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糖尿病腎病,該怎麼治療?_糖尿病腎病怎麼治療及控制

糖人健康網說: 糖尿病腎病是很常見的糖尿病併發症,是微血管病變的表現。患者常伴隨蛋白尿、高血壓、水腫等症狀,如…

糖人健康網說:

糖尿病腎病是很常見的糖尿病併發症,是微血管病變的表現。患者常伴隨蛋白尿、高血壓、水腫等症狀,如果發展到晚期的腎功能衰竭,便是我們常說的尿毒症,需要進行血液透析或腎移植治療。

糖尿病腎病在早期是可以逆轉的,所以預防和積極治療顯得尤為重要。那糖友出現早期腎病,該怎麼辦?

1.血糖必須控制達標,每個人的病情不同,血糖控制標準也不一樣。應該遵從個性化治療方案,從飲食、藥物、運動多方面下手。

2.綠葉蔬菜要吃夠,綠葉蔬菜碳水含量低,富含膳食纖維和維生素,能夠潤腸通便,穩定餐後血糖。有些蔬菜,如土豆、南瓜、山藥等,因澱粉含量較高,糖友們不應當做蔬菜食用,而應當主食食用,食用時應該相應減少主食的攝入量,以控制總熱量。

3.限制食鹽量,建議糖友們每日吃鹽控制在6克以內,如果已經出現了腎臟功能病變,則食鹽量要更加嚴格,最好控制在3克以內。烹飪時靈活使用蔥、姜、蒜、醋等調味品,以減少食鹽量。

4.限制油的攝入:以植物油為主,避免動物油,每日控制在20-30克。此外要提防一些油炸食物和油脂含量較高的堅果。

5.避免高蛋白飲食,腎病患者需要適當限制蛋白質的攝入。一般推薦,每天每公斤體重0.6-0.8克,避免植物蛋白,以魚蝦、瘦肉、奶蛋等優質蛋白為首選。

6.適當限制鉀的攝入,富含鉀的水果如香蕉、櫻桃等,要避免食用。

希望本回答能夠幫到大家,記得點讚哦!

李鴻政醫生說:

ICU見過很多糖尿病腎病的患者,最終發生了尿毒症,同時可能有心衰、肺部感染,各臟器功能衰竭。

糖尿病患者要想避免發生上述改變,必須認真貫徹治療:

1、糖尿病早治療,包括運動、飲食控制、藥物治療,避免發生糖尿病腎病

2、一旦體檢發生了糖尿病腎病,更加要積極控制血糖,嚴格把血糖控制在合適的範圍,忌口、運動,使用降糖藥或者胰島素控制好血糖,在家要經常監測血糖,經常跟醫生聯繫,隨時調整降糖方案。

3、使用依那普利、貝那普利、氯沙坦、纈沙坦、厄貝沙坦等藥物降壓治療有好處,因為這些藥物對腎臟有保護功能,能夠延緩糖尿病腎病的進展。

4、避免使用一些有傷腎的藥物,尤其是一些抗生素,比如氨基糖苷類。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一種常見的併發症,其實要想治療和預防糖尿病腎病的最關鍵還是控制好血糖,老老實實控制血糖,血糖異常是所有併發症的根源。目前降糖藥效果都很好,只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絕大多數糖尿病患者是可以控制好血糖的。

腎內醫生劉莉說:

糖尿病腎病分為五期,治療具體如下:

1、Ⅰ期:

由於腎小球濾過率增強、蛋白尿排洩增加、腎臟出現擴大趨勢,但是患者的血壓正常,此時如果嚴格控制血糖可以逆轉病情,也是最佳的治療時期,患者需要把握;

2、Ⅱ期:

腎小球濾過率比Ⅰ期時略高,蛋白尿的排洩也出現異常,但是患者的血壓多數仍然正常,此時治療仍然可以逆轉病情,達到治癒目的,但是治療的方法儘量選擇中西醫結合的方法;

3、Ⅲ期:

又稱早期糖尿病腎病期,這一時期的症狀主要表現為腎小球濾過率正常或者升高,出現持續性的少量蛋白尿、腎小球和腎小管上皮細胞增大,小動脈血管呈玻璃樣病變,患者血壓升高並出現輕度併發症,但這一時期仍可治療,中醫中藥有明顯優勢;

4、Ⅳ期:

稱為糖尿病腎病期,這一時期腎小球濾過率降低,出現持續性蛋白尿,腎小球開始出現硬化,血壓明顯升高,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發展為腎衰竭,這一時期的併發症較嚴重且無法痊癒,只能控制病情;

5、Ⅴ期:

