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彭德懷與林彪,是唯二指揮過百萬大軍的開國將領,誰的地位更高?

天數茫茫A說: 拋開政治問題不說,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彭德懷(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日)…

天數茫茫A說:

拋開政治問題不說,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彭德懷(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日)和林彪(1907年12月5日~1971年9月13日)都是我黨、我軍中,最能打仗的高級將領,更是少有的、指揮過百萬大軍的名將,並且他們也都是共和元帥。那他們誰的地位更高呢?

說實話,這樣一個問題,一般需要從兩個方面回答,一是看他們在各個時期,實際擔任的職務職位,二是看他們在人民心目中的影響與威望。

首先,他們二人差不多同時參加革命,但彭德懷同志一參加革命,便領導了平江起義,親手創建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並擔任該軍軍長,因此可以說彭德懷是我軍的創始人之一。而林彪雖然比彭德懷稍早一些時間參加了南昌起義和湘南起義,但是林彪在這兩次起義中,都只是基層(連級)指揮人員。可見,從他們開始革命時或者說在中國革命早期,彭德懷的實際地位是要高於林彪的。

後來,林彪成長較快,在中央蘇區進行第四次反圍剿之前(1932年3月),他已經和彭德懷一樣,做到紅軍的軍團長了。不過彭德懷當時還兼任了紅軍副總司令,其地位肯定要高於林彪。抗日戰爭爆發後,林彪出任八路軍115師長,而彭德懷是八路軍副總指揮,地位仍然高於林彪。

在解放戰爭中,彭德懷是西北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林彪是東北野戰軍司令員,單說這個職務,他們應該是平級的,不過彭德懷還兼任了中央軍委副主席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而彭德懷兼任的這些職務,明顯就要高於林彪了。由可見,無論在土地革命時期,還是在抗日戰爭時期以及解放戰爭時期,彭德懷的實際地位,都是要高於林彪的。

新中國成立後的情況和解放戰爭時差不多,也是彭德懷高於林彪。但是在1959年7月廬山會議後,彭德懷同志受到了錯誤的批判,他的地位開始直線下降。與之相反的是,這時林彪在黨和軍隊中的地位卻直線上升。也就是說在1959年7月以後的十多年時間裡,彭德懷的實際地位是要低於林彪的。

1971年9月13日,林彪駕機出逃,最後他所乘坐的飛機在蒙古溫都爾汗地區墜毀。1973年中央決定開除林彪黨籍。1981年最高人民法院,將林彪定為林彪反革命集團主犯,沒想到一代名將卻以這樣的結局收場,這難免有點讓人黯然神傷。

在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彭德懷同志的歷史問題得到了平反,並恢復了名譽。一個是歷史的罪人(林彪),一個是橫刀立馬的大將軍(彭德懷),那麼他們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應該是不言而喻的。

xaoyaolee說:

首先你的問題就不對,唯二指揮過百萬大軍的開國將領是林彪和鄧小平。

彭德懷指揮的志願軍雖然先後一共有百萬,但是同時在朝鮮的軍隊沒有百萬。

林彪指揮的四野確實有百萬之眾。

另外同時有指揮過百萬軍隊的是鄧小平,擔任渡江戰役總前委書記,劉伯承、陳毅、粟裕、譚震林等元帥和大將都受他領導,指揮百萬雄師過大江,一舉解放了全中國。

至於比林彪和鄧小平誰的地位高,除了後來林彪反革命集團、鄧小平領導中國走向改革開放這些眾所周知的因素,這兩人的地位長期都是平起平坐的。

30年代以前,鄧高於林。1928年鄧擔任中共中央秘書長的時候,林彪只是井岡山上的連長。1929年鄧年領導百色起義指揮紅七軍紅八軍的千軍萬馬的時候,林彪也只是個團長。

30年代到50年代,兩人平起平坐。林擔任115師師長,鄧擔任129師政委。1945年兩人同時任中共中央委員。林擔任東北局書記兼東野司令和政委,鄧擔任中原局書記和中野政委。林作為總前委書記指揮遼瀋戰役和平津戰役,鄧作為總前委書記指揮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1955年兩人同時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1956年鄧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1958年林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1966年-1971年,鄧被打倒,林成為黨的接班人,二號人物,林高於鄧。

