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過去的老民師應不應該受到社會的尊重?_老民師有新的待遇嗎

自在山野閒人說: 尊師重教乃傳統美德,不管是民辦還是公辦教師,都是以教書育人為宗旨,都為了教育事業做出過貢獻,…

自在山野閒人說:

尊師重教乃傳統美德,不管是民辦還是公辦教師,都是以教書育人為宗旨,都為了教育事業做出過貢獻,理應受到社會的尊重。

不尊重老師的人,謂之數典忘宗,豈不知,神堂上有天地君親師位。

教不過,師之惰,付出的辛苦得不到尊重,誰敢為人師。怎育後人????

不凡宇宙g0說:

我認為應該受到社會的尊重。

我們上學的時候,在小學裡教我們的都是民辦教師,他們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一個月領著十五元多一個月的工資。每天勤勤懇懇的都在為我們教讀書識字,並且非常的認真。

那時候,我們非常的貪玩,好動,學習不認真,我們的班主任王老師,對我們語重心長教導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那時候,王老師告訴我們,毛主席領導紅軍兩萬五千裡長徵的故事,紅軍過草地,好多人被陷在泥潭裡出不來,犧牲了。爬雪山時,好多人沒有棉衣穿,凍的瑟瑟發抖,甚至有人凍死在雪山裡。我們聽了,傷心的默默流淚。

從此以後,我們知道了紅軍遠徵難的故事…………

後來我們上了除中,和我們小學的民辦老師比較,我們的小學老師,除了衣服穿的樸素一點外,其他的方面都是非常不錯的,工作認真仔細,對待學生沒有隨隨便便,馬馬虎虎。他們對待學生,批改的作業一絲不苟,我們逃學了就罰站。有時,也對我們參加一些課外活動,比如拔河運動,丟手絹等,使我們更加的熱愛學習。

我認為,那時的老師們,對待教學,盡心盡力,那時的人特別的老實善良。比起現在的公派老師,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對他們的付出只有一句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楚天959說:

我認為所有人都應該受到社會尊重,不是因為他曾經的職業而是因為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員是平等的。縱使這個人犯過錯誤也是應該受到社會尊重。

關於民師,我發表過許多客觀的評論,許多網友是肯定的,也有許多人也許是曾經的「民師」感覺回復很偏激。

按國家政策,以80年9月前和9月後進入隊伍區分為「老民師」和「新民師」。

老民師主要還是以退伍軍人安置和初、高中畢業回鄉青年為主。退伍軍人出路是多樣的,他們有轉正留在教師隊伍、招工招幹和回到大隊擔任基層幹部。其中招工和任基層幹部後來的景況肯定不如留下來做民師。回鄉青年就極具爭議了,當時的時代大背景本身是不講文化素養的,所以有決定權的優親厚友至今都有何況那時。這部分也不穩定,村(大隊)可以隨時換人。這部分當時除了推薦社來社去上大學外是無法轉正的。當時民師補貼很少,每月8元還要向生產隊交4元,所以回鄉青年也不是很在乎,內鬥嚴重時歸隊做農民的也多。

進入80年代初,民師去留和新進代課老師由鄉鎮教育辦公室及學校校長說了算。因為此時生產隊再記工分失去意義,老民師改工資制,每月財政發14.5元鄉鎮統籌原則上對等到年底甚至隔年再發。鄉鎮統籌的發不足甚至不發的也有,老民師確實很苦。遇到一些蠻不講理的鄉鎮教育負責人,違反政策將老民師以莫名其妙的理由辭退的也確實有。代課老師按實際代課時間每月約20元左右支付工資,與老民師是有區別的。

老民師堅持到86年9月(當然各地時間不一)由縣級教育部門造冊上報,省教育廳核發民辦教師任用證,管理就規範了。只要不是犯計劃生育和其他法律及作風錯誤被開除,以及辭職的至97年全轉正了。

新民師80年9月至86年9月代課連續兩年以上、整頓時仍然在崗代課的經縣級教育部門統一考試,成績優秀者現場聽課入圍政審合格同樣頒發省教育廳民辦教師任用證。當然這批次人員中有各種原因排斥在整頓之外者,比如說戶籍地政府不同意他參加整頓考試的。

所有得到省教育廳頒發民師任用證者通過民師內招、各種條件直轉和97年一次性全部轉正,都轉為了國家公辦教師。

這是民師們的前身今世,應該是很客觀的。

回到題主的問題,老民師要不要得到社會的尊重。我想修成正果轉正的民師已經很受社會的尊重了,沒修成正果按民師包括代課的年限給予了補貼。至於補貼的多少都是社會的尊重。不能修成正果只能說時也運也,不能說社會沒給機會。我有兩個老民師朋友,同樣在84年9月一個主動回村裡做秘書,一個被鄉文教書記踢出局。在受整頓時,前一個因村秘書收入高暗自高興;後一個堅持「說好話」,一年後換了個文教書記重新安排,轉正了。

