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對於農村自建房的建造技巧,「先澆柱子後砌牆"的柱子是構造柱還是承重柱?

刺楸說: 把牆體砸掉便知!採用『先澆柱子後砌牆』營造的農房,其柱子可能是框架柱,也可能是磚混結構的構造柱。 點…

刺楸說:

把牆體砸掉便知!採用『先澆柱子後砌牆』營造的農房,其柱子可能是框架柱,也可能是磚混結構的構造柱。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了解更多農村建房知識。

農村自建房多為農村包工頭承攬修建,對於框架結構的爭議就源自農村施工隊有別於城鎮工程隊的施工順序。

農村框架結構農房建造過程中柱子的施工順序一般是先柱再牆後樓板,這與建築公司柱梁板一體現澆後再砌牆的順序明顯不同,讓人搞不清楚是否為框架結構。那先柱後牆工序的柱子算是承重柱還是構造柱呢?這涉及到對框架結構與磚混結構的認定。

一、框架結構與磚混結構

從承重角度來看,框架結構是豎向和橫向荷載傳遞給圈梁,圈梁再將荷載傳遞給柱子,而後柱子再將荷載傳遞給基礎直至傳遞給地基,牆體沒承重。

而磚混結構則是樓板荷載傳遞給牆體,牆體再將荷載傳至牆基,最後傳遞給地基。磚混結構由於構造柱與牆體一體,因而柱與牆體都承重了。

從牆體作用角度來看,框架結構牆體主要起圍護與功能區分割的作用,本身不承重,因此在裝修階段可打掉重新布局。磚混結構牆體則不同,因為承受橫豎向荷載,裝修時不能隨著打掉。

二、做法好處多

先澆築柱子再砌牆最後澆築圈梁和樓板多是農村包工頭的框架結構做法。這樣施工的好處有:一是農村周轉材料租金貴,可少租用腳手架和模板,節省租金。

二是牆體與圈梁的結合更緊密、更穩定,減少牆體與圈梁間隙,因為梁柱板一體澆築,砌頂磚只能斜磚塞縫,容易縮水開裂。三是減少圈梁底模板的支撐。四是某些農村工匠支模板為省工而不安裝掃地杆,先砌牆可避免澆築樓板時因受力不均而塌陷事故的發生,減少安全事故和房主的損失。

三、判定結構類型

先澆柱子再砌牆有別於框架結構與磚混結構:一方面,柱子沒有馬牙槎,截面大於構造柱而又不同於框架柱,比如40㎝×18㎝,很明顯是避免柱子凸出而採用了同牆體的厚度。

另一方面,雖然與磚混結構一樣牆柱最後都一起承重,重力分散於各牆體。但施工順序也不同,磚混結構是先砌牆再澆築構造柱,相比而言牆柱結合更緊密。

總的來說,判定是否為框架與梁柱尺寸、配筋、混凝土標號有關,與工序無關,即便梁柱板一體現澆,柱子截面尺寸小於30㎝就不能稱之為真正的框架結構,更不用說截面的一邊尺寸只有18㎝的柱子了,稱之為偽框架倒也恰當。

如果非要判定柱子屬於構造柱還是框架柱,刺楸認為,你把牆體敲掉做個實驗就知道了,但敲掉牆體做實驗的意義又何在呢?

以上就是刺楸對『先澆柱子再砌牆』的柱子是哪種柱子類型的看法。

二次疊合梁的慣性矩說:

首先回答您的問題。根據您的描述,「先澆柱子後砌牆」的柱子肯定是您所說的「承重柱」,不是構造柱。

既然出現了「承重柱」,就說明您所說的農村自建房所採用的結構形式十有八九是框架結構,而不是磚混結構。

既然是框架結構,那麼「承重柱」準確來說就是框架柱。因為「承重柱」這個說法其實是不準確的,因為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磚混結構中的構造柱其實也是承重的,只不過是和其兩側的砌體共同承重,所以在磚混結構中,構造柱是作為承重牆的一部分存在的,其作用就是為了提高牆體的抗震性能和延性,防止牆身破壞。當然,在框架結構的填充牆中也會出現構造柱。總之,構造柱是牆體的一部分,有牆體的地方才有可能出現構造柱,沒有牆體的地方是不會出現構造柱的。

