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孩子小時候報各種興趣班,長大以後有用嗎?_孩子小時候興趣班多好不好

首席女王駕到說: 說說我自己啊,小學的時候,我爸媽給我報名了鋼琴班,我特別的喜歡,也特別的用功! 我不是三分鐘…

首席女王駕到說:

說說我自己啊,小學的時候,我爸媽給我報名了鋼琴班,我特別的喜歡,也特別的用功!

我不是三分鐘熱度的人,可我爸媽是,在學了單手彈琴,差不多大半年的時候,我媽說,會影響我其他的功課,不要學了!

其實是我知道,她心疼錢了,也覺得接送我來回學琴很累!

於是我被迫放棄,我挺難過,也挺恨!

鋼琴一直是我心中的一個夢,但是父母沒讓我去實現,那我就自己實現吧!

進了大學,高三畢業的那個暑假,我去了肯德基打工,那時候12元一個小時,我一天做6個小時,一天有72元,整整做了兩個月!

到開學的時候,手裡懷揣著4000多元錢,我走進了一家離家很近的琴行,那裡面有老師教琴!

我報了名,每天下課去琴行學2個小時,那時候一小時是40元,一周學兩次:每周一和每周五!

我和其他同時學琴的孩子不一樣,他們家裡都有鋼琴而且是為了考級,可我不想考級只為自己喜歡,而且我家裡也沒有鋼琴,我只是單純的喜歡!

教我彈琴的男老師,特別的儒雅,我喜歡看他修長的手指給我演示指法,他對我特別的照顧,他說我和其他同學不一樣!

我笑笑,原生家庭的落寞,我是不想和其他人說的,喜歡彈鋼琴,也是一種發洩方式,無人訴說的委屈也只能靠鋼琴來發洩!

他知道我爭分奪秒的在練,常常讓我多彈一會,也給了我更多的指導!

大一那個學期,我一下課除了去琴行,就去四處兼職著,因為我想一直學下去,彈下去!

到了大三的時候,我不能說我彈的特別的好,但是我指法熟練,用他的話來說:我彈的特別的有感情!

那時候,他對我的好,懵懵懂懂的我也懂,可是我沒有時間或者,我也沒有能力的去戀愛!

父母一直怪我,平時打工的錢,都花去哪了,我也不想去解釋,即便解釋,換來的也是阻止和謾罵!

大四那年,堂姐結婚,放音樂的音響電腦壞了,當大家都在說要不要用手機直接外放時,我指了指臺下場中央的鋼琴說:要不我來彈吧!

在一片詫異中,和我父母懷疑的眼光裡,我行雲流水的彈起來,我彈過無數次的《婚禮進行曲》!

一曲結束,我回到了酒桌前,我父母不可思議的說:什麼時候會彈的?我輕輕的說了句:一直會的!對他們,我從來不交半點心,也從來不會尋求幫助!

再以後,我工作了,再也沒啥特別的時間去好好彈琴了,可我卻一直特別的喜歡,看到鋼琴就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那個老師也有了自己的琴行,有了美麗的妻子,和可愛的女兒,那個小不點,從小也學著鋼琴呢!

她肯定很幸福,因為有那麼溫柔的爸爸會教她,不像我…………

墨仔媽媽育兒說:

我現在一直都很遺憾的是,為什麼父母沒有給自己報一個興趣班,其實我小時候還是很有繪畫天賦的。

對於孩子來說,除了學習這件事情外,生活中還有很多事情值得投入精力,最後成為自己的詩和遠方。

報興趣班有沒有用?有或沒有在於你怎麼看待興趣這個事情。

覺得興趣班沒用的家長也許是看到周圍有很多孩子報了各種興趣班以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最後都荒廢了,比如誰家孩子鋼琴都練到多少級了,上了大學以後再沒碰過,誰家孩子從小學跳舞,也沒跳出個什麼名堂來,所以會覺得報興趣班就是浪費人力物力。

如果我們覺得報個興趣班就一定要達到什麼結果,如此功利的話,可能結果會讓我們失望,畢竟不是每個彈鋼琴的都會成為朗朗。

個人覺得,給孩子報興趣班是很有用的。

1、陶冶情操,修身養性

繪畫、音樂、舞蹈、書法這類藝術性質的興趣班,能夠讓孩子接受藝術的薰陶,對孩子的創造力、想像力、性格、專注力都有很大的幫助。

圍棋、象棋這類興趣班,能夠幫助孩子形成縝密的思維,學會三思而後行。

2、強身健體,磨鍊意志

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很大,學習任務也很重,長時間坐著看書學習,沒有太多機會鍛鍊身體,可是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啊。

