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你如何評價歷史人物朱元璋?_評價朱元璋的功與過500字

趙雲214402335說: 朱元璋底層出身逆襲成為了帝王,但是也造成了自己多疑的性格,和對自己的不自信,他從小…

趙雲214402335說:

朱元璋底層出身逆襲成為了帝王,但是也造成了自己多疑的性格,和對自己的不自信,他從小窮怕了,所以他建立明朝後,就實行了分封制,把自己的子孫分封到各地為王,讓他們永享富貴,他建立東西廠,錦衣衛,用來監視老百姓和人民,防止他們造反,他亂殺功臣,就是防止他們奪了大明江山,他實行了自奴隸社會才有的殉葬制,希望自己和他的子孫永遠富貴,死後也能享受哀榮,他的這些措施無疑是歷史的倒退,開歷史的倒車。但是他結束了戰亂,統一了中國,也是具有很深的歷史意義

Start127417102說:

套用清康熙皇帝的話 治唐隆宋 一個放牛娃、做過和尚、當過乞丐從低層小兵做起,成為大明帝國的開國君祖 歷史絕無僅有!就功績而言,驅逐韃虜,恢復漢人的地位,重新統一全國!開創了洪武盛世,關心百姓疾苦,建立一系列福利設施,痛恨貪官汙吏,開創了民告官的先例,創造性的設置「登聞鼓」 任何人不得阻攔百姓告狀。。。。

段亦明說:

如何評價歷史人物朱元璋?

他是一個草根逆襲的成功案例!於歷史上講,他絕對是功大於過的,沒有他,也許我們今天還在寫蒙古字。

出身

朱元璋出身於一個貧農家庭,在家族裡排行第八,所以叫朱重八,後來改名字叫朱元璋的。

少年時期,他給地主家放牛,因為時政動蕩,家裡時常受到一些貪官汙吏的欺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在他稱王后,對貪官的懲戒是很殘酷的)

到了他17歲的時候,家鄉發生瘟疫,加上在元朝的暴政統治下,早已民不聊生,不得已便外出尋找生計,最後在皇覺寺落腳,做了和尚,靠四下化緣為生。

所謂讀萬裡書不如行萬裡路啊,在他走南闖北的這三年裡,他開闊了視野,也深深的感受了世間冷暖和民間疾苦,磨鍊了他堅韌的意志,但也變得疑心重,沒那麼容易相信人。

在這時期裡,他慢慢的聞到了一些民間反元的味道,激起這位年輕人的熱血,並開始加入反元鬥爭的行列。

軍旅生涯

在反元的民間組織中,其中一個以郭子興為首的白蓮教紅巾軍,鬧的像模像樣。朱元璋在同鄉的引薦下,就加入了白蓮教的紅巾軍。

參軍後得朱元璋,作戰勇猛,被郭子興賞識提拔為將領。做將領後的朱元璋依然身先士卒,打仗得來的財富都交給老闆郭子興,這讓的郭子興更加視其為心腹。

這時,改變他一生的機會來了,郭子興把義女馬氏許配給了朱元璋,成了郭子興的女婿。(這時才改名叫朱元璋的)

穩定了地位的朱元璋,開始發展隊伍,他那時就開始講究軍隊紀律嚴明,深得老百姓敬仰。

在南徵北戰中,不知打了多少戰,但隨著每打一仗,軍隊就人數增多一次,在這過程裡,他得到了劉基(劉伯溫)、徐達、常遇春等這樣的謀士猛將。

稱帝

朱元璋積累了幾十年後,1367年,他命徐達、常遇春兩大猛將帶兵直奔中原,到了1368年,元朝終於被推翻,恢復了漢朝的統治,並立下漢朝開國第一名號「大明」。

朱元璋做了皇帝後,是很注重民生的,他獎勵開荒、興建水利、減免賦稅等。

由於小時候有心理陰影,他很恨貪官,在他在位時期殺過的貪官,按後來學者統計起碼達十萬人以上。

但終究因為制度不完善,貪官總是殺不完,因此他自己親自參與設計了很多奇怪,甚至有點變態的酷刑,如斬腰、削筋剔骨、人皮裹草等等。

小結

如題,歷史人物朱元璋,可稱為歷史上偉大的一個人,真正做到了草根逆襲成功,這與他的謀略、魄力是分不開的。

倘若說朱元璋有什麼不足,那就是在他做皇帝後,跟他出生入死的那些功臣們,兄弟們,幾乎都被他殺了。

原創首發:歷史小地主

國家美術師資格持有者說:

朱元璋是農民起義當上皇帝。不要小看「大老粗","大老粗出人物"。朱元璋出身貧賤,從小受苦,要過飯當過和尚。在元末農民起義中揭杆乘勢而起,十五年而成帝業。是劉邦之後又一個出身草莽的平民皇帝。

毛澤東都高度贊揚朱元璋,劉邦,成吉思汗,都屬於不識字或識字不多的"大老粗",但創造了許多知識分子望塵莫及,驚天動地的兄軍煌功績。歷史上許多飽讀詩書的陳後主,李後主,宋徽宗等都是子繼父業登上皇位,也都身名俱辱而告終。

朱元璋大字不識幾個,但他善於從戰爭中學習戰爭,善斷而多謀。在消滅中原兩股勢力中,他首先打陳友亮,決斷非常突出,後打張士誠,拿雙方作比較,陳友生性驕做,張士誠心胸狹獈。"志驕好生事,器小無大志"。朱元璋與陳友亮鄱陽湖大戰,一舉擊敗陳友亮,張士誠坐山觀虎,舉棋不定,像傾巢累卵,很快被朱元璋給打敗了。由於正確的決策與判斷,加上膽量和智慧贏得了勝利,創建大明王朝,定都南京。

蠢人一個說:

朱元璋是真正意義上的草根皇帝吧,造反的理由是為了吃飽飯,可當上皇帝後,腦子裡只有他們老朱家一家人的利益。

一是殺功臣,不管殺馮勝、傅友德、李善長、藍玉、胡惟庸等有多少理由,骨子裡還是帝王為兒子鋪路。朱元璋是造反起家,對勢力天生敏感疑心,打下江山後,就想把威脅的力量掃除,讓兒子無後顧之憂。

二是廢除中書省,讓皇權空前強大,並且讓自己累成狗。俗話說任何事情都要一分為二地看,朱元璋太在意自己打下來的江山,不自己盯著睡不好覺,所以不但累死自己,還累死了兒子(朱標早逝估計和身體勞累有關),這個體制最後還累死了朱高熾(才當了十個月的皇帝),後來還是朱瞻基為了玩蛐蛐,成立了內書堂,扶持了宦官,導致大明後來的年月幾乎都是宦官集團和文官集團的拉鋸戰。

三是老朱家的子孫世世代代全部由朝廷終生供養,不用交稅。他一個人就生了26個兒子呀!這樣雞生蛋,蛋生雞的循環下去,到了明末,他老朱家有將近100萬的朱姓子孫。這對於老百姓而言,是一群姓朱的蝗蟲,對於國家財政而言,是一群吃祖宗飯的蛀蟲。這萬裡江山,能不啃光?

四是傳位朱允炆,這件事上可以看出朱元璋的大家長封建意識頑固,為了扶持朱標這一脈,理想化地認為老朱家都是一家人,你好我好大家好,正統上位,各位叔叔輔佐,大家齊心協力共同保證老朱家的江山萬年永繼。天真,太天真,一個老謀深算的帝王居然會在處理家庭糾紛中顯得這麼幼稚,他太低估了皇權的誘惑力和殺傷力。他沒想到朱允炆的安全感比他還差,上位沒多久就痛下殺手,導致3年的靖難之役,百姓的流離失所,江山的滿目瘡痍。

當然從歷史的功績來說,朱元璋建立大明朝肯定對時代是有促進作用的,畢竟脫離了蒙古人的殘酷統治,建立了大一統的漢人江山,總體上來說是對百姓有益的,休養生息的。不過,朱元璋還是窮人思維太重,個人利益觀念重於國家利益,當然在皇帝眼裡,國家利益就是個人利益,但如果擺脫不了這種認識,改朝換代只是早晚的事。

國家是天下人的家,不是老朱家。

濟寧李如航律師說:

朱元璋不愧為偉大的君王。推翻元之暴政,救黎民於水火,其功可圈可點。治理明之初創,有重建之功。然其創設之典章制度,愚黔首而不任民智,實乃專制治國。雖是治亂世用重典,但比之漢光武、宋太祖兩位開國君主,朱元璋一味嚴刑峻法,殺戮較重。

愛歷史的小蝸牛說:

1.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建立漢人政權,統一中華。

2.重視農業生產,興修水利,解放奴隸,減免賦稅,丈量全國土地,清查戶口。

3,興科舉,建立國子監培養人才,加強海外交流,恢復中華宗主國地位。

4.殺貪官汙吏,重吏治

5.性格殘暴,殺功臣,殺官員

其實朱元璋時期是整治貪官最嚴重的,可是貪官為什麼還是這麼多,那就是因為朱元璋頒布的一項法律,「貪汙六十兩以上者斬」。但是明朝的官薪卻是最低的,所以這也就形成了一個現象,反正貪一點是死,貪多了也是死,那乾脆貪多點吧

