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二戰時,為何日本陸軍的編制與其他國家不同?

dbycm說: 日軍的編制,從師團以下,有很多大佬都說的比較清楚。但是,說到軍,很多就說不清楚了。日本的軍,其…

dbycm說:

日軍的編制,從師團以下,有很多大佬都說的比較清楚。但是,說到軍,很多就說不清楚了。日本的軍,其實就是一個司令部,一個指揮機構。下面必須要有兩個師團以上,才可以成立一個軍司令部,用於應對某個戰役方向。早期的關東軍、支那駐屯軍、朝鮮軍、臺灣軍四大海外軍屬於特例。日軍的軍司令部,就像一個火車頭,下面掛什麼樣的部隊是根據實際需要,多少不等的。有時候戰事結束,不需要這個軍司令部,但是仍然需要下面的部隊時,就會將軍司令部和下面部隊脫鉤,軍司令部會調往其它需要的地方,而原本下面的部隊,會被更高一級的方面軍司令部直轄。日軍是很古板的,只有兩個師團以上才可以成立軍司令部,只有兩個軍以上才可以成立方面軍司令部。戰事結束,如果下面兩個軍調走了一個,這個方面軍司令部也會取消,只會保留一個軍司令部就可以了。比如南支那方面軍就撤銷了,因為下面只有一個二十一軍,所以有這一個軍司令部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再保留一個方面軍司令部了。師團一般是應該掛在軍司令部之下的,如果沒有軍司令部,歸方面軍直接指揮時,必須叫方面軍直轄。同理那些旅團,如果不掛鈎師團,就必須加上獨立兩字。還有種例外,硫磺島守軍,慄林忠道指揮的,叫小笠原兵團,因為慄林忠道是106師團長,同時還指揮硫磺島上一些其它的亂七八糟部隊,而那些部隊又沒有師團,所以不能給他成立軍司令部,但是他指揮的又不止一個師團兵力,師團司令部肯定也不能用,所以成立了小笠原兵團,他叫兵團長,這種兵團是介乎於師團和軍之間的一個特例的司令部。此外還有些特例,騎兵集團、關東軍飛行集團、第一挺進集團,這些部隊的主官叫集團長,跟師團同級,但是因為不是步兵,所以不能叫師團。第一挺進集團下面,有兩個空挺聯隊,還有兩個,叫滑空步兵聯隊!

梁老師說事說:

梁老師說事為您回答這個問題。

不僅僅是日本陸軍,整個日軍的編制都和其他國家不一樣,而且這種不一樣不是名稱上的不同,其中的內容都有著很大的區別。

首先以師團這個名稱為例,加以解釋。

話說在日軍的編制裡,師團是他們的最基本的戰略單位。

所以師團的數目,其實就是日軍兵力多少的一個標準,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日本陸軍的編制擴軍或者是裁軍,都是以師團為單位進行增減的。

那麼日軍的這一套編制是哪裡來的呢?

早在1888年之前,日軍使用的是鎮臺建制,1888年以後就變成了師團建制。

師團建制的這一套東西都是學自歐美的,然後日本人一琢磨加以改變之後,出現的這麼一套東西。

那麼從表面上看,師團這一種建制,和國際通行的軍事編制師這一個單位師是對等的。

但要是仔細觀察一下日軍師團兵力的配備情況,就會驚奇地發現根本就不是所有人可以理解的師。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當時德國的一個師大約就一萬人左右,美國的一個師也差不多,一萬左右。

而日本師團一級的作戰單位,它從成立之處,兵力配屬就沒有一個定數,而且在不同年份的時候,這種兵力配屬還都不一樣。

比如在1888年到1893年的時候,日軍一個師團在平時有一萬來人,看著很正常和其他國家是一樣的,但到了戰爭開始的時候,一個師團的人數就會暴增到一萬八千五百人。

那麼1894年到1904年的時候,日軍一個師團的人數,在平時又變成了一萬兩千人,到了戰爭開始的時候,就擴增到一萬七千兩百人。

1905年到1915年,一個師團在平時是一萬四千人,戰爭開始的時候就變成了兩萬人。

1925年到1931年,一個師團在平時是一萬三千人,戰爭開始的時候就變成了一萬八千人。

1932年到1937年,一個師團在平時是一萬五千人,戰爭開始的時候,就變成了兩萬人左右。

在同一個年份,平時和戰時的人數都是不一樣的。

這還不算,日軍的師團還被劃分出了三六九等的等級,比如說在1940年的時候,日本有四聯隊師團,一個師團是兩萬五千二百人。同樣是四聯隊師團,但要是變成後備四聯隊師團,人數就變成了兩萬一千八百人。

