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如果光緒殺了慈禧,自己親政的話,清朝還會滅亡嗎?_光緒被慈禧毒殺

海冥科技說: 如果光緒真的那樣做我認為清朝並不會滅亡,會像英國和日本一樣的君主立憲制的國家。光緒皇帝一直都是一…

海冥科技說:

如果光緒真的那樣做我認為清朝並不會滅亡,會像英國和日本一樣的君主立憲制的國家。光緒皇帝一直都是一個心懷國家心念百姓的有志君主,他不想看到國家在他的手裡一步步淪為外國列強任意宰殺的羔羊。甲午戰爭結束之後光緒為了一雪前恥,決定效法日本實施維新改革,為此他一天都要下達十幾道關於維新變法的奏摺,可見他對國家快速富強的心理是多麼的強烈。

也正因為此光緒皇帝變法心切沒有切實考慮到當時國家的狀態,更沒有平衡朝中各種勢力的利益分配,導致變法遭到守舊派的嚴重阻撓和破壞,最後在慈禧等人的幹預下將維新變法扼殺在搖籃之中,維新派人士慘遭屠戮,光緒也被慈禧囚禁在瀛臺,維新變法的各種政治舉措被全部廢除,大清國又回到了原來的狀態。

倘若當時光緒派人將慈禧秘密殺死了,整個國家的權力就都會掌握在光緒手中,成為大清帝國的實際掌權人。既然沒有了慈禧這個阻礙變法的最大障礙,那光緒就可放開手腳實施自己遠大的報復,而且變法還會受到西方人的支持,因為當時的西方人很希望清朝能夠開放全國市場,讓他們呢能夠賺取更多的商業利益。為此光緒皇帝會聘請很多洋人來輔助他實施改革。

同時光緒的改革不但會受到洋人的支持也會受到洋務運動等人的支持,特別是李鴻章,張之洞甚至是光緒的對頭袁世凱的支持。這些人都是晚清的國家柱石,他們也不想國家一直受到外國的欺壓。因此隨著改革的推進對於國家政治體制的選擇也會被提上議事日程,成為整個國家最重大的事情,依據當時清朝自身的條件和數千年以來中國的傳統政治體制,清朝一定會選擇和英國或是日本相似的政治體制,其中選擇日本的政治體制是最有希望的,如果光緒那樣做了,他還是國家的最高領導人,那麼清朝也就不會滅亡,而是新的清朝的誕生!

藍風破曉說:

如果1898年的夏天,康有為等人策劃的「圍園殺後」成功了,那麼,光緒就完全可以自己做主了。

如果那樣,清朝還會滅亡嗎?

可能滅亡的更早,因為,一旦康有為等人得勢了,變法很快會把國家推入動蕩之中。

一、維新變法的兩大缺陷。

不得不說,維新變法的動機那是沒有問題的,完全是為了「國家更加富強」著想。但康有為等人的維新變法,卻有著致命的兩個缺陷。

1、帶頭大哥康有為是個急功近利的人。

康有為被人稱為「南海聖人」,讓無數人跟隨於他,這廝,實際上是個紙上談兵的趙括第二。此人思維反應很快,說起變法滔滔不絕,但他不是實幹家。

光緒曾經問康有為:「變法需要幾年成功?」康有為回答道:「三年!」

想想,歐洲列國,改革變法上百年;鄰居日本速度快,也是用了30年;康有為大嘴一張,僅僅需要兩三年。

這是個急功近利的思想,會讓大清損失很大。

變法之初,改革方案出臺後,在兩三個月內,康有為等人竟然出臺了N多個方案,各機構完全無法適應,這要求就是把人逼瘋的節奏。

於是,各種反對聲音就加大了,而康有為提出的對策是「殺雞給猴看,殺些舊派官員。」這是一種簡單粗博的方式,沒有反思為何無法執行到位,而是想著誅殺大臣,這樣的變法,只會讓朝野上下,一地雞毛,導致各種混亂產生。

2、康有為團隊裡,沒有鎮得住場子的人

(康有為和梁啓超)

看看康有為的團隊,全是一群書生,既沒有袁世凱般務實精明的人,也沒有張之洞般處事穩健的人。他們的團隊,幾乎全是熱情澎湃處事急躁的人,這樣的團隊如何成事?