又稱為糖尿病腎病末期,腎小球濾過率進一步下降,肌酐和尿素氮升高,患者出現水腫、低蛋白血症,血壓繼續升高,各種併發症更加嚴重,腎臟受損較嚴重,根據病情需要接受腎臟替代治療。

廣安門中醫專家王劍飛說:

糖尿病腎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腎臟疾病,屬於糖尿病最常見的微血管併發症,已成為世界終末期腎臟病的第二位原因,僅次於腎小球腎炎,且易合併大血管事件。

目前認為與多種因素有關,在一定的遺傳背景、危險因素共同作用下發病。可導致蛋白尿、水腫、高血壓等,嚴重者可引起腎衰竭,危及生命。

糖尿病腎病的發生一般認為其與代謝狀態、氧化應激作用、免疫炎症因素、遺傳因素和腎臟血流動力學改變相關,好發於糖尿病患者、經常攝入高蛋白的患者、吸菸者,高血糖、肥胖等因素容易誘發。

糖尿病腎病治療依不同病期而異。臨床上主要針對以下幾方面:   

1.控制血糖   

糖基化血紅蛋白(HbA1c)應儘量控制在7.0%以下。嚴格控制血糖可部分改善異常的腎血流動力學;至少在1型糖尿 病可以延緩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現;減少已有微量白蛋白尿者轉變為明顯臨床蛋白尿。   

2.控制血壓   

糖尿病腎病中高血壓不僅常見,同時是導致糖尿病腎病發生和發展重要因素。降壓藥物首選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 (ACEI)或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該類藥物具有改善腎內血流動力學、減少尿蛋白排出,抑制繫膜細胞、成 纖維細胞和巨噬細胞活性,改善濾過膜通透性等藥理作用。即使全身血壓正常的情況下也可產生腎臟保護功能,且不依賴 於降壓後血流動力學的改善。ACEI的副作用主要有高鉀血症、腎功能減退和乾咳等。降壓的靶目標在伴有蛋白尿者血壓 為130/80mmHg。β受體阻滯劑和利尿劑因其潛在的糖脂代謝紊亂作用不主張納入一線用藥,除非合併心動過速或明顯 水腫。鈣通道阻滯劑(CCB)在糖尿病腎病病人中的腎臟保護功能尚不明確,但地爾硫卓類的作用似乎優於雙氫吡啶類, 後者不推薦單獨用於糖尿病腎病病人。   

3.飲食療法   

高蛋白飲食加重腎小球高灌注、高濾過,因此主張以優質蛋白為原則。蛋白質攝入應以高生物效價的動物蛋白為主, 早期即應限制蛋白質攝入量至0.8g/(kg·d),對已有大量蛋白尿和腎衰竭的病人可降低至0.6g/(kg·d)。中晚期腎功能 損傷病人,宜補充α-酮酸。另外,有人建議以魚、雞肉等部分代替紅肉類(如牛肉、羊肉、豬肉),並加用多不飽和脂肪 酸。此外也不必過分限制植物蛋白如大豆蛋白的攝入。  

 4.終末期腎臟病的替代治療   

進入終末期腎衰竭者可行腎臟替代治療,但其預後較非糖尿病者為差。   

糖尿病腎病病人本身的糖尿病併發症多見,尿毒症症狀出現較早,應適當放寬腎臟替代治療的指徵。一般內生肌酐清 除率降至10~15ml/min或伴有明顯胃腸道症狀、高血壓和心力衰竭不易控制者即可進入維持性透析。血液透析與腹膜透 析的長期生存率相近,前者利於血糖控制、透析充分性較好,但動靜脈內瘻難建立,透析過程中易發生心腦血管意外;後 者常選用持續不臥床腹膜透析(CAPD),其優點在於短期內利於保護殘存腎功能,因不必應用抗凝劑故在已有心腦血管 意外的病人也可施行,但以葡萄糖作為滲透溶質使病人的血糖水平難以控制。   

5.器官移植   

對終末期糖尿病腎病的病人,腎移植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在美國約佔腎移植病人的20%。近年來屍體腎移植的 5年存活率為79%,活體腎移植為91%,而接受透析者其5年存活率僅43%。活體腎特別是親屬供腎者的存活率明顯高於 屍體腎移植。但糖尿病腎病病人移植腎存活率仍比非糖尿病病人低10%。單純腎移植並不能防止糖尿病腎病再發生,也不 能改善其他的糖尿病合併症。   

