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小盤股真的就沒有投資價值嗎?_小盤股真的就沒有投資價值嗎為什麼

法號不二說: 雲南白藥,片仔癀,瀘州老窖,張江高科,豫園商城,長園股份……一長串的大牛股,經過多年送股分紅,反…

法號不二說:

雲南白藥,片仔癀,瀘州老窖,張江高科,豫園商城,長園股份……一長串的大牛股,經過多年送股分紅,反覆填權,真正的股價都己經漲了十數倍乃至數十倍。它們有一個共同特性:小盤!

一家企業,真正高成長期,一定是規模不大的,那些規模很大的企業,己接近行業天花板,盈利能力不錯,成長能力不高。

某一時,由於機構抱團,大盤股會有一波較好漲勢,不過要漲一倍己是奢求,而這一時,恐怕幾年等一波。機構抱團大盤股,小盤股必定失血綿綿下跌,要的就是讓你絕望割肉,它們撿足帶血的小盤股後,一波拉升,讓割小盤追大盤的股民,兩面吃耳光!

大盤股如中石化,中石油,聯通,中國鐵建……您見過漲十倍的嗎!

大盤股如銀行,從上市到目前的確有漲十倍以上的,如深發展,招商銀行,可他們上市之初,也是盤子適中,並非大盤股,經多年發展,如今市值大增,反而顯得募氣沉沉!

要在股市中大贏,只有選擇小盤股,認真研究公司經營情況(存貨,應收款,預收款,商譽,擔保,現金流,roe等指標),以及所在行業發展前景(AI,物聯網,新能源,區塊鏈……人類社會發展方向),必得是行業前三,有專利技術和創新能力。

各個新行業挑一到二個,分批買入不追高,形成自己的技資組合,然後該幹嘛幹嘛,新興產業貼近人類發展趨勢,投資小盤股想不發財也難!

厚金說說:

隨著A股市場上市公司數量越來越多,市場分化的現象也越來越明顯。那麼,小盤股真的就沒有投資價值了嗎?筆者並不這樣看待,認為小盤股仍舊有價值,但只局限於一小部分的小盤股。

1、未來小盤股漲不起來,將會是常態。2015年「槓桿牛」之前,不管是專業機構還是普通散戶,最喜歡的一類股票就是小盤股,因為短期漲幅大、波動幅度大,並且伴隨著急漲走勢,特別受市場的偏愛。當時,很多散戶朋友一說到選股,肯定會翻看市值最小的前100家公司。

但是,現在市場背景不同了,2015年整個A股市場大約2000家上市公司,2007年「大牛市」之前整個A股大約1000家上市公司,而現在卻多達4200家上市公司。數量多了,對資金造成天然分流。而市場散戶的資金並非無限,而是有限的,在上市公司數量越來越多的基礎下,散戶的資金階段流入也是有限,自然也就不能「雨露均沾」。再加上,市場有專業資金的引導,機構、基金、私募、外資等資金不斷的流向優質公司,也就加深了A股市場的分化行情,好的公司能保持上漲,而業績不佳的公司卻一跌再跌,小盤股在此背景下也只能逐漸的淪為「仙股」。

2、一小部分小盤股仍舊有價值。分化行情下,並不是小盤股沒有投資價值了,而是需要投資者更具辨別價值的「眼睛」。因為公司上市的門檻有所降低,再加上提速IPO,以致於這些年上市的公司越來越多。而上市到底為了什麼?從公司的角度來講,除了初創人員獲得變現通道以外,最重要的是提升公司的發展,因為融資來的錢是要反哺公司提升發展、擴產或者擴能以及布局其他項目的。當然,融資來的資金用於發展的情況是不同的,如果公司發展的很好,並且保持著良好成長性,自然在價值提升的基礎上會被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認可,小盤股也會成為中盤股,甚至成為大盤股。相反,如果公司發展不利,可能逐漸的演變為仙股,股價也會一蹶不振,如果一直不能改變,也就會一直是小盤股。

白貓財眼說:

