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為什麼蘇軾會在亡妻死後十年寫下這首詞作?

棲山君說: 公元1075年,密州城郊外,蘇軾正與好友圍著篝火痛快飲酒。醉意朦朧間,他仿佛看到搖曳的火光中映射出…

棲山君說:

公元1075年,密州城郊外,蘇軾正與好友圍著篝火痛快飲酒。醉意朦朧間,他仿佛看到搖曳的火光中映射出一扇軒窗,窗下,一名女子正在對鏡梳妝,那是他思念了十年的妻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

讀罷這首《江城子》之後,我才明白,他不再是狂放不羈的仙人,不再是遊樂人間的東坡,他只是一個思念亡妻的丈夫不止是十年,他將這一生的深情與思念都盡數給了王弗。

那麼,蘇軾和他的妻子到底有著怎樣的愛情過往呢?他為何會寫出如此悲傷的詩詞呢?

這一切,要從他與王弗的相遇開始說起。

01

喚魚結緣

這天,夜已經很深了,蘇軾獨自一人坐在庭院中,自斟自飲。他已經記不清醉倒了多少個夜晚,月光朦朧,仿佛有無窮無盡的愁苦將他籠罩起來。

這一年,他的結髮妻子王弗病逝了,那個曾經給自己紅袖添香的溫柔妻子,那個曾經偷偷藏在屏風後面,為他聽言識人的聰慧女子,死在了他的懷裡。

他無法忘記她離去時的模樣,那個巧笑倩兮、顧盼生輝的女子再也不會出現了,他無法釋懷,只能酒入愁腸,爛醉入夢。朦朧中,他似乎又回到了青神縣,那一灣池水邊。

那是他19歲的時候,在青神中巖書院求學,中巖有一灣池水。閒暇時,蘇軾總愛站在池邊欣賞景色,看著清澈的池水,蘇軾不禁喃喃低語道:「如此好水豈能無魚?」

思及此,他撫掌三聲,誰知,巖穴中的群魚一躍而起,仿若凌空飛翔。蘇軾見狀,驚喜異常,於是向書院的先生王方提議道:「先生,如此美景,當有美名才是!」

春末夏至,梅雨含情。這日,王方帶著學生們來到池邊,讓諸位學子為這綠池取名。眾人雖才思泉湧,踴躍題名,可是終不能讓王方滿意。

就在眾人嘆息之間,只見蘇軾緩緩走到了書案前,提筆寫下「喚魚池」三字,仿佛蘇軾撫掌喚魚的情形展現在了眾人眼前,令王方和一眾學子拍手叫絕。

正當蘇軾得意之時,王方的女兒命丫鬟從家裡送來了題名,只見花箋上,落筆如煙,寫著「喚魚池」三字。

眾人見狀,紛紛調侃道:「不謀而合,韻成雙璧。」

少年聞言,意氣昂揚的臉上忽然多了一抹羞澀,心中那朵含苞待放的花兒忽然就開了。

喚魚池中,魚群仿佛感受到了少年的心動,一躍而起,金色的鱗片在陽光的折射下熠熠生輝,水中波光蕩漾,仿佛倒影出少女那嬌憨羞怯的模樣

少女名喚王弗,是先生王方的女兒。她常常聽父親誇讚那個眉州來的少年是如何的聰慧機敏,才華橫溢,不覺心中生出好感。

少女常常到中巖遊玩,這一日,只見小徑旁,溪水邊,石巖上,一叢叢的飛來鳳昂揚著綠葉,嬌柔的花蕊吐出陣陣清香。

少女順著石徑望去,只見一個俊朗的少年正站在綠池邊撫掌喚魚,少女隱於其中,不禁看呆了。少女愣神之際,只聽身邊的丫鬟驚呼:「小姐,您最喜歡的飛來鳳花開了!」

少年聞聲,轉過身來,只見一個嫋娜娉婷的少女立在草叢之中,輕盈飄逸。王弗見少年突然回頭,瞬間羞紅了臉,她目光盈盈地看向少年,星星點點,自有一股淡墨染不出的風情。

少年朝著王弗微微一笑,問道:「不知姑娘芳名?在下蘇軾!」

少女心中一動,原來他就是父親日日掛在嘴邊的蘇軾,思及此,臉上不覺布滿了紅霞,她對蘇軾頷首道:「我叫王弗!」

那一年,少年19歲,少女16歲,一場情絲終是開了篇。

那日過後,少女盈盈立於山間的模樣始終縈繞在少年心頭,他多想再見他一面。這日,恰逢先生王方生辰,蘇軾與同窗好友一起前去賀壽。

席間,少年熱情似火,推杯換盞,一時間竟酒意上湧,醉倒在了王方家中。待到半夜,蘇軾從榻上醒來,同窗們都已經回了書院,他連忙起身,準備離開王府。

月光朦朧,蘇軾步履匆匆,迷失間竟走到了後院。只見翠竹掩映之間,燭光搖曳,軒窗下,清麗的少女正在對鏡梳妝,那正是自己日夜思念的人啊!

