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不同國家的軍人在一起,軍銜還論高低嗎?_不同國家軍裝

度度狼gg說: 1943年12月8日,盟軍地中海戰區總司令艾森豪中將,接到了陸軍總參謀長馬歇爾一份措辭含糊的急…

度度狼gg說:

1943年12月8日,盟軍地中海戰區總司令艾森豪中將,接到了陸軍總參謀長馬歇爾一份措辭含糊的急電,通知將會有一名英國將領來接替他的職務,要求他立即從阿爾及爾飛往突尼西亞,迎接羅斯福總統。但是電文中卻沒有明確他新的職務,艾森豪接電有些懵圈,是因為自己犯了錯誤被調回國內?還是另有重用?總之忐忑不安地去了。

艾克的軍旅生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一點都不算順利,1915年西點軍校畢業後,授少尉軍銜投身部隊,直到1941年5月才晉升第三集團軍參謀長,掛上了一顆星的準將軍銜。也就是從少尉到將軍,整整耗時25年,如果沒有這次大戰,估計他再混幾年就得退休了,畢竟此時他已經51歲了。

二戰的爆發和馬歇爾的青睞,使艾森豪的職銜晉升進入了快車道,珍珠港事件爆發的第五天,也就是1941年12月12日,艾森豪準將奉命到華盛頓報到,馬歇爾當場問出一個非常宏觀的問題:「你認為,我們(軍事)行動的總方針是什麼」?思考兩個小時後,艾克拿出了自己的方案,馬歇爾就一句話:我同意你的意見!

(馬歇爾)

隨之馬歇爾任命其為陸軍作戰處少將處長,又過了三個月,艾森豪被派到倫敦,擔任美軍歐洲戰區司令,到職僅僅兩個星期,再被晉升為陸軍中將,這是他十六個月內獲得的第四個軍銜,已經創下了美軍之最。理論上說,晉升三星中將的這一次,時間是非常倉促的,也不太合乎常規,原因就在於:少將軍銜在倫敦確實太低了。

在二戰反法西斯同盟國陣營組建以後,倫敦已經成為盟軍在歐洲戰場的指揮大本營,包括英國、美國、自由法國、加拿大、波蘭、荷蘭等若干國家的軍隊將領,都扎堆擠在英國首都。那麼作為代表美國軍隊的艾森豪,如果僅僅掛少將軍銜,實在是拿不上檯面,因此無論是職務還是政治上的需要,都必須給他再次晉銜。

(艾森豪少將)

雖然其他小國家可以忽略不計,不過當時的英軍名將蒙哥馬利,還僅僅是陸軍第五軍的軍長,已經掛中將軍銜,而手下幾乎沒有一兵一卒的戴高樂,也掛著準將軍銜,那麼作為美國軍隊駐歐洲戰區的最高指揮官,如果艾森豪繼續掛著少將軍銜,明顯是不合適的。所以1942年初的這次晉升,完全是美國高層出於「考慮不同國家軍隊將領一起共事」的需要。

美國軍隊當時有永久軍銜和臨時軍銜兩套體系,"永久軍銜"亦稱"正式軍銜",不經法律程序不得降級、停止或剝奪,屬於軍官個人終身所有(永久軍銜在二戰之前中將就封頂了)。而戰時臨時晉升的軍銜稱為"臨時軍銜",亦稱"職務軍銜",一旦失去與這個軍銜相當的職務,臨時軍銜也就隨之消失,降回到原來的永久軍銜。

其實蔣軍也照搬了這個模式,也就是分為「銓敘軍銜」和「職務軍銜」兩類,意思大同小異。而擔任軍參謀長的艾森豪準將,在短時間內連續晉升少將和中將,都屬於「臨時軍銜」,總統一道命令即可,不需要通過國會審批,總之,他的職務和軍銜應該匹配,在倫敦各國軍隊將領中間,不能顯得過分低氣。

回到開篇,在1943年12月初舉行的美英「六分儀會議」上,已經就1944年在歐洲實施登陸定了調子,也就是決心在次年春季發起登陸諾曼第的「霸王行動」。並且在此時,美英兩國之間的關係也悄然發生了變化,隨著美國軍隊大力擴充、裝備大增和逐漸投放戰場,美軍已經不再甘願做英軍的「配角」,而開始轉為要當「主角」了。

