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老子、莊子、曹操到底是安徽人還是河南人?_曹操是安徽的還是河南的

薛強發布說: 提要:《史記》記載老子出生地在楚國苦縣。大量歷史典籍和文物資料證明:老子時代的楚國苦縣就是今安徽…

薛強發布說:

提要:《史記》記載老子出生地在楚國苦縣。大量歷史典籍和文物資料證明:老子時代的楚國苦縣就是今安徽渦陽。歷史上武平、鹿邑與苦縣、谷陽、真源始終並存,並同屬一個地區。武平就是今鹿邑,苦縣、真源就是今渦陽。今本《水經注》把苦縣錯置於譙城西部,是造成老子故裡爭論的根本原因。陳橋驛教授和王振川先生考證古谷水就是渦河支流武家河,糾正了《水經注》的錯簡。還原老子故裡楚國苦縣於譙左,就解決了老子出生地的紛爭和困惑。

關鍵詞:老子故裡 楚國苦縣 譙左 渦陽 《水經注》 錯簡

一代聖哲老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道家學說的創始人,自古至今一直深受世人尊崇。司馬遷《史記》說:老子是楚國苦縣人。可是,老子時代的楚國苦縣,在現在的哪一個地區,考證和理解出現了分歧。安徽渦陽,還有河南鹿邑都說自己是老子故裡,目前在學術界兩說並存。老子出生地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必須通過嚴密考證,得出一個準確而明晰的結論。本文列舉十大證據,解開歷史謎團,證明老子出生地就是今安徽渦陽。

(一)楚國作證

苦縣在楚國。考證老子故裡,首先要考證楚國。歷史資料記載:在老子時代,今渦陽屬於楚國,而鹿邑屬於陳國。

老子生活的春秋後期,楚國和陳國西北地區邊界是城父。《春秋左傳》有如下記載:

1)僖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37年):「秋,楚人伐陳。」 「秋,楚成得臣帥師伐陳,討其貳於宋也。遂取焦、夷,城頓而還。」

焦、夷二地本屬陳。焦即今亳州譙城,夷即今亳州城父。因陳與宋國暗中來往,公元前637年,老子出生之前66年,楚國討伐陳國,奪取了陳國的焦、夷二地,在頓建城。今鹿邑那時稱作鹿鳴,鹿鳴在焦以西一百多裡,屬於陳。

2)襄公元年,(公元前572年):「晉師自鄭以鄫之師侵楚焦、夷及陳。」「秋,楚子辛救鄭。」

公元前572年,就是老子出生的前一年,晉國軍隊進攻楚國焦、夷二地,但未得逞。焦、夷也仍是楚國屬地。

3)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楚「王執伍奢,使城父司馬奮揚殺太子,未至,而使遣之。三月,太子建奔宋。」

公元前522年,老子49歲,楚王為其太子建取秦女為婦,奸臣費無忌見秦女極其美麗,因勸楚平王自己娶秦女,楚王從之,把太子建的老師伍奢抓了起來,派城父司馬奮揚去殺太子,司馬奮揚事先派人通知太子建,太子建奔宋逃亡。這一段史料表明,城父仍然是楚陳邊界的重鎮。

4)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傳》:「六年春,吳伐陳,楚子……乃救陳,師於城父。」 「秋七月,楚子在城父,將救陳。」

公元前489年,老子已經80多歲了,楚昭王親率大軍到城父,因吳國伐陳,楚國戰也不利,退也不利。這進退二難中,楚昭王病死於城父。此時城父當然也仍在楚國手中。

楚國在公元前637年從陳國奪取了今天的亳州和城父,到公元前489年還一直佔領城父,前後有148年,說明此地處於楚國一直未變。城父東南之地是楚國苦縣,城譙城西幾十公裡的鹿鳴一直屬於陳國。春秋時代,陳國沒有苦縣和相縣,有史可查。

公元前479年,楚國消滅了陳國,一直屬於陳國的武平、鹿鳴,即今鹿邑地區,才開始歸屬楚國。這時老子如果健在,也已經92歲了。但是鹿邑方面並不能以此為據,把老子出生地楚國苦縣說成在他們那裡。

二、相邑作證

《戰國策·秦四》:「魏將出兵,而攻留,方與、銍、胡陵、相、碭、蕭,故宋必盡。」

《春秋·魯桓公十五年》:「公會宋公、魏侯、陳侯於袲,伐鄭。」

《春秋大事表》卷73:「袲。杜注宋地。沛國相縣西南有袲亭,今在江南鳳陽宿州。」

《後漢書•郡國志》:「苦,春秋時曰相,有賴鄉。「

東漢陳相邊韶《老子銘》:「老子楚相縣人也。相縣虛荒,今屬苦。」

《水經注·睢水》:「相縣,故宋地,……睢水又東徑相縣故城南,宋共公之所都也。」

老子時代,楚國疆域遼闊,北連宋之相邑而西接陳之焦、夷。楚國不斷發動戰爭,先後佔領宋之相邑和陳的焦、夷進入了楚國的版圖,其中宋國相邑歸楚國苦縣管轄。

據史料考證和考古發掘,宋國相邑就在今渦陽丹城相老家地區。考相氏家譜,這裡幾千年來一直是相氏居住地。至今這裡還有數十個以「相」命名的村莊,集中居住數萬相氏人家。相老家相氏祖墳碑記有非常清楚的記載;相老家有一塊珍藏兩千多年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漢代碑刻,可以說是國家級的歷史文物(附圖)。這塊碑是《莊子·天運》「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聞道,乃南之沛見老聃 」記載的有力見證。山東曲阜與沛地正是南北方向,當時老子71歲,正值從周室退休歸鄉,在相邑寫作《道德經》、煉丹養生的時期。