蘇軾不禁想起,臨行前,他去山間採了一束飛來鳳,那是她最喜歡的花,他想要送給眼前的少女,連同自己的思念一起。

於是,蘇軾慢慢靠近窗戶,將手中的飛來鳳投進了窗中,少女被蘇軾突如其來的舉動嚇了一跳,抬頭望去,只見蘇軾站在窗前,面帶微笑地看著她。

王弗心中狂跳不已,正不知所措之時,蘇軾轉身離開了。望著蘇軾挺拔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少女撿起那束清香陣陣的飛來鳳,喜不自勝。

自那日後,少女常常去書院遊玩,言語間時常提起蘇軾,王方知曉了女兒的心意,便帶著媒人上門說親蘇洵與王方是至交好友,聽聞來意,欣然同意。

這一年,少年少女的一場愛戀終於落地生根,得結良緣。

婚後,兩人恩愛纏綿,蘇軾讀書時,王弗常常伴隨左右,紅袖添香。一日,蘇軾想起王弗的題字,忍不住問道:「夫人可曾讀過書?」

王弗愣了一下,思慮間,微微搖了搖頭道:「不曾!」

蘇軾不禁有些懊惱,他想,也許「女子無才便是德」才是女子該有的模樣吧。王弗將蘇軾的懊惱之情盡收眼底,嘴角微微上揚,卻保持沉默。

此後,蘇軾每每讀書,遇到忘記的詞句時,王弗總能從旁提醒,讓蘇軾茅塞頓開,蘇軾見狀,又試探地問道:「夫人不是不曾念過書嗎?如何知曉這些?」

王弗輕聲說道:「碰巧知道罷了。」

王弗雖如此說,可每到蘇軾詢問她與詩文相關的問題時,她總是對答如流,有時還能說出自己的見解。蘇軾此時才明白,自己的妻子哪裡是無才,不過是藏拙而已。

公元1056年,21歲的蘇軾和弟弟蘇轍跟隨父親蘇洵一起,前往開封參加科舉考試。蘇軾不負眾望,連過三關,金榜題名

可正當蘇軾躊躇滿志的時候,噩耗傳來,母親程夫人病逝。蘇軾悲痛不已,連夜趕回眉州,為母親守孝。

幼年時,蘇軾的生活起居都是母親細心照料,讀書時,蘇軾曾立志要成為範滂,程夫人聞言,平靜地說:「你想做範滂,我為什麼不能做範滂的母親呢?」

程夫人出身門閥世家,知書達理,是個大家閨秀,同時她又是個思想獨立,堅毅果敢的女性。程夫人對蘇軾的人生教育,一直深深得影響著蘇軾。

可如今,他剛剛金榜題名,母親卻撒手而去,蘇軾無法釋懷,整日借酒消愁,王弗見狀,安慰道:「我知道你的苦,母親也知道,若她泉下有知,定會難過,母親只希望你能快樂!」

蘇軾聞言,愣了片刻,隨後緊緊握住了王弗的手,還好,你還在我身邊!

公元1061年,26歲的蘇軾又參加了北宋王朝最高規格的制舉考試,這是皇帝特別下詔並且親自主持,為選拔非常人才而特設的一種考試制度。

能否參加考試的人都是佼佼者,而能否考中的則是鳳毛麟角,意味著前途無量。此次考試,蘇軾的文章再次得到了仁宗皇帝司馬光等考官的賞識,被點為制舉第三等.

這是北宋開設制舉考試以來,絕無僅有的好成績,可謂是「百年第一」。這次,因為宋仁宗的賞識,蘇軾被差遣至鳳翔任大理評事、籤書鳳翔府判官。

蘇軾總是以最誠摯的赤子之心待人,從來不分貴賤。

自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吾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

身在官場,如此不諳世事,總是令王弗擔憂不已。

好在,王弗心細如髮,通曉人情,對人事的認識是比蘇軾更加透徹和務實,她說「子去親遠,不可以不慎」

於是,每每有人登門拜訪蘇軾,王弗便悄悄躲在屏風後面聽蘇軾與客人的談話,待客人走後,便會向蘇軾吐露自己的看法。

「此人言辭閃爍,阿諛奉承,不可深交。」

「此人斷不會與你長久,他日你若落難,他必遠離你。」

軾與客言於外,君立屏間聽之,退必反覆其言曰:「某人也,言輒持兩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與是人言?」有來求與軾親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與人銳,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

