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鳳凰究竟是個傳說,還是真實存在過的物種?_鳳凰是否真實存在過

鷽鳩說: 鳳凰當然是真實存在的,而且不算罕見,直到現在還有。《韓詩外傳·卷阿》記載:「黃帝乃服黃衣,戴黃冕,致…

鷽鳩說:

鳳凰當然是真實存在的,而且不算罕見,直到現在還有。《韓詩外傳·卷阿》記載:「黃帝乃服黃衣,戴黃冕,致齋於宮,鳳乃蔽日而至。」《左傳·昭公十七年》記載:「少皞摯之立也,鳳鳥適至。」《尚書·益稷》記載:「簫韶九成,鳳皇來儀。」後來,鳳凰的名頭又被安在各種鳥上,以致又有了「鳳象者五」的說法。

那麼,鳳凰是什麼樣子呢?《韓詩外傳》記載:「夫鳳象鴻前麟後,蛇頸而魚尾,龍文而龜身,燕頷而雞啄,戴德負仁,抱中挾義。」《帝王世紀》記載:「黃帝服齋於宮中,坐於元扈洛上,乃有大鳥,雞頭燕喙,龜頸龍形,麟翼魚尾。其狀如鶴,體備五色,三文成字,首文曰順德,背文曰信義,膺文曰仁智。不食生蟲,不履生草,或止帝之東園,或巢阿閣。」顯然,兩者所說的是同一件事,也是同一群鳳凰,但大同小異,互有詳略,顯然是在傳抄過程中出現了錯誤,需要通過比較取捨還原。

首先,兩者都有「魚尾」,應當無誤。這一描述,說明鳳凰的尾羽較短,而不像雞或孔雀那樣。其次,兩者都有「雞」、「燕」,一個是「燕頷雞啄」,一個是「雞頭燕喙」,而「頷」和「頭(頭)」、「啄」和「喙」字形相似,顯然就是傳抄錯誤。因為前面已經排除了雞,不會像雞頭一樣有冠,所以「燕頷雞啄」才是正確的,指腮像燕子一樣紅,又像雞一樣啄食。

接下來,是「龍文龜身」和「龜頸龍形」。首先,「身」、「形」意義相近,改「身」為「形」可能是為了和「頸」字押韻,因為「文」、「身」兩字也是押韻的。至於改「文」為「頸」,顯然是因為《韓詩外傳》的「蛇頸」,「龜」的小篆缺畫即為「蛇」字。大概是以為「龜文」、「龜身」都不合理,應為「龜頸」,而以為「蛇頸」即「龜頸」之誤。其實,「身」的甲骨文是懷孕的意思,今天寫作「娠」,所以「龜身」就表示要和龜一樣產卵。而「龍文」表示顏色,指色如青龍。

《韓詩外傳》本來是「鴻前麟後,蛇頸魚尾」,但被拿走了「蛇頸」後,就顯得不太通順了,所以被改成了「麟翼魚尾」。之所以這麼改,大概是因為《說文解字》作「麟前鹿後」,而「鹿」、「翼」字形相似,又覺得某前某後的說法意義模糊,像是拼湊上去的。其實,鴻指大雁,麟是長頸鹿,「鴻前麟後」就是取大雁的長脖子和長頸鹿的長腿,但表達方式確實有點模糊,應該是怕「鴻頸」會和「蛇頸」重複。

剩下的內容,由於《韓詩外傳》過於簡略,只能從《帝王世紀》分析。《帝王世紀》說鳳凰像鶴,身上有「順德」、「信義」、「仁智」三文,應該和「龍文」一樣也指顏色。據《觀人經•九徵》,仁、義、禮、智、信分配五行,而五行又為五色,所以順德為赤色,信義為黃白,仁智為青黑。因為「禮之用,和為貴」,所以順德即禮。而對於黃白和青黑,應該是各取一色。因為土黃生金白,水黑生木青,生則耗,耗則竭,所以應取青、白兩色。

至此,鳳凰的形象已經十分清晰了,那就是白枕鶴。白枕鶴又叫蒼鶴,可見古人認為它是青色的。《說文解字》在《韓詩外傳》的基礎上補充說:「出於東方君子之國,翱翔四海之外。過崑崙,飲砥柱,濯羽弱水,暮宿風穴。」白枕鶴繁殖於東北及內蒙古、蒙古東部,越冬於日本南部及長江中下遊地區,符合「出於東方」;遷徙時見於全國各地,符合「翱翔四海」。