三聯隊師團,一般情況下是一萬八千人,如果是一個丙種師團,不好意思就變成了一萬一千九百八十人。

這也是為什麼別的國家軍隊,翻譯的時候會直接翻譯成師,而日本的軍隊不是翻譯而只能是直譯成師團的一個重要原因。

日軍編制之所以叫師團,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日軍在師團設立之初,就有一條硬性規定,要求師團是一個各個兵種聯合起來的戰略作戰單位。

在一個師團內,不僅要有步兵,還要有騎兵,工兵,通信兵,輜重兵,甚至是野戰醫院和兵器勤務隊都有,雜七雜八得非常的齊全,可以說兵種的合成度相當高,具備進行獨立作戰的能力。

說實話合成部隊這個概念,還是二戰結束之後才有的,所以日軍的這種編制很超前,當時的歐美軍隊的編制還真就沒法比。

當然了,日軍之所以能弄出這麼一套東西,完全是因為日本的資源少,錢不夠多造成的。

日軍將師團,作為一個軍,甚至是兵團的模板來使用的,用最小的代價辦最多的事。

接下來,看看日軍在作戰時的具體編制。

以抗戰時期日軍的編制為例。

日軍最小的作戰單位是分隊,對標一般軍隊編制的班。

日軍的每一個分隊有十三個人,這裡邊包括一名分隊長,四個機槍手,以及八個步兵。

裝備如下,一挺輕機槍,四個人操作,包括一名組長,一名射手,兩個攜帶彈藥的副射手,作為自衛武器,四個人一人一把毛病多多南部十四手槍。(註:有的時候,四個人除機槍手之外,其餘三人也會攜帶一把三八大蓋)

其餘八個步兵就不用說了,一人一把三八大蓋就算交代了。

再有一種情況,就是加強班,這種編制通常會多一個擲彈筒組(兩個人),配備五十毫米擲彈筒一個。

在這裡,需要說明一下,日軍的分隊可要比一般的班要多至少一個人,不要小看這一個人,往上堆積起來,同等的編制就要比其他國家的編制多出不少人來。

小隊,這個級別的編制對等排。

這個小隊有三個小分隊組成,外帶一個八個人組成的擲彈筒小分隊,再加一個七人小隊部,合共五十四個人。

當然了,要是遇到加強小隊,就是下轄的三個小分隊中每一個分隊塞入一個兩人的擲彈筒組,這個時候小隊的人數就變成了六十二個人。

不過小隊這個級別的編制,在抗戰中有了些許的變化。

當時八路軍進入到敵後開始抗戰,以遊擊戰為主,打得了就打,打不動就撤,找機會再揍日軍。

那麼面對這種彈性十足的戰法,日軍也撐不住了,小隊的人數明顯太多,不夠靈活,最終日軍又調製出了一種特殊的小隊,專門針對八路軍的遊擊戰。

這種小隊,人數少,一共有五十個人,但有六個分隊,每個分隊只有八個人,其中的三個分隊才配備機槍。

小隊再往上走就是中隊,這個級別的編制對標連。

從這個級別中,就能看出日本的中隊要比同級別的連要多出不少人了。

首先是三個小隊的人員,還有一個十九個人組成的中隊部。

在這十九個人中,有了特殊的兵種,比如衛生員,通訊員,司號員,核心是中隊長和三個軍士,一共有一百八十一個人。

這個編制,如果要加強的話,就不會塞什麼擲彈筒了,而是重機槍,有必要的話會塞入一到兩門的迫擊炮來使用了。

中隊之上就是大隊了。

而大隊這個編制對應的應該是營,但日軍的這個大隊要說人數的話,已經遠遠大於一個營的規模,已經快達到了一個團的規模了,足足一千一百人。

大隊不僅會配備四個步兵中隊,還要有一個機槍中隊,而這個機槍中隊會裝備十二挺重機槍。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炮小隊,裝備兩門九二步兵炮。

