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我這裡開辦了,看似挺好的,其實給村民增加了經濟負擔,近30個70歲的人,只有中午吃一頓。配廚師服務員等4人,平均工資月4千,一年下來就近20萬,社區門面房,租金年4萬,再算上米麵蔬菜就算6萬。加起來就30萬元,不到30個人,每年的費用就30萬啊!每天就中午一頓,有必要嗎?不如恰當補貼一些生活費實在。我覺得是勞民傷財,形式主義大於現實主義。
我縣才開辦一家社區大堂食,來此就餐的60歲以上實名註冊的老人,每吃一頓飯,民政部門還有相應補助,聽說還能送餐服務上門。
食堂飯菜乾淨衛生,經濟實惠又很便宜,味道也很好,想吃什麼就點什麼,解決了孤寡、空巢、獨居和老兩口不想買菜做飯等老齡群體「吃飯」的問題。
非就餐時間,老年人還可以在店內看書、下棋、打牌,讓老人有個溫馨的大家庭,有種獲得感,有種幸福感。
我以為,非常可行,開辦社區大食堂是朝陽產業,現代人的新鮮事物,尤其社會逐步進入老年化,有關部門會加大鼓勵並扶持的力度,爭對老人就餐,民政部門還給予相應的補助。
開辦老人食堂那估計是千古以來的好事,但是我現在樓下就有15元管飽的飯堂,看到他們都開了不久就關門大吉了,我一直在想這是什麼原因哪?有時候想要是我能有條件開這樣的食堂如何能開得熱火朝天呢?直到有一天我在一個單位蹭中午飯的時候我發現了商機,我今天分享出來給想開社區食堂的人一個參考,如果按我的做法開社區食堂還沒有人來吃那簡直就是沒有天理了。
首先我先分享出來一周的菜譜:
星期一
大白菜燒驢肉8元 糖醋排骨8元 青椒土豆炒肉絲3元 番茄炒蛋3元 老滷豆腐百葉2元
炒三鮮4元 榨菜肉絲湯免費 雜糧稀飯免費
星期二
酸菜魚7元 蘿蔔燒肉6 青椒洋蔥炒鴨豚4元 水芹炒肉絲3元 蔥油菠菜3元
蒜苔南瓜2元 西紅柿雞蛋湯免費 銀耳湯免費
星期三
蒜蓉大蝦10元 廣式烤鴨5元 酸青椒4元 地三鮮3元 蒜蓉生菜3
冬瓜蝦皮湯免費 黃米燜飯免費
星期四
扒燒豬爪6元 剁椒魚塊7元 雪菜乾子炒肉絲3元 青椒洋蔥炒豬肝3元 山藥羹2元
紅燒冬瓜2元 紫菜蛋湯免費 紅豆稀飯免費
星期五
廣式烤鴨5元 豆芽拌肚8元 宮保雞丁4元 幹炒肉片3元 家常豆腐3元 青椒炒百葉3元
蘿蔔湯免費 玉米稀飯免費
星期六
紅燒鯽魚7元 小雞燉蘑菇7元 包菜炒粉絲3元 燉雞腿2元 麻婆豆腐2元 魚香茄子3元
青菜蛋湯免費 酸辣湯免費
主食米飯2元 饅頭1元 (註:以上都是份飯)
進來看看這樣的食譜能不能適應老人的口味和價格,按照這個單位的飯菜標準開辦社區食堂不行嗎?還要什麼高標準的飯菜,我看到那個單位一天的早餐和午餐不過就是這個標準罷了。
如果你按這個標準開辦社區食堂還沒有老人來吃飯,那還是該幹嘛就幹嘛去吧!祝你的社區食堂早日開起來,風風火火熱熱鬧鬧的,估計附近的老人都得為你豎起大拇指!
估計這才是真正需要的食堂吧!
提議挺好的,但是在實行中就變味兒了。
我所在的小區曾經辦過,剛開始人們去的很多,價格,品種還可以的,但過了一兩個月就塌鍋了,一是品種變化不大,雖然說價格還是可以接受,但毎天都是一個味道,而且是質量也有下降,所以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真正做事的人少,從中分一塊蛋糕的人多!
個人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想法,也具有可行性。建議由政府牽頭,保證食品安全,不以盈利為目地,收支平衡就行,也不用政府負擔其它費用。
現在生活節奏快,國家又提倡節能減排,社區大食堂的開辦,只要價格合適,味道可口就能解決大多數人的做飯問題,在很大程度上節約了用水,用電,用煤。
集中採購蔬菜果肉,相對於個人分散零散購買具有很大的價格優勢,同樣的花費能買到更多的食材。
尤其是對年齡偏大的老年人,做飯吃飯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個比較麻煩的事情,也會對家庭造成很多不便,開辦社區大食堂老年人按時按點去食堂打飯就餐就可以了。就不用為一日三餐做飯買菜而發愁。
年輕人就多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於工作和事業,老年人逐年增多,市場潛力和需求巨大。這也從側面為我國的老年化事業做出了貢獻,符合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食堂物美價廉,周邊群眾也十分樂意去消費,減少做飯時間和不必要的麻煩。比如大學食堂,幾乎全校師生都會去食堂就餐,老師教授也很少自己一日三餐買菜做飯。
當社區大食堂真正做到了物美價廉,品種豐富,就會招來源源不斷的消費者,這就為食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動力和源泉!
