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為什麼有的股票業績好,卻跌破了淨資產?_股票業績好為什麼下跌

凡說財經說: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知道什麼叫淨資產,一般來說淨資產=所有者權益=資產−負債, 是用來衡量…

凡說財經說: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知道什麼叫淨資產,一般來說淨資產=所有者權益=資產−負債, 是用來衡量一個公司的盈利能力,由此會引出一個公式:淨資產收益率(ROE=淨利潤/平均淨資產),相信很多做股票的人都應該聽過,這個指標也稱為巴菲特指標,據說巴菲特很喜歡用這個指標。那我們能否用淨資產或者淨資產收益率去選股呢?答案是在特定的情況下可以

1、怎麼看公司的淨資產收益率

學過金融的都知道,一隻股票的價格由內在的價值決定,同樣價格也始終圍繞價值波動,淨資產收益率就是判斷這個價值的其中一個指標。那是不是說明淨資產收益率越高越好呢,不一定,不同行業的標準參數不同,A股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在8%左右,超過20%算是很好的優質公司,比如房地產和銀行,過去10年因為政策原因高度綁定,他們淨資產收益率都在15%~20%,但是你看股價會發現,這幾年銀行和房地產板塊的股價走勢並不好。

這裡銀行要單說一下銀行保險,他們的股價下跌有時候不是因為業績基本面發生變化,這點可以從財報的淨利潤也能看出,但是股價卻經歷了腰斬,我們叫「消化估值」,我在之前日推文章中舉了中國平安的例子,很多機構和公募基金在股價70的時候開始喊價值底、估值底,但後面依然跌倒35,原因是你除了用公式計算出它的估值和投資價值之外,還要考慮到炒作情緒、經濟形式,甚至是宏觀政策。

2、什麼情況下股價跌破淨資產

一般有3種情況股價會跌破淨資產

第一種:公司經營不善,持續虧損,導致股價下跌,從而股價跌破淨資產

第二種:公司經營正常,但是因為市場大環境不好,比如去年2022年3、4月份的大跌,因為俄烏戰爭和上海封城導致大盤下跌,從而帶動很多個股破淨。

第三種:公司經營正常,但是行業突發因素導致股價的下跌,比如去年的藥明康德,去年因為美國針對國內生物醫藥公司出臺的《生物醫藥法案》,導致股價暴跌,但是作為國內醫藥CRO的龍頭企業,也一度出現破淨。

3、它對我們操作股票有什麼幫助

一般選股分為基本面選股和技術面選股,而用破淨或者淨資產收益率來選股就是基本面選股的一種,當然這裡還有很多其他方法,比如怎麼看市盈率、市淨率……你可以用這種方法來判斷是不是一家好公司,但是不能判斷出它是不是好的進場時機,所以它更多是作為我們買賣股票的參考指標,而不是唯一指標,還是那句話:用邏輯買股票,技術指標賣股票!

郭小凡財經說:

一個粉絲,腸子都悔青了!10年前2選1,一隻是白酒,一隻是銀行,最終買了一隻跌破淨資產的股票,以為低估,會反彈更多。結果,白酒反彈了幾十倍,他拿的銀行,表現平平,依舊還是破淨資產。

長期投資,選錯股票,就是折磨了。看著別的股票反彈,自己的不漲,如何是好?長期投資,也是一種賭,而且是賭不確定性的幾年,所以也不容易。

散戶,對業績好有誤解

什麼叫好業績,不是說每年盈利多少,而是每年增長多少,有些行業的業績就在天花板,無論怎麼努力,都不可能業績增長,而業績已經體現在二級市場的股價裡,市值可以匹配業績了。

我們投資的不是資產,你花100萬元,買套值100萬元的房子,假如未來它沒有上漲,你的價值會提升嗎?就像股票,它今年1000億元利潤,明年還是1000億元利潤。

利潤,又通過分紅給大家了,所以企業的價值一直沒有提升,那麼,如何反彈,不過持有還是有收益,這個粉絲依舊有2倍以上的收益,僅分紅都很可觀了。

投資是什麼,目前值100萬元,但是這家企業每年的利潤都在增長,會有留存收益,企業的價值在增長,所以二級市場的市值也會增長。

業績好,不是指過去盈利多少,也不是指未來能盈利多少,而是如何持續增長,有增長,才能消化估值,簡單用PE衡量。

銀行,年年盈利是比白酒多,但是它的市值10年前也不低,業績已經體現在股價裡面了,但是白酒的利潤是比較少,也體量在市值裡面了,當時才幾十億,對應幾億的利潤,後面利潤增長到幾百億,是不是可以對應幾千億,萬億的市值?

