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中,馬保國就是一個笑話,是人們茶餘飯後閒談的話題,其實很多人不知道,馬保國是一個白手起家的商業天才,看完我說的話,你就會明白他到底是不是個笑話。
1970年,馬保國參軍入伍,在參軍入伍後,馬保國發現軍體拳,拼刺刀有缺點,還提出了改進措施,受到了部隊的重視。
1976年馬保國復員回家,進入南陽氮肥廠,成了一名普通工人。
1977年,國家恢復了高考,當時的錄取率只有5%左右,馬保國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南陽師範專科學院。
從南陽師範專科學院畢業後,馬保國又考入了西安公路交通大學(長安大學前身),就是在這裡,馬保國結識了物理教授兼形意拳大師尚濟,在尚濟的指導下,通過力學原理,馬保國練成了接化法。
從西安畢業後,馬保國回到了南陽,成為國企裡面的中層幹部,雖然也算是一名小領導,但馬保國經濟條件也並不好,有時候兒子的學費都是找戰友借的。
2001年,馬保國所在的企業進行改制,他成了一名下崗工人,這時候的馬保國並沒有氣餒,他深知知識改變命運的重要性,到處借錢,舉債十幾萬讓兒子去英國諾森比亞大學讀書,他去陪讀。
他兒子在英國讀書的時候還同時打兩份工,要不打工連房租都交不起。
在英國的馬保國想用自己的拳術來改變生活,可那時的英國,一提起功夫,就是李小龍,成龍,李連杰一類,
他的拳術在英國人眼裡,就是只能養生,跟實戰根本沾不上邊,而且馬保國還不會英語,也沒有什麼名氣,更沒有太過人的武術招式,他想去招生教武術,壓根就沒有人搭理他。
後來,馬保國就穿了一套復古的唐裝,在街頭表演耍把式打太極,或者到處發傳單招生賺錢,有人要想跟他學功夫,他就收點學費,當時他的太極拳之所以能忽悠英國人,只靠一個常規招式就是-推手。
通過借力打力,把人往後使勁推,英國人一看,這功夫厲害,慢慢的就有人來學了,馬保國還很會營銷,靠著各種營銷手段包裝自己,他在英國慢慢有了名氣,想來學功夫的人也多了起了。
2004年,他在英國成立了渾元太極協會,還在德法兩國設立了分會,成為會員後,一節課收費80英鎊,相當於600人民幣,要知道在那個年代,去廣東打工一個月也就幾百塊錢,就是從這裡開始,馬保國發現了巨大的商機。
他存了半年的錢,請了英國MMA格鬥冠軍皮特,還有無限制搏擊冠軍託尼,拍了一個宣傳片,在宣傳片中,馬保國輕輕一下,就把這兩個冠軍一把推飛了出去,這個宣傳片在英法德三國各大媒體平臺二十四小時不間斷播出,從這以後,在宣傳片的狂轟亂炸之下,馬保國也成了當地知名人物,人們都以為他有真功夫,也成了人們眼中的功夫王。
前來拜師的人絡繹不絕,就這樣,他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2007年,馬保國兒子畢業後回國,馬保國也跟著回了國,不知道是錢花完了,還是一直閒著想找點事做。
2013年,馬保國又開始在國內重操舊業,有經驗有錢的馬保國,再加上懂管理的兒子,渾元太極的勢頭一下就起來了,兩年後,馬保國又在上海成立了渾元國術館,普通課程5800,周末7800,課時75小時,一對一私教1000一個小時。
趁著國術館招生,馬保國又開始給富商講課,有在英國打敗MMA冠軍的經歷,又懂得如何營銷,前來聽課的富商大把,馬保國又賺到了在國內的第一桶金。
