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在《水滸傳》108位好漢中,有幾個功夫在武松之上的?有什麼根據?_108好漢武松武功排第幾

綠野萍蹤01說: 梁山一百單八將中,沒有誰的功夫在武松之上,只有一人能與武松持平,這個人就是花和尚魯智深。而且…

綠野萍蹤01說:

梁山一百單八將中,沒有誰的功夫在武松之上,只有一人能與武松持平,這個人就是花和尚魯智深。而且,花和尚也恐怕要稍遜一籌。至於盧俊義、林衝,那就更不可能與武松一較高下了。

飛雲浦除武松外,梁山無人能過

大鬧飛雲浦這回書,繼醉打蔣門神之後,極寫武松的生平真才實學「玉環步」、「鴛鴦腳」。武松戴著枷,以獨步天下的腳法完成絕命反殺,成功逃出飛雲浦。假如讓梁山其他好漢去飛雲浦走一遭,同等條件下,恐怕無人能夠生還,包括所謂的盧俊義,以及五虎將八驃騎、步軍頭領。

即便是身懷法術的公孫勝、樊瑞也不能活著出來。這二人做法,固然可以用法術制服兩個殺手和兩個解差。但是,公孫勝師徒做法是需要寶劍的,充軍途中難道還能帶著寶劍?

書中寫道:那兩個提樸刀的走近 一步,卻被武松叫聲:「下去!」一飛腳早踢中,翻筋鬥踢下水去了。這一個急待轉身,武松右腳早起,撲通地也踢下水裡去

盧俊義、林衝同樣在押解途中遭到暗害,除了閉目等死之外,毫無掙扎的餘地。除了他們沒有武松的絕學外,膽氣是其致命硬傷。一打膽,二打眼,三打手不善,習武之人無有膽氣,那還打什麼仗,還稱什麼高手?

那麼,魯智深、李逵的膽氣好,他們能不能過飛雲浦呢?同樣過不了,雖然這二人都是步將,但卻不會玉環步、鴛鴦腳,完成飛雲浦瞬間絕殺的,靠的就是這一招。

僅憑飛雲浦之戰,梁山就無人能敵武松。性命都交代了,還奢談什麼武功?

武松是雙「萬夫不當之勇」,梁山無人能及

武松出場時,書中寫道:「胸脯橫闊,有萬夫難敵之威風」。萬夫難敵,便是萬夫不當之勇。《水滸傳》中,只有十人有此稱號:關勝、秦明、呼延灼、董平、魯智深、武松、楊志、欒廷玉、李成、聞達,被誤讀的盧俊義、林衝根本就是榜上無名。

第五十七回中,呼延灼因踢雪烏騅馬,借兵攻打桃花山,李忠要去二龍山求救,對周通說:「我聞二龍山寶珠寺花和尚魯 智深在彼,多有人伴,更兼有個甚麼青面獸楊志,又新有個行者武松,都有萬夫不當之勇」。這是書中第二次客觀地寫武松「萬夫不當之勇」,呼延灼重複自己有萬夫不當之勇,是自恃武力,不算數。

有朋友說了,萬夫不當之勇只能打一萬人,沒有萬夫不當之勇恐怕就是無敵了。這樣說,疑似抬槓。林衝是五虎將中,唯一沒有萬夫不當之勇稱號的戰將,正是因為他不勇,即便是武藝高強,不勇也就無用。

說林衝無用,還真不冤枉他。梁山五虎將中,林衝上陣單挑高手,從來都是以多欺少,以二打一。打呼延灼依仗的是車輪戰,秦明當先出馬戰關勝,林衝跟著出陣,兩個打一個,連宋江都看不下去了。

那麼,是不是宋江擔心林衝立功,林衝要出戰,被宋江喝住了呢?其實不是,宋江知道林衝的底細,料定他打不過關勝。所以,在東平府引誘董平時,宋江不放心,派花榮幫助林衝,兩個打一個,才把董平引進了伏擊圈。

此前,花榮還幫助林衝打跑了關勝的副將郝思文。當時,關勝被擒,官兵陣腳大亂,林衝此時抖擻精神,截住郝思文廝殺。「二馬相交,鬥無數合,花榮挺槍助戰,郝思文勢力不加,回馬便走」。郝思文並沒有輸,只是「勢力不加」,打不過梁山兩員戰將。

這些戰例,都是林衝「不勇」的表現,所以,他不是「萬夫不當之勇」的戰將。林衝就這麼點本事,如何能敵武松?