相反銀行的業績,一直都是那麼多,資金不喜歡,所以就破淨資產了,因為我們又不可能讓他破 產清算,追求的還是成長性,它們沒有,但是分紅很穩定,也可以做波段,適合普通人,這個粉絲雖然盈利不多,但也有2倍多。

長期投資,一定要看好行業!

長長久久的生意,不會出現周期,牛熊的行業,就是好的行業,這裡面的好股票,就適合長期投資,像食品飲料,家電醫藥這種,都是牛股很多,因為適合。

這種長期業績增長的股票,有個內在邏輯,就是通脹不可逆,它們一直在提價,或者擴張產品。一些行業龍頭股,不停的發展自己的產品線,只要消費還在繼續,它們就會一直業績增長。

翻翻K線,都是震蕩向上,翻翻業績,都是持續增長,這種行業才適合投資,然後像工作一樣參與,按照股價的炒作周期,圍繞內在估值線,反覆進出,就可以持續盈利了。

它們的股價,也會大起大落,A股的炒作方式很極端,沒有做空,只有單邊上漲,單邊下跌。所以,只有超漲,超跌,這就是給波段創造了機會。

最後總結

做好人,買好公司,閒錢投資,是普通散戶持續盈利最容易的事情,財不入急門。大多數人都只想快速變富,那麼就圖形交易,別看基本面了,業績也不重要,短線炒作是情緒博弈,資金合力。

長期的它的玩法,短期也有它的規律,沒有好壞,只有自己是否合適,然後反覆訓練,直到變成一種交易的本能。

個人原創碼字,復盤觀點!謝謝大家點讚、關注、轉發、留言,僅個人復盤觀點整理,不作投資依據。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凱恩斯財經說:

我們來說一下淨資產,淨資產是資產減去負債,這個數字對於股票安全性是一個參照,你不能把這個參照當做是絕對參照,以下幾點可以導致淨資產質量打折,給你個參考:

1、資產流動性不佳,淨資產是由資產決定的,那麼資產如果大多數是固定資產,而固定資產流動性又並不好,那麼這個淨資產就沒有參考價值,流動性不佳的資產還有長期股權投資等,如果這個公司資產都是現金資產,那麼這家公司的淨資產想當然是非常有價值的。

2、負債過高,有些企業的負債率超過60%,而資產項目裡面又不可能都是流動資產,即使是流動資產,大多數資產也是無法馬上收回的應收帳款,這樣對於這家企業來說,資產的安全性是缺乏安全邊際的。如果一家企業的負債率是90%,我們簡單的看其10元淨資產,90元負債,100元資產,這個時候股價跌破10元,你認為是不是有道理呢?如果這家企業100元資產裡面有50元的應收帳款,而這些應收帳款回收都十分困難,很多都積壓很久,這個時候你是否還覺得這10元淨資產是安全的呢?這個邏輯同樣可以解釋為什麼銀行大多數跌破淨資產,因為相對於淨資產的數值,壞帳比率更加有參考意義。只是這個壞帳比率我們很難確定。

3、淨資產收益率不行,有錢並不代表能成功,有些企業內控十分混亂,治理不佳,很容易浪費大量投資資材,這個反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時候醜姑娘照樣能嫁個帥小夥,看你怎麼看。

4、無形資產過高。無形資產裡面包含了單列的商譽,無形資產雖然有很多是資本化的科研成果,但是其實質上無法確切反應企業的研髮結果,很多的無形資產是土地,其重估價格有時候並不穩定。

綜上,並不全面,很多時候你需要更加深入的了解公司,很多人問能不能一個指標就看透一家企業,個人認為難度太大,你不要奢望太多,小知識一點點積累,也許有一天你能夠看透了呢?當然以上還沒有考慮報表真實性和準確性的問題,有一些企業名聲不好,那麼就不要怪股東用腳投票。

孫建波說:

業績好,股票市值卻跌破淨資產,這看似很難理解,但在市場裡卻是很常見的事情,尤其是熊市。

所謂淨資產,簡單來說就是企業的總資產減去總負債。

舉個慄子。老王家的WD,大到房子,商場,電影院,工地上的生產資料,帳面上的現金和應收帳目,小到桌椅板凳電腦原子筆,都是資產。而銀行給他放的貸款,欠供應商的款,就是他的負債。所有資產總額減去所有負債總額,就是淨資產,或者叫股東權益。如果還有其他小股東(主要是下屬子公司不一定是上市公司100%持股),扣掉少數股東權益之後的歸屬母公司股東權益就是淨資產。

