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成功的基本要訣是什麼?
用「己知」戰勝「未知」。
打仗,圍點打援、打伏擊,要想成功就必須找到敵軍必經之路。敵軍必然從這裡走,埋伏之,一擊必中。
「已知」就是「必然」。
那麼炒股的「己知」和「必然」有哪些了?
是基本面?是政策面?是經濟面?是量能?是概念?是持股時間?都不是,這些都不是「必然條件」。
炒股的「己知條件」和「必然條件」來自股市本身的運動原理和個股的運動秩序。
比如,「力量傳導原理」。「力量傳導原理」是股市最重要的原理,它告訴我們:一切趨勢的形成都是由小趨勢逐次傳導力量的結果,小趨勢形成大趨勢,大趨勢又反作用於小趨勢。
於是,我們發現了「分時」的重要性;發現了利用分時克服指標滯後性的途徑;發現了趨勢改變的最初始節點;從而為制定自己的操作策略以及操作紀律提供了理論上的依據。
再比如,布林的「峰值產生背景,背離必然回踩」,就是技術指標的「必然定律」。
再比如,MACD的色波「柱峰」出現,以及著名的「色波四面」都是「趨勢的已知」和「趨勢的必然」,不存在例外。
在自己的認知範圍內,在自己熟悉的技術指標中,都存在著「已知」和「必然」。注意把它們總結出來,提煉出來,自覺運用到炒股中去,就會成功。
下面我舉一個事例,說明運用「己知」和「必然」戰勝「未知」在實戰中的運用。
我的學生圈裡,有一種特殊的炒股者,我們稱之為「牧羊人」。
他們炒股的方式比較奇特,不同於基本面選股、趨勢面選股,而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特定的「股種圈」,專一炒作。
其中有專炒ST的,有專炒次新股的,有專炒小盤股的,也有專炒破淨股的,也有專炒增持股的,如此等等。總之,專炒獨一品種,就像牧羊人專牧一個品種的羊一樣。
在他們自己的股票池裡,都是一群同樣品種的「羊」,不分好壞,不分優劣,只求相同品種。
他們每天巡視股票池,每天做漲幅大小排位。
他們從不搞什麼「預伏持股」,只觀注「羊群」的分時走勢。
他們是「拎著資金」找目標,目標出現就下手,從不在乎目標的基本面好不好,或者大盤走勢是喜還是憂。
他們是一群專注的人,也是一群紀律嚴明的人,也是一群熟知個股趨勢規律的人。
「什麼股能跳出分時的走勢不表現出來?」
「什麼股要傳遞做多力量,不從中軌向上軌攻擊?」
「日線出現紅陰面明顯,決無可能再創新高」。
從他們的回答中,可以明顯的看到對個股運動己知規律、必然條件及運動秩序已經形成了深刻的認知。
他們的成功,打破了炒股的固定思維,僵化模式。沒有毫無意義的猜測大盤漲跌,沒有所謂長期投資的無釐頭說教。他們奉行一個原則:你主力只要敢炒,我就敢追;你主力只要想撤,我溜的一定比你快。
用「己知」戰勝「未知」,用反映在趨勢明面上的「必然」戰勝「未然」,他們是一群勇敢的踐行者。
盡最大努力克服以下幾點常見錯誤,可以保證你戰勝絕大多數對手。
1.貪小便宜,漲一點就賣;一旦買入套牢了,就裝死躺平
每當持有的股票稍微一漲,身上的每一根毛孔都在呼喚你賣出。但當自己買的股票明顯開始走下跌趨勢時,又把頭埋到沙子裡,假裝沒看到,能拖多久拖多久,割肉太疼。
2.虧損補倉
當手裡的股票下跌的時候,內心極其痛苦,開始逐步加倉,希望能夠攤平成本,結果虧損越來越多,小虧變成大虧。運氣好,手裡的股票套個幾年等下一輪牛市還能翻身。運氣不好,買到中石油,48塊的股票直接打1折,沒處說理去。
3.賭徒心態
手裡的股票一動不動,隔壁的妖股啟動了。「哇,90度直角在拉升。」 「屏住,先觀察一會。」 「天哪,還在拉,不行不行,馬上把手裡的股票換成隔壁的妖股!」 「追漲,每個機會都不能錯過,說不定這次就發財了。」 被賭徒心態控制了大腦,結果就不說了,大概率賺少虧多。
4.聽大師、大V、專家薦股
大師、大V、專家要是有預測哪只股票能賺錢的能力,他們還跑到收音機裡、微信群裡拼命推薦個股幹嘛,會所嫩模還來不及呢。
5.報復心態
以前在某隻股票上虧了錢,這回一定要把他賺回來。不斷在同一隻股票上做波段,做日內T,忙裡忙外,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看收益沒多少,大盤已經偷偷漲上去了。
這些都是股民常犯的錯誤,因為這是人性。而反人性太難了,嘗試一下儘可能克服以上心理障礙,約束自己的操作,離成功的大門就不遠了。
作為散戶,想要在股市裡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抱著「炒股」的心態。
大資金可以去炒股,因為資金量足夠影響股價,散戶作為汪洋大海裡的一葉扁舟,何來炒股一說。
一艘小船想要在汪洋大海中生存,不隨波逐流,不被驚濤駭浪給掀翻,順利地駛向彼岸,需要天時地利,需要審時度勢的眼光,需要足夠過硬的技術,還需要異於常人的心態。