儘管英國人不那麼甘心,但是實力上的巨大差距已經讓他們無可奈何,只能拱手交出盟軍的最高統帥權,也就是說,在未來的「霸王行動」中,肯定是由美國將領來作為最高指揮官,這一點無庸質疑了。那麼在美軍現役將領中,又無疑以馬歇爾最具資格也最合適,他是羅斯福的親信、是陸軍總參謀長、還是美軍當時的最高軍銜四星上將。

羅斯福最初確實是這個想法,美英雙方的參謀長們、美軍內部也都一致擁護,然而從德黑蘭回來以後,羅斯福的態度變了。因為他發現,他身邊已經離不開馬歇爾這樣一位沉著冷靜、運籌帷幄以及謙虛溫和的首席軍事幕僚了,畢竟總統是文官,在戰爭期間嚴重需要一名職業軍人作為軍事助手,所以羅斯福最終決定犧牲馬歇爾這次名垂青史的機會。

因此在「六分儀會議」剛剛結束後,羅斯福喊來馬歇爾,在未事先通氣的情況下,口授了一封致蘇聯政府的電文:「總統致史達林元帥,已決定立即委任艾森豪將軍指揮霸王行動」。馬歇爾一言不發,「在一張黃色便條上記錄了內容,並交給羅斯福籤字,然後面無表情地走了出去」,顯然,馬歇爾對此極度失望。

艾森豪在突尼西亞當面受領了任務,他當然很高興,倒黴的是馬歇爾,據說馬歇爾一度不辭而別,去太平洋戰場視察消氣。就這樣,艾森豪再次升了官,他將成為同盟國開闢第二戰場的最高指揮官:「歐洲盟軍最高統帥」,那麼當然,中將的職務也不夠用了,畢竟英軍陸海空三軍的頭目,皆為上將甚至元帥軍銜。

(英軍參謀長們)

1944年1月15日,艾森豪抵達倫敦履新,司令部設于格羅夫納廣場的一棟大樓裡,周圍幾乎全被美軍各個單位徵用了,因此該廣場又被英國人稱為「艾森豪廣場」。次日也就是1月16日,艾森豪正式上任「歐洲盟軍最高統帥」,軍銜晉升為四星上將,這也是當時美國軍隊的最高臨時軍銜。

1944年1月21日,艾森豪在諾福克旅館召開了盟國遠徵軍最高司令部首次會議,在會議上明確了登陸作戰的綱領,使這次會議成為二戰中最重要的軍事會議。會議在座的有英國空軍上將馬洛裡(登陸戰役空軍總司令)、海軍上將拉姆齊(登陸戰役海軍總司令)等等,如果艾森豪再掛個中將銜發號施令,那是完全不可想像的。

從1944年6月6日至7月初,美國、英國和加拿大等國的280多萬大軍,以及17萬輛車輛和60萬噸各類補給品,在艾森豪的統一指揮下,成功地渡過了英吉利海峽,諾曼第登陸取得巨大成功。然而這還不算完,在1944年初,蒙哥馬利也被調回英國,出任「霸王行動」地面部隊總指揮,他的軍銜已經是陸軍上將。

歐戰打到1944年9月1日時,英王為了表彰蒙哥馬利的功勳,火線授予其陸軍元帥軍銜,也就是說,美國四星上將艾森豪手下,已經指揮著英國的陸軍元帥,這又有點尷尬了。鑑於美國軍隊數量已極大膨脹、美英兩軍並肩作戰的客觀情況,美國方面開始醞釀出臺更高一級軍銜:「五星上將」。

這事其實從1944年諾曼第登陸之後,就開始進入立項和研究了,主要問題是什麼稱謂和首批五星上將的名單,需要美軍高層認真討論一番,所以直到1944年12月才正式頒布。毫無疑問,作為歐洲盟軍最高統帥、歐洲美軍總司令,艾森豪肯定要授予這個最高軍銜,總不能繼續被蒙哥馬利壓著一頭吧?

