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滿足這個女人了。
這個女人,其實就是今天的二奶。被其母親介紹給宋江。
宋江是小吏。押司在縣衙門大體等於縣政府秘書,從事案卷整理和文秘工作。比州府的押司低一點。
宋江家庭算有錢,否則也不會讀書和樂善好施得到及時雨的綽號。但家庭有錢不代表宋江有很多錢來隨便折騰。
宋江擔任押司的工資收入很低。
閻婆惜與宋江的學生,另外一個押司勾搭上了,一直想找機會擺脫宋江,發現宋江勾結晁蓋還得了100兩黃金,自然就要和宋江談條件。
在這裡得說明,閻婆惜其實就是一個樂伎也就是娛樂從業人員,所以讀書識字會小曲。其隨同父母流落鄆城縣,父親病死沒有錢財安葬,媒人找到宋江,宋江給了一副棺材和10兩。隨後閻母就把女兒交代給沒有娶妻的宋江做妾,宋江在縣城買房子置辦家具同居(無父親做主,宋江不能算娶妻,是別宅婦的二奶)。
閻婆惜的要求很高。
第一,宋江寫文書斷絕關係。第二,房子家具等全歸自己。第三,宋江要將書信中的100兩黃金給自己。
對於宋江來說,斷絕關係還好。可房子家具這些,就有點疼了,縣城的樓房帶全套家具被服這些,少於二百貫銅錢(不是交鈔)就不可能。
問題是,這些都還能忍。
100兩黃金怎麼算?
宋徽宗時一兩黃金兌10貫銅錢,一兩白銀兌1600文,與當時金銀比價6~7相符。
100兩黃金即1000貫銅錢,是整個宋家都不容易拿出來的。
注意,宋代錢法混亂,有銅錢,鐵錢,小錢,海外錢,蕃錢,交鈔。銅錢才是最通用最堅挺的貨幣,而北宋末期的交鈔基本只能兌換3—4成的銅錢。
這就好比今天在縣城買套別墅,購置完整的家具被服雜物,200萬肯定要的,然後給5倍這個數的1000萬出去。有幾個家庭能拿這麼多現金出來?
所以,宋江一是拿不出這麼多錢,即便有也不可能給她,乾脆只能殺人了。
閻婆惜的要求非常過分,她要宋江把她讓給小張三,而且宋江之前包養她的一應財物一樣也不許收回。這倒是還能接受,畢竟宋江也沒把閻婆惜當老婆,也不覺得頭上綠油油的。他作為大丈夫能屈能伸,這點委屈他接受得了。只是閻婆惜卻是獅子大開口,居然還要晁蓋送給宋江的金子。這一百兩金子宋江讓劉唐送回去了,沒有接收,只象徵性地留下一兩,即使宋江回家典賣了家產也不一定能湊夠。萬萬沒想到,閻婆惜卻是一點情面也不講,看到宋江拿不出銀子,還嚷嚷著要報官。閻婆惜一系列瘋狂的舉動已經讓宋江徹底認清了這個女人的貪婪,知道他即使當場拿來銀子,她也不會把晁蓋的書信還給他,甚至還會一直要挾他。宋江是個雷厲風行的人,也是一個驕傲無比的人,平時被一眾好漢捧上了天,現在看到閻婆惜如此奚落他,他早就憋了一肚子氣。在和閻婆惜爭搶書信時,宋江拿到了招文袋上的壓衣刀,真的是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再也控制不住憤怒,最後一把結果了她。站在宋江的角度,他這麼做其實是最有利的。與其擔一個私通梁山的罪名倒不如犯下殺人的罪名,以他的身份地位,即使事情暴露也不一定會死,而前者可能是要抄家的。
當初小閻賣身葬父時,老宋只一眼,就饞上了她的身子。所謂賣身葬父,葬父是名,包養是實,作為義薄雲天的好大哥,老宋不差錢不差事,不僅全款在好地段買了棟別墅,還三天兩頭帶她吃米其林,給她買奢侈品衣服和包包,到她直播間裡刷嘉年華。
作為大戶人家的小姐,小閻也很講職業道德,使出壓箱底的技術伺候老宋,絲毫不嫌他奔四的歲數,隆起的啤酒肚和各種的矮短黑粗。如果故事到此結束,就是一個美好的愛情故事。
可人生若只如初見,夜夜歡歌出虛汗,二八佳人體似酥,老宋腎虛熬不住。熬不住就不和諧,不和諧人家小閻同志就不樂意,小同志心直口快——晚安瑪卡巴卡,晚安沒用的小垃圾。可男人都不愛聽自己沒用,老宋這種義薄雲天的大哥更聽不了這話,聽幾次就有了挫敗感,既沒了消費體驗,也沒了消費樂趣。樂趣都沒了,誰還消費呢?