這種級別的裝備,在和當時的我們作戰的時候,可以說是極其奢華了,過去我們的炮哪裡能裝備到營級,就算是團級都少有。

再往上就是聯隊了,這算是日軍在作戰時候的一個最大的作戰單位,在各種戰爭資料中,出現最多的就是聯隊這個級別的編制了。

聯隊對標的是團,日軍拿聯隊也當團使喚,但日軍的這一個所謂的團級單位——聯隊,可有著三千八百人,比一般的團要大兩倍還多。

所以聯隊中光一個指揮部就有五十四個人。電視劇《亮劍》一開頭李雲龍用迫擊炮打的坂田聯隊,就是這麼個指揮部,一炮連鍋都給日軍端了,老李撈到一個大佐,兩個中佐,外加一個少佐,這買賣做的賺翻了。

三個步兵大隊,加一個運輸隊,一個炮兵中隊,就是一個聯隊的內容了。

在往上就是旅團了。

根據編制來看,旅團的級別在聯隊之上,但規模不一定就比聯隊大了,所以這個編制就比較特殊,它是根據戰爭的需求,來進行搭配的。

最少有三千人,比一個聯隊都少,最大有八千人,和兩個聯隊的規模不相上下。

那麼日軍的師團又有一些變化,前前後後經過了很多次的調整,目的是提升部隊的戰鬥力。

比較初期的日軍確實厲害,但越往後打,不僅老兵損失嚴重,基層的軍官也被打死不少,而後期補充兵員已經大不如從前。

最簡單地說,初期和日軍拼刺刀,兩個人甚至是三個人攻擊一個日軍都困難,但到了後期兩排刺刀對衝過去,還能夠站在在戰場上的是我們了。

好了,接著說日軍師團。

話說在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前,日軍只有十七個師團,師團長都是由陸軍中將來擔任,而且都必須是日本的天皇親自任命的。

所以在當時,這些師團都是隸屬於日本天皇的,衝這一點就能感覺出師團長的級別比陸軍次長和參謀次長還大。

那麼師團有多少人呢?

以第一師團為例,在1936年的時候,定下來的人員有一萬一千八百五十六人。

這個數目看起來不是很多,和普通的一個師也差不多,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個第一師團最巔峰的時候,一個師團就有三萬多人,這個時間是1941年。

那麼到了1944年的時候,這個第一師團就被拆分成了兩部分,拆出的一部分是一萬三千人頂著第一師團的編制,去了菲律賓作戰,去的時候,什麼自動炮,裝甲車都沒有帶,而炮兵就去了一半。

就這一萬三千人,被打得就剩下八百人,灰溜溜地活了下來。

而另一部分大概有兩萬人,作為日本要一億玉碎的資本留在了本土,編制也被改成了第二百零一師團。

其實這個第一師團還有一小撮被分出去了,當時第一師團要從關東軍的編制中剝離出來調回日本,一小撮就留在了滿洲和一個獨立混成旅合併了,籌出一個第一百二十三師團,結果這一部分在1945年的時候,被蘇聯紅軍給一口吃掉了。

所以從這裡,就能看出來,日本的師團其實是在不斷地變動的,說不好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

當然了,變動歸變動,總體來說還是有一個標準,日軍是按照這個標準來隊部隊進行調配的。

比如日本的家中挽馬師團,標準是兩萬五千三百七十五人,馬匹是八千一百九十七匹,光一個司令部就有三百三十人。

下轄兩個步兵旅團,一個騎兵聯隊,一個工兵聯隊,一個野炮聯隊,一個輜重兵聯隊,一個衛生隊(別看是隊規模不小一千一百人),一個兵器勤務隊,一個通信隊。

除此之外還有四個野戰醫院,每個野戰醫院二百多人。

甲種馱馬師團,共計兩萬八千四百九十三人,馬匹一萬一千五百四十匹。

甲種馱馬師團比甲種挽馬師團多的人,多在哪裡了?