楚國的苦縣所在地,在宋國相邑南部,合併相之後領域更大。東漢陳相邊韶,曾奉漢桓帝之命寫《老子銘》刻於石碑之上。他對老子故裡的記載比司馬遷更具體、更詳細,也更可信。《老子銘》:「老子楚相縣人也。相縣虛荒,今屬苦。」這段話把宋楚兩國、相苦兩地的關係講得十分清楚。因此,不論邊韶說老子是楚相縣人,還是司馬遷說老子是楚苦縣人,都表明老子故裡在今安徽渦陽。

三、苦縣作證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也是最早記載老子的最權威的國修史書。司馬遷說老子是楚國苦縣人,《史記》還有幾篇文章可以佐證苦縣和周邊縣的地理方位。

第一篇《陳涉世家》:該文記述陳涉起義的行軍作戰路線圖:「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攻銍、酇、苦、柘、譙,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陳……」銍就是今濉溪一帶,酇在今永城一帶,柘就是今河南柘城,譙就是今亳州譙城,陳是今河南鹿邑西面的淮陽。苦就是在今河南永城南部,柘城、譙城東南的今渦陽北部地區。銍、酇、苦、柘,四縣自東向西,步步為營,第一步攻下濉溪,第二步向西攻下永城,第三步攻下永城西南的苦縣(今渦陽),第四步向西北攻下柘城,第五步向西南攻下譙城,最後向鹿邑進攻,直至奪取鹿邑西部的陳國都城(今淮陽)。

如果按照所謂苦縣在譙城西五十裡鹿邑的觀點,作戰路線就特別混亂,甚至可以說沒法作戰。試想,打下永城之後,怎樣才能穿過譙城、柘城,去打數百裡外譙城西南的所謂「苦」(今鹿邑)?打下「苦」(鹿邑)以後,再北上攻柘,攻下柘以後再南下攻譙,最後又要攻打鹿邑和它西邊的陳(淮陽),難道 「苦」(鹿邑)要攻打兩次?僅憑這一點軍事常識,「苦」就不可能在譙城以西。

第二篇《樊噲列傳》:這篇文章記述劉邦的大將灌嬰連破項羽軍隊,首先迫使彭城(今徐州)、沛(今沛縣)、蕭(今蕭縣)、相(今濉溪淮北)等地敵軍投降之後,接著 「攻苦、譙,復得亞將周蘭。」灌嬰的作戰路線和陳勝相似,也是從東向西,拿下沛、蕭、相之後,接著攻苦、譙,就是今渦陽、亳州。注意:司馬遷沒有說攻譙--苦,而是說苦--譙。由此可見,自東至西,自古至今,苦在譙左,千真萬確!史料一次又一次證明 「苦」在譙之東南,即宋真宗拜老子親臨的「譙左」衛真縣。

說明:此處之「相」,已非春秋宋國相邑,而是秦漢沛郡相縣,今濉溪淮北地區,與苦縣並存,在苦縣的東北方向。

第三篇《項羽本紀》:劉邦的軍隊攻打項羽,「屠城父,至垓下。」《史記·正義》註:城父,亳州縣也。劉賈入圍壽州,引兵過淮北,屠殺亳州、城父,而東北至垓下。今城父東北10餘裡義門,即唐真源;義門東10餘裡趙屯,有古戰場和古墓坑遺址,即「垓下」。《史記·正義》註: 「 垓下是高岡絕巖,今猶高三四丈,其聚邑及堤在垓之側,因取名焉。今在亳州真源縣東十裡,與老君廟相接。」據此可以確認垓下在今渦陽天靜宮西十餘裡的義門鎮趙屯。

城父在亳州東南。劉邦大軍由西而東,到達並佔領了城父, 部隊再向東北十餘裡,到了垓下。既然部隊是從太康、亳州、城父一路東進,那麼,此時的今鹿邑也應該在早就在漢軍手中,所以垓下不可能如一些史學家所說在鹿邑東」,因為那裡沒有真源縣,更與史書記載「屠殺亳州、城父,而東北至垓下」的行軍路線不符。同樣,如果說垓下在「今安徽靈壁東南」也是不可能的。因為靈壁離城父尚有三百餘裡路,而且那裡也沒有真源縣,更沒有老子廟。

「垓下悲歌」的歷史發生地,就在今渦陽縣境老子廟附近。今城父東北10餘裡義門,即唐真源;義門東10餘裡趙屯,有古戰場和古墓坑遺址,即「垓下」; 「垓下」東十餘裡就是天靜宮。城父---真源(義門)---垓下(趙屯)---老子廟(天靜宮),四地自西向東依次排列,不論方向還是距離,史書記載都與當今地理方位完全一致,相當於現代科技的衛星定位。

唐代真源縣的原名是谷陽,谷陽的原名是苦縣。真源(義門)的治所就在谷陽、苦縣(張老家、趙屯)附近。這裡距離老子出生地只有二十來裡路,可以說是連成一片的。垓下悲歌迴蕩在老子廟上空,老子聞知,也為項羽和虞姬的悲劇而嘆息。

