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普通人想發大財,有多難?_普通人怎麼能發財

慧眼掘金者說: 普通人為什麼發不了大財,主要原因是普通人總是眼高手低,夢想著發大財,一夜暴富,但是現實中你身邊…

慧眼掘金者說:

普通人為什麼發不了大財,主要原因是普通人總是眼高手低,夢想著發大財,一夜暴富,但是現實中你身邊有大財的,哪個不是日積月累,積少成多的。當然也有一夜暴富的,但這種機會除了拆遷,其他項目一般都需要有膽識或者資金等等條件,普通人又不適合。

40歲前,我也一樣,經常幻想一夜暴富,甚至到現在也是,每天入睡前,總喜歡做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夢想發財了以後可以過怎麼樣的生活。總覺得掙工資這輩子不可能達到富有這個程度,所以這輩子折騰了很多夢想暴富的項目。

一、炒股票

1994年大學畢業分配到銀行工作後,我就開始炒股歷程,開戶第一天,買入的一個股票就讓我當天翻倍,然後感覺自己像股神一樣,幻想有錢的生活。但是在此後十多年裡,貸款炒股、借錢炒股,幾番折騰,虧完本金告終,零幾年終於醒悟到自己的性格毛糙,追漲殺跌,不適合在這個市場跟人較量,一心想安心掙工資過小日子。

二、做保證金白銀交易

零幾年,有商業銀行推出了保證金白銀交易,記得是7%的保證金,24小時交易時間,又克制不住地加入,運氣是不錯,又是第一次交易,在沒有搞明白交易規則的情況下,幸運了買對了方向,一周番倍,然後又開始借錢加倉,幾個月後爆倉。這條路又斷了。

後來又是保證金外匯交易,又以爆倉結束。

三、買彩票

各種彩票,特別是雙色球,基本是每期不落,也中過二等獎,買彩票的好處是心理上總有很大的期盼,總覺得自己是有可能有一天發財的,但是在了解到彩票幕後事件後,信心受挫,之後就不做這個夢了。

2010年,我跳槽到商業銀行工作,這時候,因為多項交易以失敗告終,家裡的積蓄被我折騰完了,雖然不甘心,但是沒有辦法,只能回歸到以安心工作,多做業務,多拿績效的路上來,但是一顆折騰的心總是不安份的。

2012年,家裡裝修,發現了家用中央空調的市場機會,調研過以後,找廠家審批代理,組建團隊,租店面裝修,二個月後開業,開始自己一邊在商業銀行上班,一邊開暖通專賣店經營的職業生涯,2018年,因公司業務發展,已無法兼顧兩邊,從商業銀行辭職,專職經營公司。

發財的路上很少有捷徑,大多數人的財富不是一夜就有的,專注本職工作,做個有心人,多關注機會,不要看不起小錢,有時候你看不上的小錢,別人經過多年耕耘,發了大財。

其次,人的學識也是決定你是不是能掙錢的重要因素,社會競爭激烈,如果沒有正確的經營思路,把握市場機會的能力,你如何在競爭中戰勝對手,任何行業,掙大錢的畢竟只有少數。哪怕是看似簡單的炒股,掙錢的也是少數一些自控能力強,投資思路清晰的人,我2017年重新進入股市,現在資金量已翻兩翻,深有體會。

人人都想掙大錢,又不是人人都可以掙大錢,人與人之間的區別就在於:有些人只有空想,有些人卻在實幹,想要成功的前提更是要把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放在首位,而不是片面地認為讀書無用。

白貓財眼說:

如果你已經把自己定義為一個普通人,那對不起,發財兩個字就離你很遠了,更別說發大財了。

財富本身一定是不會被均衡的分配,一定是存在階級化的。

這種情況下,你所處的層次越高,分配到的財富也就越多,所處的層次越低,分配的財富也就越少。

當你把自己的財富階層定義在普通人一欄,也就「喪失」了讓自己優秀的權利。

當你認為自己正在努力,並且為之奮鬥的時候,跨越財富階層並不是不可能,但是需要靠30%的運氣和70%的實力。

正如同那句話,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

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可以通過勤奮和勤勞,通過學習和認知,去一點一點地提升自己的階層,鞏固自己的財富,但是想要發大財,確實非常的困難。

都說人這一輩子有7次左右,讓財富蛻變,提升階級的機會。

每抓住一次,都能讓自己的財富增加一個零,這就是風口,也就是必然會遇上的運氣。

抓住其中的一次,就是髮小財,抓住兩三次,那就是發大財了。

問題不在於無法擁有財富,問題還在於很多財富到頭來,最終成為一場空。

因為普通人最大的問題,就是要面對認知不足,導致的財富風險化,也就是財富的流失。

簡單地說,你只是暫時擁有了財富,卻沒有掌控財富相匹配的認知能力。

這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難點,比起怎麼賺錢更難。

當你好不容易歷經千辛萬苦,跨上了一個階層,卻因為一次意外,一場疾病,一次投資的滑鐵盧,一次失業,重新回到了財富的原點。

甚至,一場創業的失敗,導致負債纍纍,陷入了人生的谷底,無法翻身。

有多少人在發財的路上,成功過,最終卻落得個越來越遠,這才是最應該去思考的。

有一顆想發財的心,肯定是好的,比起那些不求上進的人來說,好太多了。

因為欲望和貪婪才能使人進步。

但如果沒有辦法腳踏實地,想通過走捷徑的方式去實現這個目標,結局往往會很糟糕。

如果你看過那些真正發大財的成功人士,你會發現他們的成功,是有標準路徑的,而且是教科書式的。

通過機遇和勤奮挖到第一桶金,通過認知和思維裂變讓財富倍增,最終通過變革和風險的防範,讓自己在財富的巔峰站穩腳跟。

如何賺錢,並且有效地駕馭錢,是我們一輩子都在學習的東西。

先說說挖第一桶金吧,關鍵詞,勤奮和機遇。

人生路上,想要積累財富,就一定會有第一桶金。

第一桶金是一個概念,有人說是50萬,有人說是100萬,各種說法都不同。

其實,第一桶金的概念,指的是第一筆財富,最終會變成另一種存在。

比如,第一桶金最終變成了自己創業的啟動資金,第一桶金變成了買房的首付款,第一桶金給自己買了一輛車等等。

第一桶金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就是第一筆「巨額」的財富,可以影響到他未來生活的走向。

