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為什麼農村很多老人去世後,人們要把自家堂屋的門板卸下放遺體?

吃素的老頭說: 房屋的正廳或正屋叫「正寢」。中國人講究「壽終正寢」,意即老人正常死亡在家裡,死後停屍於正廳,祭…

吃素的老頭說:

房屋的正廳或正屋叫「正寢」。中國人講究「壽終正寢」,意即老人正常死亡在家裡,死後停屍於正廳,祭奠一定時間後裝棺入殮。這是歷史留下來的傳統習俗。

死在外面的人將屍體運回家鄉,是不可以進家的,所謂「冷骨不入宅」是也。也有地方說是「冷屍不入門,入門妨四鄰」。在外面死亡的人,是在大門外(路上)搭靈棚停屍裝殮祭奠的。

生產隊長老楊說:

問:為什麼農村很多老人去世後,人們要把自家堂屋的門板卸下放遺體?

農村老人去世,第一天和第二天的上午,靈床是搭在堂屋裡的,第二天中午入殮,才抬出堂屋之外,踹倒堂屋的靈床,入殮後把棺材抬進靈棚。

過去老人過世前,看到老人快不行了,就趕緊趁沒斷氣給他穿上壽衣抬出內屋到堂屋的床板上,這叫不讓老人背著炕走,背著坑走是沉重的,讓他躺在床板上走,背著床板走是輕鬆的,這搭床的板就是堂屋的兩扇門板。

過去農村的房子,堂屋的門是兩副,一副在外面朝外開的叫風門,沒有風門就掛帘子,另一副是主要的,朝裡開的叫板門,板門後有一道或兩道門插棍,那是夜裡防懶賊的。過年時兩扇門上都貼著秦叔寶和尉遲敬德左右兩個門神。

裡屋給老人穿著裝裹衣裳的同時,堂屋就搭床板,是先找來兩個長凳,再卸下這兩扇貼過門神的門板,鋪上靈褥,把老人抬出躺好在床板上,頭枕荷花枕,腳蹬後房簷,蓋上蒙簾被,等老人咽氣後,再用黃紙把臉蓋,不讓最後一囗陰氣噴上人,然後,晚輩們男左女右痛哭。

搭靈床用這個堂屋門板,一是就地取材,第二主要就是這兩天一夜中有秦叔寶和尉遲敬德守衛的,不讓邪祟附身。

過去,也有窮人家堂屋沒有板門,那搭床板也有講究,那就是在兩條長板凳上用秫秸綁七個把子並排扎一起當床板,老人躺在七個把子上就是安祥穩當的。

耕夫見聞錄說:

在農村,家人死後都是這樣做的。那是因為人死後,血液停止了循環,身體很快就會冰涼而僵硬。

為了防止死者出現蜷縮僵硬狀態,必須儘快給死者換上壽衣,並將死者放在一塊大的平整的木板上,再讓死者四肢平直舒展,面部顯得安詳。然後停在堂屋裡,點上長明燈,設置靈堂,讓孝子孝孫及其他晚輩祭拜。

由於農村家庭一般都沒有準備大的平整的木板,只好臨時將門板卸下來,暫時作為停屍用,這是普遍而大眾化的做法,等屍體安葬後,再將門板安上去。

現在條件好了,從事喪葬一條龍服務的有專門供停屍的冰棺出租。家人去世後,一般還是先用門板停放在堂屋裡,讓親朋晚輩祭拜。等冰棺運到,就將屍體移放到冰棺裡,接通電源,設定溫度。只要不停電,屍體在冰棺裡就不會腐爛變質。

祝福29920228說:

我試著來回答這個問題。

在農村,老人去世後,要馬上把屍體從炕上移到堂屋靈床上,這樣做是有講究的,據說不能讓死者背著活人的炕走,這樣對後人不利。

靈床是臨時搭建的,在堂屋放兩條長凳子,上面鋪上門板,放上鋪屍褥,死者穿好壽衣躺下,蓋上旌被,用一張紙遮住死者面孔,腳蹬山門(其實就是後門),表示駕鶴西去,兒女們披麻戴孝守在死者身體兩邊。

