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這樣的描述是不是太血腥了?

鄧廣烈說: 這是多麼恨切的話,咬牙切齒的話。同時又是極度豪邁與樂觀相交叉。 不見得是刀光劍影的照影,卻見是心浪…

鄧廣烈說:

這是多麼恨切的話,咬牙切齒的話。同時又是極度豪邁與樂觀相交叉。

不見得是刀光劍影的照影,卻見是心浪洶湧的怒火燒大。是誰挑起的一場兄弟

欺壓,圖使長久的分家?

連他的肉也要吃掉,連他的血液也不放過。仇恨有多大?想一想,淚如雨下,恨似火烈。

任是寒風刺骨,任是烈日煎巴,一定出發,一定出發,打個痛快,決不退下!

有這樣的志氣,如此的胸懷,任是最兇烈的敵虜也不怕,堅決不怕!

血是不免要流一些的,但是血以血還,以牙還牙,才是應有的氣魄!

雖然近千年後的現在,大家己共同成為一家,和和諧諧,融洽成了大中華,己不再有隔閡,有的是,兄弟團結和樂親一家。

但想當年,是何等的壯志比日月,決心硬如鐵。必勝樂觀的精神,仍是中華兒女不可失去的精神爐砵,民族精義精華的贊說!

水天一色明月夜說:

怒髮衝冠。這一詞是誇張詞,形容人憤怒時頭髮都勇力的豎起來,衝掉了頭上戴的帽子。這個詞用在特殊的事件上,你不曾感到是虛誇,反而覺的它很真實。

宋金之戰,華夏民族受的苦難非血債血還那麼簡單。嶽飛的詞句是發自內心仇恨表現。只感覺痛快,沒有血腥。

三點水981說: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這樣的描述不僅沒有讓人感到血腥、恐怖,反而令人精神振奮,讚譽有加,這是何等的英雄氣概與豪邁!

稍有歷史知識的人都應該知道抗金名將嶽飛及其嶽家軍。北宋末年,金兵進犯中原,四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飽受戰亂之苦的各族人民,對金國的仇恨深入骨髓。從十二世紀二十年代起,黃河南北、兩淮之間,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金民族戰爭。嶽飛與抗金名將宗澤、韓世忠等一道,站在抗金鬥爭的最前沿。

有戰爭就會有殺戮,這是一場你死我活的較量。敵人的兇殘與貪婪程度令人髮指,宋徽宗趙佶、欽宗趙桓先後被擄,南宋高宗趙構繼位後,與秦檜等一干人主張投降義和。嶽飛率領嶽家軍不顧個人榮辱與安危,反對議和,主張抗戰到底,並對趙構、秦檜的投降活動進行了堅決的鬥爭。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這是怎樣的深仇大恨!恨的都想吃敵人的肉,喝敵人的血。說明敵人的所作所為已經超越了人性的底線。試想,如果你的家園被人強佔,你的家人被人蹂躪、殺害,你看在眼裡,能夠忘於腦後,無動於衷?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這是嶽飛殺敵的決心與勇氣,這是抗金將士的豪言與壯語,這是嶽飛精忠報國思想的真實寫照。面對喪失人性、兇狠殘忍的敵人,要想保家衛國、救民於水火,只有奮勇殺敵,消滅敵人。遺憾的是,沒等戰爭結束,率軍奮戰在抗金一線的嶽飛在一天之內接連收到朝廷的十二道停戰金牌令,要求他班師回潮。被解除兵權的嶽飛,在以秦檜為代表的投降義和派的陷害下,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於大理寺獄中,他的長子嶽雲、部將張憲一同被害。1162年宋孝宗即位,嶽飛冤獄得以平反,嶽飛被追贈諡號「武穆」,宋寧宗時追封為「鄂王」,理宗時改諡「忠武」。

嶽飛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他「精忠報國」、「壯懷激烈」的愛國主義精神、「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誓死抗擊外族入侵的豪邁氣概,「待從頭,收拾舊山河」的堅定信念與勇氣,必將激勵中華兒女的愛國之心和堅持崇高的民族氣節,他的名字和《滿江紅》也必將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嶽飛的《滿江紅》原文: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圖片來自網絡。

