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開公司還是搞個門面,生意都不好做,特別是實體生意,錢是真不好賺,最近幾年來,由於口罩的原因,很多的實體門面都關門了。
誰都願意當個小老闆,可現實就是這麼殘酷,那些回來做點小生意的人,還沒開幾天就門庭若市,那還有心事做下去,沒辦法又只能出去打工,現在的年輕人壓力大,又要還房貸、養車,還要照顧妻兒老小。在工廠打工拿一點穩定的工資比做任何小生意都划算,不擔心這個月拿到了工資,下個月就沒有了,只要自己眼明手快、精明能幹、勤勞一點,能夠得到老闆的認可,說不定還能當個小主管。
我老家的2個堂妹夫一個在東莞,一個在珠海,都在工廠上班快20年了,現在都是廠裡的小主管,工資待遇還不錯,在東莞的這個妹夫工資高在2萬元/月,自己不抽菸喝酒,廠裡還包吃住,除了自己留點零花錢外,全部的工資都打給了老婆,妹夫自己都說,現在的年齡也不小了,還做個十年八年就可以拿退休工資了。
像我堂妹夫的這種工資待遇,誰還願意回老家做點小生意。不管你做什麼小生意都會有一定的風險,寧願在沿海城市的工廠幹到退休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
在外面打工總比在家裡強,雖然不能照顧到妻兒老小,但堂妹這些年一家老小的日子還不錯,不僅在城裡買了房子,又把老家父母的房子重新翻修了一下,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
現在很多的年輕人都不願意待在老家,或者是在老家做點生意呢,是因為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比如找個老婆結個婚都要不少的彩禮,買房買車還要擠兌父母的血汗錢,他們也不容易,年輕人只有到外面去闖一闖,把握機會才會有更好的生活。
圖片來自網絡
小生意也沒那麼好做。在2020年以前,我一直在工廠上班,我上一天一夜休息一天一夜,於是我就想利用休息的這一天去擺個攤增加點收入。
有一天,突然在西瓜視頻上看到有人在分享賣老花鏡視頻,那一個月我天天看視頻學習經驗,學他們怎麼怎麼樣才能放下面子做到臉皮厚,學習他們的講口,也就是賣東西時的順口溜,有時候我老婆聽見了我的順口溜,她渾身起雞皮疙瘩。工夫不負有心人,這天我在西瓜視頻上加了個賣老花鏡的好友,批發了800多塊錢老花鏡,當時想的是少拿點貨,即使是虧了也才幾百塊錢嘛。
貨到了,廠家也是想的周到,什麼廣告布,U盤錄音廣告,還有防藍光測試筆等等應有盡有。十月的一天我休息,就滿懷信心的去開始我的擺攤生涯,這天正好禮拜天,擺了一天賺了七十多元錢,有點信心了。
誰想到呢,在今後的日子裡出去擺城管要管,好的地方不讓亂擺,沒人的地方有賣不出去,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不管有人買或無人買,攤位還得你一天都得守著才行,有時候一天一幅也賣不出去。漸漸的信心沒了,也不去擺攤了,最後低價處理剩下的眼鏡,最後虧了五百多。
在廠裡上班呢不管多少每天都能掙些錢,穩當。做小生意首先城管管的嚴,其次就是有時幾天都沒人買,沒人買就沒錢掙對我來說在廠裡上班比做小生意強,這也證明我不是做生意的料。
做生意?你是光見豬吃飯沒見豬挨揍啊~
老爹今年3月份的時候租了一個小門市,準備賣點吃食。
畢竟賣吃食這個行業就算市場競爭再激烈,也不存在吃不飽飯的情況。
按照老爹的預估,他一天只需要賣夠600塊錢就不存在虧本,充其量就是一年下來給人家白幹。
但萬一幹的紅紅火火的,一天賣個兩三千塊錢,一個月下來就能夠月入一兩萬。
說幹就幹,因為今年3月份我的工作原因,所以也不太急著去打工,跟老爹一塊租了一間門市。
我先來說一下做小生意最大的困難:
既然想做生意,單純的擺地攤也可以,但是從擺地攤慢慢有個升級過渡的過程,而且現在可提供擺地攤的地方越來越少了。
於是就湧現出來了一種新型的做小生意的方式,那就是租一間辦公室或者租一個底層商鋪,無論你是賣吃食還是給人家燙髮、染髮、修剪手指甲,再或者是手機貼膜等等各種各樣的生意。
