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若趙構沒有殺嶽飛,那南宋能收復被金國侵佔的國土嗎?_北宋滅亡後只有趙構逃出來嗎

熱心橙子Fj說: 金國俘虜微欽二帝在北國五國城坐井觀天。就是現在黑龍江省雙城市附近,綏化市東津鎮還有金兀珠女兒…

熱心橙子Fj說:

金國俘虜微欽二帝在北國五國城坐井觀天。就是現在黑龍江省雙城市附近,綏化市東津鎮還有金兀珠女兒的奌將臺,土臺方圓十米左右。宋高宗趙構怕迎回父親微宗和哥哥欽宗自己皇位不保。十二道金牌調回嶽飛,被秦檜殺害。若不殺害嶽飛,一定能直搗黃龍府,救回微欽二帝。

棲鴻看紅樓說:

可以啊。事實上嶽飛最遠,已經打到距離東京汴梁40多裡地的地方了!

我們聽《嶽飛傳》,不會對「朱仙鎮」這個地名感到陌生。歷史上嶽飛也的確打到了這裡。這個朱仙鎮,就在開封西南四十五宋裡。

千軍萬馬的大規模運動戰,四十多裡地,那就是一場戰役的事情。甚至可以這麼說,以嶽家軍對金兵的戰鬥力,如果打得順利,一個衝鋒,沒有及時收住腳的話,就可能衝過開封了!

而北宋全境,在大部分時候,連「燕雲十六州」都沒有收復。直到「靖康之變」(公元1127年)以前的4年(公元1123年),才用巨額金錢為代價,從金國手裡「贖」回燕州——佔領燕雲十六州的是遼國,宋金聯盟南北夾擊遼國,但最後是金國佔領燕州,北宋又眾金國買回來了。

燕州就是北京,東京就是開封。從地圖上看一看,就知道北京與開封的距離,並不是山高水遠。嶽家軍能從長江一線打到開封附近,再往北推進到燕州附近,從軍事角度來看,並不是太為難的一件事。

況且嶽家軍「哀兵必勝」。

況且敵佔區「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人心所向。

況且除了嶽飛之外,還有韓世忠等中興名將,還有劉錡等未列「中興四將」之列、但也組織了抗金戰役、並取得輝煌戰果的大將們。

除了趙構、秦檜這一小撮目光短淺、把個人利益置於國家利益之上的傢伙,誰都渴望收復故土,也確實有實力收復故土。

可惜的是,政治上掌權的,偏偏是這一小撮傢伙。

葉飄刀說:

這個問題其實並不是趙構殺不殺嶽飛的問題,而是趙構有沒有這麼大魄力的問題,因為支持嶽飛北伐,那麼結果可能會引起南宋內部的不穩,這不是危言聳聽。

宋朝自從杯酒釋兵權之後,一直以來都是重文輕武的,這一點向來被後世所詬病,但確實是宋朝百年以來的國策。

到北宋滅亡南宋建立,宋朝這樣的國策已經實行了上百年,早已經深入了人心。到靖康之難之後,國家面臨傾覆的危機,在這個情況之下,不得不重用武將,以維持局面。

但當南宋與金國形成了戰略對峙的情況下,南宋穩住了局面,但短時間內無論是金要滅南宋還是南宋要收復失地甚至滅金,也絕不僅僅就是一句話的事情。

在這種情況下,那麼對於南宋來說,問題就來了:

文武之間的權力之爭

前邊已經說了,宋朝一直是文貴而武輕,重文輕武一直是國策。那麼當南宋相對穩定之後,國家國策該如何定,就是一個大問題了。

如果啟用嶽飛、韓世忠一類的武將,堅持北伐戰略,那麼毫無疑問,國家的大方向就將向北伐傾斜,大量的人力物資將投入到軍隊,製造兵器,操練士兵,囤積糧草,為北伐做準備。換句話來說,就是武將可以掌控的資源將大大的增加,而文官在其中能起到的作用就降低了。而且這樣的情況恐怕會隨著北伐的進展以及勝利,越發的嚴重,文官越發的難以壓制武將。這並不符合宋朝一直以來重文輕武的傳統國策。

趙構就是不殺嶽飛,要想真正的北伐收復失地,他也要有本事搞得定整個文官士大夫集團而已,這可是當著天子的面說出過是士大夫與天子共治天下的集團。北伐是加強武將的權力而削弱文官的,這個集團不反撲。所以殺不殺嶽飛並不是關鍵,關鍵是你要想北伐,要想調動全國力量和金國進行大的戰略會戰與決戰,那麼趙構就必須先要擺平宋朝一直一來賴以統治的根基,士大夫集團。

