開心地玩在一起,當然,我也一直有提醒自己的孩子,要注意弟弟的傷口。

他的孩子比我的孩子小兩歲,他的是七歲,而我的是九歲。當時兩個人正好在地板上玩玩具,我也坐在一旁陪朋友喝茶。

原本我們的交流還算開心的,兩個人拉拉家常,說說這些年各自的發展,整體氛圍還是很友好。

眼看要到飯點了,我看還有很多菜沒做好,便提醒朋友幫忙看著孩子們,我要去廚房幫一下忙。

當我在廚房大約忙了十分鐘不到,一件讓我非常難過的事情發生了。當時,只聽到客廳一聲玻璃破碎的聲音,我連忙跑到客廳一看,是家裡的魚缸被弄破了。

我家的魚缸比較大,當時裡面養著一條金龍魚,平日裡也比較少有孩子去碰他,不知道怎麼回事,當時朋友也在場,並沒有制止孩子們玩魚缸。

玻璃缸摔在地板上,正好把他的孩子也壓在下面,一時間,孩子發出慘痛的叫聲。

我看情況不對,他的孩子一副痛苦的樣子,朋友再次抱起孩子,觀察到孩子臉色不對,好像這次受到了重傷。

由於孩子一直指著肚子痛,當時也只是猜測到孩子的胸骨有受傷,於是在醫生的建議下,安排了B超,通過拍片,發現孩子的右胸骨斷了兩根,這問題有點嚴重。

當時醫生向家屬諮詢的時候,朋友告訴醫生,是我的孩子在和他的孩子玩鬧的時候,我的孩子把魚缸直接搬倒下來,正好他的孩子在一旁,又因為他的孩子個子比較矮小,直接被魚缸壓倒在地。

受到魚缸重力的作用,導致整個魚缸帶著水直接壓在他的身上。由於小孩子還太小,導致被壓斷了兩根胸骨。

在檢測結果出來後,朋友之前的臉色再也沒有了。我在一旁好像完全被忽視,從那一刻開始,朋友沒有再和我說一句話,我也大概知道他的意思,我於是默默的去了一樓幫忙交了一萬元的手術費和住院費用。

為了表達對朋友的歉意,我在醫院門口買了一籃水果,想著當看望孩子的心,可當我正要走進病房的時候,朋友在電話裡和別人說,是因為我的孩子不友好,導致他的孩子受到了傷害。

當時,我裝作沒有聽到,把水果送進了病房後,送進病房後,朋友讓我回家,說讓我管好自己的孩子。

我當時還是很疑惑,心裡也感到很氣憤,只是在那個場合下我沒有吭聲。

回到家後,我認真地問了自己的孩子,當時事情發生的整個過程,孩子告訴我,當時,他站在魚缸大約一米半的位置,而朋友的孩子看到魚缸裡的魚好玩,想要拿家裡的玩具去挑逗金龍魚,因為個子不夠高,他的孩子在踮起腳尖去挑逗魚的過程中,因為另一隻手用力過大,直接將我的魚缸搬起了一個角度。

因為水是液體,在慣性的作用下,魚缸不穩,直接砸向了他的孩子,孩子來不及躲閃,直接將孩子壓在了底下。

這件事情,依孩子的說法上看,完全和我的孩子沒有任何關係,當時我的孩子遠離魚缸,根本不是我的孩子搬弄魚缸導致他的孩子受傷的。

為了不影響往後朋友之間的關係,當時我也沒有再說這事,可是在第三天的時候,我又去看了他的孩子,朋友的妻子已經在病房陪護孩子。

當時朋友沒有吭聲,只見他的妻子很不客氣地和我說,他的孩子受到如此嚴重的傷,完全是我的孩子引起的,要求我支付所有的醫療費用,這讓我一時間完全失去了對朋友這個詞的定義。

朋友站在一旁並沒有說話,而他的妻子口說無憑就認定是我的孩子幹的。

竟然如此,我也只好告訴朋友的妻子,這件事和我的孩子沒有任何關係,我把整個事情的經過都說了一遍,也許朋友自己心裡明白,也不敢多說話,而他的妻子在一旁嘰嘰喳喳,真的很讓人煩躁。