有一家門店總歸是好的,當時我和我的老爹去找門店,主要的營經營業務是賣大餅。
在這裡說一下,南方小夥伴可能很難理解什麼是大餅,如果大家吃過某些賣炸雞漢堡店裡面的卷餅就應該了解得差不多了。
大餅要比卷餅的厚度厚上個3~5倍,然後大上個一兩倍。
在北方是比較不錯的吃食,而當我們去租門店的時候,好多門店的租賃方一聽我們是做小吃的,根本不問我們做的是什麼小吃,一律不租賃。
按照人家的說法,租給你三五個月,你又賣不出多少錢去,過一段時間又把這個門店退了,等我們收房的時候,各種各樣的油漬肯定不合算,你還是找其他地方吧。
我們找來找去,終於找到了幾家比較中意的門店,然後我來說一下他們的報價分別是:每月2400、3000、4000、6000和1萬。
但是大家要注意,我們租的那個店鋪是一個五線城市的邊角地方,就這樣的門店成本都如此之高,讓我和老爹望而卻步。
但是已經準備做這一行了,就算多少錢也得忍一下,當時老爹算了一筆帳,如果每個月的租金在3000元左右的話,也不是說堅持不下去。
那就找一家吧,找來找去終於找到一家,價值是3000塊錢一個月,一租就得租半年,而且租半年還得繳納一個月的押金。
如果半年之後不續租的話,那這一個月的押金十有八九也要不回來。
高額押金意味著什麼?
不知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月3000塊錢的押金究竟意味著什麼?我們暫且不去說房屋租賃給我們的那個人的壞話,因為當時的市場行情就是這個樣子,像樣點的一個房子租出去,尤其是當做商業用途租出去,3000來塊錢實在是太正常了。
而一個月3000就意味著我們一天的成本費是在100元左右,按照對半砍的可觀利潤,每天的營業額必須在200元以上才能夠保證當天單純的房租成本不會虧本。
而想要真正獲利,每天的流水營業額必須在400以上甚至600以上。
做小生意的其他花銷
像一些最基礎的花銷就不多講了,包括但不限於跑某個地方去辦營業執照,辦工商執照,再或者去買一些小零件,比如幾張桌子,幾個板凳,幾個垃圾簍對不對?
然後再有宣傳稿,印刷好的名片,反正雜七雜八地合在一塊兒,這些成本總計在2000~3000元左右。
房屋再給輕微的裝修一下,實在沒有太多的資金做房屋裝修了,只能用最簡單的房屋裝修方式,差不多也能有個5000元左右。
最開始的初始投入成本就是6個月的房租費用加一個月的押金,再加上將近1萬塊錢的各種各樣的基礎成本,除此之外,做飯用的器材合在一塊也得添個1萬塊錢,每天的水電費用以及其他費用,甚至包括垃圾處理費,把這些東西合在一塊最開始的投入就超過了6萬塊錢。
而運營了整整半年的時間投入達到了10萬,而如果按照對半賺的方式,我們在半年的時間裡面必須賺夠20萬,才能夠保證不會賠本。
但是賣大餅,一個人過來吃飯最多能吃15~20元的,20元就吃撐了,撐得不能再撐了。
20萬的總收入,每一個人賣20元,需要有多少個人來?需要有1萬個人來吃飯,而把1萬除以180天,意味著一天最起碼要服務55個客戶。
最開始開張的時候,壓根就沒有幾個人來,再加上這個小縣城消費能力有限,有一些老大爺來了就要兩塊錢的餅,什麼都不喝或者喝自己帶來的白開水。
來的就是客,我們也不好意思說什麼,還有一些人嚴重違約,明明告訴你:明天的時候做20個餅卷,可做了20個,第2天人家壓根沒來,人家連押金都不要了。
怎麼辦?自己吃不了就只能扔掉,再要麼就往家裡運運,給家裡面的鵝吃,為什麼?因為已經壞掉了。
就這么半年的辛苦經營,最終賺了多少錢呢?賺了負5萬,也就是賠本,賠了整整5萬。
當然,你完全可以告訴我,這是一個小概率問題,我聽說人家某某某通過做小生意賺了不少的錢,你當然可以這樣說,也可以這樣理解,可是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無法保證自己就是那個運氣極佳的人。
我們無論是做生意也好還是開門市也好,總歸有賠錢的時候,而這個賠錢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是很難承擔得起的。
為什麼有一些人寧願上班也不願做小生意?
