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新疆某部步兵團,連隊有一個新疆本地同年兵(漢族),那是我至今為止見過最能吃的。當時部隊吃飯是以班為單位,一個班6-8個人做在一個桌子上吃飯,每天班裡會有一個兵輪流值班去打飯(其實就是裝饅頭和米飯以及打湯之類的,菜都是炊事班提前裝盤擺到每個桌子上的)!當時我們因為是應急機動作戰部隊,且又是邊疆,所以夥食標準很高,每天基本上都是五六六,也就是早餐五個菜,午餐六個菜,晚餐六個菜。又因為新疆的土產農作物比家畜養殖成本還要高,俗稱菜比肉貴😀所以每天基本上肉菜比蔬菜要豐富的多,在這種情況下,每個人主食攝入量就很少。回到正題:這個有線班的戰友有多能吃?別的班打飯,都是一個盆,一盆米飯或者一盆饅頭,大家一起分著吃,他們班永遠是兩個盆,其中一盆是他個人吃的,而且我們觀察過他吃飯,主食吃得多,菜吃的也不少,一個人吃了全班最低三分一的量,幸虧部隊不是按量供給。他能吃但確實也有力氣,當時我們全團兩千多人,沒有一個人扳手腕能在他嘴裡堅持三個數,他喊完一二三對手必輸。印象最深的就是扔手雷彈科目,大多數戰友在有助跑的情況下能扔30多米就很不錯了,他原地不動扔60來米,其他的還有很多驚人之舉因為涉及部隊機密不好多講,但確實是吃得多,力氣也大的驚人!!!
我發現一個規律,真正飯量大的大多是軍人,軍人中飯量大的是步兵,步兵中飯量大的基本上都是北方兵,北方兵中最能吃的都是農村兵。
八十年代我當兵時班裡有位戰友,身高一米八,高大魁梧,肩寬背厚,天生機槍手的料子。當時訓練強度大飯菜中又少見葷腥,所以我們個頂個的能吃,這位戰友就更不例外了。
有一次連裡打牙祭,豬肉大蔥餡兒的包子,管夠!其實這餡兒摻了不少的假,主要的內容是剁碎的豬油渣,加上少部分肉末提味,大蔥倒是貨真價實。就是這樣也是我們盼望已久的,班裡覺得他個大力強就讓他去領包子,等他端著大盆回來我們傻眼了。偌大的盆裡包子免強鋪了個底,只夠人手一個,其餘的都被他在回來的路上塞進了肚子,那可是一個班的夥食啊!我也見過他敞開量吃早飯,一頓十個大饅頭,一碗辣椒醬,一臉盆熱粥。他喝剛剛出鍋的熱粥有竅門,託著盆溜著邊連吹帶喝,下肚飛快。我們這邊一碗還沒喝完,他那邊已經開始舔盆底了。
我曾經無數次潛入夥房為他偷過饅頭,一盤辣椒醬拌上些香油,用饅頭蘸著吃,宵夜之佳品。
至於參戰時幾塊壓縮餅乾加一鋼盔雨水,對他來說更是小菜一碟。
2000年,我在連隊當排長。連裡有一個姓任的老兵,他一個人就有兩個外號:一個外號是「二把手」,指他很能幹;另一個外號是「兩筷子」,指他挺能吃。能吃能幹,他就是最好的闡釋。
我們連隊是飛彈工程部隊的施工連隊,負責土石方開挖,勞動強度大,對戰士的體力是一種極大的考驗。
任老兵是江蘇人,個子不高,也只有一米七左右,但力氣大得驚人。那時,部隊施工機械化程度還不是很高,一些特殊地段開挖要使用手風鑽。一颱風鑽重達50來斤,打風鑽是一個體力活,一通高壓風氣,上跳下竄的,很難駕馭,平時都是兩個人扶著一颱風鑽打。但任老兵可左右開弓,左手一把,右手一把,並可以一口氣打三、四個小時不見累,後來我們給他起了一個外號:「二把手」, 一是他打風鑽打得好,一個人可把兩臺手風鑽;二是因為他的脾氣也像連隊「二把手」一樣火爆。
能幹就能吃,「二把手」能幹在連隊出名,能吃在連隊更出名。我們在工地施工時,一日三餐都是炊事班的戰士送到工地。有一天早餐,炊事班按每人四個饅頭給工地施工的戰士配送早餐。吃早餐時,「二把手」上了一趟廁所,回來吃飯時,炊事桶裡只剩下五個饅頭了。「二把手」三下五除二把五個饅頭全部吃下,可沒有吃飽,一生氣竟把炊事桶丟進了河溝。連長知道了此事,沒有批評「二把手」,反而交代炊事班:按每餐八個饅頭給「二把手」配送早餐。
有戰士好奇,問「二把手」到底能吃多少個饅頭?
