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山有三寶:人參、貂皮、靰鞡草。我挖過人參,割過靰鞡草,父親抓到過貂皮。從古至今,人參能穩居三寶之首,說明其極其珍貴!
人參主要是生長在長白山麓和大小興安嶺腹地的深山老林裡。在大山裡面,人參是可遇不可求的珍貴植物。也很神奇,有的人明明在人參旁邊走過,視若無睹;還有的人踩倒人參蹋過,卻沒有看到;甚至有人在山裡解手完,順手揪一把草揩屁股,那把草裡有一棵人參稈…
七九年,我在撫松縣的山裡面挖過一個人參。在山裡崎嶇不平的羊腸小道邊上,山裡人經常進出,走這條路。可是誰也沒有想到路邊會有人參吧?那年,我回故鄉和屯裡的婦女們進山撿蘑菇。回家時,坐在路邊的倒木上休息。不經意間看見眼前路對面的灌木叢裡,有幾粒紅果。我放下背筐走了過去,拔開樹叢一看,竟然有一棵人參。四匹葉參!同行人都羨慕不已,紛紛誇我眼尖有財呢!這條路,山裡人經常走。這棵人參在路邊不知道長了多少年,最後被我看見…
1969年秋天,我母親和屯裡的婦女去撿蘑菇。過了中午,在山裡往回家路走時,母親走在最後面。走在前面的人踩倒一棵人參,後面的人都踩蹋過去了。最後被母親看見了!這人參是五匹葉的,重一兩多…
生產隊時候,隊裡都養牛。每年山裡面綠了之後,生產隊專派兩個人進山放牛。吃住在山裡,兩人每天放牛,順便還能挖藥材、撿蘑菇,撈到外快。那天有個人解手完了,順手徠一把草揩屁股。完事兒後,提褲子走人。第二天,另一個人經過那個地方,看見一把草裡有個人參稈。於是在徠草的地方找了起來。很快找到一棵人參,抬了出來…
山裡人自古以來,一直對人參很崇尚,流傳著很多傳奇故事,甚至把人參擬人化,什麼人參娃娃,挖參人孫良,千年的人參成精了都能來去無蹤…
在長白山裡,有一個傳承幾百年的老行當~放山,專門以挖參為業。放山,有領頭人,叫老把頭。進山放山時發現人參,先喊棒槌!這叫叫住;有人問幾匹葉,回幾匹幾匹葉,這叫驗貨;然後,把頭上前用紅繩系住,這叫綁定…最後小心翼翼地挖參,也叫抬參。放山人挖參的過程都是一代代相傳下來的,引證著人參會跑的傳說存在…
至於老人常說千年人參會跑,那只是重複古老的傳說而已!其實人參就是五加科植物,一個根部可以長几十年,甚至數百年。一旦被人發現了,也就到壽了…有誰看到過千年的人參啊?!沒看到過的東西,你窮盡想像力,怎麼說怎麼是,能流傳至今只是傳說罷了。所以,千年人參會跑,那是個口口相傳的傳說。即使有千年人參,也根本跑不了!
謝邀!
這個問題真湊巧,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就曾問過父親:「人參為什麼會跑」?
父親的回答很肯定:
「都成精了,遇到危險自然會跑」!
可我覺得他是在瞎忽悠,便追問:
「那為什麼有人還能挖到呢」!
父親神情莊重的說:「七兩為參、八兩為寶、九兩為妖,長不到九兩的就只有束手就擒了」!
我尋思了半年才明白,只有「千年人參」才能長到九兩,才會成精,才會跑,
又過了半年,我從一本小人兒書上看到了人參娃娃,才知道這傢伙就是父親說的那種「九兩妖」,但我當時很納悶,書本上和過年貼的年畫上叫「人參娃娃」,後來知道了,那時候正破除封建迷信……人參娃娃是象徵喜慶,和「妖」是「兩個意思」。
不過,又過了三年。聽鄰居一個當過「鬍子」的老頭講,這小傢伙其實成精後在過去叫「棒槌精」,人參娃娃是後起的。雖說帶個「精」,但它不像白骨精那樣陰險惡毒,也不會像老妖精那般專去喝血害人。它只是一個頭系紅繩的娃娃身,有時候會跑到村落裡的孩子堆兒裡玩耍。等到太陽落山後,它會向其它夥伴揮揮手,然後蹦蹦噠噠向山上跑去。但這個時候不能衝「它」大聲喊,因為它只要聽到有人喊叫,馬上就憑空消失了。
第二天,它還會來,頭上還繫著紅蠅,晚上還是一個人朝山上蹦去…
但奇怪的是,一年見不了幾次,有人跟蹤過,但進了林子後,啥都沒有了。
老頭說:「憑著太多人的親眼目睹,這個美麗的傳說一直傳承到今天」。
並鄭重其事的強調:這種頭上拴紅繩的千年棒槌精就是遇到了想挖它的人。它跑後,那些人漫山遍野地找,它可能怕被找到,便混進了村子,等那些人散了以後它再回去。再被發現,它又一頭扎進孩子堆。陰天下雨看不著,因為這種天氣不能挖參……。
我不太相信,又去問父親。
我父親對我說:
「你爺爺曾親眼見到過這種棒槌精」!
多少年後,我才知道我可能被我父親和那老頭忽悠了大半輩子。
1998年以後,我們這個龍崗山下(長白山支脈)靠深山的村屯開始種殖「人工長白山人參、高麗參、西洋參、林下參」等「參種」。我當時在參茸公司工作,經常下鄉,經常跟養殖人員交談棒槌精的故事,那些個參農大多數都不多說一句,且都詭異的一笑置之,但是,他們最終給了我一個農業科學上的事實,還有一本三頁說明書。
「人參這東西也怕熱,對氣候、溫差感應靈敏。只要太陽一出來,它便藏在厚厚的、漫山的草本植物下面,想找到它比登天還難。所以,經驗豐富常跑山的(人們對挖參人的一種稱呼)都在早上和傍晚尋其蹤跡。一但得見,馬上用顯眼紅線拴在參花下面的根莖上,線的另一側纏在其它植物的多個枝條上。這個方法當時有兩種用途……
第一:防止在休息睡著時,這人參又藏在萬花叢中(摳時連頭髮絲細的須子都不能斷,須子代表著人參的價格,所以,不是一朝一夕能幹完的活)。
第二:紅色從古至今都代表著吉祥喜慶,所以,繫上紅繩,以此表示鴻運當頭。
這個傳統說法延續了幾千年。
而從清朝開始,闖關東、成百萬上千萬的一批批漢人來到長白山,其中成百上千的生瓜蛋子隨著前輩鑽進了原始森林。看見前輩拴繩,再聯想到傳遍華夏的棒槌精,就有了不拴住的話,這人參精就會跑的傳聞。
但我有個疑問,那些個前輩為什不解釋?
話說回來,對「千年人參會跑」這事兒絕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東北人堅信祖輩留下的經驗就是真理。
據傳,吉林省柳河縣涼水鎮有個人在1967年挖到了兩個抱在一起的雌雄同體參,上秤為二斤。
詭異的是,後來這個「奇參」平白無故沒了蹤跡,他們家還是一貧如洗。
一個月後,這個鎮子搬來了一對夫妻,沒人認識。但一年後,挖到參的那一家一夜暴富。
幾年後,人口大普查,新搬來的那對夫妻半夜無聲無息地搬走了。
……現在野山參可能絕跡了,人工種植的很多很很多,還有往林中埋的,叫林下參,也可以當做野山參。沒辦法,全國的野山參加一起一年才能弄到幾公斤左右。
挖林下參時,也有系紅線的。
最後借題主的問題跟你們說一下,來長白山玩兒,如果在山上見到一個光腚娃娃,不要慌,也不要搭話,偷偷跟著,盯住,如果在眼前一個地段突然消失了,馬上在離你五米之內的草叢中尋找一個奇異的花,然後用紅繩系住,另一頭系在手腕上……
……對了,順便提一下,人參有靈,有幸得見,保證有蛇護著,很怪的一條蛇……也護靈芝。
老人講的,詭異指數……1。
我信,真假都信。
幾年前,吉林省一場拍賣會上,一株百年的野山參,拍出了326萬元的高價,成為了當時最昂貴的人參。這個記錄在2017年,被一株260克野人參900萬身價打破。
僅僅過去一年這個記錄被再度刷新,2018年1月,在長春人參展覽會上,一株600g野山人參王備受矚目,最終它被吉林一家企業,以神秘的天價拿下。專家認為如果這一株600克的野山參,拿出來拍賣的話,其價格最少要在千萬以上。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的提高,對健康的也越來越重視,因此吃人參的人也越來越多,人參供不應求和良莠不齊景況。
普通人工養殖的人參約在10-50元一克,但野山人參的價格卻水漲船高,普通品相的野山人參,一克大約在40~100元左右,品相好年代久野山人參,其價值將會更高。在2012年的一個拍賣會上,一株30克的100年的野山參,拍出了10萬一克的價格的天價,是當時一克黃金的的250倍。
野山人參為何如此昂貴?