四、武平作證

漢代君臣對老子十分崇拜,平民百姓也信仰道教。漢桓帝延熹八年兩次派人到苦縣祭拜老子並修建老子廟,還命陳國相邊韶撰寫《老子銘》,記載老子故裡的歷史變遷和地理特徵。

鹿邑說他們那裡是老子故裡,鹿邑的前身是武平。漢代史料記載老子故裡都是講苦縣,沒有說武平;武平和苦縣在漢代同又歸陳國管轄。因此,有必要結合苦縣對武平簡要考證。

一:老子故裡苦縣和武平在漢代同屬淮陽國和陳國管轄。苦縣位於行政區東部,南與圉(今阜陽北)連接,西與武平(今鹿邑)相望,兩地之間一百多裡路,並不遙遠。苦縣的東部和北部是沛郡諸縣,

二:漢桓帝延熹八年兩次派官員去苦縣祠老子,而不是去武平;也就是說去的是今渦陽,而不是今鹿邑。當年在苦縣建的老子廟就是此後天靜宮、今日天靜宮的前身。鹿邑當年是武平,那裡何人何時修的老子廟,歷史記載不清楚。鹿邑要說清問題,得拿出有力證據。

三:邊韶是陳國相,他奉命寫《老子銘》與桓帝派人祠老子有緊密關聯。《老子銘》不僅記載相邑和苦縣的歷史沿革,而且也記述了老子廟的地理特徵 「渦水處其陽」。渦陽天靜宮與之相符,鹿邑天靜宮與之相反。

四、鹿邑春秋時期稱鹿鳴,漢代稱武平,唐代稱鹿邑,至今未變。唐朝之前屬於陳國或者淮陽郡管轄,唐代到元代隸屬亳州,明清隸屬歸德府。武平、鹿邑的歷史與苦縣、谷陽、真源、衛真、渦陽的歷史同存,地理上沒有互相的間隔、交叉和包容。武平也好、鹿邑也罷,與苦縣、真源沒有關係,與老子故裡也沒有關係。

五、谷陽作證

苦縣,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長久的存在。據《辭源》解釋:苦縣在老子生活的春秋時代為楚邑,後兼併宋國相,為秦漢苦縣。至晉鹹康三年(公元337年)改稱谷陽縣。那麼,苦縣這一歷史地理名詞,就有近千年歷史。

《舊唐書地理志》:亳州,領譙、城父、谷陽、鹿邑、酇五縣……真源,漢苦縣,隋為谷陽,乾封元年改為真源,載初元年改為仙源,神龍元年復為真源,有老子祠。

《新唐書·地理志》:宿州縣四:臨渙、永城、山桑、蘄。貞觀八年增領谷陽。十七年以臨渙、永城、山桑隸亳州,谷陽、蘄隸徐州。

這兩則史料,至少包含谷陽和真源的四條信息。

一是,晉、隋之谷陽由漢魏苦縣改名,至唐又改真源。谷陽之名是苦縣與真源之過渡。

二是,谷陽之名與谷水有關。谷水的上遊有谷熟縣谷陽在谷水流域,治所在谷水之陽。由此推論,苦縣治所也在谷水之陽。具體方位就在今義門東北20裡張老家、趙屯一帶,那裡有一條《水經注》記載的谷水流過。這條谷水現在叫武家河,《水經注》研究專家陳橋驛等早有專論,後文詳述。武則天把谷水改稱武家河的千年傳說,可資佐證。

三是,谷陽改名真源,除唐高宗賦真源道教含義外,還有地理因素的考慮。根據古今城市發展規律,城市要向大江大河靠近,便於交通和發展。苦縣(谷陽)雖靠近谷水,但畢竟是渦河支流。於是谷陽不斷南遷,終於在唐代遷到今義門渦河岸邊。由於縣治所從谷之陽移到谷之陰,再稱谷陽就名不副實了,於是改為真源。

四是,貞觀八年宿州增領谷陽,十七年穀陽又隸屬徐州。谷陽(苦縣)位置必在譙城和宿州、徐州之間,當然既可以西歸亳州,也東歸宿州和更遠的徐州。如果非要說谷陽(苦縣)在譙城以西,它又怎能繞過譙城、城父,再歸屬東面臨渙和更遠的徐州?

六、真源作證

唐代李姓王朝以李耳為祖,對老子尊崇無比。開國皇帝李淵尊老子為聖祖,下令各地修建老君廟,欽定道教的國教地位;唐高宗和武則天親往老子故裡祭拜,追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改谷陽縣為真源縣;唐玄宗親為《道德經》作注,編寫《開元道藏》,天寶二年老子祠改稱天靜宮。兩部《唐書》對此記載特別詳細。

關於真源縣的地理位置和治所,《新唐書·張巡傳》記載:「更調真源令。安祿山反,天寶十五載正月,賊酋張通晤陷宋、曹等州,譙郡太守楊萬石降賊,逼巡為長史,使西迎賊軍。巡率吏哭玄元皇帝祠,遂起兵討賊,從者千餘。」這一則史料《資治通鑑》也有大致相同的表述:「先是譙郡太守楊萬石以郡降安祿山,逼真源令河東張巡使為長史,西迎賊。巡至真源,帥吏民哭於玄元皇帝廟,起兵討賊,吏民樂從者數千人。」

天寶十五載(公元756年),安祿山造反,叛軍攻陷兩京之後,自西向東一路殺來,攻佔了譙郡。在譙郡太守楊萬石逼迫真源縣令張巡投降時,他本人早已經投降,譙城已淪陷在安史叛軍手中。為了討好叛軍,楊萬石命真源令張巡為長史,率眾西行亳州投降。一個「西」字,鎖定了真源在譙東的地理位置。試想,如果按照一些學者所謂「真源在譙西」的說法,叛軍從西面一路殺來,難道會留下一個所謂的「真源」直取譙城嗎?張巡是熱血男兒,愛國名將,如果他的軍隊在譙西,難道他會無動於衷,眼睜睜的看著叛軍屠戮百姓,血洗真源、譙城嗎?