1973年-1997年,林成為反革命集團首腦,鄧兩次復出,最終大器晚成,成為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核心,帶領中國人民走向了改革開放的新時代……

寧死不979說:

彭德懷和林彪,在中國革命的不同歷史時期,地位不同。

1,中國革命早期,彭德懷地位高於林彪。1928年一月升任中國革命軍團長。四月在大革命失敗的革命低潮時期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七月22日與滕代遠,黃公略等領導平江起義,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任軍長兼第13師師長,率部在湘鄂贛邊區轉戰數月,建立三省邊界革命根據地,後率第五軍主力,把井岡山與毛澤東,朱德領導的第四軍會師。

1927年,林彪參加南昌起義時,以及1928年進入井岡山時,是連長,1932年,林彪任軍團長,和彭德懷並駕齊驅。

2,抗日戰爭時期。彭德懷地位高於林彪。彭德懷是八路軍副總指揮,林彪是115師師長。

3,解放戰爭,林彪地位和彭德懷相當。林彪任東北人民自治軍總司令,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兼政委,後任第四野戰軍司令。同一時期,彭德懷任西北野戰軍後為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

4,解放以後,林彪地位高於彭德懷。1955年評定共和國元帥,彭德懷高於林彪,位列第二、第三位。此為對1955年以前的總結,彭德懷地位高於林彪;此後彭德懷遭受迫害,林彪則一路順風,直到1971年在外蒙古粉身碎骨,身敗名裂。

5,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彭德懷地位遠遠高於林彪。黨史軍史上對彭德懷的評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帥,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而林彪的評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帥,軍事家。

度度狼gg說:

部分讀者簡單地認為,彭總和林總在紅軍時期,分別擔任了紅三軍團、紅一軍團的軍團長,解放戰爭時期又分別是兩大野戰軍的司令員,1955年再同時授予元帥軍銜,黨內地位和軍隊級別應該相差無幾,其實大錯特錯也!因為早在1931年起,彭老總就已經是林總的直接上級!

先說紅軍時期

彭老總正式成為紅軍的高級指揮員,當然是1928年6月的「平江起義」,時任湘軍團長的彭德懷在革命的低潮時期,毅然率部起義走上井崗山,其初始職務是紅5軍軍長兼第13師師長。

某種意義上,已經是我軍一個「山頭」的代表人物,而林總此時的職務,不過是紅4軍的一名營長,而且還是剛剛由連長晉升的。

至1930年8月間,中央蘇區的紅軍擴編為紅一方面軍,開始下轄紅一軍團、紅三軍團,彼時方面軍總部的首長名單是:

朱德任紅一方面軍總司令、毛主席任總政委和總前委書記、彭德懷任副總司令、滕代遠任副總政委,朱雲卿任參謀長,整個方面軍發展到30000餘人。

其中紅三軍團的總指揮(後改稱軍團長),由方面軍副總司令彭德懷兼任,紅一軍團的總指揮,由方面軍總司令朱德兼任,因為紅一軍團的整個指揮部都是由方面軍司令部兼的。

那麼林總當時的職務是什麼呢?紅一軍團主力紅4軍的軍長,這還是連續破格提拔的結果。換句話說,在紅軍的早期階段,就已經形成了朱、彭兩位老總「正、副總司令」的格局。

至於紅三軍團長的職務,那也是以方面軍首長的身份兼任的,因為兩個軍團經常分開活動。而林總僅僅是其下二級作戰單位的軍事主官,紅4軍之上還有軍團、方面軍兩級建制呢。

1932年林總晉升紅一軍團長,朱老總免兼,此時彭總的職務雖然沒有什麼變化,但是又當選為「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準確來說,當時的朱老總、彭老總已經是紅軍的「統帥」級人物,而林總僅僅是「戰將」級的紅軍之鷹。

就黨內職務而言,彭總於1934年初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已經是中央領導,而林總還沒有可能達到這個級別。

在四渡赤水期間,由於紅軍經常奔襲敵人和大打運動戰,指戰員們特別疲勞又不太理解,林曾寫信請求彭總「出來指揮」,箇中細節,歷史愛好者應該認真品,這個事的發生,也造成了毛主席和彭老總多年的誤會。