如果團隊裡有一個伊藤博文那樣有變法經驗的人,也許能成事,但讓日本人來搞改革,別說民眾不願意,光緒自己都很難願意。(康有為等人曾經有意邀請伊藤博文來幫助變法)

一個急躁的團隊,只會把事情越搞越糟。

這和創業一個道理,不是光有熱血就夠了,而是要有一個合適的團隊,有一個能掌大局的帶頭人,要有一個激情滿滿的營銷負責人,要有一個能把綜合行政理順的人,還要有一個財物方面控制良好的人。

可惜,康有為團隊不是一個合格的「創業團隊」,所以註定了創造不了輝煌,反倒可能會加劇清朝的墮落。

二、光緒控制不了一幫人。

1900年八國聯軍進北京的時候,一幫地方大吏,玩起了「東南互保」,對京城沒有起到任何幫助,這裡面有張之洞、袁世凱、李鴻章、盛宣懷、李鴻章等人,這些人實際上是大清絕對的棟梁。

慈禧在的時候,無論是滿人中的榮祿、剛毅等人,還是漢人中的李鴻章、袁世凱等人,都被捏在了手心。

1898年的光緒,掌控能力完全跟不上,控制這些大佬相當難。

如果平穩發展,隨著光緒的成熟和經驗的增多,掌控這些大臣的能力會加強。但是,戊戌變法時的光緒只有27歲,在甲午戰爭後,心浮氣躁,巴不得一日千裡,快速追趕歐美列強,最不濟也要趕快超過日本。

這樣不成熟的光緒,如何掌控那些大佬級別的大臣?

康有為顯然是抓住了光緒的心理,而光緒也願意聽康有為的主張和建議。但是,百日維新三個月,康有為的做法太過於急功近利,追求速度,卻忽略質量,導致了大面積的反感。

如此下去,那些光緒還不能完全控制住的封疆大吏們,可能會乘機而動,站到光緒的對立面,甚至推翻光緒,形成四分五裂的局面,大清也就可能提前倒下了。

但,光緒變法會選擇其他人嗎?不會,因為只有康老師敢誇海口,敢吹噓三年完成變法。

只要光緒使用康有為團隊變法,大概率會促進大清的倒塌。

這就像一個危重病人,直接用猛藥,可能會讓人提前完蛋了,要有一個調理的過程,等身體好些了,然後才能伺機採取大動作。

總而言之,如果1898年慈禧掛了,光緒並不能讓大清復興,很有可能讓大清提前完蛋,除非不用康有為團隊。

但是,不用康有為團隊,光緒能做到嗎?基本做不到,因為康有為說要三年讓大清崛起,這話對光緒太有誘惑力。

三姓雪鷹說:

如果真的光緒殺了慈禧,自己親政清朝一樣要滅亡,雖然光緒是個有做為的皇帝,也許親政後可以勵精圖治,改變一下已經腐朽的王朝,各地的封疆大吏也不會反叛,即便是慈禧的親信,也會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的威嚴不容侵犯,既然能殺慈禧,何況那些臣子。也許光緒親政,甲午海戰就會被改寫,那時李鴻章極力想要購買最先進的鐵甲艦,只因為慈禧修建頤和園和辦她的壽宴耗費巨資,使得沒錢買,號稱亞洲最強大的海軍,卻被日本超越,清朝的滅亡是不可避免的,革命的風暴席捲整個世界,兩個革命體系出現,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也許光緒親政會使國家少受欺辱,但是清王朝會在歷史發展的洪流中滅亡。

智利球王梅西說:

不會。因為:第一,西方列強對光緒抱有強烈好感和同情心,支持光緒親政。第二,光緒對袁世凱有足夠大的威懾力,在國人心目中地位極高,有他在,北洋軍不會被袁左右。第三,光緒曾親口說,如果中國富強,自己當虛位君主也無所謂,也就是他能徹底推行君主立憲制。

而宣統是三歲兒童,載灃區區攝政王鎮不住場子,隆裕更沒有慈禧的威望,被袁世凱一嚇唬就六神無主,焉能不退位?

但是光緒不可能殺慈禧。一來,論國法皇太后是君皇帝是臣,以臣弒君是大逆;二來,論家法慈禧是母光緒是子,以子弒母是大逆。皇帝是天下主,在禮法上是天下人的表率,他斷然不能這樣做。

其實對於光緒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忍和孝,用時間耗死慈禧,用孝心確保慈禧對自己放心。只可惜他太年輕。

像素說說:

清朝的滅亡是歷史的必然,就是光緒真的殺了慈禧,由自己親政了,其實也不能改變什麼!雖說慈禧統治之下的清朝顯得十分的窩囊,但總得來說沒出過什麼大的亂子。

那麼換做是光緒呢?清朝又會怎樣?