在構造柱的實際施工過程中,一般過程是先綁紮構造柱鋼筋,再砌築構造柱兩側牆體,砌築過程中留設馬牙槎和預埋深入牆體的拉筋,砌築完成後支設構造柱模板,澆築構造柱混凝土。

下圖為構造柱澆築完成:

而框架柱(問題中所說的「承重柱」)和構造柱完全不同。框架柱本身就是承重體系的一部分,承受豎向荷載以及水平荷載,並且將荷載傳遞到下部結構,在受力過程中不需要與牆體相結合,所以框架柱兩側的牆體只是圍護牆,沒有承重的作用,也不存在馬牙槎,但是為了保持兩側牆體的整體性和穩定性,一般都會從框架柱上伸出拉筋(預埋或植筋),伸入其兩側填充牆,這一點和構造柱是相同的。施工順序自然是先澆築框架柱,在砌築兩側填充圍護牆。如下圖所示:

總結一下,構造柱和框架柱各自的特點對比如下表所示:

這樣是不是就比較直觀的體現出構造柱和框架柱的不同了。

最後還有一點要說明的是,問題中所提到的框架柱截面是400mmX180mm,一看就是為了防止在房間中出現柱角,與圍護牆厚度保持一致採用的截面尺寸。這種做法在框架結構的農村自建房中比較普遍。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截面尺寸已經類似於短肢剪力牆了,這樣就會造成一個問題:其結構體系在截面長邊方向的剛度較大,穩定性較好;在截面短邊方向的剛度較小,穩定性較差。所以,建議加強框架柱截面短邊方向的結構體系剛度,提高其穩定性,具體做法可以在適當位置採用T型、十字形截面的異形柱。

謝謝!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我是二次疊合梁的慣性矩,歡迎大家關注我!

農民也優雅說:

農村自建房中,是不是先澆築柱子就是框架結構的承重柱?我認為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問出了現在農村自建房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為什麼我要這樣說呢?聽我慢慢說來。

我有個朋友做房子,因為知道框架結構比較好,所以就跟包工頭說好了做框架結構,採取完全的包工包料的承包方式。結果他後來跟我說包工頭都是先澆築好柱子,然後砌牆最後才澆築樓面。

這樣的做法就跟問題所說的一樣,而且柱也不大,然後他問我這樣是不是框架結構,我能夠怎麼樣說呢?我只能說這樣的做法不是框架結構,或者說是偽框架結構。

框架結構和磚混結構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到底是牆承重還是柱承重。

很顯然那麼一點大的柱子肯定無法承重,所以就得把牆砌好了才澆築樓面,用來彌補柱無法承重的問題。這其實已經完全更改了結構形式,柱也變成了結構柱而不再是承重柱。

磚混結構和框架結構的配筋也是完全不同的,一般來說農村自建房的磚混結構配筋一個平方在25公斤上下,而框架結構就要達到40公斤以上。而且框架結構的鋼筋配置著重點也會不同,更加傾向於節點位置。

所以說,判斷農村自建房磚混結構還是框架結構,結構住還是承重柱,並不是一句話那麼簡單,得根據整體不同的施工手法和配筋方式來決定的。不過可以肯定的說,問題所說的柱沒辦法做承重柱來用,太小。(圖片來自網絡)

池塘起風說:

對於農村自建房的建房技巧,先澆柱子後砌牆的柱子是構造柱還是承重柱?小草就來說下自己的觀點。在農村建房,因基本是以磚混結構為主,那先澆柱子與後澆柱子就應該沒有多大的關係了。