小盤股有投資價值,而且是非常有投資價值。

如果你仔細去翻翻漲幅榜,一定會發現,漲的好的大部分都是小盤股。

小盤股,至少單純的從投機的價值上來講,比起那些大盤股,是妥妥的。

從投資價值上來看,有很多巨無霸的企業,也都是從小盤股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

相信沒有人會質疑買小盤股不賺錢,但真的要去做小盤股投資,難度其實非常大。

小盤股之所以最近幾年,不被看好,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數量眾多,挑選困難。

市場中的股票數量逼近5000隻,小盤股數量非常之多,佔比50%以上。

這裡的50%,指的是市值低於50億的小盤股。

如果把50-100億也算小盤股的話,佔比總數超過70%。

大盤股,或者說是大市值個股,大多在行業裡處於龍頭地位,辨識度比較高,甚至是耳熟能詳。

但小盤股,尤其是很多名不見經傳的上市公司,挑選起來非常的困難。

可以這麼說,小盤股雖好,但挑選困難,優質個股的比例,佔比還是相對比較低的。

想要挑選一隻優質小盤股,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比大盤股要多。

2、資金控盤,收割散戶。

小盤股對於散戶的不友好,不僅僅在於挑選困難,還在於操作困難。

很多的小盤股,都是被資金高度控盤的。

講的好聽點,叫做市值管理,做市商維穩股價。

講的直白點,就是莊家控盤,時不時的收割一下散戶。

那些長期在某個區間震蕩的小盤股,基本上都是這麼個套路。

偶爾拉起一輪行情,引得一大批散戶入場,然後就盡情的收割。

平時成交量每天只有幾千萬,個別幾天到幾個億,平時不溫不火,偶爾來個漲停,最終都是散戶衝進去接盤。

小盤股和大盤股的區別,是大盤股沒有絕對主力控盤,而小盤股往往都有絕對主力操控。

3、魚龍混雜,業績爆雷。

小盤股不僅挑選困難,魚龍混雜,還經常爆雷。

雖說大盤股也會爆雷,但相比小盤股,那真的是小巫見大巫了。

很多小盤股,連上市都是靠財報造假,從最一開始就是一個騙局。

有專門為了圈錢上市的,也有為了套現上市的,各種造假的背後,其實都是為了利益。

相比大盤股,淨利潤幾十億,營收幾百億,造假非常困難。

對於小盤股來說,造假的難度非常低,虛構一些業務合同,虛增幾千萬利潤,是手到擒來。

還有一些通過時間錯配,把業績從今年放到明年,把帳款期限做調整,各種花式的做法層出不窮。

看著業績不錯,看著走勢不錯,等散戶買入之後,直接原地爆炸。

4、炒作盛行,周期太短。

小盤股投資還有一個很大的難度,就是炒作周期相對比較短。

這個相對比較短的周期,不是說都幾天結束。

而是相比部分大藍籌的長期牛市,小盤股的炒作,往往會很快結束。

短則2-3天,長則1-2個月,但凡市場人氣不足了,行情就結束了。

行情來的快,去的也快,是炒作小盤股的一大特色。

或許,對於擅長炒作小盤股的遊資來說,這種方式非常的符合他們的風格。

但是,對於散戶來說,快進快出雖說也符合他們的風格,但他們很難在快進快出中賺到錢。

小盤股機會多,雷也多,對於挑選和甄別能力差的散戶來說,還是相對不太友好的。

所以,散戶如果想參與小盤股的投資,方式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要挑選小盤股,其實就兩個思路。