於是,老宋就玩消失,十天半個月也不去小閻直播間,自此,兩人的關係變得詭異起來。說白了,錢花了,人睡了,發現自己衝動消費了。可房間都開了,衣服都脫了,你自己不行,能怨得了誰?退貨?有點不講究,宋江這種義薄雲天的好大哥,怎麼能幹這事呢?問題是,包養美女很費錢啊。
小閻每天綾羅綢緞、錦衣玉食,銀子譁譁往外掏,這不是吃啞巴虧嗎?成年男女之間,沒共同的子女牽絆,又沒床上那點事吸引,就誇誇掏錢,這是幹嘛啊?要結拜啊?按照人間的劇情,接下來的事應該是兩個結局:想體面,那就買賣不成仁義在,給點小錢,各退一步,各自追求自己幸福。
想不體面,那就是撕逼大戰,手段盡出,各自追求最大利益。可老宋這人好面,義薄雲天好大哥必須要排面,給點小錢各退一步的事情做不來,撕逼大戰的事也做不來,於是就只能強裝大肚子漢,一邊心疼銀子,一邊強撐面子。
小閻還是太年輕,看不懂老宋的心理,心說這貨不願意各自追求自己幸福,肯定是憋著大招呢,將來是要和我撕逼的,年輕人沉不住氣,於是事先撕毀了服務合同,給老宋帶了綠帽子。這下子,強撐面子的老宋徹底沒了面子,花了那麼多銀子,居然當了王八,惱羞成怒下,老宋崩潰了!
從老宋確定小閻出軌那一刻,就起了殺心。後來的事情,不過是現成的導火索。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大叔在包養年輕美女之前,要不就衡量下自己的銀子,要不就考慮下自己的身子。
ps: 宋江是黑道人物,有時候不夠奸,我就認識一奸商,包養東師女大學生,據說那姑娘出落的膚白貌美蜂腰鼓臀,包養價格每月三萬,再加上開房吃飯送禮物,一個月四萬起,結果奸商一頓心靈雞湯,說什麼你有遠大前程,未來可以考公,我有繁忙事業,難當男友責任,但我真心幫你,不忍看你受苦,這樣吧,為了不打擾你學習,我偶爾過來看看你,每次給你點小禮物,小驚喜,小紅包,陪你歡笑陪你哭,陪你天明看日出……
這姑娘聽完感動壞了,覺得大哥太善解人意了,這是遇到好人了!其實大哥不僅善解人意,更能善解人意,據說當晚姑娘哭得梨花帶雨,大哥狀態也不錯……此處柔情蜜意,婉轉風流,故省略若干字。於是,一個月四萬的開銷,變成了一次一個1314紅包,人家要是出去賣,價格包也小一萬,經過奸商一頓洗腦,硬生生打到一千!
瞅瞅,這就是差距。遠離奸商!