因為五星上將就是西方國家「元帥」的同義詞,無非是各個國家稱謂不同罷了,而五星上將晉升的基本條件,就是必須擔任過盟軍戰區指揮官職務、1944年12月15日,經國會批准,艾森豪終於掛上了五顆將星,國會同時規定,五星上將軍銜只在戰時授予,且終生不需要退役。

所以啊,在世界主要國家軍隊(小國別朝裡算)之間,無論是聯合作戰、軍事交流和各種其他活動中,軍銜仍然講究「基本對等」的原則,而不能有出格的差距,這是一個慣例。包括盟軍在會師柏林以後,盟軍和蘇軍在進行接觸、談判、會議和重大活動中,也是如此,如果是朱可夫出席的活動,那麼肯定是因為艾森豪在場,否則派個中將、上將就完全可以對付了。

藍風破曉說:

1955年授銜,許光達被授予「大將」,一時之間,各種爭議不斷,甚至,脾氣火爆的許世友都找到周恩來那裡去了。

其後不久,很多人都明白了,許光達被授予大將,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不能忽略,那就是:他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司令員,當時,蘇聯對中國的支持力度比較大,為了和蘇聯的裝甲兵司令員(大將軍銜)平等對話,所以,給許光達授予了「大將」。

這一件事直指本文主題:不同國家的軍人在一起,也是論軍銜的。

1、二戰前後,主要大國的軍銜制度

說起軍銜,我們把範圍減小一點,先談談二戰前後世界各主要大國的軍銜制度,主要談談校官以上的軍銜情況。

首先,我們看看英國和法國。

英國在二戰前後,軍銜等級是這樣的:最高等級是元帥,將軍分四級:上將、中將、少將、準將,上校、中校、少校.....

法國和英國離得近,互相影響較大,也不知道誰抄了誰的軍銜制度,在校級官員以上,簡直一模一樣。

到了尉官和士官時才有大不同。

其次,我們看看德國和蘇聯。

德國二戰時期的軍銜等級如下: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這裡沒有準將。再往後,就是上校、中校、少校.....

德國在二戰後,分為了民主德國 和聯邦德國,其中,民主德國和納粹德國時期的軍銜制度一樣,聯邦德國和英國的軍銜等級幾乎一樣。

有意思的是蘇聯,在校官以上,蘇聯也是: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上校、中校、少校.....這和二戰時期的德國,軍銜制度一模一樣。

第三,我們看看美國和日本。

從歷史發展來看,美國更容易被英國影響,因此,美國的軍銜制度是:五星上將、上將、中將、少將、準將、上校、中校、少校。不一樣的是,英國最高的軍銜是元帥,而美國最高的是五星上將。

有人說了,美國還有六星上將啊!沒錯,這叫特級上將,美國歷史上只有三位,開國總統華盛頓、喬治杜威將軍、潘興將軍,這個就像蘇聯的額大元帥,幾乎超出一般的軍銜制度範疇了。

日本的軍銜制度,簡單利落,分為:大將、中將、少將,大佐、中佐、少佐......

最後,我們看看中國的軍銜制度。

中國解放軍在新中國建立前,沒有實行軍銜制度,在1955年進行了軍銜制度,中國的等級是: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我們可以發現,中國的軍銜制度幾乎和蘇聯一樣,但在校官這裡,多了一個大校。

不管是哪個國家,元帥或者五星上將,只是在戰時出現。

2、為了對等,注重軍銜的故事

我們一開頭就說了,新中國的解放軍坦克軍司令員許光達被評為「大將」,就是為了和蘇聯坦克軍司令員一個軍銜等級。

接下來,我們聊兩個二戰時期的「軍銜故事」。

(1)在二戰期間,為了對等,美國對軍銜制度進行了重大調整。

美國在二戰之前,是沒有五星上將這個說法的,四星就是上將,三星就是中將,二星就是少將,一星就是準將。

所有的改變和英國人有關,也和艾森豪有關。

說起艾森豪,這也是個神奇的人物,1941年三月僅僅是個上校,此時他已經51歲了。好在,當年的六月,艾森豪成了第3集團軍的參謀長,被授予準將。

但誰能想到,在當年年底,艾森豪被馬歇爾看中了,從此,在這個伯樂的提攜下,艾森豪在一年之內,職務從戰爭計劃處副處長先後升到了作戰廳長、歐洲戰場美軍司令、北非戰場盟軍司令,軍銜也從準將,變為了少將、中將、上將,關鍵是一切都是一年內發生的。