成功的要訣第一條,就是做到知行合一。
我們聽過很多別人成功的要訣,但總覺得大道理誰都會說,自己卻做不到。
因為知行合一,放棄僥倖心理,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這裡面有三個關鍵點。
第一是「知」。
別人會給你分享很多的方法論,或者是別人自己賺到錢的經歷。
但別人知道的,始終是別人的,他在描述過程中,講解過程中,表達過程中,到底你能不能聽懂,這就很抽象了。
人家用實踐了好多年的方法,告訴你很多成功的經驗,而你就像是在聽天書一般,似懂非懂地點頭。
那輪到你來運用這個方法,輪到你來實踐的時候,註定是一塌糊塗的結果。
第二是「行」。
如果你的認知足夠,真的理解了所謂的技術理論,或者其他什麼方法,那麼你就可以開始行動。
這裡最大的問題,就是你的行動特別容易變形走樣。
因為固有的思維,曾經的成功方法論,會讓你很難嚴格地執行當下的新方法,新決策。
本來就缺乏經驗,再加上言行無法合一,讓你在實踐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阻礙。
有一些股民在接觸某些理論方法後,會簡單地實踐1-2次,發現好像沒什麼用,然後就予以摒棄。
這個市場肯定不存在百分百賺錢的方式,有一兩次的失敗,並不代表理論出現了問題,更多的時候是一知半解的交易決策。
第三是「放棄僥倖心理」。
任何所謂的方法,其實都是一個能讓你大概率賺到錢的經驗。
這裡強調的是大概率,而不是絕對,因為在這個千變萬化的市場裡,壓根不存在什麼絕對的。
但很多的投資者,會抱著僥倖心理去做交易。
這種僥倖心理體現在很多方面,最常見的,就是打破原本交易決策,額外的進行買入和賣出。
這就好像你明明知道,再往前航行,很有可能會遇到大風大浪一樣。
但你又覺得這是一條捷徑,所以想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去闖一闖,畢竟誰知道風浪會不會來呢?
抱著僥倖心理,操作變形,無法做到言行合一,也就無法確定自己的交易系統。
很多股民兜兜轉轉,什麼方法都用過了,最終就是沒能賺到錢。
其實是在整個過程中,沒能耐心地去學航海的技術,反而是到處教學費了。
成功的要訣第二條,學會自己做決策。
做決策這件事,真的非常重要。
大部分股民在入市初期,是沒有自我決策能力的。
比如要買什麼股票,什麼時候買,什麼時候賣,都喜歡聽取別人的意見。
確實,在沒有建立起自己的交易系統之前,對於股票交易是很盲目的,或者說是沒有方向的。
把你扔在一片汪洋大海之中,你肯定會去尋找方向,別人的方向,也就會成為你的方向。
一定要學會自己選股,不要聽周圍人的,更不要聽所謂的「專家」。
不想去抨擊什麼專家不靠譜,畢竟人家就是吃這口飯的,以此為生的。
人家既然能做到某個位置上,我想他的能力至少比普通散戶好那麼一點,只不過還沒有到能夠幫助大家賺錢的份上。
選擇股票這個問題,最關鍵的一點在於,散戶如果自己學不會,就永遠沒法獨立。
小孩子走路一開始需要大人拉著很正常,但如果永遠都需要大人拉著就很麻煩了,因為大人不可能陪他走一輩子。
即便別人真的有能力給你推薦好股,他也無法帶著你每天買入賣出的做交易,你遲早還是得獨立的。
只有獨立的選股,獨立的買入賣出,才能真正意義上掌握交易的要訣。
其實,不管是從技術面選股,還是從基本面選股,是追熱點,還是追題材,還是看業績,都是沒錯的。
但每個交易決策背後,一定要有一套體系去支持自己的選擇。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儘快把這個選擇,以及選擇背後的邏輯弄清楚。
別人有別人的決策方式,除非你能一字不差地復刻下來,否則終究會差那麼一點。
而股票市場,又是一個失之毫釐,差之千裡的地方。
自己做決策,最大的好處是,即便決策錯了,也能總結為什麼錯,決策對了能賺錢,還能積累經驗。
儘快脫離別人給的體系,形成自己的交易系統,自己做決策很關鍵。
成功的要訣第三條,懂得順勢而為。
如果前兩條看上去會有一些模糊和籠統,那麼第三條就是活在這個市場裡,最重要的規律了。
我們都喜歡一個詞,叫做乘風破浪,但乘風破浪,並不代表一定要逆流而上。
因為在大海裡,如果你要逆流而上,是非常危險的。
雖不至於粉身碎骨,但很有可能會迷失方向,也很有可能會讓你重新再來。
我們都知道,在航海的規程中,順著風浪的方向去前行,航行速度是最快的。
這個道理運用到股市中,也是完全一樣,只不過在交易決策中,會有一點小變化。
股市中的順勢而為,指的是在大勢好的時候,積極操作追求收益,大勢走衰的情況下,要休養生息,等待機會。
那很多人一定會問,什麼叫做勢,怎麼去尋找勢。
誰都明白牛市怎麼操作,熊市怎麼操作,你倒是告訴我牛市、熊市啊?