首先我們要知道,現在市面無非兩種,一種為人工養殖的人參,人工人參細分為兩種,林下參和園參。
林下參顧名思義,其產地是適合人參種植,風景秀麗的深山密林,養殖戶將人參籽進行催芽,等或者催芽完成後,在將人參籽依據一定的方法,按不同間播種在森山密林中。
由於人參生長的地方,喜歡潮溼陰冷,因此需要算在播種的地方,因此需要選擇有巨大喬木和冠木,雜草叢生的三種自然環境中。
人參在這樣的條件下,在山林自然生長,等到一定時間後,就會被採摘,這樣的養殖的人參,引起生長在自然環境,人工幹預較少,因此更接近野生人參,因此價格僅次於野山人參。
但事情有利則有弊,由於缺少人工幹預,林下參成長的很緩慢,而且產量也不穩定。為了市場不斷增長的需求,因此人們又研究出了另外一個人工培育品種園參。
園參很林下參不同,是在人工的園林裡面培育,而林下參人工幹預比較少,園參則相反,養殖戶可根據需求,如種植蔬菜一樣通過施肥,灌溉等,讓園參充分的吸收養分,這樣能加快了園參成長,病蟲害較少產量穩定。
不過這樣的培育方法,導致園參外觀和口感如同蘿蔔,所以很多人將園參戲稱為蘿蔔,市面上大多數的人參都是這類為主,包括各種各樣的人參製品。其功效和營養價值如何,是否與野生人參相差無幾,至今仍然沒有一個具體的說法。
但無論是林下參還是園參,其身價都是無法與人參的另外一個品類野山人參相比,都是人參兩者,為何野山人參會備受矚目,而且屢創新高,反而人工養殖的的人參卻越來越便宜呢?
人參在古代都是達官貴人家中必備之物,在古人眼裡人參能起身回生,特別是千年的人參,更是奇珍異寶,野生的人參生存條件極為苛刻,同時還會受到各種動物飛禽的窺視,因此自然生長的野山人參數量極少
而且野山人參在採集極為困難,特別是人參的產地一直在我國的東北地區為主,由於交通的不便,加上山林密布,因此自古以來這裡距離中原地區極為遙遠,
古代人參採集後,還需要進行各種的程序製作,才能保存的長久,但這個過程中難免出現一些消耗,種種作用的相互疊加,導致古代人參運到了中原地區,數量極為稀少,
由於人參具有一定的滋補功效,加上數量稀少,導致人參一直以來價格居高不下,家家戶戶能喝上參湯這樣的東西,也是得益於這幾十年,人們生活的提高經濟的發展,養殖人參不斷的量產。
隨著生產的體系成型,人工培育不斷的增加,導致人工人參出現了三種情況,導致它價格一路走低,
情況一:產量過大,供求關係出現了失衡
由於人參培育比較少,因此早期的價格相對高昂,但隨著市場不斷擴大,參與到人工種植人參的勞動著也越來越多,導致人參產量幾何級的增加,2019年人工養殖人參的產量已經超過了1萬噸,但到了2020年人工人參的產量依然在刷新,這樣一來,導致人參供大與求的情況,為了把人參銷售出去,因此相互之間出現了價格競爭,導致人工人參的價格開始下滑。
情況二:市場競爭,提前布局
根據2020年8月份的數據顯示,為了讓人參賣出一個好價格,許多人生的加工戶,提前了人參的採購和加工工作,這樣一來導致一大批的人參湧入市場,同時之前囤積的人參,也因為市場的關係,投放入市場,這樣巨大的貨量,給人參交易市場造成了很大的衝擊。
情況三:標準嚴格,殘次人參增加
隨著人參市場的不斷蓬勃發展,人工人參也良莠不齊,因此界定人參標準也越來越嚴格,按照現有的標準,一些人參屬於不合格產品,因此導致殘留的情況,
由於人工養殖上,現在還是粗放型發展,導致不標準的人工人參,製作成衍生的人參製品,再次流入市場,這樣一來,也是人參的市場價格的一個巨大的挑戰。
和人工養殖的人參一路走低相反,野山人參的價格卻不斷的走高,甚至屢屢刷新紀錄,可能有人會疑惑,同樣是人參,雖然野山參功效或者會好一點,
但為何卻人工培育的人參要差距那麼大呢?
這裡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物依稀為貴
人參雖然外表都長的差不多,不過由於生長的環境不同,其功效也會有一定差距,近年來為了劃分人參,人們還把它分為四個類別,
當中最頂端的則是千年的野生人參,它昂貴的原因,主要是現在的野外已經很難在發現了,可以說是幾乎沒有,
因此我們日常能接觸到的是次一級的野山參,不過並非長在林子裡的就算是野山參,野山參也是有一定標準的,其標準最重要的衡量就是時間。
按照現在的標準,只有在野外山林中自然生在了15年以上的人參,才能稱為「野山參」,為何以15年為標準呢?
原來這裡是有一個科學的道理,因為經過研究證明,100株的野山參,在野外15年後,能存活率活下來的只有60株,這還不排除自然天氣的影響,還有採集上的失誤導致的耗損。因此真的能成為製品的,最多不過40%。也因此野山參出現了物依稀為貴的局面。
二:生存條件苛刻
野生人參和野山參,對於自然環境是非常挑剔的,上文也說過它們必須選擇特殊的自然環境,要不很難存活,更重要的就是這樣的地理條件,並非處處都是,所以野山參能夠出現的地方即便是廣闊的東三省,產地也不過是寥寥幾處,
這樣苛刻的條件,也導致野人參的價格供小於求,更重要的就是野山參有年限,這就需要一個地方要保持15年以上,有一個適合人參生長的自然環境,這也是一個未知數,因此也成為了野山參價格水漲船高的原因。
三:採收難度大,稍有不慎容易出現耗損
由於以上的原因,野山參產量就少,而其採收也是一個重大的挑戰,因為在野外尋找人參,也是非常有挑戰的事,如果一點都不認識人參的人,即便是一株千年人參出現在你面前,你也只是當它看一株草而已。
雖然參農有豐富的經驗,但他們要尋找野山參也是憑藉運氣和不斷搜尋的毅力,因為人參大多生活在密林中,這些密林草木眾多,要在草木叢中發現人參難度不少,
更重要的就是發現了人參,其採收也是要小心翼翼,因為人參深埋入土中,要將他完好無損的挖出了,而已一些根須沒有破損和掉落,那可是需要耐心和毅力的。即便是一個熟手的參農,一天能夠採收到的野山參也極少,甚至有些時候都是空手而歸。
可見就普通的野山參採收已經很難,如果遇上千年的野山人參,那麼採收就更需謹慎了,為何呢?
因為根據民間傳說,千年的人參會跑,如果你不設法把它給定住,那麼即便是你發現和看到了它,它也會在你稍不留意的情況下溜走。
可是千年人參真的長出了雙腿,會在你眼皮底下悄悄的溜走嗎?