「二把手」不假思索地回答:兩筷子!何為兩筷子?就是用筷子穿插饅頭,一串就是一筷子。
那戰士不信,跑到炊事班壓緊穿了兩筷子共十二個饅頭給「二把手」,並打賭說:你要是把這十二個饅頭一口氣吃完,我就輸你一條好煙。
「二把手」不出十分鐘,就把十二個饅頭解決了。他不僅得到了一條好煙,還得到了另一個外號:「兩筷子」。
我的族兄,何木高,家裡的壯勞。
生產隊收完秋,特意殺頭肉豬,二百多斤。雅點叫犒勞,俗點叫暖肚。
搞足氣氛。榨房裡支大鍋,肘子下水,混著肥瘦肉,燉一下午。加了大料,香的衝鼻孔。
按人頭分,一個不漏。
族哥風掃殘雲,舌頭打個滾,連湯喝乾淨。老媽看的心酸,讓出她那份,撥兒子碗裡。還冇吃夠,嗦指頭沾的油。老父剛吃兩口,住了筷,說齁人,又讓。這般,族哥吃完三份。
這還不算!木甑蒸得的飯,又糯又軟。盛了吃,吃了盛,走馬燈。
有伢子暗暗記數,五趟。新谷軋的米,約三斤。
隊長權威,說族哥今晚不安穩,拉稀,茅司跑不贏。
老父證實,打一晚上鼾,冇聽到響屁。
大肚漢,能吃又能幹,真是的。
新婚媳婦飯量大,吃飯用臉盆嚇壞婆家人,婆家:再這樣吃下去就傾家蕩產了,必須要離婚。
我們村小周,33歲,經人介紹好不容易娶了個24歲長相漂亮的姑娘,可結婚還不到一個星期,小周便主動提出要離婚,原因竟是因為新媳婦飯量大;究竟大到多厲害?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小周家比較窮,跟他同齡的人小孩都會打醬油了,小周33歲了卻還是一個人,家裡四處託人幫他找人相親,但女方都嫌他家窮不肯和他交往。
小周一直從23歲相親到33歲,相了10年親都快變成老周了,終於遇到了一個不嫌棄他家的姑娘,可這結婚才不到一周,小周為何要提出跟這位如花似玉的姑娘離婚呢?
原來啊,這姑娘雖然長相斯文非常漂亮,但她有個特點就是特別能吃,小周結婚前一家3人煮一鍋飯能吃上1天,這新媳婦進門後,一頓就能吃掉3人1天的飯。
而且她用碗盛著吃覺得太麻煩,直接將家裡的洗臉盆當飯碗,吃菜也只吃葷不吃素,每天逮一隻雞,吃得有滋有味。
她吃得爽了,可愁壞了老周一家人,眼看著家裡缸底的米快見底了,養的雞也一天比一天少了,老周一家人急了。
本來家裡就不富裕,這樣下去要不了一個月,就會被這新媳婦給吃得揭不開鍋,到時一家人連西北風都沒得喝。
老周他們瞞著新媳婦在一起商量了半個晚上,最後,為了保證家裡的鍋每天能正常揭開,讓小周向新媳婦提出了離婚。
我覺得這件事太荒唐了,在當前,只要人不懶,進城隨便幫人家洗個盤子涮個碗,不僅自己能養活自己,還能有筆不錯的收入來養家餬口,怎麼也不會混到像周家一樣,連個新媳婦都養不起,更不會因此到離婚的地步。
幸福從來都是奮鬥出來的,建議小周一家收回自己錯誤的做法,和新媳婦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幹,共同去創造屬於他們的幸福。
1978年的一天,我市公安局局長吳家玉大哥(一個村的近門子哥),到我父親住處吃飯。我父親讓我到外買了十二個大饅頭,一個燒雞,一斤牛肉,還有兩大盤青菜,我跟父親吃了一個饅頭就吃飽了,燒雞牛肉也只吃了三分之一。沒想到我大哥不但吃光了所有的菜,也吃淨了另十個大饅頭,驚的我合不攏嘴。
聽我大哥說他就是在家吃不飽去參加八路軍的,到了部隊也沒吃飽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危害一方的微山湖土匪頭子馬連榮,就是他與三個戰友捉住的。他們捉住了土匪頭子,領導獎勵了他們四人一隻羊,五斤白面,他們四人一頓就乾淨了,第一次吃了頓飽飯。
原來在農村住的時候,鄰居周二嫂子能吃,飯量大,是附近十裡八村有名的「大飯包」!
周二嫂子最愛吃飯包,每年秋天園子裡大白菜長起來的時候,她都會挑葉子大的拔幾棵,洗乾淨。然後劈開白菜幫子,打開白菜葉子,一個一個的晾在蓋簾上,把水淋乾淨,留著打飯包吃!