挖第一桶金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大部分人都是通過勤奮來獲得的。

勤奮這個詞相對比較寬泛,工作勤奮是勤奮,闖蕩江湖跑業務,也是一種勤奮。

所以,即便只是默默無聞,努力地工作,也能夠挖第一桶金。

只不過努力工作的挖金速度,同樣取決於一定的機遇。

這就好像,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樣的工作相對比較賺錢,什麼樣的行業相對比較賺錢,這都是風口吹來的,也就是我們說的運氣成分。

20年前,IT值錢麼,也值錢,但是沒有前幾年的IT那麼值錢。

現在的IT值錢麼,也值錢,但是人才的內卷導致了競爭的加劇,挖金速度大不如前。

同樣的,很多人說做小生意賺了第一桶金,開網店賺了第一桶金。

甚至最近看到,有外賣小哥打拼6年,攢下100萬資本的新聞。

他能攢下這麼多錢,靠的是外賣的風口,以及自己沒日沒夜的勤勞,以及經驗積累下來的方法。

勤勞和勤奮如果非要說出一點差別,就是勤奮本身,更需要一點方式方法。

其實,這些挖金的路,一定是需要時代的風口作為機遇的基石的,但如果沒有勤奮的努力和鑽研,又怎能真正意義上的賺到錢。

要知道千千萬萬的淘寶店,最終真正脫穎而出的,也都是百裡挑一的。

在挖第一桶金的時候,有一點一定要特別注意,就是要放棄沒有賺錢機會的勤奮。

比如,一份工作月薪3000,不論你再怎麼努力,也就只能是3000。

這種情況下是無論你怎麼做都沒有辦法挖到金子的,因為你選錯了金礦,這是一座鐵礦山。

你需要做的是儘快從這座山學到挖礦的經驗,然後果斷離開,去其他的礦尋找機會,找尋真正的金礦。

但有一點記住,不要過度地去跟風,因為當下的金子,不一定是未來的金子。

儘量往藍海市場裡靠,不要去紅海市場廝殺,更不要去夕陽行業做無畏的拼搏。

另外,第一桶金,不僅要你會賺,還同樣需要你會攢。

在積累資本的路上,需要攢的不僅有經驗,還有真金白銀。

一方面,真金白銀可以抵抗風險,比如失業,比如疾病,比如意外。

另一方面,真金白銀可能會成為你開啟人生下一個階段的鑰匙,不論是創業,亦或者是置業,甚至是結婚。

原始資本的積累不足,是導致人生距離財富越來越遠的關鍵原因。

這裡的原始資本,一部分是金錢,另一部分其實是個人的能力。

就比如你的學歷,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賺錢的起點在哪裡,也是決定你第一桶金挖取速度的一個重要因素。

但好在學曆本身,卻不會制約你上升的高度,因為學歷不等於能力,社會大學教的才更重要。

接下來說說,財富倍增的裂變。

拋開那些比較虛的說法,我們通過數據去看那些高淨值人群。

胡潤百富2021年,高淨值人群的劃分,1000萬人民幣流動資產的人群,200萬戶。

其中,60%是企業主,20%是金領,10%是職業股民,10%是炒房者。

炒房者佔比10%,也就20萬戶,比很多人的預期要低不少。

而職業股民佔到10%,也有20萬戶,讓很多人感覺大跌眼鏡,原來真的有人在股市裡賺到了錢。

20%的金領,也就是所謂的高級打工人,這個比例等於炒房者和炒股者之和。

而60%的企業主,也說明了在我國,創業致富,才是最最的主流。

從這個數據來看,從第一桶金到財富裂變,60%靠創業,20%靠投資,還有20%靠工作升職。

但如果你仔細去分析,在這個過程中,你需要的其實就是學習和認知,進修和深造了。

創業,比起普通的打工者而言,差別在於思維方式。

從原本的打工者心態和思維,轉變為老闆的思維,去統領全局,去挖掘和開拓市場需求。

大部分優秀的創業者,至少都把自己的公司幹到了上市,而資本給它們的回報,不論是身價,還是財富,都是非常可觀的。

即便一些公司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每年幾百萬的淨利潤,幾年下來也是非常的滋潤。

可以說,創業比起打工最大的升級,就是要能夠駕馭人,懂得用人力槓桿,去完成自己的事業。

自己把事情做好,那只是一個合格的打工仔,能夠指揮一群人把事幹好,才叫做創業。

再說說投資,更需要強大的認知了。

你以為炒房發家的人是因為運氣好嗎,顯然不是。

他們需要足夠的本金,強大的魄力,以及對於形勢的預判,加上貸款的寬鬆和房地產的大力推動,才能最終靠房產斬獲巨額的財富。

相比之下,股票投資賺錢,更是難上加難,一不小心就掉進了主力的坑裡,血本無歸。

強大的認知和預判,是職業股民能夠脫穎而出,在高淨值人群中佔據一席之地的決定性因素。

認知是投資路上,必須要具備的素質和技能,缺乏認知不僅不能在投資路上走遠,更會在投資路上遭遇絆腳石,容易摔跤。

最後是金領,看似僅僅是一個高級打工仔,其實不然。

所有的金領其實都具備創業的能力,但是比起創業,他們更樂於在企業的重要崗位上,發光發熱。

金領和創業者最大的區別,在於工作相對穩定,不至於出現負債,不會因為失敗而讓財富的積累中斷。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熱衷於去做職業經理人,而不是去創業。