當時的蘇軾,聽罷王弗的建議,並不解其深意,直到多年以後,烏臺詩案一起,他被貶黃州、惠州,再到儋州,每次都是必死的結局,這其中都有曾經好友的身影。

這時,蘇軾才明白妻子話中的深意,原來她竟然如此通透,時時刻刻都在護著自己。

蘇軾與王弗年少結緣,總以為能執子之手,共赴鴻蒙。可是,天命無常,妻子還是離他而去了。

這一年,王弗不過27歲,她倒在蘇軾的懷中,淚眼朦朧。她想要伸手去撫摸丈夫臉頰,可最終無力垂下。

我的少年郎啊,從此山高水遠,踽踽獨行,願你一直都是山間那個喚魚的少年。

蘇軾望著懷中的妻子,目光悲戚,時間留不住深情,也留不住愛人。他滿是無助與茫然,可是王弗再也不會輕撫他的背,溫柔繾綣地安慰他了。

王弗去世後,蘇軾護送妻子的靈柩回到故鄉,在那裡整整守了她三年。

從晨曦微露到暮色四起,他日日坐在妻子的墳塋邊,絮絮叨叨地說著生活的瑣事。沒有了王弗,曾經那個輕狂的少年成了沉淪生活的中年人,心中一片荒蕪。

為了不讓妻子孤單,他親手種下一棵又一棵的雪松。當微風襲來,三萬棵雪松沙沙作響,夫人,你可曾聽見這雪松的訴說,這是我託它們帶去的思念。

02

相顧無言

三年丁憂期滿後,蘇軾娶了王閏之為妻。王閏之小了蘇軾十一歲,是個溫婉中透著堅強的女子,他本不願再娶親,可她是王弗的堂妹這門親事是妻子臨終前的囑託。

對於王閏之,蘇軾充滿了愧疚。她雖不及王弗鍾靈毓秀,滿腹詩書,卻也是進士之女,相貌可人,若不嫁給蘇軾,定能尋得門當戶對的良人,恩愛一生。

蘇軾給不了王閏之愛,他心心念念的只有故去的王弗。可蘇軾不知道,為了嫁給他,王閏之等了他整整三年。

人人都以為,王閏之是為了不負姐姐的重託,將自己磨成了老姑娘。可只有她自己知道,除了那份重託,還有她對姐夫埋藏已久的愛意

在姐姐與姐夫舉案齊眉,溫柔繾綣的歲月裡,王閏之始終遠遠地看著。她被蘇軾的才華所折服,被蘇軾的溫柔所吸引,忘不掉姐夫那雙深情的眼睛,仿佛其中有萬千星河。

後來,姐姐去世,她等了三年,嫁給了蘇軾。她想要的不多,當好一個繼母的角色,照顧好姐姐留下的幼子蘇邁,能時常陪伴在蘇軾身邊就好。

新婚之夜,喜燭燃盡,蘇軾望著眼前羞澀的女子,輕聲問道:「你可有名字?」

女子羞澀地低下頭,小聲地回道:「在家裡,他們都喚我二十七娘。」

蘇軾聞言,略帶笑意道:「你既生於閏月,我便給你取名閏之,王閏之可好?」

女子從未想過,新婚之夜,他會為她取名,羞澀地點了點頭:「我很喜歡。」

那一刻,王閏之有了一瞬間的恍惚,她想,若是自己能努力追趕他,是不是也能像姐姐那樣,終有一天能站在他的身邊。

可是,感情二字,不是努力了,就可以改變的!

王閏之沒有辜負姐姐的重託,待蘇邁很好,三子如一,愛出於天。對蘇軾更是如一盞明燈般,時時溫暖著他。

王閏之的付出蘇軾都看在眼裡,除了敬重,他給不了她更多的感情。他心中的位置始終是給妻子王弗的,曾經那個喚魚池邊的少女,盈盈的目光,始終刻在他的心裡,不曾模糊。

新婚過後,蘇軾受詔重返仕途,當時正值北宋名臣王安石實行變法,滿朝大臣分為兩派,擁護變法的大臣們認為,此舉能改變北宋積弱積貧的局面。

而蘇軾的大部分師友,包括當初欣賞他的歐陽修在內,因為反對變法與王安石政見不合,被迫離京。在蘇軾眼中,這已不是他二十歲時所見的「平和世界」。

期間,蘇軾給宋神宗上了多份奏摺,系統闡述了自己反對變法的理由和態度,並請求儘快停止變法,這讓王安石大為惱火。

王安石想方設法削減蘇軾的影響力,在這場針鋒相對的鬥爭中,蘇軾漸漸感覺到了處境的危險,為了躲避是非,他主動上書宋神宗請求外調,最後獲得了杭州通判的官職。

公元1074年,蘇軾調往密州任知州,這一年他38歲了。

一年後,蝗災席捲了密州城,百姓顆粒無收,家無餘糧,而官府還在向農夫收稅,百姓猶如生活在地獄,看不見生的希望。

為了挽救百姓的生計,蘇軾決定到常山上向老天爺求雨。

幾天後,蘇軾穿著乾淨的布衣布鞋,從衙門徒步二十公裡來到常山,登上山頂後,蘇軾擺好祭祀用的貢品,點燃三炷香,虔誠地向上天禱告,祈求降下甘霖。

不久之後,天空開始烏雲密布,不一會,大雨便譁啦啦落下,蘇軾一時間也分不清到底是天意所歸,還是民心所向。

旱災過去之後,蘇軾帶著眾官員去常山還願,那日已是深秋,黃葉滿地,秋風瑟瑟,蘇軾走在最前面,百姓們浩浩蕩蕩地跟在後面,

還願結束後,蘇軾一行人前去狩獵。那天夜晚,火光搖曳,美酒佳餚,官員、士兵、百姓們爭相向蘇軾敬酒,清脆的碰杯聲不絕於耳,蘇軾被灌得有些微醉,腳步都凌亂了起來。

夜已經很深了,火光搖曳,醉意朦朧,他仿佛看見妻子王弗向他走來,輕聲勸慰著他。又一瞬間,他又仿佛看到,軒窗下,妻子正對鏡梳妝,一顰一笑,如當年一般。

他眼中盛滿淚水,想要伸手去撫摸妻子的臉頰,可還未觸及,妻子便消失了,徒留無盡的黑暗。蘇軾渾身一震,清醒過來,原來只是夢境。

悲痛席捲全身,他哽咽悲鳴: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妻子逝去已經十年了,時間仿佛只是眨了一下眼睛,怎麼就已經過去十年了呢?你在故鄉還好嗎?若能夜夜都來我夢中對鏡梳妝,那該多好,我有好多話想對你說。

不知這些年,三萬棵雪松是否長成了參天大樹,是否為你遮風擋雨,有沒有帶給你我的思念,那沙沙的響聲時常出現在我的夢中,可是你給我的回應。

如今,我身在密州,人生坎坷,可我從未被生活打倒,若能再見到你,我依然還是那個18歲的少年郎,清澈俊秀!