像人們說的框架式結構,都是先將柱子大梁樓面倒制完之後,再進行磚砌體的填充。這樣的柱子那就可以叫承重柱。因為牆體可以完全不砌或小砌,如一些建築大都是玻璃窗戶等。再就是牆體可隨時拆除或改變,且不會影響到整個房屋的安全。因為全框架式房屋的負擔全是在柱子和大小梁之間,所以,像這樣的柱子就可以叫作承重柱了。

而像你所說的400×180的柱子,先不說柱子的大小,就說在農村建房的建造方式。既便是先澆了柱子再砌牆,但在倒制圈梁的時候,圈梁都是壓在牆體上倒制的,那這整個力可以說就是分散了,既牆體總會分擔一部分壓力。那這樣的柱子,就只能分到構造柱這一類了。

最後說這柱子的大小400×180,窄的一面也實在太窄了,才一八牆寬,那上面的圈梁可能也是180寬了。像這樣的圈梁基本是不可能獨立承擔負重的,當然,圈梁也可以加大寬度,只是這樣就與柱子的寬度又太不相配了。可見,像這樣的柱子是只能歸納到構造柱之中。

而真正說的承重柱,還是得看大梁的倒制方式,如是先倒制大梁再砌磚,就是承重柱,反之基本可以說都是承重柱,當然也得看大梁與柱子的大小來看,像廣東很多私人建房都是300×300的柱子、240×300的梁,裡面的牆體基本是18牆和12牆,牆可以先砌也可以後填充。這樣的柱子就可以歸入承重柱之中。

住宅公園說:

你好,住宅公園為你解答。關於您所說的「先澆柱子後砌牆」的柱子是屬於框架結構中的承重柱。框架結構承重柱不需設馬牙槎,而是先澆主體,後砌填充牆。在框架結構施工過程中,砌築牆體時,一般都會鑽孔植筋,目的是為了更好讓填充牆與框架主體相結合,也可以很好的避免牆體出現裂縫。

而磚混結構是,先綁構造柱鋼筋,再砌牆,牆體砌築過程中就會遇到構造柱,在這時就會留設馬牙槎和拉結筋。

磚混結構的構造柱也相對會比框架結構的柱子小一些。馬牙槎在砌築時,一般是五進五出,中間每隔50cm設置拉結筋,以更好讓兩面牆體形成一體。

最後,梁、板、柱支模再一起現澆C30混凝土。磚混結構中構造柱不起主要承重作用,但能起到穩固整個主體的作用。因為它的造價較低,現在在農村非常受歡迎。

但樓主在問題中還提到柱子大小,做為框架柱,您的柱子截面太小,框架柱做為承重柱承受著房子所有的荷載,截面再小都不要小於25cm×25cm,最好是40cm×40cm,更有利於承重。

大家說說,你們覺得框架柱的柱子做多大合適?

關注本號,更多農村自建房知識。

泰山小飛俠說:

先澆柱後砌牆的柱子是承重柱。

這個在結構設計專業來說,是非常明確的問題。

一、 在砌體結構中,也就是平時常說的磚混結構中,是先砌牆,設馬牙槎,留拉筋。根據《砌體結構設計規範》GB 50003—2011第6.2.2條,截圖如下:

二、對於抗震設防地區,構造柱的設置也是有要求的。簡單來說,參照《砌體結構設計規範》GB 50003—2011中相應條款如下:

根據現行《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 50011-2010(2016年版),具體還有許多要求。

在此不再詳述。

三。框架結構中的受力柱,也是有要求的。

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 50010-2010(2015年版)中第11.4.11條:

題主中的柱尺寸明顯偏小,不符合國家規範要求。根據所在地區的抗震要求,適當調整柱子的長與寬。另外注意配筋。

四。柱的配筋,需經計算確定。通常用的軟體是中國建科院的PKPM之SATWE軟體進行結構計算分析,得出準確的配筋要求。

五。工程結構直接涉及到工程的安全性,百年大計,特別是現在對抗震要求比較高,建議找正規的設計單位進行計算確定,不要按民間的半瓶子做法進行施工。畢竟,圖紙是經設計單位計算設計之後,受力明確,各種梁、柱的截面大小、配筋多少是有可靠依據的,能承受多大的荷載是有理論依據的。

