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紅樓夢》整篇沒有"紅樓"這個建築,卻為何取名《紅樓夢》?_紅樓夢為什麼有那麼多別名

一往文學說: 1. 《紅樓夢》的"曾用名" 在《紅樓夢》的開篇,就跟我們介紹了這本書有四個名字。第一個是《石頭…

一往文學說:

1. 《紅樓夢》的"曾用名"

在《紅樓夢》的開篇,就跟我們介紹了這本書有四個名字。第一個是《石頭記》。女媧補天煉就五彩石,有一塊被棄置在了青埂峰下。久而久之這塊石頭通了靈,自惱沒有補天之能,正在這時經過了一僧一道,石頭就請求他們帶自己去紅塵之中走一遭。於是二人施展法術將它變成了美玉大小帶來了塵世。這就是賈寶玉出生是嘴裡含的玉。這塊石頭隨著賈寶玉一起經歷了一番"離合悲歡,炎涼世態"之後,這番經歷也就刻在了石頭上,這些刻在石頭上的文字即為書中所記,因此此書名《石頭記》。

和《石頭記》這一名稱來源的位置相同,《情僧錄》同樣出自第一回。在一僧一道帶美玉下凡之後,不知道過了幾世幾劫,有個空空道人路過了青埂峰。這空空道人看到這石頭上所刻的文字"雖有些指奸責佞貶惡誅邪之語,亦非傷時罵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倫常所關之處,皆是稱功頌德,眷眷無窮,實非別書之可比。雖其中大旨談情,亦不過實錄其事,又非假擬妄稱,一味淫邀豔約、私訂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幹涉時世,方從頭至尾抄錄回來,問世傳奇。"可見這空空道人到底不過是個俗人。仍舊在意一些世俗的規矩,不過是一個酸儒。從這以後,這個空空道人"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為情僧"所以這本空空道人抄錄的書也就變成了《情僧錄》。

第三個是東魯孔梅溪者改題的《風月寶鑑》。風月寶鑑是在《紅樓夢》第十二回"王熙鳳毒設相思局,賈天祥正照風月鑑"中出現的一個寶物。當時賈瑞被王熙鳳戲弄的病入膏肓,門外來了一個跛足道人,將這風月寶鑑給了賈瑞,並且叮囑他千萬不能照正面。賈瑞依言照了鏡子的反面,結果發現是可怖的骷髏,嚇得賈瑞大罵道士。在這時,賈瑞也對鏡子的正面產生了好奇,忘記了跛足道人的勸說照了正面,結果發現是巧笑嫣然的鳳姐。賈瑞一時難以自持,於是進入了鏡中和鳳姐雲雨一番。出來之後依舊不滿足,自此只照正面,沒過多久就一命嗚呼了。賈瑞的爺爺白髮人送黑髮人,一氣之下便要燒掉鏡子。這鏡子便哭喊著說"誰叫你們瞧正面了!你們自己以假為真,何苦來燒我?"最後跛足道人出現救走了鏡子。風月寶鑑在說賈瑞"以假為真"其實全書的主旨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這也正是曾經以《風月寶鑑》命名此書的一個重要原因。

最後一個名稱就是《金陵十二釵》。據第一回言,曹雪芹得到了《情僧錄》之後,在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數次,並最後定名為《金陵十二釵》意即為記錄金陵地區的眾多出眾的女子。在《紅樓夢》中有四代家族,分別是賈、史、王、薛。這四大家族除了居住在京城就是居住在金陵。居住在京城的這部分無疑是受到了皇上的賞封,進京做官並且可以帶著家眷一起來。所以"金陵"可以看作是四大家族的祖籍。由此可見,這本書著重記述的是金陵地區四大家族中出眾的女子。

2. "紅樓"是什麼意思?