薩沙說: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是因為當時遼國契丹、金國女真多次南侵,燒殺淫掠無惡不作,早就引起了深刻的民族仇恨。

契丹和女真都是野蠻民族,本來是遊牧漁獵的民族,尚且沒有進入封建社會。入主中原以後他們才慢慢進入封建時代,但並不徹底。

在遊牧漁獵民族看來,弱肉強食、殺戮淫掠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太陽升起、月亮落下,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契丹和女真軍隊每每攻入大宋國內,最輕的就是四處搶掠一通,然後將男女百姓俘虜帶走,不能帶走的老幼婦孺則就地殺死。

這些被俘虜的男女青壯年老百姓,可不是回去做公民的,而是奴隸。男人成為出賣體力的奴隸,婦女則淪為洩慾工具和生育工具。

關鍵在於,這些奴隸並沒有出頭之日,子孫也是奴隸,世世代代都是如此。

對於契丹和女真人來說,奴隸不是人,同牛馬一樣可以隨時賣掉或者處死。

滿清上臺以後,把金國女真認為祖宗,銷毀了絕大部分金國女真屠殺暴行的歷史資料。

但遼國的資料大體完整,契丹人同中原王朝並存了很多年,暴行是每年都有,司空見慣。

比如北宋雍熙三年(也即遼統和四年,986年),遼軍分三路南下攻打北宋。宋軍嚴陣以待,經過激戰擊退了遼軍的入侵。遼軍撤退之時當然不願意白來:深州、邢州、德州被遼軍攻破城池之後,契丹軍人瘋狂地發洩自己的不滿,屠殺官吏百姓、搶奪錢財、掠奪奴隸,一時間激起了百姓的反抗。當地民眾眼見妻女被淫辱,男人被抓走為奴或者就地殺死,憤然反抗遼兵。可終究是因為寡不敵眾,不懂軍事,反抗者盡數被遼軍屠殺。在遼軍的屠城下,深州、邢州、德州的宋朝平民遭受滅頂之災。

這種對於漢人的屠殺、屠城,對於金國女真和遼國契丹來說,簡直就是家常便飯一般。

他們每屠殺劫掠一次,就形成了無數的民族仇恨。

試問,如果你是當年的漢人,本來在家老老實實的種地,沒招惹過誰。突然契丹人女真人殺過來了,你的妻子、女兒被敵人強姦、輪姦甚至姦殺了,父母老人和孩子因為沒有勞動力,被就地殺死,自己還被掠奪成為不如豬狗的奴隸,最終僥倖逃脫。

試問,你能不願意「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在古代的民族戰爭中,擺明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啊。

淡泊的河流w2說:

「壯志飢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出自七百多年前的宋朝名將、民族英雄嶽飛的詩作《滿江紅. 寫懷》,當時北彊外金國屢屢侵犯,而嶽飛一直抗侵御國,面對入侵匈奴的燒殺虜掠,「怒髮衝冠」一詞全釋了嶽飛當時的咬牙切齒、恨之入骨、大卸八塊、挫骨揚灰、五馬分屍的心情,恨不得吃了匈奴的肉,喝了匈奴的血。所以「壯志飢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這樣的描述不僅不血腥,反而激勵鬥志,鼓舞士氣,鞭策將士更加努力地捍衛囯土,也顯示了嶽飛的殺敵為國的宏大理想和豪壯襟懷。

風清滴露說:

謝邀;

公元1126年,金軍第二次南侵,攻破北宋都城開封,將繁華的開封城搶劫一空。並將徽、欽二帝和宗室子孫、眾大臣和後宮妃嬪以及宮女太監近5萬人,虜入北國。沿途,宮娥嬪妃受盡了金軍的凌辱和折磨,再加上飢餓、寒冷到達金國都城時已不足2萬人。並在金太祖廟被逼著做"牽羊禮",所謂的牽羊禮,就是將被俘者不論男女上身一律脫光,披著羊皮,脖子上繫著繩子像羊一樣被人牽著,表示被俘者可以像羊一樣可以任人宰割。不少嬪妃宮娥大臣受不了屈辱自殺身亡,北宋就此滅亡。

北宋末年,畫家張擇端著名的"清明上河圖"中的繁華、太平盛景數年間淪為靖康之難。可嘆!可悲!

