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按照封建社會的概念,中國從秦朝到清朝是屬於封建制度王朝嗎?_秦朝算不算封建社會

風如鐵說: 注,本文從自然法則、規律深刻解析資本主義的來源、形成、發展規律。不教條,不引經據典。希望大家能仔細…

風如鐵說:

注,本文從自然法則、規律深刻解析資本主義的來源、形成、發展規律。不教條,不引經據典。希望大家能仔細琢磨!

首先要弄明白什麼封建社會,封建社會的特點是獨斷專行的家族社會,整個國家屬於一個家族。這個家族超越社會法律制約,社會是由這個家族「封閉建設」的。稱為封建社會。

讓我們縱覽一下從秦到清整個社會脈絡。首先,它是一個中央集權社會,但不是家天下,而是郡縣制。皇帝只能集權不能專斷,起碼法律上不能專斷。

因為:

第一「民為大、社稷次之」正是從法理上確定了皇家利益不能大於民眾利益。社稷就是政權;

第二「民為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確定了皇家不是一成不變的,得罪百姓分分鐘會被推翻。皇家則不得不戰戰兢兢,克己為民。杜絕了專制主義的泛濫;(此處需要認真思考,仔細琢磨)

第三「王子犯法與民同罪」,除了皇帝以外,任何人都收到法律制約,與現代的美國總統待遇差不多。總統與皇帝都有被彈劾的可能,只不過中國皇帝的彈劾是「納諫」;

第四,中央政權設「宰相制」,總理日常國事,下設各寺衙,並非皇帝一言堂。每日一朝,比有些西方國家的現代中央管理還要「民主」。與現代社會的制度極其相似。甚至,不可能發生象當今某個大國總統不經商議,直接籤字退出世界性組織的事情。否則言官會「冒死直薦」,史官也會「青史留墨」,皇帝也惹不起!

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是討論問題的關鍵。

由此我們得出,中國從秦到清執行的是「中央權力制約下的資本主義」制度

論一,社會制度只有兩種主義

我曾經說過,資本主義不是西方發明,而是人類社會活動的內在規律。社會運行規律遵循兩個要素,一個是權力一個是資本。權力是資本的外顯,資本是權力的內化,除此之外沒有其他要素。

有實力就有權力,本質上權力也是一種資本,很容易理解。但相對於權力之外的資本,很多人都有些迷茫,幾乎認為是「天外來客」或者社會突變出來的東西。其實資本就是「能力、資源、生產資料、資格、本事、體力、技術、本錢等」一切推動事物演化的「能量」,現代語言稱為「生產力」的東西。

人類之所以融入社會其中,是因為社會中存在並創造各式各樣的財富,滿足人類各個成員的各種需要。除了人類誕生初期自然財富屬於「自由索取」,人類社會財富創造和分配只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權力強制、另一種是資本交換。除此之外並沒有其他方式

權力是以力量的強制為依託,但容易滋生不滿情緒,產生抵制。資本交換相對公平,人們容易接受。這兩種都符合自然法則,前者屬於「弱肉強食」的力學物理法則或稱呼叢林法則,後者屬於「相生相剋」的溶解化學法則。前者更加快捷有效但卻血腥暴力,後者緩慢平和但卻照顧了情緒。

論二,資本主義與民主互為因果

所謂民主就是順應民眾情緒。民眾情緒波動越小民主越高,民主情緒波動越大民主越弱。(此標準,可以甄別真民主與假民主)

以權力為尊資本為輔的社會制度,稱為權力主義。以資本為尊權力為輔的社會制度,稱為資本主義。

所謂「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只是資本主義的一種形態,並不是對立關係。本不存在你死我活的制度之爭。目前東西方制度之爭主要是前期某些社會學家失誤造成的誤導。更多的是國運之爭。

正是因為真正的資本主義社會,需要最大可能照顧民眾情緒。而西方資本主義不能照顧民眾情緒,所以才有西方世界對民主的敏感。本質上是互為因果的關係。也正因為西方世界的資本運作存在很多弊病,人們才對民主異常敏感。

出現民主敏感的原因,本質上是權力對資本的侵腐,形成「微權力」的社會結構,所謂「微權力」如同化學反應加入「催化劑」,刻意強制產生反應。比如早期西方企業就是強制集體勞動,又比如壟斷企業的霸道用工等。所以民眾才會對民主耿耿於懷,天天掛在嘴上。