正因為真源在亳州東南數十裡,所以這裡才有暫時的安寧。如今亳州失守,真源危在旦夕。張巡誓死抗戰到底,決不投降。當時真源離老子廟(今天靜宮)不遠,真源也建有玄元皇帝廟。張巡出兵以前,率領數千將士向老子哭訴,對老子宣誓:一定要打敗安史叛軍!那場面,那氣勢,真是感天動地。後來由於寡不敵眾,真源最終難免遭劫,變成一片火海和廢墟,縣城只剩下一個儀門。此即後來真源叫「儀門」,又叫「義門」的原因。如今義門鎮作為安徽省歷史文化古鎮,有玄帝廟等歷史遺蹟。《水經注》記載 「二女孤堆」即楚靈王墓,也在義門南二裡。

七、衛真作證

老子故裡唐朝稱真源縣,到了宋代改稱衛真縣,其居譙左的地理方位、管轄疆域和治所,也沒有變化。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春,宋真宗到亳州衛真朝謁老子,親自撰寫《御製朝謁天靜宮頌並序》:「天靜宮者,介譙郡之列壤,濱渦水之鴻州;擇元辰於攝提,詣殊庭於譙左。」「攝提」即甲寅年,大中祥符七年;「殊庭」指仙人住的地方;「譙左」即亳州之東。同年真源縣改名為衛真縣。隨後,有兩塊碑記出現了。一塊是天禧二年(1018年)盛度所撰修建天靜宮碑,一塊是《先天太后贊碑》。

關於天禧二年盛度所撰修建天靜宮碑,渦陽天靜宮有元代至順三年張啟巖撰《天靜宮興造碑記》記載:「獨天禧二年(1018年)盛度所撰碑,文漫滅不可讀,而銘半存。三班借職王宗彥、同監修官、亳之守臣、監修者在焉。蓋奉敕為之也。」宋代盛度所撰寫的天靜宮碑刻雖然現在失傳,但是元代碑刻就是最有力的見證。碑文中告訴我們很多重要信息:宋代朝廷派許多官員來負責重修天靜宮,一是說明天靜宮歷史悠久,宋代修建的應是漢唐建築;二是表明修建天靜宮是敕建,是國家意志、政府行為;三是天靜宮和天靜宮的名稱變化,宋真宗把縣名真源改為衛真,宮名在頌文中仍稱太清;張啟巖撰《天靜宮興造碑記》時稱,流星園天靜之舊基。宮名若改為天靜,在四年後盛度所撰碑文中應有記載。按理推斷,當時天下各州郡都有天靜宮,為了與各地有所區別,以突出老子故裡之崇高地位,在將真源改名衛真的同時,就把天靜宮改為天靜宮了。四是此碑立於宋真宗拜謁老子之後四年,肯定與《先天太后贊碑》豎立在鹿邑天靜宮一事有關,這塊碑應該比《先天太后贊碑》還有價值。具體是怎樣的細節,有待深入考證。

《先天太后贊碑》是1014年春宋真宗詣 「譙左」衛真天靜宮謁老子後親為。這塊本來應該立在衛真老子故裡聖母殿的碑,為什麼立在鹿邑這麼一個道教場所,歷來有爭議。我們認為,這一塊碑立在哪裡,其實也不十分重要。從唐朝起,各州縣都有紀念老子的廟宇和宮殿,有一塊碑立在那裡也在情理之中。包括唐玄宗撰寫的《道德經注》碑,都是道教信徒出於對老子的崇拜和朝廷的忠誠所為。這樣的碑其他地方也有,但並不能以此來證明那裡就是老子故裡。

衛真在元代一度劃歸鹿邑,鹿邑方面把這件事作為衛真和鹿邑兩位一體的有力證據。其實這也沒有什麼意義。因為這兩地本來就是連在一起的,漢代同屬淮陽國和陳國,唐宋同屬亳州。根本問題在於:兩地方位明確,衛真在東,鹿邑在西,不然,衛真的前身谷陽也不可能歸屬宿州臨渙和徐州。

《宋史·地理志》:亳州縣七:譙、城父、酇、永城、衛真(唐真源)、鹿邑、蒙城。

《金史·地理志》:亳州縣六,:譙、鹿邑、衛真、城父、酇、永城。

《元史·地理志》:亳州,元初領縣六:譙、酇、鹿邑、城父、衛真、谷熟。後並城父入譙,衛真入鹿邑,谷熟入睢陽,酇入永城。後復置城父。(亳州)轄三縣:譙縣、鹿邑、城父。