一哥「俗人讀水滸」之——宋江怒殺閻婆惜的「怒」從何來
關於宋江怒殺閻婆惜,後人多有質疑,認為如果宋江若許其「三事」,此災禍便不會發生了,或以為閻婆惜若肯後退一步,給老宋點時間,宋江便能為其辦理「三事」,其災禍便也消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非也,且聽俗人一一道來。
其一、一樁錯誤的包養造成的積怨。宋江包養閻婆惜做外室本身就是不大情願的,因為宋江這人是個權力欲極強的人,而「於女色上不十分要緊」,閻婆惜妓者性情,不合偷了張文遠,二人打得如膠似漆,宋江是個男人,內心痛不痛可想而知。而閻婆強拉宋江到家那一晚上,宋江吃了冷酒、聽了冷言、睡了冷炕、遭了白眼,也伸伸脖子忍了。而閻婆惜少年心性,一心只貪與張文遠風流快活,而對於宋江早已失望生厭,二人緣分已盡、怨氣已深。
其二、閻婆惜絕非只想「三事」。在看到宋江與晁蓋的信後,婆惜道:「……且不要慌,老娘慢慢地消遣你!」仔細分析一下原著,不難發現,閻婆惜把宋江看成是阻擋自己風流快活的絆腳石,是要「慢慢地消遣」他的,即便是滿足她「三事」,也沒有罷手的可能。
閻婆惜要的是現銀,而且立馬就要,她是這樣說的:「……我便先還了你招文袋這封書,歇三日卻問你討金子,正是棺材出了討輓歌郎錢。我這裡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你快把來,兩相交割。」有人認為,在「招文袋」與「這封書」中間當斷一「停頓號」,意思是說,招文袋先給宋江,書信留下,三日後來取換錢。其實無論如何斷,閻婆惜都是要錢的,她等不得,即便是等了,宋江也照樣要做她的「奴隸」。可見,閻婆惜等三天與不等三天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其三、宋江之怒為真怒,但絕非是「激情殺」、「誤殺」,後人多認為宋江怒殺閻婆惜為一時情緒失控,有激情殺人、誤殺的成分。其實非然,請認真看這段文字:「……宋江恨命只一拽,倒拽出那把壓衣刀子在席上,宋江便搶在手裡。那婆娘見宋江搶刀在手,叫:「黑三郎殺人也!」只這一聲,提起宋江這個念頭來,那一肚皮氣正沒出處。婆惜卻叫第二聲時,宋江左手早按住那婆娘,右手卻早刀落,去那婆惜嗓子上只一勒,鮮血飛出,那婦人兀自吼哩。宋江怕人不死,再復一刀,那顆頭伶伶仃仃落在枕頭上。」
這裡所說有三點:一是宋江是拿刀在手後並沒有立即出手;二是閻婆惜的叫聲提醒了她;三是宋江一刀封喉,而不是胡亂砍的,說明就根本沒想讓她活命,更何況緊接著又補了一刀。
其實,宋江殺閻婆惜有其「怒」的一面,更是他本性的使然,宋江這個人,把個人前程看得高過一切,他認為殺死閻婆惜後還有和解的餘地,否則他將永遠成為閻婆惜的「奴隸」,與其這樣,還不如一刀了斷;另一個方面,殺人與通匪相比,兩害相較,殺人罪輕,且有迴旋餘地;最後說一下眾人沒有提到的原因,就是那個張文遠,可不是什麼好鳥,宋江已經看透了他,若是他與閻婆惜聯手,宋江的結局只有一個,那就是家破人亡。這個人,在閻婆惜死後還不依不饒,可以想像如果他拿到了宋江的證據後會如何啊。
滿足什麼要求?那些敲詐勒索案例隨便翻一翻就知道了,什麼要求能滿足?今天十萬,明天五十萬,後天五百萬,無窮無盡,不死不休。敲詐別人的人,欲望是沒有止境的,今天滿足了,明天就獅子大開口,宋江私通梁山,關乎家族老小几百口性命,豁出性命殺了閻婆惜,一了百了,最多賠上宋江自己的命,不殺,閻婆惜遲早要告發宋江,到時候全家幾百口性命不保,這個帳還不好算嗎?豁出自己的命,也不能連累老爹弟兄。況且宋江衙門口精熟,有錢上下打點,不一定死,留著閻婆惜才是死路一條
今天來談一下《水滸》傳裡一個普通的女子——閻婆惜,她本是東京人士,因為在東京過不下去,來到鄆縣投親,結果親人不在,父親閻公得了重病去世,閻婆與她的女兒閻婆惜為了安葬閻公,愁上眉頭,為什麼呢?他們在這異國他鄉,沒親人還沒錢,這如何是好?