武松打虎誰能敵,盧員外本事是續書神化的

武二郎景陽岡打虎,這是書中唯一以拳頭打死猛虎的故事。後來,還寫了兩個伏虎的故事,解珍解寶以窩弓毒藥獵殺老虎,李逵以腰刀、樸刀殺沂嶺四虎,但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打虎。這樣的獵虎殺虎,與景陽岡打虎不可同日而語。

武松為什麼能打虎?書中在這段故事前,已經留下了伏筆鋪墊:

身軀凜凜,相貌堂堂。一雙眼光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胸脯橫闊,有萬夫難敵之威風;語話軒昂,吐千丈凌雲之志氣。心雄膽大,似撼天獅子下雲端;骨健筋強,如搖地貔貅臨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間太歲神。

撼天獅子,搖地貔貅,梁山再無第二人有此形容。武松是天上魔主下界,是人間的太歲。太歲是歲君,主宰一年生殺興衰。梁山除武松外,還有個「立地太歲」,但阮小二是地仙太歲,怎比武松是天上下派的人間太歲?

武松能撼天動地,即便是魯智深,也沒有這等天神之力。魯智深比不了武松,盧俊義就更不用說了。盧員外的武功是續書神化的,施耐庵原著中,盧俊義根本就沒有表現出多高的武功。七十回書中,雖然有「慣使一條棍棒,護龍體就,絕技無論」的贊詩,但這條棍棒棍棒就沒有發揮過作用,只是在梁山被武松等人戲耍時,借李固的杆棒綁在了樸刀上。

宋江二打曾頭市,吳用設計,公孫勝做法,梁山好漢殺得史文恭落荒而逃,進了盧俊義的伏擊中。燕青先打了照夜玉獅子一棍,史文恭完全喪失了戰鬥力,盧員外等於是撿了條半死不活的魚。這件差事,梁山隨便派一個小彪將就能做到。

盧俊義的本事與武松相比,那就不止一兩街的差距了。何況,同時被押解,盧員外只有等死,既無武松的武功,更無武松的膽氣,豈能在武松之上?

武松武功絕不是野路子,刀槍棒拳都堪稱一流

讀《水滸傳》,很多朋友對武松的武功深有誤解,說武二是江湖散打野路子,又不會騎馬作戰。既然是野路子,他的武功哪裡能與禁軍教頭、軍官出身的五虎將等相提並論?竟然都不能騎馬,上陣打仗能行嗎?所以,武松沒有單挑過任何高手。

這樣的質疑,原著中早就回應過了。醉打蔣門神之前,武松、施恩從孟州牢城前往快活林,因為路途有點遠,施恩說:「後槽有馬,備來騎去」。武松應道:「我又不腳小,騎那馬怎地?」從文本故事看,武松要「無三不過望」,把酒喝足了再去打蔣門神。但是,騎馬就不能喝酒了嗎?騎馬,同樣可以「無三不過望」。

武松不願意騎馬,是為後面的故事埋伏筆。武松的綽號是「行者」,哪有行者騎馬雲遊江湖的?

張都監在中秋節夜裡,請武松赴家宴,席間,張都監「問了些槍法」。都監,在《水滸傳》中都是有武功的,比如黃信、董平、張清,張都監向武松討教槍法,固然是虛情假意,但武松絕不會糊弄說謊。武松一定是懂槍法的,能夠在張都監面前說槍法,一定差不了。槍法有「法」,就是正規套路。

從張都監家宴中回到下處,武松拿出棍棒,在院子裡打了幾個輪頭。輪頭,就是依照套路從頭到尾打一遍——誰說武松的武功是散打野路子?即便是打蔣門神,施耐庵也說出了套路「玉環步」、「鴛鴦腳」,還說這是武松生平真才實學,武松一定是學過十八般武藝的,刀、槍、棒、拳俱佳。

北宋時期,教頭是聘用制,朝廷先培訓保正之類的基層教頭,優秀者為禁軍、廂軍教頭,「當教」時,給月錢三千文,另配發盔甲等勞保用品。其餘的,則各自回鄉教練保丁,協助廂軍維護地方治安。所以,《水滸傳》中多教頭,武松遇禁軍教頭教練武功,不足為奇。

說武松沒有對陣過一流高手,也沒有多大的說服力,蔣門神使得好槍棒,「三年上泰嶽爭交,不曾有對」。蔣門神就是高手,他也絕不是什麼江湖散打野路子。

三山聚義打青州,孔亮從梁山搬來了宋江。宋江到了桃花山,問近日戰況如何,楊志說:「自從孔亮去了,前後也交鋒三五次,各無輸贏。」當時,魯智深、楊志、武松都在桃花山抵擋呼延灼,楊志所言,一定包括了武松。

除了上面所講的梁山幾大高手外,還有關勝等五虎將,武松能打虎,哪裡會屈居五虎將之下?