"紅樓"和"朱門"其實是一樣的,在中國古代都是代指豪門大戶人家。同樣是在第十二回中,有一段脂批"好知青冢骷髏骨,便是紅樓掩面人"。這一句詩是唐伯虎所作,在這裡用這一句來點評賈瑞正照風月寶鑑,簡直是再合適不過了。同時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紅"指代的是女子,以《紅樓夢》做題目正是在哀悼這些逝去的女子。其實不管"紅樓"二字作何解釋,重點都在"夢"字上。不管是這些聰明靈秀的女子還是金玉滿堂的富貴,對於作者來說,或者說是對於讀者來說,都像是南柯一夢一樣的虛幻。而將他們記載下來正是因為在這虛幻之中,作者和我們確確實實的感受到了酸甜苦辣和各種美好。

"紅樓夢"這個名字最早出現在第五回"遊幻境指迷十二釵,飲仙醪曲演紅樓夢"寫賈寶玉神遊太虛幻境,在幻境之中看到了代表十二釵命運的判詞,在幻境中飲酒,並且聽了曲子,這曲子就是新制的《紅樓夢》十二支。這十二支曲子同樣也是在揭示十二釵的命運。除了判詞和十二支曲解釋了群芳的命運,賈寶玉在太虛幻境中看到了"千紅一窟(哭)""萬豔同杯(悲)"都是在告訴我們這本書的悲劇性結局。

除此之外,"紅"在《紅樓夢》一書中也有著獨特的地位。"紅"在中國象徵著富貴吉祥喜慶,同時也象徵著塵世欲望。在《紅樓夢》一書中賈寶玉可以看作是"紅"的代言人。他住的地方是"怡紅院"他提的字是"怡紅快綠"他的號是"怡紅公子"......除了寶玉之外,《紅樓夢》中的眾人都有紅色的衣服,甚至林黛玉也有一個"大紅羽紗面白狐狸裡的鶴氅"。在過年的時候,賈寶玉去襲人家裡探望襲人,見到了襲人的兩姨妹子,回來之後問襲人"那穿紅的是誰""襲人道:"那是我兩姨妹子。"寶玉聽了,讚嘆了兩聲。襲人道:"嘆什麼?我知道你心裡的緣故,想是說他哪裡配紅的。"但是賈寶玉並不這樣認為,相反他覺得那樣的人穿紅再合適不過了。可見在這本書裡"紅"是有著特殊含義的。

3. 從"紅樓"看女性崇拜

《紅樓夢》中對於女性有一種突破時代的情感。在當時的封建社會,女性依舊是男性的附屬品。但是在《紅樓夢》中我們可以看到,裡面的男子是懦弱的好色的,是不如女性的。比如和王熙鳳形成對比的賈璉,比如和探春形成對比的賈環,再比如和薛寶釵形成對比的薛蟠等等。全書對於女性都採取了一種褒揚讚賞的態度,因此在面對他們"千紅一哭""萬豔同悲"的結局的時候才顯得格外的惋惜和心痛。例如賈寶玉作為這個家裡最尊貴的公子,能夠記得金釧兒的生日,並且在王熙鳳生日時偷跑去祭奠。再如在大觀園中時,眾姐妹結成了詩社,每次賈寶玉都在關心各個姐妹能不能順利寫出詩來,最後只有他自己完不成題目,於是心甘情願的認輸。賈寶玉像是一個守護者,他守護著這群美麗的女子,同時也能夠看到這些女子的光彩奪目。並且願意承認眾多姐妹都比他優秀,這在當時的封建社會,甚至在當今社會都是很難做到的。

《紅樓夢》一書有眾多題目,這些題目至今沒有一個失傳,或許正是因為這些題目每一個都傳達出了作者不同的思想。但是他們的宗旨和核心是不變的。這本書記錄了在當時那個時代一場青春的美好,一場夢的破碎。作者經歷了從富貴榮華到乞討為生的變故,也正因如此,他才能看破繁華背後的悽涼。就像魯迅先生說的"悲涼之霧,遍布華林"。所以不管是《紅樓夢》《石頭記》《風月寶鑑》《情僧錄》還是《金陵十二釵》都在告訴我們,這一切都是真實,但這一切也終將歸於虛妄。

綠野萍蹤01說:

《紅樓夢》應當是這部書最初的書名,但是,書中卻沒有出現「紅樓」這樣的建築。沒有「紅樓」而叫《紅樓夢》,是不是文不對題呢?其實,這個書名在書中肯定是提到了的,也就是說,故事中已經「點題」。這一處「點題」不是第一回前面的那一大段講述書名來歷的文字,而是隱藏在薛寶琴的故事之中。

薛寶琴只是一個大觀園的過客,她的故事中為何隱藏著《紅樓夢》書名呢?

