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有什麼百看不厭的影視劇推薦?_百看不厭電視劇排行榜

愛國者ws說: 為大家推薦10+4部經典電視劇,最後一部天天看都可以,推薦不分先後順序。 好的電視劇,總應該讓…

愛國者ws說:

為大家推薦10+4部經典電視劇,最後一部天天看都可以,推薦不分先後順序。

好的電視劇,總應該讓人學到點兒什麼。如果看完電視劇,只覺得顏值高是唯一的印象,這部劇大概率就失敗了。

一、《大明王朝1566》豆瓣評分:9.5分

明朝,嘉靖皇帝(陳寶國飾演)所統治的大明朝開始走下坡路,由奸臣嚴嵩(倪大宏飾演)父子掌控的內閣、太監呂芳(徐光明飾演)掌權的司禮監以及裕王(郭廣平飾演)為首的皇族之間的爭鬥更是此起彼伏、波瀾四起。

一項「改稻為桑」的政策,居然引出了江浙大員的巨額貪汙案,以海瑞(黃志忠飾演)為代表的正直官員毅然奮起抗爭。男女情、家國淚、忠奸鬥……都在風雲飄搖的大明王朝中上演。

推薦理由:

1、人物真實。好人不是全好,壞人也辦好事,更加真實。

2、情感準確。全員演技在線,加上故事邏輯順,塑造了一堆有血有肉的人物,包括女性形象、太監形象。

這部劇裡的人物不是「標籤化」的人物,而是有血有肉很真實。

他們各有各的立場和無奈,他們有自己的自私,也有自己的無奈,有的人物也有自己的高光時刻。

3、耐人尋味。有代入感,仿佛給大家帶回了那個年代,不由自主的入戲,如果我是海瑞,會怎麼辦?

二、《神探狄仁傑》 豆瓣8.7

推薦理由:

1、劇情設計好。每個大案中間包含小案子,使劇情豐富緊湊,小案關聯起來組成大案,反轉總是讓人期待。

2、臺詞編的好。臺詞有功底、有古蘊、不突兀,但又不會讓人覺得有「拽文」嫌疑。

3、主演搭配好。了解劇情了仍然願意再看,這就是好演員的魅力

三、《覺醒年代》 豆瓣9.2分

推薦理由:

1、人物塑造「有血有肉」。將我們熟悉的故事細節化,可以從多個側面了解故事。將人物更具象化,通過瑣事讓人物刻畫更加豐滿,走出了「非黑即白論」的怪圈。

2、臺詞設計「可圈可點」 。上映沒多久,網上就流出來很多經典臺詞,追劇的同時,可以做筆記。

3、內容設置「有俗有雅」。雅的是它展示了富有浪漫主義的民國時代,不是其他「有些爛片」裡花前月下的醉生夢死,而是哀鴻遍野中一批年輕人壯懷激烈,為民族的命運不惜以命「試錯」。俗的是刻畫生活時,雨後的爛泥路,市井裡的眾生相,都讓人如回民國。

四、《永不磨滅的番號》 豆瓣8.7分

我手機裡現在還存著這部劇,幾乎每年刷一遍。

這是小人物的抗日故事,主要講述了男主帶著戰友們組成一支非正規的縣大隊,共同在敵後浴血奮戰的故事。

劇情參考改編了很多民兵抗日的著名故事。比如用青蛙折騰偽軍,就是參考真實的民兵故事改編的。

演員都很出色,主演不說,配角丁大算盤、地瓜、熱鬧包括張安定,孫成海手下的大狗、呆子幾個演員特別入戲;一群衣著襤褸、灰頭土臉、蓬頭垢面,操著方言的土味英雄形象活靈活現,連演偽軍的群眾演員也很「偽軍」。

推薦理由:

1、選角好。演員和故事中的人物很搭,配了一臉,分不清演員和故事人物。

2、節奏好。可看性強,不拖沓、不敷衍、不煽情、不造作。

3、配樂好。配樂跟劇情特別搭,尤其最後一集結尾二十分鐘,我看了十多遍。

五、《琅琊榜》 豆瓣9.4分

2015年,《琅琊榜》出現時,我並沒有追劇,後來鬧「劇荒」時,無意點了進去,結果就「轉粉」了。

推薦原因:

1、演員不「油膩」。文人有文人樣,武將有武將像。不像有的劇男演員搽脂抹粉,比女主角更像女主角。

2、情節很「給力」。幾集解決一個小矛盾,每集都有吸引人的點,逐步用量變推動質變,推動了劇情發展。

3、演技很「驚豔」。我應該是從這部劇開始認識胡歌,裡面的每個角色演技都經得起推敲,也沒有拖拖拉拉的情感戲。

六、《三國演義》94版 豆瓣評分9.5

1994版的《三國演義》,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尤其是對於三國迷來說,可能還看過很多遍。為什麼值得反覆看呢?因為用心,產生了很多經典的故事、情節、場面,尤其是臺詞,很多都是半文言文,有「古味」。

在豆瓣上,《三國演義》評分高達9.5分,超過10萬人打分,其中超過78%的人給出了5星。

推薦理由:

1、選角形象符合原著,諸葛亮、關羽、曹操的形象和演員本人叫人分不清楚。

2、臺詞復古有感染力,結構嚴謹,戰爭場面宏大。

3、趙雲的「猛」、關羽的「義」、諸葛亮的「忠」,很好的宣傳了中華文化的傳統含義。浮躁的今天,很有教育意義。

七、《大宋提刑官

演技過硬,故事過硬。2003年由闞衛平執導,何冰、羅海瓊、郭達等主演的古裝推理懸疑劇,於2005年上映。講述的是法醫鼻祖宋慈的傳奇故事。據央視索福瑞統計的收視數字顯示,該劇播出第二周的平均收視率為7.85,超過了《新聞聯播》,在2005年上半年央視播出的所有電視劇中位居第一。

該劇情節設置巧妙,懸疑叢生,環環相扣,引人入勝;拍攝時採用了閃回等手法,。該劇視覺效果和色調均採用唐宋時期山水畫式的場景及自然關係,民俗生活與文化禮儀盡現。

題材選擇自被稱為世界法醫學鼻祖的宋代法醫學名師宋慈專著《洗冤集錄》。

大部分重要情節借鑑了著作中所闡述的導致各種死、傷現象的案件,從案件本身和醫學角度切入,走的是古代版紀實懸疑劇的路子。宋慈「重證據實、民命為重」的思想貫穿其中。

劇集由11個充滿懸念、詭譎驚異的命案組成,該劇整體性分為「民間意氣風發」、「官場案舉步維艱」、「帝王案功虧一簣」3個氛圍迥異的階段。

演技有保證。從演員陣容上來看:主演何冰,話劇演員,應該是一部正劇,起碼演技有擔當。再看看配角有郭達、吳軍、範偉、杜旭東、魏宗萬等國家一級演員,郭冬臨,苗圃,午馬參演。演員陣容何等豪華,其中隨便一個人的演技可以秒殺現在小鮮肉十條街。

劇集播出後,一看見何冰,不少人腦中會自動蹦出「宋慈」二字。

劇中最顛覆的部分就是由老好人形象的郭達飾演的刁光鬥,在劇中與宋慈鬥智鬥勇,將官場的黑暗,腐敗官員的形象,展現的淋漓盡致。

內容有看點。情節設置合理,知識專業。從主角宋慈破案過程以及法醫方面的專業知識上,邏輯清晰相當專業。從私情來看,貞娘出嫁從夫的婦德,英姑的含蓄委婉的陪伴,道盡我們對中國古代女人的美好遐想,最後從官場上來看,宋慈與刁光鬥、吳淼水的對抗時的慷慨激昂,察覺嶽父涉入其中時的煎熬,到對官場的殘酷現實的心灰意冷。