根據東北一帶民間傳說,倒是真的會,人參不但會溜走,還會聽懂人話,但至今都沒有科學的依據來證明,千年的人參能遁土而走。不過當地人再採收野山人參的時候,會不斷念念有詞,棒椎,棒椎。
這種做法的用途,是把野山人參給叫住,讓它別亂跑,同時為了讓千年野山參不溜走,人們還會在它的枝葉上掛上一條紅繩,還有一些會加上一些符紙銅錢等等。
據說這樣一來,即便是千年人參能聽懂人話,它也跑不了,因為紅繩是人生最顯眼的標誌,接下來就是還要在人參的周邊插上小竹棍,給人參圈好一個範圍,
才能拿出工具,一點一點的把人參挖出來,這是最考驗人的耐心和定力,因為挖掘出來的人參品相,直接影響了人參的價格。
話又說回來,在科學角度看來,人參是一種植物,即便是千年嗎,怎麼會溜走呢?
其實千年人參會溜走的說法,古已有之,因此才人們給人參綁紅繩賦予了很多的美好傳說,但其實人們綁紅繩,不過是為了給人參做一個標記。
因為植被眾多的森林裡面,要發現千年的人參是非常巧合的事,如果當時不做一個標記,那麼很容易出現轉個圈,或者下次再來,就找不到人參的情況,畢竟森林那麼大,人參卻很少,一株植被不顯眼,要發現它更是難上加難,
試想一下一株存活了千年的人參,肯定生長的條件很特殊,才不會被動物飛禽等發現,當然還包括人類,因此如果不當下做好標記,要再找回的確很難。
而人們通常發現了野生的人參,都會非常謹慎,並不會貿然動手,也因此需要做好標記,所以紅色繩子並非把人參給固定住,而是給人參做一個標誌,另外一個目的,就是告訴別人,這人參已經被發現了,別再打它的心思了。
那麼為何人們一直會說人參會跑呢?
1,主要的原因是森林裡面的各類的動植物很多,有時候參農一個疏忽,就忘記了原來發現人參的地點,畢竟森林的樹木環境都是相差無幾,很容易讓人迷失。
2,許多動植物都會一草類為食物,而人參的外觀很相似一族草類,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人參會被路過的動物踩踏,導致枝葉斷落。
3,或者被其他參農採收。
因為以上的幾個原因,加上古代科技水平不足,人參產地特殊又偏僻,讓人們對人參了解比較少,導致民間出現了各種採收人參的傳說。而為了阻止千年的野生人參悄悄的跑了,因此人們在發現了它以後,都會試圖用各種方式鎖定人參的位置,其中一路呼喚人參的別稱,還有給人參掛紅繩,吊著銅錢,都是為了更好的找回這株人參。
「棒槌!」
挖參人在放山時,發現了一棵人參,他們就會大喊一聲,然後綁上紅線和銅錢。可一會又發現這棵人參太小了。於是拿走銅錢,只留下紅線。
隔年,他們再次來到這個有標記的地方,本以為去年那棵人參今年肯定長大了,卻沒想到的是,居然找不到了。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原來那棵人參卻好像人間蒸發了似的。
等到第三年,放山時,路經那個山頭,卻又發現了一棵人參,位置好像偏移了一點。
於是,挖參人就猜想,人參長得像個娃娃,它們吸納了山中精氣,而且還有兩隻「腳」,肯定是跑走了,後來又跑回來。這樣一來,「人參會跑」這件事情在挖參人相傳下來。慢慢地,那些當地老百姓也越傳越神乎,外地人沒親身經歷,也信了。
那麼,真實的情況是怎麼樣呢?人參到底會不會跑?我們還是先來了解一下人參吧。
在中國,人參被譽為「百草之王」,「東北三寶」之一。在中國民間的傳說中,人參作用巨大,一碗參湯,經常會讓病人起死回生。當然,這有點誇大了人參的價值。
人生是草本植物,喜歡生長在陰涼的地方,在相關挖人參紀錄片中,我們可以看到,挖參人發現人參時,常常是在長白山上大樹下面的雜草小樹叢中找到的,因為這個環境適合人參生長,既陰涼又通風,如果溫度高於32度,人參的葉子會損傷。
人參一般情況下是在夏天快結束的時候開始結果,紅色的,人們把人參的果子叫做紅榔頭市。
野山參據說5年才能夠長出一個複葉,5~10年才能夠長出完整的五片掌狀複葉,五品葉的人參得80年才能夠長成。千年人參得有七品葉,那可不是很容易見到的事情。
這裡有一個問題,那些挖參人,他們怎麼知道人參的參齡呢?
人參分為地上莖,還有地下莖和根部。每年春天的時候,就是人參茁壯生長的大好時機。可到了秋冬時候,人參地上莖部開始枯萎、脫落,形成了地下莖的蘆碗。要看這棵人參的參齡,就看這個人參有幾個蘆碗。
要挖到千年的人參,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每年長白山上原始森林,挖人參的人一批又一批,那些參齡長一點的,確實很難找到。
不過長白山上的野人參,確實很值錢,跟種植的人參是完全不一樣。這也就是為什麼挖參人總是不遺餘力到長白山上尋參挖參的原因。
發現人參時,用紅繩和銅錢將它綁住之後,才能正式挖人參,這真的是怕人參跑了嗎?
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從頭來理清挖人參的整個過程。這個過程後來也演變成當地一種儀式、一種文化符號。
在進長白山之前,有一個被稱為「把頭」的人,他需要組織人力。把頭就是這一群進山挖人參的人的領導者、組織者、指揮者。既然可以稱為把頭,所以他的經驗是很豐富。選擇好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進山,進山後第一件事就要拜山神,一個是祈求平安、不迷路;一個是祈求能夠挖到大的老的野山參。
為什麼挖參人要拜山神爺呢?這裡有一個傳說:
話說清朝時期,山東一個叫孫良的人,背井離鄉闖關東,來到長白山,準備上山挖人參。在山下的時候,遇到了老鄉張䘵,兩人結為兄弟,上山挖人參。他們是分頭行動,孫良在山上挖了很多人參,晚上回家後,卻不見張祿回來,一連等了三天。於是,孫良進山去尋找兄弟,36天後,仍然尋他不著。後來,又累又餓,死在了一塊大臥牛舌頭旁邊。
臨死之前,孫良用血在石頭上寫著一段話,其中有一句是一「遍山尋覓好兄弟,不見兄弟不甘心。」
後來,進山挖人參的人,路過這裡的獵人,看到這段話,感動他的孝、義、勇,都傳誦他的故事,並將他供奉為山神爺、老把頭。現在每年的農曆3月16日,這是孫良的生日,現在也被稱為「老把頭節」。
拜山神爺,其實我更願意把它理解為挖參人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接下來,挖參人還必須選好臨時駐紮點,因為接下來在山裡挖參的日子,他們得以駐紮點為據點。長白山那麼大,怎麼才能最有效地尋找到人參啊?這也需要技巧和經驗。老把頭他們就會集體商量,根據山頭的特點進行選擇。人參喜歡陰涼的環境,所以那些向陽的山頭,一般情況下不會有人參。
山頭選好之後,挖參人便進行壓山,就是集體行動,排成一排,進行搜索。
發現人參時,要大喊一聲「棒槌!」為什麼要大喊呢?他們是這樣理解的,這麼大喊,人參就有定位住了,跑不了。再用紅繩銅錢將它固定住,這樣人參就被抓住了。我們說是「挖參」,但是挖參人卻不這麼說,他們說是「抬參」。
接下來就是抬參的過程,這個我們就不再贅述了。讓我們重點來看,是不是不用紅繩和銅錢,人參就真的會跑掉嗎?
其實對這個問題,長白山那些專業的挖參人,他們是笑而不語。肯定是跑不了,但為何還有用紅繩和銅錢耍住呢?