如果真有那麼一天,有相關政府部門牽頭,這確實是一件為百姓謀福利,提高居民幸福指數的一項民生工程!
可行!
我熱切盼望社區開辦大食堂,解決老年人吃飯問題。
人老了,行動不便,買菜做飯是個問題,如果開設食堂,老人省去了很多麻煩,尤其是年齡大的空巢老人,不想去養老院,有了食堂,有現成飯吃了,就可以居家養老了。
這個辦法絕對不可以,因為幾個原因:
一是所謂社區大食堂在政治上是荒謬的,是走回頭的路,是否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當年人民公社,大躍進年代就是實行大食堂,一些懶漢地痞二流子敞開肚皮吃,把大食堂吃黃了,那個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二是如果興辦社區大食堂因為沒有編制,政府不可能為了大食堂再養活一堆人,需要私人承包,需要有違法建築物,需要承包者有利潤,這樣的大食堂實際上就是一個免稅的四不像低檔飯館,如果開辦在價格,服務,飯菜質量,食品安全,生產安全,消防安全各個方面會有大量矛盾,後患無窮,肯定給政府留下一地雞毛。
三是現在少數各種設施條件好的社區已經開辦大食堂,但是沒有推廣意義,主要還是價格問題,有的大食堂一天價格25元,有的甚至15元,這個價格的飯菜是餵豬餵牛,還是人吃呢?我每天給狗吃的狗糧都要40元,低檔飯館吃個魚香肉絲都要30元,社區大食堂的飯菜一般人無法下咽!
一一真要是社區開辦了大食堂,解決老人吃飯的問題,那我是舉雙手贊成。
一一經常看到有報導南方有的城市,己經試行起來,服務對象主要面對60歲以上老人,80歲以上的老人有相應的照顧,甚至免費用餐的。
一一現在我國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很多老年人都沒有和子女生活在一起,面對一日三餐,雖然吃的少,但也得做飯,最難的是到市場或超市買菜,年歲越來越大,行動越來越不方便,自己走路都困難,還得負重拎著菜品,尤其是北方,天冷冰雪路難走,真感到力不從心。
一一如果開設了社區食堂,老年人免去了多少麻煩事。從大的方面看,煤水電氣,也節省了不少。當然,這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需要當地政府和社區有關部門進行溝通協調,才能真正落到實處,真希望社區食堂早日開辦起來。
想像和美好,現實中行不通。
講一個事例就可以知道怎麼回事兒了。
我所在的單位有一次出了一場工傷,受傷的員工被送往醫院住院治療去了。
單位決定包吃包住,包一切費用,並且派專人做飯和打掃衛生服務他們。以表示單位對他們的虧欠。
其中有一個人挑食,今天吃這樣的菜,明天吃那樣的菜,今天吃這樣的飯,明天吃那樣的飯。變著花樣的吃。
而且要求的量很大。後來發現他吃不完就給倒掉了。
發現他把剩菜剩飯倒掉的人就報告了單位。
單位就停止了供應飯菜。
把供應飯菜的錢分發給每一個受傷的人員,由他們家裡人去服伺。
當由自己家做飯菜自己吃的時候,這個人就不挑食了,一天到晚只喝麵條。
從來不見魚呀,雞呀肉啊蛋的。
有一次他又把他孩子吵了一頓。
因為這回他孩子把送來的麵條的量搞多了。他吃不完剩下了很多,他就生氣的罵孩子了。
吃公家的時候,鯽魚肉蛋,奶茶都可以倒掉。吃自己家的時候多一點麵條就要罵人,太浪費了。
所以在社區開辦一個大食堂,免費為別人解決吃飯問題。最終這個食堂會倒閉的。
食堂倒閉絕對不是因為供應不上,使資金短缺造成入不敷出。而是免費就有巨大的浪費消耗,不吃也要,吃不了就扔了。使食堂受不起這種消耗。
如果一家一戶自己做飯吃,即便是把飯菜燒糊了,他也不會扔,會忍著吃下去的,不然浪費就太可惜了。吃不完的剩飯菜,下一頓熱一熱,還要吃下去的。
如果有食堂免費吃,那麼吃不完他就給扔了。他絕對不會是自己吃多少拿多少的,他必定是要拿很多他吃不完的量的。
因為拿的少了就比別人吃虧了。而別人能把自己所拿的量吃完,他吃不完就扔了。
實際上這種人很多的,比方說居在居民區內的人,垃圾隨便亂扔,亂倒的人,去他家看看,他家是比誰家都乾淨整潔的人。
悟空問答看後咱也在上面留上點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