這些年,王閏之的陪伴並沒有衝淡蘇軾對亡妻的思念,即便王閏之也是那樣溫柔堅強,可她不是王弗,不是那個曾讓他一眼萬年的少女。

公元1079年,44歲的蘇軾身為湖州知州,按照慣例給皇帝寫了一封奏摺上報民情。在奏章中,蘇軾說自己說自己「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

新黨一派聞言立刻上奏宋神宗稱蘇軾妄自尊大,愚弄朝廷,對皇帝不忠。宋神宗信以為真,於是下令御史臺調查處理蘇軾的案子,史稱「烏臺詩案」。

在獄中,蘇軾受盡非人的折磨,新黨派官員給他扣了四條罪狀,請求宋神宗立刻處死蘇軾。當時,已經退休的王安石聽說了此事,上書宋神宗,為蘇軾求情。

於是,宋神宗大筆一揮,從輕發落,將蘇軾貶去了黃州,做了個團練副使,有官職無薪水,蘇軾帶著一家二十多口人,舉家遷往了黃州。

黃州的日子十分清貧,但王閏之從無怨言,她扛起生活的重擔,與丈夫一起採摘野菜,赤腳耕田。寬裕時,她就給丈夫做他最愛吃的眉州家常菜,煮他最愛喝的薑茶。

她無法像姐姐那樣在事業上給予蘇軾幫助,但是,她能陪著他過清貧的日子,陪著他一起承受風浪,無論在得意還是失意時,始終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公元1085年,宋神宗駕崩,年僅10歲的宋哲宗繼位,太皇太后高氏垂簾聽政。

高太后是一個保守派,剛一掌權就廢除了新法,貶斥新黨,大量啟用舊臣,於是,曾經被貶斥在外的蘇軾等人都被高太后召回,委以重任

蘇軾仕途順利,一度被升為端明殿學士,翰林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這七八年,可以說是蘇軾政治生涯最風光、最勝利的時期。

公元1093年,蘇軾調任潁州,此時,王閏之已經陪伴了他25個年頭了,這也是蘇軾最為動蕩不安的25年,她始終用自己最笨拙的方式,守著這個年少時便欽慕的愛人。

當蘇軾在官場處處受到針對,夜不能寐時,當蘇軾承受牢獄之災,夜夜驚醒時,這個堅強的女子用柔弱的肩膀撐起了一個家,用溫柔的話語一遍遍勸慰著失意的蘇軾。

王閏之盡力了,可惜,蘇軾依然沒能愛上她。

一日,潁州的梅花開得熱烈,王閏之不禁有些看痴了,喃喃低語道:「春月色勝如秋月色。秋月令人悽慘,春月令人和悅。」

蘇軾見她如此,隨即附和道:「春庭月午,搖蕩香醪光欲舞。步轉迴廊,半落梅花婉娩香。輕雲薄霧,總是少年行樂處。不似秋光,只與離人照斷腸。」

王閏之聽罷,愣住了。她終於明白了,她不是他的離人,亦不能使他斷腸無論她怎麼努力,她都變不成王弗。

她釋然了,不再抱有期待,不再奢望蘇軾對她有愛,也許沒有了希望,人生便開始灰敗了。不久之後,王閏之生了場重病,身體每況愈下,最終撒手而去。

蘇軾為其舉辦了隆重的葬禮,並承諾「唯有同穴,尚蹈此言」,他感念王閏之的默默付出,他無法給她想要的愛,那就在百年之後,陪她長眠地下吧!

王閏之終其一生也未得到蘇軾的愛,她以為,那個像極了王弗的少女或許能得到蘇軾的一絲情誼,可惜,她到底是低估了蘇軾的深情!

03

年年斷腸

那一年,蘇軾自請離京,調任杭州,恰逢江南好風景,既來杭州,豈能不到西湖。那日麗陽普照,波光瀲灩,絲竹悠揚,美人如畫,西子湖畔,長袖徐舒,輕盈曼舞。

舞池中央,一女子容顏絕麗,舞技高超,引得眾人拍手稱讚。一曲舞罷,女子入座侍酒,此時的她已經換了裝束,清新脫俗。

少女靈動的模樣讓他有一瞬間的恍惚,好似回到了19歲那年,初遇王弗的場景不覺低吟出聲: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同行的友人看出了蘇軾的心思,宴會之後便將這舞姬買下,送去了蘇府。