首先,紅繩是代表紅紅火火,有吉利喜慶的意思,同時還有闢邪的意義。挖參人進山挖參,除了希望能挖到人參之外,還希望能夠圖個平平安安。所用的銅錢也是有講究,一般都是用乾隆年間,順治年間的,不用道光年間。至於為什麼不用道光年間的呢?我想,可能是後來某一個懂得清朝歷史知識的人提醒挖參人,然後挖參人也聽取了他的意見。
第二個原因,用紅繩串起銅錢,綁住人參,這裡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將人參固定住,便於挖參。通過紀錄片,我們可以知道,這樣用紅繩和銅錢固定住之後,挖起來就方便快捷得多,不用擔心人參在挖的過程中受到損傷。據說野山參挖得越完整,特別是地下的根須,越完整價值就越高。
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宣誓「主權」,也就是告訴其他人,這棵人參已經有了主人了。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行規,在挖參人這個群體中,用行紅繩綁住,做個標記,也提醒其他的挖參人,這棵不能挖了。
現在應該明白了,用紅繩和銅錢綁住人參,不是讓它們跑不了,而是有其他的意義和作用。
人們一直認為人生會跑,主要有以下幾大原因:
主觀方面:人參會通過休眠或假死來保護自己,讓自己好像真的消失了似的。
一個同行的叔叔,是一個專業的挖參人,他說,說人參會跑,那只是一種假象而已。人參也只是一種植物,又沒有腳,它往哪裡跑啊?怎麼跑啊?不過,人參會「裝死」,這也是它的一種自我保護。如果周邊環境惡劣的話,人參就會自動進入到休眠的狀態,就像動物冬眠一樣。短的一兩年,長的5年,甚至還有10年。這就是人參對自己的一種保護的模式,當然,如果周邊的環境受到破壞,比如給它遮陽擋日的大樹被砍了,人參也會朝著好的土壤環境生長,但挪動的速度肯定很慢,所以這就被人們誤認為人參自己會跑。
人參的生長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它跟很多植物也是一樣,秋冬天時會落葉。所以,每年在秋冬天的時候,人參的葉子和莖都萎縮掉。經過雨雪風霜的侵蝕下,也就很難再尋覓到人參的蹤跡了。第二年,挖參人再來尋找之前所做記號的時候,也就找不到了,所以他們就認為人參會跑。
再有一個,人參的根是肉質的,人參枯萎了,甚至根部腐爛了,幾乎不到一個月,它的根部就跟土地融為一體了。這樣的話,挖參人即使將土地挖了,也找不到它的蹤影。
客觀方面:隨著周邊自然環境的變化,山中野獸等動物的有意無意的破壞,讓人參也突然間消失了,就像跑了似的。
小動物的,像蟲子之類,它們會毫不猶豫地吃掉人參的葉子。還有深中的野獸等大一點的動物,它們也許不會吃人參的葉子啊,那怎麼夠它們吃呢,但是它們所到之處,小小的人參也經不起它們的碾壓呢。其實在自然界中,每種植物它們能生存下來,都有它們自己的生存之道,人參也一樣。
好啊,既然葉子都被毀壞了,那麼,我就得啟動自己的防禦機制,不長葉子了,我就老老實實地躲在地下好了。這樣也就出現了一個假象,好像人參真的跑了。
這是動物的因素,還有,隨著天氣、環境、氣候的變化,這些變化也會改變原來適合人參生長的環境。
當時的挖參人缺乏一定的科學認知,人參自己會跑,就這樣一代代相傳下來,反而倒成了真實似的。
剛才我們已經分析了,人參有時候會進入休眠模式,有時候它的根也會腐化。那麼它給人們感覺到好像會跑,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也有可能受到地殼運動的影響,從而影響了自然的環境,也許若干年後也改變了人參原來的位置。
挖參人可能缺乏一定的科學知識,也許,在當時的科技環境下,他們也無法科學解釋人參為什麼會跑?那麼解釋不了的現象,他們就只能「眼見為實」,殊不知,這種眼見為實,看到的也只是一種假象。
人參會跑,就這樣由一代又一代的挖參人傳下來了。那該怎麼辦呢?於是,他們就想到了一個辦法,在挖參的時候,用紅繩和銅錢固定住,寓意為「抓住了」「跑不了」。
也不排除一些不守行規的挖參人,他們破壞了規矩之後,就說出「人參會跑」的傳言。
在挖參這個行業中,如果也在放生時,看到一棵小人參身上綁著紅繩,說明這棵人參有主人了,挖不了。
這是行規,也是幾百年來留下來的心照不宣的規則。
可有些人,他們不遵守這個行規,他們偏偏把人參挖走了。挖走之後,就編出了「人參會跑」這樣的一個傳言。
寫在最後:
古時候,人參確實很珍貴。民間故事中,一碗參湯的價值很高啊。今天,人參也是很珍貴,當然是指長白山那些野山參。
千年的人參會跑,這是子無虛有的事情。當然這個這「跑」,也並非一點根據都沒有,只是用跑來形容人參,太誇張了,也不科學。那是因為當時科學技術低下,解釋不了,才這麼說。
所以,今天我們為什麼要努力學習科學知識,就是為了更好地解釋一些以前的科學盲區,更好地認知這個世界。
如果您認為說得還有點道理,就不要吝惜的點讚!
2017年浙江的一場拍賣會上,一株260克的野生人參,拍賣出了900萬的高價,但這並不是最貴的人參。2018年,吉林省一位老農在長白山挖到一株重達600克野生人參,是目前世界上所出現的最大最重的一株人參,其價值根本無法估量。
俗話說「七兩為參,八兩為寶」,是指七兩重的參是人參,八兩重的參就是難得一見的寶參。600克重的人參,足足有12兩。
要知道,人參的生長速度極慢,如果是野生人參每年最多生長0.5—3克,這株600克的野生人參王,生長年份最少也要200年。
人參號稱「百草之王」,據說千年人參可以幻化人形,東北地區一直流傳著關於人參的神話故事。有的把它當做穿著紅肚兜的小孩子,有的把它當做和善的白髮老人。無論是哪種,在採參人眼中,人參是自然界神奇的「精靈」。
說起採參人,他們長期活躍在長白山一帶,是以採集野生人參為主的人群。在採參人的傳統中,採集人參之前要用紅繩把人參綁住,防止一不留神人參就跑了。
那麼問題來了,人參明明是一種植物,為什麼說它會「跑」呢?