但是,金領並不是想當就能當的,他們需要具備很強的能力,所以需要學習和深造。

除了原本的工作能力,還要有掌控全局的管理能力,不論是向上管理,還是向下管理。

有一些金領,甚至成為了企業的總經理、董事長。

雖說身份依舊是一個打工人,但打工的收入,遠比普通人要高,這也讓他們順利擠進了高淨值人群的行列。

真正意義上的創富階段,其實就是這個時間人生階段了,財富裂變也是來自於這幾條路上的認知增長。

最後聊聊守富,也就是保住財富。

在這一點上,富人也遠遠比普通人要做得好。

往小了說,這部分人懂得要儲備財富,應對風險。

雖說富人喜歡「負債纍纍」,但同樣的他們總會為自己找後路,去儲備財富。

花的是別人的錢,賺的卻是進自己兜裡,有風險別人扛,沒風險皆大歡喜。

這就是富人思維中的守富,保護好財富,不斷鞏固自己的身份和財富階層。

普通人有時候可以通過運氣,讓自己躋身財富圈的高層,但這種靠運氣跨越的階級並不穩固,會有千千萬萬種理由,讓財富在短期內耗盡,從而跌落谷底。

創業由盛轉衰,其實就是最好的例子。

很多時候,我們是憑藉風口,挖到了第一桶金,甚至是走上了人生的巔峰。

可一旦風停,出來混總是要還的,認知不夠,財富也就瞬間坍塌。

很多人會提到,把錢存銀行不就行了嘛。

這種辦法看似可行,但時間一長,就會發現財富本身正在不斷地貶值,價值越來越低。

逆水行舟的財富局裡,但凡是停下腳步,享受不了多久,就會陷入沉淪之中。

沒錢的時候,或許我們很難體會有錢人的煩惱。

但事實上,有錢人的煩惱,你是真不會想要的,比起普通人只想著賺錢,要複雜很多很多。

公司的經營,家庭的矛盾,婚姻的嫌隙,稅務的問題,這些無疑都是致富路上會遇到的坑。

就這些,作為一個普通人來說,如果沒有經歷過一步一個臺階的升級打怪,是無法體會,更是無法掌控的。

財富的本質是能力的一種體現形式,兩者是相互匹配的。

脫離能力去談財富,去尋找發財的機會,其實是不現實的,因為別人早已具備了賺錢的能力,而你卻始無法更進一步。

在追逐財富的道路上,我不喜歡用「想」這個字,更喜歡用「做」這個詞。

一起額都是做出來的,不是空口一言,不是主觀遐想,只有一步一個腳印。

霖隆安說:

我做過幾年生意,也掙過幾年大錢。當然在腰纏萬貫之前我也是個普通人,所以對於如何發財這個問題我覺得還是有點話語權的,畢竟經歷過嘛!

而我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說難不難,說易不易」。也許朋友們會說,你這不是廢話嘛!先不要下結論,請君耐心看完就會知道我的用意。為了闡明觀點,我先講述一個能人,咱們通過他的故事就能窺知一二。全文分為兩個部分,分為故事經歷和價值觀點。

宋老五其人

宋老五今年47,在臨近知天命的年紀,他居然剛剛迎娶了小他20多歲的黃花大閨女。這個事兒在十裡八鄉都成了大新聞,在他們村上,不少好事兒的老太太們在背後八卦著宋老五的桃花運,都認為這個名不見經傳,鬼混了半輩子的光棍能有今天的模樣是祖上積德的因果。

雖然宋老五知道別人在背後的指指點點,但一向沒臉沒皮的德行讓他並沒有往心裡去,甚至還大排宴宴的豪請了村裡的每一戶人家。當他咧著大嘴傻笑著拉著嬌滴滴的新娘挨家挨戶的介紹時,那些以往把他當做潑皮的鄰居們尷尬地陪著笑臉。春光滿面的宋老五在外人面前不住的介紹著身邊的新娘:「這是俺媳婦,不是閨女,以後都別認錯了,差了輩分可就亂了套了!」

雖然對於思想保守的老家人來講宋老五的這樁喜事多少有些入不得眼。可看在如今他腰纏萬貫,財大氣粗的面上,大夥都覺得別說娶個20多歲的大姑娘做媳婦,就是再娶上三房姨太太也養得起。但如果換做7年之前的他,別說娶個大姑娘,就連看一眼隔壁家的寡婦都被人家說成癩蛤蟆想吃天鵝肉。而宋老五天翻地覆的變化還要從7年前說起。

彼時的潑皮

宋老五並不是一個靠種地過活的農民,因為在他把久病在床的老母親送走時,好吃懶做的宋老五轉手就把家裡的二畝地換成了錢壓在了牌桌上。對比於種地耕作賺辛苦錢,他更中意在牌桌上賺「快錢」,所以在他的老母親還屍骨未寒的時候,宋老五就把這檔子事兒忘得一乾二淨轉身就趴在了牌桌上叱吒風雲了。而他的這種做法也讓他坐實了不孝子的罵名。

有錢在手,宋老五的日子過得並不寒酸。贏錢的時候和一些狐朋狗友胡吃海塞,輸錢的時候睡上一覺後立馬精神煥發把那些不好的回憶統統拋之腦後。但這種舒坦日子沒過多長時間,他就因為口袋裡吃緊而不得繼續變賣家裡值錢的東西來支撐逍遙。沒有收入的他只能靠打牌這種不靠譜的事情維持著生活,而幾個牌友之間的慫恿讓本來就已經暈了頭的宋老五最終連同自己的老巢一併輸了去,成了徹頭徹尾的流浪漢。

在起初無家可歸的時候,那些朋友們還對他假仁假義的接濟了他一陣,但時間長了終歸不是個辦法。索性就找了幾個口實,把宋老五轟了出去。而真的到了這個時候,兩手空空的宋老五才如夢初醒地發覺自己已經窮途末路了。村裡的人無不對他指指點點,嗤之以鼻,有些人甚至都躲著他走生怕沾了晦氣。宋老五日子過得很艱難,艱難到連吃飯都成了問題,而村裡鄉親們對他的態度更是讓宋老五心如死灰。生活了半輩子的家鄉變得如此陌生,受盡了白眼的宋老五最終還是選擇離開這塊傷心地遠走高飛。而此時他的想法很單純,就是想找一條活路。

我就想有個吃飯睡覺的地方

當宋老五坐著汽車來到縣城的時候,活了40年的他第一次有了夢想。這倒不是因為繁華的城市與質樸的農村所產生的反差感,而是在這個陌生的地方誰也不會在乎他的過去,他就像獲得新生的嬰兒一般高興的手舞足蹈,以至於汽車站的工作人員把他當成了討飯的乞丐給轟了出去。

