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癌症都是絕症?跟據有關資料顯示,癌症死亡的人裡面,有50%是自己知道這個病時被嚇死的,有30%是過度治療死,而真正因為癌症這種病而死的只有20%。我認識的人裡面,有胃癌,有結腸癌,也有肺癌,而且有幾個發現的時候巳是晚期了,有些醫生說他最多只能活半年,但很多人從發現該病到現在巳超過10年,現在還活得很好。最典型的,前年我在小濤養花知識裡看到一篇報導,北京一個退休幹部,被檢查出是肝癌晚期,他老婆問醫生,老公還有多少時間?醫生說最多只有半年時間,老婆聽後非常絕望。回到家後,老公叫她收拾行理,老婆聽後都有點莫名其妙,問老公什麼回事?老公說去自駕遊。他們先從北京去了西安,然後入四川,再去雲南,當去到貴州時巳夠半年時間了,老婆要老公馬上回北京,但老公根本就不理會,繼續去廣西,廣東然後沿著東部各省繼續玩,當回到北京時巳過去了一整年時間,老婆強行要老公去醫院檢查,發現原來的病灶都不見了。通過這件事說明,一個人得知自己有病的時候,心態很重要!如果用一種極其悲觀的心態去面對,只能說明他離死期不遠了。但如果是用一種樂觀的心態,對自身的免疫系統將有很大的幫助,北京那個退休幹部就因為他有非常樂觀的心態,連閻王爺都不想收他了。
我弟弟查出來胃癌是8年前,當時醫生表明中晚期了,查胃鏡時護士鏡子都插不進去了,最後勉強作了手術,胃和淋巴全部切去,又作了一次化療,弟弟就火了,太難受了,不治了,回家了,就能吃半碗飯,漫漫的一年二年,奇蹟出現了己八年了,今年又作了檢查,癌症全部好了,大腸當胃,每天小食多餐,堅持鍛鍊,癌症不可怕,就看你的命大不大。
我丈夫沒得膽管癌晚期時天天作,成天說人有什麼活頭啊,還不如死了好,別人說他一天三酒早晚得喝死,他斬釘截鐵地說:「早死早好,這世界沒有什麼好留戀的」。
可是他真正得了膽管癌症晚期,生命即將倒計時時,又對活著無比眷戀與不舍,明知晚期癌症治不好也要治,為了活著,我丈夫天天無數次喝著又苦又腥,讓人看了都忍不住要嘔吐的膽汁,他卻能堅持喝了十個多月。
此舉讓很多醫生為之感嘆萬分,都說他是他們從醫生涯數十年中,唯一一個能堅持不懈地喝下膽汁的人,以我丈夫這樣的毅力,醫生都以為他是軍人,我說他不是的,醫生就說這是我丈夫求生欲望太強的表現。
為了滿足丈夫對活著的渴望,我不惜一切代價,哪怕是錢花完了賣房子也要給他治病,我丈夫問我將來錢花光了怎麼辦,我說隨命運拋吧,過到什麼樣就照什麼樣的過,哪怕是要飯,我也在所不惜,這就是我的命。
我丈夫沒得晚期膽管癌之前,我家的經濟水平還能在當地稱為小康人家,自從他住院治療十個多月以來,已經將我留作養老的四十多萬元花得差不多了,我為了給他增加營養,除了買很多營業食物給他吃外,我還每天自費給他買兩瓶白蛋白,這筆錢都花了不少錢,為了讓他放心打白蛋白,我騙他說這筆錢能走醫保,不知他是真相信還是假相信,總之,只要說是能延長他的壽命他都樂意接受。
我丈夫在最後的時光裡,他的大小便都已經失禁了,我寬慰他說你別有心裡壓力,只要你活著我不會嫌棄你的,可是這種願意躺在病床上,吃喝拉撒都被別人照顧,沒有一點隱私可言,活著自己受罪,也拖累家人,這樣的生命究竟有什麼意義呢?