雖然經過多年發展,實際上西方世界目前仍然採取的是「微權力資本」主義,這與他們早期的勞資關係形成有重要原因。他們並不是真正意義的資本主義制度。由於微權力的參與,剝削成為必然。這涉及到政策、法律、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原因,但西方世界崇尚的「叢林法則」是其重要因素。

微權力特點就是企業主具有很強的強制力,而叢林法則恰恰「助燃」了微權力的泛濫。而在中國從來沒有這種情況出現,因為中國文化講究的是「中庸」,不崇尚叢林法則。

只有讓物質「自由發生反應」才是對物質個體的尊重,也就是「民主」。加入「催化劑」的反應肯定對另一方具有「強制性」。具有強制性就會引起矛盾,所以才有「資本嗜血」的抨擊,其實本質上資本屬於生產力,如同任何卡車屬於生產力一樣,沒有傾向性也沒有嗜血性,更不會天然具有剝削功能。

正是「微權力」的加入,才讓資本有了嗜血性。直白些說,汽車具有「傷人的功能」是駕駛員「有持無恐」操作的問題,汽車本身不是為了「傷人」而存在的。資本也不是天然具有嗜血性,天然嗜血性來源於早期對西方資本操作的總結,屬於學術性誤導。

如同看到汽車剛剛問世傷人太多,自然把汽車冠名有「天然傷人」的罪名。但明顯這是錯誤的。

西方世界之所以是「權力資本主義」,有一下理由:

一,權力是「力學物理」,屬於力量支撐的生產力。資本是「融合化學」,屬於自由反應的生產力。任何化學反應都需要一個「容器」,這個容器只能由「權力」承擔,而西方屬於「大社會小政府」的社會管理結構,必然沒有一個堅固的中央政權充當「容器」,保證資本的「化學反應」。叢林法則的「微權力」自然乘虛而入。所謂「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使然。

二,由於中央權力的弱化,被分解到各個個體之中,叢林法則泛濫「。自由的化學反應」變成微權力參與的「催化反應」,必然產生大資本對小資本的強制性,作為只有「體力資本」的勞動者更是深受其害。有強制性的「自由交換」自然失去「民主自由」。這就是西方世界階級分化嚴重,階級矛盾激化的原因,表現在勞資關係緊張,叢林法則泛濫。「自由民主」反而成了一個表象。

三,由於「微權力」的泛濫,每個人都有爭取權力的衝動,選舉成為社會平衡器。選舉的目的是劃分權力的再分配,屬於「你罷唱完我登場」的權力遊戲,並非是為了公平合理,或者說本質是一種形式主義的平等。是「平等腐敗權」不是為了階級矛盾緩和的平等。

可見西方社會的民主屬於「權力資本主義」民主,也稱為偽民主!

論三,中國中央集權社會制度的性質

回到中國秦到清的千年制度設計,是由一個相對穩定的中央政權建立一套法制社會,如同建立一個牢固的「容器」。由於容器牢固,容器內的「化學反應」就不需要過分關注,任其自然反應。最多「攪拌攪拌」,也就是政策性導向。

可見,中國的千年制度才是真正的資本主義制度,特別是隨著制度設計的逐步完善,「科舉、反腐」這兩個「攪拌器」不斷監督「容器內」的化學反應是否出現破壞性事故,也就是防止「劇烈反應」的產生!

「科舉制度」主要負責階級「調和」,「反腐制度」主要負責「去微權力」。特別是明朝的反腐可為嚴厲,駙馬爺都沒有機會逃脫,可見,中國的皇權可以集權但不專制!

不能把皇帝的生殺予奪看成專制,那只不過是實施的目前「最高法院院長」的權力而已。確實也存在昏君,大多活不久就被推翻,只有明君才能真正的實現統治。集權不專制是明君的特徵!

明白了這一切,就是明白了中國從秦到清朝的社會制度性質。也就明白國人對民主非常不敏感,反而很多的依靠「政府」。有人說是儒家思想禁錮大家思想造成的民眾麻木,其實不然。

儒家思想正是這種「化學反應」中的穩定劑,使資本的「化學反應」秩序化,穩定化。當然,這種秩序與穩定遇到需要「劇烈反應」的時候,卻也有「阻礙反應」的副作用。比如人類社會進展到需要生產力大解放的瓶頸時代,儒家思想就體現出了禁錮性,首先是把技術歸屬於「淫術巧技」不重視科技,再「重農輕商」制約資本流通。造成中國的資本「化學反應」沒有西方的劇烈,沒有快速解放生產力,使中國錯失爆發良機,由盛轉弱。