我們可以從幾個維度去判斷。
第一,上漲和下跌的家數。
我們經常會提到百股漲停,百股跌停,其實這個就是最好的辨別市場的指標。
市場好的時候,資金願意積極做多,上漲的股票就會多。
而只有市場很差的情況下,才會有資金不計成本的拋售,形成大量的跌停。
而通常,跌停家數都是少於漲停家數的。
通過判斷市場上漲跌的家數,去推斷資金的動向,判斷市場的大勢,其實是非常準確的。
第二,市場總體的成交量。
關於市場的總成交量,也是判斷市場走向的一個重要標誌。
牛市裡,成交活躍的情況下,成交量自然就會放大,等到熊市裡,資金大量的抽離,勢必就會出現縮量的態勢。
如果說單一個股的成交量可能會騙人,但市場總體的成交量一定是真實的。
有多少資金的參與,決定了整個市場有多少的空間,可以去運作。
每一輪牛市其實都是資金堆出來的,所以看懂成交量就能把握住大勢。
第三,市場的熱點情況。
還有一點就是關於市場的熱點情況,決定了市場的走向。
熊市裡,市場往往不存在熱點,或者熱點往往不能持續。
而到了牛市裡,熱點是百花齊放,一個接一個的出現。
本質上是因為熱點也是資金炒作出來的,資金想要賺錢就必須說故事,講熱點,帶動人氣。
熊市沒有資金炒作,自然也就沒有熱點了,到了牛市裡,風吹草動的消息,都可以拿來當作熱點去消化,把市場給帶動起來。
觀察熱點的情況,也能感受到市場的大勢如何。
如果我們能夠把握住市場的大趨勢,就能把握住賺錢的概率了,自然也就更容易在股市生存。
成功的要訣第四條,保持良好的心態。
心態這件事,是股票市場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也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
簡單地說,你發現賺錢的人心態都很好,虧錢的大部分心態都很差。
心態的這個事情,很多人說自己性格就是這樣,容易急躁,容易情緒變化。
那我只能說,這部分人可能真的不太適合股票投資。
保持良好心態的第一條,其實是合理的資金規劃,控制風險可承受範圍。
就比如你有100萬,拿出50萬投資股票,和拿出5萬投資股票,心態上肯定是天差地別的。
原因是50萬一個漲跌停5萬,會影響你的情緒,而5萬一個漲跌停5000,就會明顯好很多。
調整不了心態,那就先調整倉位,或者是調整可投資資金。
把資金調整到一個自己可以承受的範圍,容易波瀾不驚的範圍,是最重要的。
股票是投資的一種,又不是全部,根本沒必要梭哈,沒必要all in。
當你接受虧損的時候,心態磨練的第一步就完成了。
心態磨練的第二步,其實是放棄急躁,懂得慢就是快。
很多散戶在面對股票大起大落的時候,情緒波動會很大,會想著去做交易和決策。
怕不賣就跌,不買就漲,容易操作走樣。
這種情況,其實就是市場情緒在作祟,資金帶動市場裡的投資者追漲殺跌,從中賺取情緒的錢。
而有一部分殺紅眼的散戶,就會淪為情緒的奴隸,變成了賭徒。
賭徒心態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在長期的情緒壓抑之下形成的。
急於翻本,是賭徒心態中的最大特色,必須要規避掉。
你要明白,賺錢是一件長久的事情,並不僅僅是在當下。
你錯過今天某隻股票的漲停,明天還有幾十家的漲停等著你。
心態磨練的第三步,明白有舍才能有得,懂得放下。
你不可能每天都抓到漲停,誰都不可能。
你不可能永遠吃著碗裡的,想著鍋裡的,因為資金就那麼多。
你不能既羨慕別人做短線,又嫉妒別人賺到了長線。
你不能指望自己永遠買在最低點,然後拋在最高點。
準確地說,你得放下很多東西,在股市這個偌大的汪洋裡。
你要懂得落袋為安,懂得見好就收,也要懂得該舍就舍,該棄就棄。
當你把自己的心態像一碗水端平一樣的時候,你在這個股市裡,就不會因為心態上的問題,導致不必要的損失了。
其實,股市裡的成功,沒那麼多細枝末節的事情,而是尋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套方法。
股市裡的成功學,是不可復刻的。
因為別人的始終是別人的,你的才是你的。
在至簡的大道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夜方舟,然後用自己的方式在海洋裡遨遊。
一個前輩,在A股盈利1000萬,反覆告訴我一個秘訣:實事求是,即見因果,這才是炒股的真諦,做到了,就算通透了,修行在場外,享受在場內。
一個觀點,你認為炒股容易嗎?如果你回答容易,那麼你肯定還沒有找到自己的盈利體系。另一個觀點,你認為年化多少,才算頂級高手,如果你回答20%以上,那麼,大概率還不知道什麼叫可持續盈利。
實事求是,即見因果!
有人認為炒股,就是要賺大錢,拿著幾萬元,幾十萬元,就敢想盈利幾百萬,股市是你家開的啊?不說現實裡面有沒有這樣的高手,有!和你有什麼關係,2元錢中了1000萬,你也可以嗎?
凡事,看概率,實現這種收益,主要就是打板博弈,或者低吸潛伏,拿了很多年,忘了持股,突然想起來,打開一看,漲了100倍。除此之外,找不到別的途徑,也有,你每周都中新股,而且還是大牛股的那種。
能夠穩定盈利5%,就很難了,超過10%就是高手了。這裡說的是穩定盈利,就是五年、十年下來的年化收益,不是說2022年盈利100%,2023年回撤50%,2024年又盈利100%,2025年又回撤60%,自已去算一下,你總共有多少盈利,答案會告訴你,什麼是真相。
實事求是,A股,除了價值投資,散戶幾乎別無選擇,但是大多數人都不相信價值投資,如果大多數人都盈利了,他們的觀點就有價值,恰恰現實是大多數人都虧損了,那麼,你為什麼不相信少數人呢?