別看宋老五在家裡是一副好吃懶做的德行,到了城裡身無分文的他卻精得跟只猴兒一樣。他很清楚自己要幹什麼,所以沒費多大週摺就在縣城邊上的一家煤場裡找到了一份兒打雜的工作。在煤場老闆問他要多少薪酬的時候,他坦誠地說道:「我就想有個吃飯睡覺的地方,錢無所謂。」就是這份坦誠,讓宋老五輕而易舉地有了一個可以站腳的地方。而他也積極地回報了老闆,不辭勞苦、兢兢業業地完成每一項工作。而由於表現突出,宋老五很快就被老闆提拔成了勞力的小頭目。從此,他就從一個靠出賣體力的勞動者搖身變成了指揮別人幹活的小領導。

宋老五在煤場裡幹了兩年,這兩年的時間讓一個村裡的潑皮從思想上發生了蛻變。他回想起當初自己做的那些荒唐事懊悔不已,但他轉身又想,如果沒有這樣的經歷或許時至今日他也會如同父輩們一樣在地裡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平庸一輩子吧。而每當看到老闆坐著那輛豪華的轎車,一身西服革履的派頭,宋老五的眼睛裡不由得都會流露出無比羨慕的目光。他有了理想,他理想著自己有朝一日也會變成老闆那樣風光。

第一份固定資產

在忙碌的貨場裡,宋老五感受到了什麼叫家大業大。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塊從東頭一眼望不到西頭的貨場居然是只屬於老闆一個人的私有財產,在老家裡這樣的人就是土皇帝的存在。如果換做別人,也許只能羨慕老闆的實力。但在宋老五的心裡,除了羨慕之外更多的則是一股熊熊燃燒的信念之火,這團火焰讓宋老五仿佛變了一個人似的對賺錢這件事著了魔。所以當打聽到有人要便宜處理一輛二手短倒車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就把兩年多的積蓄一併拿了出來購置了自己的第一份固定資產。

宋老五並不會開車,但是他卻覺得有這麼一輛車就多了一份希望和收入。所以,在把車翻修之後,宋老五第一時間就把車歸在了老闆的貨場裡幹活。長時間的交往讓老闆對宋老五信任有加,在給他配備了司機之後,他也第一次賺到了「效益工資」,而這份額外的收入也讓宋老五心裡的那團火焰越燒越旺,甚至讓他有了一種慾火焚身的感覺。

雖然沒什麼文化,但是宋老五掰著手指頭也算得過來一筆簡單的帳目,一輛車每個月除去司機的工資能有幾千元的收入,那麼兩輛車、三輛車、十輛車呢?在把自己心中演算後的數字寫在手心時,他把後面的幾個零數了一遍又一遍,興奮的感覺讓他沉浸在美夢裡,他覺得那十輛車仿佛就停在眼前一樣,而車上裝的不是煤,而是一捆捆的百元大鈔。

實現夢想的進度比原計劃要快得多

計劃趕不上變化,宋老五買第一輛倒短車用了兩年。而第二輛只用了半年,第三輛卻入手卻只有短短的兩個月。貨車機器的轟鳴聲好像印鈔機一樣讓宋老五的財富積累速度越來越快,這種進度連他自己也是始料未及的。在那一段時間裡,他除了一如既往地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之外,就是到處收購那些低價處理的二手車。雖然這些車不能上路外出幹活,但只要他老闆的生意還在,那麼宋老五就會一直有錢賺,有肉吃。

而就在這期間,長期的工作經驗又讓他發現了第三條發家之路——煤。每當在外面幹了一天活的貨車回到車隊的時候,他都發現在車裡或多或少的會有一些煤底子。起初宋老五並沒有走心,但後來一次修車的時候看到從車裡清出來足足幾百斤的煤底子時,他就好像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一樣的興奮起來。從此,每天收車之後他都會讓司機把車上的煤底子清理到車隊大院的角落裡。久而久之,在那個角落裡慢慢地就堆成了一座小山。而宋老五也不含糊,在攢夠了一定量之後,他就會把這些零成本的煤轉手賣給他的老闆。老闆當然樂於接受這種低於市場價的便宜貨,並且還對宋老五的經商頭腦大加讚賞。

有了這一項業務的加成,宋老五10輛車的理想很快就轉化成了現實。當他站在院裡看著一輛輛拉金帶銀的賺錢機器時,那顆豪情萬丈的心就像坐在火爐上的水壺蓋一樣被熊熊烈火燒得噹噹直響。伴隨著自己的夢想成真,宋老五的身份也發生了轉變,他不再是那個只要有吃有睡的鄉下潑皮,而是搖身一變成了大家口中的宋隊長或者是老五哥。

和老闆好聚好散,自立門戶

但不管身份怎麼變,在老闆的眼裡宋老五都是一個打工仔。這種寄人籬下的生活就好像一根無形的繩索捆綁著他的雄心壯志。他並不是一個薄情寡義的人,尤其是在想到當初老闆對他的滴水之恩時,宋老五都會把那顆驛動的心死死地摁住不敢發作。而此時的他已經成了老闆身邊最為器重的人,不止經營著車隊,還幫老闆管理著貨場裡幾十號人。在這個偌大的貨場裡,他儼然成了皇帝身邊的攝政王。身居要職讓宋老五有了更多的機會接觸到老闆的業務,在他的眼睛裡看到的並不是一座座煤山,而是無數個可以發財賺大錢的商機。是的,宋老五並不甘於做個宰相,他想自己做皇帝。而一次偶然的機遇讓他再也壓制不住內心的渴望,毅然向他的老闆提請了辭呈。

政府為了規範煤炭市場,在離宋老五老家不遠的地方規劃出了一片地方建成了一個大型的煤炭集散地。當他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宋老五的腦袋裡就好像有無數顆核彈爆炸一樣懟的他血脈噴張。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他要把自己的車隊第一時間開赴到新的戰場,要成就一番事業。而當老闆知道宋老五的心思之後,也並沒有過多的對他挽留,老闆不是普通人,他早就看出宋老五並非池中物,所以兩人只是惺惺相惜的吃了頓告別飯後就分道揚鑣了。