世人之所以感覺資本主義出現在西方,就是因為我們的「化學反應」太慢太循規蹈矩,沒能產生「劇烈反應」錯失生產力爆發機遇,讓人感覺資本主義來源於西方。這是認識上的巨大錯覺。其實中國一直是處於「緩慢」資本主義中。

改革開放幾十年我們之所以走過西方世界200年的路。一方面是「按圖索翼」少有彎路,另一方面資本主義早就植入骨髓,千年的「肌肉記憶」一旦被喚醒,可謂「輕車熟路」。所以拿破崙的「東方睡獅論」不是詭異預言,而是建立在清醒認識中國社會性質基礎之上的判斷。

由此我們有些感悟,目前「勞資關係緊張」,是否恰恰是我們進入了一個誤區,幾千年來的「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搭臺唱戲」的勞資關係,怎麼會變異成「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矛盾。這種關係真的是自然法則和規律嗎?真的揭示了資本的實質了嗎?到底是因為叢林法則誘導的「微權力」造成的還是人為誤解?

簡單的一個問題,就可以做出判斷!

資本既然是生產力,那麼體力、腦力、技術也屬於生產力,同樣是生產力都屬於資本範疇。一個人只要還活著就有資本,哪怕他窮的只剩下體力,體力也是他的資本。既然大家都擁有資本,區別在於資本的多少,如何確定誰是資產階級誰是無產階級?

如果用「生產力」多寡區分,擁有一個「生產力」到擁有「一億個生產力」的各種資本多寡人群,從那個節點區分出兩個對立的階級?1萬、2萬、5萬……100萬、1000萬?

「資本家」只是一個高級資本「玩家」,而不是因為擁有的資本多。如同物理學家是物理界出色的「玩家」一個道理。一個繼承了幾十個億資產的紈絝,幾年就敗光家產,無論如何不能說是個資本「高手」,更談不上是資本家。一個靠體力勞動啟動,快速聚集財富的人,倒可以稱為資本家,即便他的財富只是一個中產者,因為他是個資本的高級「玩家」。

這就可以解釋和解決很多社會問題、矛盾。資本的多少決定收入的多少,大家誰也不要嫉妒誰,想多掙錢就多投入「生產力」,要麼是投入勞動要麼是投入金錢。盈虧也不要怨天尤人,投資者投入的資本多,就要付出更多腦力勞動在資本管理和資本運營上多付出,否則可能虧損、破產,投入勞動力就要有「加班」的準備,不為老闆加班,是用價值換取自己的「所得」,畢竟財富不是老闆創造出來的,是通過價值交換出來的。這樣矛盾消融大家同心協力把企業做好,把公司弄盈利,自然有錢賺。法律規範的是一方違約,而不是鼓勵相互「拆臺」。

「珠寶原理」適用於勞資關係的方方面面,好企業員工捨不得離開,好員工企業捨不得辭退,彼此都是對方的「珠寶」。

樵者歸來說:

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等制度的總稱叫社會制度。社會制度的基礎是經濟制度,即一定的生產關係的總和,其中主要是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社會制度還包括由經濟制度所決定,並為它服務的政治、文化等上層建築中的各種制度。不同的社會制度,體現著不同的社會性質。

按照馬克思主義理論劃分標準,中國從秦始皇統一全國結束了奴隸制社會制度。進入了封建社會一直到清朝的1840年以前。從1840以後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所謂半殖民地社會,由於存在的時間很短,目前還沒有準確和科學的定位。

但是從嚴格的封建社會性質和意義上講,可以說秦始皇結束了封建社會。原因是中國歷史上周天子採用的是分封制,秦始皇以後大多數王朝採用了分封制與中央集權制的複合式。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封建制度了。

秦王朝通過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縣制,在全國範圍內,建立了從中央到地方層層控制的統治體系,大大強化了國家機器,這種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是我國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個新發展,對我國社會發展也發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自秦朝以後的各個奴隸制、封建制王朝,不管其政權機構的具體組織形式如何,基本上都是秦朝所創立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演變和發展。

秦朝和清朝從根本上取消了分封制,皇帝的子孫們只稱王而無封地。所以就不是真正的封建制度。而漢朝和明朝封王又封地,後來又取消了封地只封王。

秦始皇和清朝也可稱為君主制。這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最普遍的政體形式。它不僅是奴隸制國家和封建制國家的主要政權組織形式,還被少數資本主義國家所採用。君主制的具體形式並不單一,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從秦始皇開始到清朝滅亡實行的君主中央集權制,但元朝和清朝也可稱為中央集權的奴隸制社會也不為過。因為將人劃分等級以後,幾乎普通百姓淪為奴隸,統治者即是中央奴隸主階級的統治者。