八、《警察榮譽》豆瓣評分8.5分。

不唱高調,所以真實。全劇沒有緊張激烈的槍戰和打鬥和驚天動地的愛情,只有平常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和大多都市探案局圍繞重大案件和重要罪犯展開不同,《警察榮譽》只聚焦於基層派出所的工作與生活場景。

推薦理由:

1、像。人物塑造貼近實際,主角有血有肉,沒有塑造「臉譜化」人物,沒有一味地拔高,也沒有刻意的「腹黑」,演員確實像警察。

2、實。「一地雞毛」裡,真實反映派出所的日常,接地氣,有感染力,讓大家準確了解這個崗位。

3、真。不迴避矛盾,事件設置有代表性,和是真實日常的縮影。

九、《偽裝者》 豆瓣評分9.0

推薦理由:

1、有劇情。故事跌宕起伏,又環環相扣,值得追。

2、有亮點。有起比驚心動魄的鬥爭,明家幾姐弟的真情更打動人。

3、有看點。主角演技在線,許多人都講宋軼的演技反超女主,大家可以自己去看看。

十、《亮劍》 豆瓣評分:9.2分

八路軍129師386旅獨立團的團長李雲龍(李幼斌 飾)是個敢想敢幹,不按規矩辦事的將領。

他脾氣火爆,性格直爽,在他的帶領下,整個獨立團講團結、敢拼殺、不怕死。李雲龍的事跡根據王近山等將領的真實事跡改編。

推薦理由:

1、劇組窮。窮不是同情分,不是給大家上演道德綁架戲,而是窮卻不失真誠。

為了省經費,主演李幼斌邊做主演,邊走龍套。飾演「土匪」殺了和尚,又演回李雲龍,殺了自己演的土匪?

但是他們為了效果逼真,真的租借了某大學的抗戰舊址,實地拍攝,這種不糊弄觀眾,專「欺負」演員的劇組不好找了。

2、演技棒。主演不用多說,我想大家見到李幼斌老師,本能反應就會想起李雲龍。

配角也很厲害,攻佔縣城後,一個只有幾分鐘鏡頭的八路軍戰士,在這幾分鐘內,把衝突時的硬氣、被打的委屈、報仇後的牛氣展現的非常到位。

3、有「嚼頭」。沒有曲折拐彎,胡編亂造的感情戲,過度自然,懸念鋪設引人入勝。

11、《風箏》豆瓣評分:8.8分

這個評分讓很多《風箏》迷意難平,但這不影響我們喜歡它。

重慶王牌特工鄭耀先以狡猾機智心狠手毒而聞名特務界。鄭耀先真實的身份卻是潛伏在軍統的臥底,他是共產黨的一名特工,代號「風箏」。他始終能在敵人致命的時候像一把尖刀插在敵人的心臟上面。於是鄭耀先成為了特務界人人得而誅之的特工,他在特務界的外號叫「軍統六哥」。

而上線的犧牲讓他和組織失去了聯絡,在長達30年之久的特務生涯中,他時刻提防著敵人誅殺,還要防著自己人的「鋤奸」,他忍辱負重, 為自己信仰的事業,貢獻了終身。

推薦理由:

1、演技硬。演宮庶的哥們兒,至今讓我意難平。

2、情節真。戰爭年代,這種「風箏」跟組織斷線的問題非常多,導演處理的真實而且細緻,大家可以自己感受一下。

3、有矛盾。矛盾是電視節目的主線,這部劇除了信仰,更有人真摯情感的展現。

12、《大秦帝國之縱橫》 豆瓣9.3分

推薦理由:

1、演員刻畫人物「像」。富大龍詮釋了一個有勇有謀、亦正亦邪的秦惠文王。其他人物刻畫也非常好,每個配角都「走心」,代入感很強,仿佛他就是那個人物,不會看見演員忘了角色。