後來的事,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了,馬保國到處約架,沒想到這次約好的對手拉肚子沒來,臨時換了一個業餘愛好者,這個業餘愛好者根本不認識馬保國,主辦方也沒有說,他還以為是真打,結果就30秒,馬保國被KO。
就這樣,馬保國成為了人們的笑話,雖然成為了笑話,但是馬保國卻並沒有輸,就是被KO以後,馬保國以前寫的兩本書《我在英國教功夫》和《尚濟形意拳練法打法實踐》,本來只買30一本,好幾年都賣不了幾本,被KO以後,這兩本書被炒到了200一本,還供不應求,馬保國賺的是盆滿缽滿。
不僅如此,在各大平臺,關於馬保國的各種惡搞,各種段子層出不窮,其實這也是馬保國想要的,因為惡搞的越多,越有流量,在自媒體環境下,有流量就有生意,就有錢賺。
馬保國現在的短視頻帳號也是做的風生水起,要開直播就更別說了,那個流量只有叫人羨慕的份。
借用周星馳電影裡的一句話,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用在馬保國身上也非常合適,當你認為他是一個笑話的時候,殊不知人家已經走到了人生巔峰,當你拿著0.3萬的工資,敲擊著鍵盤嘲笑人家找存在感的時候,殊不知,人家才是真正的在享受生活,你的每一次嘲笑都是他日進鬥金的源泉。
大家有可能不知,2019年馬保國在擂臺上挺屍之後,社會上對所謂閆芳、馬保國這類江湖騙子進行了一系列的抨擊,但是你知道是哪些部門進行實質幹預和屏蔽嗎?你一定想不到,是武術界。
每個省,每年要開個武術研討會,定下今年武術發展的方向,而19年的主題就是杜絕馬保國閆芳之類騙子禍害武術界,當時我在場,覺得各個拳種的代表言之鑿鑿,加上武人特有的講話鏗鏘有力的風格,覺得馬保國翻身無望了。
但這三年過來,發現馬保國是越來越火了,連同「閃電五連鞭」,比當時更深入人心,引來無數模仿者,馬保國功力之深厚,引光大群眾側目。
其實不可否認,民眾之所以欣賞馬保國而鄙棄閆芳主要是馬保國這個人比較真實。他在之後接受採訪說,我是一名再普通不過的企業職工,我不會武功,但憑著自己這點「能力」,沒有借一分錢給孩子買房。即便腫著熊貓眼,依舊敢於面對直面鏡頭,發出「耗子尾汁」的豪言。這個人,是既真實,又有趣。
馬保國終究不屬於武林中人,也無需武術界的認可或是排斥,即便「厚顏無恥」,他依舊是那個孜孜不倦,一切為了家庭的好丈夫,好父親。
馬保國,字鼻青,號臉腫。渾元形意太極門開山鼻祖,一招五連鞭,笑遍天下無對手。拳風老邁,畫風撩人。尤其擅長以臉接拳,穩,準,狠,常令對手出現短暫性思維錯亂。將古典武德發揮到了咬牙切齒的地步,有大宗師風範。江湖嚷嚷,馬師臉不紅,心不跳,雖千萬人來,一句「怒泰木,卡姆奧特」,輕鬆化解。我自橫鞭向天笑,去留三臉兩人抬。
馬保國這個人不用說, 大家都知道在世界武林界,他說第二,沒有人敢說第一,國際武林盟主,俠骨柔情,一個最講江湖道義的人,一手電鞭使得出神入化,一招斃命,擂臺賽被打倒多次,是因為心腸軟太丈義,不下死手,更是拿名譽不當回事兒,像他這種俠義風範的人,值得武林界的人士向他學習,大家都應該緬懷他這種捨己為人的雷鋒精神,保國精神永載史冊
以前老馬開百家號的時候,我跟老馬聊過幾句,我來評價一下馬保國。
老馬對他的百家號讀者比較友好的,除此之外,他就是推銷他的圖書了。
老馬有自己的武館,往好處說,他敢接受挑戰。往壞處說,在捧高踩低的年頭,老馬的一次失敗讓一些極端網友不斷地抹黑他,甚至拿他來諷刺一些民間武術,格鬥,搏擊愛好者。
打敗老馬的王慶民反覆說,他用形意拳打敗老馬的,不是西洋搏擊,王慶民不知道什麼叫西洋搏擊。