跆拳道、拳擊、羽毛球、遊泳、桌球這些運動類的興趣班都能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並且運動還能改造大腦,越動越聰明,每當感到有壓力的時候,就可以運動一下,大汗淋漓一場,排解不良情緒,增加多巴胺。

3、一技之長,謀生手段

如果孩子能把興趣發展成為一種謀生手段也未嘗不可,教別的孩子跳舞、彈琴、繪畫,日後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也不是不可能的。

有的孩子學習成績確實提高不上去,但畫畫非常有天賦,那就可以另闢蹊徑,走繪畫這條道路。

能夠發現自己的優點和特長,把優勢發揮到極致也是一種選擇。

給孩子報興趣班也需講究方法

1、不要扎堆報班,讓興趣變成負擔

有的父母給孩子同時報了很多興趣班,假期安排的滿滿的,今天學畫畫,明天學舞蹈,上午圍棋課,下午遊泳課,孩子玩耍的時間全部被擠佔了,比上學還緊迫,那這樣就會適得其反,讓孩子覺得心累。最後,興趣變成負擔。

扎堆報班很有可能造成孩子啥都會,但每一個都是會一點,不夠深入。

興趣班可以一個個報,同時不超過兩個,如果是我給孩子報興趣班,會報一個運動類的,再報一個藝術類的。

2、因材施教,選擇適合孩子的興趣班

對於孩子來說,很多興趣班都是新鮮的,可能都想嘗試一下,但是家長不可能全部都報啊,錢包也承受不住啊。

所以,建議家長可以帶孩子先試聽一下,體驗一下,或者自己在家先和孩子嘗試一段時間,看看孩子是否能夠持續保持興趣。

另外,家長也需充分了解自己孩子的優勢,因材施教。

3、幫助孩子學會堅持

一旦報了興趣班,孩子可能會遇到各種困難,也會出現打退堂鼓的念頭,家長應該引導孩子貴在堅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不行的。

上興趣班的過程也是磨鍊孩子意志力的過程,如果要學,就要付出努力認真去學,而不是走馬觀花。

蒼月薇說:

不可否認,問這個問題的家長,其實內心是有著比較功利的想法的。

我們換個角度來看,各種興趣班,不是因為它有用而去學,而是因為它有趣而去學,學了以後慢慢會發現,它原來有用。

只要是學習,都是苦差事,需要堅持。

現在上興趣班,很多家長,其實沒有自己明確的想法,而是盲目跟風。

看到別的孩子學奧數,肯定對數學成績有幫助,嗯,咱們也去學。

看到別的孩子學鋼琴,學舞蹈。嗯,學了藝術有氣質,咱也去學。

其實,家長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幫孩子選興趣班。而是,不管學什麼,都教會孩子要堅持。

很多家長說,興趣班嘛,就是探索孩子的興趣,孩子不喜歡的,就不學了,能喜歡的再堅持。

您要是持這個觀點,估計孩子什麼都學不好。

因為不論學什麼,學到一定階段都是痛苦的,都需要默默付出堅持和努力。

如果孩子怕苦怕累,打了退堂鼓,父母也不忍心孩子吃苦,不能堅持,那真的會一事無成。

我曾經的一個高中同學,學小提琴的。他的父母逼得真狠,高中學業都那麼重了,她父母還逼她每天至少練琴一個小時。逼得最狠的時候,她甚至想逃避到要離家出走。

結果呢?她的苦練沒有白費,大學進了專業的音樂學院,畢業後進了專業樂團,業餘時間還教教小孩子,歲月靜好。現在她說起父母,都是滿滿的感謝。

《嚮往的生活》中,Angelababy無比羨慕大華,有小提琴這個特長,還感慨說,為什麼她小時候,父母沒有逼她一把,害她現在沒有一個可以拿得出手的特長。

這樣的人,沒有興趣,沒有特長,一輩子想起來都是懊悔。

最會說話的蔡康永,也曾在書中說到堅持和學習的重要。

15歲覺得遊泳難,放棄遊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遊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不堅持,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真正動心的人和事,錯過很多機會。

我們父母要做的,就是在每次孩子說「我不會」的時候,鼓勵他說「你可以」!