我也不再那麼客氣,要求朋友返還我之前給他墊付的醫療費用,朋友的妻子可算獅子大開口了,對我很不客氣地說,要是他的孩子有什麼三長兩短,就坐在我家裡吃,要我負責他孩子的一生。還揚言說要去打官司,要我賠償他孩子的各種費用,表示沒有一百萬孩子就送到我家養。

我算是看清了朋友和他的妻子的為人是這樣的。

為了洗清自己的清白,證實孩子沒有說話,我的妻子提醒我把家裡的監控拿出來看看是否有記錄到那一天發生的事情。

上天總是會眷顧到善良正義的人,當時監控記錄正好有記錄到整個過程,而且很清晰地看到他的孩子是如何把魚缸翻倒在地的。

我將所有的記錄導出後,直接發給了朋友,當時發現朋友已經把我拉黑,我完全發不出去,我也只好又到醫院,直接把這個視頻全程播放給他們夫妻兩看。

當時看完這個視頻後,朋友並沒有說話,也許他當時就知道是自己的孩子做得不對。而他的妻子看完視頻後,完全忽視這件事的原因,竟是要我賠償醫療費用,我當時就沒同意。

他的妻子為了威脅我,還說要讓我血債血還,我也很不客氣地只好打了電話給公安,在他們的幫助下,才得到了合理的解決。

雖然理虧,我最後賠償了三萬元,但是這樣的朋友也讓我看清了現實。

想了想,對人真不能太好,那些年,因為自己買了房子,還得還月供,夫妻倆省吃儉用,想著朋友來一次不容易,不但放棄了回家看老人,而且留下來去市場上買好菜款待朋友。

沒想到朋友的孩子如此沒有教養,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只能說我看朋友不夠深。

對於這件事,我也深有體會,不管是哪個家長,不要動不動就去別人家裡玩或者吃飯,尤其是不要帶著自己的孩子去別人家,即便是你帶著禮物去看人家,也不要去打擾人家。

每個人平時都在忙碌地上班,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庭壓力,輕易去別人家,只會給對方帶來經濟壓力,他們需要招待你,而且你的到來,還會嚴重的影響對方的經濟開支,也給對方帶來很多不便。既要做飯給你吃,又要騰出時候陪你,也許大家忙碌了一周,好不容易有周末可以休息下,因為你的到來,整個周末就沒了。

不管與朋友之間的關係有多好,也不要輕易地去打擾別人,否則只會給對方帶來更大的麻煩,嚴重的可能還會影響兩個人的關係往來。

捨得188734541說:

為客亦有道

我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於世,熱情好客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四海之內皆兄弟」,體現了中國人的待客之道。古代的文人墨客為友情友誼吟詩作對,留下了許多千古佳句,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泱泱華夏,灼灼其華。我國的禮儀文化傳承悠久,博大精深,在古代就有了完整的禮儀規範。「待客之道」指的是給予客人或朋友足夠的尊重和禮遇,使他們有賓至如歸的感覺;「為客之道」指的是拜訪朋友要遵循有約在先,禮待主人,客隨主便的原則。

「禮者,敬人也」。無論在古代社會,還是在現代社會,禮儀的核心始終是尊敬他人。一個人隨隨便便到別人家「吃喝玩樂」,這種行為體現出:他既不尊重主人,也不自重,甚至是自毀人設;這種行為不符合人際交往原則,無論如何都不可取。(寰寰自媒體工作室出品2022.11.24夜)

撐傘渡人生說:

周六早晨八點多,我醒了後還在床上刷手機,難得的休息日,突然響起敲門聲,誰呀這是?大周末的。因為就我一個人在家,所以我沒應聲,先從貓眼看了看,一看不要緊,立刻血壓升高,無名火竄上來。