歷史緯度說:

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完成以南方統一北方建立大一統王朝的平民出身的皇帝,他建立了中國最後一個漢人的封建大一統中原王朝,他以充沛的精力和強硬的手段鞏固了大明王朝的統治,在他的治理下明朝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最輝煌時代。雖然朱元璋大肆的屠戮李善長、胡惟庸和藍玉等開國功臣,雖然朱元璋用剝皮揎草的手段反腐太過於殘酷,但畢竟穩定了社會秩序並加強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推動了社會的穩定發展。從總體上來說,朱元璋是一位出身於農民階級且沒有完全失掉階級本色的封建皇帝,是一位成功的開國皇帝,是一位最終沒有脫離家天下思想的傳統帝王;同時,洪武大帝也是一位吝嗇的皇帝。

▲洪武大帝--朱元璋

《劍橋中國史》裡認為:明朝的洪武永樂盛世是中國古代社會的最高頂峰,最輝煌的時代。

朱元璋出身微寒且經歷了太多的社會不公,造就了他堅韌的性格及對腐敗現象的切齒痛恨的性情。

朱元璋的祖父叫朱初一,父親叫朱五四,朱元璋本來的名字叫朱重八,從這些名字我們就可以看出朱元璋的家族是處於社會的最底層,是被剝削被壓迫的對象,是吃不上自己生產的糧食的人。在蒙古人建立的元朝的腐敗統治下,承擔了沉重賦稅的人民遇到災荒年月只能離開家鄉逃荒乞討,朱元璋也不例外。為了活下去,朱元璋當過和尚,做過乞丐,最終卻成了起義軍的領袖。在長途跋涉的求生過程中他養成了堅韌的性格,因為不堅韌就活不下去

▲司法監察與腐敗

作為被統治的對象的朱元璋從小就見慣了政府的腐敗和官員的盤剝,正是政府的腐敗和官員的盤剝才使朱元璋這樣的人活不下去,因此朱元璋對於官員的腐敗是切齒痛恨的,對於蒙古人可以武力奪取漢人的勞動成果是極其憤怒的,對於殺一個人只需要賠一頭驢的現象是完全不能原諒的。可以說,朱元璋本能的感受到了元朝政府統治下尖銳的民族矛盾和社會矛盾。他把這種矛盾和仇恨歸結於政府和官員的腐敗,因此在明朝建立以後對腐敗現象是零容忍。

▲面貌無關才能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經歷了磨難的朱元璋才有了建立明朝的能力和資本,成為了手段強硬的洪武大帝。

朱元璋在1368年建立了明朝以後就從變成了地主階級的總代表——皇帝,而皇帝的主要任務則是維持國家的穩定和發展。

自秦始皇以來,皇帝就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其做事的最主要目的是維護統治。如果有哪一些因素威脅了皇帝的統治,那麼皇帝會用最直接的手段清除這種威脅。明朝建立以後,朱元璋最大的內部威脅是中書省的丞相的相權對皇權的威脅。怎麼樣才能消除這種威脅?殺戮。跟隨朱元璋的那些開國功臣們遭到殺害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威脅了皇權。所以才有了胡惟庸案和藍玉案。

▲權力是皇帝的生命

明朝的政治制度實際上是延續的元朝的政治制度,元朝實行的是中書省領六部的制度,明朝實行的也是中書省一省制,由中書省處理全國的政務。在這種行政體系之下,相權被放大,皇權被壓縮,尤其是胡惟庸成為中書省宰相以後行事跋扈,不顧及皇帝朱元璋的感受,導致了朱元璋對胡惟庸的不滿,激化了皇權和相權的鬥爭。

▲皇帝與宰相是敵人

皇權和相權的長期鬥爭是不利於國家的穩定的,國家的穩定是發展的前期條件。明朝是中國經濟的轉型時期,在小農經濟區中出現了商品經濟的高度繁榮,在小農經濟主導下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也就是說中國正在由小農經濟向資本主義經濟轉變。如果小農經濟成功的轉變為資本主義經濟,那麼中國就會從封建社會轉型為資本主義社會;中國將繼續做為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而存在。可惜的是,中國並沒有完成經濟和社會的轉型,中國仍然是一個傳統的封建農業社會,中國因此被西方國家侵略了100多年。