聽說靈床的位置高度都有講究,比如說家裡尚有父母健在,板凳就要放倒,不能立起來,靈床的位置也不能放在堂屋中央,男人左邊一點,女人向右邊,但對於把自家堂屋門板卸下放遺體沒有什麼說法。

農村幾乎每家每戶都有長凳矮椅,老式的房屋大多是兩塊木板的木門,厚重結實,可以在裡面插上木拴,這樣屋裡的人又保暖又安全。

老人去世,沒有下棺之前,要在堂屋中停放,供親朋好友瞻仰遺容,這樣現成的門板和凳子搭成的靈床方便適用,等靈棚搭起來,老人放進棺材裡,移到靈棚裡,便馬上拆除。

天天行3說:

但凡農村人家有人死了,不管老的,年輕的只要巳是成年人都要在自家堂前用門板搭靈堂。

據傳說,自立門戶,就是有人居住的房屋,不管草房,瓦房,還是樓房進屋的大門。這門,就是戶門。上天就會派門神把守。這門神每當夜幕降臨,門神就要慎防野鬼的入侵,因為鬼神的活動是夜晚,日陽夜陰嚒!尤其是當家裡有人生病,門神就會特別辛苦,許多野鬼要來討替代。門神得盡心把持。.當病人不幸去世,都會把大門卸下用來安放遺體,傳說是正門大開之後,門神無須再辛苦把守,可以上天去休息,並可一路保護死者的亡靈去閻王爺那裡。直到出殯之後,大門重啟,門神再來守護。

當然個地有個地的傳說,有些地方說是,唯有門板不入邪,因為門板受門神保護,防止亡靈被野鬼拉走,使其也成為野鬼而投不了胎等。

這都是舊社會遺留下來的迷信傳說,已經逐漸遺忘,而且門也不是隨便可卸的木質板門,早己被現代人視為無稽之談。

與白共舞的大媽大叔說:

首先,謝謝友友邀請。

農村的老人去世後,為什麼要把自家堂屋的門板卸下來挺放遺體呢?

這個不是迷信。因為農村裡老人剛剛咽氣,其遺體還沒完全僵硬,也就是說屍體還沒固定成形,農村人稱之為「收屍」。

如果,人死亡後,屍體還沒「收屍」(僵硬)的情況下,經常去動他,那麼,這個遺體就「收屍」得慢,有些甚至一兩天才僵硬……過去,出現這種情況,人們迷信的說法稱「亡者欠伴」,實際上是不科學的。

題主說的堂屋的門板,也不一定非要堂屋的門板,其它屋的門板也行,當然是自家的,人家的不一定借喲。

我是親眼見過兩個例子:一個是鄰居有一老頭,冬天坐在椅子上烤火,抽菸時,煙火掉到衣服上,燃著啦自己還不知道,被活活燒死了。由於家人都在外幹活,天黑收工時,才被發現……由於死於椅子上時間過長,蜷縮一團,最後,放在門板上,無論怎麼做也不伸展的。

另一個老太太,不知晚上什麼時候,在床上坐著死亡的,當家人早上去叫吃飯時才發現,發現時屍體已完全僵硬,最後,也是蜷縮一團……

所以,在農村裡,一般都是——老人剛剛咽氣,就把遺體放置於堂屋的門板上,不過,放置在堂屋的門板是講究「男左女右」的(這個是我們這的風俗)。

其主要目的,遺體放置在門板上,是讓遺體儘可能的伸展、僵硬、定型……這也是對遺體最大的尊重。

美好一六八說:

我們這裡平時有句譏咒人的話,叫做「你想躺門板」,躺在門板上的人就代表是死人。因為死人放堂屋門板上便於入殮,也可瞻仰遺容。

為什麼農村很多老人去世後,人們要把自家的堂屋門板卸下放遺體,這裡面有一定原因。因為床是活人睡的,農村的臥室光線顯得暗淡一些,假如把死人放床上就顯得陰森森的,來看望的人也覺膽寒。所以當老人去世時立馬洗過澡,所謂死人洗澡3手巾完事,穿好衣服就抬到堂屋門板上。在未入棺前仍當活人看待,必須頭朝上,用被子蓋嚴實。這樣的目的一方面防膽小的人害怕,另一方面堂屋光亮,便於親朋好友見最後一面。