《紅樓夢》就是最早的書名

第一回書中,批閱者寫了這樣一段話,細細交代了《紅樓夢》書名的來歷:

空空道人聽如此說,思忖半晌,將《石頭記》[甲戌側批:本名。]再檢閱一遍……從此空空道人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為情僧,改《石頭記》為《情僧錄》。吳玉峰題曰《紅樓夢》。東魯孔梅溪則題曰《風月寶鑑》。後因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則題曰《金陵十二釵》。

這段講述書名來歷的文字,恐怕是作者故弄玄虛而留下了的,目的就是要掩蓋真相,其本質還是「甄士隱」、「假語存」。《紅樓夢》在當時是禁書,如果批閱者以真實的人名署名著作權,豈不是出賣了自己或者出賣了朋友?所以,人名是借用的「故人」人名,書名的來歷也是為了隱藏《紅樓夢》的真相,意思是說,作者本人寫的不是「紅樓夢」。「紅樓夢」這三個字太敏感了,怎麼能直接說是作者所為呢?

我認為,《紅樓夢》才是這部書的本名,其他幾個書名都是為了混淆視聽,以避免當時的文字獄。同時,這幾個書名其實也是說的一件事,都是「紅樓夢」。《紅樓夢》中肯定是沒有「紅樓」的,紅樓在哪裡呢?紅樓就在紫禁城中,因而,《石頭記》記的就是「玉峰」之下「金陵十二釵」所做的「紅樓夢」。

說《紅樓夢》書名變遷這段文字是批閱者故弄玄虛以藏真相,是有很多依據的,在此,我講其中一個依據以證之。

書中說,「東魯孔梅溪」給這部書題名為《風月寶鑑》。孔梅溪就是山東曲阜人孔尚任,清初詩人、戲劇家,《桃花扇》就是他的作品。孔尚任死於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假如把甲戌(乾隆十九年,1754年)本作為現存最早的《紅樓夢》本子,那麼,孔梅溪已經於三十六年前去世了。以《紅樓夢》為書名的吳玉峰則死得更早,他是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歿的。而虛構的「曹雪芹」,書中也說他「壬午除夕,書未成,芹為淚盡而逝」。

「壬午」到底是哪個壬午?我認為,應當是庚辰之後的壬午,也就是說批完庚辰本之後的第三年,「曹雪芹」就去世了,到了甲戌年時,他與吳玉峰、孔梅溪都已作古。即便是批閱者(脂硯齋)在甲戌年把這幾位「出賣」了,也是死無對證,隨他查去了。

說到孔梅溪的《風月寶鑑》,這也是一段扯不清的公案。脂硯齋在甲戌本中批註道:「雪芹舊有《風月寶鑑》之書,乃其弟棠村序也」。但是,這個虛構的「棠村」此時在哪裡呢?脂硯齋說:「今棠村已逝,餘睹新懷舊,故仍因之」。棠村也沒了,《風月寶鑑》這個有明確指向的書名也是「死無對證」,隨他查去了。

其實,從《紅樓夢》文本故事看,「風月寶鑑」不是一本「舊作」,而是故事發展到那個階段必須有的情節。這段情節就是「秦可卿淫喪天香樓」的正文,說的是明清之交大明末世從此開始。風月,也就是清風明月的隱寫,《紅樓夢》就是在這個時代背景中的「朱樓夢」。