理論上而言,股票市值相當於產業資本完全購買該公司所有股權所付出的實際代價(在不影響股價的情況下),而淨資產則相當於該公司在當前狀態下的實際價值。

那麼,市值低於淨資產,一般是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資產不實,二是股票估值低。

做企業的知道,資產項很多是虛的,負債可都是實實在在的。資產裡面的應收款,如果收不回來,那帳面價值自然要減少;併購別的公司帶來的商譽(併購價值減去被併購方帳面價值),如果被併購進來的公司業績達不到預期,這部分無形資產就得縮水;帳面上花1個億買的基金,如果趕上了熊市,資產也得縮水。可負債項,銀行的錢不能不還吧?供應商的貨款不能賴掉吧(當然帳期是有的)?年底員工的年終獎不能賴掉吧?

所以,資產如果不實,會使得帳面的淨資產「虛胖」,在商業環境比較惡劣的情況下,股票投資者自己會用腳投票。雖然你的淨資產帳面值100個億,但我只願意評估你80個億。

另外,有些行業屬於重資產類,本身估值就在淨資產上窄幅波動,如果遇上股票市場惡劣,買的人少賣的人多,雖然該企業帳面上值那麼多錢,但持有股票的人若不計成本拋售,也會使得股票市值低於淨資產甚至長期低於淨資產。

(晴溪)

白貓財眼說:

業績好的股票,跌破淨資產,其實是很常見的事情。

銀行股,就是最好的例子。

淨資產,指的是這家上市公司,如果變賣全部的家當之後,能換來多少錢。

市值,指的是這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如果按照當下價格全部賣出,能對應多少錢。

股票破淨,指的是如果你從股票市場,把這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全部買下來。

買下來所花的錢,比起賣掉這家上市公司可以拿到的淨資產更低少。

這種情況下,理論上是存在資本套利的。

另外,從安全性角度來看,破淨的上市公司,安全邊際就非常高。

股票之所以破淨,其實有兩個問題,必須想明白。

第一,通過買入股票,再通過淨資產去買賣交易,是行不通的。

股票破淨,如果買買買,然後成為企業股東,再去變賣淨資產,靠譜嗎?