在長徵的「最黑暗」時期,也就是紅一、紅三軍團單獨北上之際,中央紅軍主力14000餘人臨時整編為陝甘支隊,由於朱老總正隨四方面軍行動,所以是由彭總出任陝甘支隊的司令員、毛主席擔任政委。

軍事地位已經很清晰了,因為林總當時的職務,是支隊副司令員兼下轄的第一縱隊司令員,仍然是直接下級。

再說抗戰時期

1937年陝北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時,彭老總的黨內職務已經是「政治局委員」(1936年補選),軍職為八路軍副總指揮(後改稱第十八集團軍副總司令)。

不久朱、彭兩位老總率領八路軍的三個師,東渡黃河奔赴抗日前線,眾所周知,林總只是其中第115師的師長。

1940年5月朱老總奉命返回延安後,我方於內部成立了八路軍「前方指揮部」,以彭總為總指揮,全權指揮八路軍各部在華北前線的抗日,儘管林總因傷已經不在前線,理論上仍然是彭總的部下。

著名的關家堖戰役期間,彭總曾經對129師師長劉帥發脾氣,甚至要「取消番號」,上下級關係非常清晰。

在1945年黨的七大上,彭老總繼續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同時還是中央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而林總剛剛當選為「中央委員」,在軍委的職務也只是一名委員,政治局委員和中央委員有什麼區別,不需要詳細解釋了吧?

解放戰爭時期

抗戰勝利之初,情況是比較特殊的,當時我軍還沒有統一改稱為「人民解放軍」,而是仍然以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部作為全軍的總部,對外仍稱延安總部,以朱老總任總司令、彭老總任副總司令,林總的新任職務則為山東軍區司令員。

1947年3月24日,延安總部第一次正式使用「人民解放軍總部」的名稱,取代了原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總部的名頭。總部領導人則基本保持不變,即朱德任總司令、彭德懷任副總司令,同時分任中央軍委副主席。

所以在保衛陝甘寧邊區的作戰中,彭總是以解放軍副總司令、軍委副主席的身份,兼任的西北野戰兵團司令員,也就是未來的西北野戰軍、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彭總始終是軍政主官一兼挑),注意他是以上級首長的身份「兼任」,其黨內軍內地位,要高於其他所有大軍區、野戰軍的軍政首長們。

指揮百萬大軍

我軍的大原則是「黨指揮槍」,這跟敵人有著本質的區別,各級首長所指揮的兵力多少,跟軍政級別未必完全掛鈎。比如淮海戰役成立總前委時,華東野戰軍42萬兵力,中原野戰軍不過14萬兵力,然而總前委書記卻是由中野鄧政委擔任的,這是明證。

解放戰爭中彭總指揮的部隊數量,明顯低於林總,那是因為兩大戰區和兩大野戰軍的情況截然不同,西北人口稀少土地貧瘠,無論敵我都不可能養活太多的軍隊。

包括號稱「西北王」的胡宗南,手底下也不過20多萬兵力,所餘部分兵力分別調往華北和豫西。同樣,西北野戰軍從最初的28000餘人起步,經過不斷發展,到1949年初也不過155000餘人,第一野戰軍擁有35萬兵力時,那是接收了華北軍區的兩個兵團以後。

而東北人口稠密工業發達,獲得武器也較為容易,利於我軍壯大力量,東北我軍因此得以從10萬人馬發展到百萬之眾,這是環境和形勢所造成的,跟部隊首長級別沒有直接關係。

各大軍區和野戰軍無論擁有多少部隊,那也都是黨的武裝,軍政首長都是中央軍委根據情況任命的,而黨內地位和軍隊資歷則是歷史形成的,這是兩個賽道。

兵力較多的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陳毅,調任中野時只能屈居第一副司令員,副司令員粟裕戰功卓著亦只能授大將銜,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正是基於以上原因,彭老總真正能夠指揮百萬級別的大軍,已經是建國以後的抗美援朝時期,成分來自各大野戰軍的志願軍,兵力峰值為134萬餘人。

而這一數字,林總早在解放戰爭後期就達到了,1948年遼瀋戰役前,東北人民解放軍總兵力為103萬人,至1950年底,第四野戰軍兼中南軍區的所屬兵力達到了150人!