那位36歲失業的加油站女員工,面對失業,哭喪著臉說,「我都36歲了,除了收費,我什麼都不會。失業了讓我怎麼活啊?」

36歲,人生還有無限可能,別因為不願意學習,不願意吃苦就讓自己這樣沉淪下去。

興趣愛好會成為人生新的契機,永遠不要放棄學習

現在有個熱詞,叫做「斜槓青年」

那些除了本職工作外,還有其他特長和收入渠道的青年人,就被稱為「斜槓青年」。

這些「斜槓」副業,其實很多就來自於小時候的興趣所學。

有的人擅長攝影,有的人能夠畫畫,還有的喜歡刺繡…這些特長,未來除了怡情,還可以幫助孩子賺錢,成為安身立命的手段。

就算不當做副業,在做工作遇到困難,苦悶難過時,能夠有個興趣愛好,下下棋,彈彈琴,派遣一下,也能夠調節心理狀態,不至於陷入崩潰。

有多個興趣愛好的人,大多性格也很好,不會鑽牛角尖和走極端。畢竟,他們真的,有更多的選擇。

人生的路不止一條。

智慧的父母,能夠幫助孩子插上未來騰飛的翅膀!

龍背山7777777說:

說實話,一點用都沒有。

♥在回答之前我看了很多做家長的評價,他們都紛紛表示讓自己的孩子學習更多的東西,對孩子的成長是會有用的,說實話,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除了浪費他們的青春,別無他用。

♥我們不講太遠的東西,看一下身邊能賺錢的朋友們,在他們身上必定有一技之長,我們再看看現在的大學生畢業為什麼就業很難解決?還不如一個中專生,職專生搶走,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沒有一技之長,您給孩子報那麼多的興趣班,最終的結果就是這樣會一點點那樣會一點點,但是都不精通,如果不精通就不可能出類拔萃,你沒有辦法做到的出你拔萃又如何出高人一等呢?

♥你比如說給孩子報個舞蹈班,書法班,作文班,會不會跳舞會只是基礎寫字寫得好不好,好一點,但是不要臉,作文寫得如何呢?通順流暢,但是還達不到一些小說的級別,那麼當初給她報舞蹈班,書法班作文班又有何用呢?現在社會上各行各業需要的是頂尖拔萃的技術人員,比如我是一個開4S店的老闆,我寧願招聘一個中專修車畢業的學生,也不願意招一個什麼都會,但是什麼都不專業的人。

♥所以各位家長,當我們給孩子有興趣班的時候,應該就要想到有朝一日,他可以出類拔萃,專注一門學問的研究,比樣樣研究要好得多,即便有朝一日您的孩子學習不好,考不上大學,但是他有一技之長也一定會讓他有立足之地。

此事你怎麼看呢?評論區告訴我,謝謝關注點讚。

六和麥田說:

這是著眼點的問題

很多人認為小時候報的興趣班,長大了就是要在這個方面看到成就,否則報了這樣的興趣班幹嗎呢?長大了又不是從事這個項目的,那到底有什麼用處呢?

我就說自己大兒子的興趣班吧

小時候報桌球班,從幼兒園就開始了,並且也參加了幾次比賽,還參加過省裡的積公賽,成績不喜人,但是經歷豐富。但是更大的收穫是身體素質得到了很好的鍛鍊,每天鍛鍊一至二小時。長大後,可以作為鍛鍊身體的一個項目,並且還可以藉此機會與他人交朋友,這應該也不錯吧!

第二項是小提琴,也是從幼兒園開始的,一學就是好幾年,也考了幾項等級證書,但最終因為課業忙碌,還是放棄了。可是他對音樂的那種感覺不會差,也能夠積澱一種學習的品質,當時在學小提琴時,還是經受了一些苦的,這也讓他知道學習就是要每天堅持,每天堅持一點點都會有收穫。

還有畫畫、書法、篆刻、舞蹈等,這些都會讓他懂得學習就是刻意地練習,學習需要紮實,學習需要勤奮。同時,在他身上留下的就是陽光、自信、積極,並且現在學校有組織篆刻比賽,他就會積極參加,並且還能獲得獎勵,在緊張的學習之餘可以調節一下。