所以,這段寫《紅樓夢》書名來歷的文字是「增刪批閱」者加進去,目的是為了掩蓋「朱樓夢」,這部書的本名其實就是《紅樓夢》所有其他書名,都是《紅樓夢》中的「紅樓夢」

薛寶琴暗示「朱樓夢」終結於真真國

第五十二回「俏平兒情掩蝦須鐲,勇晴雯病補雀金裘」中,以薛寶琴真真國的故事,將這部書點題,作者真正的意圖寫的就是《紅樓夢》。

書中寫道,薛寶琴因看見了裝汪恰洋菸鼻煙壺上的畫,想起來了她在真真國的一段經歷。寶琴說,這個真真國中有一個十五歲的女孩會寫漢詩,其中一首五言律詩被寶琴記下了。這首詩是這樣寫的:

昨夜朱樓夢,今宵水國吟。
島雲蒸大海,嵐氣接
叢林
月本無今古,情緣自淺深。
漢南春歷歷,焉得不關心。

薛寶琴是繼秦可卿、賈探春、劉姥姥之後,《紅樓夢》中翻轉式的大人物,她所帶回來的真真國女兒詩,是直接點題,並預示賈府開始了由衰落直至滅亡的大轉折時刻的到來。薛寶琴的這首詩,我做過幾次解讀了,此處,直入主題:這首詩寫的是大明最後一個皇帝朱由榔的終局。

桂王朱由榔是萬曆的孫子,被當時公認為是正宗的大明皇統。因而,南明很快就以這家藩王為正統,建立了永曆小朝廷。從萬曆到朱由榔,期間就是秦可卿說的「如今我們家赫赫揚揚,已將百載」。

但是,在朱家各路藩王的相互內訌之中,永曆小朝廷實際上就是一個東奔西逃的流亡皇統。以吳三桂為首的明朝降將步步進逼,永曆十三年(1459年),朱由榔被迫逃到了緬甸。薛寶琴講的真真國,指的就是這個地方。

緬甸為何就是薛寶琴所講的真真國,我也在其他文章中所有解讀,指向非常明確。而「今宵水國吟」這句,並不是講的詩人愜意地吟詩,而是講的南明永曆流亡小朝廷在真真國的悲慘遭遇。水國,是以潑水節為全國最盛大節日借指了緬甸。

潑水節,也是緬歷年節中最大的節日,相當於中國的春節,書中以此象徵緬甸。永曆帝逃入緬甸當年的八月十五,被迫換上當地民族的服裝,赤著腳朝見了緬甸王。這一幕,與北宋徽宗在五國城的遭遇何其相似。所以,「寧國府」其中的一個「原型」就是來自宋徽宗,在做皇帝之前,趙佶曾經被冊封為寧國公。

永曆十五年,以政變做了緬甸王的莽白製造「咒水之難」,斬殺沐天波等三百餘侍衛,進兵圍攻永曆小朝廷的駐地,劫掠財富侍女。一時之間,哭號之聲傳至十裡之外。「水國吟」,吟的不是詩,而是大明末世的掙扎與呻吟。

永曆十六年(1662年),吳三桂攻入緬甸,莽白把朱由榔交給了這個明朝叛將。當年四月二十五日,吳三桂把朱由榔及其家眷二十五口以弓弦勒死於篦子坡金蟬寺。

「朱樓夢」終成昨夜之夢,這就是賈家經歷末世劫難之後,對故國的追憶。所以,《紅樓夢》才是作者真正要表達的主題,寄託的家國情懷。同時,紅,是火的象徵,也是大明國運的象徵。後金改大清,正是針對的「朱樓」,火遇到「水」,難道還能愜意地吟詩嗎?