幸好有熱心人給他們出了一個主意,讓她們求到了當時的鄆縣押司,及時雨宋江那裡。
宋江是一個好人,二話不說,給了她們十兩銀子,還寫了一張紙條,讓她們到附近的棺材鋪裡領一個棺材。
一對漠不相識的孤兒寡母,宋江能做到這個份上,他能得到及時雨的稱號,江湖人一聽他的大名納頭便拜,說明他還是真做過不少的好事,許多人都受過他的恩惠。
哪料到閻婆母女二人,在安葬了閻公之後,自己沒有安身之所,將主意又打到了宋江身上。這一次,她們打的是賣女兒的主意,正好宋江沒有成親,身邊也沒知冷知熱的,就推託一番,同意了。
他租了一間小屋,打扮得富麗堂皇,給閻婆惜穿得用得,都是好東西。但作為一個成年的男人,似乎有點難言之飲。
為什麼呢?面對青春火辣的閻婆惜,他去了幾個月,就有點受不了。往來的次數就少了。
為什麼呢?書裡用了一句話很有意思:宋江不是十分好色的人。
不好色,不十分好色,差距有多大?只能說宋江被閻婆惜掏空了身子,躲到一邊養精蓄銳去了。
哪料到宋江幾日裡沒去,不安分守己的閻婆惜又勾搭上了宋江的同事,同為押司的張文遠。
宋文遠年輕帥氣,很快二人打得火熱,閻婆惜情感的天平自然傾向了張文遠,對宋江也變得冷淡。
從上面可以看出,閻婆惜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宋江對她有恩,恩同再造,而她卻為了床第之歡,倒向了另外一個男人。
本來閻婆惜與張文遠的事情只能發生在地下,他們二人搞地下情,宋江明明知道,卻礙著情面也裝作不知,自是很少去閻婆惜那裡。
宋江不去,有人坐不住了,這人就是閻婆惜的母親,閻婆,作為一個過來人,她知道女兒與張文遠的姦情,卻不阻止,相反,她又極力撮合宋江與閻婆惜,原因就是她知道張文遠是個窮光蛋,而宋江是個有錢人。如果離了宋江,她們的生活就會被打回原形,朝不保夕。
這個時候宋江在幹嘛?
他先是得到公文,知道朝廷要捉拿智奪生辰綱的晁蓋一行人,做人義氣為先,他跑了十幾裡路,來到了鄆縣的東溪村,將這個消息告訴了晁蓋,給他們逃出官府的捉拿,提供了先機。
後來晁蓋一行人上梁山,吳用慫恿鼓動林動刀劈王倫之後,晁蓋坐穩了梁山頭把交椅,第一件事,就是報答當時宋江還有雷橫、朱仝等人,他讓赤發鬼劉唐帶著金子和親筆書信,找上了宋江,宋江沒有收自己的那一份金子,只取了一根金條和晁蓋送給自己的親筆書信,放在了招文袋裡。
他剛要離開,被閻婆發現,非要拉著他到閻婆惜屋裡吃酒,宋江拉扯不開,只好去了。結果吃了一肚子窩囊氣,一大早臨走的時候,還將自己的招文袋丟在了閻婆惜的屋子裡。
待他發現並回到閻婆惜那裡,閻婆惜已經看到了那封信,她自以為有宋江有把柄在她手裡,開始得瑟起來,要和宋江談條件。
對此,我只能說,你當年在鄆縣街頭無所依,差點賣身葬身的光景,還記得嗎?
閻婆惜的條件說起來也就那麼幾條:
一是宋江將閻婆惜的賣身契還給他,並寫文書與她斷絕關係;(這是要人身自由)
二是二人分手之後,宋江給她準備的小樓還有家裡的家具衣服都歸她所有;(這是要家產)
三是要宋江將晃蓋信裡所說的一百兩黃金都給自己。(這是要謀財)
第一條,將身契還給閻婆惜,二人脫離關係。這個對宋江來說,並不算什麼事。他與閻婆惜之間並不是明媒正娶,沒有媒妁之言,納採為定,甚至沒有進宋家的門,給宋老太公敬過茶。連小妾都不是,只是一個養在外面的外室。
與其二人各懷鬼胎,不如妥妥噹噹地分手。畢竟,宋江並不「十分好色」!這棵白菜也被同事給啃過了。
宋江表示同意。
第二條,將小樓及附屬財產送給閻婆惜。這些錢對宋江來說,九牛一毛,人都送出去了,何況這些呢,也表示同意。
第三條,閻婆惜要那一百兩黃金。這讓宋江很是為難。不是他不捨得給,而是當時人家送錢的時候,他發揚風格,只要了一條金子。
這遠遠不夠,所以他向閻婆惜表示:是否可以緩上幾天,讓他手裡的財產處理一下,再給她湊夠。
在這個時候,宋江還是抱著破財免災的想法,能用錢解決的事,就不是事,他想的是儘快將自己私通賊寇的證據,晁蓋親筆書信給拿回來,不然,那會變成索命的刀子。
但閻婆惜不這樣想,她不相信宋江這麼偉大,送上門的金子不夠。以為宋江在玩緩兵之計。
因此二人爭執起來,宋江一不作二不休,拔刀將閻婆惜抹了脖子,閻婆惜當年血濺小樓。
這就回到那個問題,為什麼宋江寧哥殺了閻婆惜也不願滿足她的要求?