但是放棄一個人的生命,真的容易嗎?當然不容易。
螻蟻尚且偷生,何況人乎?
好死不如賴活,即使生不如死,誰都想活得時間長一些,有這種想法很正常,是人之常情,
明知治不好也要花錢治,雖說最終結局是人財兩空,但我不會為此而遺憾終身,如果我捨不得錢給他治病,我的良心會受到譴責的,我會因此一輩子不得安寧的。
每個人的生命都值得尊重,儘管我丈夫性格暴躁,心理陰暗,經常借酒發瘋讓家裡不得安寧,並且三十多年來一直在外和小三鬼混背叛我的感情,但他是我的丈夫,是我兩個孩子的爸爸,他為這個家也付出了不少心血和汗水,就憑這我也應該以德報怨,傾盡家財去救他的命,雖然最終事與願違,人財兩空,但我對他問心無愧,此生無憾。
謝謝邀請!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有病認治死也不等死」。可見人求生的欲望有多強烈,這也是家屬和親人想法。意思是治到了,盡力了,既使人沒了也不後悔。
身邊的癌症患者經過化療放療,都維持的不錯。有的從三十多歲得病到現在已六十多歲了,與癌症鬥爭了三十多年,仍然活的很好。就是說明生命力是頑強的,加上中國醫學的進步和發展,醫療水平不斷上升,治癒率也不斷上升。另一點就是要採取積極態度,相信科學,相信醫生,決不放棄。
一個患者三十多歲得了卵巢癌,經過手術治療好了。後來又得了胃癌,經手術又好了。最近又發展到乳腺,經過手術治療,現在仍然活的很好。說明癌症不是不治之症。應因人而異。通過這個例子說明凡事都要採取積極態度,只有想不到的事,沒有做不到的事。雖然花銷大,
一個是有醫保,國家能保銷一部分,如今對於長期的患者按慢病醫保,用不著傾家蕩產。所以說癌症不用怕,堅定信心,採取積極態度,一定能治好的。中西醫結合效果會更好。
每個人都有求生欲望、怕死!明知道不可能還都想治,親人也想盡一切可能去配合治療,如果不去醫院鄰居這關就過不去,也就是做給鄰居看的!
其實癌症並不可怕,因為癌症並沒有什麼症狀,儀器能檢查出來的都是晚期,晚期都代表早轉移了,又不是今天才得的癌症,不用被不良醫生給騙人才兩空痛苦而死!我丈母娘74歲時就因為不想吃嘔吐去鎮衛生院檢查,醫生說有點不對去省立醫院檢查肝膽管細胞癌8公分晚期,因為年紀也大不好手術,可能只能活幾個月,不過三個舅子還到處找有沒有和他媽媽一樣病的人用過什麼藥,我說那些人死了嗎?死了為什麼還要學他們?我學過養生,知道癌症只要不做過度治療,不會半年或幾年會死也不會痛,我說如果去醫院「治療」做給鄰居看,費用四分攤,如果不去醫院,我來調理,一切費用由我一人承擔!3年半過去了,依然做飯洗衣服買菜,一天沒去檢查過,我也不知道癌長大還是縮小了,反正活的好好的就是賺了!