這些少數人,願意分享,但沒有人願意聽,誰喜歡被套,誰喜歡不要盯盤,誰喜歡低吸,誰喜歡等待,誰喜歡一年就預期10%……
所以,選擇了一條自己完全無法預料的路,結局就已經註定了,因果不虛!很多人,在起心動念的那一刻,就已經輸了。我以前遇到很多粉絲,同事,朋友,只要談論股市,10句話以內,我就可以預見他們未來會虧損!
投資,是一場修行!
修行,就是為了取真經,但是你連什麼是真經都不會識別,取真經了,又有什麼用?你的財富認知,會讓你對事物的判斷,更接近真相。不同財富水平的人,看待投資的認知不同,10萬,100萬,1000萬,對於財富的理解水平都不同。
所以,一個人的未來,並不是靠聰明,而是認知水平。做出正確的決策,與學習、努力有關係很小,很多人,自己的境界很低,但是父母的境界很高,人生也是順風順水。這就是取決於認知,炒股也是如此,你選擇什麼,就決定了未來的財富積累難度。
小凡,如果懂一點常識,就不會去學生物技術,理科專業了,最少也得是工科專業,選生物工程。畢業即失業,我不是說這個專業不好,只是當年,確實很尷尬。應該去學計算機,全校的計算機老師,都認為我是被這個專業耽誤了,勸我跨專業考研計算機。
可惜,為了早點給家裡減輕負擔,我還是就業了。當年,我是學校極罕見的非計算機專業,考到全國計算機四級,以及蟬聯所有非專業組一等獎的人 。
舉這個例子,就是為了說明,投資,需要認知,選擇什麼,就是什麼人生。在做決策的那一刻,很多事情就註定了,有人拿著10萬本金,幻想100萬的利潤,他基本上就是輸了。
最後總結
股市,就是人生的重新經歷,從嬰兒到成年,一樣需要16年。成長的路程裡,你會走很多彎路,有些人,可以登頂,有些人,方向偏了,再努力也在山腳下了。
小凡,屬於半山腰的人了,可以向上仰望,也可以向下俯視了,市場這麼大,我總算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我會得不多,但是會的東西,都千錘百鍊了。大多數人玩法,股票,我壓根兒就不會參與,自己能力有限。
個人觀點,不作投資依據。謝謝點讚、關注,這樣下次就會第一時間收到更新了……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炒股成功的基本要訣是什麼?炒股20餘年,看過許許多多的炒股要訣,我覺得以下炒股要訣對成功率提升幫助非常大
先嘮叨一下炒股要訣的重要性
炒股要訣對投資極其重要
1991年5月上交所正式開啟股票交易,同年7月,深交所也開啟股票交易業務,標誌著新中國的證券投資行業誕生。
距今已有30年的證券投資史中,誕生了許許多多的炒股要訣,它們都是小散們用金錢和教訓,總結出來的金玉良言,對股票投資,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
我在20餘年炒股中,受益匪淺,從成功-失敗-成功的磨難中,感悟頗深。現在我把它們中最重要的部分一一告訴後來者。
以下三句話、句句是金句:
炒股要炒強、賺錢靠頭羊
炒股要炒強、賺錢靠頭羊,這是我認為最具價值的炒股要訣,因此我把它放在第一位,以彰顯它的價值。
這句話含有三層含義。
1、留強汰弱
留強汰弱是讓我們留下強勢股、淘汰弱勢股,這也是馬太效應在這句炒股要訣中的應用,含有深刻的哲學思想。
我們散戶剛開始有個毛病,喜歡買一堆股票,而且喜歡把賺錢的股票賣掉,來補倉虧損的股票,這顯然與「留強汰弱」背道而馳。
在股市存量資金的博弈下,當大量資金去追逐強勢股的時候,由於資金的擠出效應,加上強勢股的賺錢效應,就會造成資金不斷從弱勢股流出、流入強勢股。
這就造成強勢股恆強、弱勢股恆弱的馬太效應,由於股市沒有扶貧計劃,因此這種二八現象會更加猖獗。
2、強中更有強中手
當某個題材興起時,相關概念股聞風而動、或拔地而起、或火箭發射、或升空撞板、看得我們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在這些題材股中,總會有一隻股票走勢最為彪悍、強勢連板、為這個題材的持續火爆,打開想像空間、一如火上澆油。
它就是這群題材股中的領頭羊。也是我們短線投資的目標,買入它,讓它帶著我們的財富奔跑。
3、龍頭戰法,脫胎於此
被打板一族捧為至寶、赫赫大名的龍頭戰法,就起源於這句炒股要訣。
龍頭戰法的核心是:只做龍頭(漲勢最好的股票)、不幹雜毛(該題材中的其他個股)。這些投資者只追隨最強勢的股票,一旦發現有非強勢兆頭,立即逃之夭夭。
長線是金、短線是草
從某種角度來看,短線投資者是價格投機,股價的短期波動受多重因素影響,它們幹擾短線投資者的決策,因而獲利變得非常困難。
長線投資是價值投資,關注的是企業的基本面,主要看看上市公司的三高:
1、企業的產品標識度高
企業的產品標識度高,能夠讓投資者說起某行業,立即就能說出該行業的企業名稱。
例如:房地產的高標識度是萬科,白酒的高標適度是貴州茅臺,醫藥的高標適度是雲南白藥、片仔癀………等等。
2、企業產品的毛利空間高