周二嫂子做的飯包品種豐富,花樣多,味道香,口感好!其中所用的大醬就包括好幾種,比如芝麻醬、辣醬、甜麵醬、蔥花醬、雞蛋醬、肉醬、蝦醬……等等。還有各種小菜,比如小蔥、青蒜、香菜、臭菜、小蘿蔔菜、烀土豆、烀茄子、辣椒,還有鹹蒜、榨菜絲、鹹鴨蛋、和小鹹黃瓜……等等。
至於飯包裡的主食,一般還是米飯居多。如果趕上匆忙,就是饅頭、花卷、烙餅也都能將就!
人們說周二嫂子剛嫁過來時,吃的第一頓飯包,是七個。所用食材包括一棵大白菜,兩棵大蔥,青蒜一綹,尖椒五根,烀土豆六個,烀茄子三根,鹹鴨蛋兩個,二大碗米飯七碗,各種醬兩碗,各種小菜三碟……給婆家人都吃傻了,丈夫由此親賜「大飯包」之名!
周二嫂子能吃,不拘小節,也沒有喜惡。閒暇時,四碟八碗,大魚大肉吃一頓。忙起來,隨便就口鹹菜,也能幹幾大碗乾飯。
有一年秋收的時候,去她家幫忙,中午多拉了一車玉米杆,時間就晚了些。周二嫂子一進院子就吵著餓的不行,跑到屋裡抓了幾個大饅頭,一個鹹菜疙瘩,一塊水煮肉,坐在門口啃起來。也不顧我們卸車的煙塵,就那麼灰頭土臉的吃了五六個大饅頭,和一個飯碗那麼大的鹹菜疙瘩,還有一塊巴掌大的水煮肉。然後,又到水井那接了一大瓢涼水,咕咚咕咚灌了個飽。一個鄰居開玩笑說,「二嫂子,吃飽沒?」
周二嫂子笑嘻嘻的說,「先墊吧一口得了,趕緊幹活!」於是拿起木叉子,把人們卸下來那一大車玉米杆,三下五除二就挆好了!
周二嫂子雖能吃,但是不胖,骨頭架子也不大。一米五多不到一米六的個頭,上身長下身短,沒肚子。大腿比胳膊粗不太多,渾身掐吧掐吧沒有一百斤份量,但就是有勁,幹活厲害!
那時候她家趕集收糧,她跟丈夫一起出車,一點不比丈夫少幹活。
有一次趕集回來,趕上下雨天,丈夫停下車把腳崴了,坐在那動不了。車上三十多袋糧食,都是周二嫂子一個人扛屋裡去的。
那些裝糧食的大麻袋,每袋都有一百七八十斤,豎起來放著都能高過她的小腰。但是看她扣住袋子口,往背上一壓,輕輕鬆鬆一溜小跑就送到屋裡去了……丈夫坐在旁邊說,「就這虎娘們兒,幹活和玩似的,一點不打怵。你別看小短腿,跑的還挺快……」
說起周二嫂子的「跑」,還有一個傳聞。據鄰居們說,大約是九三或者九四年的秋天,有一個小偷來偷糧食。那個小偷家裡養了好些豬和雞,需要大量的糧食,就鑽空子跑到各家去偷。
那時候,有好多人家的玉米棒都是散晾在房頂上。有一天夜裡,周二嫂子起夜聽見了動靜,偷偷爬上房,正看見小偷往袋子裡裝玉米,於是一邊喊著一邊躥上去就是一頓捶。小偷被她的叫喊聲嚇住,扔下袋子就跑……
周二嫂子從房上下來的時候,不小心把腳上趿拉著的布鞋刮掉了,就光著腳丫子在後面追。她一口氣追出去好幾條街,把小偷追的無處可逃,蹲在牆旮旯喘粗氣……周二嫂子解下褲腰帶就給綁上了……後來那個小偷跟警察交待的時候說,「那女的,也忒能跑了,那一雙小短腿也不咋跑那麼快。回頭瞅瞅還挺遠呢,再回頭瞅瞅,就到跟前了,咋甩也甩不掉!」
於是,人們都知道了:偷玉米那個小偷,三十幾歲的壯漢子,被某村小短腿那女的給逮住了!所以,周二嫂子就又得了一個綽號,叫做「小短腿」!
說到周二嫂子的綽號,最體面的還是這個「虎妞子」!
周二嫂子其實長的挺好看,雙眼皮大眼睛,瓜子臉,一笑還有倆酒窩。但她就是不愛打扮,渾身上下沒一點女人味,尤其好管閒事,敢惹人!