2、故事內容設定「懸」。故事情節緊湊,設定了國事、家事兩條線。每集都有懸念,看一集就有追下一集的想法。

3、服裝道具設置「舊」。有那個年代的「土」感,和時代搭,不會讓人跳戲

13、《我的團長我的團》豆瓣評分:9.5分

1942年,中國雲南,遠徵軍與日軍作戰,至8月初中英聯軍撤離緬甸,歷時半年,轉戰1500餘公裡,浴血奮戰,屢挫敵鋒,使日軍遭到太平洋戰爭以來少有的沉重打擊。

《我的團長我的團》的主角就是遠徵軍中的一群「炮灰團」團員。

該劇講述的是一夥國民黨潰兵且戰且退,逃到了滇西南的小城。他們互相憎惡又相依為命,不餓死不病死成為他們每天生存的最高目標。

最後在「團長」一通忽悠下,重燃希望,力戰鬼子的故事。

推薦理由:

1、人物形象鮮活。看似瘋癲卻有大智大勇的龍文章和表面豁達內心糾結的煩了。

最喜歡聽每一個特點鮮明的角色說話,不辣,要麻,豆餅,阿譯,獸醫…

2、臺詞意味深長。煩了問他爹的那句:了兒的存活,對於爹爹而言終究是難堪,還是驕傲?」問完就頭也不回地去了前線,堅毅中裹著悲傷。

3、劇組用心至深。知道捷克式換彈夾和槍管,馬克沁知道用水冷卻、知道子彈口徑有大小,道具就很用心。

壓軸大戲西遊記》 我評分:10分

推薦理由:

1、情懷,承載我兒時回憶。《雲宮迅音》總能讓我秒回童年。

2、解壓。適合這個季節拖家帶口看,聊天不耽誤看劇。

3、親子。可以帶著孩子看,孩子還可以帶著孩子的孩子看。謝謝各位小夥伴的留言推薦,結合大家的留言,為大家推薦幾部經典電視劇。

好的電視劇,總應該讓人學到點兒什麼。如果看完電視劇,只覺得顏值高是唯一的印象,這部劇大概率就失敗了。

查娛日爆說:

必須推薦一下《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這部電影我在十幾年前第一次看,如今仍然時不時翻出來回味,對於女主播莫妮卡·貝魯奇我是完全沒有抵抗力,看這部片子光是欣賞她的迷人外表就值回票價了,況且這部電影故事傳達的主題還非常有意思呢?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之所以有這麼大的知名度,除了電影質量本身好之外,最大的功臣離不開女主角莫妮卡·貝魯奇。她在這部電影裡扮演了一個漂亮卻孤單的夫人,因為長得太漂亮太迷人而被島上的男人窺視,尤其是有一個小男孩對她特別著迷,每天晚上都會到她的住宅看她幾眼,要不然都睡不著覺。

相信很多人第一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心情和片中的小男孩是一樣的。在導演的鏡頭下,莫妮卡·貝魯奇真是全身都散發著魅力,無論是剛洗完頭髮在家門曬太陽,還是晚上睡覺之前聽著音樂在家裡輕盈起舞,她的一顰一笑都讓觀眾難以忘記。也難怪莫妮卡·貝魯奇當初被很多人視為夢中女神,誰不想夢到這樣的女神呢?