堂屋的門平時有二將把守,門板上貼過皇帝御封的鎮守將軍,有神的靈氣,把門板暫做靈床,是可以避邪保屍的,一些牛鬼蛇神不敢靠近殘害屍體,也更不會殘留晦氣。使用時還特別講究男左女右,用板凳擱上也只能用單門,用兩扇門就不吉利。死者躺門板還有個原因,就是讓屍體平躺,待僵硬定型,以免捲縮彎曲不易入殮。當然,更重要的是對屍體的尊重和敬畏。

堂屋門板放遺體說到底就是為了緩解緊急,也是最合適的工具。現在的堂屋門卸不掉了。有的老人去世,就放地下蓆子上,現在的床也不鋪稻草了,人死後也無床鋪草燒了,減省了很多煩瑣項目。以後的老人去世連門板也無躺的了,只能開地鋪。

東郭之先生說:

謝邀。[握手]

以前農村條件相對而言差一些。按照傳統,老人去世後是要放幾天的,這幾天是讓親朋好友來見最後一面。比如是女的,還要讓娘家人來細看,挑理。從壽衣的質量,老人的身體來看老人生前是否受到不好的待遇等等,

如果遺體放在臥房裡面,相對而言,臥房不夠寬敞,光線不夠明亮。不利於親朋好友來見遺容。

另一方面,農村還有一些儀式要做。比如送去火化前,還有喇叭,親人朋友圍繞遺體進行正三圈反三圈繞行,見最後一面。

不放堂屋,這些儀式沒辦法進行。所以老人遺體要放堂屋。

至於門板,那是屬於就地取材。那幾天,天天有孝子賢孫,親人守靈,大門敞開著。遺體要擺正放平。兩扇門板一拼,放在長條凳上最合適了。不寬不窄,不高不矮。

現在已經變了,農村很多人家已裝上玻璃窗的不鏽鋼或鋁合金門。這樣就不好用了。人家用木板也一樣,天氣炎熱時,還用冰棺。

有些地方有禁忌,人要是死在外面不允許進屋,遺體擺放在院子裡,搭靈棚。

所以並非刻意而為之。

無非就是方便。

鄉噴噴說:

農村很多老人去世後,人們要把自家堂屋的門板卸下來放遺體這種現象出現在八十年代之前,當時有但是不多。多的是一旦人斷氣了,或者快要斷氣的時候,家裡的人會把病危的人穿好壽衣,然後抬到草鋪子上。

這種草鋪子大多是使用的當時生產隊場子裡面垛著的杆草,也就是穀子的莖稈部分,相對柔軟一些。也有用稻草扇作為挺屍鋪的。

使用門板,主要是找不到其他的東西可以代替,把死者放在涼地上一則不好看,二則也會讓人們笑話說不孝順。

當冷棺出現以後,家裡的老人將一切安排好後,通知租賃冷棺的人送來。把屍體放進去,所有的孝子就可以放心大膽地該幹啥幹啥。

過去放在草鋪上,在家停放幾天,孝子就得有人時時刻刻看著,怕老鼠、貓從死人身上跳過去,產生靜電導致詐屍。

人貧不語、馬瘦毛長,誰有頭髮會去肯裝禿子?還是過去人們生活緊張,很無奈才做出迫不得已的事情,現在看來認為很差勁不像話,其可知道一分錢難為倒英雄漢!

我記得小的時候,村裡的一個老人去世了,他們家裡很窮很窮。在殯埋他母親的時候,我跟著看到頭。

他母親躺在一個小軟床上,被子蓋得嚴嚴實實。被子也是一條破被子,等到放進墓坑裡,他們又把那被子拽了出來,說拿回去還要蓋著用。

墓坑是挖好後,借來生產隊的磚頭砌成的拱形墓,用磚封了門,蓋上土完事。

人死如燈滅,死了也要讓他們有尊嚴的走。所以孝道不僅體現在生前的孝,而且也彰顯在故去後履行的儀式上。

人來世界上走一遭,一輩子揭過去了。風風雨雨,苦果累過,笑過瘋過,腳一伸,一切坎全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33774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