無論哪個書名,說的都是「紅樓夢」

上文講到了「風月寶鑑」,這不是一部書的書名,而是《紅樓夢》中的一個重要故事。脂硯齋說,「秦可卿淫喪天香樓」作者用史筆,作者太過寫實,批閱者而不忍,「因命芹溪刪去」。其實,批閱者在這裡再度「說了謊」,也就是「隱去真事」、「假語存焉」,「秦可卿淫喪天香樓」的故事並沒有刪去,而是寫在了「賈天祥正照風月鑑」之中

賈天祥名賈瑞,寫的就是「朱樓」的奠基者和建造者朱洪武。朱元璋字國瑞,元春點戲「仙緣」的典故其實出自《明實錄·太祖高皇帝實錄》,是朱洪武出世時的一段「仙緣」傳說。這部官修正史中說,朱洪武出世前的這天夜裡,他母親陳氏在「舍南麥場」吃下了一粒神仙送給她的白色藥丸,醒來之後「口尚有香氣」。

這就是書中的「冷香丸」、「天香」,所以,賈瑞借用了朱元璋的字,賈瑞字天祥,其實是字「天香」。賈瑞是因為正照了風月寶鑑而「淫喪」的,所以,賈天祥之死,就是「秦可卿淫喪天香樓」的正文。說作者用「史筆」,這一處卻是批閱者(脂硯齋)實話實說了。

風月寶鑑,講的就是明清之交,朱樓此時已經「忽喇喇似大廈傾」,燈油將枯,明亮不再。

「金陵十二釵」也不是書名,而是講的明朝在北京的十二陵。南明時期,崇禎尚未正式被朱家認可為第十三陵。上面講到的永曆皇帝曾經襲封桂王,桂,在書中與夏金桂、「自從兩地生枯木」、「玉帶林中掛」都是月中桂子,月中「天香」。朱由榔在被吳三桂擒獲後,怒斥了這個大明叛將,並責成他:「今亦已矣,我本北京人,欲還見十二陵而死,爾能任之乎?」。

由此可知,「金陵十二釵」並不是說的生活在南京的十二個美女,而是明朝的十二陵,與書中所有的「十二」都是這個寓意。金,是朱洪武為朱家皇室確定的「金木水火土」輩分中的「金」,在《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中,都是朱明的象徵。

所以,「金陵十二釵」本身就是一座座「朱樓」。「朱樓夢」,就是對故國明月的「仰頭看」。

「石頭記」同樣不是書名,而是《紅樓夢》主題故事的地點所在。書中的無稽崖是「掩耳盜鈴」的故意,而「青埂峰」就大有出處了,這個「石頭記」的產地,其實是桂林靖江王城中的獨秀峰。榮國府寫的就是桂林靖江王城,而不是金陵的江寧織造府,更不是其他什麼地方的大花園。

我在其他文章中,以林黛玉在榮禧堂的所見,解讀了這個只在書中描述過一次的場景中,暗示了榮國府就是一座明代規制的藩王府,隱藏了「榮穆王」三個字。靖江王城是朱洪武下詔,按照金陵皇城的樣式和藩王的規制,以石頭築成,可謂一座小「石頭城」。小石頭城中有一座獨秀峰,恐怕就是「青埂峰」的出處。

榮穆王是第十二代靖江王朱履祜的諡號,朱履祜的兒子朱亨嘉在崇禎死後的第二年自稱監國,以洪武278年為紀年,篡奪了大明皇統。當時的隆武帝暫代大明皇統,發兵討伐朱亨嘉,攻陷了靖江王城。隨之,又將朱亨嘉秘密吊死,對外謊稱其得暴病而亡。

朱亨嘉因為「朱樓夢」而導致了兩種死法,書中的秦可卿、賈元春、林黛玉,乃至香菱、王熙鳳、賈探春等人也是死於縊殺和藥石。

靖江王城被攻破之日,一個太監救出了朱亨嘉三歲的兒子朱若極。後來,主僕二人逃到了全州湘山寺並在這裡出家,書中的「湘江」、「瀟湘」不是說的湖南,而是湘江邊上的湘山寺,以及湘山寺中的清湘老人「石兄」朱若極。朱若極就是後來的清代四僧之一,大畫家石濤,作為明朝宗室,「石兄」經常做「朱樓夢」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與石濤同為清初四僧之一的大畫家八大山人也是出自朱明皇室,其祖上是大戲劇家、道學家、茶道家寧王朱權——寧國府也有寧王的影子。八大山人作畫時,經常鈐「三月十九」印章,這一天是崇禎自縊於煤山之日——八大山人同樣做著「朱樓夢」。

