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傳下的規矩許多是經歷過各個年代,在不斷完善與修正中而存流,具有一定的時代需求與社會穩定、宗族管理形成的習俗。
在古為今用的現在,仍可在你認為的糟柏中尋取精華,比如研討家訓家規,提升後裔的家國情懷增強愛國主義精神。三從四德中提取一絲道德觀念,讓年輕人多懂得什麼叫責任,怎樣才能雙方互信,提高自重自尊自愛的重要性。
許多地方如農村耕作季節,氣候諺語等等如今還有實用之處。總之中華民族的許多優良傳統文化習俗仍需繼續流傳下去!
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應該要傳下去,因為這些東西都已經是流傳了幾百年、上千年、幾千年的精品了,這些東西能流傳了這麼久,說明了它本身應該有價值,有些東西可以說是我們的國寶了。難道到了我們這一代就不應該繼承下去了嗎?
老規矩老祖宗留下的,傳不傳下去要分情況而論。
傳下去的是人們乃至社會約定成俗的認可和規矩,社會離不開它,人們需要它。比如故宮文物和遺產,留下的價侄無可估量,後代欣賞了皇宮,見證了歷史。再如某些顏語俗話留傳經久不衰,如有錢人趕風水墳地脈堅信「山水千秋旺,子孫百世興」之說。再如罵妻莫罵酉時妻,一夜受孤悽,都有現實意義。
不需下傳的應該剔除。比如天狗吃月,人們拿著銅鑼敲,因為那時受制於科學,現代已解開,再傳就誤導了科學。
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古人無法解開的東西被解決,人們只有吸取精華去其糟粕才能更好地繼承老祖宗留下字的遺產。
1、送禮,白酒要送雙,不能單;寓意好事兒成雙!
2、再婚,帶孩子的對象,要慎重,一家難容四姓!
3、禮尚往來,多一點是人情,少一點是怨恨!
4、男人的臉不能抓,女人的腰不能碰;這都是對別人的尊重!
5、家裡來客,熱情招待是「歡迎」,冷眼甩色是「趕人」!
6、夫妻住在別人家,不要睡在同一張床上,換位思考就明白了!
7、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層紗;女人還是不要倒追,太容易得到的東西往往不知道珍惜!
8、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做師傅還是要留一手;找工作最明顯,年齡上來了,找工作就不容易!
9、不出錢,又不出力的事,就要管好自己的嘴巴!
10、不要和領導對著幹,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11、水太深,風太大,沒有實力少說話;沒有實力,說得再有道理,也沒人願意聽!
12、人窮莫投親,沒有人想別人找麻煩,人貴有自知之明!
13、去別人家做客,不要進別人的臥室,更不要坐在人家的床上;那是別人的隱私所在地!
14、寧賣9毛9,不賣1塊1,薄利多銷,而且這是一種心理效應!
15、破鏡難重圓,不要出軌,感情破了,關係就不可能回到從前!
16、藥不治假病,酒不解真愁;心煩意亂,壓力大的時候一定要遠離酒,否則就容易學會逃避!
17、好話說三遍,聾子也心煩;不要重複囉嗦,尤其是快節奏的生活,囉嗦更讓人厭煩!
18、親戚孩子再差,也只能誇,不能訓斥,否則關係就會疏遠!
19、朋友的老婆再好,也不能提,只能遠不能近!
20、10賭9輸,不賭為贏,苦心經營一個家很難,毀掉一個家也只是那一瞬間!
21、不要欠別人人情,人情債是最難還的!
22、別人自嘲,別附和,否則就是對別人的貶斥!
23、混得好的時候,也要適當地說一下自己的不容易,那會減少很多沒必要的麻煩,做人還是要低調!
24、送人莫送鞋(邪),諧音真的讓人不舒服!
25、兒大避母,女大避父,男女有別,還是要講究!
26、懷孕前三個月,除了家人,不要說出去!
27、問了別人兩遍,對方都沒有回答,或者是扯其他的事情,這就是拒絕!
28、親戚不共財,共財兩不來,和親戚有利益往來,總會有人計較,就會有矛盾!
29、親家之間最好少來往,子女很難一碗水端平,小兩口就會有矛盾!
30、年紀大了就不要留在別人家過夜,就怕有意外,有扯不清的矛盾!
31、女人不能在娘家坐月子,尤其是有兄弟的家庭,太多的計較!
32、家醜不可外揚,只會讓別人看笑話,沒有任何實質上的意義!
33、不要主動幫助別人,尤其是自己擅長的事情,那是自作多情,顯擺!
34、酒桌上,不要吧唧嘴,這是最讓人反感的行為!
35、結了婚,異性就是距離,只能遠不能近,否則是是非非就太多了!
36、不要插話,插話和打臉沒什麼區別!
37、地位不等,就不要開玩笑,真的會計較,得罪人!
38、朋友請客,記得回請,這是禮尚往來!
39、老實內向的人就不要做生意,用自己的短板來賺錢是最痛苦的!
40、不要找人訴苦,這時候的智商往往是0,沒有什麼隱私!
41、酒桌上,不要勸女人喝酒,否則所有人都會覺得你別有用心!
42、求人辦事兒,禮先到,飯先吃,再談事兒!這是人情世故!
43、夜深人靜,夫妻莫吵架,尤其是現在,整棟樓都在看笑話!
44、不要在一個女人面前誇另一個女人,會一下子得罪兩個女人!
45、打人莫打臉,揭人莫揭短,拿別人的缺點來說事兒,那就是仇恨!
46、遠親不如近鄰,不要得罪鄰居,冤家宜解不宜結!
47、女大不中留,留來留去留出仇,孩子大了,該放手時就要放手!
48、話不要說得太滿,事不要做得太絕!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49、大清早,莫借錢,一天的好心情全沒了!
50、事情沒有成功前,不要到處張揚,即便成功了,也沒人希望你好!
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老祖宗的規矩是這樣,對現在的事也應如此。如現在我們當地的結婚儀式就應該徹底改改,一天舉行兩次儀式,等於結了兩遍婚。再如上學賀喜,只要捨得花錢或願意上差一些的學校,都可有學上,沒有必要把錢都送進飯店裡。
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在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條件下,對治理國家可能是有效的。但是,中華文化有五千年歷史,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制社會、封建制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等多種社會形態,每一種社會形態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 都制定了一些規矩,這些規矩的作用是不一樣的。有的規矩到了今天不但不適用了,而且還會起到反作用。因此,黨和國家對歷史遺留的規矩採取的是批判吸收的態度。有揚有棄 ,適用的就發揚光大,不適用的就捨棄、禁止。例如,對尊老愛幼、童叟無欺、仁義禮智信等就進行了繼承和發揚;對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等就進行了批判和捨棄。
因此,我認為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不能良莠不分地盲目往下傳,要批判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