首先我們可以肯定的事光緒是一個有才能且有抱負的皇帝,更不是一個昏君,我們從一個一品大臣因幫助考生作弊,被光緒下令直接給砍了,這件事就能看出來。

所以光緒有抱負、有才能,那麼或許他真的動過除掉慈禧的念頭。但是,這只會是一個念頭,因為他壓根連除掉慈禧的可能都沒有。

皇宮中的侍衛一直都由上三旗的人擔任,也就是說這是皇帝的親兵,但慈禧發動政變後,宮中所有的侍衛都被換成了自己的娘家人,也就是正藍旗的人,至於原來那些上三旗的全部被慈禧給驅逐回家了。

也就是說整個宮廷,都在慈禧的控制之中,光緒無人可用,不可能殺得了慈禧。

可能會有人會說,當時清朝還有百萬的

軍隊,光緒作為皇帝還是有人有兵可用的。那麼這些軍隊真的聽光緒的話麼?慈禧的手段可沒那麼簡單,從慈禧政變的時候就可以看出來,慈禧在很早之前就有謀劃了,那個時候就能看出遠至山海關、近至天津、紫禁城,軍隊都已牢牢掌控在慈禧手中。

所以光緒帝真的想殺慈禧的話,他沒有任何的外力可借,只有一個辦法就是由光緒親自動手,因為整個皇宮之中只有光緒才能接近慈禧。

但,很可惜,光緒帝沒有選擇這樣做,其次就算光緒真的這樣做了,真的能改變什麼嗎?

我們從光緒與慈禧的用人來看!光緒帝比較看重的是以康有為為首的維新派,但這批人至死都沒有享受過權利;慈禧看重的則是李鴻章、左宗棠、袁世凱等人,對比起康有為等人不論是受人詬病的李鴻章還是左宗棠,個個都是能臣。

康有為雖然飽讀詩書,但只會紙上談兵,且從成績上來說並沒有實質成果,為人所詬病,無法與左宗棠、李鴻章等人相提並論!

雖說光緒皇帝有著戊戌變法的「功勞」,但實際並無太大作用,甚至比不上慈禧,我們對比洋務運動留下的遺產與留下來的北洋軍閥,就可以看出光緒比慈禧差的不是一星半點。所以就算光緒真的除掉了慈禧,也不能改變什麼,清朝該亡還是會亡,因為這是歷史的必然。

saige小農說:

如果光緒真的殺了慈禧,那麼清朝將會面臨更加複雜的局面,幾乎不可避免地滅亡。

首先,慈禧獨斷專行,自身支配,完全不受中央政府約束,只依立陶宛、全球強大政府。由於她壟斷了政治力量,使得中央政府失去了實質性的政治權力,國家在政治上極度不穩定,整個政治、社會、經濟環境都達到了非常危急的狀態。更重要的是,慈禧壟斷了全國的財富和經濟權力,使清朝的財政出現了急劇的緊張狀態,因此清朝的統治非常脆弱,難以面對國家內部和外部的威脅。

其次,國勢也比較脆弱。由於歷史上經常有軍事災難,清朝的國勢早已衰落,世界大國也普遍視清朝為一個薄弱的國家,一旦遇到外部侵略,就很難抵抗。因此,如果光緒殺了慈禧,這種脆弱的國勢將會受到更大的威脅,外國勢力也將更有可能利用內部矛盾對清朝進行不正當的掠奪,最終釀成被外國勢力侵略的悲劇。

同樣重要的是,光緒的直接殺害慈禧,將徹底毀滅在他小時候創立的改革勢力,一旦光緒改革派被打垮,清朝政府將徹底失去維護國家穩定所需要的關鍵而薄弱的支柱。更糟糕的是,光緒本人也不可能在政治上具有與慈禧相同的威望與能力,外界視清朝政府只存在一個有缺陷的君主統治,清朝將只能在政治上做出比外界所能接受的更小的安排,從而受到外部勢力的持續侵害和掠奪,最終導致清朝的統治力量遭到極大的削弱,終將滅亡。

總之,如果光緒真的殺了慈禧,清朝肯定會滅亡。慈禧的權力把整個政治、經濟、外交環境都達到了壓倒性的危機,一旦失去了慈禧的支撐,清朝就會崩潰無可救藥,毀滅在即。

青年史觀說:

慈禧和光緒的政治主張截然不同,但是二人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鞏固清朝的江山社稷。

慈禧代表的是封建王朝小農思想的守舊頑固派。在清王朝末期,西方列強的突然叩關,令大清朝認識到了自身的落後,但是統治階級內部卻始終不認為是自身制度禮法層面落後於西方,而是將戰敗的原因全都歸咎於器物層面的落伍和軍隊戰鬥力的羸弱。所以在慈禧當政期間,清廷也不斷的通過外交渠道,向西方購置先進的洋槍洋炮,包括自建軍工廠等方式,以圖彌補晚清器物層面的缺陷。然後再試著變革軍制,裁汰武備廢弛的舊軍,提拔湘軍、淮軍,甚至是後來的北洋新軍,晚清統治階級內部都認為這樣就能夠避免被西方人的再度武力侵略,從而維繫大清朝傳統的皇權統治。