武松功夫梁山無敵,無人在他之上

題目說的是「功夫」,是除了包括武功以及武功以外的能力,以網絡上的話說,就是武功加持。武功之外,包括膽氣、勇力,以及智慧。梁山五虎八驃加上十大步軍頭領,可謂梁山第一戰陣,頂級武功高手。但是,除了魯智深表現出了真羅漢的力氣外,再無人有此神力。所以,梁山108位好漢中,沒有誰的功夫在武松之上。

第一戰陣中,除了拼命三郎石秀、浪子燕青腦子好使外,其餘人等論心思縝密,誰都不是武松的對手。智慧,也是一種功夫,可以把武功發揮得更好。石秀、燕青,一個是天慧星,一個是天巧星,足以與武松比智謀,但是,這兩人的武功卻要輸武松很多了。

燕青的武功主要體現在川弩之上,其主要功能是到野外射殺蟲蟻之類。但救主之時箭無虛發,射殺董超薛霸,也足以能證明燕小乙弓弩乃梁山第一。梁山之上,幾乎人人都有絕技,即便是盧俊義被浮誇「棍棒天下無對」,也只是一門專長而已,何況,盧俊義根本就不會用棍,活捉史文恭時,用的是樸刀。

續書為了黑武松,虛構了一段荒誕不經的故事「燕青智撲擎天柱」。這樣的神劇不說也罷,倒是要講講原著中,燕青偷襲石秀,被楊雄一棒打翻的事情。

楊雄、石秀前往大名府打探盧俊義的消息,一路只顧走,燕青因為沒了盤纏,不能上梁山報信,便打算劫了二人的包袱。燕青突然從背後偷襲,一拳打翻了石秀,正待對楊雄下手時,卻被病關索翻身一棒打翻。這時,如果換成武松,楊雄、石秀早就被玉環步、鴛鴦腳踢翻了。

論武功,確實有很多梁山好漢與武松幾乎同一檔次,但若論綜合實力,以「功夫」比較,一百單八將中絕無人在武松之上。

西堤說文史說:

武松確實厲害,但也沒吹的那麼厲害,所謂先入為主,不少評書外加電視劇一個勁捧武松,才讓人有了武松天下第一的感覺。

梁山上有幾人,武藝未必就低於武松,甚至蓋過了。

要說第一自然是盧俊義

春日之虎說:

謝謝邀請!

「馬上林衝,馬下武松。」說的是若論步戰,武松當之無愧是天下第一。特別是自由徒手生死博殺,恐怕無一人能勝得武松,仔細想一想,景陽崗上,武松徒手打死吊晴白額猛虎,這隻虎可是吃掉了許多過往客人性命的惡虎,就連許多獵戶也奈何它不得。飛雲浦險地,武松被戴著枷鎖與腳鐐,面對多次殺手,尚切脫險而出。可見武松何等英雄,又有誰能做到呢。

虎是百獸之王,世界拳王泰森家養一隻尚未成年的虎,他稱能而將虎放出,沒想到這隻小虎一下就將泰森撲倒,嚇著泰森裝死才躲過一劫。泰森的拳頭可謂世界重量級拳壇第一,在一隻小虎面前,就成了「孫子」。武松能徒手打死一隻猛虎,可見武松的武力值若只論自由搏擊,天下無人能抵,是神人級地存在。

由於武松是從江湖的血雨腥風中衝殺出來的,沒經過正規的軍事化訓練,所以騎馬射箭並不在行,因而若論騎馬而戰,或比賽射箭等,《水滸傳》中勝得武松的大有人在。看水滸,正如大才子金聖歎所言,只看前七十回本,比英雄只比108將。

梁山泊108將,若論馬戰與比射箭,可勝武松的有:(一)玉麒麟盧俊義,盧俊義號稱是棍棒天下第一,稱得上是武功全能第一,接理說論步戰也能戰勝武松,但可惜盧俊義缺乏武松的敏捷和殺氣,若自由搏擊,盧俊義難以戰勝武松,但若論馬戰或使用槍械而戰,武松難以戰勝盧俊義;(二)正規馬戰,由於武松不善騎馬,戰場上,武松只能以步戰對馬戰,所以會吃虧,在這樣的情形下,可戰勝武松的有豹子頭林衝、大刀關勝、雙鞭呼延灼;

(三)如果在戰場上,距離一定距離,由於武松不善射箭,可用箭勝武松的,有「百步穿楊」之功的花榮,還有善用石頭的沒羽箭張清等。

智慧的陽光普照說:

我認為魯俊義、林衝論武功應該都在武松之上,魯智深估計與武松在伯仲之間,但我更欣賞武松的性格,愛憎分明、疾惡如仇,殺壞人殺的淋漓盡致、太痛快了!林衝受封建思想毒害有點深,有些迀腐,太能隱忍了!甚至有些怯懦!

