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當老師從教30年,卻評高級無望,感覺心灰意冷時需要怎麼辦?_老教師職稱滿三十年初級直接認定嗎

馮江月說: 現實無法改變,前途無法預測。該爭取的堅決爭取,就像工資一下來就跑著去支一樣,別懈怠,刻不容緩去爭取…

馮江月說:

現實無法改變,前途無法預測。該爭取的堅決爭取,就像工資一下來就跑著去支一樣,別懈怠,刻不容緩去爭取。該工作工作,用工作成績來證明自己,如果懈怠了沒資格評上也就被人恥笑了。這兩項工作都做了,我們也就可以挺直腰板了。世間多有不平事,我們無法左右,堅守本真,不沒世俗,做好自己就好。

真才實學,守住立足之本;興趣廣泛,豐富快樂自己;處事和諧,守好為人之道。其實我們有很多地方需要學習、需要成長。也許世間的不平讓自己多了許多滄桑,眾多的不公平讓自己憤懣不平,學會了生氣,學會了咀咒,但又能怎樣。我們既不願與他人同流,那只能做自己。處在世間不可能獨善其身,這恰恰需要我們學習與修煉。

Lance課堂說:

從教30年的老師可以算老教師了,為教育事業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看著一顆顆幼苗長成了參天大樹,桃李滿天下的場景可能還歷歷在目,但面臨職稱問題時,仍然是某些老師心中邁不過去的一道坎。

由於高級職稱指標限制,有的老師在退休的時候還是中級職稱。沒有評上高級職稱的老師是否該懈怠工作呢?我認為教書育人和評職稱不能劃上等號,當初選擇當教師的時候並不是為了評職稱,而是把自己的一腔熱血傾注於教育事業,用心去感化和教育學生,讓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學會如何做人,把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傳授給學生,把學生培養成祖國的棟梁,這是選擇做老師的初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樣的老師才是一位好老師。

老教師沒有評上職稱不要灰心喪氣,也不要抱怨職稱制度不合理,更不要懈怠本職工作。職稱並不能完全反映一個老師的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有時候還有運氣的成分。比如:有職稱指標的時候,可能自己還沒有達成評職稱的各項條件,正當自己的各項條件都符合時,恰好遇到沒有職稱指標。一旦錯過評職稱的黃金時間,以後想要評上職稱就會變得異常艱難。

我們要正確看待當前的職稱制度,不要把評職稱當作教書育人的追求目標,要用阿Q精神來安慰自己,能夠評上高級職稱算幸運,沒有評上職稱也很正常,用一顆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當前的職稱制度,只有這樣才會讓自己安心從教。

河南焦作十七中姚老師申報副高級職稱無望,於是發抖音短視頻揭露評職稱內幕。據姚老師稱,今年自己個人總分第2名卻落選了,而個人總分第16名的老師加上各種投票卻成功晉級。當地教育主管部門介入調查,並未發現違規違紀行為,評選程序公開透明。姚老師要想評上職稱,除了搞好教育教學外,還要搞好人際關係,否則,投票環節就會把你踢出去。

所以,工作30年的老教師不要把主要精力用在評職稱方面,沉下心來搞好教育教學,用良心教書育人才是當務之急。不過,提前準備好相關材料是很有必要的,一旦有評職稱的機會,自己還是要積極去爭取。

觀滄海6638說:

評高級職稱,有很多機遇的成分在裡面。具備了評高級的條件,如果學校名額多,就能很順利的評上;如果遇到名額少或者沒有名額的年份,就不容易評上。

名額多的學校也常常存在不公平的現象。

從教30年,評高級無望。沒必要過於計較。如果工作輕鬆,可以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開心,快樂,健康地生活,爭取活到百歲,多領幾年的退休金。

風物長宜放眼量!

寒韓寒說:

不要心灰意冷,30年教齡,沒評上高級教師的多的是。氣大傷身,多活幾年,比什麼都好。

01:在中小學,高級教師畢竟是最高的級別,沒有評上的並非一個人,而是大多數。絕大多數教師到退休都沒有評上高級教師,不是照樣光榮退休了嗎?不是照樣活著嗎?

02:心灰意冷,壓抑鬱悶,時間久了,會出毛病的,身體才是最重要的。只要身體好,不出什麼毛病,少去醫院幾次,錢就省下來了。有錢難買健康,健康活著,多幹幾年,就趕過來了。

03:仔細想一想,評上高級無非待遇高一點,看看身邊的人,大多數都沒評上高級,往下比,就心安理得了。在大道上,有步行的,有騎驢的,有騎馬的,有坐轎,還有抬轎的,我們步行雖然很窩囊,但是,瞧那些抬轎子的,我們也就心平氣和了。畢竟我們還自由地步行。

所謂的心灰意冷,就是覺得職稱制度不公平,或者覺得評定職稱很難。確實是這樣。

假如把評職稱改為考職稱,經過文化考試,是不是就公平了嗎?是不是就會降低難度了呢?