上市公司產品的高毛利空間,是獲取高利潤的源泉,更是抵禦企業競爭的抗風險武器,也標誌著企業產品的地位。
我們可以去看看,機構投資者為什麼常常吃藥喝酒,就是因為這兩大領域的產品具有非常高的毛利空間。
舉個慄子:貴州茅臺600519最新季報顯示:其毛利率是91.68%,多麼恐怖的利潤空間,因此,貴州茅臺就是臺印鈔機。
3、銷售增長率高
上市公司產品的銷售增長率,決定者它的市場擴張程度、受客戶的歡迎程度,它是企業實現利潤總額持續增長的保障。
只有上市公司的產品銷售高增長,才能帶動股價的上漲,從而讓長線投資者獲利。
暴漲必有暴跌、暴跌必有反彈
我們進行股票買賣的時候,經常會遇到股票的暴漲暴跌,在股票的漲漲跌跌中,睿智的投資先輩們,總結了這樣一句話:暴漲必有暴跌,暴跌必有反彈。
1、理解句中的「暴」字
暴漲,指的是股票短期內,呈現連板式上漲,同理,暴跌指的是股價出現斷崖式下跌,形成一瀉千裡之奇觀。
2、暴漲必有暴跌
暴漲必有暴跌,告訴我們:暴漲上去的股票,一旦高位滯漲,就含有暴跌的巨大風險。
對於已經暴漲的股票,我們切莫頭腦發熱、進行追漲買入,我們遠離這些已經暴漲了的股票,也就遠離了暴跌的風險。
3、暴跌必有反彈
如果一隻股票,在保障基本面不變的情況下,在非理性的暴跌中,我們不妨伺機而動、大膽買入。
當然,在暴跌中,還有一句話:在下跌中搶反彈,無疑刀口舔血,對於這兩句互相矛盾的話,我們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兩句話的區別在於一個是暴跌、一個是下跌,因此,我們切莫理解錯,否則就悔之晚矣,我在這裡舉例說明。
300612宣亞國際,在2017年12月18日,連續6個跌停,這是暴跌,如下圖所示。
銅峰電子,在2020年2月28日開始下跌形成的下跌通道,這是下跌,如下圖所示。
總結
股海濤濤,炒股要訣如群星璀璨,不可勝數,我選擇了其中三句(我認為最有價值的)它們分別是:炒股要炒強,賺錢靠頭羊;長線是金、短線是草;暴漲必有暴跌、暴跌必有反彈。
你能與我一起分享最美的炒股要訣嗎?歡迎留言討論。
我是老股民,交易已經有20年了,根據多年的實戰炒股經驗,總結炒股成功三條基本要訣,希望可以給大家一些幫助!
一.只做上升景氣度的行業(股票)
最開始自己進入股票市場,就是用追漲殺跌的方法,只用了一年時間就虧了50%!
認真學習了價值投資的方法,在市場裡交易,總是處在有時賺錢,有時還是虧錢,始終不能穩定盈利!
後來反覆地把過去的交割單,拿出來研究,終於找到了股市的規律,只要我每次買在上升景氣度行業,不管股價如何漲跌,長期持有到最後,我都賺錢了!
如果買入是下降景氣度行業,哪怕我的買點再好,就算後面股價上漲了,持有到最後,肯定還是虧損的結局!
總結股市規律才發現,只要在上升景氣度行業裡,就算買的價格比較高,由於上升景氣度企業的利潤和價值都處在一個上升的過程。股價高只是暫時的,隨著企業利潤的增長和市場對它估值的提升,企業的整體價值得到大幅的飆升,而過去看起來很高的股價,被企業利潤的增長和估值的提升所覆蓋,這樣做賺錢是大概率的,因為你賺的是企業成長的錢,而不是靠情緒波動的錢!
在下降景氣度的行業,雖然有時買入價格非常低,然後股價就會出現反彈,但是下降景氣度行業裡,企業的利潤和估值都是長期下降的。隨著企業利潤的下降和市場對企業未來的不看好,給予估值的調降,企業的整體價值就處於一個長期下降的過程。雖然買到股價的低點附近產生了反彈,那只是情緒造成的上漲,最後它一定跟隨整體企業價值的下降而產生下跌,當跌破成本區域後,割肉則是不可避免的!
案例:豬板塊
,豬板塊就是非常明顯的例子,在去年12月份出現行業景氣拐點向上以後,到了5月份出現了猛烈的下跌。但是由於它的行業景氣度已經向上了,這種下跌並不能改變企業價值的增長和市場對企業估值的提升,現在豬板塊又大漲起來,這就是我只做上升景氣度的行業原因。
總結過去20年自己投資的經驗,我發現每次虧損都是因為買入了下降景氣度的行業。所以找出這條規律以後,我就堅持只買上升景氣度的行業,這也是我能夠長期穩定賺錢的基本要訣。
二.技術指標千變萬化,成交量才是實打實的買賣。
過去我也特別喜歡研究技術指標,還專門想自己創造幾個技術指標出來,但是都被市場無情地打臉了,用帳戶虧損來告訴我,什麼才是正確的方法?
經過自己反覆的揣摩和研究,發現成交量才是最安全的技術指標,沒有成交量上的一切技術分析都是耍流氓。
比如說這次豬板塊的調整過程,市場的情緒由高潮進入到冰點左右。而根據我的交易系統來,計算前期市場情緒高點成交量的20%,就是豬板塊的底部,結合240日均線,市場的平均成本來計算,就可以很容易的找到豬板塊的底部
在市場的調整過程中,底部的產生一定是逐漸縮量的,代表著大多數人都不願意交易而開始離場了,當市場的成交量萎縮到極致,說明想走的人都走了,剩下的都是堅定的價值投資者,也就是前期市場高潮成交量的20%左右,這個時候就產生了市場的底部,我們可以用分層尋找到大牛股的方法,結合240日均線,在市場長期平均成交籌碼附近。找到豬板塊調整的低點附近!