王慶民的話居然不被重視,王慶民打敗老馬,就是用了形意拳中的馬形拳,為什麼有的傳統武術很像西洋拳擊。
中國人西洋人的生理結構是一樣的,每個人都是10個手指兩條手臂的。
中國唐朝時期出土的陶俑證實,在中國唐朝時期,中國的少數民族地區,也流行過拳擊比賽。
現代拳擊講究的是發展了邊線技術,可直擺勾是由人的生理結構演化出來的搏擊動作。
因為王慶民帶拳擊手套的原因,他的形意拳馬形看起來像拳擊。
所以,老馬是被形意拳馬形打敗的。老馬有格鬥組織出錢捧他,包裝他,又有一些不懂格鬥搏擊的人因為他的失敗而取笑他,他註定是個網紅。
至於說老馬發現部隊格鬥術的缺陷,其實這個缺陷南拳的祖師早就發現了。南方拳法包括已經傳到東北亞被日本人概括為空手道的南方拳法都是平行樁的。
老馬發現三七站位的缺點只能說他不適合三七站位,而適合南方拳法的站法。
老馬的理論沒有多大的問題,他因為年紀的問題,不能進一步證實自己的論斷了。
老馬說:中國第一批散打教練都是傳武出身說得過去的,廣東散打隊創始人曾慶煌老師是蔡李佛拳傳人。遼寧的散打教練拳擊教練馬運芳先生是通背拳傳人。國家散打隊前教練佟慶輝是東北戳腳拳傳人,國家散打隊教練張根學是陝西紅拳的。四川散打隊創始人吳信良老師是峨眉餘門拳傳人。
老馬在理論上有一套,他也收下了散打運動員徒弟葉。
最近某格鬥組織打算安排老馬跟梁小龍打一場比賽,老馬很有可能藉此機會使大家重新認識他。
不過老馬最想挑戰的還是梅惠志,一是年紀相當,二是之前梅掛名的學生挑戰過老馬,所以老馬挑戰梅惠志這個想法一直都有。
梅惠志早期教柔道的,後來擔任北京散打隊領隊,現在是北京市傳統武術八卦掌學會會員。
老馬挑戰梅惠志和梁小龍,唯獨梁小龍願意應戰。梅惠志當年也發表過過激言論,現在年紀大了,跑去北京地壇公園裡練八卦掌了。
老馬儘管喜歡吹牛誇大個人能力,但老馬沒有特別過激的言論。
老馬跟梁小龍的比賽,有助於老馬提升知名度進軍娛樂圈的,所以老馬格外重視。
梁小龍呢,梁小龍年輕的時候打過擂臺,打過街鬥。李小龍黃加達黃仁植梁小龍打不過他也承認了。
現在,一龍,龍武,老馬都跟梁小龍走得很近,借梁小龍的知名度,是進軍娛樂圈的好時機。
芙蓉姐姐進軍娛樂圈之後就變得漂亮了。不知道老馬進軍娛樂圈會帶來怎樣的改變,反正有資本包裝他,他不需要去讀戲劇學院也能進入娛樂圈的。
老馬進入娛樂圈一定為他帶來很多的收益。
通過馬保國現象反映出很多社會問題,第一是,大部分的網友沒有正確的輸贏觀,現在打遍天下無敵手的人已經不復存在,馬保國輸給王慶民是正常的現象。
第二是馬保國已經很大年紀了,還要奔波做網紅,既有人出錢捧他,他也是不容易的。
第三:無論吹或黑,有人說他他就紅,沒人理他他就沒有流量。人紅就可以進娛樂圈賺錢的。
馬保國人品好,被揍不訛人,換成鳳姐試試,你敢打一下,非訛的你褲子都提不上來。
馬保國不但人品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馬保國一家,還有馬保國本人當了5年的兵,也是為國家做出過貢獻的人。
馬保國的爺爺,還有他的父親,在抗戰中都殺過小八嘎,而且還不是殺了一個二個,殺過很多,也是在抗戰中立了大功的。
馬保國7歲的時候就跟著父親練習馬家功夫,也算是出身於武術世家,馬保國小時候學習成績也很好,進入河南省內鄉縣最牛的高中,內鄉一高。
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後,馬保國去了西安上大學,就是在這裡,在一個形意拳大師的指導下,練成了神功接化發。