太不可思議了,如果不是戰爭,幾十年都不容易完成如此的升遷。

仔細看他的升遷之路,特別是擔任歐洲戰場美軍司令、北非戰場盟軍司令,其軍銜就是為了配上他的職務,方便和盟軍平等交流用的。

1944年,艾森豪擔任了歐洲盟軍最高司令,不過,軍銜已經是上將了,這在盟軍各級軍官中,已經是最高軍銜了。

在當年六月,艾森豪指揮了著名的「諾曼第登陸」,也叫「霸王行動」,一時之間,艾森豪聲名遠播。

但美國人沒有想到的是,當年9月,蒙哥馬利被英國授予元帥軍銜。

這就讓美國有點尷尬了,當時的西線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僅僅是個上將,蒙哥馬利竟然高了一個等級。而且,德國和蘇聯也是有元帥的。

如此,為了平等交流,讓美國人感覺必須調整軍銜制度。

1944年的12月,美國一口氣授了八個五星上將,萊希上將、馬歇爾、歐內斯特·金、麥克阿瑟、尼米茲、艾森豪、阿諾德和哈爾西,1945年又授予布萊德雷五星上將,如此,美國歷史上就有了9個五星上將,而且規定:這軍銜只在戰時授予,終生不退役。

不過,在2001年7月,美國總統 小布希追授了一個五星上將,他就是斯普魯恩斯。此時,這位將軍已經死去32年了。

說白了,五星上將就是和元帥一個等級的。

(2)二戰時期的義大利投降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義大利打仗那是水得一塌糊塗,配得起他們「戰五渣」的稱號,他們曾經的輝煌停留在了古羅馬時代。

二戰時,義大利戰敗了,宣布投降。

盟軍裡的英軍是受降方,他們派出了旅長弗蘭克少將,此人率部登陸愛琴海萊羅斯島。

但是,當時在愛琴海萊羅斯島的義大利海軍基地,司令馬思契帕,此人的軍銜只是一名海軍上校。

為了對等,老馬向上請示升級軍銜為「少將」。

結果火速提升了軍銜,這軍銜的提升就是為了對等。


為了達到軍銜對等,而出現的故事還很多......

3、不同國家的軍人在一起,要注意什麼?

戰爭情況下,同一個陣營但不屬於同一個國家的軍人,如果在一起,有這麼一些規矩:

第一,軍銜低的人要率先敬禮,以表達尊敬;

第二,談具體合作的時候,要儘量同等級的人一起交流談判。

第三,盟軍的總指揮,軍銜要儘量高於所指揮的人員,最不濟,也要相同,不能過低。

第四,如果戰爭正在進行,盟軍指揮如果出了意外,原則上,盟軍中軍銜最高的成為了臨時指揮者。

第五,受降或談判,要儘量選擇和對方人員等級對等的人員去做。

那麼,在和平狀況下,要注意什麼?

無其它,接待他國軍事人員的訪問,要儘量安排軍銜對等人員接待;要談軍事合作,談判者必須和對方軍銜對等,既不能安排軍銜過高者,以銜壓人,也不能安排軍銜過低者,那樣會處處被動。

總而言之,不同國家的軍人在一起合作、交流,軍銜還是要論高低的。

除非在戰爭狀態,那時不管對方軍銜高低如何,如果有機會,大兵照樣擒將軍,那一刻,大兵是高於對方將軍的,這就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軍號聲聲說:

我曾經記得一次跟我的首長(我們廠革委會副主任正師級)在一次聊天中,他給我們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那是在1959年春節前夕慰問部隊演岀,劇院裡坐無虛席,前面是首長坐位,坐位上有蘇軍三位少將兩位我軍少將前後排坐著,開戲前後蘇軍三位少將跟本不好好看戲總是嘰嘰喳喳一個勁的講話,非常影響觀眾看戲,大家沒有辦法埃聲嘆氣,我軍少將奉勸幾句他們跟本不聽仍然高談闊論,我軍少將就去後臺打了個電話,一會兒我軍就去了位中將坐在了前面的坐位上,也沒說一句話就坐那兒看戲,蘇軍三位少將馬上閉住了嘴不吭氣了,大家安靜的看完了演出。