南北之爭

除了文官對於武將的顧忌之外,另一部分主和的大臣,其實是因為另一個因素,就是南北之爭。北宋滅亡,中原淪喪,但那丟失的主要是淮河流域的土地,南方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也正因為如此,趙構才能撐住局面,維持住半壁江山。

但也正因為如此,南方其實並沒有如同中原南洋有著切膚之痛。而且隨著中原的淪陷大量的北方人口南來,這本來就對南方是一個巨大的衝擊加重了南方的負擔。

而如果要展開北伐的話,打仗可不僅僅只是一句話的事情。軍隊需要錢,需要兵員,需要糧草,需要民夫,展開以年計算的大規模國戰的話,那麼這場仗靠誰來支撐,無疑就是南方的百姓,那麼怎麼支撐這樣的一場大戰,無疑就是增加賦稅和徭役。

這無疑對於南方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負擔,南宋的相關數據不好查,但抗戰的時候當時作為大後方的四川一帶,為了支援抗戰出動了多少兵員,為了支援前方承受了多大的壓力,這個在很多的資料之中都可以查到。而且要注意的是,在南宋時期國家意識遠遠達不到抗戰時期的水平,宣傳力度更是跟不上,這樣的進行下去,南方甚至可能引發民變與叛亂。

而且哪怕收復了中原,中原作為南北交鋒的主戰場,金人與宋軍在此反覆拉鋸,就算收復了,多長時間才能恢復到原本的水平,東京汴梁早已不是昔日的東京汴梁了,中原的地方是不是需要免除賦稅休養生息,如此一來的話,需要誰向中原進行輸血,無疑還是南方。

對於南方的士大夫實權階層來說,中原的土地不是他們的,他們的根本利益也不在中原,需要他們拿出家底長時間的支撐戰爭並向中原輸血,這個他們能夠願意。

趙構真要北伐,還得擺平他們,把南宋的全國的力量都調動起來才行。

所以殺不殺嶽飛其實並不是關鍵,哪怕不殺嶽飛,趙構擺平不了這兩個問題,他也沒有辦法進行北伐收復失地的,哪怕有嶽飛也是一樣的,畢竟只靠嶽飛沒有整個南宋在背後支持,也是贏不了這個國戰的。

福新公22世孫說:

趙構殺害嶽飛且打壓主戰派挺複雜,同樣有嶽飛的性格原因,嶽飛做為軍人,外臣,多次上書確立太子。收復中原沒有錯,迎回徽欽二帝就說不過去了。說白了就是政治不成熟。再有就是既得利益集團包括南方的士族,老百姓不支持對金國發動戰爭,收復失地對他們沒有直接利益,發動戰爭南方人卻要出力出錢。嶽飛沒有實現收復中原的環境和能力。

歷史神秘人說:

如果趙構不殺嶽飛,反而是全力支持嶽飛北伐,嶽飛是能夠收復河山迎回二帝的,問題是現實中趙構做不到全力支持嶽飛,他也不想嶽飛北伐!

嶽飛當時都已經打到離汴京40公裡的地方了,如果趙構全力支持嶽飛,加上像韓世忠等其他名將的幫助,相信嶽飛是能夠收復汴京迎回二帝的!當時嶽家軍戰鬥力彪悍啊,連金國都感嘆「撼山易,撼嶽家軍難」,可見嶽飛牽制住了金國的主力讓金國不能向南宋推進一步!而當時除了嶽家軍,還是許多地方軍民也是積極參與到抗擊金國的隊伍中,這總兵力加起來怎麼都有接近百萬了,老百姓熱情支持,嶽飛也能打,加上其他南宋將領一起攻擊金國,金國也是扛不住的,那收復河山迎回二帝還真的指日可待!問題是趙構絕不會支持嶽飛北伐的,趙構被金國嚇怕了,只想苟安,守著半壁江山逍遙快活!趙構殺嶽飛之後,宋金達成了議和,宋朝將淮河以北土地割讓給金國,還要年年向金國繳納歲幣。可宋朝也只維持了二十年和平,二十年後,金國又開始大舉攻宋,趙構的安穩日子並不長久!可趙構還是殺了嶽飛,除了個人原因外,還有就是文武官員的利益爭鬥!