大學畢業後,馬保國被安排進了南陽的一家企業當工人,一直幹到2001年,馬保國又成了一名下崗工人,也就是在這一年,馬保國的兒子到英國去讀書,馬保國選擇了到英國去陪讀。
在英國的父子倆過的也很艱難,他兒子一天打兩份工,要不這麼忙,房租都交不起,馬保國天不亮就上街,開始在街頭表演刷把式,一直到深夜才回來。
就這樣,一直堅持了兩年。
在兩年的時間裡,馬保國學會了營銷,開始靠各種營銷手段包裝自己,慢慢的開始有了名氣。
2003年,馬保國在英國成立了渾元太極協會,後來在德國法國也開了分會,成為協會會員後,就可以跟著學功夫,當時一節課40分鐘,收費80英鎊,相當於600人民幣。
2003年的時候出去打工一個月也就幾百吧?一千估計都不好拿,馬保國能在40分鐘就能掙打工人一月的工資,可以說是相當厲害的,這讓他在英國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2007年,兒子上完大學回國,馬保國也放棄了在英國的事業,選擇了回國,在國外靠耍把式忽悠外國人,讓外國人都認為他是功夫高手的手段,在國內卻不好使了,這讓他一直沉寂了好多年。
現在的他,大家也都知道是怎麼樣了,成為了別人眼裡的笑柄。
雖然成為別人的笑柄,但是馬保國身上也有自己的閃光點,他不但當過兵為國家做過貢獻,還從來不針對普通老百姓,不管你怎麼嘲笑他,他從來不會懟任何一個人,你嘲笑一下風姐試試,恨不得問候你家八輩祖宗。
馬保國最值得尊敬的還是,不管你怎麼說人家,人家不會賣主求榮,從來沒有想過要移民,從來不會與境外一些亂七八糟境力有瓜葛,也從來不會站到與國家的對立面。
答:馬保國是個什麼樣的人?容我想想……因其個人經歷的傳奇性,這個問題得審慎回答,才可能有接近事實真相的正確答案。
一、當代中國以開放眼光看世界並主動融身其間的文化人。
二、結合中國傳統文化精髓,找準了國術功夫這個著力點的中西方文化交流者。
三、有如朱自清《背影》裡的父親一樣情懷的親情輸出者,甘願以個人的苦難體驗來換取兒子成長環境的長者形象。
四、虛假故事的優秀編寫人,武術結合商業成功運營模式的有益探索者,和新途徑開創的試驗大師。
五、繼李小龍、成龍、李連杰以電影為載體的成功武術商業化表達之外,引入開館授徒、出書寫作、宣傳包裝、我武揚威要素的新型商業模式開創者,拓展了一個海外武術傳播新領域。經濟效益十分明顯。
六、中國功夫對外出口的高地,然後外轉內銷的沼澤。
七、無論如何,就武術而言仍然是個笑話。
我不認同馬保國老師是騙子的說法,起碼主觀上他不是騙子,但是客觀上他確實存在一些在武術引導不夠正確的觀點和法門等,這裡我們僅做探討——
馬保國老師年輕的時候,肯定是有系統的傳統武術傳承的,也肯定下過一番苦工,不然不會得到諸如尚濟等大師的垂青,納入門牆,授其武藝,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師父們看重他,他總有國人之處,也就是年輕時候的馬老師,我相信他的功夫之路還是中規中矩的。
但是到了國外之後,外國人是用宗教般虔誠的心態去學習中國功夫的,這也給了馬老師一些膨脹的可能,其實他們是對中國功夫的頂禮膜拜,絕非對某個人的頂禮膜拜。
有時候,我們教拳的師傅,包括我自己在內,要搞清楚,不能錯位了。我自己就帶過很多外國徒弟,他們對我的尊重,其實是對中國功夫、是對李小龍的尊重,拋開李小龍、拋開中國功夫,我在他們眼裡就是路人一個,交流都沒有,何談尊重或頂禮膜拜......
另外就是很少有武術家像李小龍一樣與時俱進!