可見雖然是不同國家軍銜高低還是很有差別的。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李旻聯說:

當然要論,講兩個事例:

國防大學金一南將軍授課時,講到中國軍事代表團訪美時,開始沒有對等接待,後來他反饋給美軍有關領導,美軍後來糾正了。

2008年中俄聯合軍事演習,我們部隊正好是演習現場之一,俄羅斯部隊進駐我部營區。兩軍接觸時,都是軍銜低的軍官先向軍銜高的軍官敬禮,軍銜高的軍官還禮。

有個插曲,我們領導請俄軍將校吃飯,俄軍領導面帶歉意說,我可回請不起。也許是俄軍工資低,或者中國消費太高。

過河卒子and與非門說:

軍銜當然論高低了,否則要軍銜幹嘛?

軍人之間第一次見面,只要穿軍裝,第一眼看的就是「軍銜」;不同國家的軍人在一起更在乎軍銜,這裡不但有個人因素,還有國家間對等的因素。

先說一件本人經歷的事: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中國和美國關係不錯,兩軍的交流也很多。美國有一個國會軍事代表團到中國南方某軍事院校交流;代表團成員和中方人員有一個座談會。

美方帶隊的是一個「準將」軍官,我們帶隊的是一個「餘」大校,這是對等接待。我國不設「準將」銜,大校是師級軍官,餘大校是某旅旅長,美國準將也是一個旅長。

一、軍銜最早出現在15世紀的歐洲

軍銜從「列兵」到「元帥」,把軍隊裡的指揮序列規範得特別清楚。但在15世紀以前,軍隊沒有軍銜,只有「管銜」,指揮關係的級別不多,呈現「扁平化」特徵。

那時候的軍隊士兵要麼是農奴、無業游民,要麼是僱傭兵;而軍官成分也比較複雜,要麼是「騎士」、貴族或者職業軍人。所以,軍官指揮士兵非常不方便。

隨著軍隊任務的多樣化,「扁平化」指揮非常累,往往指揮官忙得要命也打不好仗。於是,讓指揮按級、按層次進行的「軍銜制」在歐洲出現了。

最初的軍銜制和早期的軍隊編制一樣,非常簡單。早期軍隊一般由國王委派的指揮員指揮,軍隊以「團」的建制管理,一個團將近十個連,沒有「營」的編制。

於是,連長就被授予「上尉」,團長被授予「上校」,副連長和副團長就是「中尉」和「中校」;國王派來的指揮員就是軍隊的「總管」,英語是「General Manager」,所以乾脆軍銜就叫「General 」,將軍。

實行軍銜制有很多的好處:首先,指揮按級開展,方便順暢;其次,上升通道規範,打破貴族對軍官的壟斷,有利於下級士兵奮勇戰鬥;最後,規範了軍隊的日常管理和內務要求。

後來,隨著熱兵器的出現,一個團能幹很多事,也有主攻兵力和掩護兵力,一個「上校」不夠用了,而十個連也不方便分派任務,軍隊裡出現了「營」的編制,對應的「校官」出現。

總之,軍隊越正規化、分工越細,軍銜也就分得越清楚,逐漸完善成「元帥、將軍、校官、尉官、士官」;每一個層次又分為上、中、下各級;就連「兵」也分成不同級別。

二、中國古代沒有軍銜,但級別設置上近似軍銜

中國古代的軍隊在編制設置上其實很接近現在的軍隊,很早就有「帥」、「將」;到封建王朝時,有「太尉」、「提督」、「節度使」等不同的官職。

到清朝時,軍隊官員被分為「3級9等」:三級是「都統(將官)、參領(校官)、軍校(尉官)」;每一級都分「正、副、協」三等,共九等。比如「副都統」就相當於「中將」。

受中華文化影響頗深的日本在軍職設置上,對應「將、校、尉」設置為「將、佐、尉」,並且每一級都有四等,出現「大將、大佐、大尉」等銜級。

新中國成立後,在1955年正式施行「軍銜制度」,因為第一次正式實施,軍隊既多又雜,所以特意把軍銜設置得細一些,共分6等20級。

元帥兩級:共和國大元帥、共和國元帥;將官四級: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校官四級: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五級:大尉、上尉、中尉、少尉、準尉。