有一年冬天,她家公公得了病,吃藥打針不見好,整天昏昏沉沉的說胡話。婆婆就去找巫醫,當地一個挺有名的「大仙」來給公公瞧病。大仙進屋看看病人,也說不出個子醜寅卯,就開始燒香磕頭,然後連蹦帶跳的唱起來……
周二嫂子在旁邊越瞅越彆扭,抱著肩膀問大仙,一連提了若干個問題大仙也答不上,只說公公的病是被冤魂衝撞了,需要打理。而且要六百六十六元的香火紙錠錢,才好把那些「陰債」給還利索了!
周二嫂子跟人家講價要給二百,那大仙說,「那哪行啊,這不是可以討價還價的事,我用這些錢是為你公公做活,讓他擺脫冤魂的糾纏,我個人也花不著一分錢……」大仙一邊說一邊有點生氣,也是想露一手給大家瞧瞧。就突然某位大仙上身,抖抖索索的唱了一陣,然後要三十六個生雞蛋來吃掉……
周二嫂子拿來三十六個生雞蛋,放到大仙面前,眼瞅著他一口一個的吃掉了,然後慢慢「清醒」過來,就笑著說,「就這個,我也能!」大仙賭氣的說,「你要能,今天我就不要錢了,豁出白給你家忙活這一把!」
於是周二嫂子果然如法炮製,也吃掉了三十六個生雞蛋,後來為了表示容易又吃了四個湊了整數。大仙被逼的沒招,只好說話算數,拿出幾粒藥丸子給公公的病治好了……當時,婆婆和丈夫都非常生氣,但是都攔不住周二嫂子。等看到事情結果,才不得不佩服這兒媳婦的能耐……
後來,那大仙悄悄對周二嫂子說,「你以後跟我幹得了,就你這腦袋瓜子,就你這虎實勁,我保你發大財!」周二嫂子不但沒答應,反而把這事學給別人聽,弄得好多人都知道了。就有人說,「那個虎妞子,心裡存不住事,啥虎話都往外掏……」於是,周二嫂子就又得了一個「虎妞子」的美名!
——周二嫂子四十幾歲時得了糖尿病,然後逐漸改變了飲食習慣,一日三餐都以粗糧青菜為主。尤其苦麻子菜和蒲公英,每年都要跟季吃一段時間,然後再晾曬些乾菜儲存著用。所以,她一直保持的不錯,至今沒有什麼併發症,還是那個活潑開朗,能說能幹的二嫂子!
在撫順三個東北大哥幫我卸完水泥後,請他們到一個小飯館吃飯。
四個菜,酸菜燉豬肉、尖椒幹豆腐、地三鮮還有一個水煮魚,魚是他們給我點的,上面辣椒麻椒潑的熱油,看著就有食慾。
菜量是真的足啊!大氣!不像我們那裡菜都是一小盤子。
仨大哥也沒喝酒,拿起大盆裡的大花卷就是造。
我吃了一個就飽了,這幾位把盆裡的都吃完了,還讓老闆娘給每人來了槓尖兒一碗大米飯。
老闆娘說這可是20個花卷啊!
最後除了魚沒吃完,其它造得溜光。
一人喝五碗羊肉湯,東北大海碗!
四個人三十盤餃子[恐懼][恐懼]
我老公和幾個同村人去縣城買種子,中午下館子,五個人,點了四個菜。
了解東北菜的都知道東北菜碼大。基本都是論盆子上的,十二碗冷麵,大碗的!八瓶啤酒,我老公開車不喝!
我老公說每人兩碗冷麵,他只撈麵吃了,湯喝不下了。結帳時候都光碟了,其中一個叫二叔的,喝了四碗冷麵,湯都喝了,兩瓶啤酒。
結完帳,眾人說先這麼著吧,吃點墊墊,回家再吃!
還真是墊墊肚子,這個二叔,有一次去喝羊湯,只要碗裡有肉,湯就免費續,喝了五碗湯,吃了幾張餅,說要不是別人著急回家,他還沒吃飽呢!
還是這四個人,一起去吃自助餐,十八塊錢一位,有餃子有各色菜品。
桌子上有個湯鍋自己煮,邊煮邊吃,點啥餡兒的,服務員在那現包,餃子論盤點,一盤八個。
進門點了四盤餃子,拿齊了菜,餃子就包好了,一邊煮一邊吃,一邊點,一邊包!
一個服務員包不出來他們吃,就倆人包,後來服務員包夠夠的了[捂臉][捂臉]
因為飲料酒水自費,也就沒點,四個人一共吃了三十多盤餃子,二百幾十個!菜加了好幾趟!
估計老闆該老心疼了!走時候都沒說送送[大笑][大笑]
我本地本家就有一個飯量、酒量驚人的人,現已故多年。他年輕時在酒坊當長工,品酒師聽說他酒量驚人,和他打堵當場看著他喝,他接連滿口倒了五壺(五斤)把品酒師嚇壞了,贏了三擔大米。六十年代他在圩口與隊長打堵,一餐吃十三大碗的米飯,約六斤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