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45歲的老教師不想再去評高級職稱了,真的不參評一身輕嗎?_40歲評上高級教師

布萊特輖sir說: 說實話,45歲的老教師除非終身榮譽多或者是校級領導崗位,否則一點都不佔優勢了!我去年41歲…

布萊特輖sir說:

說實話,45歲的老教師除非終身榮譽多或者是校級領導崗位,否則一點都不佔優勢了!我去年41歲剛評上副高,一起評上的還有一個副校長大我4歲多,我倆一起參加了兩輪說課。副校長一開始不會說,我還演示一遍給他看,他第一次勉強通過了,後來又練了幾遍才第二次順利通過。另外還有兩個體育老師,其中有個是政教主任,都沒說過課,又不來提前學習準備,結果兩人都被淘汰。

教師成長黃金期是35歲前,到了40歲就開始走下坡。不要跟我說老教師教學經驗豐富,我之前也信教師越老越有經驗。可是當前時代發展節奏太快了,教學理念也更新得特別快,老經驗在以前是寶,過個十幾年可能就會跟不上時代發展而被人詬病,如果想在職稱評選上保持先進教學理念,老教師們只能不斷學習更新。可人到中年後,事情就多了,精力沒有年輕人那麼足了,你再怎麼努力學習,也很難爭過後起之秀們。所以,過了45歲沒評上高級的普通教師應該學會急流勇退,把機會讓給年輕人。

何況現在國家在編教師工資也開始注重工齡工資的增幅,今後沒評上高級的老教師退休工資不差那幾個錢。

清芙柔蕖說:

45歲,養生最重要的階段了。

有條件就評,隨緣吧!

世事無常,身心健康最重要!

我爺爺那時退休時(上世紀80年代)是一級(現在的二級),活了86歲,領了30多年退休工資。比他晚一年退休的,退休前努力評了高一級的職稱,第二年因病去世。

二潤來也說:

我覺得不是,我們學校一個老教師五十四了,一直沒參評,他本人對此也很佛系。

他為人本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教學生也很耐心,他屬於古代典型的文人,不爭不搶,但是也不溫不火。他不願意去爭取一些指標,其實,我覺得他應該去爭取,為了他的家人,也應該去爭取。

他有兩個兒子,日子都過得很緊吧,他的妻子還得了癌症,也需要錢,如果他能評上高級,一年多幾千塊錢也是好的,何況他還有這個資歷呢!

我們學校,每年為了那幾個指標,爭的那叫一個激烈,無論多大年紀,為了過優質課,恨不得重新再寫幾本教案,生怕抽的題,自己準備不到位,這段時間,除了常規教學,一有空都在準備這個了,這也能提升老師的教學能力。

有些東西,你不去爭取,是不會落到你的頭上的,畢竟,僧多肉少,人,多少還是需要點拼勁的,愛拼才會贏嘛。

如果雲知道gwMJ說:

謝謝邀請!

45歲的中年教師,在每一個學校都大量存在,誰說45歲就是老教師了?那五十多歲的教師叫什麼。我覺得45歲的教師真的划不來為評職稱經歷殘酷考驗。記得我那年為了評一級職稱真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那一年我們學校只給了兩個一級教師名額。有五個人參評。記得那天下午,領導們在辦公室開會研究參評方案。我們站在院子裡忐忑不安,一會兒領導把門關上,秘密地研究,我們幾個提心弔膽,一會兒領導出告訴我們今天沒有結果,明天再來。一連幾天,我們都是早上8:30分到校,晚上八九點鐘回家。直到五天後,領導才研究出來,隨後宣布了名單。其他人都失望而歸。我和另一名老師準備材料。在準備材料的過程中,領導又不告訴你該怎樣做,然後把你準備的材料一口否定。這樣反覆多次。有時候給複印件文件上面標頁碼,一會兒嫌字寫得大了,一會兒又嫌小了。弄的人哭笑不得。最後我的繼續教育證書上有一年份人事局沒有蓋章,我又跑到人事局去查看,原來是職教中心把我遺漏了。一直折騰了七八天,總算把資料交上去了。然後講課時間定下來了,是11月去彬縣講課。到了那一天,寒風刺骨,下著大雪,我們坐同事的車一路跌跌撞撞去的。在講課過程中,三個評委都是女的,我講了十幾分鐘,人家還是不說停,一般講課用的時間短了,過了的機率就大。我唉聲嘆氣的走出教室,心想這下完了。回到家,我三個晚上沒有睡覺,翻來覆去的想這件事。到了第四天早晨,網上公布了名單,我居然過了。從這天開始,我才徹底放下了心。評職稱要的資料繁多,過程確實很麻煩,對人的心裡是一種折磨。從那一刻起,我發誓這輩子再也不評職稱了,不就是多掙錢嗎?太折騰人了。所以,中年老師不要再去評高級職稱了,那受的折磨遠比評一級受的折磨更大。

松子說教育說:

看到題主的這個問題,我樂了!