門外又是老公的同鄉大壯,一家四口站齊刷刷在門外。

怎麼辦?很明顯,又是來玩的,一玩就是一整天,吃完晚飯才會走。

大壯覺得跟我老公關係好,所以經常帶一家四口來玩,他總說我做飯好吃,兩個孩子都喜歡吃,所以就經常周末來改善夥食。

每次來了,他必定跟他的兩個孩子說:在伯伯家就跟咱自己家一樣,隨便折騰。老公也說,對對,就是自己家,隨便玩。

兩個孩子一個8歲,一個5歲,正是不省心的年紀,他們充分領會了他老爸的意思,真的是當成自己家了。

在我家上躥下跳,沒一刻安穩,一會兒打開抽屜,一會兒又把書櫥各扇門都打開,甚至連冰箱都不放過。看見好玩的,好吃的絕不客氣。

有一次冰箱裡放著的榴槤就被他家老大看見,跟他爸說要吃,他爹也真不客氣,說你媽媽也愛吃,讓伯伯給你們拿。

老公自然不好意思說什麼,那個我買來還沒捨不得吃的榴槤,就這樣被他們一家子瓜分了……

還有一次,我在書房放的瑜伽墊也被他們搬出來放地上玩,老二還從書桌上找到一根記號筆在墊子上亂畫,我那可憐的淺綠色瑜伽墊呀!被畫的面目全非。這記號筆畫的可是洗不掉的!

他的父母在旁邊竟然一句話不說,尤其是他媽媽,全程姨母笑地看著兩個兒子折騰。

為了挽救我的墊子,我找來幾張紙,說孩子這是想畫畫了,讓他在紙上畫吧。老二卻說:我不,我就在這上面畫!他媽媽馬上就說:好,好,咱就在那上面畫。

我看了看老公,他看了看我,沒說話,我知道,他也不好說什麼。

這個大壯還貪酒,一喝就多,多了就一直說話,同樣的一句話重複好多遍,聽著真是讓人心煩得不行。

就這樣,每次都是待整整一天,晚上吃完晚飯才走,他們走之後,家裡一片狼藉。多少個本該清閒的周末,就這樣被霍霍了,累一天不說,晚上還得收拾殘局,太心塞了。

他們有時候提前一天打電話說一聲,有時候壓根連說都不說,直接就大早晨來敲門。

我跟老公說過好幾次,以後不讓他們來了,老公卻說人家要來,從小一起長大的,怎麼好意思拒絕,況且每次來都不空手。

是,每次來都是拎一箱奶,我說我不要他的東西,上一周班了,我要好好休息,我不想伺候別人,不想被打擾。

這不,今天又來了,又沒提前打招呼。本來想好好休息的一天,又要泡湯嗎?

我不!

老公出差沒在家,我一個人才不伺候他們一家子。

我這個周末還得洗衣服,收拾換季衣服,我可沒時間去接待他們。下定決心,我輕手輕腳回到臥室,把手機設成靜音,我知道,沒人開門的話就該打電話了。

果不其然,我剛把臥室門輕輕關上,電話就來了,一接起來,那邊就說:嫂子,我哥說他出差了,你在家呀,怎麼我敲門不開呢?

我說我回娘家了,家裡沒人。

電話裡悻悻的聲音,這樣啊,早知道我提前打電話說一聲讓你回來了。

我暈!你以為你是誰呢?讓我回來專程伺候你們不成?

聽著他們走了,我長長出了口氣,好不容易老公出差,又趕上周末,多寶貴的悠閒獨處時光,豈能被他們攪和了。

所以,不要動不動就去別人家玩或吃飯,偶爾一兩次可以,如果頻率高了,很打擾別人,哪怕你提著東西去,也是三個字:招人煩!