整體來看,上班有以下三點優勢:
第1點,旱澇保收
就像之前說的那樣,公司老闆突然之間掙了幾百萬,他不會發善心多給你漲幾萬塊錢工資,即便公司破產了,你的工資該有的一分錢也不少,這就是一份保障。
我一個月能賺5000,一年下來就能賺5萬,10年下來就是50萬,這個錢是實打實地放在我的 兜裡面的東西,別人想拿走門也沒有。
而做生意的話,自己就是老闆,你今天賺到錢明天賠了錢,再後天的時候保不齊房子都得賣了,為什麼?因為不賣就經營不下去了,這就是成本風險。
第2點,缺乏技術
其實就目前來看,真正做點小生意能夠賺錢的,要麼具有極其敏銳的嗅覺,要麼具有很高深的技術,再要麼就有足夠的機遇,但是這三者不能說缺一不可,你最起碼佔據其中的2點才能夠有一定概率賺錢。
請注意,只是一定概率而已,那誰能夠保證自己一定會有這兩點呢?誰又能夠保證自己做生意一定能夠穩賺不賠呢?
在這些都無法得到有效保證的前提之下,直接辭去自己現有的工作崗位,開始新一輪的創業是極其不明智的,而且這種不明智極有可能帶來更大的風險和危機。
第3點,真實成本投入
大家要明白,最開始的時候我們租的這個地方一個月3000塊錢,月租最少是半年起步,還需要再交一個月的額外押金,合在一塊就是21000。
這21000是現金是直接拿出來的,我們不是那種虛無縹緲的投入,比如你今天讀三本書,明天的時候怎樣怎樣,這種虛無縹緲的投入並沒有一個切實的概念,而真實的投入,真金白銀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帶來的影響非常可怕。
很少有人願意拿自己的一大筆錢去投入到一個未知風險的領域裡面創業,自然每一個人都希望做個小生意,自己的給自己當老闆也是每一個人可能存在的夢想,但是一旦把夢想變成現實,你就會發現非在天崩地裂自己之前所有的美好夢想幾乎一夜之間土崩瓦解。
所以存在著極大一部分人仍然保存理性,並不敢盲目創業,當然在這裡也不是鼓勵大家一直去當打工人,一直不要創業。
如果遇到合適的機遇,並且有足夠能力去承擔對應的風險,其已經做好了準備,則大可嘗試一下。
但如果不是如此的話,一定要慎之又慎,別最終賠了夫人又折兵。
我曾經就是一個做路邊攤的,也開過店子,現在在一家世界500強的工廠裡面做普通的員工,工資一個月大概有6000到7000塊錢,我來說一下為什麼寧願在廠裡也不願意去做生意了。
很多人都覺得做小生意再怎麼樣都比廠裡打工強,因為畢竟也是一個老闆,但事實是,並沒有那麼容易掙到錢。雖然做點小生意,收入可能會比廠裡面有時候高很多,但是這個收入是不穩定的,就拿我以前擺攤做涼菜來說,有時候一天可以淨賺五六百,但是做生意都是要自己租房,還要出一些管理費,遇上天氣不好或者特殊時期根本出不了攤,一個月頂多出攤也就20天左右,這樣總共算下來,一個月收入也就在7000到8000,這還是在你起早貪黑很努力的情況下才有這個收入。
再說一下開店子,開店比擺攤投入的要更多,首先,你門面租房,如果你住在比較偏僻的地方,有可能沒有人去,如果你租在繁華的地段,那麼你的成本又將提高了很多,就拿這幾年來說吧,疫情反反覆覆,搞不好就要封鎖,但是你的門面費還是要出的,所以說這幾年我建議大家不要去做什麼生意?除非你有雄厚的資金支撐。我當時做的生意是做燒烤,每天中午就開始去買食材,回來開始穿好弄好,然後一直到凌晨三四點才結束再行,然後還要收拾一天,睡不了多長時間,除去收入的話,有時候一天有1000多,但是天天這樣熬夜,身體時不時出問題,花的錢就更多,所以說生意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好做,真的也是非常辛苦的,請還有承擔的風險要更大一些。