這裡面最關鍵的就是成交量的變化。市場情緒的高點,一般都是市場情緒冰點成交量的10倍到20倍。市場在產生底部後,由於基本面的變化,會產生消息和信息來不斷地刺激大家,大家的心裡就會產生了預期,對股價的上漲就產生了希望,當越來越多的人產生了這種希望,行為上做出了主動性買入,股價在大眾的不斷的搶購過程中,將大眾的情緒給刺激出來,到最後當市場所有的人,都開始進入市場交易的時候,那麼相對於原來股價底部的成交量,市場高潮的成交量一定是原來的10倍到20倍左右。
自從我弄清楚了成交量變化的過程後,我就掌握了市場心理博弈的基本原則。當你能夠揣摩出場內資金的想法,又可以揣摩出場外資金的想法,你就掌握了市場的財富密碼,而這樣心理變化的過程,表現在股票上就是成交量的變化。
三.周期性行業盈利要在市盈率高時買入,市盈率低時賣出。
說起周期性行業,很多同學都不能理解,因為大多數同學認為應該在市盈率低的時候買入,在市盈率高的時候賣出,這主要是和大家長期操作成長股有關係。
成長股的邏輯主要是一個產品從無到有,從少到多,隨著這個產品慢慢地進入市場,市場對它的盈利和估值則產生了提升,這個時候就會產生戴維斯雙擊。
周期股的投資邏輯主要是由供需關係變化而決定的,大多數周期股它的需求則是穩定的,只是因為供給產生了某種變化。在短期內需求是確定的,因為供給方方面面的條件,卻無法滿足需求。只有通過價格的上漲來解決供需矛盾!
大家知道鋰礦和稀土上漲,就是因為新能源汽車下遊的銷量,產生了同比環比的上漲,造成上遊資源的供給不足,這種供需矛盾只能通過產品的上漲來解決!
汽車行業本質是一個長期供過於求的行業,它可能在短期內出現某種需求大於供給的情況,但是從本質上來說,凡是能夠大量生產的產品,長期來說都是供過於求,認為新能源汽車會長期大漲這是違反事物發展規律的。新能源汽車它的本質還是汽車,哪怕它說得再天花亂墜,也改變不了它是汽車行業的本質,
上遊的鋰礦和稀土,主要是受益於新能源汽車的高速增長,長期這種高速增長是不可持續的,它是有規律性的。當我們了解這個規律以後,我們就明白了,鋰礦和稀土只能在市盈率高的時候買入,在市盈率低的時候賣出,而現在的鋰礦和稀土正處於市盈率非常低的位置,而根據新能源汽車的行業規律,應該選擇賣出。
了解和掌握了周期行業盈利的規律,就掌握了炒股成功的基本要決,在這裡新能源汽車,豬板塊都是屬於周期性行業。它們都是盈利在市盈率高的時候買入,在市盈率低的時候賣出。掌握了這個規律和方法,我們就可以掌握周期股投資的基本要訣,這也是我們能夠在周期股上賺錢的根本原因。
總結:炒股成功的基本要訣就是以上3點:只做上升景氣度,行業成交量變化,周期股要在市盈率高的時候買入,在市盈率低的時候賣出,這些炒股成功的基本要訣,都是過去20年自己在市場上不斷的進行實踐,最後反思並總結出來的。這些規律讓我從股市小白慢慢地變成價值投資高手。總結這些經驗可以讓大家熟悉股市的規律,掌握股市的技巧和方法,在未來就可以讓自己的交易系統越來越成熟,當自己的炒股實力越來越強大時,賺錢的速度就會越來越快,這樣才可以實現自己的財富人生!
