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楊磊談桌球」。
「多次改革對桌球運動來說,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回答——有利有弊,利弊相生。可能是最穩妥,也最不得罪人的答案。
但是,我不想這麼「模稜兩可」、「態度騎牆」』。
我的答案是——好事。
清王朝閉關鎖國,自命為「天朝上國」,事事循規蹈矩,最終一敗塗地。創新,也許會有陣痛,有的還傷筋動骨,但是「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人也好,物也好,只要一直有新鮮血液流動加入進來,那麼長遠來看,一定充滿生機,這是自然規律。
所以,從無遮擋、改大球、無機膠水、新材料球等等,桌球的各項改革確實五花八門,折騰不小,但是正是這些改革,讓桌球運動吸收了新鮮的血液和全新的東西,推動它不斷革新。
如果仍是38毫米小球,老瓦如果不老,可能仍在巔峰。但是如果一項運動果真如此,離末日也就不遠了。
改革是一種「打破與重組」,打破舊的,形成新的,循環往復,螺旋上升,這才是真正目的所在。
改革,不一定受絕大多數人的喜歡。但發現問題,積極改進,乃至改革,是比積重難返、推倒重來更好的方法。
以上是我對該問題的回答,希望對您能有點滴幫助。認可請轉發和關注。期待您的點讚和關注!關於這個問題,您有何不同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我是「楊磊談桌球」,一個熱愛了桌球二十五年、買了八大收納箱桌球讀物、《桌球世界》雜誌特約編輯、深度桌球沉迷者。桌球,是一輩子的事情,一起熱愛我們的熱愛!
改革對桌球發展總體來說是有好處的,但頻繁的改革對桌球發展並不見得是好事。以目前40+和材質的改變看,球速和旋轉降低了,雖然回合多了,觀賞性增強了,但技術發展也受到限制,尤其是運動員更容易受到傷情困擾就是例證。
從辨證角度看,一切事物皆是一把雙刃劍,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多次的乒改運動當然也不例外。因此我們不能孤立地去說「好事」或「壞事」。客觀地說乒改有利有弊,有利之處我們繼續堅持,不利之處我們要想法應對,當我們不能改變規則時,我們必須努力去改變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長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