而在廠裡上班雖然說有些枯燥,每天重複做著一件事,但是非常穩定,而且吃住不用花錢,一個6000到7000很輕鬆,不用擔心什麼,也沒什麼壓力。
每個人心中都有個老闆夢,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有些人不適合當老闆,幹啥啥不行,幹啥虧啥,不如打工。。有些人當過老闆,有過輝煌的,也把持不住,虧了,欠了,只能再打工。別看小生意,箇中艱辛不是人人能吃的。現實是,十個創業者,有二個成功就很好了。你怎麼知道你是成功的二個還是失敗的八個呢?所以沒有經驗,沒有吃苦的打算,還是老老實實打工,拿一份工資好了。
公司只有兩種人,一種是老闆,一種是員工,所有人都在給老闆打工,然後每個月給付幾千塊錢的報酬,像一線工人的工資水平可能也就3000塊錢左右,加個金,在當今這個社會,3000塊錢真的算不上什麼,現在自己隨便做點小生意,掙得都不止3000,那為什麼依然會有這麼多人寧願屈居於基層,不去選擇做點小生意呢?
五險一金很重要
1. 做生意操心多
自己做生意和工廠上班是不一樣的,最大的特點就是操心多,拿蔬菜店舉例,每一筆帳都要記在帳本上,需要定期攏帳,包括每種蔬菜的價格,如何存放等等,關鍵是需要每天去進貨,凌晨三四點就要騎著三輪車去進貨,夏天還好說,到了冬天簡直就是一種煎熬。而上班不一樣,每天只管幹自己的活,其他的不用考慮。
2. 怕有風險
很多人不是不想做生意,而是怕有風險,而且是懼怕,怕投出去的錢有去無回,即便看到別人掙到了錢,也會怕自己掙不到錢,怕這怕那,瞻前顧後,心想萬一自己這幾萬塊錢回不來怎麼辦,最後想想還是算了,還是上班掙個錢比較穩妥。
3. 感覺沒面子
這種人很有意思,想賺錢但要體面的賺錢,有些小本生意很賺錢,比如寫字樓下面賣早餐的,賣個肉夾饃或炸串什麼的,一年下來賺個二三十萬很簡單,你說他有成本嗎?也有,一個三輪車,加上一車材料,加起來一千塊錢不到,但就是工作不體面,每天和油煙打交道,每天裹著個沾滿油膩的圍裙,有時候還被城管追著跑,哪有自己身著西裝革履,進出5A級寫字樓氣派,不行不行,自己怎麼能去做這種工作呢?
4. 沒有安全感
相對於事業單位,會給員工繳納五險一金,有的公司會設置六險一金,而且周末雙休,一旦脫離公司,就意味著什麼都沒有了,會感覺沒有安全感,感覺自己離開這些福利保障就不行了,其實即便有這些福利又怎樣,每個月到手三四千塊錢工資,能在如今這個物價飛漲的時代閒庭信步嗎?只恐怕是寸步難行。
其實,對於上班好還是做生意好,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選擇,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這個也不好說什麼,能力金錢。其實有時候感覺上班也挺好的,物質欲沒那麼強,自己就不會過得那麼累,人活一世,開心就好
朋友們你們是怎麼看的呢
姨父就是上班掙錢慢,就去做生意,結果沒有經驗、人脈和路數,先後養兔子、開賓館,做什麼賠什麼,最後欠了十幾萬,乖乖的又去工廠上班了。