1,永遠不要和市場作對。
市場永遠是對的,市場沒有錯,市場雖然有不成熟的地方,但正是這種不成熟帶來了超額收益。
市場一旦成熟超額收益會大降。
炒股要去不斷的適應這種不成熟,同時也要伴隨市場一起成長,享受成長帶來的紅利。
沒有一個挑戰市場的人取得過成功,而真正成功的是那些用心去了解市場,把握市場優缺點脈絡的人。
不要去抱怨市場,也不要去抱怨行情。
任何行情都有賺錢的人,當然也有虧錢的人。
2,把炒股當做興趣。
興趣使人成功,大寶能堅持分享,其實也是因為對理財,財經的興趣。
而這一堅持也小一年時間,認識了很多的朋友,非常的開心充實。
炒股也一樣,不要太在意得失,當你喜歡上炒股,才能真正的體會到股票的情緒。
沒錯,股票是有情緒的,也是有喜怒哀樂。
而你體會這種喜怒哀樂的過程,其實也是自己成長,邁向成功的過程。
你會發現股票炒的好的人,對很多公司的了解可以做到如數家珍,可以聊一家公司聊大半天,三天三夜聊股票也不帶重複的。
這樣深入的了解沒有興趣很難做到,很難堅持。
話說,對很多方面都有細緻入微的了解,想不賺錢真的很難。
這其實就是興趣的力量。
3,心態平和,淡然處之。
不以漲喜,不以跌悲。
漲能賺錢,跌也可以賺錢。
漲跌之間需要不停的調整心態,調整完善自己的操作。
這就需要一個平和的心態來配合,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其實很難。
因為畢竟涉及到資金的盈虧,做到看淡盈虧本來就很難。
所以從根源上來解決,用閒錢,做投資,今天不起來,明天不起來,總會起來的,只要基本面穩定沒有大風險,不追高,賺錢其實只是時間問題。
4,觀察生活。
每一家上市公司其實都和生活息息相關。
生活中的變動及時的察覺,那麼就能在股市裡發覺機會。
比如化工原料漲價跌價,豬肉價格漲跌,這是物價方面的中長期的走勢也直接影響相關上市公司股價。
未來的發展趨勢,什麼行業可能會興起,什麼行業轉型會帶來超額收益。這種公司就會是長線大機會。
什麼公司會平穩運行,生活中的價格比較穩定,這種公司盈虧不大都是平均盈虧比例。
這類公司就可以長期做波段,中線,做差價,穩定,安全邊際高。
很多人說炒股好難,真的難麼?難就難在對於生活的觀察欠缺,或者不知道去找和股票的關聯。
5,和主力做朋友,拒絕散戶思維。
主力要賺錢,賺的都是散戶的錢,你要想賺錢其實比較難,只要你散戶思維過多,和大部分散戶的操作同質化,難麼就會虧錢。
這個很好理解,畢竟大部分散戶是虧錢的。
要做飯去思考,主力怎樣做能賺錢。
主力10塊吃過,打壓到7塊,很多散戶受不了賣出,這個時候主力沒賺錢,你是主力沒賺錢,股價便宜會怎樣做?
繼續吃貨,洗出大部分散戶,再做拉升。
拉起來散戶見漲勢喜人又追進入,這個時候主力就開始派發,賣出籌碼。
主力利潤夠了當然要賣出。
而正常情況下。沒有幾十個點主力都是虧錢的。
所以底部確立沒有幾十個點,翻倍以上,主力還在,甚至優質低估的換主力之後還會繼續上漲。
主力不賺錢就可以介入,主力派發跟著賣出,中途能降低成本就做做,不能就臥倒。
炒股並不是非得買在最低賣在最高,目的是規避風險,賺該賺的錢,這就夠了。
每天問答不見不散有股票,基金,存款,資產配置問題的下面留言,股票看支撐,壓力,趨勢,基本面,技術面,長線,中線,短線是否安全等問題,我會一一回答。我沒回復多問一次。
看完記得點讚,轉發,分享,收藏讓我記住你,嘿嘿。
炒股成功的基本要訣是什麼?
是那些技術指標或者什麼買賣口訣嗎?如果真這樣,炒股就太容易了。
而實際上炒股的成功者少之又少,特別是那些幾十年一直保持成功的就更是鳳毛鱗角了。
我見過很多股民都炒股技術非常精通,股齡也都二十年以上,但是其中炒股成功者依然極少。
專業的證券從業人員中,上至有著最高級證書CFA的分析師,下至營業部的投資顧問,指導客戶投資很成功的也廖如星晨。
當然如果他們很成功的話,就顯不出巴菲特了。巴菲特的午餐就賣不出去了。
很顯然炒股成功的要訣不在專業知識。
那麼向已經成功的世界投資大師、投機大師們學習能獲得自己的成功嗎?
那些世界投資大師的投資書籍,他們的讀者加起來至少得幾個億了。但是其中讀書後炒股成功的人又有多少呢?
很明顯炒股是一種即使你懂得道理、學習了知識也很難成功的東西。這不由得讓人聯想到類似的一些體驗:「減肥」、「戒菸」之類。
人們減肥與戒菸失敗的最關鍵因素是缺少自控力或執行力。
炒股也是如此,人生也是如此。有強大的自控力與執行力的人在各個行業工作都會佔有優勢。
所以炒股獲得成功的關鍵不在是你懂得多少技術或秘籍而是你具有多少良好的心理優勢。
在我看來炒股成功必備的心理要素有:
1 深刻的反省能力
普通人之所以普通在於只看到別人的缺點,而看不到自己的缺點。當人在反思自己的那一刻就已不是平凡人。我見過很多老股民炒股20多年了沒獲得多大收益,但卻依然不對自己的問題進行反思。他們總是把問題推給外界因素,認為外界種種因素是他們炒股失敗的原因。我敢說他們即使去了香港或美國炒股依然會最終虧損。
我有個好友炒股20多年了依然堅持運用一套不變的交易技術和理念。後來見炒股戰績不理想,然後又花錢學了一套與自己理念和技術相近的交易技術。當然結果是上次股市大跌,又被套住了。
反思自己,就是在承認自己錯誤。就是在拿自己開刀。在很多人身上很難做到。所以他們註定平凡。
實際上學習炒股的路上,就是在走一個不斷試錯的道路。
不斷反思自己,深層次反思交易中的問題,改證錯誤的技術和理念才是走向成功唯一的正確選擇。
2 強大的自控力