總之,我們不一定要從事自己的興趣,但是興趣活動給我們素養的發展是不可忽視的。

中科院學姐Jennifer說:

我從小到大都沒有報名過任何一個興趣班,長大後我會羨慕那些會唱歌、會跳舞、會彈吉他的。雖然現在也可以學習,但時間、精力真的跟不上了。

而我的身邊有很多從小學舞蹈、學鋼琴、學畫畫的人,有的人半途而廢了,有的人堅持到現在,還有的人沒學幾天就不學了。

總體上,那些從小興趣愛好多的朋友,通常比較會享受生活,不會心理只想著賺錢(就跟我一樣),對生活品質也有一定的要求,個別女生真的很精緻很有內涵,不是那種表面光鮮背地裡邋遢的偽精緻女生。

給孩子報名興趣班,一般有以下幾個好處:

1、陶冶情操,開發智力

繪畫、音樂、舞蹈、國學、書法等文學類的興趣班,一定程度上能夠薰陶孩子的藝術情操,

像奧數、圍棋等益智型能夠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開發智力,對學習有好處。

2、一技之長,謀生手段

如果孩子學習一門新知識,學的不錯,將來作為謀生的手段,也很好!一方面自己喜歡,一方面功底紮實,未來還是挺有競爭力的!身邊有很多開i興趣班的,都搞得不錯。

我個人是不推薦扎堆報班的,有的父母給小孩報了十來個興趣班,周末從早上到晚,過早的開發孩子的心靈,真的不好,人的一生能量有限,不要提前透支!

一般情況,我覺得報一門體育類的強身健體外,愛好運動是一生的好習慣,不僅不容易生病,對於兒童智力發育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再報一個藝術類的,陶冶情操,讓孩子內心平靜,不浮躁,學會享受生活,培養心理健康的孩子。

任何學習都避免不了,偷懶不想學,怕苦不願學,父母一定要藉此機會陪伴孩子,磨練孩子的心智,培養他的耐力和毅力,有了這樣的品質,他將來長大後,做什麼都不差~品質的培養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

清心無礙說:

孩子小時候報各種興趣班,長大以後有用嗎?

有用。

初中有個女同學,從小一直學書法,據說還得了很多少兒類的獎項。

班上的黑板報之類的,一直都是她負責的。

平時的考試,因為字寫得好,老師會給她加卷面分,尤其是語文。

甚至有一次全區會考的時候,她因為字寫得特別好,語文的作文得了滿分。

據說她偶爾還會寫字投稿,賺點零花錢,讓大家羨慕不已。

這位同學高考結束之後,在家裡辦了個少兒書法培訓班。

她們小區很多家長都把孩子送來她這裡學書法,一個暑假下來,大學的學費、生活費都賺夠了。

大學畢業之後,她的專業變成了冷門,於是,她沒有找工作,和其他幾個各有特長的同學一起辦了個書法、繪畫培訓班,專門教小朋友。

現在,她的生活過得閒適而安逸,即使因為疫情影響,培訓班的生意大不如前,她每天也是淡定地寫寫字,帶帶娃。

遇到任何事,她都是不疾不徐的態度,她說,只要心情煩躁或者有負面情緒,她就寫寫字,寫著寫著,心情就平復了。

後來聽說,那位女同學有先天性的心臟病,雖然不太嚴重,但平時情緒也不能過激。

練習書法,可以讓她一直保持平和的心態。

如果說從小練習書法讓我的那位同學保持著良好的心態的話。

那麼對另一位姐姐來說,從小報的興趣班,讓她多的技能,送給了她一份被很多人羨慕的事業單位的工作。

那位姐姐試用期結束,本來已經差不多算落選了,但本單位和另一家事業單位有一場籃球賽。

那位姐姐作為籃球隊的主力出席,為她們單位輕鬆贏得了第一名。

在那位姐姐還沒來實習之前,兩家單位的籃球賽,一直是他們單位落敗,這還是第一次贏。

於是,就因為籃球打得好,那位姐姐被留下來了。

以前上班的時候,單位每每有什麼活動,需要上臺表演的時候,我們都很羨慕財務部。

因為財務經理的女兒雖然才6、7歲,但唱歌、跳舞、古箏樣樣拿得出手。

在其他部門費盡心思考慮表演什麼節目,辛苦排練的時候。

財務部門排個大合唱意思意思一下就行。

另一個節目就讓財務經理的孩子上,無論是跳舞還是古箏,只需要拿出平時練習的曲目即可。

孩子的表演每每贏得滿堂喝彩,第一名輕輕鬆鬆落到他們部門頭上。

就不說以後是不是有用了,只看現在,孩子活潑又自信,難道不是更有利於今後的成長嗎?