一個思路是從炒作的角度出發,另一個思路是從成長性的角度出發。

兩條路其實都能走通,但是選股的思路差別是很大的。

先說從炒作角度出發。

小盤股要想炒作,就必須具備題材的引爆性,以及炒作的想像空間。

從這個角度來看,選擇小盤股炒作,就必須要選擇題材好的股票。

所謂的題材好,很多人會認為不好理解,什麼題材算好。

簡單的說,有想像力的題材,空間才會大。

這個想像力,雖說很難定義,但也不是虛無縹緲,可以從兩個方面去理解。

其一,業績想像空間。

所謂的業績想像空間,指的是一家上市公司,在題材的引導下,業績能否有爆發式的增長。

比如,最近炒作很火爆的中藥,其實就是基於中藥對於病毒的作用,導致市場的銷量暴增。

如果按照業績短期內出現2-3倍增長的估算來看,股價就有同樣的想像空間。

之前的新冠檢測,呼吸機等,都是短期內大幅度增長的業績,想像空間帶來了股價的上漲。

股價上漲一定是超前於業績體現的,千萬別等業績落地了,才想到參與這些股票。

小公司的優勢,就在於不確定性。

一旦題材帶來的業績增長預期,能夠大幅度超出想像,那麼股價的炒作,也就自然而然了。

其二,市場顛覆性空間。

諸如元宇宙這樣的題材,就是一個顛覆性的想像空間。

包括之前炒作的鴻蒙,也是一個替代後的顛覆性題材。

一家上市公司,開發的產品,能夠顛覆原有市場的產品格局,就是想像的空間。

一旦從無到有做替代,那麼這個公司的成長性,是不可估量的。

但凡一家公司未來,能夠顛覆一個行業,或者改變一個行業的格局,那麼可想像的空間就很大了。

再從價值投資的角度去講小盤股。

相比那些巨無霸企業,小盤股的可成長空間是巨大的,但前提是業績能夠跟上企業的發展。

比起短期的題材炒作,選擇中長期的業績成長,其實難度還是很高的。

縱觀那些成長起來的小盤股,最終成為參天巨樹的,都有幾個明顯的特徵。

1、所在的行業是朝陽行業。

選擇小盤股,又想陪著公司成長,做長線價值投資。

第一要務,其實是選對行業。

行業選錯了,公司永遠都長不大,因為蛋糕就那麼大。

為什麼出了那麼多大的網際網路公司,其實就是這個行業飛速發展了20年。

不是說一些傳統行業不好,但傳統行業,尤其是夕陽行業,真的很難再出偉大的公司了。

行業是成長的土壤,土壤越好,成長的機會越大。

貧瘠的土壤上,很難長出蒼天大樹。

2、上市公司具備核心競爭力。

所謂的上市公司具備核心競爭力,其實就是核心壁壘。

壁壘這個東西,分很多維度。

通常我們都是說技術壁壘,指的是核心的技術能力。

其實,還有很多其他的壁壘,比如分銷渠道的壁壘,比如品牌的壁壘。

就比如奢侈品的品牌,其實是暴利,但無法打破相對的壟斷,因為品牌壁壘很高。

上市公司必須要有自己核心的競爭力,才能保證做大做強。

作為投資者,一定要善於發現這家上市公司的立足之本。

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找到上市公司的發展機會,從小看著長大到。

3、享受到了巨大的人口紅利。

最後就是企業壯大的本質原因了,關於人口紅利。

所有做大的公司,最終的終端,其實都是人口紅利。

講的直白點,就是這個產品終端,要和人口基數聯繫在一起。

如果你做的產品,就只有小基數的用戶,比如幾萬人,那麼是永遠都做不大的。

但如果是人人都有可能去使用的,那麼這個人口紅利帶來的巨大價值紅利,是能幫助企業成長的。

企業的淨利潤,等於單件產品的利潤×一年產品的銷售量,銷售量就是一個最大的用戶基數。

當然,這裡的用戶基數,最終是看終端的。

因為很多企業是做上遊的,並不會直接把產品賣給終端,但終端是需求發起方,決定了上遊企業的供應量和利潤。

小票成長為大票,一定是長周期的事情,而周期越長,中間的不確定性就越大。

老股民一定記得一隻股票,叫蘇寧。

多少人是親眼看著蘇寧成長起來,一路高歌猛進。

然後,又開著蘇寧一路衰敗,跌落谷底。

小盤股有投資價值,因為會成長,但小盤股也有風險,因為成長隨時可能中斷。

有些人喜歡賺快錢,做投機,那也有投機的道理。

有些人喜歡講價值,做投資,那也要有做投資的本事。

小盤股的價值,不言而喻,其實不用太多說明,只不過捕捉小盤股的本事,因人而異。

如果看不懂小盤股,那就投資大盤股,投資藍籌股,同樣是有機會的。

沒必要就死鑽牛角尖,在沒有通路的路裡,做沒有必要的努力。

琅琊榜首張大仙說:

如果只是以市值大小來論價值投資,那真的是非常可笑的。

就好比,當初2015年的牛市也好,2007年的牛市也罷,其實也都是有同樣的「笑話」和「套路」,只不過換了一個圈套而已。

舉例子:2013~2015年牛市

2013年的牛市裡,我們首先看到的是TMT傳媒股的上漲,而其他大部分的個股都是在震蕩洗盤的築底行情之中,甚至還有創新低的。當時大部分散戶就認為,此輪根本不是牛市,只是局部的板塊行情,於是紛紛殺入了傳媒股,比如華誼、光線、樂視等前期漲幅巨大的大牛股,這就類似於當下2019年許多人看中了晶片股、科技類個股一樣。

但是到了2014年呢?風格一轉,機構開始抱團、炒作地產股、銀行股、低價股。

我們看到了1元股的消失、2元股的消失、甚至3元股也開始慢慢減少,而地產、銀行板塊的個股也成為了當時機構抱團,散戶爭先搶奪的焦點,於是我們看到了2014年的時候市場也出現了分化行情,甚至當時大部分的散戶也說:「賺了指數沒賺錢!」就像如今機構抱團「白馬股、核心股、漂亮50一樣」!