首先,我們先了解下採參人是如何挖人參的
進山挖參,一般由參把頭(採參人的領袖)帶領幾名或十幾名參農一同進山挖參。每次進山都會帶足乾糧和水,一次進山少則十幾天,多則幾個月。
進山之後,每位採參人手裡拿著索羅棍橫挑著前進壓草尋參,按照規矩不能說話。一旦發現人參的蹤跡,立刻大喊一聲「棒槌」。這可不是罵人的話,根據採參人的習俗,喊一聲「棒槌」就會把人參「定住」,緊接著用一根紅繩把人參綁在樹枝上,這樣才算捉住了人參。
挖人參要小心翼翼,不能像刨土豆、花生那樣隨意,人參的每一條鬚根都很珍貴,挖斷一根,人參的價值就會大打折扣。
首先,在人參周圍畫上一米見方的區域,四個角分別插上索羅棍。隨後,採參人點燃隨身攜帶的燻草燻跑周圍的蚊蟲,從四周向中心方向開始挖參。整個挖參過程注意力高度集中,容不得一絲雜念。
等到人參完好無損的挖出來後,輕輕的抖掉上面的泥土,然後用苔蘚把人參包裹起來。整個挖參工作就完成了。
人參真的會「跑」麼
人參作為一種草本植物,又沒有腿,當然不會跑。關於人參跑的說法,主要和人參的生長習性有關。
首先,人參的生長條件十分苛刻,當溫度小於10℃或大於30℃時,人參就會停止生長,進入一種休眠狀態,甚至在遭受到非常惡劣的情況後,還會進入一種「假死」的狀態。
人參一般在夏季發芽,稱為越冬芽,越冬芽在第二年春天開始破土生長。如果越冬芽被昆蟲、野生動物啃食掉,那麼人參就躲在土壤裡不再破土生長,直到一年或者數年後才會重新發芽。這其實是人參自我保護的一種機制。
有時候採參人發現一株未成熟的人參,明明做好標記,準備第二年或者幾年後再採,可等到採參的時候只找到了標記點,卻沒有發現人參的存在,這就給採參人造成一種人參會「跑」的假象。
採參人為什麼會在人參上綁紅繩
原因一:做好標記,方便以後採參
前文提到過,採參人上山挖參時,難免會遇到年份不夠的人參,這樣的人參挖出來的價值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為了效益最大化,採參人一般會第二年或者過幾年再來採參。
可是深山之中放眼望去全都是樹木,加上人參長的本來就矮小,幾年後很難準確的找到人參的位置。這時會在人參上綁上紅繩,做一個明顯的標記,只要記住人參的大概區域就可以了。等到幾年後,在這片區域尋找那一抹紅色,比漫山遍野尋找人參更容易的多。
原因二:宣示主權
進入山裡採參的可不止一批人,難免會碰到同行。採參人在年份不夠的人參上綁上紅繩,有一種宣示主權的意思,其它採參人看到,就會明白這株人參有主了,主家想養幾年再來採參。
通常情況下,紅繩上都會系上一枚或數枚銅錢,銅錢上有記號,標明是誰家的,行業內一眼就能看出來。這其實是採參人之間一條不成文的規矩。
當然,也有一部分不守規矩的採參人,無視紅繩標記,不管不顧,只為自己的利益把人參挖走。
原因三:綁紅繩是防止挖參時破壞人參
綁紅繩是為了給人參起到固定的作用。在挖參的時候,紅繩中間部位纏繞在人參上,紅繩兩端綁在人參旁邊的樹枝上,三者成一條直線略微繃緊。這樣就會避免採參時,因為倒伏而折斷人參的根須。
人參的根須一旦折斷,整根人參的價值大打折扣。所以說,挖參是一項細緻活,要求手穩、心穩、性子穩。
原因四:紅色顯眼,防止人參被踩壞
人參喜陰不喜陽,在高大喬木的遮擋下,人們很難發現人參的存在。再加上人參是一種纖弱的草本植物,在雜草叢生的環境中,很難去辨認。一些進山砍柴、打獵的人難免會從人參的地方經過,導致人參被踩壞。
採參人在人參上綁上紅繩,紅色在以綠色為主的山林中還是很顯眼的,其它進山的人看到紅繩後,就會明白這裡有人參,儘量避開這塊區域,以防人參被踩壞。
說在最後
老人們常說人參會跑,從科學的角度來講,其實是人參休眠的特性,也是人參自我保護的一種機制。以前的人們對人參的習性不了解,加上民間流傳很多關於人參的神話,才讓人們誤以為人參會跑。
挖參並不是一項簡單的動作,它包含著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對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對生命的虔誠。
挖參,挖的不止是人參,還有對萬物之靈的敬畏,也是一種專心做事的態度。
在吉林省白山市撫松縣北崗鄉曾經發生過一件事,老李太太養了一頭牛,一天下雨無法放牛,老李太太就到附近山上割了一捆草來餵牛,竟在草中發現了十多棵野山參,老李太太不敢相信,於是帶著丈夫到割草的地方繼續尋找野山參,可是夫妻倆搜遍了每一寸土地,可別說十幾棵野山參,就連一棵人參都沒有找到。
其後北崗鄉於華春、趙永成兩位漁民到了河邊搭了個地戧子,準備先住下了,第二天再去捕魚,可深夜兩人睡著之後,於華春聽到有人說話,他走過去一看,發現在一片蟄麻塘子裡傳出了這個聲音,一個說「我讓一個老太太割了頭,要不是跑得快就沒命了」,另一個說「這地方也不保險,有兩個放山的人來了」,「放山人來了我也不怕,我會脫身」。
於華春突然被驚醒,醒來之後才知道這竟然是一個夢,天亮之後,他就對趙永成說「今天不抓魚了去放山,兩人進了山裡,果然看到了一片蟄麻塘子,發現了一棵大山參,可在人參莖葉下面卻沒有主根,兩人白歡喜了一場,趙永成說「這麼好的人參秸子怎麼會沒有人參?」
於華春說「看來人參會跑啊」,老李太太和兩位放山人的故事交口相傳,老李太太割牛草把人參秸子割了,人參跑到蟄麻塘子裡又遇到了於華春和趙永成,可是人參還是脫了身,這個故事就是當代人參會跑的源頭。
其中所謂的放山就是採摘人參的過程,從事放山的勞動者被叫做放山人,放山人會把夢境作為人參故事的素材,白天搜尋人參的遭遇甚至奇遇都會演變成古老的神話,比如放山人曾聽見幾種鳥的鳴叫很有特點,循聲就能挖到人參,於是總結「有棒槌鳥叫的地方就有野山參」。
其實有人參鳥叫就有人參的說法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因為人參到夏季長出人參果,人參鳥喜歡吃人參果,所以雄鳥發現人參後,就會不停的鳴叫,吸引雌鳥來共食,因此放山人跟著人參鳥的叫聲,自然就能發現人參。
此外,老鼠也喜歡吃人參果,而蛇又喜歡吃老鼠和小鳥,所以聰明的蛇會躲在人參附近等鳥或老鼠來吃,此時蛇就突然鑽出來捕食獵物,所以大蛇護參的故事也就由此誕生。
關於人參會跑的故事千奇百怪。究其原因與人參的非凡功效和神奇的自然現象有關,很多人覺得人參可以起死回生,延年益壽,返老還童,實際上從古至今人參都是一種寶貴的藥材。現在也要有很多用人參急救的案例,人參的醫療休克功效,保健功效已經得到了國內外很多專家的認可。
2012年,撫松萬良鎮有一個人參專家蘭希海先生收購了一棵70年的野山參,沒想到這棵山參竟然從一棵變到了一兩棵,當時馬島山上的放山人描述了這個現象,他在一個爛倒木旁發現了這棵大野山參,挖的過程中發現人參主根下部斷裂,斷口處長了疤痕,不知道受了什麼傷害,再往前挖,看見了一根人參須子,須子明明是從大山身上斷掉的,可是在斷口處又長出了新的蘆頭,變成了一個單獨的人參,放生人查看現場就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原來若干年前,這棵大樹被風吹倒,其中一棵枝杈鑽進了土裡,將野山參主根扎斷,斷掉的人參須子經過多年的休養,變成了一個蘆頭,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參,這說明人參的生命力十分頑強,人吃了人參,自然也會受益。
這也說明「人參會跑」其實並不存在,很多故事將人參神化,一些老人看到人參之後,發現沒多久之後不見了,這主要有幾個原因
1、人參腐爛
很多人參年頭過久,導致中間、四周只剩下一層皮,下面獲得的營養供給上面的枝葉,所以從地面上看感覺人參是好好的,但當你拔出來一看,卻只剩下了一層皮,所以放山人會戲稱人參跑了。
2、記錯了地方
人參是一種植物,它並不會跑,有一種原因是放山人參很艱難,尋找到一棵人參後如果覺得小,就要等它大一點時再來挖,可是回來時被其他人踩走了或者記錯了地方,找不到原先的那一棵人參,於是就會覺得人參可能跑掉了。