小區裡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的也不少,很多家長不是說讓孩子以後十項全能之類的,這不現實。

大家的想法大部分都是,看看能不能找到孩子的興趣點所在,找到了,可以往這個方向發展一下,以後也多一種求生的技能。

即使找不到,也能認識更多的小夥伴。

更重要的是,孩子上興趣班的課的時候,家長可以稍微輕鬆一下。

至於孩子學的這些興趣班,長大了是不是有用,那就不做太多考慮,有用更好。

如果沒用,也只當是讓孩子多了一處和小夥伴社交學習的地方。

再說,孩子去興趣班,總比在家裡抱著手機、平板不放的好啊。

我家孩子有個小區的朋友,那個6歲的小男孩之前是個沉默寡言的孩子,自從學了架子鼓,一說起自己演奏的音樂,那叫一個神採飛揚和滔滔不絕。

再加上周圍人的誇獎,那個孩子本來一周只有一節課的,現在自己強烈要求一周三節課,沒有課也要去觀摩別人演奏。

我的孩子現在5歲,我也給他報了幾個興趣班,開始是跟風,現在則是孩子自己想去。

他每次去上課都很開心,至於以後長大了會不會把興趣當成事業,那就隨意了,不強求。

本文為清心無礙原創,圖片來源於小濤養花知識免費圖庫,和本文內容無關。

劉閒閒說:

孩子小時候報各種興趣班,長大以後有用還是沒用,聽聽一個年收入幾百萬的朋友怎麼說!

朋友的性格大大咧咧,她小的時候非常調皮,雖然是個女孩子,卻不喜歡和女孩玩,她跟著父母住在教職工宿舍裡,天天和院裡的幾個男孩子一起爬牆上樹,跟個假小子一樣。出於一個老師的經驗,她的父親發現她在學習上並沒有什麼天賦,於是打算另闢蹊徑。

朋友是80後,在八九十年代,興趣班的種類還沒有現在這麼多,而家長們也沒有現在這麼瘋狂,他們可能最多給孩子報上一兩樣興趣班。而朋友的父親卻給她報了好幾種,其中包括畫畫、書法、鋼琴和舞蹈……

但除了畫畫,朋友對其他的都不感興趣,別看她性子活動好動,但畫起畫來卻非常沉得住氣,在那安安靜靜地一坐就是一兩個小時,就跟變了個人一樣。可上別的課的時候卻東張西望、坐立難安,於是她父親就把其餘興趣班都停了,只讓她學習畫畫。

上了小學後,雖然她的學習成績不怎麼樣,但在學校組織的一次秋季運動會上,她帶給老師和父親一個很大的驚喜,那就是她在一百米短跑和3000米長跑中都拿了第一,她不僅有爆發力還有耐力。於是她父親又讓她去學了體育。

雖然那時候她剛上小學,但她父親高瞻遠矚,對她未來的人生已經有了規劃。她的父親是高中老師,在他們市一所重點高中任教,她作為教職工子女,不論中考成績好壞,都可以直接去她父親的學校就讀,但考大學就要憑自己的本事了。

80後們都知道,我們那時候想考個好大學真的很難。如果正常讀初中、高中,那以她在學習上的資質,別說重點本科了,就連普本都很難考上。可如果走特長生的話,考個重本還是有很大機率的。

等她讀了初中,她代表學校去市裡參加了幾次田徑比賽,權衡之下,她父親放棄了讓她走體育特長生的這條路。雖然還讓她學體育,但只是作為一個興趣愛好而已。之所以選擇放棄體育,是因為這條路有些艱難,她跑步雖快,但也只是在他們學校比較出類拔萃,放到全市的話,實在算不上優秀。

等她讀了高中,按照她父親的計劃,她準備參加藝考。她就讀的學校規定,所有學生在高一這一年全部正常上課,從高二開始正式把藝術特長生分出來,她的很多同班同學從高二才開始接觸畫畫。