但是這並不影響,彭老總始終是林總的上級,從黨內到軍內的地位莫不如此,我軍歷史上,可以習慣性稱為「老總」的僅有朱、彭、賀、陳、徐等幾位老帥,林總這麼稱謂是不合適的,如果兵多就得地位高,那不成了張某燾之流了?

1955年授銜時,彭老總的元帥排名不出意外,緊隨朱老總居第二位,而林總儘管「進步」較快也只能排名第三,如此排名即便是軍事地位也是非常客觀的,千萬別誤讀歷史,至於1959年以後的事情,那得另當別論了。

叢中笑6603說:

這要分開來講。

抗日戰爭時期,彭德懷將軍是八路軍副總指揮,林彪將軍是八路軍師長。

解放戰爭時期,彭德懷將軍是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林彪將軍是第四野戰軍司令員。

新中國成立後,彭德懷將軍先後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軍委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員,國防部長。

林彪將軍先後任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副主席。

藍風破曉說:

彭德懷,國之虎帥,善於打硬仗聞名天下。

林彪,國之智帥,未戰先算,軍事指揮水平享譽中國大地。

兩人不好比較,但如果分階段比較的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1、1959年以前,彭德懷的總體地位高於林彪

(1)土地革命時期,彭德懷的地位基本高於林彪

彭德懷比林彪大9歲,當彭帥15歲被北洋官府「通緝」時,林彪還是「尿尿和泥玩」的年齡。

南昌起義前後的林彪,剛20歲,是個連長。跟著朱德參加湘南起義時,仍然是連長。

而同一時期的彭德懷,已經是團長,並在1928年7月領導了平江起義。

1930年,彭德懷是第三軍團總指揮。那是絕對的風雲人物。

而同一時期的林彪,雖然職位不低,擔任了紅一軍團第四軍軍長,可比起彭德懷的職位,還是差一級。

1931年,彭德懷又擔任了中華蘇維埃軍委副主席。

不過,1932年,林彪擔任了紅一軍團的軍團長,如此,林帥和彭帥地位基本相當。

整個長徵過程中,兩人分別是兩個軍團的軍團長,是兩員絕對的悍將。

總體來說,從1927年到1937年,彭德懷的地位要麼高於林彪,要麼和林彪相當,綜合說來,彭德懷的地位高於林彪。

(2)抗日戰爭時期,彭德懷的地位明顯高於林彪

抗日戰爭時期,林彪是115師的師長,彭德懷是八路軍副總司令,是戰場的直接指揮。

況且,林帥僅僅打了半年仗,就被閻錫山的人誤傷,開始長期養病。

抗日戰爭時期,彭德懷的地位碾壓林彪。這個最清晰,沒有任何的歧義存在。

(3)解放戰爭時期,彭德懷的地位還是高於林帥,林彪的戰場表現比彭德懷突出

解放戰爭時期,林彪是東北軍區的司令員,彭德懷是西北軍區的司令員,而且彭德懷還兼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司令員,從職級上來說,彭德懷仍然是高於林彪的。

不過,解放戰爭時期,最亮眼的雙子星是林彪和粟裕。

林彪攜百萬虎賁,解放了東北,進入了關內,解放了天津,參加了渡江戰役。真的是:三大戰役有其二,渡江戰役有其半。

誰能否認,解放戰爭中林帥的突出作用?

那個階段,別看林彪職位不如彭老總高,但影響力不弱於彭老總。

(4)新中國建立後到1959年,彭老總地位還是高於林帥

新中國剛建立時,彭老總擔任了中央軍委副主席,林彪則是中南軍政委員會主席、中南軍區兼第四野戰軍司令員。

從這看來,彭老總的職位仍然高於林彪。

1950年10月,彭老總帶著大軍出境抗美援朝,和美國死磕,在第一、第二、第三次戰役中平推麥克阿瑟的大軍,讓世界震撼。

史達林曾對在朝鮮的蘇聯軍事顧問說道:彭德懷是世界名將,你們要聽他的。

1952年4月起,彭德懷作為軍委副主席,已經開始主持中央軍委的工作了。

同一時期,同樣是軍委副主席的林彪,地位顯然不如彭老總。

1954年9月,彭德懷擔任國防部長、國務院副總理、國防委員會副主席。而在1954年同期,林彪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和國務院副總理。