胰腎雙器官聯合移植有可能使病人糖化血紅蛋白和血肌酐水平恢復正常,並改善其他糖尿病合併症,因此病人的生活 質量優於單純腎移植者。

糖尿病腎病的中醫藥治療

糖尿病腎病剛前面也講到了是糖尿病的慢性併發症之一,主要以微血管病變為主。西醫在治療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良反應,尤其是長期服用八年以上會對肝腎有相當大的副作用,所以說中醫的辨證論治在防治早期糖尿病腎病方面有良好的療效。

中醫說辨證論治可以降低西藥的不良反應,使之成為一種重要的一個幹預手段。糖尿病腎病的病因病機中醫認為是久病入絡,所以說糖尿病腎病在中醫治療時應以清熱利溼、活血化瘀為主,在基礎治療的同時,基礎治療就包括控制血糖,治療高血壓、低鹽 優質低蛋白飲食的同時,可以合理使用清熱解毒利溼之法,可以消除及緩解溼熱之邪,抑制腎臟免疫炎症反應。對於減少蛋白尿促進腎臟病變的恢復。進而改善腎臟功能。控制腎臟疾病的進一步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下面為大家分享一篇關於中醫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論文來分析一下中醫藥治療糖腎的優點所在:

中醫辨證治療老年糖尿病腎病40例臨床分析

摘要:

目的:研究並探討使用中醫辨證治療老年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臨床效果。

方法:研究選取我院在2008年3月至 2011年9月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腎病患者,所有患者都自願接受調查和服從所有準則,將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並隨機分為 觀察組和對照組。在觀察組中,對患者進行中醫辨證治療,在對照組中,對患者進程常規性治療,觀察兩組患者在採用不 同治療措施後的胰島素分泌,胰島素受體數量以及胰島素的敏感性等情況,並將所得到的資料進行對比分析研究。

結果: 兩組患者在胰島素分泌,胰島素受體數量以及胰島素的敏感性等方面具有顯著差異,二者之間有著本質上差異。結論:通 過中醫辨證治療糖尿病腎病患者,不僅有利於患者的康復,而且還能夠解決患者的經濟負擔,因此是一種兩全其美的方 法,在臨床上是值得推廣和使用的。  

關鍵詞:糖尿病腎病;中醫辨證治療;老年患者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微血管併發症之一,也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1]。不過伴隨著中醫治療的不斷改進, 因而對於糖尿病的治療也有了重大的突破。為了能夠探究使用中醫辨證治療老年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臨床效果,對此我院做 出以下研究,選取我院在2008年3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腎病患者,將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並隨機分為觀察 組和對照組。觀察兩組患者在採用不同治療措施後的胰島素分泌,胰島素受體數量以及胰島素的敏感性等情況,並將所得 到的資料進行對比分析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在2008年3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腎病患者,所有患者都自願接受調查和服 從所有準則,將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並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男性為48例,女性為32例。年齡在65~85歲之間, 平均年齡為70.2歲,患者的病齡為1.5~5年之間,平均病齡為2.5±1.2年。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上比較 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臨床症狀:

A 早期臨床症狀:

1氣息較短且比較乏力。2四肢欠溫。3 腰酸背痛。4 尿液比較頻繁。

B 中期臨床症 狀:

1患者雙下肢出現水腫。2脈搏低沉。3出現水腫。4舌體胖嫩。5 舌質的顏色比較的淡或者呈現出暗色。

C 晚期臨床症 狀:1面色比較的蒼白。2比較的害怕寒冷。3 腰酸背痛。4倦臥神疲。5 少尿。6水腫。7表現出明顯的陰陽兩虛的症狀。   

1.2 治療方法   

1.2.1 觀察組患者採取中醫辨證治療:據相關研究表明,關於中醫對糖尿病的研究已經超過幾百年,目前有以下幾種藥物能夠有效達到降糖的功效:人參,黃芪,白朮,茯苓,枸杞子,何首烏,五味子,仙靈脾,石榴皮,籬天劍。不過對於這些中藥必須根據辨證論治的原則,進行酌情選用。

1、 當患者處於陰陽兩虛症狀時(症狀為:小便比較頻繁,面色混 濁且為黧黑,雙腿乏力,畏懼嚴寒,陽萎不舉,以及舌淡苔白而且脈搏無力)此時中醫必須對患者進行滋陰補腎治療。處 方如下:20g山藥,15g山茱萸,15g生地黃,10g牡丹皮,15g茯苓,9g澤瀉,12g枸杞子,6g五味子,30g天花粉。使 用熱水煎服,每天兩次,早飯各一次。