趙構擔心北伐失敗,自己這個皇帝不就完了,就算北伐成功,那徽欽二帝回來,自己的皇位還能坐穩嗎?還是殺掉嶽飛趕緊議和,半壁江山也是江山啊,皇帝常常都是為了個人利益考慮罷了!就算趙構支持嶽飛北伐,可南宋的文臣們不會答應的,宋朝的制度就是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防止武官擁有更大的權力,一旦嶽飛北伐恢復山河,武官不就崛起了嘛,以後文官再想壓制武官也不可能了,再者趙構也怕武官勢大起兵造反,所以趙構支持嶽飛也沒用,文官們會使絆子啊,不給前線的軍民糧食和軍餉,派人去監視武官甚至替代武官的職位,這不用打金國,內部就文武內訌了,也許南宋更快滅亡了!因此趙構知道不能引起文武之爭,加上自己私人的理由,就必須殺掉嶽飛趕緊議和,嶽飛死的冤啊,嶽飛為了國家,趙構和文人卻一直想著個人利益,真是悲哀啊,南宋最後滅亡也是有道理的!

樸實橙子d說:

先說答案:不能

老趙的心病並不是金兵,老趙心裡的小九九眾所周知。徽,欽二帝如果在京城城破之際被金兵殺死了那麼老趙就是名正言順的唯一正統,最是無情帝王家,封建皇權之下老趙沒得選,其實換了任何人坐到老趙的位置上不會有任何不同。忠國不忠君,這就是宋高宗恨嶽飛的根本原因。

十三哥餵說:

南宋是否能收復被金國侵佔的土地(主要指北宋的故土)最關鍵的不是殺不殺嶽飛,而是國家戰略的方向和能否實施的問題。

嶽飛作為名將,當然是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之一,但不是全部,而且也存在一個怎麼使用的問題。

如果趙構沒有殺嶽飛,而是讓嶽飛賦閒,或者永不錄用,那麼嶽飛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收復不了故土。

因為即便是嶽家軍,首先也是南宋的國防軍,只不過由嶽飛統領而已。

所以說,趙構雖然殺了嶽飛,自我折耗了這一重要的戰略資源,但對於整個國家來說,並非傷筋動骨,畢竟紹興議和之後,南宋還是存在了一百多年嘛。

而國家戰略就非常重要了,是偏安一隅,還是臥薪嘗膽,勵志收復故土,整個選擇很重要,做出了選擇後,採用合適的方法更重要。

其實縱觀兩宋,最愛幹的事情就是以虎驅狼,結果後果往往是引狼入室。

所以就算趙構沒有殺嶽飛,只要在國家戰略上不支持嶽飛,僅憑嶽飛一人,也是沒有本事恢復中原滴。最大的利益點就是自立為王,抱我漢家衣冠,建立一個軍政優先的軍事國家,同時向南宋稱臣,為趙家永鎮北疆,終生不回南宋,運氣好或許可以撐個一二十年。

但是作為嶽飛人設,這種事兒他做不出來,不然別說十二道金牌,就算來一百二十道,也就直接融了金子充軍餉了。

YCBF IN SH說:

歷史是不能假設的,因此無法確定趙構不殺嶽飛,南宋是否能收復被金國侵佔的國土。然而,從歷史上看,嶽飛是南宋時期的一位傑出將領,他為南宋的國防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如果趙構沒有殺嶽飛,那麼南宋可能會利用嶽飛的軍事才能和其他將領的支持,在軍事上收復一些被金國侵佔的國土。同時,南宋還可以通過外交手段,與金國進行談判和協商,爭取更多的領土回歸。總之,歷史無法假設,但如果趙構沒有殺嶽飛,南宋在軍事和外交上都有可能採取行動,收復被金國侵佔的國土。

8090交替著者說:

嶽飛為啥會死,根本原因並不是秦檜的構陷導致,想像一下宋的國家政治制度是重文輕武,從太祖開國到南宋時期一直都是沿用這個政策,嶽飛的作戰能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但是,最大的問題是嶽飛名聲是靠敵人的宣傳出來,對外不是說宋軍如何威武,而是嶽飛領導的嶽家軍如何威猛,這樣下去就會功高蓋主,發展到後來就會導致武將幹政的可能性,這讓趙構很是擔心,所以,當皇權受到威脅時,只能選擇其一了,所以說,如果嶽飛能夠稍微低調些,可能不會在抗金的關鍵時刻被召回和處死,只能說嶽飛是那個時代悲情的英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3637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