▲武將是保障

胡惟庸案是明初三大案之一,此案牽涉人數多,對社會的影響大,但案情卻並不複雜。說到底,胡惟庸案只不過是皇權和相權鬥爭的結果;宰相胡惟庸在與皇帝朱元璋的權力鬥爭中落敗了,落敗的結果就是與胡惟庸相關聯人員幾乎全部被殺,甚至連退休的李善長都沒能善終。在消除了負責行政的文官對皇權的威脅之後,朱元璋又把矛頭指向了對皇權有威脅的武將;明初以徐達藍玉為代表的軍方人士都有些自大狂妄,常常以功自詡。這樣的武將是除了朱元璋之外的任何皇帝無法控制的,起碼朱元璋的兒子朱標和孫子朱允文是沒有能力控制的;朱元璋為了掃除武將對後代皇權的威脅又祭起了屠刀而大肆殺戮武將。藍玉案就是朱元璋大肆殺戮武將的典型案件,與胡惟庸案一樣都是權力鬥爭的結果,最終只不過是成王敗寇而已。

▲南京是明朝的開國之都

能不能據此就認為朱元璋是一位殘暴皇帝?不能。朱元璋的鬥爭固然是為了鞏固自己和後代的皇權,固然是傳統的家天下思想,但朱元璋的確穩定了國家政權和社會秩序,為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的繁榮提供了前提條件。如果沒有這些權力鬥爭,也就沒有《西遊記》和《三國演義》等名著,更不會有徐渭的《墨葡萄圖》,當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和徐光啟的《農政全書》就更不可能出現了。所以,進行了殘酷的權力鬥爭的朱元璋實際上對中國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歷史選擇人,而不是人選擇歷史;換一個人代替朱元璋當皇帝也會如此做,人只能順應歷史大勢的發展。

▲對朱元璋的客觀評價——治隆唐宋

人創造歷史是假象,真相是歷史裹挾著人前進;人只是在歷史的要求下創造歷史,人只能稍微的影響歷史而不能主導歷史的走向。朱元璋是被歷史選中的推動歷史發展的人,無論我們如何說朱元璋殘暴,但有一點我們要意識到,那就是朱元璋是一個沒有忘掉平民本色的平民皇帝,他的出現意味著長期處於社會底層的人民的力量在增強,他的出現預示著人民的崛起是歷史的要求,預示著人民當家作主是歷史發展的潮流和必然。總之,朱元璋是一位看起來殘暴但卻符合歷史發展趨勢的沒有忘掉農民階級本色的有堅韌性格的且有貢獻的開國皇帝。有四個字非常切合朱元璋,那就是:治隆唐宋。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說:

乞丐出身的朱元璋是一位牛人,他加入郭子興的義軍後,從親兵開始做起成一軍統帥,後打著「驅除胡虜,恢復中華」的口號推翻了元朝的統治,建立了明朝。他也因此成了中國古代最後一個漢族王朝的建立者。

建國後,朱元璋一邊勵精圖治,一邊屠殺功臣。其實,朱元璋防範和殺戮將領的嗜好,早在打江山時期就已經暴露了出來。朱元璋為了防止將領反叛,就規定:出徵將領必須把家人留在京城做人質,同時還會派遣心腹去監軍。

當年,朱元璋的這個政策就起到了「反作用」,甚至逼反了一些將領,比較有代表性的事件就是邵榮造反。

邵榮是朱元璋起兵之後的和徐達、常遇春並列的三大將領之一,「太祖自起兵,所任將帥最著者,徐達、常遇春與榮為三,而榮尤宿將善戰」。最後邵榮卻選擇了謀反,失敗後,朱元璋質問邵榮,說「我與爾等同起濠梁,望事業成,共享富貴,為一代之君臣,爾如何要謀害我」邵榮回答:「我等連年出外,取討城池,多受勞苦,不能在家與妻子相守同樂,所以舉此謀。」邵榮一席話讓朱元璋啞口無言。

後來,朱元璋為了「巴結」悍將徐達,擅自作主把大將謝再興的女兒嫁給徐達。謝再興知道後,憤怒地說:「女嫁不教我知,佇同給配。又著我聽人節制。」結果,謝再興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投奔了朱元璋的死對頭張士誠去了。

朱元璋明朝建立後,其多疑之心還是沒有改變。公元1380年,朱元璋以「擅權植黨」的罪名殺了丞相胡惟庸,同時被殺的有陳寧、塗節等數人。此後數年間,朱元璋又把胡惟庸扣上了「通倭」、「通虜」和「謀反」的罪名,把案件更一步搞大,結果牽連的人數達到了3萬人之多,令人駭然聽聞。