2 、當患者屬於陰損及陽腎陽亦虛時,此時可以在原來的藥方基礎上再加上10g熟附 子,5g肉桂,12g菟絲子以及12g巴戟天。

3 、當患者屬於氣虛症狀時,此時在原來基礎上再加20g黃芪,20g黨參。

4 、當患者不僅具有上述某一症狀時,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微血管併發症之一,也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而且還出 現了血瘀的症狀,因此必須在配方基礎再加上20g丹參,10g桃仁以及10g紅花。   

1.2.2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性治療:我院主要通過飲食控制,胰島素等治療手段來治療糖尿病腎病。   

1.3 統計分析:在統計方法上使用SPSS11.0 (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統計軟體, P<0.005為差 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療效比較P<0.05[n(%)]詳見表1。   

表1   

註: *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糖尿病腎病要叫做腎小球硬化症狀,該病主要包括感染性病變和血管性病變這兩種。所謂的感染性病變即是腎盂腎炎 和腎乳頭壞死。而對於血管性病變則包括分微血管和大血管病變這兩種。 

伴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改進,因而對於糖尿病的治療也有了重大的突破。不過雖然西醫通過一些飲食控制,減壓,透 析,以及腎臟移植等治療手段來治療糖尿病腎病,並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緩解了患者的病情,不過也造成了患者家屬的 承重的負擔。而在本次研究中,通過中醫來治療糖尿病腎病患者,已經越來越具有較強的優勢。   

綜上所述,目前中醫一般根據患者的病情進行辨證治療,從而來降低患者血糖和尿糖,減輕或者消除臨床症狀,減少 用藥量,進而使患者的病情趨於穩定、好轉乃至治癒。

因此,通過中醫來治療糖尿病腎病患者,不僅有利於患者的康復, 而且還能夠解決患者的經濟負擔,因此是一種兩全其美的方法,因而在臨床上是值得推廣和使用的。   

參考文獻:譚小瑤,王希華.川芎嗪對早期糖尿病腎病的治療作用.齊魯醫學雜誌,2005,10(10):13

醫聯媒體說:

糖尿病的併發症種類比較多,其中就包括糖尿病腎病,這個疾病,如果任其發展,有可能導致腎功能衰竭,尿毒症。

針對已經診斷糖尿病腎病的患者,首先要需要對於糖尿病腎病的分期進行明確,一般建議進行24小時尿微量白蛋白定量以及腎功能檢查。如果檢查結果提示糖尿病腎病在三期內則提示早期腎病,這類腎病的治療需要嚴格控制血糖基礎上服用一些改善腎臟微循環的藥物,以避免其進行性加重,同時在食物的選擇當中要避免植物性蛋白的攝入。

如果檢查已經提示尿素、肌酐異常則考慮臨床腎病期,在這種情況下,除了針對降糖以及改善腎臟微循環的治療之外,還需額外添加保腎藥物,在這個階段,還需要警惕和腎臟疾病相關的併發症,比如電解質紊亂,血壓升高,血脂異常之類,建議常規進行電解質血壓與血脂的測定,如果同時合併血壓升高這樣的情況,需要嚴格降壓,因為高血壓既是腎臟病變的結果,也可以反過來加重腎臟病的進展。

糖尿病患者在出現糖尿病腎病這種疾病的時候,一般提示微循環障礙比較嚴重,這類疾病往往還同時會合併糖尿病眼底視網膜病變,建議患者即便沒有眼睛的症狀也到眼科進行,早期眼底病變的篩查,以避免漏診。

指導專家:蘇旭東,副主任醫師,聊城市人民醫院內分泌科。

熟練掌握內分泌系統疾病如糖尿病、甲亢、垂體、腎上腺等疾病的診斷治療。

覺得本文有用,歡迎點讚或推薦給朋友,並關注【醫聯媒體】。

平安健康官方號說:

早期糖尿病腎病的症狀不明顯,只是尿中微量的蛋白質,因為沒有症狀,也更容易被患者忽視,許多患者曾因水腫檢查時,大多為晚期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腎病的發展分期糖尿病腎病的發展可以分為五期:

1期是腎小球高濾過期。腎體積增大,無其他病變。

2期是靜息期,濾過增強,已經出現了輕微的腎臟結構變化。

3期是早期糖尿病腎病期,此期以微量白蛋白尿為特點。

4期是臨床糖尿病腎病期,典型患者可表現為大量蛋白尿、浮腫、高血壓等。

5期是腎功能衰竭期,各系統症狀相繼出現,如貧血、腎性骨營養不良、酸中毒等,病情一步步加重。

從尿微蛋白的出現到晚期糖尿病腎病,其發展過程是5到10年不等,為了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延長患者生命時間,建議患者一旦診斷為糖尿病,就要每半年或一年進行尿微蛋白的檢查,以便及早進行糖尿病腎病的治療。