肯定是不靠譜的。

因為大量資金買入,股價一定會出現上漲的。

實際情況就是,破淨的籌碼,看似一抓一大把,實際上佔比也並不高。

想要通過這種方式去曲線救國,根本是不可能的。

通過二級市場去買入一家上市公司,再處理淨資產賺錢,就是天方夜譚。

所以,股價是不是破淨,對於很多資金來說,壓根無所謂。

反倒是市盈率,如果真的很低,上市公司能賺到錢,還是有一部分資金會願意通過買入股票去賺分紅的。

第二,淨資產可能會存在虛高的情況,並非真實淨資產。

還有一個問題,可能很多人沒有想明白。

上市公司的淨資產,不一定就是真正意義上的淨資產。

很多淨資產都是虛高的。

比如什麼應收帳款,商譽什麼的,都有爆雷的風險。

即便是一些土地淨資產,也可能會因為估價的事候,出現虛高的情況。

當你去處理淨資產的時候,可能就會變成不良資產,最終大打折扣。

資產的流動性價值,和資產的靜態價值,中間一定是有差距的,這一點必須非常明確。

所以,是不是真正的破淨,其實還很不好說。

換句話說,在股票投資中,淨資產本身,參考的價值和意義,並沒有那麼大。

更多關注的,應該是淨資產收益率,而不是淨資產。

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個指標,ROE,淨資產收益率。

也就是一家上市公司的淨資產,每年的收益情況。

ROE可以很好的衡量一家上市公司的實際收益率,大部分破淨的公司,ROE其實都是很低的。

也就是,這部分上市公司,其實賺錢能力都不太行,資產的增長速度是很緩慢的。

大部分破淨的公司,其實都是淨資產很龐大的大公司。

其中一大部分,還都是周期性的行業。

簡單的說,順周期裡會賺錢,上市公司業績好,股價就高,自然不會破淨。

等到逆周期裡,上市公司淨利潤很差,業績也不太行,股價自然就下跌,破淨的可能性就很大。

一旦淨資產收益率(ROE)出現負值,那麼市淨率(PB)也就失去了價值。

看淨資產去炒股,可能不會大虧,但一定賺不到大錢。

通常來說,漲幅大的股票,或者說是能夠長期上漲的股票,市淨率一定是偏高的。

但這背後,淨資產收益率,其實也是很高的。

股價上漲,和上市公司的賺錢情況,長期來看一定是成正比的。

但是賺錢情況和市淨率是沒有必然關係的。

市淨率,是總市值除以淨資產,和淨利潤並沒有關係。

因此,股票炒作的底層邏輯,和市淨率是無關的。

市淨率低,代表安全係數高。

買這樣的股票,長期來看,虧錢的可能性很小。

但是市淨率低,代表資金並不看好這類股票,長期來看,這類股票上漲的空間也不大。

資金真正看好的股票,往往是高市盈率,高淨資產收益率,對應高成長性的股票。

這些股票的市盈率可能都要50倍,甚至100倍,更別提市淨率了。

但是成長性的個股,如果業績能夠驗證預期,那麼貴就有貴的價值。

炒股本身,是一個動態的投資過程,千萬不要用靜態指標去下結論。

厚金說說:

股票的漲跌原因很多,但究其根本還是供需關係在左右。股票業績好缺跌破了淨資產不能說明股票不存在價值。兩市之中有400餘家上市公司跌破淨資產,而銀行股、周期股、能源股更是「重災區」。但是,這樣跌破淨資產能夠說明股票不好嗎?並不能。但發生這樣的情況是為什麼呢?

一、市場整體的投資氛圍並不好。沒有一個好的投資氛圍,也就是沒有更多的「新鮮」資金來到股市中,進而助推股票價格的上漲。而一些大盤股更是因為漲勢慢並不能得到更多投資者的青睞。而這種情況在熊市、相對底部震蕩市中是常有發生的事情。市場中的資金呈現著逐漸流出的狀態。更多的賣盤存在,股票的價格也就會越是下跌,就算是上市公司的業績再好,也無力止住跌破淨資產的窘狀。

二、在我國股市,大盤股破淨資產已經是常態。多年以來大盤股都是處於破淨的狀態中,就算是處於牛市階段,也是存在部分股票仍舊處於破淨的狀態中。在加上每年的業績以5%左右的增速緩慢上漲,沒有更高的預期。

三、淨資產量龐大。銀行股、能源股等動輒幾萬億、幾千億、大幾百億的資產,可以說是重資產行業。而在周期上市存在淨資產波動的風險,特別是經濟危機到來之時,更是價格波動較大,甚至帶去風險。所以,重資產也會因為資產過多而破淨。

作者不易,多多點讚,十分感謝!

小貓姐財經說:

二級市場上股票的走勢並不完全是基本面決定的,特別是短期走勢。基本面因素會影響一隻個股的長期走勢,若業績長期都不錯長期向好,那麼這家公司走勢長期看不會差;但短期走勢跟很多因素相關:

大盤情況,外部市場整體走勢情況,全球宏觀因素,資金對於板塊的喜好情況等等,大大小小影響因素非常多,所以短期走勢不一定是由基本面決定的,而更多是市場中資金行為決定。

靜說財經說:

你好,股票業績好,跌破淨資產很正常,比如現在的銀行股有很多都是破淨資產,當然除了銀行股還有很多跌破淨資產的股票。

股票價格在實際價值以下是很正常的,因為股票本身就具有強波動性。股票的價值其實不只跟基本面——股票業績有關,還跟人的投資情緒,以及其他一些行業因素有關。這裡仔細說一下。

股票的本質是有價證券,更深一層的本質就是,一種虛擬商品符號,也就是說跟個商品沒什麼大的區別,受供求關係影響,人們喜歡這個或者這種股票時,供不應求,股票價格上漲;人們不傾向這個或這種股票時,供大於求,股票價格下降,如此而已。

就好比上面提到的銀行股,只是現在市場喜好新能源和新能源車以及高景氣度的股票而已,並不是說銀行股跌破淨資產,就毫無價值了。這就是為什麼有的股票業績好,卻跌破了淨資產的原因。

這個問題的回答就到這裡,如果想一起交流學習更多的金融知識(股市、債市、匯市),可以關注。隨時歡迎探討。

鏡觀風景音樂說:

現在有數不清的股票跌破淨資產,虧損的股票翻幾倍,這個股市已經不是我當初認識的股市了,沒有故事沒有題材的股票遭到市場冷落比比皆是,鋼鐵股寶鋼股份市淨率僅僅0.67,汽車股上汽集團市淨率僅僅0.62,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民生銀行,市淨率僅僅0.3,這些優質股票不僅盈利正常,而且分紅也比較高,但A股很奇怪,大部分投資者都不喜歡實打實的投資,莊家也是經常誘導投機,拉升題材股甚至是虧損股,西安飲食就在短短三個月翻倍6倍,然而她是個虧損股,而且市淨率高達16倍,A股的炒作思路令人不可思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2793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