舞姬是個土生土長的杭州人,因家境貧寒,無奈只能拋頭露面討生活,她不知自己姓什麼,更沒有名字,於是蘇軾為她取名,王朝雲

那一年,王朝雲12歲蘇軾仿佛在她身上看到了王弗的影子,讓他在迷茫的人生中尋到了一絲希冀。

烏臺詩案後,蘇軾被貶黃州,一路顛沛流離,生活困苦,少女從未有半句怨言,對蘇軾的照顧更加上心,蘇軾也每日教少女讀書寫字。

王閏之看出了丈夫對這個少女的喜愛,雖然心中酸澀,但是仍然選擇成全了蘇軾,在王閏之的操辦下,人到中年的蘇軾納了18歲的王朝云為妾,更是將她引為知己。

一日,蘇軾飯後在園中散步,遇見王閏之與王朝雲在園中聊天,於是他大步上前,指著自己圓滾滾的肚子問道:「你們說說,我這肚子裡裝的是什麼?」

王閏之笑道:「你還真不害臊,你無非是想我們說,你的肚子裡裝的是錦繡文章!」

蘇軾聞言,搖了搖頭說:「非也!非也!朝雲你說。」

王朝雲忍不住吐槽道:「想必是一肚子的不合時宜。」

蘇軾哈哈大笑道:「還是朝雲懂我!」

這些年,從杭州到密州,從徐州到湖州,一路顛沛流離,人人都說蘇軾文採風流,放蕩不羈,只有王朝雲看出了蘇軾豪放之下的不甘。

公元1093年,高太后去世,宋哲宗掌握了實權。往日被高太后壓制的情緒頃刻間爆發,他將矛盾對準被高太后器重的保守派舊黨。

公元1094年,遠在定州的蘇軾,一連接到四道詔命,被一貶再貶,最後被發配到惠州。與當初被貶黃州一般,蘇軾的人生回到了原點,再一次成了犯官,此時他已經60歲了

蘇軾不願意被人拖累,所以在啟程之前,遣散了家中所有的奴僕,可唯有朝雲一言不發,默默地為蘇軾收拾行囊,她早已下定決心,要陪他去走過這一程生死之路。

少女望著眼前的這個中年男人,他也靜靜地回望著他,少女能感受到他眼中的愛意,可是這愛意逐漸模糊起來,仿佛透過她,看向了另外一個人。

蘇軾淚眼模糊,低吟道: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王朝雲突然明白了,那個佳人不是自己,那個蕩起鞦韆的少女也永遠不會是自己,他在告訴自己,天涯何處無芳草

可王朝雲不悔,自嫁給他那一日,她便決定要終身陪伴著他,不離不棄。

在惠州的日子清貧寥落,王朝雲日日陪伴著蘇軾,眼看著蘇軾日復一日地思念著亡妻後,她終於悟了,她開始篤信佛教,開始為丈夫祈福,卻也開始逃避自己的內心。

煙瘴之地,天氣惡劣,王朝雲身子柔弱,終於耐不住折磨,病倒了。臨終前,她對蘇軾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說罷,她便撒手而去,終年三十四歲。

朝雲去世後,蘇軾將她葬在了惠州西湖南畔的棲禪寺的松林裡,並為她築了一座六如亭,親手寫下楹聯:

不合時宜,惟有朝雲能識我;

獨彈古調,每逢暮雨倍思卿。

王朝雲是誤打誤撞走進了蘇軾的人生,又在蘇軾最黑暗的時候離他而去,她說,一切如夢幻影,她是真的明白了。

她這一生,背負著另一個人的影子而活,她的通透,她的知情識趣都有著王弗的影子,蘇軾的目光總是透過她,落在了另一個地方。

蘇大人,一切都是你的幻想,我並非你的夢中人,所以,我走後,不必為我悲傷。

04

最後

蘇軾這一生,仕途坎坷,情路坎坷,他將自己困在了過去,困在了擁有王弗的美夢中。這大概就是,年少時遇到了太過驚豔的人,餘生都會變得不得安寧!

王弗去世後,他一直都在尋找她的影子。

他在王閏之的身上,看到了溫柔堅強,在王朝雲身上,看到了機敏聰慧,他曾以為是她回來了,可他又清醒地意識到,她們都不是她。

千裡孤墳,他再也等不來他的愛人,只有三萬棵雪松在山間婆娑,證明她曾來過。他的身邊有王閏之,有王朝雲,可是他的悽涼卻無人訴說。

十年,二十年,這一生,他仿佛被困在了中巖的書院,那灣池水邊。

後來,王閏之走了,王朝雲走了,他的師父歐陽修走了,連他討厭的王安石也走了,他追尋了一生,也孤獨了一生。

再後來,他一葉小舟,踏著風浪,漂洋過海去了儋州,無人再陪伴著他,只有孤獨,無邊的孤獨。

我想,若是有來生,只願他能回到梅雨含情的那一日,喚魚池旁,少年拉著少女的手說:「我叫蘇軾,我心悅你!」

少女巧笑倩兮,眉目如舊!

欽澤文本說:

感謝邀請

蘇東坡十九歲時,與年方十六的王弗結婚。

王弗生於書香世家,受家庭影響,王弗知書達理,博覽群書,為人聰慧穩靜。

當初蘇軾與王弗在同一所書院讀書。書院中有一景觀,流水巖石,水中群魚相伴。學院邀學士為此命名,文人雅士紛紛,但只有蘇軾和王弗取得名字得到眾人認可,巧的是蘇軾和王弗同取一名,可謂是文採相當,想法相同。

王弗年輕美貌,婚後侍親甚孝,二人恩愛情深。惜天命無常,王弗27歲去世。蘇東坡極為痛苦。十年後,蘇東坡40歲任密州知州。正月二十,他夢見前妻,往事驀然來到心間,久蓄的情感潛流,忽如閘門大開,奔騰澎湃難以遏止。揮筆寫下這首「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 」傳誦千古的悼詞。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首詞雖說是「記夢」,其實只有下片五句是記夢,其他都是抒胸臆,訴悲懷,真摯樸素,沉痛感人。

生死相隔,轉瞬十年。人雖亡,而曾經的美好難忘。這十年,東坡因反對王安石變法,頗受壓制,心境抑鬱。密州生活困苦,與繼室王閏之(王弗去世三年,蘇東坡續娶王閏之,是王弗的堂妹,亦賢妻良母)及兒子均一起生活。無法日夜想念,但即使不思量,也不可能忘卻。

夢中回到那個兩人曾共度甜蜜的家,夫妻相見,沒有久別重逢、卿卿我我,而是「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正唯「無言」,方顯沉痛;正為「無言」,才勝過了萬語千言;正唯無言,才使這個夢境令人感到無限悽涼。

別後種種從何說起?只有任憑淚水傾盈。一個夢,把過去拉了回來。推己至人,蘇先生設想此時亡妻一人在悽冷幽獨的「明月」之夜的心境,特別是「明月夜,短松岡」,悽涼幽獨,黯然魂銷。正所謂「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這番痴情苦心實可感天動地。