45歲就是老教師?這種心態就是未老先衰哦!不要忘了45歲正是年富力強的年齡,有大把的精力和時間呢。

當然,如果是女教師的話,說這句話有情可原,畢竟沒有高級職稱的女教師只能到55周歲退休,即使到55周歲,還有10年才退休呢。如果是男教師的話,說這句話就不大合適了,對男教師而言,無論是否取得高級職稱,一律到60周歲退休,也就是說,距離退休時間還有15年的時間。

15年的時間能讓一個呱呱墜地的嬰兒長成青年!15年,可真是一個不短的時間。

我給你的建議是,儘量參評高級職稱

我是高中學校的老師,在37歲的時候晉升了高級職稱,從我的角度看,還是建議你去參評高級職稱。

作為教育人,大家都知道教師的工資多少直接與職稱掛鈎的,不僅如此,職稱高了,取暖費發的都會多一些。

職稱也是老師們努力的目標和方向。人一旦失去了目標,就會失去鬥志。

我們學校有個老師,是男的,也是四十五六的年紀,至今仍然是中級職稱。由於缺班主任,我曾經找過他,建議當班主任,為職稱晉升助一把力。但是被他拒絕了,寧可不晉升職稱,也不會當班主任。通過平時觀察,這個老師身上就缺乏鬥志,精神萎靡,貌似天馬行空,實則內心空虛。

45歲的年紀,自己的孩子也不小了,作為家長應該給孩子樹立一個積極進取的榜樣,而不是不思進取、得過且過。

從這幾個方面分析,建議你參評高級職稱。

我的體會是:參評職稱並不難,關鍵是創造條件

現在各地對職稱評審政策都比較寬鬆了,特別是對農村教師,根本不再受指標名額的限制,只要到了任職年限,就可以申報。對城裡的老師來說,名額比往年也增多了。

面對僧多粥少的職稱指標,競爭可能很大,但是總會有勝出者。

如果你想成為勝出者,需要做到如下幾點:

①在學校謀個「一官半職」,比如班主任、備課組長,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真心付出就會有所得。這樣的話,可以加上管理分,加上工作量,在民主評議的時候,也容易得到評委們的認可。

②好好教學,提高成績。無論哪一所學校,對教學成績都非常重視,並且教學成績所佔的比重最大,教學成績好了,基本能夠奠定推出去的基礎。

③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參加優質課比賽,參加公開課,參加教研課題研究等,業務成果很重要。

④只要你表現好了,政府表彰的榮譽也會唾手可得,這個對職稱參評來說也很重要。

這四點,是不是很容易啊?

我的觀點

常言道:無官一身輕。對職稱評審來說也是如此,如果不追求職稱的話,也是無欲無求的,心裡的壓力就很小,負擔也很輕。

只要你滿足現狀,滿足中級職稱的工資,面對取得高級職稱的同齡人拿著高高的工資,沒有攀比的心理,能夠心理平衡的話,也很不錯!

因為有句俗話說得好:知足常樂嘛!心情好,身體好,如果可以健康長壽的話,「少拿」的錢就都「賺回來了」!

呵呵,你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嗎?歡迎留言和評論。


我是朗月寒雪,感謝閱讀,歡迎關注,一起聊教育。

採柏倚竹說:

評不評在於個人性格。有的老師不喜歡為了職稱去追名逐利,只求上好自己的課,對學生問心無愧即可。可有的老師好勝心強,認為評不上高級不只是工資受影響,感覺還會低人一等 所以只要不到退休年齡,就還是拼命爭取,不達目的不罷休。

有的老師的確通過自己的努力並且抓住了一切機遇在退休前順利晉級高級職稱。但有的老師也因為種種原因沒有通過。總之,機會還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你如果早就選擇了躺平,那天上肯定不會掉餡餅,及時積極爭取也未必心想事成。因為評職過程多數學校或多或少是存在人為因素的,沒有絕對公平。比如與職稱評定息息相關的各種榮譽證書很多時候決定權在於領導。過於清高的老師如果只是憑藉埋頭苦幹,不擅長和領導套近乎,很多時候成績再好也會和榮譽失之交臂。我本人就是這樣只知低頭拉車,不懂抬頭看路,結果成績雖然年年遙遙領先,卻沒有一個實質性的教學榮譽證書,連續三年評職無望。

唉!說多了都是淚,如今年齡越大身體越不好了,對職稱已心如死灰,只想平安退休,身體別有大問題就行。

蒙山山人說:

45歲的教師,大部分已經辛辛苦苦工作了20多年,當高級職稱來臨時,他們不是不想參評,看看參評的條件,看看自己的工作。放棄參評是一種無奈和不甘。他們可以用心的教好自己的學生,他們可以做到桃李滿天下,他們可以奮勤忘食的工作,他們卻真的拿不出高級職稱需要的硬體。教師的職責讓她們蠟炬成灰淚始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3107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