宋老五在政府規劃的地方考察了很長時間,最終在敲定了場地之後,一次性地把所有的貨車都擠進了大院裡,看著自己的新家和不遠處就能望見的老家,宋老五內心感慨萬千,也許幾年前的自己怎麼也不會想到有這麼一天他會以這種身份重回故土。

宋老五馬不停蹄地給自己起了照,在這些年工作經驗的指導下,他學著自己老闆的模樣組建了公司。雖然鬥大的字兒不認識幾個,但他卻知道人才的重要性,所以他僱了兩個經驗豐富的老內行做了業務經理,為他四處聯絡著車隊的業務,而他未來的老婆也在重金聘請之下成了他的帳本子。到了這個時候,宋老五終於完成了人生的蛻變,從一個一無所有的窮光蛋搖身一變成了大老闆。即便如此,這也並不是他的結局,因為最為高光的時刻還沒有到來。

2021年是宋老五的人生巔峰

2021年,煤炭市場行情在蟄伏了10幾年之後,迎來了爆發性的上漲。而宋老五的車隊則在這如日中天的市場環境中更是如魚得水,每天有忙不完的活,有拉不完的貨。時至今日,他的實力早已今非昔比,不止是將近30輛車的龐大隊伍,就連車型也伴隨著他財富的增長革新換代,而附近很多靠養車為生的人也都慕名投靠到他的名下。實力越來越雄厚的宋老五把車隊停到了集散基地的大門口,在他車隊大院的後方就是無數家煤炭企業,一家獨大的背景讓金錢源源不斷的流進了宋老五的口袋裡。

而他的另一項零成本的業務——清煤底,則更是讓他如虎添翼。用不了個把月他院子裡就會隆起一座煤山,而他自然也會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把這些東西再轉手賣給那些煤老闆們。這一筆收入甚至會超過他的車隊盈利,因為煤炭的行情實在是太火爆了,火爆到被壓抑了十幾年的業內人士人人為之瘋狂,人人都成了中舉的範進。

故事的結尾

宋老五搔了幾下後腦勺,笑呵呵地給我倒上一杯茶水。在把他自己這些年的經歷傾訴完之後,我眼前的這位大老闆仿佛依然沒有在回憶中緩過神來,他輕輕地嘆了一口氣,略帶自嘲的說道:「你說俺這是不是命好?俺字兒都認不得幾個,卻有這麼多錢。這應該就是祖上積德,到了俺這輩兒得了好報!」我笑了幾聲點頭附和著他的說辭,然後他繼續說道:「俺和媳婦說了之後,她跟俺說了個成語,叫大……大什麼成。」我隨口說:「大器晚成!」他拍了拍腦袋回應著:「對!就是這個詞兒,論本事俺媳婦可比俺厲害。人家那算盤打得啪啪響。俺都不知道現在有多少錢,都是她給俺報個數!」我調侃道:「五哥,你心可真大,這麼放心嫂子!」和宋老五打了半年交道,這句話他並不忌諱,他用手指著我說開玩笑地說:「去去去,你知道個屁。帳本子交給她俺最放心!」

為了表示「歉意」,我從口袋裡摸出一根玉溪給他遞了過去,而宋老五撇了一眼煙盒之後,趕緊推掉了我手裡的煙,又從他那盒紅梅裡抽出來一隻自顧自的點上,然後笑呵呵的說道:「好煙抽不慣,還是抽便宜的吧!」


對宋老五的剖析:

宋老五的發跡是祖上積德的緣故嗎?在我看來,這不過是一種自嘲的說辭罷了。因為在他的這段人生經歷中,包含了太多太多成功的因素。結合文章一開頭我所給出說難也難,說易也易的觀點咱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決心與希望。

我認為,宋老五的難就難在開端,與其說無家可歸一無所有是他的人生低谷,不如說這是他窮則思變的根本原因。但他並沒有因為落魄自暴自棄,而是選擇了走出去,尋找生的希望。

2、看得清自己。

從宋老五來到縣城後的那一刻起,他非常清楚自己的斤兩,雖然那個時候的他並沒有今天的雄心壯志,只是求一口飯吃一間屋睡,但就是這種對自己清醒的定位,讓他能夠踏踏實實的走到了今天。

3、兢兢業業,勤奮吃苦。

這是每一個人都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但能夠做到的又有幾個?大多數不過是喊喊口號而已,反觀宋老五則完全身體力行地把這八個字貫徹了下去,或許是因為他只有這一膀子力氣別無他選,或許是他怕丟了這個來之不易的飯碗。但不論怎麼說,如果沒有他的振奮精神,那絕不會得到老闆的賞識,更談不上後來的平步青雲。

4、魄力。

在他的這段經歷中,有兩次豪賭。一次是把兩年的積蓄拿出來購置了一輛二手短倒車,第二次則是在集散基地開辦公司。雖然說賭就會涉及到運氣成分,但他內心那團熊熊燃燒的火焰就使得宋老五有了高於他人的魄力,讓他敢於為了自己的理想而放手一搏。

5、經驗。

經驗是個好東西,也是成功的必要因素之一。但經驗則是要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才能獲取的,實踐得真知,反之則只是口頭功夫,紙面文章。就好像宋老五一樣,不止是對車隊運營,甚至包括對煤的認識,公司的組建都是在長期工作經驗的積累之下得到的。沒有這些年的歷練,或許就沒有今天的宋老五。

6、心機與眼光。

賺錢的確是有竅門的,賺大錢亦是如此。而普通人和高人之間的一個不同就是心機與眼光。高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用俗話說就好像開了光一般,而他的心機則更像是大海一樣深不可測,讓人一眼就覺得此人絕非泛泛之輩。但這種本領可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兢兢業業、勤奮吃苦、在積累了大量的經驗之後才學會的本領。比如宋老五清煤底的營生,這種不起眼的小生意所帶來的收益甚至要高過他的主業。能夠到達這個境界,你還能說宋老五是個平庸之人嗎?