蘇東坡才高天下,但真正的文人,往往不合時宜。更何況蘇軾正是春風得意、年輕氣盛的年齡。王弗不僅是好伴侶,更是他事業上的幫手。王弗具有觀察人的能力,當丈夫跟客人在家中交談的時候,她在背後聽著,給出自己對不同客人的看法,提醒丈夫結交賢人,遠離利己、輕浮的小人。在王弗努力下,蘇東坡才有閒情逸緻去「浴乎沂,風乎舞雩」。

同過患難,共過生死,11年的關心和愛護,充滿信任的撫慰。王弗給與蘇東坡的是「相濡以沫」的深厚情感。

蘇東坡用了十年都捨棄不下的,正是這種相濡以沫的親情。夢裡看見的,也全是往日生活裡的瑣碎片斷。因為在那些瑣碎裡,凝結著化不去的親情。

在紅塵中愛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執子之手是一種境界,

相濡以沫是一種境界,

生死相許也是一種境界。

在這世上有一種最為凝重、最為渾厚的愛叫相依為命。

那是天長日久的滲透,

是一種融入了彼此之間生命中的溫暖。

發現歷史說: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愛情是永恆的主題。蘇軾在這首詩裡就表現出了對妻子王弗的深深的思念與眷戀。生則相依,死則懷念。蘇軾這個豪放派詞人在與妻子相遇的夢裡也哭了,而且淚千行。這是多麼深的情義呀。那麼,為什麼王弗能讓一向樂觀的詞人這麼動容呢?他們之間又有什麼故事?

這首詩後面是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首先我們看背景。蘇軾和王弗的故事被記錄在蘇軾親手給夫人做的墓志銘中。

君諱弗,眉之青神人,鄉貢進士方之女。生十有六年,而歸於軾。有子邁。

那一年,他十九,夫人十六,就來到自已身邊。她是那麼孝順,在家侍奉父母,出嫁侍奉公婆,「皆以謹肅聞」,勤謹而端莊有禮。她是那麼有才華,卻從來不顯示。每逢見到自已讀書,就會陪在身邊,而且自已讀書有忘記的時候,她總能給自已提示出來,那是一幕幕多麼溫馨的畫面呀。而自已問夫人其他書的時候,也都能說出來。王弗就是這樣機敏而安靜賢淑。

蘇軾還想到,自已在鳳翔做官時,夫人陪在身邊,每天外出回家,總是會給她講講外面的事。而夫人總會囑咐自已一定要謹慎。把以前父親的那些話講給自已聽,要自已注意。每當有客人來訪,夫人總是在屏風聽著,給自已說,哪個人可交,哪個人不值得交,而且往往被她說中。他還記得那一年,他和夫人從陝西鳳翔回京,夫人給他說了很多話,現在看來,那些話是多麼有見識呀。可惜,那一年她就離去了。那一年就是1065年。夫人和自己一起生活了十年有餘。連父親也告誡自已,「婦歸汝於艱難,不可忘也。」從此王弗走了,再也沒有人為他出謀劃策。他駁斥新法,得罪了王安石,一貶到杭州,再差到密州。

在密州,他的生活和事業遇到了問題,讓他困頓不堪,這裡有蝗蟲匪災,讓他心急如焚,焦慮異常。而生活也異常睏乏,「倦僕觸屏風,飢鼯嗅空案。數朝閉閣臥,霜發秋蓬亂。」就是在這這樣的困病中,他度過了除夕,而接下來的正月裡,生活也沒有改變。「羈孤每自笑,寂寞誰肯伴。」「盤空愧不飽,酒薄僅堪盥」節日裡尚如此,更不用說平常了。他曾經說,公廚十日不生煙。為了意且一飽,他常與通判循古城廢圃,求杞菊食之。這和在杭州的生活相比,真是天上地下。

除此而外,在這外時期,他與當朝者也有矛盾,他批方田均稅法,又支持募役法,與時局的決裂和矛盾使他在出入仕上陷入矛盾和糾結之中,他好迷茫。而在密州,由於位置偏僻,外人罕至,他也感到一時難以適應,他說,「寺宇樸陋,僧皆粗野」「民物椎魯,過客稀少,真愚拙所宜久處也。」一時難以融入密州,他使他精神上產生壓抑和苦悶。

就是在這種艱難的條件下,他想親人。他不僅想弟弟,更想逝去的妻子,想,如果王弗,能在身邊,給自已出謀劃策,給自已以溫暖和支持,那該多好呀。事實是妻子一次次給他紅袖添香,給他以指導,讓他在事業上和生活上,倍覺輕鬆和幸福。可而今,蘇軾又遇到了生活的困難,妻子你在哪裡呢,你可知道,我蘇軾需要你的幫助呀。妻呀,我想你……

有一句話說,每逢佳節倍思親,於是就在正月裡,就在這種困苦中,想到妻子,如果他在身邊該多好呀,就成為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小MY愛讀書說:

在四川眉山的蘇氏墓地,埋葬著蘇東坡的第一任妻子——王弗。在王弗去世後十年的一個冬夜裡,蘇東坡夢見了她,並寫下了那首感天動地、廣為流傳的《江城子》。在這首詞中,我們看到了蘇東坡對他的妻子是如此深情,那麼這首詞為什麼能夠穿越千年,感動無數人,也是後人常常討論的問題。

從史料記載中我們可以知道,王弗十六歲時嫁給了十九歲的蘇東坡,卻在二十七歲時去世,在陪伴蘇東坡這十一年間,是蘇東坡人生當中最春風得意的時光。在史書中並沒有明確記載他們的相識過程,但是民間還是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傳說。在眉山青神縣,當地人都說是蘇東坡初戀的地方,此地中巖寺中有一喚魚池,據說當年蘇東坡在中巖書院讀書,他的老師名叫王方,就是王弗的父親,那裡有個魚塘,說只要拍一拍手,魚兒就會遊過來。但是這個魚塘沒有名字,老師就讓同學們給起個名字,大家就紛紛討論,有說叫藏魚池、引魚池等等。蘇東坡說,這裡的魚很知主客之樂,喚之即來、呼之即去,就叫它「喚魚池」吧。恰好王方的女兒王弗聽說了父親的這個考題,在閨中也派人送來了一張紙條——喚魚池。這大概就是心有靈犀、天作之合吧,這段傳說後人稱之為喚魚聯姻。