之前沒學過畫畫的同學,為了走藝考這條路,不得不上一些美術突擊班,他們的壓力很大,經常要畫畫到凌晨兩三點、三四點,第二天還要一早起來上文化課,而朋友因為一直都在學習畫畫,顯現出了足夠的優勢,雖然也有壓力,但和別的同學比起來要輕鬆很多。

高考結束後,她成功被西安美院錄取,大學畢業後,去了一家美術機構做老師,因為工作勤奮努力,教課認真,性格爽朗豪放,不論是同事還是家長和學生都很喜歡她。僅用一年的時間就從普通員工做到了校區校長。因為校區業績突出,那時候她每年的收入也有幾十萬,但她並不滿足現狀,瞅準時機果斷辭職,然後自己開了個美術培訓班。從一開始的幾個學生,到現在有了五家分校,未來應該還會有更多,真真正正成為了一個人人羨慕的女強人。

她當年還學了好幾年的體育,雖然在體育方面並沒有什麼建樹,但也讓她受益良多。一方面是讓她變得不怕苦、不怕累、勇敢、樂觀、堅韌,另一方面是讓她擁有了一個強健的體質。

她的經歷告訴我們:孩子小時候報的各種興趣班,只要堅持下來了,那長大以後一定會有用!

家長們一起聊天,交流經驗的時候,經常聽有的家長抱怨說給孩子報興趣班就是在浪費錢,以後一點用都沒有。那麼請這類家長捫心自問一下:你給孩子報的興趣班是孩子喜歡的嗎?你有讓孩子堅持下來嗎?孩子真的沒有一點收穫嗎?

巧的是,我還有一個朋友也是個美術特長生,但他和上一個朋友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他對畫畫並不感興趣,也並不是從小就開始學習畫畫。他是為了高考,從高中才開始突擊學習畫畫。雖然考上了一個美術院校,但畢業後不想當老師,也沒有從事和美術相關的工作。

工作後好幾年不畫畫,手都有些生疏了,就像鋼琴彈得再好,可如果幾年不彈,手指頭在琴鍵上也沒了之前的靈活,就連曲譜都忘了。他曾一度放話,給孩子報興趣班根本就沒什麼用,可這幾年,他卻不再這麼說了。原因是,就因為領導發現他有點繪畫功底,於是就把他轉到了待遇更好的設計崗。

不論是朋友的經歷,還是作為一個六歲孩子的家長,我都認為在孩子小的時候,給他們報興趣班是有用的。

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老師和學校不會強制要求家長們給孩子報興趣班,但從幼兒園開始,老師可能就會善意地提醒家長可以考慮給孩子報個興趣班,為什麼呢?因為這真的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一方面是孩子可以在學習中找到自信,另一方面就是和別的同學比起來,這某些方面會更有優越感。

比如給孩子報了書法班,孩子的字寫得一天比一天好,老師和家長給他的讚美越來越多,或是書法比賽中獲得的獎牌等等,這些都會給孩子很大的鼓舞。在學校裡老師和同學都誇他字寫得好,他也會變得越來越自信。

比如給孩子報了鋼琴或是聲樂,學校在組織文藝匯演的時候,孩子上去彈奏或是高歌一曲,坐在底下的同學們用充滿崇拜的眼神看著他,他的心裡一定會充滿自信和驕傲。

提高孩子見識、豐富孩子的生活

我們每個人的學識和見識都是有限的,能教給孩子的東西自然有一定的局限性,超出我們認知的是沒法教給孩子的。給孩子報了興趣班,可以讓孩子學習到新的事物,掌握新的能力,不止提高了他們的見識,還鍛鍊了他們的社交能力。

孩子在小的時候,對很多事物都充滿了好奇,也有很多東西讓他們想去探索,興趣班不止可以培養他們的興趣,還可以豐富他們的生活。我小的時候生活在農村,沒有報過任何興趣班,讀了初中和高中後,特別羨慕那些有特長的同學,但我的童年至少是豐富多彩的,和村裡的小夥伴一起玩泥巴、掏雞窩、捉魚……再看看現在的孩子,特別是城裡的孩子,生活真的太枯燥無味了。

興趣班可以讓孩子過得更充實和有趣,滿足他們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給他們一個更加美好而豐富的童年。