經上所述,我想朋友們應該有了一個大概的認識。以上的6點是層層遞進的關係,也是一個普通人走上發家之路的必經階段。當然如果您今天晚上中了彩票的大獎陡然而富,那我只能用祖上積德來形容了。而對於絕大多數的普通人來講,對於上面所講的那些,說說容易,要做到樣樣俱到又談何容易呀。在他落魄流浪無家可歸的時候,發財只能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實現這個夢想可謂是難上青天。而在他走出去,決定尋找新的希望時,這道難題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的就會變得容易起來了。


文章的最後,說一下我和宋老五的關係與背景,也算把這個事情講圓吧。我曾經是個身家千萬的煤老闆,而在2014年之後則是一個背負3000餘萬巨債的落魄人。今年行情大好,在朋友的提攜之下重操舊業,而宋老五就是給我拉貨的車隊隊長,在和他相處的這幾個月裡我和他一見如故,相見恨晚。而他的這段經歷就是在一次飯間閒聊所講述的,面對著這個大字兒不識幾個的粗人,他非但沒有讓我覺得反感,反而從很大程度上把我這個大學生教育了一番,讓我糾結彷徨了多年的心結得以解脫。

謹以此文感謝宋老闆的教誨,與此同時也希望在讀完他的故事之後的您能有所啟發,有所成長。

青春財經說:

普通人想發大財,到底有多難?我本人在銀行工作,當客戶經理的時候接觸過很多客戶,有的是開菸酒店的小老闆,有的是身價十幾億的房地產開發公司的老闆。普通人想發大財到底有多難?其實這背後反映的是原始資本積累和認知水平的巨大差別。

為什麼有的人什麼也不用幹就能夠坐擁幾百萬甚至是上千萬現金,為什麼有的人起早貪黑早出晚歸卻一生貧困,全家人基本的溫飽問題都很難解決?這也絕不僅僅是勤勞就能致富的問題。可以這麼說吧,資本的力量決定了一切,你越有錢賺錢就越容易,越沒錢想發財就越困難。

普通人資本積累太少,掌握的可以利用的資源太少了

我在銀行網點當櫃員的時候,前幾年遇到過一個在我們營業網點存款2700多萬的一個阿姨,我們當時給她協議的存款利率是4.5%,2700多萬存款年利率為4.5%是什麼概念呢。

也就是說她什麼也不用幹,一年的存款利息收入為121.5萬元,僅存款利息收入就已經超過很多人一輩子所能掙到的錢了,一年的被動收入就有120多萬了,她掙錢的速度很快也很容易,靠的就是2700萬的本金。

對於普通人而言,這種事情想想都不可思議。這其實就反映了資本的力量和原始積累的重要作用。只要有足夠多的錢,什麼也不用幹就可以快速致富。而資本匱乏的絕大多數人,窮其一生也掙不到那麼多錢,也很難發大財。

因為普通人掌握和可利用的資源太少了。

認知水平存在差異

我在當客戶經理的時候,經常去做貸前調查和貸後管理,我與其中的一個房地產老闆聊了很多關於創業和財富的話題,由於我和他年齡相仿,他直言不諱的說他是站在他爺爺和他父親的肩膀上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和企業規模。

三代人的共同努力才造就了他今天的成就,他爺爺當時從貧困的山區拖家帶口來的省會城市,當時幹的是泥瓦工,幫別人幹活,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建築工人,最後時間長了慢慢的接了一點小綠化工程的活自己開始幹,他的爸爸高中畢業後也就跟著他爺爺開始幹小工程之類的工作,2000年左右房地產開始市場化,他爸爸用自己的關係和能力,與別人一起從政府拿了一塊建安置房的土地,迎來了事業的起步,經過2010年左右房地產市場的大發展他們家的企業也越做越大,他自己大學畢業後直接就到他爸爸的公司上班了,是一個分公司的總經理。

他說他們家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和事業,主要原因在於他爺爺敢於拖家帶口的走出山區,敢於突破當時傳統的認知和觀念。這些道理放在今天依然適用。

普通人把握機會的能力相對較低

能夠快速致富的人也往往是做事雷厲風行,果斷的人,遇到機會能夠毫不猶豫地把握住機會的人,看好一個行業和產品能夠快速進入這個行業的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站在風口上發大財。

比如前幾年微商、抖音直播帶貨剛出來的時候,很多人因此實現了財富自由。大多數普通人是不能夠準確把握機會,是浪費機會安於現狀優柔寡斷的人,這一點毋庸置疑。

當然了人生的幸福和一個人的成功也不能只用金錢來衡量

其實對於個人而言,人生的幸福不一定要用財富來衡量。

很多人很富有,卻身患疾病,有的人資產千萬,卻負債上億。其實對於普通人而言,家庭和睦,家人身體健康就很好了。

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好心態,畢竟99%的人都只是普通人而已。

比八卦多一卦說:

有個作者,400萬字賺了2000塊,後來他用了一種方法,每個月妥妥的1.5萬左右的稿費收入。一網友在知乎上評價:我們這個社會是,得屌絲,得天下。

他說這個話的背景建立在這個網文作者的感言上。網文作者寫書,最早的時候,他特別用心地寫,用心埋伏筆,作鋪墊,考據人物,結果400多萬字僅僅賺了2000元不到。有了這個結果後,該網文作者痛改前非,轉寫系統文,打臉文,小白文,後宮文,總之,能夠抓住讀者眼睛的段子,先用了再說。他自己說,後來寫的書,很多段子,都是直接從前兩本書中改過來的無腦段子。

結果,他現在一個月寫網文15000左右的收入。他自己想想,都覺得要吐了,而且,自己寫的東西,連自己都看不下去,但是讀者喜歡。所以只能這樣寫下去,誰會跟錢過不去呢?