千年之前這段故事是否如此浪漫,我們都不得而知,但我們希望如此。在蘇東坡給王弗寫的墓志銘裡有這樣一段話——「其始,未場自言其知書也。見軾讀書。則終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說的是妻子嫁過來之後,他居然不知道妻子這麼會讀書。這對蘇東坡來說,無疑不是一種驚喜,是一種志同道合的珍惜。在蘇東坡與王弗結婚後的這段時間,一定是蘇東坡人生裡面最燦爛、最熱烈的時光,在最美好的年紀,兩個青春洋溢的少年正在開啟他們新一段的人生。新婚之際蘇東坡寫了一首詞《南鄉子·集句》——「寒玉細凝膚。清歌一曲倒金壺。冶葉倡條遍相識,淨如。豆蔻花梢二月初。年少即須臾。芳時偷得醉工夫。羅帳細垂銀燭背,歡娛。豁得平生俊氣無。」那是鮮衣怒馬的少年初嘗溫柔鄉的愉悅。

婚後便是攜手走出眉山,到京城去見識更廣闊的天地,讓全天下都能看到他的才華。那時的蘇東坡的內心是清澈的,對於看不慣的人和事,就直接寫文章去懟。那幾年裡,王弗時常在規勸蘇東坡,蘇東坡也說妻子的話大都被證實了。王弗去世後,蘇東坡的人生也開始了漂泊。因為不滿王安石變法的一些過激做法,他就主動提出要外放,於是他去了杭州、密州,從此他經過一個一個城市,漂泊成了他生命的主題。一直到烏臺詩案,那個對他來說是毀滅性的打擊,讓他終於不得不三省其身,在這一串的打擊下,他是否更加懷念去世的妻子王弗,懷念那個可以說說貼心話的人。

在王弗去世十年後,蘇東坡在密州的一個冬夜裡夢到了埋葬妻子的墓地,在蘇東坡最得意的青春日子裡都有王弗的影子,他懷念她是否也是在懷念那段回不去的時光呢?他們之間是生與死冰冷的牆,是難熬日子裡的遺憾,是回不去的青春和愛情,還有那回不去的故鄉。韶華易逝已經讓人感傷,生離死別更是讓人痛斷肝腸,那是追不回的遺憾在黑夜裡無限放大的悲涼。

「你我一生一死,隔絕已十年,相互思念卻很茫然,無法相見。不想讓自己去思念,卻難以忘懷。你的孤墳遠在千裡,沒有地方跟你訴說心中的悽涼悲傷。即使相逢你也該認不出我了,因為四處奔波,我早已灰塵滿面,鬢髮如霜。

晚上忽然在夢境中又回到了家鄉,只見你正在小窗前對鏡梳妝。你我默默相望,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只有無言的淚水落下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著的長著小松樹的墳山,是你年復一年地思念我而痛欲斷腸的地方。」

Zero2Hero說:

蘇軾和王弗結婚後就和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上東京汴梁參加科考,而且一舉成名,可謂少年得志,但是蘇軾一生似乎註定坎坷,京城高中之時母親過世,回鄉丁憂27個月,八年後妻子王弗過世,九年後父親過世,之後由於王安石變法,政見不同,離開朝廷任職杭州通判,三年後又調密州任知州。這樣子一晃從入京參加科考到密州寫這篇著名的悼亡詞,將近20年,蘇軾少年成名,年青時期即有大志,然二十年過去了在作者看來依然無法真正實現自己年輕時候的報國夢想,因此憂懣,加上和妻子王弗雖然僅結婚11年妻子就離世,但是夫妻感情極深,政治抱負無法施展,碰上亡妻十年祭日,蘇軾的筆端自然而然流淌出這首千古絕唱!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悼亡詞,是蘇軾為了紀念亡妻王弗而作,王弗16歲嫁給蘇軾,27歲就過世了,蘇軾對第一任妻子非常的懷念,在妻子過世10年的紀念日寫下這首千古流傳的悼亡詞,蘇軾和妻子雖然僅短短11年的夫妻緣分,但是妻子陪伴他的日子卻時常浮現在他的眼前。

蘇軾妻子王弗是蘇軾老師王方的女兒,二人情深意篤,恩愛有加。古時候夫妻強調相敬如賓,而且由於男尊女卑的關係,女孩在古時候很少讀書,因為「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根深蒂固,所以蘇軾結婚後倒也沒有關注妻子王弗是否讀書識字。偶然的情況下蘇軾發現妻子不僅識不少字還讀不少書,蘇軾和王弗結婚後開始專心準備上京考試,日常苦讀中偶爾碰到忘記的文章字句,王弗居然能從旁邊提醒,蘇軾大為詫異,就又考她其他文章,結果居然也略懂一二。