清香益遠5說:

國家對老民師很尊重,自八十年代中央出臺文件後,先後經考核,定教齡及獲獎等級轉正條件,共有5批次將優秀民辦教師轉為公辦教師,我地區三年,民師經中考錄取師範民師班,畢業後為公辦教師。

農村分田單幹後,老民師開始不穩定,掙不到工分了,掙錢又少,耐不住清貧,有的便辭職另謀高就,有的是因超生而被辭退,極個別是犯錯誤開除的(辭退)等。除此之外,我地區是經過三次考試,教學水平、學生成績等方面予以精減辭退的。

但國家沒忘記農村老民師、赤腳醫生、和電影放映員們的貢獻,前些年,國家專發文件對大家給以生活補貼。這能說不尊重嗎?

總之,社會各階層的勞動者都應尊重,老農民的貢獻少嗎?下崗工人自謀職業打工,有的自繳社保金一、二十年,至今還在打工,他們怎麼不攀比在崗的幹部職工呢?

大家都應該受到社會的尊重。但尊重不是向國家伸手要錢的理由。

琨鈺599說:

過去的老民師應不應該受到尊重?首先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只有科學技術發展了人類社會才能發展得更快更好。科學來源於教育的發展和人才培養,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基礎教育的發展,提升科學技術是蒼白無力的。

過去政府提出尊師重教,加大對教育的各方面投入。提出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口號,也就是出於此吧。

那麼大家都知道,在農村的教育戰線上從事教育工作的主體是民辦和代課老師。他們在工作中挑大梁擔重任,以一個合格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兢兢業業認真負責。在那個時候國家底子薄經濟條件差。他們拿著較低的報酬,在冬不能擋寒,夏不能避雨,有時也會把教室搬到老百姓閒置的房子裡,或露天的大樹下邊。沒有教具自製教具,沒有課本手抄課本,沒有桌椅自搭桌椅,或學生從家裡搬來。在這樣艱苦環境下,不折不扣的完成教學任務。

過去人們把他們比作辛勤的園丁,說他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對他們工作的肯定。他們起到綠葉的陪襯作用,甘做鋪路石,像蠟燭那樣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現在經濟發展了社會進步了,不應該把他們邊緣化。吃水不忘挖井人,應該多尊重他們。

隨手摘下滿天星說:

我的回答:應該受到社會的尊重,我的啟蒙老師就是標題上說的老民師,我記得我們還沒有從農村搬回城市之前,註明一下(我們是下放戶)在村裡的大隊學校裡上學,我的老師一個人在交我們,上午語文,下午教數學,中午放學了,老師還下地幹活,那個時候小,不懂什麼是老民師,也就是我們說的民辦教師。真的很辛苦,以後我們搬回城裡來了,也就把這事給忘了,今天看到了這個標題,才想起來,他們應該受到社會的尊重。[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福][福][福][福]

一生夠學說:

特殊時期的特殊群,無論他們的文化水平的高低,走上教育崗位,都是有貢獻的。

如今社會對當年的民師頗有微詞,但起碼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是社會的基本道理。一味地諷刺,詆毀老民師,足夠顯示自身的人品問題。現在僅有的老民師差不多古稀之年,兒孫滿堂,為了些許補助,招來屈辱,真是社會的悲哀。

網友們,收手吧,看國家主管部門如何就是了。不需要在網:絡平臺上買弄自已了!

用戶靜土居士4342說:

尊不尊重,分人而論,看他在教書育人的崗位上都真正做到了自己應負的責任,

有的憑關係上去的民辦教師教師,真的德不配位,舉個例子,有一天老師給同學們上語文課,:

同學們:今天教大家一首唐詩,作者:助之章,一個小女生舉手,你說:,

老師,是賀之章,你,出來站著,誰叫你隨便亂說話的?老師,你剛才不是讓我說的嗎?站著吧!下課到辦公室來。那小女孩站了一堂課。

下了課去了辦公室,老師們都下課回到了辦公室,這位老師小聲的告訴小女生:你先回班級吧!他準是怕老師多,小女生說出了真相他更丟了!

從那天起,每天他都找小女生的毛病,整整穿了他三年的小鞋,每天都罰站,孩子一直不給家長說,到上了大學,她才當笑話講給她的學生聽。她的老師,幾年後,回家種他那幾畝承包地去了。

快樂大姐998說:

過去的老民師,無論文化高低,都為鄉村的教學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貢獻,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實。後來,由於多種原因被辭退,這不是老民師的過錯,也不是老民師的罪過,為何有個別人總說「優勝劣汰"呢?不知是指老民師的文化知識"劣"呢還是指老民師們的人品"劣"?就因為沒能轉公就成了「劣"人了嗎?我認為,無論轉不轉公,他們的貢獻都是不可磨滅的,對得祖國和鄉村的孩子們,是應該受人們尊重老民辦教師!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2969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