甲種馱馬師團是一個山炮聯隊,而甲種挽馬師團是一個野炮聯隊,山炮要比野炮多近一千人。

馱馬師團的輜重兵要比甲種挽馬師團多一千多人,四個野戰醫院也多出一些人。

乙種挽馬師團兩萬一千八百九十二人,馬匹是五千八百七十九匹。

有兩個步兵旅團,一個騎兵大隊,一個工兵聯隊,一個野炮聯隊,一支個輜重兵聯隊,一個師團衛生隊,一個兵器勤務隊,一個師團通信隊外加四個野戰醫院。

少的人數,其實就是炮兵,衛生隊和野戰醫院的人數減少,其他的變化不大。

乙種馱馬師團,有兩萬六千八百四十八人,馬匹是九千六百五十六匹。

以上都是兩旅團四聯隊組成的師團。

日本人還打造了一批三聯隊師團,人數比上邊的要少很多。

接著說說,比師團還要大的編制。

師團以上就是軍了,而日本的軍和傳統意義上的軍是不一樣的。

日軍軍一級的編制,僅僅針對本土以外的佔領區來說的,比如關東軍,支那駐屯軍(天津軍),朝鮮軍等等。

一說軍,感覺就應該比師團大,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有時候比師團要小很多的。

比如日軍組建的中國組屯軍,聽起來是一個軍,其實在1936年的時候,就算是給它來了一個加強,也僅僅達到了一個獨立混成旅團的規模。

總之軍在日軍的概念中,是執行一些特殊任務或者以佔領地命名的一個作戰單位。

那麼在太平洋戰爭之前,日軍設立了二十二個軍,到了無條件投降的時候,軍的數量已經達到了四十八個。

在軍的上面,就是方面軍,這是在1937年以後,日軍開始全面侵華,而設置的。

到了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時候,日軍的方面軍高達十七個。

在方面軍之上就是總軍了,這編制是日軍最大的一個軍事單位了,當日本無條件投降之後,總軍有六個。

「第一總軍」、「第二總軍」、「關東軍」、「中國派遣軍」、「南方軍」、「航空總軍」

這六個總軍中,關東軍是最特殊的一個,它是從師團不斷升級升上來的,在1931年的時候,只有一個師團;到了1938年的時候就變成了八個師團;1939年的時候就擁有了兩個軍司令部,正式成為方面軍;1942年發展成為兩個方面軍,就成為了一個總軍。

那麼今天就到這了,喜歡的話,點個讚,再加個關注,方便以後常來坐坐。

度度狼gg說:

如果粗略比較一下,你會發現中央軍所謂的「德械師」跟日軍常設師團的編制其實大同小異,孫元良第88師的步兵主力,是所轄的兩個旅(第262旅、第264旅)四個步兵團,而先期登陸淞滬的日軍第3師團也不過下轄兩個旅團(第5和第29旅團)四個步兵聯隊,都是「方塊師」的結構。如果單純比較作戰單位,第88師甚至還多出來兩個補充團,結果戰時兵員數量卻是14000人對25000人,那麼差距究竟在哪呢?

(塞克特將軍)

實際上,國民政府在1933年開始組建的60個「國防師」(亦稱調整師),正是在德國軍事顧問團 的建議和幫助下,有針對性地模仿日本陸軍的常設師團編制。按照德國軍事總顧問塞克特的提議,在編制上,調整師的步兵、炮兵數目與日軍的常設師團接近,師直屬部隊規模則較日軍師團略小,全師人數相當於一個日軍常設師團的75%—80%左右,最早進行改編的中央軍校教導總隊、第87師和第88師,都遵循了這一原則。

因此客觀來說,二戰日軍的部隊名稱和軍銜稱謂雖然特立獨行,什麼旅團、聯隊、大隊、小隊、分隊等層級,但是在戰略和戰役單位的基本編制上,與中國軍隊是類似的,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之所以出現抗戰初期單位兵力數量相差較多的情況,主要是三個方面的原因,也可以視為日本陸軍有目的性之編成,因為他們太了解中國軍隊了。

第一個原因,是中日兩軍的師級司令部所直屬的特種兵科部隊量差太大,日軍的諸兵種合成性較強,這也是綜合國力的反差,因為中國軍隊仍然以「輕步兵」為主。日軍各常設師團除四個步兵聯隊之外,尚有炮兵、工兵、騎兵和輜重兵等四個聯隊,其中炮兵聯隊的人數與步兵聯隊基本接近也達到了3800餘人,即便另外三個聯隊的兵員略少(騎兵聯隊僅1400人),平均下來日軍師團的直屬部隊也等於中國軍隊的四個團兵力!