工程人8448說:

您好,我是工程人8448。這個問題我來幫您回答。

「先澆柱子後砌牆」的柱子是構造柱還是承重柱?這個問題的本質還是磚混結構與框架結構的問題。嚴格來說,判斷一個柱子是構造柱還是承重柱的依據,並不是簡單地憑柱子和牆的施工先後順序來判斷,而是應該根據柱、梁、板、牆體等的結構形式、連接關係來判斷。

一般來說,磚混結構的房屋施工的時候是先砌牆後澆築柱子。磚混結構的房屋起承擔荷載作用的主要靠牆體,柱子起約束牆體、增強房屋整體性的作用,猶如人體的軟組織一樣,這裡的柱子並不承擔主要荷載,因此被稱為「構造柱」。而框架結構房屋,則是先澆築柱子、梁、板,然後砌築牆體。框架結構的房屋,梁板柱形成了房屋的結構骨架,就好比人的骨骼一樣,承擔著房屋的各種荷載,起承重作用,而牆體則是起維護的作用。

當然,現在隨著施工工藝的不斷改進和優化,在農村建房時經常可以看到「先澆柱子後砌牆」,但是牆體仍是主要的結構構件的做法,這種結構的話,個人認為仍然應該稱之為「磚混結構」,而這種柱子也應該是構造柱,而非「承重柱」。就如同您提問中所描述的一樣。

究其原因是,這裡的柱子無論是截面尺寸、配筋形式還是與梁板的連接來看的話,都相對較弱,從荷載分擔方面來看的話,也處於次要地位。因此這樣的柱子仍然是構造柱,而非「承重柱」。

我是工程人8448,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同時,也希望大家一起交流、學習、探討。

繁華規定說:

先澆柱子後砌牆的柱子是構造柱還是承重柱?

構造柱還是承重柱,主要看柱子上面設不設梁,是承重梁還是一般的圈梁或者不設圈梁?設承重梁的肯定是承重柱,只設圈梁或不設圈梁的是構造柱。為什麼這樣說呢?

框架結構的承重柱,整個樓面的重量都壓在柱子上。先澆柱子後砌牆的柱子,柱子上裝了承重梁,雖然施工的先後作了調整,但與框架結構基本相同。因此這種柱子是承重柱

先澆柱後砌牆的柱子,柱子上只設圈梁或不設圈梁,樓面的受力點主要是牆體而不是柱子。因為圈梁小,梁高度也達不到承重梁的要求,受力點不是圈梁還是牆體。所以,這種柱子是構造柱。

我是繁華規定,如有失誤,歡迎評論。

快活林175317480說:

是不是框架結構還是磚混構造柱結構不是看先砌磚就是混合結構,先倒鋼筋混凝土柱子就是框架結構,關鍵是看設計思路,如果是按混合結構分開設計,柱子不考慮梁的彎矩傳遞分配的彎矩,梁也不計算上層結構傳遞的荷載,那麼你怎麼調整施工方法所建起來的結構都不是框架結構。相反如果建築結構是按框架結構設計的,即使你先砌磚,後倒柱子和樓蓋他的性質還是框架結構。

成熟小魚y說:

沒有圖沒有圖紙,靠想像答題。

400×180,這是建築人的說法,外行人才會說40cm×18cm。外牆南方一般是二四牆北方保溫要求用三七牆,城市一般用兩百寬的牆。所以這柱子不是外牆用,那就是內牆用。衛生間廚房非承重牆一般用么三牆,么八牆農村自建房很少見。要麼是某根梁過長,中間加柱子做承重牆,但有拉筋砌了磚,莫非是樓梯間的柱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284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