兩大畫家兩大名僧,豈不就是「情僧錄」?因而,脂硯齋所列舉的每一個書名,都是虛晃一槍,這部書真正的書中其實就是《紅樓夢》,也就是「朱樓夢」。朱樓是一座偌大的「建築」,象徵的是大明王朝。

「情僧錄」其實說得也不太準確,書中明明寫的是一僧一道共同引出了「石頭記」,怎麼把跛腳道人給忽略了呢?其實,石濤倒還真的忘了「朱樓夢」,康熙南巡時,曾經在南京兩次接駕。書中罵「趙子昂的馬」,恐怕就有指責這個「石兄」屈膝拍馬屁的意思了——康熙屬馬。

後來,石濤又上北京做紫禁城的「紅樓夢」卻遭到了無情譏諷。於是,石濤束髮為道——一僧一道恐怕也指的是同一人,也就是大明沒落的皇室宗親石濤。

同時,《紅樓夢》中還隱藏著一個清宮中流落到賈家的一個皇子,他同樣做著紫禁城紅樓之夢——這是《紅樓夢》一擊雙鳴的另外一個故事。因篇幅所限,擱下不表。

旁觀者嵐說:

沒有《紅樓夢》這個建築,卻叫《紅樓夢》?

因為在預示全書結局的第五回,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時,警幻仙子為他演出的曲目就稱《紅樓夢曲》,類似戲名,其中又包括十二支曲和引子,和結曲"飛鳥各投林",十二支曲分別預示了金陵十二釵的命運,首、未支曲則預示了賈府的命運。

由於《紅樓夢曲》的重要的引導作用,而且《紅樓夢》本身寓意也很好,紅樓相當於朱門,而夢本身就有黃梁夢,邯鄲夢的虛幻的含義,所以《石頭記》定名《紅樓夢》廣泛流傳。

《紅樓夢》不一定非得有紅樓這個建築。

江上神思者說:

《紅樓夢》有意隱藏了這部奇書的來歷及作者,故意寫得含混模糊,玄之又玄,就連故事的「朝代年紀,地輿邦國」也失落無考。然而《紅樓夢》的奇妙之處就在於,作者看似字字小心,卻又處處設伏;句句閒筆,卻又無一閒筆。

紅樓二字,到底是想代表什麼呢?當然關鍵在這個「紅」字。再一看,「紅」字出現的地方可不少,曹雪芹在「悼紅軒」增刪十載;賈寶玉點名要住進怡紅院,自號怡紅公子,而且他看到紅的就心曠神怡。至於絳珠仙草、赤瑕宮,這「絳」和「赤」也是紅色。

誠然,中國人有幾個人不喜歡中國紅呢?但奇怪了,喜歡就喜歡好了,為什麼還要「悼紅」呢?為啥有「千紅一窟(哭)」呢?肯定有人說,這還不明白?這「紅」就是指「紅顏」,是指大觀園裡那些奇女子,都是賈寶玉的紅顏知己,最後花落人散,當然要悼念啊,當然是千紅一哭啊。

《紅樓夢》的「紅」,當然有「紅顏」的意思,這是毋庸置疑的,作者開篇就說了,就是想寫這些奇女子——「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細推了去,覺其行止見識,皆出於我之上。何堂堂之鬚眉,誠不若彼一幹裙釵?」

不過如果只是為一眾奇女子做傳,何必寫得這般隱晦,這般謹慎,還寫得那般辛苦,那般悲愴,以至於「字字泣血、句句含淚」,最後還「淚盡而逝」?

如果只是為奇女子做傳,為何八十回後「迷失無稿」?為什麼在清朝時此書長期被列為禁書?為何刊印出版時要刪除一切批語並且找到高鶚續寫80回後?難道是因為80回後有不和諧的內容?還是如《金瓶梅》一樣少兒不宜?