而中國軍隊調整師的師直屬部隊,以第88師為例,僅有山炮一個營、輜重兵一個營、通訊兵一個營、工兵一個營和一個特務營,另附一個戰防炮連和一個高射炮連,如果攏在一起的話,兵力至多不會超過兩個團。因此,在師直屬隊的規模上,日軍師團是中國調整師的兩倍以上,尤其是炮兵的數量和火力強度,日軍佔據絕對優勢,其炮兵聯隊裝備大口徑火炮48門,是調整師的四倍(12門山炮)。

第二個原因,是日軍在「步兵大隊」一級建制實行了六單位編組,比如抗戰初期的四單位常設師團,其步兵大隊下轄四個步兵中隊、一個機槍中隊和一個接近中隊級規模的運輸隊,另有一個大隊炮小隊(兩門70毫米步兵炮),再加上大隊部人員,就使其步兵大隊員額接近了1100人,與中國軍隊的營級兵力規模一下子就拉開了。

而1936年開始進行「調整師」的編制設置時,根據「民國25年陸軍整理草案」的規定,團以下步兵分隊均按三三制編組,即團轄三營、營轄三連。步兵連的額定編制為:全連官佐5員、軍士14名和士兵147名,滿編166人,其實與日軍一個步兵中隊180人的定額基本接近。可問題是日軍大隊兵力相當於六個中隊,而中國軍隊的步兵營僅有三個步兵連和一個機炮連,無形中就少了三分之一以上的實力。

比如在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的寶山保衛戰中,第18軍第98師292旅583團的一個營,奉命堅守寶山縣城,這是中央軍精銳的滿編部隊,營長姚子青以下官兵約600人 ,全營下轄三個步兵連(每連166人)和營直屬機炮連(不足100人,裝備六挺重機槍和二門迫擊炮),比算一下,兵力只是日軍的55%,如果是未經整理的各師或者是雜牌軍,那連這個規模都達不到,與日軍大隊的差距一下子就拉開了。

正因為如此,日本陸軍當時把「步兵大隊」作為了戰役兵力計算的主要單位,既不是師團也不是聯隊,按日軍的作戰模式,進攻戰役時除若干擔任主攻的滿編師團外,經常要抽調另外一些師團的部分部隊組成「支隊」助戰,所以戰力計算以大隊為單位更為直觀準確。比如武漢會戰期間,日軍投入一線作戰兵力即為150個大隊,並且是按一個大隊抗衡中國軍隊一個師進行戰役部署的,可見「大隊」這一級建制與中國軍隊「營」的差距。

那麼如此疊加上去,日軍一個步兵聯隊達到了3800人,而我方一個步兵團僅有2000餘人。日軍一個步兵旅團有7800到7900人(挽馬馱馬有區別),而我方一個步兵旅只有不足5000餘人(兩團制)。所以大隊級單位兵力差距,也直接造成日兩軍在團、旅、師三級作戰單位人數相差較大。要注意啊,全面抗戰爆發之前,日軍常設師團的的非戰時兵力只有12000人,滿編才不過18000人,所以調整師的員額確實達到了鬼子的77%。

一些軍事和歷史創作者照搬了某科上調整師11423人(野炮挽馬師)或11579人(山炮馱馬師)的數據,其實是低估了國民政府軍事部門和德國顧問的謀劃能力,真正的調整師全師兵力為13854人,馬3508匹,實際接近14000人的。但是戰爭一打起來,就不是那麼回事了,日軍師團總兵力經常達到25000人甚至28000人,這就引出了第三個原因。