我姨父前兩年感覺上班掙錢來的慢,而且還累,動不動就受氣。然後就準備自己做生意,幹出點名堂來。
他第一個生意就是養兔子,他可能是致富經看多了,就想起幹這個。先是在自己家院子裡蓋了幾間棚舍,買來種兔就開始養殖,他養兔子主要是賣兔肉。
什麼經驗都沒有的他,幹了兩個月,兔子死的死,病的病。直接一半的兔子就沒了,這可都是錢吶,不甘心又去請養殖技術站的人幫忙,經過3個月的努力,還算不錯,兔子的大部分問題他都能解決。
終於第一批的肉兔可以出欄了,但是他沒想到的是沒人要。當初他養兔子說是有人專門回收,可是如今電話也打不通,廠家都跑路了。無奈只好低於市場價的一半給處理掉了。
他就死的兔子和出欄沒人要的兔子,光這兩樣的損失就超過了6萬元,這還不算他家的人工費,前前後後最少超過了10萬元。真的是:家纏萬貫帶毛的不算。
姨夫搞養殖他不去考察市場的需求,感覺自己可以做就做了,結果被那些賣兔苗的人給騙了。好不容易養出來了,賣的價格連個兔苗價都沒有掙回來,也算是給他漲個經驗。
知道了養殖業的水深,他說他不做養殖,去開小賓館。就為了這個事情,他家也是鬧翻了天,都不同意他幹這個,但是他就不聽勸,非要一意孤行。
姨夫他最後在鹹陽的一條街的找到了一個小旅館,光轉讓費就8萬,房租一年15萬,小小的裝修也花了6萬,前前後後花了30多萬元。
這次姐夫為了開小旅館,也是廢了不少心思,主要是他第一次養兔子賠錢賠害怕了。他想著旅館靠近學校,還有一個醫院,雖然位置不怎麼好,但是周圍的人流動性很大,而且周圍的旅館價格也還算可以,這次肯定能賺錢。
開業第一個月就賺了13000元,還算不錯,姨夫嘴上就開始笑了。但是讓他想不到的是,政府通知整條街道,說是要拓寬路基,順便要更換新的下水道。為了安全,街道需要在施工期間關閉個別臨街商鋪,工期為15個月。
姨夫聽到這句話後,氣得都快吐血了。好不容易花了30萬,現在就等著掙錢了,結果出這檔子事。
最後以開業不到兩個月,掙了2萬多元,就把開旅館的事草草收場了。姨夫考慮的再多,也招不住事情的變化。
最後回到家後,姨夫什麼都沒說,就拎著包去浙江溫州打工去了。他不打工沒辦法,一個普通家庭哪能經得住他這樣折騰,短短一年的時間他就賠掉了40多萬元,手裡還欠著銀行的十幾萬,此時在他的眼裡只有打工才是最穩定的。
現在的人不是說不想做生意,而是現在做生意根本就不好做,各種套路等著你。普通人做生意只能踩著坑走,像什麼加盟費、技術費、種子費、設備費等等,只要踩一個坑,就會讓你辛辛苦苦攢的錢白白浪費掉。
再加上現在做生意的人一個比一個精,一般人沒點手藝和技術,做生意就是往火坑裡跳,我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看人家開奶茶店生意好,結果自己跑去開又沒技術,去找品牌方,結果就是加盟費、機器費、授權費、管理費就這樣還要抽佣金,由於不會經營,結果開了不到一個月就倒閉了。
在廠裡上班多安穩,只要你今天把時間熬夠了,就有工資。但是做生意時時刻刻就得掌握行業裡的這種情況,稍不注意就會翻車。只要翻車,普通人根本承受不起這樣的經濟損失。
做生意對於一般人也是創業,成功只是很少的那一部人,大多數人都是掉到坑裡了。
評論區的內容更加精彩,歡迎大家的閱讀!
我有個侄媳婦,上海工廠上班,月薪五千,有點不樂意,想回家創業,做滷肉生意!
