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很難支撐下去,我們地方從前就是蔗區。政府號召拉蔗種來讓農戶種植,還建了個糖廠保證收購保證最低價。排家排戶都種植甘蔗了,第一二年還蠻好砍了甘蔗拉去糖廠就付款價錢也好。拿來和種糧食比收入確實要好得多,所以第三年又增加種了。
到了第三年甘蔗得砍了,糖廠來了一個按計劃砍,必須是他們的車拉。怕農戶偷砍拉去跨縣賣還在各地交界點設卡,蔗農沒有辦法只能按排名砍蔗了。逢上天氣好的農戶還好些,如果遇上雨雪道路濘滑的時候農戶就怨死了。
不砍蔗嗎天氣好轉到別人的名次了,砍嗎得加價錢請人幫忙砍。砍下甘蔗堆在地頭糖廠的車子不一定來拉(有時是因為天氣有時不知什麼原因),價錢也沒前兩年的好了。而且甘蔗堆久了失斤兩又會壞一部分,所以來年農戶就不怎麼熱心管理甘蔗也不增加種植了。
農戶不熱心管理甘蔗就會沒什麼產量,加上向上面提建議自由拉蔗去賣。上面不答覆,很多農戶就把甘蔗蔸挖了種上別的作物了。
如今我們地方已經看不到甘蔗了,不是改種果樹就是改種桑樹養蠶。果子蠶繭買賣自由不受控制得錢還多還穩,想賣給哪個就賣給哪個沒人幹涉。建起的那個糖廠因為沒甘蔗可榨也關門了。
種地人的心裡是,什麼賺錢種什麼,廣西糖業支撐不下去是因為給的價錢太低,每年收完甘蔗,扣除人工費,化肥,農藥錢幾乎都沒有賺到什麼錢💰,而且種甘蔗周期長,整整一年才得砍一次,有時候砍好堆在地裡嗮幹了都沒有人來拉走。
這是一個嚴肅的話題。製糖業是廣西重要支柱產業,中國糖業看廣西。由於早些年蔗農受到欠款、壓榨、低價等因素影響,蔗農種植積極性受到很大的打擊。比如,我縣種植面積從高峰的十幾萬畝,跌到現在三萬幾畝,兩家糖廠變為一家糖廠。但從近兩三年來,沒有出現欠款問題、坑農害農問題。現在製糖企業積極性很高,雖然只有一家糖廠,但產能是原來的總和。下一步有待政府的支持、提振種蔗信心,廣西糖業才能保持支柱產業地位。
廣西糖業支撐中國半壁江山。廣西崇左有中國糖都之稱。廣西崇左一帶丶中越邊境一帶的一棟棟樓房就是邊境居民靠種植原料社建起來的。
每年榨糖季都在11月11號,還有十天就開榨了。十年前由於收購價太便宜了蔗農積極性受到打擊,2010年起,廣西各級政府出臺了一系補貼措施激勵蔗農積極性,目前每畝糖料社的補貼每畝約900元(政府十糖企共同出資),大大提高了農民種蔗積極性,目前面積不減反而又增加了。我兄弟4戶就擴種到百畝,收購價也提高了。
至於作者說的能堅持多久?我認為只要政府的好政策繼續下去就能提高蔗農的積極性,面積會有增無減。廣西的蔗糖產量以後將長期成為全國第一。
製糖業受氣候溫度的影響較大,對比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等熱帶國家他們甘蔗含糖量高達30%左右,而我國的產糖區甘蔗含糖都在20%左右。如果放任外糖進來自由競爭,國內製糖業顯然是無法生存的。廣西製糖業也是這樣,如果沒有國家的扶持,當地製糖業在外糖衝擊下必然很快破產。
蔗糖也屬於國家戰略性物資、事關國家副食品安全,相信國家會採取有效措施,來彌補由於地理位置差異造成的製糖業產業劣勢。
除了工業化種植、工業化收割,提高收購價格對抗不斷上漲的甘蔗種、農藥和化肥除此之外,什麼政策都不好使
先不要談有沒有錢賺了,單單是除甘蔗葉,就直接嚇退很多人,在太陽底下,又熱又有汗水,鋒利的甘蔗葉隨時給你來「一刀」又痛又癢
如果再沒有錢賺,那很多人情願去掃大街也不願種甘蔗了!更別提要年輕人接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