3、人參休眠
當環境好的時候,人參會自然生長,它在地上和地下都會生長,但有時遇到惡劣環境或蟲害,人參就會開啟休眠模式,躲到地下三四年都不會出來,所以在採人參的時候,會在人參上繫上紅線,這根紅線就證明這裡是有主的,其他人看到後就不會隨便拿走,下次再來,還能在人參休眠的地方挖到它。
根據上面的故事,我們也能知道,很多放山人在挖人參的時候會格外小心,有經驗的放山人在遇到人參時,甚至會大喊一聲「棒槌」,如此增強放山人的信心,覺得人參就此被定住,再也不會跑了,隨後再系上小小的紅繩,小心翼翼的挖掘,這是對人參的一種保護。
人參不過是一種普通的草本植物,和其他植物並沒有區別,它也會進入萎縮期,在特定時間內人參的葉子枯萎,根莖也隨之枯萎,這時人們很難發現人參的蹤跡,再加上老鼠等動物的啃食,幾天之後人參就不見了,這時就會給人造成人參會跑的錯覺。
當然,很多人覺得人參會跑也是因為人參的外形比較像人,所以人們對人參賦予了更多人性化的思考,覺得它並沒有離開,但其實人參在生長的過程中根莖和枯葉到了冬天埋入地下,所以有時候寄上的紅繩也會不見,是因為這些紅繩和人參根莖一塊轉移到了地下。
在古籍中曾有記載「下有人參,上有紫氣」,人參作為「有靈性」的植物,跟天上的星星和自然界都有關聯,如此才能生長,所以千百年來人們對人參的神秘和神奇,往往是通過想像展開的。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應用人參的國家,在5000年的歷史中,人參故事隨之流傳,從太行山區傳遍全國,人們賦予了人參更多的想像,催生出了無數感人的故事,人參文化也成為了中國悠久文化的載體。
人參故事永遠不會消亡,人參產業也隨著人參故事的傳播而日漸壯大。人參的魅力源遠流長,沒有人會忘記這株神奇的植物。
相傳很久以前,有祖孫二人上山挖野山參,不知翻過多少山終於找到一棵野山參,爺爺用紅布條系上之後,祖孫二人慢慢開挖。眼看快挖出來了,人參突然跳起來了,瞬間不見了。
孫子心情非常沮喪,爺爺卻出聲安慰他沒事,隨後二人收起工具開始往回家的路上走去。
當走到半山腰時,爺孫兩人突然看見一個二十歲左右的身穿紅衣的妙齡女孩在趕路,孫子從沒見過如此美麗的女孩,眼睛都直了,呆呆地看著女孩。
然而這時候,爺爺卻眼睛一亮,快速上前抱住了女孩,孫子不解,這時,只見這女孩掙扎著慢慢地變成了一棵野人參,孫子定神一看紅布條,才恍然大悟這就是跑的那顆人參。
以上就是我小時候爺爺經常說給我的一個故事,聽的次數多了,我總是認為人參長大之後會成精,甚至修煉成仙。人參在我小小的記憶中是一種神秘的存在。
關於人參
人參又被稱為」百草之王「,是我國東北著名的三寶之一,人參喜溼喜陰涼,涼爽而溼潤的氣候對其生長有利。耐低溫,忌強光直射,喜散射較弱的光照。
人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於海拔500到1100米的森林當中,因為它根部肥大發達,有分叉,形狀似人,所以人們叫它人參。
人參的生長速度非常緩慢,野生人參一年能長0.5—1g左右,即便人工精心種植的人參也只能長8—10g。可見其珍貴。
人參的葉子在前6年,每年都不一樣,一年生人參有一枚三片小葉的複葉,兩年生的是五片小葉的複葉;三年生的是二枚五片小葉的複葉。
四年的是三枚複葉,五年的有四枚複葉,六年的有五枚複葉,有時也有六枚複葉。
六年以後人參的葉數就不再增加,哪怕是那些上百年的人參,每年也只生五枚或六枚複葉。
所以在醫學上一般認為6年左右人參到成熟季節,營養成分到了一個高峰,再長大就只是個頭體積的增加,而不是營養成分的增加。
所以小夥伴們記住,買人參就買6年生的最划算,那些花了大價錢買了10年生甚至20年生的人參以為更補的人,我只能說是有錢任性哈。
採參人如何採參
我們國家的人參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吉林、遼寧最多,所以在當地有著一群以採參為生的採參人,在長年累月的採參中,他們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採參流程。
1、跪拜
採參人在進山挖參之前,有一項規矩要遵循,那就是跟著現任把頭去跪拜去世的老把頭,這同時也是祈求前輩的保佑,畢竟東北的山林中時常有野獸出沒,保不齊自己倒黴就遇到一條,那就是羊入虎口,自身難保了。
2、尋找
尋參的過程中,尋參人會使用索寶棍壓草尋參,整個過程是嚴謹發聲的,因為害怕被人參聽到,就會嚇跑它。當第一時間發現人參時,要立刻大聲呼叫「棒槌!」,這樣人參就會被「定住」。
3、採參
喊參後要用草帽把人參蓋起來,這樣人參眼睛被蒙住就跑不掉了,然後要用一根紅繩把人參綁在樹枝上,到這裡就算捉住了這隻人參。
4、挖參
挖人參的過程更是慎之又慎,為了確保挖出所有的人參,光大大小小的工具就有二十幾種。挖人參的時候一定要特別注意,因為只有根須完整的人參價格才是最高的,一旦有根須折斷,價格將大打折扣。
挖到人參之後,大家就可以興高採烈地回家了,因為人參價格不菲,所以往往一根人參就能供得起一個家庭幾個月的生活費用,支撐起了很多採參人的家庭生活。
千年人參真的會自己跑嗎?
我們在電視劇中經常可以看到人參上千年之後就可以蛻變為人,從此脫離土地的束縛,自由自在地行走在世間大地上,那麼千年的人參真的可以成精自己跑嗎?
作為一個堅定的唯物主義者,這個世界上當然沒有所謂的神仙,別說人參幾乎不可能生長千年,即使生長千年它還是人參罷了,怎麼可能修成神仙呢?至於人參會跑,其實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罷了。
1、被野獸吃掉或者踩壞
人參一般生長在深山老林中,只有這樣人跡罕至的地方,人參的生長才不會受到人類的幹擾,但這樣的地方同樣是動物的天堂。
人參本質還是一種草本植物,保不齊路過的小動物看到之後順口就吃了下去,或者不小心踩到人參將枝葉踩死。
而採參人不可能經常去深山老林中觀察人參的生長情況,往往可能一年才過來一次,這樣等待第二年來之後才發現去年發現的人參找不到了,就會誤認為是人參自己跑了,其實很可能是被路過的小動物吃掉了或者踩死了。
2、紅繩標記不見了
前文說過一般只有6年以上的人參才算成熟可以採集,那麼如果在山中發現了6年以下的人參怎麼辦呢?挖了吧,賣不上價,不挖吧被別人挖走怎麼辦呢?
在這個情況下,採參人一般會在人參身上系個紅繩,作為標記,這樣即使別人看到之後也知道這個人參是有主之物,從而」手下留情「。
然而在繼續生長的過程中,人參會發生艼變,也就是主參體腐爛,只有一個須條端部的艼也就是側根,會逐漸演變成主要參體。
但參蘆還與之連接,只不過相對位置改變了,有時候甚至會移動5cm以上,所以會被誤以為是人參自己跑了。
3、人參有自我保護機制
人參其實自己有一套保護機制,當溫度小於10℃或溫度大於30℃時,人參將進入休眠的狀態,類似於動物的冬眠,以此來躲避外界惡劣的生長環境。
休眠的時候,人參的葉子還有根莖都會萎縮埋在地底下,減少對自身的消耗,等到溫度合適的時候又會長出來。
這樣來來回回地往復,原本系在人參身上的紅繩早已經不知所蹤,所以會給採參人一種假象就是人參自己跑走了。
4、被其他採參人挖走了
前文說過,在人參身上系一根紅繩就是宣示這顆人參的主權,告訴別人這顆人參已經有主了,大部分採參人都準守著這個規矩,但是總有一些人喜歡破壞規則,將別人的人參據為己有。
但在深山老林,又不可能安裝上攝像頭,自然沒法確定到底是誰挖走了人參,所以當採參人發現自己標記的人參沒有了之後,自然會認為是人參自己跑走了。
總之,人參會跑只是一個美好的神話故事罷了,是一個流傳千年的謊言,但這個黃樂壇卻帶給我我們的童年無限的快樂,是我們最美好的童年記憶。
寫在最後
人參會跑只是一個民間傳言罷了,其實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畢竟植物深植於大地,怎麼可能會跑呢?至於人參千年成精更是古人杜撰的一個謊言罷了,大家覺得呢?