公元1393年,朱元璋又興藍黨大獄。藍玉是徐達、常遇春之後的第一大將,但錦衣衛指揮蔣球卻告發藍玉謀反,於是又牽連到1萬5千人。胡惟庸案和藍玉案,史稱「胡藍之獄」,前後達十四年之久,誅殺近5萬人,幾乎殺光了功臣,到了「元功宿將相繼盡矣」的地步。

就連明朝建立的最牛的兩大功臣劉伯溫和徐達也在劫難逃。有著明朝第一謀士之稱的劉伯溫在生病時,朱元璋指使胡惟庸送去下了毒的御藥,結果劉伯溫服用後很快一命鳴呼。而關於徐達的死,根據王文龍《龍興慈記》載,徐達患有背疽,也就是後背有了毒瘡,不能吃蒸鵝,但是朱元璋卻賞賜給了他一隻燒鵝,最後徐達哭著吃下蒸鵝,吃後就去世了。

除了赤裸裸地屠殺,朱元璋還大興文字獄。

公元1397年,科舉後發榜,取錄宋琮等51名,是為春榜。因為錄取的人都是南方人,因此被稱為「南榜」。於是北方考生聯名上書告考官劉三吾﹑白蹈信偏私南方人。於是朱元璋派遣12人去調查,結果沒有任何問題,這是南方的文化水平遠超北方的結果。然而,朱元璋卻為了平復北方考生的怨氣,竟然將劉三吾﹑白信蹈等考官列為「藍玉餘黨」,加以打擊,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南北榜案」。

朱元璋大興「文字獄」後,身邊的文人往往會因為說錯一個字而引來殺身之禍,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是高啟案。高啟是明朝初期三大文學家之一,和宋濂、劉基並列。高啟曾寫下一首《題宮女圖》詩:「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宮禁有誰來?」朱元璋認為這是在諷刺他,於是懷恨在心。公元1373年,姑蘇太守魏觀府衙修建在張士誠宮殿的遺址上,被御史張度汙為「興滅王之基,開敗國之河」,於魏觀被殺。而高啟曾為魏觀撰寫《郡治上梁文》,其中有「龍盤虎踞」。結果高啟被處以腰斬之刑。

無獨有偶,趙翼在《廿二史札記·明初文字之禍》記載一件十分荒唐的文字獄事件。杭州教授徐一夔賀表,有「光天之下,天生聖人,為世作則」等語。朱元璋看了後,大怒,認為其中的「生」就是「僧」,認為這是諷刺自己,於是殺之。尉氏縣教諭許元為本府作《萬壽賀表》,內有「體幹法坤,藻飾太平」八字,「法坤」被讀為「發髡」,「藻飾太平」當作「早失太平」,作箋者也被處死。

殺的殺,洗的洗腦,朱元璋並沒有就此鬆手,他還創造性地發明了一個監察百官的特務機構——錦衣衛。朱元璋派這些錦衣衛去偵查大臣的言行舉止。結果在這種特務機構的監察下,朝中大臣無不人人自危。據史書記載:錢宰被徵編《孟子節文》,回家後吟詩一首:「四鼓鼕鼕起著衣,午門朝見尚嫌遲。何時得遂田園樂,睡到人間飯熟時。」第二天上朝,朱元璋就質問道「昨天做的好詩,但我並沒有嫌你啊,何不用『憂』字」。錢宰聽後只得磕頭謝罪。吏部尚書吳琳告老回到自己的家鄉黃崗,朱元璋不放心,派人去察看他的行跡,等使者回報說吳琳在家老實務農時,朱元璋才停手。國子祭酒宋訥「危坐有怒色」,第二天朝見時,朱元璋問他昨天為什麼發怒,宋訥大吃一驚。

對於百官,朱元璋採取以上三重壓迫的方式進行掌控,而對於最基層的普通百姓,他實行了歷史上最為嚴格的戶籍制度。他將戶口分為民、軍、匠三大類,詳細登載各戶的鄉貫、姓名、年齡、丁口、田宅、資產。通過這些戶籍制度,將百姓牢牢的束縛於土地,「若有不務耕種,專事末作者,視為遊民,則逮捕之」。禁止擅自改變職業身份即籍,也就是農民就世世代代為農民。

朱元璋這樣不擇手段的目的只有一個:為了讓他打下的大明江山能在子孫手上萬代流傳下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29128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