而光緒則代表的是新興資產階級改良派。年輕的光緒皇帝有著很強烈的國家榮辱觀,尤其是在清廷轟轟烈烈搞了幾十年洋務運動之後,器物層面的戰船巨炮都擁有了的情況下,依然敗給了小小的日本,籤訂了恥辱的《馬關條約》,此後光緒逐漸對傳統的器物革新富強之法不再視如圭臬,而是對維新派的改良方案和日本的明治維新改革經驗十分認同。在康有為、梁啓超等人的引導下,他逐漸認同大清是制度上的落伍,應該效法西方資本主義強國,在全國範圍內掀起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所有領域的變革,甚至願意適當的放出點權力,贊成君主立憲。

根據現在的觀點來看,光緒的想法應該更有利於清朝的發展,因為資本主義要比封建主義在生產力和政治制度層面更加高級先進,所以如果按照光緒的那一套維新思想可能更有利於時代發展。其實則不然,要知道上層建築必然是要由經濟基礎所決定的,二者是因果關係,但晚清的經濟基礎依然是牢不可破的小農經濟,雖然受到了西方商品經濟的衝擊有瓦解之勢,但這個過程是較為緩慢的,而且還集中在了單一的棉紡織業,對於廣大的農村地區而言,生活方式依然是以小農為主導的傳統經濟模式,因此很難落實制度轉型。
僅僅是靠著光緒和幾個維新派書生,在封建王朝的背景下從上而下強力推行新政,暴露的各種問題也是不言而喻的。比如:從高層到基層官僚隊伍中,有能執行新政的可靠官吏嗎?就算強力推行下去了,基層百姓能接受西方的那一套嗎?還有,滿清的遺老遺少們,這些既得利益群體會支持光緒動自己的蛋糕嗎?那些新軍的將領們,他們又能夠誠心受制於光緒嗎?恐怕一件問題處理不好就會導致改良失敗,這不是把慈禧換成光緒就能解決的事,相反,如果沒有了慈禧來制衡協調各方權益,只會更快令清王朝崩潰。

布夫舟說:

首先來說光緒根本沒有必要殺慈禧。慈禧本來年紀就很大,而光緒那個時候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年輕的,這種情況光緒需要做的就是按照慈禧的規劃,慢慢熟悉政務,培養自己的人,樹立自己的威望。等到慈禧去世,光緒不就順理成章的掌握了權力嗎?那有什麼必要去殺慈禧?光緒能做上皇帝就完全是因為慈禧選擇了他,加上慈禧又沒有什麼大的過失,光緒是不該殺掉慈禧。另外一點,當時各地封疆大吏實力已經很強了,假如慈禧死了,光緒能穩住局面嗎?

慈禧之所以權力大,是因為手底下的高官都聽她的。她從26歲就開始掌權,幾十年下來,朝廷地方有多少人是她提拔上來的,她的關係可謂是盤根錯節。殺了慈禧,手底下那些官員還在呀,難道光緒能把下面的人全都殺了。

再退一萬步講,假如這些官員真的被殺了,光緒上哪裡去找人頂替他們?指望康有為,梁啓超、譚嗣同這些經驗不足的人是不行的。

更何況從禮法上來看,光緒是不能殺慈禧的。現代的人可能覺得慈禧禍國殃民。可是在當時的大清子民心中,慈禧可是老佛爺,可是大清朝真正的當家人,威望無人能及。更何況慈禧名義上還是光緒的母親,對光緒有養育之恩。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的時候尚且沒有殺掉李淵,光緒那裡有這個膽量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來?

歷史上的權力的鬥爭絕不是簡簡單單通過殺掉某個人就能夠解決的。通常情況下某個人都是一個集團的代表,只有兩個集團的實力相近,才可能真正一個集團戰勝另一個集團。如果皇帝冒然殺掉某個權臣,唯一的結果就是逼反了他的手下,最後還是弄亂了局面。這就好比漢朝的漢獻帝和曹操的關係,哪怕漢獻帝找人殺掉了曹操,漢獻帝能重新掌握權力嗎?

看看漢武帝,一個多強的君主,可是竇太皇太后在的時候漢武帝說話能算數嗎?漢武帝能力這麼強,尚且沒有辦法,只能等著老太后去世,自己才真正掌握權力。

光緒皇帝除了等,還能幹些什麼呢?

歷史上光緒其實並不想逼宮,只是手底下那些人盡出餿主意,坑害了光緒。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3737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