剛解放那會有一年輕人,在大興安嶺地區發現了一株野山參,喜出望外。他在旁邊的樹幹上砍了個橢圓形的標記,到六七月份去抬參的時候,這棵人參跑了。三年後路過上次砍標記的樹幹,又發現了那株人參,過幾天和朋友一塊去抬參,那株人參又跑了。幾年後在標記附近又發現了那株人參,這次他當心了,連夜找朋友幫忙抬參……
人參會跑這個說法古已有之。有人說人參不會跑,有人說會跑。到底會不會跑?現在結合人參的特性來弄明白這個問題。
人參的外形、產地、習性、功效、價值和價格
外形。人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達60釐米;根莖短,主根紡錘形;掌狀複葉3~6輪生莖頂。
產地。分布於中國、俄羅斯和朝鮮;在中國分布於遼寧東部、吉林東半部和黑龍江東部。一般生於海拔數百米的落葉闊葉林或針葉闊葉混交林下。
習性。喜質地疏鬆、通氣性好、排水性好、養料肥沃的砂質壤土;喜陰,涼爽而溼潤的氣候對其生長有利;耐低溫,忌強光直射,喜散射較弱的光照。
功效。人參的肉質根為強壯滋補藥,適用於調整血壓、恢復心臟功能、神經衰弱及身體虛弱等症,也有祛痰、健胃、利尿、興奮等功效。
《神農本草經》記載原文:
人參,一名人銜,一名鬼蓋。味甘,微寒。無毒,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生山谷。
價值和價格。2017年12月4日,浙江烏鎮參展的野山參「人參之王」拍賣到900萬元,該野山參淨重65克(一兩等於50克),經估算鮮體重量應該在260克左右,比黃金還要貴上百倍,參齡達180年以上。當然這麼貴的參是野山參,人工種植的人參價格便宜多了。
有人說人參會跑,發現人參得在人參上系一根紅繩,最好在紅繩上上再掛一枚銅錢。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那些常年跑山,靠山參生活的把頭,都對遇到山參要綁一根紅繩的說法深信不疑。
大概是因為山參價格昂貴,錯失的話太可惜了,找到就該做好標記吧。系紅繩可以在地形類似的林子底下儘量不丟失發現的山參。
老把頭為了讓小把頭們記住不要粗心大意回頭找不到山參了,就用系紅繩吉祥的迷信話避小輩們犯錯。
人參是怎麼跑的
其實就算是系紅繩人參還是會跑的。人參跑不跑和系不系紅繩關係不大,但是多少有點作用,只是容易再次被找到而已。
1.莖葉萎縮,不綁紅繩容易找不到
人參是上邊有莖和葉,下邊有塊根,咱們平時見到的人參都是人參的塊根。人參喜歡陰涼的環境,在大樹下的草叢中生長,和薄荷一樣討厭陽光直射。溫度超過32度,人參就受不了啦,葉子就會萎縮。所以找山參不能在路邊找,得到雜草多,人跡罕至的林子下的草叢裡找。
在樹蔭下不得光的地方生長,自然是生長極為緩慢,很多年才長出一點點莖葉,特別脆弱,陽光一曬,就會萎縮,溫度一高也會萎縮。有經驗的人找人參都是早上和黃昏去,那會的人參比較舒展,容易被人發現。
最佳的尋參月份是每年的六七月,這時候的人參頭部有一束紅色的球狀花,比較容易被發現。收人參的商販大都在六七月份下來收參,會根據人參的紋路和珍珠疙瘩判斷是不是林子下面長出來的野山參,和人工種植的價格差距很大。
根據人參長在林子下又容易萎縮的特點,一旦不綁紅繩,下次再進林子,到處都是一樣的地形,就容易弄錯地方。偶爾找對地方,因為山參莖葉萎縮了,從地表不容易找不到人參。又因為野山參太值錢了,得而復失就是失去一筆不小的財富,容易久久不能釋懷,經歷的人多了,越傳越神,就有人參會跑的說法了。
2.塊根徹底腐爛,就是綁繩也「跑」了
山參是分品級的,不是正規的品級,只是尋參人根據經驗,有幾個枝杈就叫幾品參。這裡的枝杈不是葉子,枝杈必須是從主莖上發出來的,每個枝杈上一般都帶五片葉子。剛長出來的山參特別小,可能是三四片葉子。人參的莖部特別脆弱,容易斷。
有時候發現一株野山參,要是沒那麼偏僻,就直接挖走了。要是地方特別隱蔽,山參又特別小,有些人就想著再養幾年回來抬參。用一根紅繩系住野山參,再把紅繩系在旁邊的草株或樹上,希望通過一根繩子把山參看住,避免它跑掉。
幾年後回來找的時候,發現山參已經不見了,把黑土層翻開也找不到當時發現的野山參了,只留下一根已經快要腐爛的繩子。
前幾年東北一位女士賣鮮參,當然她們夫妻賣的不是野山參,野山參每年出現在市面上的貨據說也就幾斤而已。張女士用半個皮箱那麼大的紙箱,把剛挖出的人參用塑膠袋包裝後放紙箱裡,再用氣墊填充紙箱,不可謂不用心。
當時我也定了一根,郵寄到我這時,打開後發現人參軟塌塌的,都腐爛變質了。她又補郵了一根,這次她學能了,不敢包裝太密閉,在塑膠袋上打好多孔,收到貨發現鮮人參已經變成幹人參了。第三次他從老把頭那裡學到用苔蘚包裹人參,再用樹皮包裹苔蘚。收到貨後確實是鮮人參,一點沒腐爛也不顯得乾巴巴的。
人參莖葉脆弱,塊根容易腐爛,這是系紅繩的人參也會跑的另一個原因。有小動物從周邊經過,把莖葉絆斷了,恰好又是雨季,這個時候下雨要是把山參泡了,因為沒有莖葉和空氣連接了,容易腐爛。
3.被野生動物吃了,不只是人參,綁的繩子可能都找不到了
記得我家的一隻小豬有病了,它老是想往山上跑,我老是把它往家裡趕,奶奶說:小豬想自己會找草藥治病,把它放了,讓它找草藥吃。
幾天後小豬活蹦亂跳的在野地裡跑著玩,我們一家子費了老大勁才把它抓回來。在小豬的不屈叫聲中,我知道動物自己會找草藥。這就像你想吃什麼就是體內需要什麼一樣,想吃肉就是該補充蛋白質,想吃水果蔬菜就是體內缺維生素了。
人參全身都是寶,可能哪只野生動物需要補一補,把塊根給挖走吃了,說不定繩子都能帶走。這個時候就是綁什麼都不好使的。
開頭那株人參反覆跑了又回來,到底是什麼情況?
其實就是地表上的莖葉斷了,人參發了新杈,長出來新的人參株,還是原來的塊根。
原來人參莖葉斷掉的話,如果在山地斜坡處,下雨也不容易積水,塊根不會腐爛,人參會進入「睡眠」狀態。經過幾年的療傷,它會在斷掉的莖部下邊再發出一個杈,長出新的人參莖葉,只是人參生長緩慢,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幾年時間。新長的植株就在以前的植株旁邊不遠處。
他找來朋友把這株野山參抬下山後,收參的人看到人參後,說這株參斷過兩次莖。他很驚奇,一問才知道人家就從人參的塊根形狀就能判斷哪裡是以前斷的根莖接口。這就像樹苗折斷後,旁邊會長出一根彎脖子的新枝幹一樣。
為什麼叫抬參不叫挖參呢?
這是因為人參在六七月份才最適合挖出來賣,如果提前發現,會把周邊半平方土米麵積,十多公分厚的土層整個起下來,放到板子上抬下山。用苔蘚蓋著土層先養著,到六七月份挖出來用苔蘚包著賣出去。
寫在最後:
人參是植物,是不可能會跑的。紅色就像紅燈一樣是最容易被人看到的顏色,怕小輩們不聽話,人參又太值錢了,有些尋參人幾年才發現一株人參,失去的話可能命運都改變了,所以就用不綁紅繩人參會跑的說法讓他們用心對待。其實綁了繩子的人參被野生動物吃掉的話,也會消失,但是綁紅繩總歸是最淳樸的避免損失的方法。最後補充一句,人參這種大補的東西,吃多了對身體也不好,正所謂過猶不及,記得《平凡的世界》裡有個人就是舌苔發黑,老是感覺身體不舒服,一位老中醫看了一下,告訴他是人參吃多了,後來它不敢多吃了,身體也就好了。
聽老人說,以前去深山老林採參,除了要系紅繩以外,兩端還要各拴住一串銅錢,這叫「棒槌鎖」。
這是為什麼?難道千年人參真的會遁走不成?