我也是其中一人,34歲,男,廣州人,在2022年9月份體檢的時候發現EB病毒偏高,體檢中心說可能跟鼻咽癌有關係,當時我嚇得腿都軟,心想我才34歲,為什麼這麼年輕就得這樣的病,為什麼這麼倒黴,為什麼偏偏是我,自問沒有大奸大惡,沒有十惡不赦,從來沒有害人之心,始終抱著慈悲的心,捐款積德從不落後,為何天要如此對我,自問吃東西也很注重,酒不喝,一天半包煙,一般12點就睡覺,我只想平凡過日子啊,上有老下有小,我兒子才6歲啊。無論如何也要積極面對吧,先去了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耳鼻喉科做了鼻咽鏡,活檢,病理,免疫組化,PETCT,最終確診了鼻咽癌1期,雖說是很早很早,但是對於癌字還是非常懼怕,也默默流淚了很多次,也感謝上天給了我重新做人的機會,因為疫情,一個人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大坦沙院區扛過了30次放療出院。目前結療2個月,也讓我更加愛惜身體,更加注重健康,希望是上天跟我開了個玩笑,也希望接下來順順利利的,努力做到不復發,不轉移!!我還不想離開這個世界啊
是誰告訴你人財兩空的?你的無知會害死你和你的親人的。
我身邊20多年的,10多年的人還是很多的。以前是叫絕症,現在都叫慢性病了(比感冒嚴重一些)。
還有你所說的人財兩空,應該是那種無法手術晚晚期的病人。其實這種病分很多種類,每種也有很多分型,還有四個分期。大部分早中期的病人,雖然不能治癒,但只要注意飲食、休息和心情,活十多年的人很多。
我認識一個省城的姐姐,她患乳腺重疾,醫生說沒有手術的意義,因為她的是晚晚期。她還是做了手術,治療期間和治療結束後,她每天就去打麻將,其它的什麼也不管。現在都六年多了,精神抖擻,和別人在一塊,如果她不說,誰知道她是重疾患者。
再說現在許多藥品都進了醫保,單位職工的話,自己出不了多少錢,農村新農合的一般也就10多萬。用10多萬換一個母親(父親)、兒女5—10年,甚至更長一些的時間,你覺得不值得嗎?
最後想說的是,雖然所有人都會殊途同歸,但如果你是那個患者,你願意出錢搏一搏,還是直接放棄等死呢?我想在經濟能力予許的情況下,每個人都希望多活幾年。
我今年37周歲,是個晚期的癌症患者,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現在,距離我確診結腸癌晚期已經有10年的時間了,現在我能吃能喝,還能寫文章,幹農活。
今天我又獨自步行了5公裡,參加了一場職業培訓,是有關營養方面的。當和藹可親的女老師,讓我們每個學員介紹自己的時候,當著很多熟悉和不熟悉的面孔,我大大方方得說自己是個晚期癌症患者,並且已經寫了10萬字的文章,當時老師很震驚的表情。
周圍的學員,年紀大都在50歲左右,比起他們,我的年紀並不算大,我卻是病得最嚴重的那個。
媽媽常說,我是死馬當活馬醫,當我確診癌症的時候,明明就已經很晚期了,明明對醫生來說都是個挑戰,可媽媽說不能眼睜睜看著我「順其自然」。
父母傾其所有給我治病,醫生用最專業的手法和經驗挽回了我的生命,在父母竭盡全力的努力下,罹患晚期腸癌的我又存活了10年。
未來的路還很艱難,我會用堅強來踐行每一步。
罹患癌症,究竟是該治療還是放棄呢?這主要看患者的病情,聽醫生的建議,看自己的經濟實力。
我再來分享一下周圍病友的例子。三十年前,有兩個病人同時在健康體檢中確診早期的食道病變,有一個病人選擇治療,花費了幾千元,結果做完手術後,又存活了30餘年,到如今,這個老人已經70多歲了,依然很健康得活著,還在工地上打工。
另外一個病友,因為妻子是殘疾人,家庭條件不好,就直接選擇放棄治療,結果沒多久人就去世了,令人心酸的是,在他去世後,醫院還有人打電話過來,讓家屬給他儘早做手術。
這家人的態度很堅定,一致認為,即使是治療了,多活幾年,也還是會死掉。
身為癌症的當事人,我非常感激父母對我的全力救治,也無法對這個放棄治療的病人做出評價,因為,我知道癌症的治療真的會讓一個農民家庭傾家蕩產。
所以確診癌症後,是該堅持治療還是直接放棄?我覺得,要依據病人的病情,尊重醫生的建議,尊重癌症患者本人的意願,根據家庭的經濟條件來做決定,癌症家庭很難,儘量做一個不後悔,少留遺憾的決定。
我是與晚期腸癌共處10年的簡傑,希望我的分享對您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