聽別人說,做滷肉生意很賺錢。
於是興致勃勃,置辦了不少炊具用品,小本買賣很快開張了,僅做了一個半月,就關門大吉。
其實,我早前說過,你不要道聽途說,人家賣滷菜如何賺錢。
人家做了十幾年生意,有人緣,還有相當厚實的人脈。
做生意,雖然說是小本買賣,沒有人脈,一下子是做不起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你們年輕人,安份守己的打工,比做生意穩當一點。
現在,她終於明白過來了,說,打死我也不做了小本生意,好好打工,比小本生意更靠譜。
本人今年快四十歲,下面的內容是我創業20多年路上的經歷和經驗分享給大家,大家看看就會明白為什麼很多人寧願在工廠上班,也不願意回去做生意
作為一個創業失敗多次的人最有資格告訴你答案,少聽那些成功人士的創業經歷,多聽那些失敗者的經驗分享,成功者的案例都是無法複製的,只有創業失敗者的經驗才是最值得學習的,最起碼不會讓你走彎路
我15歲初中都沒畢業就開始做小生意,那是1999年的時候,因為我們鎮很多人都在做生意,不管生意的大小總算有了謀生的一種方式,當時只要你買就有人賣,畢竟在我們鎮上很多人都是熟人
那個年代從最初的賣綠皮甘蔗《綠皮甘蔗就像高粱或者套樹形狀的植物》
在到賣葡萄,賣蘋果,賣烤紅薯,只要利潤好的小生意很多都幹過,那時候雖然苦但是利潤還是很好的,有時候一天也能掙三四十塊錢,那個時候的三四十塊錢很值錢,在外打工才四五百塊錢高一些的六七百塊錢
這樣的生意足足幹了三年,後來在家人的建議下去學了技術,因為家人想有一門手藝走到什麼地方都餓不著,畢竟當時的農村人也沒有見過大世面,後來就選擇了幹廚師
剛開始學手藝的時候沒有工資,還要給師傅洗衣服,沒事還要給師傅拿煙拿酒,慢慢的每月50元100元150元到最後技術學的差不多了每月300元
幹了幾年感覺這樣幹下去沒意思,畢竟對賺錢的欲望太強,就看著人家開飯店很掙錢,自己內心也萌發出給自己幹的想法
那年第一次開飯店我剛22歲應該是2006年的事情,第一次開2800元在鎮上接了一家麵館,簡單的布置收拾一下就開始營業了, 我賣的是我們當地的麵食《乾州驢蹄面》第一天開業就賣了500多元,因為量大經濟實惠,在加上我是本地人所以很多熟人來捧場,當時的一碗麵也就5元錢,因為我還沒有結婚叫的親戚幫忙,在加上年輕喜歡玩,三天打網兩天曬雨,經營了不到一年草草收場
為了生活然後又出去給別人打工,因為我當年做學徒的時候學的東西比較全面,熱菜有熱菜師傅手把手的教,涼菜有涼菜的師傅手把手的教,面點小吃都有不同的師傅手把手的教,那年是2007年,我去給朋友幫忙,我的工資在那個時候很高1500元,因為不管誰不幹我都可以立馬頂上去,就這樣日復一日的我幹了2年多
在2009年的時候我認識了我媳婦,兩個人來來去去經常晚上出去玩,慢慢的彼此有了好感,在2010年我們走上了婚姻殿堂,那年我已經27歲,但是在結婚不久我們之間就為了創業和打工爭吵不休
因為我認為創業是致富最快的捷徑,但是我媳婦認為打工是比較穩定的,在我的堅持下到了2013年我開了一家200多平米的酒樓,因為我的菜品好服務好加上我捨得讓利於顧客,來來去去結識了很多生意場合的朋友,經常給我介紹各種包席,那年我用了一年時間就將所有投資都掙回來了,手中還多了2萬元的淨利潤
但是也存在不同的意見分歧,因為我比我媳婦大六歲,經常存在思想掛鈎的情況,有時候大家根本不像別的夫妻那樣齊心協力多掙錢,她總是說話一天三變,有的時候她準備去旅遊,有的時候吵架就直接罷工了,因為她的家庭條件和我不一樣,我的嶽父嶽母對女兒就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只要女兒喜歡都可以滿足女兒的要求
嶽父看我們經常吵架,就告訴女兒你們不要待在一起,在一次吵架之後媳婦突然一個人跑到北京去了,這樣荒唐的事你們見過嗎?我規劃的創業計劃在一次被人為的導致失敗,那年頭上多了很多白頭髮,其實創業真的沒有你們想像的那麼容易,天時地利人和雖然重要,最重要的是有一個好媳婦好幫手
