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你覺得農民"活到老,幹到老"的這個問題怎麼樣才能解決?_農民老了幹不動了怎麼辦

知名三峽說: 農民活到老,幹到老即是農民的生活所需,又是農民的本色所在。 我在農村有很多親戚,其中不乏六十幾歲…

知名三峽說:

農民活到老,幹到老即是農民的生活所需,又是農民的本色所在。

我在農村有很多親戚,其中不乏六十幾歲,七十多歲的老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愛勞動。我一個叔伯嶽父今年七十四歲,嶽母七十一歲,一個兒子兩個女兒都很孝順,可他們就是停不下來,嶽父說每天不到坡裡去就無交果(不自在的意思)。

還有一個姐夫哥。去年做的七十歲生日,兩個兒子、媳婦都非常孝敬他,曾經不讓他勞動,可他們不僅種了自己的五畝多責任田,還把鄰居的近兩畝水田也種了。他說,現在種田不象過去,都是機械耕,機械插,機械收,機械脫粒,機械運輸,稻穀想賣,直接在田裡就賣了,輕鬆得很,不種就可惜了。不下田就要生病。

農民活到老,幹到老這個問題怎麼才能解決?筆者認為,農民幹到鼻子沒有風就解決了。農民只要身體好,能動就要幹到老。哪怕是國家再給養老保險金,他們也不會荒著耕地不種,這就是農民的本分。

草民論理說:

你覺得農民「活到老,幹到老」的這個問題怎樣才能解決?

農民「活到老,幹到老」,是一種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小車不倒,只管推,一直推到共產主義。

現在,無論是農民,還是工人,以及知識分子,凡是社會主體的人,都在學習農民「活到老,幹到老」的革命精神。工人雖然有退休制度,有退休養老金,但退休之後,又有誰會在家熬天度日,等待駕鶴西去?

退休人員,還不是要另外找些事務幹,比如幹保安,學書畫,寫作小濤養花知識,接送孫子孫女上下學校,活著就在不停的幹這幹那,沒有一個人坐等白吃飯的;知識分子也是如此,他們為科學發展,七老八十的還在進出實驗室,還在帶研究生,不停地做好科研項目,撰寫科技論文,一直堅持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馬克思、恩格斯、牛頓、居裡夫人、愛恩斯坦等等、等等,一大批社會科學家、自然科學家,那一個不是活到老,幹到老?

縱觀人類社會發展歷史,每一活在社會裡的人,有的幹些體力活,有的幹些腦力活,有的幹些重活,有的幹些輕活。去世的人不幹活,人活著沒有不幹活。又有哪個不是活到老、學到老和幹到老?

由此可見,不是怎樣解決農民活到老,幹到老,而是應該解決社會成員怎樣象農民那樣,為社會發展、國家富強,任勞任怨、吃苦耐勞,不怕苦不怕累,甘做天下人的衣食父母,活到老乾到老的無私奉獻。

紫氣東來Y說:

農民「活到老,幹到老」,這是千百年來亙古不變的定律,農民習慣了,不想再渴求什麼。

而今的中國的確富裕起來了,給予六十歲以上的農民每月一百一十元的生活補助,從一定的角度來說,為農民的基本生活提供了保障,農民心知肚明,從內心感謝黨恩。

農民體力勞動幹了一輩子,一閒下來身體就不舒服,總是要找點事情做著,身體才靈活。如果一段時間不活動,各類病情就接踵而至,與其讓病痛折磨自己,不如扛著鋤頭去地裡勞動,一來身體得到了鍛鍊,二來多少有些收入,方便了自己,減輕了兒女的負擔,兩全其美,有何不可?

農村老人七八十歲進地裡幹活,是常事,他們除了步伐不靈活和不能扛重外,手上活路依然可以。自己做出莊稼來,搬到地埂邊,有兒女在家的,叫兒女來搬運,兒女不在家,花點錢請專門運輸的三輪車幫幫,一年勞動下來,加上國家給予的基礎生活費 ,過生活是沒有問題的。

農民「活到老,幹到老」是種美德,在沒有其他外援的情況下,是求生的起碼手段,至少自己維持了自己的尊嚴,不看別人的嘴臉,有骨氣地活出了自己。

要農民不「活到老,幹到老」,早日休息,維持健康,最好的辦法是兒女要孝順,不能讓老人缺吃少穿,生病要立刻給與救治,也只有這樣,父母才會安下心來頤養天年,否則內心是煩躁不安。國家也會逐步解決農村養老問題的,大家耐心等待吧!