可是到了2015年呢?

大部分的個股都開始上漲了,並且以互聯金融和小盤股為主,它們的漲幅和瘋狂度遠遠超過了2013年和2014年的大部分先啟動的板塊和個股。於是,後來大部分的散戶又開始追高買入了小盤股。

再來舉例:2005~2007年的大牛市!

在該輪牛市啟動的第一階段,主要由金融等佔指數權重很大的藍籌板塊帶領,有力地將指數拉抬起來,宣告牛市開啟;

而在第二階段,「煤飛色舞」板塊發力;

第三階段則由白酒、地產等消費板塊接手,進一步推高了牛市的上限;

其實你也可以發現,在這輪牛市裡不同的階段裡都有不同的「明星」板塊和個股出現,只有到了牛市中後期才會出現大部分個股上漲的局面。

看完國內的市場,我們再來看國外的市場!

從大數據統計來看,國外的市場並不是只有大市值的個股才漲的好,而且許多時候小市值的個股可能整體的漲幅收益還要比大部分大市值的個股更棒。

美股2009年的這輪牛市開始已經有十幾年了,其中羅素2000指數從500點漲到了2100點達到3.3倍左右,而同期道瓊工業指數、標普500指數僅僅漲了2.5倍和3.2倍,最近幾年更是遠遠跑贏了指數和許多大盤股。

如果把時間周期拉長到1979年開始算起,標普500的累計收益率為3800%左右,而羅素2000指數的累計收益率則為4800%左右。(其中羅素2000指數代表的是中小市值的個股指標,類似於A股的中證1000)

綜上我們可以發現,並不是說市值大小來決定價值投資的,真正的價值投資是以「銅塊」的價格買入「金子」,再以「鑽石」的價格賣出「金子」的一種周期性交易方式。

其中,我們需要提升認知去分辨「真金」和「鍍金」的區別,以及「銅塊」和「鑽石」價格的方式。所以,我認為只要是低估的優質企業,優質股都具備投資的價值,而不是以市值大小,板塊、熱點為主。不要被市場洗腦,不要被羊群效應同化,不要片面認為美股、A股只有大市值才會有出價值投資。要知道,現在所謂的核心企業、所謂的大市值股票,也是從幾十億,100億左右的中小市值演變而來的。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如果你覺得這篇回答對你有幫助,請記得點讚支持哦。

楚天東財說:

業績好的小盤股當然有投資價值。

小盤股中肯定也有投資價值的股票,但這是一個漫長的價值發掘過程,在沒有被發掘出來,成長壯大為核心資產龍頭企業時,市場是不會大規模資金關注的,這樣從小盤股成長為大盤股的幾乎是鳳毛麟角,大多數小盤股尤其是註冊制後,上市的小盤股呈現大浪淘沙,業績差的無發展前途的小盤股會被市場無情拋棄。炒作成長股風險大,市場慢慢風險厭惡下降,就轉向了業績穩定具有行業壟斷的核心資產龍頭企業,特別是機構投資者如保險資金和社保養資金,崇尚價值投資,在市場佔居重要地位,引導市場向價值投資轉移,大量的無業績支撐的小盤股缺乏資金關注,被市場無情的拋棄。

市場的炒作無非就是熱點的輪動。價值投資不會一直炒作,樹再大也不可能長到天上去。價值投資泡沫大到市場無法承受時,就會破滅,尋找合適的市場估值底部。價值投資炒作告一段落。市場就會尋找炒作成長股的機會,大量的小盤股被市場挖掘,隨著時間的檢驗,部分小盤股慢慢發展壯大,成為行業新的核心龍頭企業,市場寄予厚望,這樣的小盤股就由成長股轉變成了價值股。

無論小盤股還是大盤股,核心還是業績,小盤股成長為大盤股,是由業績支持上漲壯大的,大盤股的價值投資也是由業績支撐上漲的。

養生投資說:

小盤股真的有投資價值。準確說,一隻股票的投資價值與總股本、流通盤大小有相當程度的反向關係,即流通盤較小的行業內頭部以上的股票,其股價上漲的空間更大些,上漲更加容易些。