根據這個作者的說法,如果他把文章寫得有邏輯性,有深度,那麼,小說下面就會出現很多噴他的人;但如果他把小說寫得直白,智障,主角出場就是各種運氣加持,各種莫名其妙的神力,小說下面就會有很多贊,因為大家覺得這樣爽。

有個人對這個網文作者的評價很中肯,他認為:網絡文學裡的主角的平均智商和故事的平均深度,肯定要以普通讀者的最大基數的平均值下限來來計算的。網絡普及後,網絡用戶的畫像基本上是本科以上學歷佔全部網民數量的百分之十。也就是說,起碼百分之九十的讀者都是高中及以下水平。如果要取平均值,那基本就是九年義務教育畢業的水平。如果是平均值的下限,參考初中語文都考不過及格,高中語文都考不過50分,閱讀理解寫個解字就交卷的水平,大概基本上就是網際網路讀者的水平了。

這就是很多人賺錢難的問題所在。

大多數人不會譁眾取寵,不會抓住群眾的基數。像賺錢這種事情它不難,難點在於,你要放下你認為的高大上,你認為的好。附身下去,跟絕大多數的普通人並列,你的想法和行為不能高於他們,高於他們,他們就無法接受,不能接受,就不能給你送錢。

以前研究詐騙心理的時候,記得有幾篇論文是研究尼爾利亞王子的信的,這是最早的龐氏騙局之一。騙局非常簡單,就是給全世界的人發信件,告訴收信人,自己是奈及利亞的王子,現在有難,請求經濟支援。

結果你猜:設計這個騙局的人,每年都有幾十上百萬美金的詐騙收益。

這個騙局的心理學基礎在於:它過濾了聰明人,它是專門針對普通人和智商低下的人設計的。稍微有點認知的人,都不會上這種當,但還是有很多人上當,他們智力正常,但是心存僥倖,典型的韭菜。

這個騙局說明了什麼?詐騙也要有大局觀,廣種薄收,不用精心設計騙局,在認知欠缺的大多數人群中,總會有人上當的。同理,賺錢也一樣,只要抓住了大多數,這個大多數人裡面,總會有人給你送錢,問題在於,你用什麼打動他們。

在如今,新生事物不斷湧現的情況下,比特幣,元宇宙……哪一樣不是靠譁眾取寵,哪一樣不是靠抓住群眾心理來財富變現的?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特定的人群,肯定是符合你掙錢的思路的,關鍵在於,你如何去找到他們,讓他們理解你的想法。

南瓜紅聊情感EM說:

沒有商機來源,發財的消息普通人要是知道,那就全世界都知道,沒有了任何神秘感,怎能賺錢!

沒有思想,普通人出了校門,都是不學習的,學校學習的知識要麼就是無法適應社會,要麼就是被是社會淘汰的殘羹冷炙!

沒有啟動資金,空有夢想,沒有錢,寸步難行。難道借錢去創業嗎,萬一失敗了怎麼辦,沒有收拾殘局的能力,無法敢承擔這份風險!

沒有人脈,普通人接觸的圈子都是油米柴鹽醬醋茶,家長裡短的圈子,而那些投資理財,賺錢的圈子根本接觸不上,他們不屑與普通人交往,不想浪費自己寶貴時間!

沒有那份社會認知,一個人永遠掙不到認知以外的錢。對著社會太多了解的東西!

沒有系統思維,遇到事情,不會多角度看問題,從不同的視角來解決,所以會腦筋不靈活,解決問題就沒效率!

沒有膽量,不敢冒險!普通人都是前怕狼後怕虎,猶豫不決,家庭,孩子,失敗的退路各種牽絆!

沒有變現能力,沒有好好了解自己能力,不知道自身有什麼優勢,可以拿去變現!還經常埋怨懷才不遇,沒有什麼好的機遇讓自己發財!

沒有專注能力!沒有全力以赴做成一件事情的能力,總是今天看這個好,想學,看那個好想嘗試。不喜歡動腦,總是想在別人後頭跑!

沒有格局!目光短淺,井底之蛙。心胸狹窄,不能包容,總是就事論事,無法跳出事物本身,從更高的維度俯瞰!

沒有抗壓能力!一個普通人無法承受生意失敗給自己,給家庭帶來的困難。壓力過大讓人無法承受,往往會引發疾病!

沒有做事情的邏輯!都是看一步走一步,想到哪做到哪!不會未雨綢繆打好提前量,沒有什麼章法,不定目標,定規劃,怎樣尋找資源,直到達成所願!

沒有洞察力!沒有通過現象看透事物本質的能力,外表看是對不一定對,錯也不一定錯。能看透背後的邏輯很重要!

沒有說話水平!想賺大錢,都得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普通人說話都是想說什麼說什麼沒有那些彎彎繞,那麼講究!

沒有學習能力!普通人都是不學習的,就算是偶爾瀏覽手機碎片化閱讀能學點知識,都是不成系統的。幾乎80%的普通人都沒有獲取能力的能力!

沒有做人能力!做事先做人,人做不明白根本無法做生意發財💰!怎麼做人呢?

沒有延遲滿足能力,總是糾結於眼前的蠅頭小利,總想一步登天,走捷徑掙快錢!

沒有自省能力,同樣的錯誤重複犯是非常可怕的!普通人做什麼事情,錯了就錯了,不會總結歸納復盤!

沒有自律能力,賺大錢的人能早晨4.30起床學習,晨跑,每天堅持閱讀,生活保養,普通人有幾個人能做到!

沒有了解人性,看透社會本質的能力!往往都是憑表面就判斷一個人的好與壞,更多的會有偏見!事實就是社會是大學堂,人形形色色,一切行為都是人在作怪。不把人研究明白,想賺大錢根本就是不可能!

諾哥哥和晏小妮子說:

說一句很打擊人的話:既然都說是普通人了,那基本上這輩子和發大財也沒有啥緣分。

什麼叫發大財?

放在當今的社會,存款一兩百萬可能都算不上。可能至少要三五百萬,甚至千萬以上的錢財。

你就可以算一下,憑藉月薪三五千的工資,想要存款一百萬,都要不吃不喝積攢幾十年。那想要存款三五百萬,估計要好幾輩子不吃不喝的積攢。

普通人想要發大財,真的是難於上青天。

普通人為啥說和發大財沒緣分?原因有以下幾點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這年頭想要發大財,就不能靠死工資。要靠投資,要抓住機會,而這些東西往往又都是普通人欠缺的。

1 . 沒有原始資本

想要做生意,就需要本金。這本金哪裡來?