宋代之後行政區域劃分,不斷有一些歸屬調整,但總體來看,老子故裡屬於亳州管轄,並且衛真和鹿邑長期並存。元代為了平衡道教不同派系的矛盾爭鬥,整合道教派系的力量,同時也是由於當時地廣人稀、不便管理的考慮,一度把衛真併入鹿邑。但是這次合併時間很短,亳州很快又恢復了城父建制,把老子故裡衛真(今渦陽)又從鹿邑分出來,劃歸城父縣。元至順三年張啟巖撰《天靜宮興造碑記》曰:天靜宮「在城父之福寧鎮(今張老家)東南」可證。跟苦縣、谷陽、真源一樣,衛真作為行政區消失了。直到1864年渦陽建縣之前,今渦陽地區分屬安徽潁州府的亳縣、蒙城縣、阜陽縣和鳳陽府的宿縣四地管轄。清同治三年,為了鎮壓捻軍起義,加強對這一地區的統治,清政府分別從亳縣、阜陽、蒙城和宿縣劃出一些村莊和集鎮,在天靜宮東南八裡的雉河集(今渦陽城關)建渦陽縣,當時亳縣福寧鎮(今張老家)的老子出生地天靜宮從此隸屬渦陽。

八、方志作證

考察一個地方的歷史地理,最重要的是依據以《二十四史》為主的歷史典籍,因為這些材料都是層層把關、皇帝御批、代代相傳的。國史體現國家意志,不允許任何錯亂。有意無意改動國史,是要殺頭的。因此,這些史料最具有權威性。除此之外,歷代方志也值得重視。因為這些資料也是政府組織撰寫,而且要以實地調查為前提,記述得特別詳細。每一處文化遺存,不僅交代屬哪一府哪一縣哪一鄉,還交代該文化遺存的方位、距縣府的距離等。所記之事物往往與權威著作不謀而合,對於考證歷史也起到重要作用。

記載我國古代地理的志書很多。一類是國家編審的歷史典籍中專章「地理志」;一類是國家統一組織編寫的志書,如《大明一統志》、《大清一統志》等;第三類是學者個人著述,如《水經注》、《元和郡縣誌》、《太平寰宇記》、《肇域志》等;第四類是各地誌書。

這四類著作,前兩類可信度較高,後兩類有一定參考價值,但錯誤難免;特別是各地所編寫的地理資料,難免會有一些主觀傾向,更需要慎重對待,擇善而從。比如鹿邑為了表明那裡的天靜宮是老子故裡,總是把他們自己編寫的縣誌作為依據,說什麼因為渦河改道才使老子廟在渦河南岸云云,難以令人信服。

考證老子故裡,我們首先要採信最可靠的以《二十四史》為主的歷史典籍,同時採信《大明一統志》、《大清一統志》的記載,其餘的作為佐證參考。

《大明一統志•鳳陽府》:「天靜宮在亳縣東一百二十裡,老子所生之地,後人建宮以尊奉之。」

明弘治《中都志》:天靜宮「老子所妊之地,在縣(亳縣)東一百二十裡福寧鎮東南,基址猶存,有元翰林張起巖所撰碑。」

顧炎武編明代地理總志《肇域志》:「廢苦縣在亳州東,廢武平在亳州西。」

《大清一統志•潁州府》:「天靜宮在亳州東一百二十裡福寧鎮,漢延熹七年建,老子生於此。」

《亳州志》、《潁州志》和《渦陽縣誌》等地方志均一致記載:天靜宮在亳州東一百二十裡福寧鎮東南,老子所生之地,漢延熹八年建宮以尊奉之。宋天禧二年,盛度撰天靜宮碑文;元至順三年重建,張起巖撰碑。明清至今《亳州志》編修十餘次,記載老子故裡在渦陽始終如一。

九、文物作證

天靜宮從創建至今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這裡的建築、碑刻、文物,例如九龍井、聖母墓、流星園以及渦陽境內大量的道家文化遺存證明:渦陽是老子誕生地。

《水經注》記述老子故裡在苦縣,苦縣故城遺址就在天靜宮西十餘裡張老家趙屯一帶;《水經注》記述老子廟位於谷水注入渦水處,渦水處其陽,正與天靜宮的地理位置相符;

《水經注》記述老子廟東有聖母廟和聖母墳,記述九龍井、流星園等獨特景觀,這些在天靜宮都有歷史遺存。特別是九龍井,經文物專家鑑定為春秋時期的瓦圈井,極為珍貴。

各種方志一致記載天靜宮的另一獨特景觀:「流星園,在亳縣天靜宮南,碑雲,有星突流於園,老子因而降誕。原有聖母殿,遺址尚存。」渦陽有「古流星園」碑珍藏在老子博物館內,《亳州志》有天靜宮流星園示意圖。

現在的天靜宮是在漢唐老子廟遺址上修建的。1992年考古發現的漢老子廟基址,還有唐、宋、元歷代地層的出土文物和廟宇建築基址,現在已經保護起來;建於宋元時期的東嶽廟巍然屹立,被作為老子博物館;這些都有1992年中國文物考古所的考古報告結論為證,出土的歷代文物已在老子博物館展出。

渦陽既然老子故裡,縣境就有歷代眾多道家人物的文化遺存,例如尹喜墓、範蠡墓、嵇康墓和陳摶臥跡等。這些可作為老子故裡在渦陽的佐證。比如,渦陽曹市鎮就有一座歷史悠久的東天靜宮,是1864年建縣時從宿州划過來的。東天靜宮有不少老子的遺蹟和傳說。其中一塊清代康熙十九年的《創建火德神廟碑》記載:「吾鄉之裡舊有老君天心宮,所建有三清、三炁、玄帝神廟,四方賴以庇佑者數百代矣……」該碑落款:「康熙十九年二月朔一日吉旦大清國江南鳳陽府宿州城西仁義鄉抬頭村四散居。」可以說,東天靜宮的歷史和地位與河南鹿邑的西天靜宮相當,是紀念老子的重要的道教活動場所。