普通士兵也分為「軍士」和「士兵」兩等,軍士三級:上士、中士、下士;士兵兩級是「上等兵」和「列兵」。

第一次的軍銜制施行了十年,在1965年6月1日取消了,軍隊實行平等,沒有級別分明的軍銜,僅僅在服裝上有個細小的區別:軍官上衣是個口袋,士兵只有兩個口袋。

因為沒有軍銜,軍隊裡除非熟悉,大家見面都不知道級別,這在非常講究資歷和上下級關係的軍隊非常不便。

1988年7月1日起我軍再次實行「軍銜制」,這一次沒有了「元帥」軍銜,軍官軍銜也只有3等11級:一級上將、上將、中將、少將;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

後來,「一級上將」軍銜在1994年取消了,軍官軍銜變成「3等10級」;同時,在1995年9月規定了「3等8級」的預備役軍官軍銜:少將、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

軍銜代表軍人級別、榮譽,也與待遇、職務一體,軍人很在乎的。在軍兵種交流、國家間互訪時,軍銜是唯一能清楚明示級別的標誌。

在戰時,軍銜也是一種現成的指揮體系,在不明確職務的情況下,軍銜高的指揮軍銜低的,大家都有這個自覺。

三、太平洋戰爭後,美日互相授勳章,是因為「軍銜」誤會搞出來的無釐頭事件

美日在太平洋戰爭中殺得你死我活,當時日本海軍突襲珍珠港時,第一航空隊的指揮員叫「源田實」,這夥計是個猛將,也是個福將,戰爭打完,他活了下來。

美國為了拉攏日本,對日本使用二戰軍官也睜一眼閉一眼,源田實又在日本政府當官了,成為日本自衛隊空軍的裝備部長、第一代航空總隊司令、第三代航空幕僚長。

1963年,源田實代表日本島美國採購F-104戰鬥機,當時他的職務對應的是「上將」,軍銜是「三顆星」;到了美國後,美國人認為他是「中將」,因為美國準將一顆星,少將兩顆星,中將三顆星,上將分四星和五星。

美軍按照自己的理解,用中將規格接待了源田,就連禮炮也只有15響,而不是上將的17響,搞得源田非常不痛快,他認為美國人「恨」他當年炸珍珠港,故意羞辱他。

但源田又不好發作,於是第二天自己給自己的軍銜上加了一顆星,成為「四星」;這不倫不類的軍銜在日本根本沒有。

美國人一見源田第二天掛著四顆星到處走,馬上就懂了:這是嫌昨天的接待不好。為了順利賣出飛機,美國人馬上用上將的規模接待源田。

不但接待規模上去了,美國人還給源田授予了一枚「榮譽軍團勳章」。要說美國人也真的不講原則,這個「榮譽軍團勳章」是美國發給二戰反法西斯領袖級將領的,他們給史達林、戴高樂、蔣介石、朱可夫這樣的人物發過,源田實何德何能接受這樣的容易。