紅,便是朱;紅樓,便是朱樓;

紅樓夢,便是朱樓夢。

第五十二回《俏平兒情掩蝦須鐲》,薛寶琴說她父親到西海沿子上買洋貨,有個真真國女子,念了首詩,開頭兩句便是:

昨夜朱樓夢,今宵水國吟。

原來書中已經告訴了我們,紅樓夢就是朱樓夢!

我們先看這兩句話是什麼意思,大意是『朱樓美夢早已是昨夜星辰,今晚高歌吟唱、嬉笑狂歡的,是水國人!』水國?何許國也?稍微聯想下《紅樓夢》的成書年代,就不難得知:水國,乃大清國之謂也。

當年皇太極改「金」為「清」,就是因為清屬水,而明屬火德,故取「水克火」之意。另外,朱是紅色,青是綠色,以綠克紅。大清國不就是水國,水國不就是大清國嗎? 而朱,明朝皇帝姓朱,大明也叫朱明,那「朱樓」豈不喻指大明朝?朱,從字面上是紅的意思,朱樓夢,可不就是紅樓夢?

紅,就是朱;紅樓,就是朱樓;賈寶玉怡紅公子,看到「紅」就喜歡,其實是看到「朱明」的就喜歡;那「千紅一哭」,正是千千萬萬的大明子民在哭泣……

明朝的滅亡是歷史上少有的悲慘壯烈,前有李自成、張獻忠作亂,後有滿清大屠殺,加之天災瘟疫……總之明清交替那幾十年的那些悲慘畫面,那場景豈能不讓人「千紅一哭」、「萬豔同悲」?

誰知二百年後的大學者胡適,將《紅樓夢》解讀成了清朝康熙年間江寧織造曹寅之孫曹霑的自傳,從此,真相被徹底掩蓋,一部血淚紅樓竟然就這樣變成了曹家紅樓,紅學被演繹成「曹學」,甚至還被歪解成滿清皇宮秘史!《紅樓夢》作者如果泉下有知,一定會哀嘆他的良苦用心卻被後人任意歪曲!

秋閣一憑欄說:

在《紅樓夢》第五回,因為寶玉在秦氏屋裡睡覺做夢遊太虛幻境,有這樣一段話,寶玉見一個仙姑,喜的忙作揖,笑問道神仙姐姐,不知從那裡來,如今要往那裡去?我也不知這裡是何處,望乞攜帶攜帶,"那仙姑道,"吾居離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乃放春山遺香洞太虛幻境幻仙姑是也,司人間之風情月債,掌塵世之女怨男痴,因近來風流冤孽,纏綿於此,是以前來訪察機會,布散相思採仙茗一盞,親釀美酒幾甕,素練魔舞歌姬數人新填,,紅樓夢,仙曲十二支,可試隨我一遊否?

在幻境仙姑的陪同下,飲酒間又有十二個舞女上來,請問演何調曲,警幻道"就將新制,紅樓夢.。十二支演上來"舞女們答應了,便輕敲擅板,款按銀箏所他歌道,

寶玉做夢聽警幻演"紅樓夢"十二支曲所以根據這個取名紅樓夢是比較很合適的!

魏永臣550說:

關於書的名稱,第一回有一段文字,即:「從此空空道人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見空,遂易名為情僧,改《石頭記》為《情僧錄》。至吳玉峰題曰《紅樓夢》。東魯孔梅溪則題曰《風月寶鑑》。」