1955年授銜,彭德懷是第二位,朱德是第一位,林彪是第三位,這足以說明,二十多年的戰爭年代中,彭德懷的地位是高於林彪的。

直到1959年,廬山會議後,一切顛倒了。

彭老總被免去了國防部長等重要職務,而接替彭帥國防部長之位的,恰好是林彪。

這是一個分水嶺。

2、從1959年--1971年,林帥的地位遠高於彭帥

(1)1959-1971,林帥地位高於彭帥,不過林帥早去世三年

林彪擔任國家重要領導人,1959年是個關鍵的節點。

因為這一年,眾所周知的原因,彭德懷已經失勢了,完全無法和林彪相比。

此時,朱老總已經了老了,劉帥眼睛不好,陳帥是國務院副總理,林彪的重要對手只有鄧小平了。

而林、鄧兩人,也是毛澤東最為看重的兩位。

誰成想,時代的大衝擊在1966年翩然而來了,林彪搖身一變成了中國的第二把手,劉、鄧被批。

彭德懷從1965年到西南大三線擔任第三副主任,後來依然沒有躲過各種衝擊。

相比而言,林彪很滋潤。

直到1971年,林彪和妻子葉群、兒子林立果等人潛逃,在外蒙古的溫都爾汗肯特省貝爾赫礦區南10公裡處,機毀人亡。

此時,彭老總病重。

1974年11月29日,彭老總病逝。

1971-1974年,彭老總還活著,而林帥已經去見馬克思了,這短時間的地位當然不能和彭老總相比了。

(2)林帥和彭帥死後的地位

1978年三中全會上,為彭帥平反昭雪了,恢復了各種名譽。只是,彭帥再也看不到了。甚是可惜,遺憾!

不過,林彪在死後,被人們津津樂道的僅僅是戰場上的那些經典戰役,至於恢復名譽,平反昭雪,則一直沒有,直到現在。

所以,從林帥和彭帥死後的地位來看,林帥也不如彭帥。

縱觀歷史五十一年,從1927年到1978年,整體地位上,彭帥是高於林帥的,這個我們已經仔細做了分析了。

但是,有一說一,林帥在戰爭年代做出的巨大貢獻,我們也要認可,不能因為後來的錯誤,直接抹殺了前期的貢獻。

跨過鴨綠江2063說:

無可爭議,當然是彭老總地位高。

①抗美援朝,打敗以老美為首的聯合國軍

②解放戰爭中,一野對付的是青海馬和寧夏馬。這兩支馬家軍讓紅四方面軍損失慘重,抗日戰爭時期也讓小日本頭痛。但彭總還是打敗了他,解放了青海和寧夏。

③抗日戰爭時期,彭老總是八路軍的前方總指揮,帶領八路軍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韓含晗說:

分時間段吧,一直到彭總卸任國防部長之前,彭老總的地位一直高於一零一。

土地革命戰爭期間,彭老總帶領部隊發動平江起義後,成為了紅五軍的軍長。後來和朱毛紅軍會師井岡山。這時候一零一才逐漸嶄露頭角。

後來紅軍打算成立四個方面軍,彭老總因為部隊覺得軍隊實力不夠,大義凜然放棄了成為紅三方面軍總指揮的機會,做了紅三軍團的軍團長。這時的一零一也成長為了紅一軍團的軍團長。但是,彭老總在後來成為了候補委員也高於一零一。

在長徵中,紅一軍團為開路先鋒,紅三軍團為殿後柱石,保衛黨中央北上抗日。長徵後期成立了陝甘支隊,彭老總為司令,毛主席為政委,這時初步奠定了彭老總軍內二號人物的地位。

此後,一直到彭老總卸任國防部長一直是軍隊二號人物,也一直高於一零一。

而後來,一零一做了常委,副主席,顯然高於彭老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3144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