不過,《說文解字》說自崑崙山至於砥柱山,自崑崙弱水至於風夷之穴,則是自西而來,自相矛盾。究其原因,大概這句話的主語本來是「風皇」,而「風」的甲骨文就是「鳳」,所以在傳抄中混淆了。《帝王世紀》記載:「太昊帝庖犧氏,風姓也……長於成紀。」所以風皇即太昊,而成紀即在西。《山海經•海內經》記載:「太皞生鹹鳥。」則太昊登基時,有白枕鶴飛集於庭,以為祥瑞,所以給兒子取名為「鹹鳥」,《周易》說「鹹,感也」。而白枕鶴也因此被稱為「風皇之鳥」,也就是「鳳皇」。

歷史雜貨鋪說:

這個世界上到底有沒有鳳凰?這個問題和這個世界上有沒有龍一樣,沒人能給出肯定的回答,更沒有人能夠拿出證據,值得一提的是,歷史上自稱見過龍的人非常多,可是說自己見過鳳凰的人卻非常少。目前來說只有少數人更願意相信龍和鳳凰都是真實存在的,只是都絕種了而已。

有趣的是有很大一部分人認為鳳凰其實就是孔雀,實際上從史書的記載來看,早在孔雀被進貢到中原之前,就已經有了鳳凰的記載,而且當時無論是史書還是民間都早已流傳鳳凰的傳說。所以說孔雀絕不可能是鳳凰,鳳凰也叫做風皇,雄的叫鳳,雌的叫凰,合起來叫做鳳凰。

從秦漢開始,龍慢慢的成了帝王的象徵,皇后就自比為鳳凰,從這開始鳳凰便被雌化,在中國歷史中,鳳凰一直象徵著祥瑞,是吉祥和諧的象徵,自古至今都是中國文化中的一項重要元素,有趣的是,鳳凰和龍一樣,他們的形象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在《山海經》中他們的形象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到了後來卻越來越複雜。

目前來看,更多的人認為鳳凰並不存在,可是在甲骨文,金文中都曾經提到過鳳凰,並且專門說了這個動物非常的稀有,商周時期鳳凰更是被看做神鳥,青銅器上已經有了鳳凰的身影,其實最早關於鳳凰的記載還是關於大禹治水,相傳大禹治水成功後大家在一起慶祝,到最後的時候,鳳凰也親自來祝賀。

鳳凰的形象從開始出現一直到清朝,都略微有所改變,經過千年的流傳,人們早已不關心鳳凰到底是否真的存在,它在人民心中就是一個納福迎祥的象徵,其實不僅僅是中國有鳳凰,在古代的西方國家中,也是有鳳凰的,只不過兩者形象並不相同,這一點和龍也是一樣。大家覺得這個世界上到底有沒有鳳凰呢?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動物奇事說:

一隻鳳凰在關鍵時刻落在了村寨的塔樓上,大家都看到了,村寨就改名了。我們鄉有個叫鳳凰寨的村子,村裡的人都姓李,以前叫李寨,後因來了只鳳凰,改名為鳳凰寨。

寨和村有什麼區別呢?

在廣大的農村地區,有幾十上百人聚集一塊,房子挨著房子,大家相互幫忙,照應著過日子,這就成村莊了。現在的村子和田地都是挨著的,以前不全是這樣的。

以前的村子分兩種。一種是和現在的村莊一樣的小村子,一種是寨子。寨子有木柵欄或寨牆保護,像小城牆一樣,外邊還有一圈七八米寬的護城河。

寨子防土匪

以前土匪多,要是土匪來了,周邊的幾十個村子的居民都帶著貴重的東西躲在寨子裡,把吊橋拉起來,就和外面隔絕開來。尋常的土匪很難躍過護城河再爬上寨牆攻進來。

有一年土匪來鬧騰,我們那的人都躲進李寨,和土匪血拼。有土槍的放槍,有弓箭的放箭。土匪裝備肯定比老百姓好,用木頭丟在護城河裡,硬是堆出一條路跨過了護城河。

好多土匪往寨牆上爬,也就三米高的寨牆,墊個椅子一個助跑跳起來就能扒助寨牆往裡翻。不過我們哪兒民風比較彪悍,大家用刀砍土匪的手,不讓他們爬進來。

後來土匪弄來炸藥,在外面炸得轟隆響,寨牆塌了不少,兩邊還在對峙。百姓都有絕望了,因為快彈盡糧絕了。土匪囂張至極,揚言進了寨子要把人都殺了。

關鍵時刻鳳凰來了,士氣大振

在兩邊都修整的間隙,有隻長得特別漂亮的鳥落在了寨子裡最高的瞭望樓上。這隻鳥渾身彩色,長長的尾巴,頭上還有個冠子,仰光照在鳥身上,熠熠生輝,特別好看。

寨子裡有位教書的老先生,七十多歲了,他站在桌子上對大家說這是鳳凰,有位老中醫還附和說他在一本古書上看過鳳凰的原始記載,這就是鳳凰。

龍鳳呈祥,這是中國神話傳說裡的兩個神獸。鳳凰落在了李寨,那就是保護裡面的百姓呢。大家一時群情振奮,寨子裡最有名望的長輩立馬祭拜天地和祖宗,當時就把李寨改名為鳳凰寨了。