王弗不僅讀書識字,還是蘇軾的得力助手,因為蘇軾是一個豪爽的人,人豪爽其實就會大大咧咧,說話做事不拘小節,但是這樣的行事風格往往會得罪人還不自知。所以王弗和蘇軾做了一個約定,每次有客人來訪,蘇軾和客人在前廳會談,王弗躲在廳後屏風仔細傾聽談話內容,客人走後,王弗會和蘇軾分析這個客人的個性為人,還會分享王弗對這個人的看法,提醒蘇軾日後應該如何與這個人交往。蘇軾記下王弗的分析,日常工作中驚喜發現妻子識人本事一流,對人的判斷居然八九不離十,因此王弗也成為丈夫的賢內助,只是可惜結婚短短11年就離開人世,不能不說是蘇軾人生一大遺憾!所以蘇軾無時無刻不想念亡妻。在山東密州任知州的第二年,蘇軾寫下這首千古絕唱《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創作背景:這是蘇軾婉約詞中的巔峰之作,全詞幾乎就是白描的手法,讓人讀來肝腸寸斷。上片描寫對亡妻的思念,王弗1065年去世,本詞寫於1075年,剛好十個年頭,王弗去世後,蘇軾在1068年娶了王弗的堂妹王閏之為妻,這是王弗生前安排,王弗和蘇軾有一個兒子,名叫蘇過,王弗過世時蘇過年幼,為了兒子能有人細心照料,王弗把堂妹王閏之推薦給蘇軾,王閏之和王弗不同,王閏之識字不多,是一個普通的女孩,但是家裡家外是一把好手,蘇軾其實應該感謝王弗為他安排這樣一位妻子,在蘇軾後續的人生中王閏之可以說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後續的篇章會講到,這裡不再詳述。

「不思量自難忘」短短六個字描述了蘇軾對亡妻無時無刻不在心頭的思念之情。接下去的「千裡枯墳無處話悽涼」其實是在和妻子訴說心中的苦楚無人訴說的苦痛之情,因為蘇軾的第二任妻子王閏之對詩詞不在行,杭州買過來的小丫鬟王朝雲也尚小,自己空有一腔安邦報國的壯志無人訴說,倍感鬱悶。接著感慨時光飛逝,一下子十年光陰匆匆飛逝,即使這時候和妻子見面,應該彼此也不認識了吧?作者用活人的思維寫妻子即使碰到現在的自己也應該不認識了,因為自己已經滿鬢白髮了,「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短短13個字,讓人讀來倍感悲涼,這裡作者可以說直接GET到讀者的心!

下片描述夢境:人的軀體無法穿越時空,但是人的夢境卻不受時空限制,作者描述了夢裡的情況「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夢裡見到的妻子是多麼真實的畫面啊!當年嬌俏可人的妻子正坐在窗前梳妝打扮,熟悉的音容笑貌,曾經甜蜜的畫面是多麼的真實!接著筆鋒一轉,「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白描了夫妻夢中見面的場景,雖然見了面,卻是千言萬語在心頭,一句也說不出來,只有撲簌簌不斷掉落的淚水,這是最真實的人間場景,相愛的人長時間未見面大抵皆如此,無一例外!

每年妻子的忌日都是蘇軾腸斷之日,蘇軾在妻子墳墓邊遍植松樹,所以全詞用「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做結尾,很有白居易「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的味道!

逍遙歷史交流閣說:

這首詞充分表現了蘇東坡對於亡妻的思念之情,我們不說別的,就說,

十年生死兩茫茫,這是多麼深刻的情感啊,

兩小無猜,

青梅竹馬的亡妻去世了,

對於蘇東坡的打擊是十分巨大的。

可以說作者這十年中有過很多次的思索亡妻,可能也寫了不少詩詞,都是飽含深情,難以忘懷,可見夫妻感情之深。

但是有的詩篇沒有流傳下來,這首感情真摯,千古傳唱到如今啊。[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我們要品讀的不光是詩詞的文字,而是文字背後包含的深情厚誼,誠摯的真情實感。這就是透過文字看它的內涵。[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因為,文為心聲,蘇東坡把對於亡妻的思念盡寫於文字之中,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無言述說盡衷腸。[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文字盡寫的是真情實感,把對於亡妻的思念盡寫於筆下,也正是不思量,自難忘,流露的十分充分。夫妻訣別已經整整十年,強忍不去思念終究難以‬忘懷。

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墳‬在‬千裡‬之外‬,到哪裡‬去‬訴說‬對你的‬思念之情呢‬?無法‬述說自己‬心中的‬悽涼‬之情‬。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你我夫妻‬就算是‬現在‬重新相逢‬恐怕‬你也不認識我了‬,因為‬經歷了‬十年的‬風風雨雨‬,我早已是‬滿面風霜‬,頭髮都‬花白了‬,面孔‬滿是‬風塵‬之色‬。[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翻譯‬如下‬:晚上‬獨自‬睡在‬床上‬夢到了‬我回到了‬家鄉‬,那時候‬你正在‬窗前‬梳妝‬呢‬,我看到了你‬,你看到了我‬,咱們‬相對‬卻無言以對‬,不能說話‬,只有‬淚‬千行‬。形容‬相思‬無限‬,難以‬忘懷‬。[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真是‬一片‬深情‬寄‬相思‬。綿綿相思‬,難以忘懷‬。[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翻譯‬:料想你年年都為我柔腸寸斷,在那悽冷的月明之夜,在那荒寂的短松岡上。短‬松崗‬就是‬蘇東坡‬亡妻‬的‬墳地‬所在‬。這裡是‬想像‬,同時‬也從‬側面表達‬蘇東坡‬對於‬亡妻‬的無盡的‬思念之情‬。從這裡‬可以‬看得出來‬他們在一起的‬感情很好‬,以至‬蘇東坡在‬亡妻‬去世‬十年後‬還充滿‬懷念‬之情‬,好了‬,解析‬到這裡了‬,下次‬再聊‬。[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

(圖來自網絡‬,侵刪‬。[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3739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