秋水華章說:

按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而言,中國的封建制度確切地講,應該在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前就己經出現,直至清朝的1840年都屬於封建社會。

從1840年開始,帝國主義洞開國起,中國進入了半封建半殖民狀態,自此,中國人民深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以及其後產生的官僚資產階級的三重統治和壓迫,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1949年,共產黨毛主席領導人民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中國人民翻身做了主人,中國的面貌才煥然一新。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之大,在中國大部地區進入封建社會幾千年,但仍有少數地區和少數民族仍然過著奴隸社會生活,如西藏等少數民族地區,他們是從奴隸社會一步跨入社會主義社會的。這一點在劃分社會階段時需著重說明,以免被不懷好意的人利用。

閆恩俊說:

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後,中國歷史學家按照馬克思劃分人類社會發展階段的方法一一人類社會被分為原始社會、奴隸制社會、封建制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五個階段一一划分了中國上下五千年的社會發展階段。其中將戰國中期(前475年)至清末(1912年)劃分為封建制社會。

△馬克思

但有人認為,中國夏、商、周三代才是封建社會,而從秦到清是不屬於封建社會的。對於這個問題,我曾在另一篇文章中借用魯迅名言的句式做了回答。魯迅說:「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套用這個句式說了一句:其實中國本沒有封建社會,說戰國以來是封建社會的人(特別是歷史學家和社會學家)多了,中國也便有了封建社會。

△魯迅

馬克思在研究人類社會的發展類型時,是以西歐的歷史為依據的。而且馬克思主義史學家的「封建社會」與西方資產階級史學家的「封建社會」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馬克思主義史學家的「封建社會」是指地主或領主佔有土地並剝削農民或農奴的社會形態;西方資產階級史學家的「封建社會」指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給王室成員、王族和功臣分封領地,是一種國家管理「制度」而不是一種「社會」,屬於政治制度範疇。

用馬克思主義史學家和資產階級史學家關於「封建社會」的定義來看,中國夏、商、周三代就是西方資產階級學者所稱的「封建社會」——夏(商、周)天子(共主)將土地分封給了王室成員、王族和功臣作為領地,成為諸侯國。封建主(諸侯)是由君主(天子)分封的,封建主有義務保衛君主。而君主也有義務保護自己的封臣。中國古代學者也是這樣認為的,比如從秦代李斯與王綰的關於郡縣——封建孰優孰劣之辯,以及唐代柳宗元的《封建論》,明清之際的王夫之的封建利弊之議,都無不闡釋這一看法。但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史學家們則把夏、商、周三代劃分為奴隸社會。因為,夏朝之前的堯舜時期,肯定屬於原始社會,中國人類社會總不能從原始社會一步跨入封建社會吧,所以,堯舜之後肯定是奴隸社會了。奴隸社會之後一一按照馬克思的劃分一一肯定就是封建社會了。因此,中國從戰國中期就進入封建社會了。這也是按照馬克思的劃分方法確定的嘛。

然而,馬克思就不認為中國存在過封建社會。在馬克思一生中,寫下了很多篇關於中國的論述,但一次都沒有提到過中國是「封建社會」或「封建王朝」。僅以1995年版《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中關於中國的論述為例,就足以說明問題。該卷《選集》共收入10篇馬克思關於中國革命和中英關係的有關論文,直接提到中國的不下百處:其中大部分直接呼之為中國,同時還提出了一些形容或定性的提法,如「天朝帝國」、「滿清王朝」、「古老的帝國」、「帝國當局」、「北京朝庭」、「新的王朝」、「帝國」、「天朝」、「北京中央政府」等等,但就是沒有使用「封建王朝」、「封建帝國」或「封建政府」、「封建朝庭」等來稱呼中國。這絕對不是偶然的!

