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元帥,號稱「紅軍之鷹」,紅軍時,曾任紅一軍團軍團長,參加了井岡山根據地建設和長徵,屢建戰功,但他真正成名的是平型關大捷,一戰封神,名揚天下。
1937年9月25日,時任115師師長的林彪,指揮了平型關戰役,共殲日軍1000餘人,燒毀100餘輛汽車,繳獲了一批輜重物資。日軍在一次戰鬥中慘敗損失一千多人,是沒有先例的,而這次戰鬥也是日軍名將板垣徵四郎參戰以來為「皇軍輝煌的戰史」屢創紀錄而留下的一次慘敗記錄的一筆。
平型關戰役,首戰告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更加堅定了全國人民抗戰必勝的信心。毛主席、朱德都給予了充分肯定,祝賀大捷。蔣介石先後兩次致電祝賀嘉勉。數日內八路軍總部收到賀電賀信百餘封,延安《新中華報》、南京《中央日報》等國內各大報刊、廣播電臺及英國、法國、美國及東南亞國家的報紙、電臺,紛紛報導八路軍平型關大捷的消息,林彪的威名一下子名揚世界。
當然, 在解放戰爭中,林彪還指揮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還有解放海南島等,這些也都是他的經典戰役。
林彪,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功勳、元帥、戰神,他的威名,是槍林彈雨中闖出來的,死人堆裡爬出來的,無數次腥風血雨的戰鬥中打出來的,可以說林彪指揮的大多數戰鬥,都可以彪炳史冊。
1,井岡山時期。林彪1928年上井岡山時,只不過是個連長,1932年,在短短四年時間之內,參加了文家市長沙、吉安、贛州、漳州、南雄水口、樂安宜黃、金溪資溪等重要戰役和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曾多次指揮所部擔任,戰役戰鬥的主攻任務,成為紅一方面軍能徵上戰的,高級指揮員之一,完成了從連長、營長、團長、軍長、軍團長的飛速提升,這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上,絕無僅有,有趣的是,林彪在紅軍時期沒有當過師長,到八路軍時期,當了師長。
1932年,林彪才25歲。我記得我以前在部隊,25歲,是個軍醫,副連級。
2,紅軍長徵,林彪和彭德懷雙星伴月。長徵途中,中央紅軍的血戰、惡戰、大戰、神戰、勝戰,都是林彪、彭德懷打的,舉不勝舉。
3,抗日戰爭,平型關大捷石破天驚。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極大的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日士氣。此時,林彪是115師師長,平型關大捷的主要實施者。
4,遼瀋戰役,林彪封神之戰。林彪在東北經過一系列艱苦卓絕戰鬥、戰役,遼瀋戰役的時候已經瓜熟蒂落,林彪一舉蕩平東北,國民黨軍隊開始軍心動搖,聞風喪膽,解放軍摧枯拉朽,一舉解放全中國。
綜上所述,林彪是軍神。個人感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林彪的貢獻僅次於偉人。彭德懷元帥排在林彪之前,那是因為彭德懷的資歷,和彭德懷在抗美援朝的貢獻。
在黨史和軍史上,林彪只是「軍事家」。或許若干年以後,林彪的戰功會更加彰顯。
應該是龍崗伏擊戰,也是是紅軍第一次反「圍剿」戰役之第一戰,開始於1930年11月5日,當時年僅2 3歲的林彪在此戰役中指揮紅四軍進行戰鬥,此次戰役共歷時60天,殲滅敵人1.2萬餘人,是我軍以少勝多、以少殲多的經典戰役,也是中國工農紅軍建立後殲敵數量最多、戰果最巨大的一次戰役,這一仗打出了林彪的軍威,讓敵人膽寒。
林彪的成名之戰,是一場戰鬥和一次演講。
前者讓朱老總對他欣賞,後者讓他認識了毛主席。
一、攻打耒陽縣一戰成名
林彪性格內向,早年在黃埔軍校和紅軍中都不算出名,職務也比較低,僅僅是連長而已。
在1928年的湘南起義後,朱老總率領林彪等人在湖南郴州地區轉戰,為向井岡山轉移爭取機會。
隊伍走到耒陽時遭到了地主武裝的襲擊,他們搶走了物資,打傷了紅軍戰士,林彪回去後發誓要報仇雪恨,他摸清了敵人的情況後喬裝打扮,向耒陽縣城進發。
縣城裡的地主武裝不知是計,以為是來「剿匪」的正規軍援兵,於是打開大門放林彪等人進來,還擺了豐盛的宴席為他們接風。
林彪在酒桌上說:明天再擺一個宴席,要開慶功大會!要讓全縣的軍官都來參加!
第二天下午慶功宴上,眾人吃的酒足飯飽後,林彪臉色一變,摔杯為號!