在《奧德塞》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在海上有女妖唱歌迷惑海上的來往船支上的水手,水手們聽了她們的歌都會精神錯亂觸礁而死。這時一個叫奧德修斯的人卻親聽了海上女妖的歌聲而沒有瘋狂。原因很簡單,他讓水手把他綁在船上了,並且告知水手們不要理會他的解綁要求。其實這個故事就是說他有強大的自控力。
股市中的誘惑不亞於女妖的迷人歌聲。每天都有很多的漲停板,看似賺錢輕而易舉,閃閃發光的金錢似乎垂手可得…………。
在這樣一個滿是金錢氣息的市場要想保持住定力,要想堅定自己的計劃並不是個容易的事。
金錢的盈虧,股票的漲跌能讓人失去思考能力。
普通人是一旦賺了幾萬元或幾十萬元就會立即失去理性的思考能力。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拋掉,生怕失去。而不去冷靜的思考這個拋掉是否真的正確。很多人更是一旦虧了幾萬就堅決不賣,卻不去想這個持有是否真的是理性的投資行為。他們的心被金錢的盈虧而控制,已失去自控力。
特別是當你管理一批客戶的資金時,所遇到的精神壓力更大。因為你如果想成功註定要與這些平凡的客戶思想不一致。當他們看好時,你可能要做的正確選擇是做空。他們看空時,你往往需要做的是堅定持有…………。你與他們的思路不一樣,隨時會得到他們的責難甚至攻擊…………。你隨時可能失去他們……。
炒股需要控制自己在金錢面前狂亂的那顆心,你需要強大的自控力。
3 嚴密的邏輯思考
邏輯是所有能力中最重要最基礎的了。可惜的是很多股民包括專家經常在股市上做事沒有邏輯。
比如拿到一份研報最主要看什麼?要看的是這份研究報告的邏輯是否清晰,推論是否有力。即使數據再龐雜,但邏輯上說不通,也是廢紙一張。
股市上的理論、技術眼花繚亂哪個正確?哪個更好?怎麼辯別?當然還是需要邏輯上進行驗證。
有個朋友大談經濟面如何不好,因此得出他想說的結果是未來二年股市好不了。——暫且不論他的預測對錯,僅是邏輯上就行不通。因為經濟只是從長期上制約股市,但二者並不一定是同步的!
還有的股民根據美聯儲是否加息來決定自己的短線操作…………我都無語了。二者真的有必然的聯繫嗎?
一個買入或賣出決定不能依靠所謂直覺,要在理性邏輯的基礎上做出才是正確的。
只有在邏輯的基出上才能建立起真正的交易技術與理念。
很多人會以為那些金融畢業的基金經理們在投資中邏輯思維能力肯定很強。其實不然,人性的弱點造成絕大多數人在市場中並不會遵從邏輯。
比如提出一個複雜的金融運算模型用來交易。但是這個模型建立的前提假設條件卻可能過於理想化或完美化。
只有時時刻能以邏輯思維進行思考股市中問題的人才可能取得最後的成功。
炒股,說來簡單,但是成功很難。
浸淫股市25載,炒股如何才可能成功,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這裡,我們不去說那些買入後一直不管,10年後股價翻了多少倍的極個別情況,以絕大多數股民正常的交易為基礎,去探討成功的方法。
第一,要學技術分析,而不是價值投資
我不是否定價值投資,但是,價值投資你如何去分析?你對價值投資的理念懂得多少,對相關的專業知識了解多少。別說你了,就是那些行業精英的分析調研,也經常是踩雷。更何況大多數股民根本不具備價值分析的能力。
股市門檻低,但是賺錢的門檻卻特別高。不學習不思考,是絕對不可能成功的。
對於大多數股民來說,技術分析更為實用,主力的思想和行動,往往會在K線圖標和各種技術指標中暴露出蛛絲馬跡,你不用去聽消息,用技術分析的手段,就能分析出主力的意圖。
第二,要不斷克服人性弱點,堅持下去
學會技術並不難,難的是在實戰中能克服人性的弱點,並且一直堅持下去。
比如,10元買入一隻股票,跌到9元了,你的止損策略是9元止損,那麼你能不能果斷賣出?還是心想再漲一點我少賠一點再出局?
知行合一,大家都知道,可是真正做到做好的,又有幾人?
而且一個交易策略一旦成型後,不能因為短暫幾次的失敗止損,就放棄。要在不斷完善中堅持下去。
第三,順勢而為,學會空倉休息
股市中,就是牛熊不斷轉換的過程。A股牛短熊長也使得大多數的操作是無效的,想賺錢真得很難。這也要求我們,要學會順勢而為,不要和趨勢做對。
牛市的時候要敢於加倉,敢於持股;熊市的時候,要關於空倉,敢於持幣。
記住,要學會順勢而為,更要學會空倉休息!
和絕大多數股民朋友一樣,本人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散戶投資者,踏入股市已有近十年,對於「炒股最關鍵的環節是什麼?」這個問題頗有自己的心得。
有人說炒股最重要的環節是「堅持」,也有人認為最重要的環節是「知行合一」。我認為他們說的都沒有錯,因為每一種理念只要掌握正確,都能夠成為賺錢的利器。而在我看來炒股最重要的環節是「大道至簡」。我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因為A股市場的規模已經是全球第二、第三大市場,上市公司已有3500家左右,各種技術指標,公司簡介,以及各種信息浩如煙海,這叫我們如何去尋找投資標的?事實已經證明,聽消息、或者隨意操作必將讓你輸得一敗塗地。
那麼什麼是「大道至簡」呢?通俗地說就是「化繁為簡」。也就是要建立一套經過反覆驗證之後行之有效的交易系統。我個人的交易系統在我回答的上一個問題中已經毫無保留地作了詳細的介紹。
最後我想對廣大的散戶朋友們說一句:越簡單越輕鬆,越簡單越快樂,越簡單贏利的機會就越大。
本人「雲深無影Y」,雖普通卻坦誠的股票投資者,如果有理念相近的朋友我們可以互相關注並作交流。碼字不易,別忘了給我點個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