源田實接受了這個勳章,一下子就高興得不知道怎麼形容了,一方面,這是統帥級別的勳章,說明美國人把他當「帥」來看;另一方面,說明美國人不認為他是二戰敵人了。

回到日本後,源田實的心久久不能平復,他要給美國人表個態,也給美國人授勳,要授就授最狠的:日本最高勳章、皇室「勳一等旭日大綬章」。

頒發給誰呢?源田實想到美國投下原子彈的飛行員,給他們授勳說明「日本不恨美國扔下原子彈」,這個表態美國應該滿意。

但是一打聽,美國投彈的人只是一個校級軍官,級別實在太低了,日本這個勳章一般連「首相」都不容易得到;另外,給投原子彈的人授勳,日本人實在受不了。

於是,源田實建議:把勳章授給李梅將軍。李梅是什麼人呢?是他指揮美國空軍用凝固汽油彈轟炸東京的,實際上被他燒死的日本人比原子彈炸死的還多。

因為李梅炸掉了一半東京,燒死了近十萬東京人,燒傷的不計其數,日本全國都對他恨之入骨,連日本天皇都知道,這傢伙是「鬼畜李梅」。

把最高榮譽給「鬼畜李梅」,日本很多人受不了,日本天皇也不幹;但是,這時候的天皇沒有實權了,說了不算,只好暗地裡生氣。

按照日本規定:日本最高「勳一等旭日大綬章」要由天皇親自頒授,但這一次給李梅授勳,天皇死活不幹,這是唯一不是天皇親自頒授的日本最高勳章。

總之,軍銜在軍隊非常重要,軍人對自己的軍銜都非常珍惜、也非常在乎。不同國家的軍人到一起,第一眼看的基本都是對方軍銜;同時,也非常在意自己軍銜受到的待遇。

龍井科教人才經濟冀川說:

軍銜的目的就是要論高地,就是要在各國能夠進行橫向的比較,通常情況下都是對等接待的。比如說我們中國有一個特有的軍銜大校,大校的級別相當於美國軍隊的準將,這個時候基本上他們都按照將軍級的待遇來對待的。#2021生機大會##新媒體##自媒體##微小濤養花知識日籤##我要上小濤養花知識##百粉##正能量##千粉互娛##策劃##經濟#

夏目歷史君說:

在各個國家軍隊進行相關交流的時候,一般都會執行一個對等原則——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我們國家的上將如果去美國、俄羅斯或者是其他歐洲國家訪問的話,一般來說也會由上將級別的對方軍官來迎接,並與我方軍官進行平等的對話

其實在和平年代,各個國家的軍事交流相對而言還是比較密切的,大家的高級軍事將領坐在一起會談,也完全有可能出現。

而按照對等原則,各國的各級軍官都應該對別國更高級別的軍官表示一定尊重,這也是目前國際社會所公認的慣例與原則。總之不管怎麼說,軍銜制度在歷史上由來已久,於現代軍事歷史上的地位更是不言而喻。

15至16世紀的時候,現代化軍銜制度誕生於西歐的英法。實際上,軍銜就是綴在肩章或者是領章等處的等級符號,一般來講軍銜與在軍隊中的職權也是相掛鈎的。

——比如說美國四星上將,就可以擔任美國某個兵種的參謀長,或者是某個戰區的最高指揮官,當然他們的軍銜和職權等級也是同樣掛鈎的。

而在中國近代軍史上,完備的軍銜制度首先是在國民革命軍時期被使用。1931年的4月,當時的國民政府頒布了陸軍軍官佐及士兵等級表,在這份等級表中就嚴格規定了軍銜等級。

儘管國民政府對國家的掌控力度有限,軍銜制度大多時候都只是流於表面,但這仍舊是個劃時代的進步,象徵著當時中國軍隊起碼在某些方面,已經可以和歐美國家對等了。

後來由於國民黨內部政治、軍事鬥爭非常激烈,他們的軍銜制度到變得非常混亂。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國軍承受了十分慘重的損失,到最後甚至發展成不少將軍級別的將官連一個士兵都指揮不動,上將軍銜更是數都數不清。

建國後,我們採取了新式的軍銜制度——比如在1955年9月27日,我國進行了首次授予軍銜、勳章的典禮,這是我國解放軍軍銜制度的開始。

雖然在後來特殊的歷史時期,軍銜制度一度被廢,可是它畢竟是維繫一個國家現代化軍事力量的有力支撐,因此在後來這項制度逐漸被恢復。

畢竟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以及戰事的減少,我國軍隊的「功能」必須有所增加,而有一項就是積極融入國際社會與別國進行交流,比如受邀參加一些海外的軍事演習。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解放軍若沒有軍銜制度的話,在與別國軍隊的交流過程中,勢必會面對很大阻礙——因為哪怕是同屬社會主義國家的蘇聯,同樣也有軍銜制度,如果只有我們僅僅通過職權分級,確實無法與他國進行有效的軍事外交溝通。

所以在1986年下半年,中央軍委常委會決定再一次於解放軍中實行新的軍銜制度。1988年的7月1日,國家正式規定解放軍的軍官軍銜分為三等11級。1994年5月12日,又重新對軍官軍銜進行了修正,改設為三等10級,而這個軍銜體系也一直被我們沿用至今。