事實勝於雄辯。

讓我們一起看看我近期分享過的兩隻底部區域的小盤股吧。

案例回眸1:一只底部區域的小盤股

從與VIP分享波段趨勢的阻擊點開始,有也大概10%的漲幅。其中有兩個小波段,一是分享了到15.40先踢出,到15.10再回補。二是目前的小波段,需要先衝擊15.80左右、再站上16.20以後,走勢就好看了。

基本面趨勢研判邏輯:長期向上

看好其數字經濟+人工智慧的產業發展方向,看好高毛利率、看好營業收入20%以上的成長性。

案例回眸2:一只底部區域的小盤股

向上突破長期底部區域後,技術性向下回抽時,為阻擊點。建議的區間為5.70~5.80,有的VIP在5.75到5.93之間看好介入。

基本面趨勢研判邏輯:長期向上

基本面趨勢研判邏輯看點:低估值、行業龍頭股、新能源相關、業績高成長性。

寫在最後

經常有粉絲留言,說為什麼都在高位分享,或者上漲起來後分享呢?

其實,我早在每天的盤後分析報告中就分享過了。可能只是有的粉絲當時沒有主動關注和閱讀文章。

還有的粉絲說,為什麼打碼呢?

因為法律和平臺規則,是不允許向不是客戶的公眾公開談論個股的。

只有VIP粉絲能夠及時分享。

您受益,請點讚

點擊頭像,進入「@養生投資」主頁,可每天主動、及時獲得更多分享。

關注@養生投資,飛越股市漫長牛熊時空|安康快樂日常生活養生,「低估值、低價位」底部趨勢價值投資穩健盈利↗(個人觀點,僅作交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大秦聊財經說:

小盤股有價值投資,但是數量很少,很多公司都是為了上市而上市的,大部分中小盤個股上市都是為了套現的。

為什麼這樣說呢?是因為:

一.大多數為了套現而上市

A股由於一二級市場的制度問題,狠毒公司上市就是為了套現減持,為了上市而上市的。

一級市場一股一元錢左右,到了二級市場,就是幾十元,甚至更高。

所以很多公司上市不是為了發展業務,而是為了想辦法把股價拉上去,然後清倉大甩賣,最後股東各個都是億萬富翁,公司大多數都快要退市了。

這就導致大量的公司都要想辦法上市,IPO速度加快,就這外面還排隊等著呢。

某服裝品牌老總說,經營實體業務幾十年,還沒有在資本市場幾年賺的多。想想誰不願意上市?

二.少數龍頭股是由中小盤發展來的

中小盤股也不是所有的都發展不起來,目前有一些龍頭股就是由中小盤股發展成為龍頭股,但是數量太少了。

這些股票除了資本運作,再加上國內經濟發展的良好機遇,現在成為龍頭股了。

隨意經濟增長放緩,大型公司壟斷逐漸增多,以後小盤股要想成為龍頭股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小了。

所以小盤股的價值會越來越小,這也是目前機構抱團的最主要原因了。

三.小盤股數據水分太大了

正是因為上市目的不純,所以為了上市,這些中小盤個股會出現各種造假等,數據水分太大了。

有些股票,上市才半年,業績就出現了虧損,都不知道這些股票如何上市的?

還有一些股票,上市之前業績很好,上市後業績越來越差,然後整天蹭熱度,蹭概念等,最後是一地雞毛。

更有一些個股,弄出一些不可思議的笑話,什麼豬餓死了,扇貝跑了等,你說讓大家怎麼投資這些股票?

總之,小盤股有價值的會越來越少,以後會出現大量的仙股,沒有成交量,甚至會有更多的小盤股退市,只會更多。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騎行俠230說:

股票的投資價值和盤大盤小沒有太直接的關係,尤其是目前A股市場,還處於一個投機階段,投資是長期持有,投的是這個企業的未來,我想目前A股市場的股民,能這樣想的都不會太多,更多的是巴不得買到手的股票,馬上就能大漲,然後賣出變現。要是從投機的角度看股票的大小盤,其實小盤股更適合莊家機構的炒作,需要的資金量小,建倉成本低,能輕易地拉升,很多股票能拉出10多個板,基本上都是小盤股,試問有幾個機構敢去拉中國石化這樣的大盤股呢,不僅需要的資金量大,而且弄個不好還把機構自己套進去了,所以股市的賺錢效應是放在首位的,小盤股有很多都屬於有投資價值的股票。至於你能拿多久,這個取決於機構莊家的耐心和他們的目標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2787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