那就是日軍在戰時對基本戰略單位師團進行了額外的加強,主要體現在特種兵科上,包括獨立的戰車中隊、裝甲車中隊、迫擊炮大隊、野戰重炮兵大隊甚至聯隊、輜重兵中隊、汽車中隊和兵站(大行李等單位),而且上述各單位有時還不止一個,從而使日軍師團司令部能夠指揮的兵力總數猛增。比如作為挽馬師團的第5師團,就被加強為四個所謂機械化師團之一,戰車、汽車和炮兵部隊調入後,從齊齊哈爾開赴海南投入桂南作戰時,滿編兵力就達到了25000人。

武漢會戰以後,根據實戰得出的經驗,中日雙方不約而同將方快師調整為「三角師」,取消了各自的旅團、旅級司令部。日軍師團增設「步兵團長」(少將)一職,直接指揮三個步兵聯隊,而中國軍隊各步兵師則增設「步兵指揮官」(少將)一職,戰鬥中統一管理三個步兵團。此時日軍大多數師團兵力下級按到14000餘人(原常設師團下降到21000人),中國軍隊主力師也有11000餘人,其實兵力仍然在日軍師團的78%左右。

當然,兵力比例不等於戰力比例,中國軍隊在武器裝備、單兵戰鬥力和整體軍事素養上差距太大,所以經常出現一個軍打不過日軍一個三單位師團的情況,尤其是國軍戰損補充不夠及時、吃空額嚴重,所以到抗戰中期一些師僅有5000到7000人的兵力,空有師級番號的虛名而已。可以得見,二戰日軍的編制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如果軍事知識足夠的話,很容易了解中日兩軍的步兵建制其實是類同的,至於稱謂更不重要。

要特別掌握日軍常設師團12000人、18000人和25000人以上分別的內涵,以及從四單位向三單位調整的時間段,而不要盲目地一討論起師團建制來,就什麼甲種師團25000人那般的瞎扯。抗日戰爭期間兩軍差的不是編制,是滿編程度、單元戰鬥力、武器彈藥水平和指揮系統的能力和效率,是一支近代化軍隊跟現代化敵人軍隊的拼殺,是整體素質的比較,兵永遠貴精而不在於多。

到1945年初湘西會戰時,得到美械加強的第74軍一個步兵師,已經敢於包圍和殲擊日軍一個聯隊了,所以戰爭中的部隊編制並不是重要因素,重要的是單元戰鬥力、戰鬥精神和指揮水平。

(這鋼盔給我看糊塗了)

文文弱書生說:

日軍就人數而言一個中隊相當於中國一個加強連,一個大隊相當於中國一個團,聯隊相對中國一個旅 ,旅團相當於中國中國一個師,師團相當於中國一個軍,但日軍大隊一級的合成技術兵種遠超中國團級 ,聯隊,旅團,師團就更加豐富,造成實際戰場上日軍一個精銳大隊可以對付中國一個旅,聯隊對付一個師,旅團對付一個軍,師團可以對付中國一個集團軍,以日軍武漢為基地的11軍為例,11軍擁兵23萬多人直接對抗中國第5,第6 ,第九三個戰區精銳部隊100多萬人。日軍除了訓練遠超中國軍隊外,所擁有的技術兵種和重武器也是中國軍隊不能相比的,日軍一個師團的身管火炮就比中國軍隊一個戰區的火炮還要多。

國平軍史說:

隨著抗戰影視劇的大量播放,對於中國的普通觀眾來說,關於對日本陸軍的認知程度,基本上停留在聯隊長級別上,這一級的軍官尤其是在抗戰連續劇中,是經常且反覆出現的,畢竟聯隊是抗戰時,日軍獨立遂行作戰任務最基本的單位,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對於日本陸軍聯隊長,軍銜就是大佐,肩章上是兩條槓外加三顆星,被稱為與抗戰時期,國軍的上校軍銜等同,因此,許多觀眾是將日本陸軍的聯隊長,定位在國軍上校團長級別,實際上是有失偏頗的,與真實的情況有一定的距離。

其實,觀眾可以將日本陸軍大佐,視作軍銜與國軍的上校等同,但兩者的職務絕對是不對等的,因為日本陸軍的大佐,是聯隊的最高軍事長官,而一個齊裝滿員的步兵聯隊有兵力最高的可達3800人。