如果把評職稱變為考職稱,會有絕大多數教師願意,畢竟這是憑本事,憑個人的水平。公平倒是公平了,可是還會有絕得多數老師到老了也考不上。考試也是競爭,競爭都有失敗的,也會有很多人心灰意冷。

真正讓評不上職稱的人不心灰意冷,只有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是不讓職稱拉大收入差距,讓教師職稱成為一種榮譽。沒有大的收入差距,就減少了因評不上職稱而產生的怨恨。沒有怨恨,大家就不會心灰意冷了,就會心平氣和地工作。

過河小卒2008說:

如果積極爭取了,還是沒有希望,那就接受這個無情的現實吧。因為在一些基層學校,高級職稱指標本來就少,加上一些領導的有意識的人為的運作,高級職稱更是成為一般老師不敢染指的稀缺資源。

像這樣的情況,你沒必要自己給自己氣受,心灰意冷。氣出病來沒人代替。就不如放平心態看淡職稱,尤其不要跟比自己資歷淺的人盲目攀比。如果看到自己當年的學生,比自己參加工作晚的老師成功晉級了高級職稱。不要害紅眼病,羨慕嫉妒恨。你應該祝賀他們,祝福他們。快到退休年齡,你現在最主要的任務就是珍惜自己職業生涯中的最後幾年,養一副好身體。養一副佛繫心態。「比不過人家的工資咱就跟人家比壽命嘛,退休之後多活幾年什麼都有了。」我身邊許多晉職無望的老師都是這樣想的,我發現他們每天過得很開心很快樂。

吾本真人說:

調節心態,該怎麼活還得怎麼活。

首先,你要明白評高級無望是你自己的原因,不是別人給你造成的。怨天尤人只會讓你心情更糟,受傷害的只能是你自己。晉高級是一個長期的準備過程。文憑不達標要通過自學拿文憑,沒有榮譽要積極工作爭取榮譽。等你所有的條件都具備了,只等晉高級的東風就是了。臨時抱佛腳是不行的。你現在晉不上高級說明你條件不具備或者條件比不過別人。

其次,能彌補的彌補一下,爭取退休前晉上高級。我有一個同事,中師文憑。為了晉高級,五十五歲的時候通過網上參加自學考試,在五十七歲拿到大專文憑,五十九歲(今年)搭上了晉高級的末班車。你擼一擼自己哪些條件不硬,能補則補,想想辦法。沒辦法就放棄吧。

再次,知足常樂。晉高級與否主要考慮的是工資待遇,千把元的差距而己。多考慮自己的身體健康,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比啥都強。學學阿Q的精神勝利法,保持一個快樂情緒。

奮鬥伴隨快樂說:

退一步海闊天空,我就是一位高中數學老師,工齡41年,明年退休,本科,中教一級,一直都沒有排隊的資格,因為沒有優秀,18年取消優秀的門票了,又規定5年內必須有下鄉支教經歷,果斷放棄高級職稱,等待退休,健康快樂最重要。教育界不是淨土,評職稱就像打擂臺,互相揭發攻擊,送禮送身體,出賣尊嚴,堅決放棄。

蓮兒老師說:

親愛的題主,您好。目前的狀況,建議換個角度來想,讓自己內心更平衡。

人生有得必有失,我來幫您剖析一下。

雖然沒能評上高級教師,少了那個職稱,或少了每月千把元錢,但你卻無需經歷評職稱的「魔鬼歷程」。

我經歷過,至生難忘:準備材料的時間之緊,要求之苛刻,讓你分分鐘抓狂,半夜二三點還在校對材料是常有的事;上課,磨課,抽籤,箇中的迷茫,忐忑,失眠焦慮,時時伴隨,有時情緒崩潰時還後悔,幹嗎來評這勞什子的職稱,平心靜氣的日子不香嗎?

很多評了職稱的老師,一致都說這過程是在歷劫,不死也掉層皮。我有個同事,這樣的煎熬整整3次,次次都被打掉,搞得他性格大變。

所以,我勸題主一句,評級無望未嘗不是件好事。教師這職業,退休後的工資還是能保證平常用途的,多那幾塊少那幾塊,影響不大。

人生走到後半場,心安,身安,絕對比那碎銀幾兩重要得多!

運湖說:

職評有若干指標,有學歷、工作時間、德能勤績、教科研水平等。從教30年,只是其中一項指標,高級職稱評審不是說工作30年40年,就是高級教師。教齡夠了,多在其他方面努力,沒有必要心灰意冷。就像高考,一門語文考滿分,總分過不了本科線,你上不了本科,各科相加,總分過線,就可以上本科了。道理就是這麼簡單。低於分數線一分,是爭取不來本科人數增加的。人數是定數,分數線是定數,分數是定數,事情是定數。勿拋棄勿放棄,繼續努力🙏🙏

文武43940769說:

人常說: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我從教40多年,優秀教師、模範班主任、單科第一名……各種榮譽證書不計其數。但評小高,人家三個名額,咱是第四,人家五個名額,咱是第六……咱老是踏人家的腳後跟,年年參評,年年失敗,年已50開外,力不從心,我有放棄的念頭,但又想到,咱之差之毫厘,放棄有點可惜。只能暗暗鼓起勇氣,再努力奮鬥吧……

直到2013年職評,才算入圍。至此,我已任教35年了,離退休也只有6年時間了。

最終了確了我的心願,實現了我的職業夢想。也心滿意足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3357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