就這樣我第二次創業幹了一年多,不得已將飯店轉讓給了別人,這年是2014年下半年,沒辦法家裡面還有小孩,沒辦法我又出去打工了,正好有個朋友準備開酒樓,就這樣聯繫到我,因為他對餐飲不懂,但是認為我可靠而且技術過硬,最重要的是我的人品朋友很欣賞,就這樣我去幫朋友管理起了酒樓,那幾年確實掙了很多錢,因為我包廚,最高的時候每月工資拿過15000元
但是因為我不是老闆的緣故,老闆有時候幹的事情讓我很尷尬,這裡就不說了,畢竟因為我現在只是一個打工的,有的時候老闆有些剛愎自用,做出一些對打工者極其不尊重的事情,後來幹了三年多,我想想打工老是看別人臉色,真的太沒有意思,因為我是一個喜歡折騰的人,不甘於平凡,總想著能有一天在過一把老闆癮
在2018年我辭去了朋友的工作,然後回到了家裡,在一次無意間看到一個小門面,後來經過溝通,這間小門面一月400元房租,當即給了定金,因為這間門面正好在我們市區的老小區旁邊,經過幾天的收拾,一間不起眼的包子鋪開業了,因為我的包子大油多味道好,而且價格便宜一元一個,很多人吃兩個包子就吃的飽飽的,有的時候一天可以賣1000多元,因為包子的利潤很大,同樣承受著時間久睡眠不足的事情,我賣包子和別人不一樣,別人只賣早上,我是早上和下午都賣,但是因為長期睡眠不足身體突然感覺不適,就在家休息了一段時間,那年我35歲了
突然有一天表哥告訴我他前幾天將自己的半掛賣了,最近沒事幹,想開個飯店,問我願不願意和他一起合夥開個店,我告訴他合夥生意不好做,他說沒事,就這樣我和表哥一起去找門面,最後在一個幼兒園下面找了一個門面,地理位置很不錯,隔壁是加油站,樓上是幼兒園,南邊是建材市場,北邊是一所高中,經過考察了解最後決定租了,給人家交了定金,在簡單的收拾後,我們開始營業,早上還是包子,中午是炒菜米飯,生意好的時候也能賣一千多兩千塊,但是時間長了,表哥卻感覺除去房租原材料員工工資,掙不了多少錢,因為他沒有做過生意一直在跑運輸,感覺這點錢還沒有他給自己開半掛賺錢多,在一次談話中表哥不想幹了,他讓我講他投資的一半錢給他,我沒有同意,我告訴他要掙都掙,要賠大家都賠,就這樣堅持到疫情來臨前夕,經過一場疫情很多飯店都關門了,我們開的飯店也關門了
在這裡我想告訴大家創業根本沒有那麼容易,很多的不確定因素和人為造成的損失,如果沒有合適的人和錢還是好好找一個工作先幹著,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創業一定要深思熟慮之後再做決定
我是一個失敗者我講述了我的創業經驗,不想讓大家走很多彎路
還有兩年就要退休了,在所謂的央企工作、其實就是普通鐵路工人,還什麼央企,真丟人。前幾天和一朋友喝酒,他又提醒我一次,估計沒有下次了,他說千萬不要辭職,這個工作還可以,雖說不多一月也有六七千,福利還湊合;我說當然不會了,很快就退休了,要辭職早些年就辭職了、還等到今天啊?為啥說這個吶,因為幾十年間他不止一次的提醒我、千萬不要辭職,外面不好玩。他有生意也不會讓我參與,說是怕我心野了而失去工作,知道他是好心,也從沒有責怪過他。就我所認識的朋友當中做生意的,炒股的沒有一個成功的,有時候表現出羨慕,但是他們一直勸我不要步入江湖,一個沒有背景、沒有資源的普通人想成功太難了!雖說在單位受人轄制、可是比起做生意的艱難各有各的好處與弊端。不是去要帳、就是在去要帳的路上,或者被人討帳,我就知道這麼多年他好像始終在打官司,也不問,他也不說、反正覺得很揪心的樣子。工資雖然不多,聊以果腹,那天跟兒子說咱這房子是單位分的福利房,100平方,2012年買的時候2800元一平,當時同等地勢商品房是7000元,商品房的話我指定買不起,所以有時候感覺在單位上班壓力是小點,但是永遠無法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