發掘孩子的特長和興趣愛好,提高孩子的能力

我們經常說要鼓勵孩子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孩子小的時候可能並不會表達自己喜歡做什麼,或是有些東西他們並沒有接觸過,所以並不知道他們喜歡還是不喜歡、在某些方面能不能發展的很好。不讓孩子去學,永遠不會發現他們的興趣愛好,永遠不會知道原來他們在這方面還可以表現得這麼好。

明智的家長一開始會給孩子報很多興趣班,然後根據孩子的反應和愛好,逐漸摒棄孩子不感興趣的,著力發展孩子感興趣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孩子感興趣,長久堅持下來一定會有很大的進步和成果。

另外還可以提高孩子的能力。比如畫畫可以提高孩子的審美,舞蹈可以提高孩子的氣質,機器人可以鍛鍊孩子的大腦,口才可以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總之,孩子在學習中一定可以有所收穫,但前提是孩子一定願意去學,喜歡去學,並且可以長久地堅持下來。

鍛鍊孩子的意志力

堅持做一件事很容易,但日復一日地堅持做同一件事就不容易了。不論颳風還是下雨,不論寒冬還是酷暑,孩子都需要堅持去上課,家長要給孩子做一個很好的表率,不論天氣有多惡劣、情況有多糟糕,都要堅持送孩子去上課。讓孩子懂得學習不能懈怠,更讓他們懂得堅持的重要性。

這不僅是在考驗孩子,更是在考驗家長,家長堅持下來了,孩子的意志力就會得到很大的提升,可有的家長可能表現得還不如一個孩子。有時候孩子明明很想去上興趣課,可家長因為忙或是別的原因,故意找藉口給孩子請假。孩子在家長的影響下很容易半途而廢。

在孩子小的時候,給孩子報興趣班確實是有一些好處的,那等他們長大以後還有用嗎?

我的答案是不一定。但如果孩子堅持下來了,那麼就一定會有用,不論以後他有沒有從事與之相關的工作。原因有以下幾點:

1、長久地堅持做一件事情,不一定會有所成就,但一定會有所收穫。

這就和術業有專攻是一個道理,在某個領域鑽研的時間久了,你就算沒有做到佼佼者,但和大部分人比起來你在這方面也是專業的。堅持興趣愛好的同時讓你的身心得到滿足,還可以獲得別人對你的讚美和崇拜,同時還能拓寬你的交際圈,讓你找到一群志同道合、有著共同愛好和話題的夥伴。

2、人生多了一種選擇,很可能會讓你終身受益。

我們在給孩子報興趣班的時候也沒想過讓孩子把愛好發展成事業,而且興趣雖然重要,但學習顯得更為重要一些,所以家長們還是希望孩子能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學習上。但未來是未知的,誰也不知道自己以後會一直從事什麼行業,孩子多了一門特長,以後他們的人生就多了一個選擇,藝多不壓身說的就是這麼個道理。

3、精神上的一種寄託。

就算孩子以後從事的工作和興趣愛好毫不相關,但至少在工作之餘,可以給他們的生活增添一定的樂趣,而且也可以成為他們情感的寄託。身邊一個孩子堅持學了十幾年的鋼琴,他的媽媽說,以後不論他有沒有從事和音樂相關的工作,但鋼琴一定會是他生活中最好的朋友。學習或是生活中遇到了不如意的事,可以用彈鋼琴來抒發情緒,調節心情。

有一種興趣愛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有的人很可悲,因為他們活了一輩子,只知道自己不喜歡做什麼,卻從來不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別人在追求自己喜歡的事物的時候,他們只會宅在家裡看劇、玩手機。

在給孩子選擇興趣班的時候,家長們該如何做呢?

首先就是一定要選擇孩子感興趣的。

有的孩子並不會表達自己喜歡什麼,還有的孩子給家長說對什麼感興趣,結果家長興衝衝地給孩子報了班之後,孩子學了沒幾天就不想學了。

家長在一開始給孩子選擇興趣班的時候可以多報幾個看看孩子的反應,如果孩子一開始就比較牴觸,那說明孩子確實是不感興趣。不感興趣的就不要給孩子報了,只報孩子感興趣的,不要逼著孩子去學,否則很可能會揠苗助長、適得其反。