其實提這個問題的人,對《水滸》原著還是看得不夠透徹。
對宋江來說,錢財只是外物,他每年接濟其他人,送給一些江湖朋友的錢,都比這個多。能花錢免災的事,他肯定會幹。
可以說,在整個談判的過程中,閻婆惜咄咄逼人,宋江一讓再讓。
但是第三個條件,要晁蓋送給宋江的一百兩金子,事實上,這一百兩金子宋江沒有收,只收了其中一條。古代一斤十六兩,這一百兩金子也就是6.25斤。一斤等於500克,6.25斤也就是3.125千克,放在現在,黃金就按400元一克,你算算這是多麼大的一筆巨款!
放在古代,金子的產量遠遠不如今天,估計更是一筆巨款。
雖然《水滸》的故事發生在北宋徽宗年間,但作者施耐庵並不懂北宋的物價,他更多參考的是明朝時的物價。按照《明史·食貨志》:洪武九年,天下稅糧,令民以銀、鈔、錢、絹代輸。銀一兩、錢千文、鈔一貫,皆折輸米一石。
從這大致算出施耐庵所處的時代物價是:
明代一石米約重153.5斤,一斤約為594.6克,因此一石米約合91.3千克,假設按一公斤米10元來算,一兩銀子或者一貫錢就合人民幣900元左右。
還是《食貨志》,洪武三十年,一兩金合五兩銀,也就是人民幣4500元左右,一百兩金子,差不多是45萬元左右吧。
閻婆惜要這筆金子,宋江拿不出來,而閻婆惜以為宋江在說假話,雙方談判破裂!但對宋江而言,晁蓋的那封親筆信如一個定時炸彈,捏在閻婆惜手裡,他能放心嗎?
要知道這可是私通賊寇,如果被有人心利用,告到了官府,宋江不止一個人吃牢飯,甚至整個宋家都要因此受到牽連。
在這種情況下,宋江一時怒上心頭,動了殺機,這才殺了閻婆惜,最終走上了逃亡的道路。在這個過程中,閻婆惜一直被欲望所驅動,太過貪婪,一再逼迫宋江,這才丟了自己的性命。
那你可真是冤枉宋江了,不是他不願意,而是他實在滿足不了閻婆惜啊!
可憐我們的宋三郎,真是啞巴吃黃蓮,有苦難言吶,
我們先看看閻婆惜的要求:「梁山晁蓋送你那一百兩金子,快拿來給我!」
可是我們知道,宋江實際上只拿了一根金條,和一封書信,此刻他哪裡有一百兩金子。
但是閻婆惜可不信:「公人見錢,猶如蠅子見血,你瞞得了我?」
閻婆惜這回,可真看走眼了。宋江雖然當差,可他並不愛財如命。
宋江也妥協了:「你先把書信給我,我回去變賣家產,三日後拿一百金子給你。」
閻婆惜偏不肯:「不行,等你拿了金子來,我再把書信還你。」
宋江見她這麼理直氣壯,頓時發怒:「你到底給不給!」
閻婆惜:「就不給,再問一百次也不給!」
宋江直接動手去搶,卻見席下有把刀,便先奪了過來。
閻婆惜見狀,慌忙大喊:「宋三郎殺人了!」
宋江見她大叫,害怕私通梁山的事敗露,只得痛下殺手。
這其實並非他的本意,實在是逼不得已。不然私通賊寇,也是死路一條。
為什麼宋江寧願殺了閻婆惜也不願滿足她的要求?