在馬克思看來,中國自古以來的歷朝歷代都不是封建社會,而是「亞細亞生產方式」的社會形態。

△於金富著、安芳澤:亞細亞生產方式下的東方社會

馬克思對「亞細亞生產方式」進行了論述,他認為這是東方歷史中一個特殊的生產方式,具體為:國家以農村公社為基本社會組織;國家在社會生活中管理農村公社;國家指揮農村公社來進行大型工程建設。亞細亞生產方式的重要特點是土地公有,不允許自由轉讓在亞細亞生產方式之下,國家的產生與西方有所不同,國家並非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而是作為一個管理者順應社會需要所誕生的。其特徵是土地公有、農村公社和專制國家三位一體。這是一個不同於西歐從原始社會、奴隸制、封建制、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社會的另類的人類社會的發展道路,即自原始社會解體以來,就一直是亞細亞生產方式的社會,沒有奴隸社會、封建社會,更沒有資本主義社會。

△塗成林著:亞細亞生產方式與東方社會發展道路

我們都知道,人類社會除原始社會外,都是有階級存在的社會,都有兩大對立的階級,如奴隸社會有奴隸主與奴隸兩個對立的階級,封建社會有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兩個對立的階級。中國古代是「亞細亞生產方式」的中央集權制社會,那麼在這個社會裡兩大對立的階級是誰呢?我認為,除了佔統治地位的統治者和少數自耕農外,夏、商、周(至戰國中期),兩大對立階級是奴隸主和奴隸,戰國中期至清朝滅亡之時,除了統治階級和極小數奴隸外,兩大對立階級是地主和農民(包括自耕農、僱農、佃農)。這也就是歷史學家們為什麼要將夏、商、周(至戰國中期)確定為奴隸社會,戰國中期至清朝末年確定為封建社會的重要依據之一!

但封建社會和「亞細亞生產方式」的社會,兩大對立階級的命運是有本質區別的:在封建社會,兩大對立的階級封建主和農民(或農奴),社會等級森嚴,封建主世代皆為封建主,農奴世代皆為農奴,絕沒有互相轉換身份的可能;而在「亞細亞生產方式」的中央集權社會,兩大對立階級一一地主和農民的身份一一是可以互相轉換的。

老不死的農民說:

典型的封建制度王朝只有周朝!其它的王朝應該說是封建主義社會王朝!因為語法上的問題人們往往把封建和封建主義混為一談!封建社會被分封的地方可以稱為「國」。封建主義社會大多是郡縣制,不能稱為「國」!但是封建主義社會應該包括稱為「國」的封建社會!從奴隸社會以後到現在的所謂的社會主義社會以前的時期都應該是封建主義社會!封建制和郡縣制應該是一種政治形式,封建主義應該是一種意識形態!不過我認為這也就是一種大家習慣的說法吧,好像還沒有什麼權威專家系統的研究論證過這種問題。

神秘圓月w說:

這是個好問題,首先我們要弄明白什麼是封建社會?封建社會是指地主或領主佔有土地並剝削農民或農奴的社會形態。西方學者的封建社會是指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給王室成員、王族或功臣分封的領地,是一種國家管理「制度」,而不是一種「社會」,是屬於政治制度範疇。

地主階級成為統治的社會是封建社會,地主與農民之間的矛盾是封建社會主要矛盾。封建社會形成的自然經濟是以土地為基礎,以農業與手工業相結合,以家庭為生產單位,具有自我封閉性、獨立性,以滿足自身需要為主的經濟結構組織。

只有明白了封建社會概念以後,才能明白中國從秦統一六國到清王朝滅亡的中國是否屬於封建社會。從以上說明看中國的古代王朝是屬於君主專制的封建王朝,與西方學者所說的封建社會有所不同。西方的封建社會帶有奴隸性質的封建社會,中國則是純粹的中央集權君主制封建社會。西方學者中的封建社會是一種國家管理制度,並非是一種社會,這是認識上的一種差異性。因此可以這樣說按中國歷史觀認為從秦國到清朝是屬於封建社會。

長白森林說:

中國的封建社會,是從公元前453的「三家分晉」,到1840年的鴉片戰爭這一階段。

這是按照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進行的劃分,是以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和生產關係的性質為依據的。

生產力的水平,以鐵器的使用為標誌。

生產關係,是以地主階級對農民階級的剝削為主要社會矛盾。

題主所說的「按照封建社會的概念」是什麼意思?什麼是封建社會的概念?

現在有一種說法,認為封建就是「封邦建國」。這完全是一種偷換概念的說法,目的就是要否定馬克思主義。

這種說法來自於那些歷史發明家,那些專搞翻案的歷史虛無主義者。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袁騰飛和易中天。

按照馬克思主義的理論,1840年到1949年,為中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歷史時期。按照這一理論,毛主席寫下了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碑文,至今鐫刻在碑身上,屹立於天安門廣場的中央。

對此有疑問者、有質疑者、有懷疑者、有欲推翻者,可以提出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302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