其次是學會疏通孩子的情緒。

很多家長反應,孩子一開始對某個興趣班很熱情,但學了一段時間後卻開始有些不願意去上了。每個孩子可能都會有這麼一個階段,不是他對這個事物不感興趣了,而是新鮮感沒了,也就沒有一開始那麼積極了,甚至還會產生一定的逆反心理。這時候的家長一定要疏通、安撫好孩子的情緒,過了那個階段後孩子會重拾興趣。

第三就是鼓勵孩子學會堅持。

不論做任何事,唯有堅持才有意義,興趣很重要,可堅持更重要。孩子在累了、想放棄的時候,我們家長應該及時地給予孩子鼓勵,不要讓他們半途而廢,在他們重拾信心和動力的同時還可以磨練他們的意志。

總之在給孩子報興趣班的時候,我們家長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我們要懂得發現、懂得取捨,努力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希望以上所述能對有些家長有所幫助和啟發。

愛人情感故事說:

這個問題重要的是態度。

我家大寶今年上了初中,記得在他小學的時候,我給他報過了美術班,書法班和英語班。跆拳道的培訓班,帶他去參觀了一兩次,結果沒有入班學習。除了英語班是有實用價值的,現在他上初中英語不錯,就得益於那時候他上的英語班,一連從三年級就上到了六年級小學畢業。除此之外的書法班和繪畫班,是屬於心靈類別的修煉,說白了也就是給他修心養性一下。

給孩子報這種興趣培訓班,首先是要他自己感興趣,其次是我們大人的經濟能力能夠負擔得起來。

我家大寶之所以去上繪畫班,是因為他有一個要好的同學也在那個班裡學習,所以他也想去試試,於是我們就給他報了繪畫班。繪畫班一連上了兩期,老實說,我家大寶什麼也沒學到,他畫的作品只能用無語兩個字來形容。但是他進繪畫班也不是沒有收穫。首先他和這位同學的友誼得到了加強,其次,他也和藝術有了啟蒙接觸,最重要的是一點,我們明白他沒有畫畫的天分,所以說以後的學習方向,就不要往需要繪畫才能的這一方面去規劃,比如說藝術,建築設計,外觀設計等等學科,就要儘量避免朝這個方向發展,以免做無用功。

所以說興趣愛好對於以後的學業規劃,還是有一定作用的。你可以幫自己的孩子判斷以後學習的方向,與未來的規劃。

我家大寶學完了兩期繪畫班以後,我發現他的字寫得也不是很規整,所以就讓他轉入了那個培訓機構的書法班。一來可以培養他的性情,二來可以讓他把字練好一點。

我家大寶的書法班也是上了兩期。因為看見他對藝術實在是沒有天分,所以說就讓他轉入了英語班,那時候正好是三年級,他們有英語課程了。

下面我談談個人對興趣班的看法。我覺得只要是好東西,肯定是對將來有用的。但是我們讓孩子去上興趣班,首先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心願,而是孩子有這樣的興趣,否則就不是興趣班了,而是功利班。第二,給孩子報興趣班,是為了他們的生活和身心,增加更多豐富的內容和營養,千萬不要讓興趣班變成孩子的枷鎖和沉重的負擔,讓他們心裡產生壓力和對抗。第三,我們可以通過孩子上興趣班,挖掘出他們身上潛在的特長與優點,好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避開他們的缺點,發揮他們的長處,使他們的未來的路走得更加順暢,變得更優秀。

祝願天下的孩子們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蠟筆筆小星星說:

有用。不僅僅是能賺錢或者能帶來好處的那種有用。

小時候上過的興趣班長期的有英語和鋼琴,短期的有遊泳和計算機。

因為幼兒園時期就開始學習英語,小學考上了外語特色私立小學,小學期間學了日語作為二外,初中接著上了外語特色初中,高中因為英語語文基礎好選了文科,大學穩穩上了本市211。

因為小時候學了鋼琴有些音樂基礎,學生時代一直都是文藝骨幹,參與班級活動的過程中也交到了不少朋友。

遊泳和計算機都是暑假裡媽媽給我打發時間的課,為了少看一會兒電視。

現在年齡30+有了自己的孩子,還是會給他們選擇適當的興趣班。個人認為內容積極向上的興趣班還是值得一上,如果大人有足夠的時間陪孩子外出遠足探究體驗生活那自然是更好的選擇,但如果沒有,上興趣班學習小技能跟同齡人互動交流總好過獨自在家看ipad玩手機看電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3031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