從一開始,閻婆惜就不是一個能輕易滿足之輩。及時雨宋家在乎的是名聲,江湖口碑,以及自己多年經營的綠林好漢心目中的形象,以及自己忠義的人設!
只要和梁山暗通款曲的信件交到明面上,褲襠裡掉泥巴,不是屎也是屎。說不清楚,疑罪從有原則,寧錯殺不放過。可是要株連的。
宋江之所以能被招安,要被招安。
實質上是宋江心中有個公務員夢,甚至想洗白進入編制,從而光宗耀祖。他才不願意給祖宗蒙羞。
一個願意用兄弟的屍骨染紅自己官袍的人,能有多狠,這是讓人始料未及的。
武松為什麼不放過潘金蓮,讓她和西門慶過上沒羞沒臊的生活,古人對於殺父之仇,奪妻之恨,是零容忍,武大對於武松,既是父,也是兄,毒害武大,就像殺父之仇一樣,武松弟兄兩個相依為命,是武大一直承擔責任,才讓武松成長成一個人物,進入編制,混的有個人樣。
閻婆惜要的不是錢,要的是宋江的命,要宋江兄弟的命,要宋江父母的命,造反的罪很大的,宋江上梁山之前,還是監獄中的一號人物,江湖上,黑白兩道通吃。
閻婆惜要拿捏宋江,看似聰明絕頂,實則胸大無腦。
閻婆惜你給宋江戴綠帽子,宋江也能忍!
閻婆惜只想要銀子,宋江也能忍!
閻婆惜你想要宋江命,宋家也能忍!
可閻婆惜你不知足,你什麼都想要,你自私到想要拿宋江和兄弟的性命,要給自己美好生活做投名狀,這不是不知好歹這麼簡單,簡直是膽大包天,簡直是利令智昏。
當然,以宋江的慫,不至於狠毒到敢殺閻婆惜。
正是這種慫縱容閻婆惜一次次他的底線,閻婆惜驚喜的發現,宋江的慫是沒有天花板的,柿子要撿軟的捏,軟處好取土,正是這種客觀上示弱,讓閻婆惜的膽量槓桿拉滿!
可唯獨老實人不能被霸凌!
兔子急了還咬人,老實人被壓迫反彈的能量很巨大。
好多大事都是老實人蒙裡蒙疼幹的,聰明人不幹這些活,因為理性告訴他們,這樣傷人一千自損八千,不值當。
閻婆惜的死,是自己作的,屬於誤殺。
當然快意恩仇,即便是誤殺,也能大快人心,因為她踐踏了封建社會運行的兩個基本規律,第一、倫理,第二道德!她的不規矩,她找別人私通,這一點有違婦道!她私德不好,她公德也不好。
閻婆惜知道宋江和梁山好漢的密信,能夠成為要挾宋江,敲詐勒索好東西,她知道梁山奪取生辰綱,有海量的財富,足以讓她過上上流社會的生活,才這麼謀劃。
當然,起初是為了幾兩黃金,但知道內幕消息,才知道幾兩黃金是冰山一角。她想要的不是幾兩而已,她想要金山,她想要很多男人,她想要別人都沒有的,她都想要。
閻婆惜何許人也,閻婆惜是掮客,閻婆惜是為了錢人盡可夫的存在。嫁給宋江,這個老實人是接盤俠。
閻婆惜看不上宋江,更看不上宋江的職業。三教九流,充滿人性的傲慢與偏見。只不過她想要花宋江的錢,過自己的美好人生。算盤珠子咣當響。
當然,命題錯誤,宋江不是寧願殺了閻婆惜,也不願意滿足閻婆惜。
首先,宋江不可能滿足閻婆惜,天底下能滿足閻婆惜的人幾乎沒有,因為欲望根本就滿足不了,滿足只是一時,即便是和閻婆惜私通的那個人,充其量也是解決生理需求的大號人形成人玩具。他一樣滿足不了閻婆惜。對於知足的人而言,不需要滿足自己也很滿意,對於不知足的人,你把天上星星抓下來,她還想讓你抓太陽。
其次,能不能滿足,該不該滿足,要不要滿足。
閻婆惜,給她想要的愛和情緒價值,無用!因為她想要的太多,太大,德不配位,必有災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