十、《水經注》證

老子出生地的爭議主要與《水經注》有關。這本書一直是鹿邑認為的最有力證據。鹿邑的邏輯是:司馬遷說老子是苦縣人,《水經注》記載苦縣在位於武平和譙城之間,也就是現在的鹿邑縣。加上《水經注》的這一記載被編制地圖的人採信,老子故裡在鹿邑就有了一定的影響

不過這些影響主要是在30年前。改革開放以後,學術界發現了這個問題,並開始對今本《水經注》重新考證,於是對老子故裡就有了新認識。目前社會各界認定老子故裡,渦陽鹿邑兩說並存,新版《辭海》也是這樣處理。我們認為,對老子故裡的認定不能永遠這樣模糊和折中。安徽渦陽要確定為老子故裡的唯一選項,必須徹底解決《水經注》的問題。

《水經注》是公元六世紀初北魏酈道元撰。原四十卷,後丟失五卷,今本四十卷是三十五卷新編而成。該書北魏至宋四五百年間輾轉傳抄,清代又經過數次「乙改、整理」。今版《水經注》卷23記載渦水、谷水、苦縣和老子廟是有問題的。只要我們以大量的歷史資料為依據,對渦河、武家河(谷水)流域的地理環境和歷史遺存認真仔細的考察,就會發現:今本《水經注》把原在譙左的苦縣、相縣地理位置錯誤地放到譙城以西。

最早指出《水經注》該處錯簡的,是現代酈學泰鬥、研究《水經注》最權威的專家、杭州大學陳橋驛教授。早在1998年,他就和復旦大學一些歷史地理專家一起來到皖北,考察淮河水系,重點考察渦河及其支流武家河。陳老一行走遍渦河、武家河兩岸的村落,西到河南,東去蒙城,北至淮北相山,勘察渦河的河流走向,鑑定各地一件件出土碑刻、文物,查閱一本本歷史文獻資料。經過慎重周密的考證和廣泛深入的討論,陳橋驛教授終於發表論文《<水經注>記載的淮河——兼議谷水就是武家河》。文章根據《水經注》 「渦水又東北屈,至賴鄉西,谷水注之」的記載,查勘渦陽天靜宮春秋瓦圈九龍井,對照《水經注》老子廟東有九井的記載,參照關於老子出生地為春秋宋國相、兩漢楚(陳)苦縣、歷代帝王「詣譙左」祭老子等歷史文獻,得出結論:谷水就是渦陽以北注入渦水的支流武家河。陳橋驛先生興之所至,賦詩兩首:「川瀆播遷古今多,酈書從來費揣摩;幸得九井歷歷在,谷水就是武家河。」「天靜九井皆得之,道統源流豁然知;渦水長流道長在,老子故裡就在此。」

陳橋驛先生指出谷水名稱變遷,實際是指出楚國苦縣在譙城以東,也就是指出今本《水經注》的錯簡所在。因為谷水和九井連在一起,九井與老子廟連在一起,老子廟所在地又與苦縣、相縣連在一起。找到了九井,就找到了老子廟,就找到了谷水,也就找到了迷失已久的苦縣。所以,陳老賦詩 「幸得九井歷歷在」。一個「幸」字,真是一字千鈞,一言九鼎!

近年來,研究老莊文化的專家王振川先生,受陳橋驛先生論證的啟示,通過文獻比對和實地考察,把錯簡的《水經注》理順,繪出了符合酈道元原本《水經注》的渦水流經路線:

渦水發源扶溝縣……鹿邑城北(鳴鹿)——武平縣故城北(武平)——廣鄉城北(鹿邑)——譙縣故城北(亳州城)——城父縣故城北——苦縣西南(今渦陽義門、張老家)——賴鄉老子廟(天靜宮谷水入渦處)——下城父北(渦陽縣城)……東入淮河。

《水經注》錯簡以後,在鹿亳兩地相距不到50裡的地方,塞進了本在譙左的苦、相兩縣,就顯得擁擠不堪;反觀譙城以東至渦陽、蒙城二百餘裡,幾乎一片空白,天下哪有如此荒唐的行政區劃?理順這段錯簡,苦縣、相縣在譙左的本來面目得到恢復,亳州周邊的行政區劃顯得十分合理。王振川先生的研究成果,是對陳橋驛先生研究成果的深入和細化,學術界應予重視。

一處《水經注》的錯簡造成一段歷史迷茫,但也沒什麼了不起,因為我們有比它更充分、更準確、更權威的史料和物證來否定它、糾正它。只要是為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弘揚老子利而不害、為而不爭的思想,敢于堅持真理,修正錯誤,任何問題都能得到圓滿的解決。我們完全有這種決心和信心。

本文綜合參考了渦陽縣老子故裡論證三十年研究成果,特別是王振川先生、楊光先生和胡智先生等研究成果,由牛家棟先生執筆撰寫。

尋探美食說:

1.老子徒弟的墓在渦陽縣挖掘出,有石門有刻字,己證實。史記記載徒弟一直與師傅在一起講學,同住一宮殿。

2.渦陽老子遺址也挖掘出唐朝李姓皇帝給老子的玉璽,唐朝李姓各代皇帝把老子作為先祖。說明唐朝皇家己認定老子今渦陽的。

3.渦陽屬楚國。譙以西不是楚地了。

4.渦陽老子遺址發掘出從秦時的文物,至後面宮殿倒塌時各朝時期文物。說明老子回鄉建宮是在渦陽。而鹿邑沒這些文物出土。

5.現在地理學家,根據史書記錄在渦陽至鹿邑考查地理位置,也證實老子是在渦陽。

正易歷史考古說:

筆者對老子其人有著多年的系統考證,老子到底屬於哪裡人,在此給出筆者個人看法。

上圖為春秋末期地圖,對應陳國地圖,太康城:就是今河南省周口市太康縣。宛丘:當時的陳國都城,就是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項城:就是今河南省周口市項城市。鹿城:就是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鄲城:就是今河南省周口市鄲城縣。這就是春秋末期,當時陳國的疆域,而陳國在西周封國後的鼎盛時期,有過十四個城邑的歷史,其後被周邊的大國不斷的蠶食,到了春秋末期,只剩下了這五個城邑。而到了公元前478年,陳國被楚國吞併,設立了楚國縣制,隨後進入了戰國時期。

1、對於先秦大量史料記載,公認為老子是陳國人,這是以出生地為論,因為老子出生於陳國。

2、時人孔子卻在其著作中說老子是宋國人,這是以其父籍而論,因為老子是宋國貴族司馬老佐之子。

3、漢朝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老子是楚國厲鄉曲仁裡,這一說法,表述的是陳國已經滅亡的歷史時期。

4、當下無論是說老子是河南人,還是說老子是安徽人,只要誰能說明上圖陳國的五個城邑的當今歸屬地,說出楚國厲鄉曲仁裡的當今歸屬地,那麼它就是毋庸置疑的老子出生地。

更多詳細考證,小濤養花知識搜索《老子迷蹤考》中有完整答案。

幻靈微視說:

由於文獻記載不同,古今學者對老子籍貫的看法並不一致,主要有三種說法。

一說楚地人。西漢司馬遷《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裡人也,姓李氏,名耳,字摐,周守藏室之史也。東漢邊韶《老子銘》:老子,楚相縣人。《朱韜玉札》云:老子,楚國苦縣瀨鄉曲仁裡人。司馬貞《史記隱》:按《地理志》苦縣屬陳國者,誤也。苦縣本屬陳,春秋時楚滅陳,而苦又屬楚,故云楚苦縣。至高帝十一年,立淮陽國,陳縣、苦縣皆屬焉。裴氏所引不明,見苦縣在陳縣下,因雲苦屬陳。今《地理志》,苦實屬淮陽郡。苦,音怙。張守節《史記正義》云:按年表雲淮陽國,景帝三年廢。至天漢修史之時,楚節王純都彭城,相近。疑苦此時屬楚國,故太史公書之。《老子淺釋》:老子他是春秋時代楚國苦縣厲鄉曲仁裡人。李士澄《也談老子的誕生地》前言:老子,即老聃,相傳為春秋時期的思想家,道家創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陽。楚國苦縣厲鄉曲仁裡人。《後漢郡國志》:苦,春秋時曰相。邊韶老子碑:老子,楚相人也。《辭海》(1989年版):老子春秋時思想家,道教的創始人。一說即老聃,姓李名耳,楚國苦縣厲鄉曲仁裡人。《簡明歷史詞典》:老子,姓李名耳,字柏陽,楚國苦縣厲鄉曲仁裡人。

老子的(宋、陳、楚)國籍文獻

二說陳國人。西漢劉向《列仙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陳人也。皇甫謐《高士傳》:老子陳國人。孔穎達《禮記曾子問疏》引《史記》:老子陳國人。陸德明《老子音義》:老子,《史記》又云:「陳國相厲鄉人也。」《莊子天運篇》釋文引司馬彪《莊子注》曰:老子為陳國人。梁玉繩《史記志疑》:案《四書釋地又續》曰:「苦縣屬陳,老子生長時,地尚楚未有。陳滅於楚惠王,在春秋獲麟後三年,孔子已卒,況老聃乎?《史》冠楚於苦縣上,以老子為楚人者,非也。」餘因考葛洪《神仙傳》謂「楚苦縣人」,《隸釋》邊韶《老子銘》謂:「楚相縣人。春秋之後,相縣虛荒,今屬苦,在賴鄉之東,渦水處其陽。」並仍《史》誤。而晉皇甫謐《高士傳》雲,陳人。陸氏《經典序錄》云:「陳國苦縣厲鄉人。」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玉格篇》云:「老君生於陳國苦縣賴鄉渦水之陽九井西李下。」固未嘗誤。然《禮曾子問疏》引《史記》作陳國苦縣,豈據別本乎?