對普通人來說,這個先天缺陷就難倒了一大批的人。靠著月薪三五千的工資,什麼時候才能存夠原始資本?等你把錢存夠了,機會早就沒了。

前些年的時候,我老家鎮子上蓋了新農村的房子。重新規劃的街道,蓋的都是二層的小樓房。

剛開始的時候,這房子賣8萬塊錢一套。我爸就打電話給我,問我有沒有錢?他想投資這個房子,覺得以後一定能大漲,可以賺一筆錢。

無奈我那個時候,剛買了房子付了首付,身上一分錢都沒有。

果不其然,才過了一年的時間,當初八萬塊錢一套的房子就賣到了13萬一套。而且特別的搶手,供不應求。

等再過了兩年的時間,房價又漲到了16萬,翻了一倍的價格。當初有買幾套的人,那真的賺大了。雖然我當初也知道這個商機,但是沒辦法,手裡沒錢。

如果手裡能有個100萬,買個十幾套。那短短兩三年的時間,100萬就變成200萬。這賺錢的速度,跟印錢差不多。

缺乏原始啟動資本,就把99%的普通人發財夢,扼殺在搖籃裡了。

2 . 沒有做生意的頭腦和眼界

普通人還缺什麼?

做生意的頭腦和眼界。因為身邊的人都是普通人,每天接觸的都是很普通的事物和消息。哪怕機會到你面前,也根本就抓不住。

很多人經常問,普通人和有錢人差別在哪裡?

那肯定就是腦袋了。具體來說,應該是腦袋裡的思想。

機會來了看不見,機會來了把握不住,機會來了就白來了。等到機會已經遠離的時候,可能他都不知道,自己錯過了發大財的機會。

3 . 普通人能打聽到的賺錢的買賣,基本上都是別人玩剩下的

我們普通人的消息來源極為的匱乏,基本上你能了解到的,都是不知道多少手的新聞了。

等到你知道某個行業很賺錢的時候,那基本上都是別人已經玩剩下的。市場上已經飽和了,第一批賺錢的人已經準備離場。他們這是準備在離開的時候,割一批韭菜而已。

之前單位有個姐姐,非要去加盟一個奶茶店。要將近30萬的加盟費,花了她和老公半輩子的積蓄。

最後奶茶店是開起來了,每天都是半死不活地吊著。最後實在沒辦法,只能忍痛割肉。

像加盟奶茶,加盟各種自營小企業,基本上就是去交學費的。如果真的能賺錢,別人根本就不會把機會讓給你的。

如果單單以金錢的數量來衡量,大概一百萬存款,就是普通人的天花板了

一百萬存款,就是普通人存款的天花板了。

像我就在基層銀行上班,上班的銀行是個小網點,存款過百萬的只有五十多個。有拆遷戶,有做生意的,也有企業單位的領導。唯獨只有一個,是附近一個菜場賣菜的阿姨。

這個阿姨和老伴一起,在菜場賣菜幾十年,每個月都會來存一筆錢。多的時候八九千,少的時候三四千。積攢了一二十年,存了一兩百筆定期,加在一起剛好超過百萬。

這是我唯一見到的一個,靠日積月累的積攢,能擁有存款百萬的。對於普通人來說,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普通人,就要有甘於平凡的覺悟

經常見到網上有很多人說,男人三四十歲,要有車有房,還要存款百萬。否則的話,就是失敗的人。

按照這個標準,我真的是失敗的很徹底。

房子是有,不過背著三十年的房貸。不出意外的話,要到五十多歲才能還完。

車子早就看好了,但是一直沒買。為啥沒買?還不是因為沒錢麼。

至於存款,上班十多年了,每個月的工資只能剛好養家餬口,哪裡能存的住錢。

但是,我也並不覺得自己有多失敗。因為我就是一個普通人,普通人就要有甘於平凡的覺悟。

有個溫馨的小家,一家人平平安安,那就是最大的財富。這輩子不奢望能發大財,只求一家人平平安安就可以。

豆漿叔叔說:

1、別做夢了,普通人能達到小康生活,已經拼盡全力。

2、普通人,沒背景、負擔沉重、原生家庭不靠譜、活在底層、學歷一般。

3、普通人,選擇餘地很小,看不懂遊戲規則。

4、普通人,不停踩坑、試錯,積累經驗,沒人告訴明白話。

5、發大財,靠的是命,趕上紅利期,而且抓住,普通人很難做到。

6、普通人,整天被爛人爛事糾纏,消耗自己寶貴的時間和精力。

7、普通人,戰勝不了人性的弱點,總被反覆割韭菜。

8、普通人除了打工,沒有其他生錢之道。

9、普通人,對別人不夠狠,對自己更仁慈,發不了財。

10、普通人,認知、格局有限,自學能力差,發財太難。

11、普通人周圍,能藉助的人太少,甚至都是拖後腿的。

12、普通人,別想著發大財,否則更痛苦。

13、能發大財的,無一不是人中龍鳳,而且要幾代人的努力,普通人做不到。

飛到空中的魚說:

就我而言,我是一個農村出來的,上大學,後創業的,剛開始400元起家,5年後有車有房,我覺得賺錢還是太慢,於是我借了500萬投資了一個大的店,遇上18年經濟下行,我破產了,曾經我是想從社會最底層走上上流社會的,但是現在我負債1000萬,可能十年,二十年,我才能從零開始,所以,我也看清一個問題,從社會最低層到小康,容易,到中層都難,想跨越階層,太難!

快樂的獨行俠說:

普通人想發大財,確實很難。畢竟在這個世界上,能發大財的是極個別的人。

我們常說一句話:勤勞致富。只有靠自己的雙手,豐衣足食,勤儉滿倉,富靠積累。

市場經濟日益成熟,沒有多少縫隙和機會了,你可以分折一下,很多所謂的"成功"的人士,正是在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利用了企業轉型,大量的國有資產流失,發財的,他們是幸運的,真的靠本事發大財,少之又少。

我們應該與國家的進步,擼起袖子加油幹,國富民強,青山常在,隨遇而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3375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