否則幹嘛沒事系紅繩銅錢將人參「鎖住」,直接採了不行嗎?
下面就一起看看在我國藥文化中,享有崇高地位的人參,到底有什麼秘密!
簡單了解下人參的一些知識
人參又被稱為「黃參」、「地精」、「神草」,是「東北三寶」之一,其中以長白山的人參最為出名。
人參是雙子葉植物五加科人參屬的一種草本植物,通常3年才開花,5~7年才結果,值得注意的是,人參對環境的要求非常高,由於它的葉片沒有氣孔跟柵欄組織,無法有效鎖住水分,而且葉片會被高溫陽光照射所灼燒,所以人參最喜歡的是散射光,也就是林下透光率在10%~15%左右。
再加上人參的光合作用比較慢,這就導致人參的生長十分緩慢,在野外環境下,人參要增長一個複葉,往往需要好幾年,如果土壤肥力下降,或遇到其他生物啃食,它還會進入休眠期,總之就是「長得慢」,就算在人工種植環境下,人參一年才增加一個複葉。
出於對溫度、陽光、水分的苛刻要求,人參通常分布在北緯33度~48度之間,海拔高數百米的針闊混交林或落葉闊葉林下,例如我國東北三省的密林深處。
成熟期的人參一般高半米多一點,除了眾所周知的根部可以入藥外,它的花、葉、果實也可以被加工成各種產品。
人參是如何成為「百草之王」的?
早在漢朝,人參就被列入了《神農本草經》中,此時的人參,跟其他100多位藥材的地位並無區別。
就這樣一直持續到了宋朝,人參除了藥物的角色之外,還偶爾充當一下「乾貨」,就像今天的枸杞一樣,泡水喝是主流,直接吃也可以。
歷經這麼多年,人參並沒有多大的「發展」,直到遇見了李時珍的父親。
李父對人參的療效十分崇拜,並且還專門寫了《人參傳》,文中猛誇人參的功效,就跟神藥似的,後來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認為人參的藥效頗有不凡,至此,人參在「藥界」的地位,終於超過了其餘100多種藥材。
由於李時珍的宣傳,導致後面的朝代對人參十分痴迷,到了明朝後期,中原本土的人參都快被吃光了,甚至高緯度的女真族還做起了暴利的人參貿易。
到了清朝,大傢伙對人參的痴迷熱度有增無減,達官貴人有事沒事就得吃些人參,不管是泡茶還是烹飪做輔料,這就導致人參的價格翻了好幾番。
到了現代,老百姓依舊把人參看作是「百草之王」,但客觀的說一句,人參的營養價值,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誇張,同樣情況的還有「太歲」。
千年人參會「跑」嗎?否則系個紅繩綁住幹嘛?
採人參的歷史大概有2000多年,正如上文所說,剛開始也沒那麼瘋狂,但在李時珍宣傳一波過後,市場對於人參的需求便急劇增加,於是衍生出了越來越多的「採參人」。
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規矩,採參自然也有,當採參隊伍發現人參後,就會用紅繩綁上,並且兩端各扣一枚銅錢,這就是棒槌鎖,在東北這邊的也許聽說過。
為什麼要用紅繩銅錢綁住人參?
首先野人參大多長在密林深處,考慮到人參對於光照的要求,所以它生長的地方,基本都是非常幽暗的,而且森林表層又都是灌木或各類草本植物,顏色又以綠色居多。
可以設想一下,天還沒亮就進山的採參人,在勞累了一番過後,突然驚喜的發現了一株人參,但並不能立即採摘,為了方便做記號,在充滿綠色的森林深處,用紅色來當標記那就再好不過了。
值得多說一點,首先發現的人參年份可能還不達標,所以就先做個記號,過幾年再來挖,此外,採參人進山不可能只挖人參,畢竟野人參珍貴且稀少,所以整支隊伍還要挖其他山貨,如果剛開始就把人參給挖出來,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很容易對品相好的人參造成二次破壞,到時候價值就會大打折扣。
等山貨挖得差不多,歸程時再對人參進行採摘,這樣就保險很多。
說到底,人參只是一種植物,為什麼傳聞人參會「跑」?
就我個人猜測,假設張三在1號發現了A人參,結果10號再去時,發現A人參不見了,其實張三是走錯地方了,畢竟深山密林中方向不易辨認,且環境基本大同小異,走錯地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而且人參很容易遭到森林中其他動物的啃食,導致過段時間再去,也會發現人參「不見了」。
還有一點,人與人傳話之間,很容易添油加醋,就比如在人參上綁根紅繩,北方人可能都知道,綁紅繩銅錢除了方便辨認以外,還有可以討個喜頭的說法,但這個行為傳到了南方,再加上人參形狀跟人有點相似,所以在添油加醋之下,南方朋友可能就覺得,這人參是不是會「跑」?
所以這一切都是誤會,人參就在那,它並不會「跑」。
為什麼同樣是人參,野人參價格昂貴,園參卻論斤賣?
2021年5月7日,一位62歲的韓國大媽在慶尚南道鹹陽郡德裕山的海拔700米處,挖到了一顆野山參,經過專家鑑定,這顆野山參的年齡起碼在100年以上,估價為9000萬韓元,差不多51萬人民幣。
野山參為什麼如此昂貴?
首先野山參對環境的要求十分苛刻,此外,近些年人類的發展難免會對自然環境產生破壞,而且我國很多朝代都十分痴迷於野山參,再加上野山參生長緩慢,這些因素加起來,就導致野山參數量本就十分稀少,物以稀貴為,再加上熱度很高,所以價格自然就十分昂貴。
而園參是參農在合適的環境中,大批量人工栽種的,就跟種莊稼一樣,品種不一樣,數量多,生長周期短,所以園參在市場上有很多貨,論斤賣不足為奇。
要囉嗦一句,人參的功效並沒有那麼誇張,它所蘊含的營養物質,在其他食物也存在,但野山參由於過度採摘,整體數量已經十分稀少,所以野山參被列入了我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藥材物種名錄》,大家千萬不要隨意去深山老林中採摘野山參,本身進山就很危險,而且野山參在我國屬於保護物種,千萬不要做違法的事!
——END——
我也聽說過這個事,千年人參會跑,但我始終不相信,後來我才知道,原來千年人參會跑是這麼個原因。
參農到山裡去挖人參,找到人參後,都要在人參上綁上一根紅繩。參農說,這人參是一個非常有靈性的植物,你如果不拴個紅繩,轉眼間,它就會跑掉了!
其實,這些說法,都是參農自己總結出來,人參要長到一千年,是很難的,自古大山裡就有無數的參農在挖參,即使有漏網的參,也不容易長到千年。
就算長到千年的參,它也不可能跑的,那為什麼參農要這樣說呢?給發現的參繫上紅繩,是因為,山裡的人參是生長在野外山上,大都長在草木之間,很不容易發現,好不容易找到一株,就要趕緊綁上醒目的紅繩,要不然,你再回頭來看,都是綠色植物,你就不好找到了,就好像它長著腳跑了似的。
因此,很多人真的以為綁紅繩是為了不讓人參跑,那就錯了。
參農之所以這樣說,主要是有兩個原因,一是遠古時代,山裡參農的生活很辛苦,他們很迷信。靠山吃山,這人參就是他們生活的來源,為了保護山裡的人參,他們就編一些帶有神秘和迷信色彩的事來,告誡外人,人參是有靈性的,不可亂來。二是也代表了古人對大自然的一種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