分析這段文字,「從此」,並非是世俗儒識讀者所認為的時間階段的概念,「此」指的是內裡內在,「此」與「彼」相對,「彼」皮在外而「此」在內;紅樓夢借假隱真,所以真在內而假在外。「因空見色」,「色」即目所看到的外部顏色,那麼「色」在外而「空」在內,可知「空空道人」在於重內輕外,「空」就是「無」,「無」為天地根,無能孕化生有及至天下萬物(無中生有),對人類來說,「無」的產生各種製造,尤其產生前所未有的新的製造技術,這就是「空」字中含義「工」的原因,「工」就是人類的製造。那麼,「悟空」就是悟與人類製造有關的東西。「由色生情」是言「情」比「色」更外的東西,「色」對於製造就無大用,那麼「情」更是無用。「傳情」就是言作者傳播外在的人情故事是「傳外」,「傳外」的目的就在於同步「傳內傳真」,那麼「入色」就是作者要傳播的「真色」,那麼,「入」就是真。「入」字古意表達的是探索自然事物內部尖端尖銳能獲取內部物質的探測工具,同時具有探索自然事物內在的意思。「自色見空」是言作者目的就在於自外(色)見內而認識真。「遂易名為情僧」,「遂」是順從順遂之意,也即順假或借假為真,那麼,「易(單字詞)」「名(非物或脫離物)」就是外,就是假;「為情僧」就是作者的真正作為。「情僧」即對僧對佛鐘情有情。「改《石頭記》為《情僧錄》」。為什麼要「改」?就是因其不真,不能反映書的真實內在,只不過是外在形色。那麼,《石頭記》就是假,《情僧錄》就是真。「至吳玉峰題曰《紅樓夢》」,儒識儒念讀者都會將「吳玉峰」理解成具體的人,其實此處並非表達的人名意,「至玉峰」是言對此書最高最好的能表達內質的名稱就是「紅樓夢」,「題」就是「是頁」,就是肯定正確。「吳」就是「口天」,「天」就是自然事物的客觀存在,「口天」就是論述自然。「東魯孔梅溪則題曰《風月寶鑑》」,「孔梅溪」亦非是人名之意,「魯孔」,指的就是孔子文化(春秋等),「東魯孔」就是言作者與孔子文化理念相左,也即與孔子春秋觀點相左,「東」即位於左。「梅溪」是明顯,鮮明之意。即言孔子春秋,司馬光之資治通鑑並不是什麼寶鑑,道佛技術進步技術創新的史筆文化觀才是真正的歷史(風月)寶鑑。

為什麼叫紅樓夢,就是與孔子春秋等儒史觀點有關。儒史關注的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歷史,其特點就是「蓋棺定論」,也即「入土定論」。「土」就是「塵土、塵埃」,那麼,對儒學史筆的熱捧崇拜形成風尚就等同於紅塵。「塵」在地而低,而「樓」則是遠離塵土而接天靠近親近天的;且「樓」的建築建造反映的是人類建造製造技術,且隨著技術的進步,隨著奔向未來的時間推移,「樓」會越來越高,越來越近天。那麼,「紅樓」就是要把人類奔向未來的製造技術、建造技術的創新進步炒熱炒紅,這種大力促進中華民族未來技術創新發展經濟水平提高的夢想就是「紅樓夢」。秦始皇就是這樣的夢想,所以作者用秦可卿肯定秦始皇。秦可卿吊死在天香樓,就是英明的秦始皇留下遺憾未能引領中華民族實現其夢想,其原因就在於「紅塵」的儒學文化泛起而形成「下紅之症」的頑疾。

輪迴221說:

謝謝邀請。

原著作者曹雪芹傾注一生的心血,完成的半部作品,取名為《石頭記》。意指的是女媧用五彩石補天,只剩下一塊無用之石,也就是賈寶玉出生時嘴裡所含的寶玉,上面記錄著賈寶玉來到人間的悲歡離合,便取名為《石記記》。

自從作品問世以來,就引起社會的轟動,出現了不同版本的手抄本。情色悟空,易名情僧,把《石頭記》改名為《情僧錄》,才子吳玉峰把《石頭記》改名為《紅樓夢》。東魯孔梅溪把《石頭記》改名為《風月寶鑑》等。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在古代文人的思維裡,朱意思是赤,也就是紅色。代表大戶人家門上漆上紅色,以彰顯自家的實力和在社會上的地位。

古代文人把妓院,寓名為青樓,而紅樓是豪門巨富的人家座落在各處的水榭亭臺,房屋等建築物,並非象題主所說某棟出色的建築物。

在所有的書名中,也只有《紅樓夢》最能突出作品的主題和思想的內涵,符合大眾的口味和審美的情趣。因此,書名以《紅樓夢》得以傳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3182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