陽春疊峰說:

我國早已步入老人社會,養老問題,國家日益重視,國人日益關切。

關於「農民活到老,幹到老」的問題,現在農村土地承包到戶已達幾十年,因土地零散,低效等原因,種地賠本,絕大多數青壯勞力外出打工掙錢,土地,有的乾脆扔掉荒廢了。有些老人生活的所迫,不顧年老體弱,咬牙幹農活,幹家務,實屬被逼無奈,令人心疼。

所以涗,「農民活老,幹到老」是不客觀的,不現實的,不應有的!

如上所言,國家隨著鄉村振興步伐的加快,養老間題,真正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實施了國辦、民辦養老院,村、社區養老院等很好的辦法。相信會持久而又越來越好地實施下去的,老人生活必將會是越來越好的!

11

旭日照家鄉說:

國家多建養老院,把老年農民一律送進養老院養老,實行全封閉式管理,防止他們私自跑出去勞動。無兒無女的養老費用全部由國家承擔,有兒有女的養老費用,全部由兒女承擔。兒女因病完全失去勞動能力的,費用也由國家全部承擔,部分失去勞動能力的,部分由國家承擔,部分由兒女承擔。兒女有能力承擔父母養老費用而不承擔的,由政府部門出面對其實行強制勞動,強制勞動所得的收入用於父母的養老費用。其實我認為農民老了,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幹點活對自己的身體,對家庭對社會都有好處,農民老了怎麼養老,也要尊重老人本人的意願,以上回答只不過是為了對應題主的問題而已,大家莫太當真。

慈祥的老師說:

我來回答:農民「活到老,幹到老"是幾千年來旳歸宿。

至今,農民也沒有一個合理的退休年齡,只有仿效工人和公務員的退休年齡,視為退休。

可現今農村的現狀是:耕田種地的人一一是六七八十歲的老人。

按理,他們都該是享清福的老人們。可他們還是農耕的主力軍。

何時是終點?曰:到死方休。

自古農民,自給自足。

勤勞耕耘,辛勤勞作。

任勞任怨,到死方休。

l

敏銳露珠Us說:

農村七八十歲的老人活到老,幹到老。是生活所需,生活所迫。大家看一看這些老人都在幹活。

不了解農村現狀的人可能不相信,但我告訴你這是真的。農村六,七,八十歲的老人從十多歲開始幹活,幹出了荒山上的梯田一層接一層,幹起了大壩一條又一條,水庫一座又一座。幹的那荒嶺廢溝,長出了莊稼綠油油。幹的坑窪坡地平展展一片連一片。幹的綠水流良田,旱澇都能奪高產。幹走了飢餓,幹的身上有衣穿。幹走了一窮二白,幹的社會主義大發展。幹的國家富強了,強盛了。他們也幹老了。

那麼如何解決農村老人活到老,老了還的幹這個社會問題呢?國家也在積極的想辦法,給六十歲以上的農村老人每月發百十來元的基本養老金,按照現在的生活水平來說有點少,應適當提高他們的基本養老金。讓他們的生活有基本保障,老有所養,病有所醫。農村老人才能活到老,安心養老,不幹到老。

老杜22808說:

「活到老,幹到老」,在艱苦奮鬥的集體化時代曾是一個勵志的口號,作為農民從來沒有退休一說,更沒有享受晚年幸福生活的奢望。不是不想,而是自己所創造的價值和國家所能承受的程度,還不足以解決這個問題。儘管現在經濟條好的多了,機械化大大地解放了生產力,勞動時間減少多了,人們再不用牢牢索縛在土地上,自由多了。勞動條件確實是改善了,糧食產量也上去了,但這並不等於收入的提高,產出成本的高企,有限的生產資源,較為穩定的糧價,這些都大大制約了農民的收入。農民工的大量外出,既是城市發展的需要,也是人們無奈的選擇,如果能象大寨.南街那樣有強大的集體經濟,安居樂業,人們何必背井離鄉,拋家舍子。在這樣的情況下,六.七十歲的老農自然成了種田的主力軍,仍然需要踐行「活到老,幹到老」的傳統。

社會在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如果我們農民跟不上這個步伐,很難說這個社會是完美的。但要解決題主的這個問題,單靠個人努力是辦不到的,只能從國家政策的層面去努力,才可能解決。對於四0.五0年代老農民對國家的貢獻,這是有目共睹的,雖然不能象老職工那樣視同交費,但也應給予政策傾斜,提高他們的養老補貼,使他們老有所依,不用再靠種田養活自己。現在農村的青壯年,打工的佔絕大多數,可悲的是農民工現在參加職工養老保險的比例很低,這裡起主導作用的是企業主而不是農民工。只有嚴格實行國家的社保政策,應保盡保,使他們老有所養,才能避免年老後不得回鄉,重新耕種田地。還有就是土地制度適當變革,使以土地為生者能得到較多的士地資源,大力壯大集體經濟,使真正種田的農民也能參加高質量的新農保,到齡後也能象退休職工那樣生活無憂。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3585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