豫州劉志遠說:

在施耐庵眼中武松是蓋世英豪,看看《水滸》情節不難知道。

一:師父周侗教了雙刀,教單刀。本來很平常,但武松是雙手雙刀,左手左單刀,右手右單刀,這就厲害了,習武之人盡知,單刀看手,雙刀看走,就是單刀看身法,雙刀看步法,「手眼身法步」,刀人一體,刀風刀海,處處皆刀,渾身是刀,更要命的是武松雪花鑌鐵雙刀是重刀,挾山裹海,「直饒揭帝亦歸心,便是金剛須拱手」,端的厲害。

二:江西三清山飛天蜈蚣手持雙劍,輕功天下第一,武藝高強,殺法凌厲,佔山為賊,禍害百姓,天下英雄誰去誰死,唯武松殺之,為民除害,說明武松不止刀法沉重,而且速度與輕功了得,飛天蜈蚣輕瘦,武松是彪形大漢,就這一點說明武松是蓋世英雄。

三:書中安排武松打虎,暗喻武松雖是步軍英雄,但馬上將軍比武松如何?一人一騎的衝力比老虎如何?猛虎又怎麼樣?

四:現實中,武松的拳術《水滸門》,在山東、河北、河南一帶至今流傳,本人親自領教過,即有硬功又有輕功,一招「燕子三點頭」,輕功登峰造極。

五:武松單臂擒方臘。方臘實江南第一條好漢,武松單臂擒之。在梁山,武松出身寒微,江湖不公,世道險惡,武松鬥殺西門慶,殺張督監,身背命案,逼上梁山,有眾家哥哥在上,迫於義氣,隱而不發,徵方臘一役,盡顯武松英雄本色。

生產隊長老楊說:

問:在《水滸傳》一百零八位好漢中,有幾個功夫在武松之上的?有什麼根據?

功夫與武藝應該是兩回事,功夫應該是身體內功,武藝是身手招式,有功夫的不一定有武藝,有武藝的不一定有功夫。

會氣功可以開石碑,吞鐵球,這些都是功夫,時遷的飛簷走壁輕功也是功夫,但吞鐵球飛簷走壁就不是武藝了。

盧俊義關勝林衝秦明花榮等都武藝高強,但不一定有很高的功夫。

晁蓋能託起青石寶塔,魯智深的倒撥垂楊柳,武松能把四五百斤的石墩輕輕扔起一丈多高,然後雙手輕輕一接放回原處,這都是內功,也就是功夫。

梁山的馬上戰將都武藝高強,但小說沒交待誰有很深的內功,雖都是很厲害的武將,但功夫可能很一般。

武松則即有很深的功夫,又有很厲害的武藝,那些馬上戰將即使武藝高過武松,但內功是不如武松的。

晁蓋的內功與武松不相上下,但武藝不如武松,不能在武松之上。

時遷有內功,但沒有武藝,不能在武松之上。

這樣,水滸裡即有功夫又武藝高強的,能超過武松的,就只有魯智深了。

釋然風湧說:

武松的形象是我們心中的英雄,有情有義,有仇必報,錚錚鐵骨。就《水滸傳》書中作者描寫而言,赤手空拳單打獨鬥,功夫來說108位好漢基本無對手。武松打虎,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等等,不藉助兵器的情況下都能全身而退,可見其能力。

但每個人各有長處,在各自擅長的領域,其中為數不多的佼佼者是可以藉助兵器或者技能打敗武松的。畢竟任何人都不可能達到天下第一,沒有制約的。

天香雲外飄說:

下列梁山好漢武功在武松之上:

1,盧俊義。玉麒麟盧俊義號稱棍棒天下無雙,盧俊義生平從無敗績。

2,梁山馬軍五虎上將關勝、林衝、呼延灼、董平和秦明。梁山馬軍五虎上將無論是武功還是在梁山的排位,都遠在武松之上(之前)。

3,花榮。花榮綽號小李廣。戰場上的花榮除了從無敗績之外,花榮神射術還是天下第一。

4,魯智深。花和尚魯智深也是天生神力。在二龍山的時候,魯智深排位就在武松之上。上了梁山之後,魯智深的排位依舊在武松之上。

樂天派周先俊說:

水滸中好漢比武松功夫歷害的我左思右想,前推後算,感覺好像沒有。連最歷害的盧俊義,五虎將,十八驃騎中武功最強的也不過與武松平手而矣,如果叫他們酒醉後徒手拳擊老虎未必能行。如果用暗器傷人,魔法鬥之倒有幾個,但不叫真實武功。

禪心1960說:

誰在誰之上,這個說法顯然有待商榷。畢竟武術較量會有許多因素在其中,相同的水平下,今天誰的狀態好了勝利的機率就會高。相反,負的可能性就會大。所以,也不能拿一個相同的對手作為參照物。有時候還會出現看似比水平低的勝了水平高的,這與心理因素有關,同時,武術還有相生相剋在其中。正所謂: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356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