頓時從兩側衝出數十名紅軍戰士,將宴會廳內的地主頭目、軍官全部消滅,還俘虜了上百名地主家丁,繳了他們的械。
但城裡響槍、大鬧宴席的事情很快傳了出去,國軍正規部隊一個師兵臨城下,林彪見實力懸殊遂撤出耒陽縣城。
撤退時部隊亂鬨鬨的,林彪和上級首長走散了,林彪看著身邊的一百多號人,果斷決定打伏擊。因為一味躲是沒有用的,必須主動出擊才有機會活下來。
敵人害怕中埋伏,只派了一個營的兵力來攻打林彪連隊,自然就成了林彪的「經驗包」。
全連官兵士氣大振,林彪下令乘勝追擊,又殲滅了敵軍兩個營。
林彪此時心情很好,下令繼續作戰,這一次不僅要打退敵人,還要收復耒陽縣城!
一百多紅軍戰士和兩千多赤衛隊員在林彪的安排下攻城,採用聲東擊西、裡應外合的戰術很快拿下了耒陽縣城。
驚慌失措的敵人以為遇到了紅軍主力,在逃跑的途中又損失了大半人馬。
就這樣,林彪用一個連殲滅了敵軍一個團、打退了一個師,收復了一座縣城,把「靈活機動、乘勝追擊、積極防禦、集中優勢兵力」的遊擊戰法發揮到了極致。
這場仗後,再也沒有人敢小看這個文弱內向的年輕人了。
二、演講引起毛主席關注
林彪真正進入毛主席的視野,是在上了井岡山以後。
當時毛主席對紅軍的發展和建設,還處於探索階段,他日夜思索該如何打退敵人、如何在山區站穩腳跟。
對此毛主席寫了著名的《井岡山的鬥爭》《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存在》等文章,反覆強調「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道理。
廣大紅軍指戰員也都在閱讀學習這兩篇文章,其中學得最認真的當屬林彪。
史料記載,有一次毛主席路過一個小土坡,看到一位年輕的連長正在給新兵做思想工作,這位連長說:
毛委員的書裡說了,槍桿子裡面出政權,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有槍的人能坐天下,我們紅軍有槍,是窮人的隊伍,將來我們也能坐天下!
毛主席聽到這話愣了一下,問身邊的隨行人員:這個娃娃是誰啊?
旁人回答說是林彪,紅28團的連長。
毛主席聽後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就這麼認識了這位「娃娃連長」。
這也是毛主席與林彪的第一次交集,此後28團團長王爾琢犧牲,毛主席和總司令商量讓林彪擔任28團團長,半年後他又升任師長。
林彪就這樣成為了紅軍的高級指揮員,他的名字由此開始進入近代中國的史冊。
就是當時國共兩黨統一戰線,共同合作打擊日本侵略者。林彪元帥是一一五師師長,為了打擊日本的侵華的囂張氣焰,林彪元帥在平型關一帶,通過仔細觀察地形,一場精心籌備的山地伏擊運動戰,在心中運籌而成,經過周密部署,排兵布陣,一場威震四海的伏擊戰,設圈套讓日軍的板垣師團進入了埋伏圈。
林彪元帥指揮勇士們攔頭截尾,分割敵人,各個擊破,戰士們居高臨下,用手榴彈炸敵人的汽車,汽車壞了開不動,道路又狹窄。敵人的進退兩難,以車作掩護,全力反抗,這時戰士們衝進敵群,兩兵短兵相接,拼刺刀,殺得敵人難以還手。
平型關大捷,首次與日軍正面作戰,繳獲了大批的軍用物資。消滅日本的板垣師團,獲得了大勝,這次勝利,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大大鼓舞了全國人民抗擊日本侵略者的信心和勇氣。從此以後,中國人民英勇奮戰,直到把我日軍趕出中國。
林彪元帥英名揚四海,威震全國,各地紛紛上街遊行,表示祝賀,全國的優秀青年學生,革命青年,奔向延安,投身到革命隊伍。中國共產黨的革命隊伍不斷壯大,勢力不可。
林彪真正成名是平型關戰役。這場戰役讓全國都知道,中國有一個八路軍,八路軍裡有個林彪。
實際上,我一直認為平型關戰役應該作為一個抗戰的專門節點來講述,這不僅是一個戰役,而是日本人從猛攻階段到持久階段的一個轉折點
平型關戰役,此戰震驚中外,當時林彪年僅29歲,是中國人心目中的英雄。特別是未婚姑娘,聞其名求愛信如雪片,從全國各地發出。禍福相依,林彪穿上繳獲來,日本軍官服裝佩刀戰馬,奔馳到閻錫山防區,山西多霧,被一位士兵誤以為日本人,一槍打在腦殼上,因此到蘇聯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