除了莫妮卡·貝魯奇的迷人之外,這部電影的故事同樣非常精彩。女主角瑪蓮娜本來是個安守本分的普通女人,然而因為長得太漂亮她在島上經常被男人盯著看,這個行為引起了島上其他女人的妒忌。於是乎,瑪蓮娜成為島上所有女人的眼中釘,在一次整頓行動中,那些女人就趁著機會把瑪蓮娜拖著暴打,還把她頭髮減掉了。

瑪蓮娜並沒有錯,長得漂亮穿得時尚不是她的問題,然而因此而招惹了別人的妒忌,這就是其他人的思想有問題。這就像當下有些人那樣,總覺得別人穿得好看性感點就是作風不正常,甚至以為別人做人有問題,其實這完全是荒謬的想法。偏見是這個世上最讓人討厭的東西,我們厭煩不想看到它,但它總是會在各個地方出現。

多讀書多看報,就關注「查娛日爆」。

娛樂任我行說:

看過很多韓劇,《家門的榮光》重刷的次數最多,毫不誇張至少有6次。

要說這部與《繼承者》、《來自星星的你》和《太陽的後裔》比起來根本不算現象級,而且男主演樸施厚那會兒沒啥知名度,女主角尹晶雅更是低調的查無此人。

可是它卻讓我忍不住一直回味,首次觀劇時更是多次感動落淚,每次心情不好或對人生疑惑就會拿出來看,它所傳達出來的東西真沒法用文字表達出來。

好的電視劇就是可以淨化觀眾的心靈,如同陳年美酒越久越香醇,感覺屬於那種能完美詮釋一個國家文化和真善美情懷的思想高度。

那來說說這部劇的幾個優勢吧,首先無論從情節還是情感角度都詮釋的到位,其次劇中音樂不僅好聽也能恰到好處烘託劇情。

最後除了主演曲折而溫馨的愛情,配角們精湛演繹出的友情、親情及為人處世,感同身受又能獲益頗豐。

看到這部劇十年來豆瓣評分一直高居9.0,可能很多人會被沒有吸引力的劇名和幾十集的長度勸退。但相信只要靜下心來點開觀看,你極有可能會欲罷不能,良心推薦。

讓你重刷幾遍的影視劇是哪幾部咧?歡迎評論區交流,若喜歡答案記得關注我哦

美女老師說:

有百看不厭的影視劇推薦是偽裝者,琅琊榜,步步驚心,我的前半生,橙紅年代,破冰行動,陳情令,外交風雲,海棠依舊,這些就是百看不厭的影視劇推薦,大家值得去看[贊][贊][贊][贊][贊][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會計梵納斯說:

電影《末代皇帝》

「我原來就坐那裡。」

「你是誰?」

「我是中國最後一個皇帝。」

「用什麼證明?」

溥儀走向龍椅,從那下面拿出了小時候裝蛐蛐的罐子,笑得像一個孩子。

拋開政治角度,拋開歷史角度,拋開民族角度,我們且當他是一個具有「特殊身份」的普通人,曾幾何時,他身上背負著最重的責任,如今國沒了,家也沒了。故地重遊時,已時過境遷,有遺憾有不舍,感覺淚奔了o(╥﹏╥)o。。。。。。

尤其是溥儀的扮演者尊龍,更是演活了這個人物。溥儀的前半生毋庸多言,充滿了仇恨和各種悲歡離合,從立儲到被執政,再到被罷免,無論執掌國家還是個人生活多充滿了不幸。而尊龍恰有相似的人生經歷,孤兒的身世,顛沛流離的生活,港島殖民時代充滿了戰亂和貧困。以至於前期留美經歷也是自力更生,不曾有過幸福的家庭生活,一直在夾縫中生長。所以尊龍把溥儀演活了,那雙靈透的雙眸卻總是有著一種薄薄的霧,愁緒總是掛在眉間,在那個時代除了他,應該沒有更合適的人來演繹溥儀的人生經歷。尊龍的身上融合了西方人的幽默和東方人的儒雅 ,是一個極具角色落差的演員。他那張如雕塑般立體的俊美臉孔,他高鼻深目的臉龐很有西方神韻,但他極柔軟的髮根和溫情如水的眼神卻流露出一股很正很東方的味道。求而不得,亦如現實生活中的自己,拒絕愛情,拒絕婚姻,拒絕家庭,但是他是一個極度需要溫暖,需要愛撫的男人,只是因為他心中一直有著「婉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2815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