總之解放軍重新設立軍銜,對於我們軍隊現代化而言是有著積極作用的,這確實有助於我們進行軍事外交溝通。只是再優秀的制度,也做不到完全十全十美,由於性質與國情不同,在外交交流上仍舊會存在一些小問題。

——畢竟東方式軍銜與西方式軍銜,還是有很大差別的。比如說在以美、英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軍隊中,通常都會設立一個準將軍銜。

美軍的這個「準將」則足以擔任混合作戰旅的旅長、航空大隊的隊長,甚至是海軍航母戰鬥群的司令,算是美國將軍級別的高級軍官中最低的等級;但在我們「東方國家」的軍銜制度中,基本不存在準將這個軍銜,將軍主要三個級別:分別是少將、中將和上將。

在解放軍軍銜體系中,大校這個軍銜和將軍是有著本質差距的。但解放軍大校級別的軍官,從職級的角度上來看為副師職、正師職和副軍職軍官可以授予的軍銜。也就是說大校軍銜雖較低,但卻在軍隊中的職級與英美國家的準將基本相同,因此在對外交流的時候,這個軍銜就會顯得有些尷尬。

——畢竟我國的大校與歐美國家軍隊的準將,指揮的士兵大致相同,但是對方卻是將軍,而我們僅僅只是校級的中級軍官。這在交流過程中,有時確實顯得有些與國際公認的對等原則不太相符。

還有一個特殊典例,那就是曾經利比亞的領袖卡扎菲。由於他是通過政變方式上臺的,而且他在政變的時候僅是軍隊中的上校,因此他在成為利比亞領導人後,就把軍隊的最高軍銜設置為了上校,這當然也給國家間的交流帶來了一些困難,不過好在這樣的情況還是比較少的。

而且就算是情況特殊,一般也可以通過靈活轉變的方式去解決——比如說解放軍就曾經授予我國聯合國維和部隊總司令趙京民少將級別軍銜,但是他的職級僅是正師級。而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能更好地與別國軍隊進行公開、對等的軍事交流。

這樣介紹完,相信大家都可以直觀感受到軍銜制度的效用。只要國際秩序沒有崩壞,各國的軍事交流依舊能保持穩定持續發展的情況下,在雙方交流的過程中,就少不了要看對方高級將領的軍銜,這是國與國之間的一種尊重。

無悔軍旅人生說:

軍銜是一個軍人的榮譽,是軍人在部隊能力、水平、地位的象徵,是等級高低的體現,是在雙方軍事合作中擁有相對指揮權,且雙方都認可的標誌。

本人講一個親身經歷的有趣的真實案例。在非洲某國有次包括美軍參加的多國部隊人員共同參與的維和行動中,我方有一名年輕的中校軍官參加。大家知道,在部隊軍改之前,我軍實行職務主導制。我國這名軍官在部隊也就是閒職一名,軍銜高也不能說明問題。在組建臨時指揮所時,我們按照對美國的印象,想邀請美軍在內的人員進行民主討論委任臨時指揮員的問題。美軍感到很驚訝,因為此次直接參與的所有中就我方這名中校軍銜最高,還用討論麼?不用討論,最後結果就是軍銜最高的中國軍官擔任。

在後期的行動中,參與行動的人能夠聽從指揮,下達的指令執行力也較強。美軍對這名臨時指揮官非常尊重,一直問我一個問題,這麼年輕怎麼就晉升中校了?

呵呵,挺有趣。

另一個有趣的事情就是,我軍代表團到印軍訪問,其中中國代表團有一名大校軍官。因為大校軍銜只有中國等少數國家才有的軍銜,印軍校官軍銜最高的上校,上校之上就是準將了。

有的印軍軍官不知道如何稱呼,問我軍代表團人員,這位大校考慮了一下,稱呼自己為準將吧肯定不合適,因為準將也是將軍,不符合我們中國人自謙的傳統,就回答道:我們的大校就是「資深上校」。這個用詞我覺得特別好。絕了!然後這個校官印軍規規矩矩的敬了一個禮,滿臉都是崇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35708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