嶽飛的"滿江紅"是一首氣呑山河的千古名詞!詞中的"壯士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看起來很血腥,但是,經歷過"靖康之難"的宋人,認為最屈辱的就是"靖康之恥"。

抗金名將嶽飛,率領他的嶽家軍向金軍發起殊死奮戰,收復了大片失地。最著名的"八打錘大鬧朱仙鎮",打得金軍主帥感嘆到,"撼山易,撼嶽家軍難"。

可是,宋高宗和秦檜為了一己私利不顧宗室的屈辱一心議和。連下12道金牌強行嶽飛罷兵,並將嶽飛招入臨安,用"莫須有"罪狀將其殺害於"風波亭"同時被害的有其長子嶽雲,婿,張憲。後人為嶽武穆的"精忠報國"之心所感動,特立廟在杭州西湖西北角,棲霞嶺南麓。並將秦檜及其黨羽四人有鐵鑄成跪在嶽王廟進門西側。

後言;"前車之鑑,定要慎之"。"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居安思危,珍惜今天和平、安定的生活環境。祖國的強盛才是人民的幸福,絕不再做新的"牽羊人"任人宰割。

天氣預報00666說:

看到這句詩我決定回答,因為這首詩的作者是安陽的嶽飛,我的老鄉嶽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人。南宋時期抗金名將、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

單純的看著來那個句話確實比較血腥,但是看著這首詩,首先要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情況來講,你就不覺得血腥了。當時,中國歷史上發生了著名的"靖康之恥"。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第二次圍攻北宋都城汴京(即現在的開封)次年陷城。金兵不僅將汴京財物劫掠一空,且擄走了徽欽二帝及其全部宗室子女和妃嬪、宮女,其中有記載的女性就達1萬多人。宗室中僅一男二女逃脫,其中一男為徽宗九子趙構,逃到建康(即南京)稱帝,建立了南宋政權。

靖康事變,徽欽兩個皇帝屈辱投降,1萬多人被虜北去,男子為奴,女子受盡凌辱。熱血男兒,生丁此世,但有條件,怎能不生報復之心,怎能不奮雪恥之志!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才誕生出了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民族英雄一嶽飛。

嶽飛立志北伐,與金軍大小數百戰,雖因秦檜陷害,壯志未酬,但其誓死抗擊侵略者的精神,卻萬古流傳,激勵了無數後人。

我的老鄉嶽飛指揮的軍隊,英勇善戰,接連獲勝,屢立戰功,但是由於當時北宋宰相秦檜主張求和,不僅不給嶽飛的軍隊提供外援,也不給他提供糧草,還一天發出十二道詔令要將嶽飛召回。嶽飛當時在孤軍深入,四面無援的情況下寫下了這樣的詩句。他把徵戰的艱苦,心中的仇恨以充滿豪情、樂觀向上的語氣表達出來,起到鼓舞士氣的作用。

當時嶽飛也是滿腔熱血報銷國家,缺被奸人陷害,不能收復中原的味道報復展現,確實心中甚是無奈。所以寫下了《滿江紅》傳世,以表達自己偉大的報復。

樵夫雜談說:

想起「誰是最可愛的人」一文,曾一度從語文教材中拿掉。有人認為有些描寫渲染了血腥和暴力:我們的戰士死後保留著各種各樣的姿勢,有抱住敵人頭的,有抱住敵人腰的……嘴裡還銜著敵人的半塊耳朵。

多麼慘烈的戰鬥場景!這是戰士對侵略者的刻骨的恨和狠,對民族與人民的深愛,戰士們身上表現出的是民族的血性和堅韌,是民族的精神與信仰。試想,沒有那種英雄壯舉,哪有新中國的地位?哪有幾十年和平建設的時光?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戰爭是流血的政治。看待戰爭有角度問題、立場問題。

回到問題,就不難弄清嶽飛的滿江紅中的「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是不是太血腥了?