三說宋國人。姚鼐《老子章義序》:「《莊子》載孔子、陽子居皆南之沛見老聃,沛者宋地,而宋有老氏,老子者宋人,子姓,老其氏,子之為李, 語轉而然。」武義內雄《老子原始》認為,老子非楚苦縣人,而當為宋人。

關於老子故裡的現代屬地也有多種說法,包括河南鹿邑說、安徽渦陽說。

莊子為宋國蒙邑人。

關於蒙邑的現代地理位置,有五種說法:
一是莊子故裡在河南民權縣說。此說比較有影響,也具有普遍性。在古代,西晉杜預和北魏酈道元都認為莊周為宋國蒙人,古代的治莊學者,大都皆從其說。現當代,我國許多學者也就認同莊周為宋國蒙人(即今河南商丘西北民權縣人),如著名學者郭沫若、楊寬等都持此說。民權縣為借歷史名人發展本縣經濟的需要,便在此縣建築了莊子祠、莊子墓等,並成立了莊子研究所,繪製了莊子故裡的藍圖,準備大力宣傳。
二是莊子故裡在安徽蒙城縣說。此說的主要依據是宋代元豐元年,蒙城縣知府王竟在縣內建築的莊子祠,蘇軾為其作的《莊子祠堂記》。為了爭到莊子故裡的桂冠,80年代安徽蒙城還在該縣召開了全國莊子學術討論會,之後又生產了「莊子酒」供應市場,「莊子故裡」所在的鄉更名為莊周鄉。
三是莊子故裡在山東冠縣說。《漢書·地理志》謂蒙縣屬梁國,司馬貞《史記索隱》、裴駰《史記集解》等,皆從其說。因冠縣境內古代有蒙縣,故部分學者便認為莊子故裡在冠縣。
四是莊子故裡在山東東明縣說。唐代張守節《史記正義》引《括地誌》說:「漆園故城,在曹州冤句縣北十七裡。」北宋初所編《太平寰宇記》說:「冤句縣本漢舊縣也……漆園城在縣北五十裡,莊周為吏之所,舊置監,今漆園城北有莊周釣臺。」故此,東明縣說莊周故裡在本縣。1995年11月,東明縣舉辦了全國莊子學術研討會,有全國大小60家報刊報導;之後,又出版《莊子故裡在東明》一書,並成立了莊子書畫院。
五是莊子故裡在山東曹縣說。唐代李吉甫所編《元和郡縣圖志》說:「宋州小蒙故城,縣北二十二裡,即莊周之故裡。」據考,小蒙城在今山東曹縣西北,縣境內尚有漆園、莊子垂釣之濮水、釣臺、莊子觀等。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徵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

合淝夢哥說:

老子,莊子,曹操,華佗都是安徽亳州人。

說老子是河南鹿邑人其實好比說包拯是河南開封人一樣,包拯現在無論古墓還是祖籍墓都是家鄉安徽合肥,只不過當時興盛工作地在開封。同時古時鹿邑也曾歸屬亳。根據《三國志》中記載,安徽有將近九十名人,以曹操、曹丕、曹植為代表的曹氏家族名人就有二十多人,大將夏侯惇、許褚,曹操同鄉華佗皆是安徽人。除此之外,還有東吳的大將周瑜、魯肅、呂蒙、丁奉以及周泰都是安徽人,其中周瑜、魯肅和呂蒙在東吳一脈相承,是吳國的頂梁柱。著名江東二喬的故鄉。安徽除了政治軍事上的名人眾多,在醫學、天文和文學方面,也是人才輩出,比如神醫華佗、天文學家王蕃,文學家嵇康都是對後世影響深遠之人。

青陽帝君說:

歷史上明確的事,爭論這些有什麼意義?

老子,河南鹿邑人;

莊子,河南商丘人;

曹操,安徽亳州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諡伯陽,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老子大約於周靈王元年(魯襄公二年、宋平公五年、公元前571年)出生於楚(原為陳)國苦縣(即今周口鹿邑)。《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載: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裡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耼,周守藏室之史也。

苦縣:春秋楚置,治所即今河南鹿邑縣。秦屬陳郡,西漢屬淮陽國,東漢屬陳國。東晉鹹康三年(337年)改為父陽縣,仍屬譙郡。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父陽屬宋陳郡。北魏正光年間(520~524年),改父陽為谷陽縣,屬陳留郡。唐乾封元年(666)唐高宗改為真源縣

《水經注》:谷水又東逕苦縣故城中,水泛則四周隍壍,耗則孤津獨逝。谷水又東逕賴鄉城南,其城實中,東北隅有臺偏高,俗以是臺在谷水北,其城又謂之谷陽臺非也。谷水自此東入濄水。

濄水又北逕老子廟東,廟前有二碑,在南門外。漢桓帝遣中官管霸祠老子,命陳相邊韶撰碑文,碑北有雙石闕甚整頓,石闕南側,魏文帝黃初三年經譙所勒,闕北東側,有孔子廟,廟前有一碑,西面是陳相魯國孔疇建和三年立,北則老君廟,廟東院中有九井焉。又北,濄水之側又有李母廟,廟在老子廟北,廟前有李母冢,冢東有碑,是永興元年譙令長沙王阜所立。碑云:老子生於曲、濄間。濄水又屈東逕相縣故城南,其城卑小實中,邊韶《老子碑》文云:老子,楚相縣人也,相縣虛荒,今屬苦,故城猶存,在賴鄉之東,濄水處其陽。疑即此城也,自是無郭以應之。

————

莊子,戰國中期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姓莊, 名周,字子休(亦說子沐),宋國蒙人(今商丘北邊不遠),其先祖是宋國君主宋戴公 ;另有安徽蒙城說、山東東明說等。

蒙,春秋戰國時宋國城邑,位於宋國國都商丘宋國故城東北四十裡蒙牆寺村,是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莊子的出生地。莊子因崇尚自由而不應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過宋國地方的漆園吏,史稱「漆園傲吏」。

————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志·武帝紀》:「太祖武皇帝是沛國譙縣人,姓曹名操字孟德」。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32156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