馬老師的東西,面對初學者,尤其是以虔誠的心態學習的外國人來說,東西夠用了,你讓他們怎麼擺,他們怎麼擺;你讓他們怎麼配合示範,他們配合示範;這是教學的需要,或者訓練的需要,但是實戰和教學有時候不完全一樣。
更何況,馬老師的東西是傳統武術,前面我講了,很少有武術家做到李小龍般的與時俱進,馬老師的老師的老師,也就是創立形意拳或太極拳的前輩們,是沒有見過西洋搏擊,或者拳擊的,他們創拳的時候也不需要考慮如何應對搏擊拳擊之類,這是時代的局限性,他們都是不世的天才,但是拋開時代談技術,都帶有耍流氓的性質,武術也一樣。
等到馬老師這一代,他碰到了拳擊、搏擊,老武術家碰到了新問題,請允許我以武術家來稱呼馬老師及其老師們,因為換做任何一個馬老差不多年齡的傳統武術家,如果沒接觸過拳擊搏擊,真碰到拳擊搏擊的二三流運動員,不會比馬老師出色多少,這個我是持保留意見的。
不是這些老武術家不行,是時代的局限,前面我已經講過了,傳統拳擊也有很多類似我們傳統武術的技法,後來慢慢淘汰,才有今天的樣子,散打運動開展之初,各地的風格和技法也有不同,但是現在趨於統一,這是同臺競技被同質化的原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內卷,但是傳統武術沒有放到世界武林中捲起來,它的東西具有武術歷史模板的特點,但是不能完全適應現代拳擊搏擊的對抗模式,這個沒有什麼好避諱的,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民國的中國武術是世界武術的一個巔峰,今天的中國搏擊也是亞洲最強,在世界有排名的運動員越來越多,我們不能只看一些搞笑的、好玩的、獵奇的,更要關注正能量的,比如武協或武管中心,以及民間武林對武術做的貢獻。
如果是傳統拳擊,保留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特徵,來跟今天的運動員打,無疑跟馬老師一樣的結局;你讓傳統泰拳上現代泰拳的擂臺試試,如果沒有經過現代擂臺的洗禮,結果我想也未必有什麼出彩,類似馬老師一般的一邊倒肯定是常態。
國外就沒有搏擊和傳武的交流麼?
有,而且不少,結果都差不多,只是中國的移動網際網路實在太發達了,網民數量又是世界之首......
馬老師的現象不是個別現象,在非武術領域也有類似的人物,大家可以自己比對。
至於今天的馬老師,為什麼會這樣了,我覺得不難理解,大家為了流量,想看到一個什麼樣的馬老師,就會慢慢引導馬老師成為什麼樣,一個六七十歲的老爺子,能怎麼樣?會怎麼樣?
馬老師自己對武術的理解,有些還算中規中矩,但是有些太過於想當然了,尤其是在實戰對抗方面,他的主觀性想像色彩很濃,這個不是他這個人的問題,是有一部分傳統武術家的言論與他相仿的,也就是說這不是個別現象,有時候武術認知需要很多的跨界圈子才能提升,而這也不是每一個武術家都具備的。
但是我不認為馬老師是主觀上的武術騙子,即使公開場合,我也持這種觀點,我也是在武術圈摸爬滾打了半生,見得自認為不少,網友往往就是為了好玩,娛樂而已,很少深層次去剖析。
我這裡絕無為馬老師洗白之說,也沒有這個能力和資源,僅僅就是說說自己的看法,不當之處,敬請大家指正!
關注張安邦,聊聊武林中的事!
馬保國是一名中國武術家,被許多人稱為「太極大師」。他在中國流行的綜藝節目《中國功夫大會》中多次表演了自己的「神功」,並在表演中使用挑戰言論,聲稱自己無敵。
然而,馬保國的言行頗受爭議,他的表演被認為是危險和作秀,沒有實用性和功夫精神。他聲稱自己能夠在任何情況下打敗任何對手,但實際上,他的表演經常被其他武術家批評為虛假、不切實際和危險。
一些評論家和觀眾對馬保國的表演提出了質疑並批評了他的行為,然而,他仍然在中國社交媒體上擁有著批評者和支持者兩派陣營。無論如何,馬保國的爭議性表演已經成為中國網際網路文化的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