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情社會只是表象,本質是利益關係。
2、各種感情,只是為了價值交換。
3、窮人,搞關係、談感情毫無意義。
4、底層沒人情,只有羨慕嫉妒恨、只有爛人爛事。
5、富人階層的人情,只是資源整合和共享。
6、人情,只是利益的表面,看透了,沒意思。
7、自身沒價值,談感情,只有屈辱和傷害。
8、感情善變、人心自私,只是在玩文字遊戲,心裡權衡利弊。
9、任何感情,只是互相需要,沒了需要,感情也就沒了。
10、其實,何止中國,其他國家也一樣。
11、家族、婚姻、朋友,都只不過是利益整體。
12、社會越發展,人情越淡漠,因為人們越來越獨立,不需要別人。
13、現在人情不如金錢,有錢就有人情,沒錢,沒人更沒情。
人情社會甚至連部落社會都不如,部落社會可能還會有一些公共的行為標準和公共文化,而人情社會只能以比部落更小更基本的家庭為單位存在,過了這個界限往往便蕩然無存,所以人情社會裡的那些「罈罈罐罐」更不具備適應性和可推廣性。
人情社會實際上是人們只認同自己身上的動物屬性,而對精神價值缺乏認知和認同。人情社會的一切都與動物社會都很相似,都是只活在人的最初級最本能的狀態。精神沒有被開發,社會本來內在具備的能量,營養和精彩便不可能被釋放出來,恰恰精神才是人的本質特徵,也只有精神才能流傳和普及。
人情社會是當下中國很無耐,也擺脫不掉的選擇,也是遭人詬病,貼上中國特色標籤的一個文化標誌。在個人,或許會享受其中之利好,在國家,則是阻礙文明進步的一大疾弊。
試看:一是考試不行,託人情搞定;二是工作不行,託人情搞定;三是晉升不行,託人情搞定;四是違法不行,託人情搞定……
等等,諸如此類。一家人,一村人,一單位人,一地方人,一行業人,聚到一起,聊的談的都是與某某熟絡,與某某鐵,可以辦事云云。試想,人情大行其道之時,何有他人之公平,法律之威嚴,規則之平等可言呢?人情讓越位者受益,而受傷害的則是一大批遵守規則的人。如此社會,談何聚攏人心,招攬英才,創造發展環境呢?
一言以蔽之,人情社會,是中國邁向現代文明民主公平法治社會最大弊端。此弊不除,中國將很難以法治統率全局,將透明公平之環境奉獻給世界,而更以此吸引世界力量來聚力發展。
所以,人情社會之中國,當堅決革除了!
跟人類發展階段有關,封建社會要比原始社會先進,資本主義社會要比封建社會先進,社會主義社會要比資本主義社會先進(只是當前世界上還沒有一個發達的社會主義社會,所以暫時無法證明這一點)。我國70年前是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連資本主義社會都沾不上邊,而法制社會的建立是以生產力的發展為基礎的。落後社會,人情味越重,法制越得不到實施,情大於法就會出現,法制辦不成的事人情可以辦成,人情社會就會出現,我國農村還有不少宗規社規大於國法憲法的地方,黑惡勢力就有滋生的地方。先進社會,人人講究國法,講究法則,講究規則,通過人情可以辦成的事,在這裡就辦不成,我國現在不少發達程度高的城市,都發展的相對不錯。以一線城市最為突出。為什麼年輕人要往發達程度高的地方跑,道理就在這裡。我國依法治國的偉大成就是舉世矚目的,只是各個地方發達程度不同,人情社會輕重不同。但只要看現在與1980年相比,你有沒有發現真是天翻地覆?希望再過數年數十年,人情社會就會被法治社會所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