有鳳凰這個吉兆,大家信心大增,群情激昂,寨子裡的士氣大振,都嗷嗷叫,要和土匪決一死戰。外面的土匪看這群人不好惹,又有鳳凰吉兆,土匪也就退走了。

最後一位見過鳳凰寨鳳凰的人

李寨以後就叫鳳凰寨了。至於土匪嘛,後來解放軍來了,我們那裡解放了。在我們鄉河口灘野竹林,一次槍斃十八個土匪頭子,千年滅不了的土匪氣一下子給壓住了,從此我們那沒出過土匪了。

我們那每年三月份有大戲,去街上看大戲會經過鳳凰寨。寨牆已經不在了,護城河也填埋一大半了,因為用不上了。鳳凰寨變成一個比較大的村莊,只是名字還叫鳳凰寨。

每次經過鳳凰寨,爺爺奶奶還給我們講鳳凰寨落鳳凰的故事。他們也是聽自己父母講的,都沒親身經歷過。不過講起來一樣神採奕奕,大概老一輩的人講給他們聽時也是神採飛揚吧。

我們那有個八十多歲的老太爺,當時他就在寨子裡,那時候他才十來歲,對那隻鳳凰記憶猶新。我們好奇,還經常問他,他每次都給我們描述得繪聲繪色。

原來是錦雞

七八年前看電視,有個節目,一位老人地裡飛來幾隻長得像鳳凰一樣的鳥。他覺得這是鳳凰,一直在投餵食物給這些鳥。

節目演到最後,才揭曉答案,原來這種鳥叫錦雞。那個在鳳凰寨見過鳳凰的老太爺一拍大腿說:這是鳳凰啊!怎麼說是錦雞呢?

錦雞生活在湖南、西藏、四川、貴州、雲南、廣西、甘肅等地。雄鳥全長約100釐米,雌鳥約70釐米。雄鳥頭頂具金黃色絲狀羽冠;後頸披肩橙棕色。

錦雞活動範圍大都在南方,很少出現在北方。不過它的適應性還是挺強的,竟然在大西北的甘肅也有活動。

在我們河南地區很少見錦雞,野雞倒是有不少。有隻錦雞在恰當的時間剛好來我們河南,落在了寨子的瞭望樓上,剛好大家需要振奮士氣團結精神。經過兩位有文化有地位的長者強勢認定,錦雞就變成鳳凰了,哈哈[大笑]。

總結一下:我覺得鳳凰和龍一樣,就是個傳說。中華大地非常廣闊,生物種類繁多。一種動物到另一個大家都沒見過它的地方,大家就該給它起名字了,因為太少見了,可能多少年都見不到了,傳著傳著就成傳說了,傳說不確定啊,就可以往上邊加料,因為無法驗證,慢慢地就把錦雞傳成鳳凰,把鱷魚傳成龍了。你們那兒有黑龍潭、落鳳坡、虎跳峽這樣的地名嗎?

講文言文的周老師說:

關於鳳凰最初記載在《山海經》中,是「有鳥焉,其狀如雞,五採而文,名曰鳳皇」。

歷史上有不少故事裡有鳳凰,如:卞和發現和氏璧是因為鳳凰站在石頭上;莊子說鳳凰非梧不棲。

到底鳳凰是虛構的還是真實存在呢?現在我們已經很難給出答案了。

但有這麼一種說法:《山海經》中出現的神奇生物並非虛構,而是很久之前真實存在的,只不過物種進化時消失了,或者說人類進化後看不到他們了。

這世界有很多地方是我們難以想像和理解的。對我們沒見過的,我們可以說不知道,不應該絕對地認為沒有。

山海驚說:

鳳凰是真實存在的動物,非常好看。較大的,約一米多長,算上尾羽,實際身子只象一二斤的家雞大,但尾羽垂掛,是柔軟的與孔雀不同,飛起來象飄帶遊擺很特別美觀。居高山崖穴石縫,靈性高,又避人難以發現。小的鳳凰如小鳥,常躲小洞水邊石縫,甚至可以入水,多半飛的很低,動作很快,難以被人注意,難以找住,不是沒有,而是注意少,想不到被人忽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29768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