嶽飛身處的南宋,風雨飄搖。金兵入侵,1126年,徽、欽二帝被俘,北去兩千餘裡,史稱「靖康恥」。這是南宋的奇恥大辱。

一個民族不能沒有脊梁、沒有英雄。

抗金英雄嶽飛的兩句詩,極盡誇張,正是奇恥大辱下的志氣和血性的表現,是英雄主義的張揚。

sunjin6278說: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路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這時著名的南宋愛國英雄嶽飛寫的《滿江紅•寫懷》一詞,裡面「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意思是我滿懷著報仇雪恥收拾舊山河的雄心壯志,打仗餓了就以胡虜的肉為食,談笑間渴了就以匈奴人的血當水飲用。讀起來確實讓人覺得很血腥,但如果我們聯繫起寫這首詞的歷史背景,就不會感到血腥了,更覺得食肉喝血寢皮都不為過了。

1126年,金軍第二次南侵,攻陷北宋都城開封,進行了大肆虜掠,不但把繁華的開封城搶掠一空,還俘虜了徽、欽二帝、宗室子孫、眾大臣,和後宮妃嬪宮女及官宦婦女,人數多達四、五萬人,第二年分兩批押往金國,一路上受盡非人待遇,特別是那些後宮妃嬪宮妾和官宦妻女,更是受盡金人的折磨凌辱,一路上不少女人或凍餓折磨而死,或自殺,等到了金國,整整死去過半。到了金國的都城,被俘的徽、欽二帝和眾大臣,及眾宮女妻妾,在金太祖廟被逼著進行了屈辱的「牽羊禮」。牽羊禮是金國的一種受降儀式,被俘者不論男女,都赤裸著上身,身披羊皮,脖子上繫繩,像羊一樣被人牽著,也表示像羊一樣受人宰割。不少人受不了這種侮辱而自殺了。受過牽羊禮後,徽欽二帝和大臣們被趕到了最北的五國城服役,婦女妻妾們則被強制編入浣衣院,實際上是供金人發洩的妓院,有些有姿色的帝姬帝女則被金國有勢力的貴族掠去。宋高宗的母親韋妃,就被金國蓋天大王霸佔,據說還為蓋天大王生了兩個子女。後來,宋高宗與金國屈辱講和,接回韋妃,為了掩蓋其在金國受的侮辱,特意將自己母親的年齡加大了十歲。宋徽宗的女兒柔福帝姬早早逃亡到南宋,宋高宗讓熟悉她的宦官們辨認,都確定不假,受到高宗優待。因她和韋妃一起在金國生活過,了解韋妃的一些事情。韋妃被迎回後,見了柔福帝姬,非說是冒充的,說真的柔福帝姬早死在了北國。最終柔福帝姬以假扮帝室之女而被處死,可見韋妃是何等顧忌自己在金國受的屈辱。以上就是有宋一朝最屈辱的「靖康之恥」,這樣的恥辱是空前絕後的,每一個有愛國有良知的宋人,面對靖康之恥,又是怎樣的悲嘯嚎啕?靖康恥以後,嶽飛率嶽家軍抗金,十年間收復了不少江北失地,在此節節勝利之際,以宋高宗和秦檜為代表的議和派,不顧祖宗恥辱國家大義,為了自己些些私心,竟一心要與金人講和,為了達到議和目的,他們以十二道金牌強召嶽飛罷兵,放棄已收復的故土。嶽飛萬分悲憤,痛惜「十年之功廢於一旦」,就為後人留下了這首激人淚下的《滿江紅•寫懷》,讓我們至今讀了,無不激情滿懷,為嶽武穆精忠報國之心而感天動地。

遙想北宋建國一百六十餘載,創出了何等的太平盛景?北宋末年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讓我們領略了北宋汴梁城是何等的繁華,當時熙熙攘攘渡太平的人們,可曾想到即將要發生的靖康之變?再扯到大唐,建國一百餘年的泱泱大唐,「憶惜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食;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這開元盛世又是何等的繁榮富庶?常年生活在和樂安平中的人們,可曾感受到了「漁陽頻鼓動地來」的「安史之亂」?前事不忘,後世之師。生活在今天和平安定生活中的人們,一定要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和平安定生活,愛家更要愛國。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好戰必亡,忘戰必危,居安思危,匹夫盡責。我們一定要為維護祖國永久的和平穩定而努力,更要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盡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3275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