落葉的聲音說:

有時候是允許的,但是,久了就不行,同時也要看互相之間的關係。有一些事情,一次二次還可以,但是,久了自然令人厭煩。如果是常這樣,可以有時帶一些菜過去,或者說,家裡有老人小孩的,可以買點水果或飲料之類的,這樣也不至於,以後,別人說你的閒話。

秋日的那朵紫雲說:

回答: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日子去打算,去安排。人,如果動不動就到別人家裡玩或吃飯,就是不空手去?也是不行的。

因為人與人之間相處,是需要距離感的,總是在一起就會避免惹出一些事端來。每個家庭都是獨立的,都有自己家庭一些生活習慣和過日子方式和打算的。總去人家家裡「打擾」是不禮貌的,是需要注意的。一個家庭從結婚開始,就開始了生活的序幕,「鍋、碗、瓢、盆、油、鹽、醬、醋、茶」那樣也不能少,過日子:需要有計劃、有規劃、有目標、有方向的去盤算著「點點滴滴」出、進帳目的。如果一個外人總是有事、沒事去「摻和」,一頓、二頓飯還能湊合,時間長了,你就是一個不受歡迎的人了!

去別人家吃飯,必須在相約、邀請的情況下;才能行動。最好是手中帶點禮物,更是禮貌的表現!再好、再鐵的友情也不要頻繁邀約在一起聚會。過日子是「細水長流」的,友情也是如此!慢慢處出來的友情才最長久。所以說:「距離才是產生美」。如果沒有特別的事情,就不要輕易去打擾別人家庭生活了!

高囯民586說:

人與人之間.太近.扎人,距離產生美,身邊就有這種人.拿自己不當外人.總是麻煩別人.家是密處工作之餘煩了.累了.回家睡覺放鬆心情的時候,去人家裡.主人得培著說話吃飯.把別人安排的空間擠佔了,自身不幹什麼事,少給外人添亂,一個人可以不帥.但要有內涵,修養,底蘊。

我愛吃麵條說:

現在的人去別人家裡玩和吃飯的基本上已經很少了。就拿我的兄弟姐妹來說吧!逢年過節的時候,我們都要在一起聚一聚,但都不是在家裡,說好時間只奔飯店而去。

現在的人都是關起門來過自己的小日子,都想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私人小空間,不希望被別人來打擾。就我個人而言,我也不願意往別人家裡跑。

我有潔癖,我不喜歡穿別人穿過的拖鞋,我估計人家也不希望自己的拖鞋被別人隨便拿來穿,所以最好不要動不動就往別人家裡跑。

其實與人相處的方法有很多,微信可以聊聊天,有時間相約在一個地方聚一聚玩一玩,也可以結伴去旅遊,時代不同了,與人相處的方式和方法與時俱進,我覺得也是挺不錯一種選擇。

酒肉行思的旅呈說:

好多道理呢,說起來都對,但不能事事都生搬硬套!要認真理解、因人而異!

我就是一個經常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每周五晚上,我都會兩手空空地去鄰居家喝茶,每隔一兩周的周末,我和肥妻都會煮一桌子菜搬到鄰居家吃,同時還會叫上一兩個酒友小酌,事後還要鄰居他們AA制付錢,他們也沒什麼意見,哦,最大意見就是嫌這種聚餐不夠頻繁!

我有個三十多年的好朋友,同城,但距離比較遠,平常也不怎麼見面,但就在前兩周的周五,突然發個微信過來,說周六一個人,求收留、求晚飯,我立刻回復:來,管飯管酒,管飽管醉管開心!本以為寂寞男只來一天求安慰,誰知上周五又來微信,說周六還來,自備燒肉!他上周六來我沒有一絲的不開心,哦,有那麼一絲不開心的是,他買了四盒燒肉,只給我一點炒菜當晚吃,其他通通帶走,一塊也不留給我!

有時周末與肥妻逛街,會經過另一個朋友家附近,如果是飯點,我都會打電話給他,看他在不在家,在家就去蹭飯!他也很開心,家裡不夠菜就點外賣!

至於假期去霍霍朋友的家鄉,那就更多了,西寧、鄭州、潮州、韶關、梅州。。。。數不勝數,霍霍完了,這些朋友也沒跟我斷交!

問題上所說的:「人,別動不動就去別人家裡玩或吃飯」中的別人,是特指你不熟悉的親戚朋友,所以,千萬別倚老賣老、不打招呼、動不動就去別人家裡玩,除非是那此特別特別好的朋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2769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