糖尿病腎病的治療一是降血糖。嚴格控制血糖,糖尿病腎病治療除了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正確使用降糖藥物,合理飲食、鍛鍊外,還應當努力消除一些嚴重幹擾降糖的因素,如便秘、失眠、焦慮、抑鬱、各種急慢性感染、過勞、疼痛、月經不調等,同時配合中藥治療。

二是固本滋腎。需要注意是高血糖導致腎臟血管病變,出現的腎功能障礙,針對這一點,中醫進行糖尿病腎病的治療原則就是固本滋腎,扶正培元,早期使用中藥,修復受損腎臟細胞,恢復其生理功能,有效幫助腎臟病變逆轉。

三是防治動脈硬化、活血通絡。在糖尿病腎病的治療中,除了降血糖與補腎的結合外,糖尿病還是一種代謝性疾病,需要改善全身微循環,包括降低血壓、降低血糖、軟化血管,等等。降低血液粘度,保護全身血液循環系統。除了對腎病的預防和治療外,對糖尿病血管病變有一定療效,有效抑制其他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和發展。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點擊右上角「關注」後,可查看更多醫師解答或免費向醫師提問】

名醫在線網說:

糖尿病腎病如何治療,糖尿病腎病,治療其實主要是一個控糖,血糖達標這是最根本的,而且針對糖尿病腎病其實沒有一個確切的一個藥物,早期的話我們有一些方法,比如剛才說的,發現它尿亮白蛋白增高以後,我們可以,如果他同時合併高血壓,我們可以用ARB類,ACI降壓藥,這類降壓藥一方面降壓,一方面減少尿蛋白的發生,最根本的是控制血糖和血壓,這兩個達標的話,才能有效地預防,糖尿病腎病的發生,當然如果你到糖尿病腎病的後期了,這個通過一些,什麼包醛氧澱粉黴開酮最終是腎透析來治療。

家庭醫生名醫在線說: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病人嚴重的合併症之一。我國的發病率也呈上升趨勢,目前已成為終末期腎臟病的第二位原因,僅次於各種腎小球腎炎。由於其存在複雜的代謝紊亂,一旦發展到終末期腎臟病,治療上往往比其他腎臟疾病更棘手,因此及時防治對於延緩糖尿病腎病的意義重大。

(1)控制血糖是控制糖尿病腎病的關鍵,糖基化血紅蛋白(HbA1c)應儘量控制在7.0%以下。嚴格控制血糖可部分改善異常的腎功能,至少可以延緩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現,減少已有微量白蛋白尿轉變為出現明顯臨床蛋白尿。

(2)控制血壓也是治療糖尿病腎病的關鍵措施,糖尿病腎病中高血壓不僅常見,同時是導致糖尿病腎病發生和發展的重要原因。降壓藥物首選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如卡託普利或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纈沙坦膠囊等。

(3)患有糖尿病腎病的人也需要嚴格控制蛋白類的食物,因為高蛋白飲食會加重腎小球高灌注、高濾過率,因此主張以優質蛋白為原則。蛋白質攝入應以高生物效價的動物蛋白為主,並且肉食方面應該選擇白肉而不是紅肉。

糖尿病腎病的治療主要是延緩腎功能的損害,飲食方面,食鹽攝入應有限制,攝入充足維生素、微量元素對腎臟起保護作用。應該食雜糧,攝入低脂肪食物,適當運動,用藥方面應注意選擇對腎臟損傷輕的藥物。

知腎健康說:

說句實話,糖尿病腎病非常難治療,最關鍵的是早期預防。

今天做一簡單科普

為什麼會發生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可引起全身微血管病變,隨著糖尿病病程的遷延,全身各大臟器將出現病損情況,糖尿病長期高血糖造成腎臟損傷時即為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發生率隨著糖尿病的病程延長而增高,臨床症狀多在得病多年以後才表現出來,患有糖尿病的朋友一旦出現持續性蛋白尿則病情不可逆轉,往往發展至終末期腎功能衰竭。

怎樣才能預防發生糖尿病腎病?

長期有效地控制糖尿病

積極治療高血壓,

少吃蛋白質,儘量選用優質蛋白質

不使用腎臟有害藥物,如慶大黴素鏈黴素,丁胺卡那黴素等,

改善腎臟微循環病,使用擴血管藥,抗血小板凝聚藥和活血化瘀藥物,如,潘生丁,丹參等

改善生活習慣適當運動控制體重,戒菸酒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3573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