本文作者在拜閱抗戰回憶錄時,曾經從書中看到過,日本陸軍某些緇重兵聯隊的兵力超過了4000人,這也是非常好理解的,原因就是日本軍隊的機械化程度並不高。

一個師團通常有8000餘匹馬,作為緇重兵聯隊有大量的馬匹,當然需要大量的人員來掌控馬匹的行動了,因此,負責整個師團作戰物資運輸的緇重兵聯隊,運輸任務非常重,其兵力超過野戰聯隊,可能性當然是存在的,尤其是參與大的戰役時,緇重兵聯隊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

一個4000人的日本陸軍緇重兵聯隊,大佐聯隊長當然可以被軍迷視作相當於國軍的上校了,但國軍上校通常是團長;一個少將旅長其麾下通常也只有3000-4000人馬。

因此,日本陸軍中的聯隊長,儘管軍銜是大佐,相當於國軍的上校,但其職務包括所率的兵力,實際上與國軍一個旅的兵力相當,而國軍旅長軍銜通常就是少將。

綜上,二戰時,日本陸軍的編制具備自身特色,與其他國家軍隊都不大相同,可用「奇特」二字來概況;因此,不能簡單地與將日本陸軍的編制,其他國家軍隊簡單地等同起來,日本陸軍的編制,非常明顯地形成了二戰期間各國中的獨一份。

日本陸軍通常是以野戰師團為正式的作戰單位,但在執行大的戰役時,會臨時成數個師團的力量,由其中的某個中將師團長,來指揮整個軍的作戰行動。

師團:日本陸軍基本戰鬥單位,師團長為陸軍中將軍銜,分為一等甲級師團,下轄2個旅團,每個旅團下轄2個步兵聯隊;此外,擁有工兵、騎兵、炮兵和輜重兵各1個聯隊。

1個一等甲級師團總共有8個聯隊,加上一個師團部、兩個旅團部的非戰鬥人員,兵力超過2.8萬人,是日軍裝備精良,作戰能力最強的師團,兵力與其他國家的一個軍的兵力相當。

二等乙類師團,與一等甲級師團不同的地方,就是1個騎兵聯隊壓縮成騎兵大隊,或由於馬匹缺失,乾脆就取消了騎兵,其綜合作戰能力較一等甲級師團次之,兵力約在2.4萬人。

三等丙類師團,一般是由獨立的混成旅團擴編,下轄3個步兵聯隊,工兵、炮兵各1個聯隊,總共擁有5個聯隊,加上一個師團部的非戰鬥人員,約兵力約在1.55萬人。

四類丁類師團,也是由獨立的混成旅團擴編,只下轄3個步兵聯隊,其他兵種只有大隊或中隊的編制,約有兵力1.1萬人左右,作戰能力較弱,大都放在華北地區,執行掃蕩八路軍根據地任務。

旅團:旅團長為陸軍少將軍銜,其編制在師團以下,聯隊級別以上,下轄2個步兵聯隊;因戰爭狀態的不斷變化,因此,每個階段日本陸軍的旅團編制是有所不同的,兵力在6000-8000人;也有3000人左右的旅團,甚至比1個3800人的步兵聯隊人數還要少。

聯隊:聯隊長軍銜為陸軍大佐,是日軍單一兵種最大的作戰單位,日軍的軍旗,就是聯隊旗,只有聯隊有軍旗,比聯隊大的旅團、師團、臨時組成的軍等,都沒有軍旗,而且軍旗都是由日本天皇親自授予,可見日本軍隊的聯隊是非常獨特的存在。

聯隊的編制通常有3000-3800人,是最基本的作戰單位,旅團、師團,就是由多個聯隊所組成;同時聯隊也是最讓外界搞不懂的日本陸軍編制。

都認為聯隊相當於其他國家的團級,但問題是其他國家有3000人的步兵團嗎,4000餘人的緇重聯隊,比其他國家3000餘人的步兵旅人數都要多。

那麼,日本陸軍聯隊究竟是其他國家的團級作戰單位,還是旅級作戰單位,堪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了,依本文作者的認為,日軍的聯隊相當於其他國家軍隊的旅級。

大隊:大隊長軍銜為陸軍中佐,擁有3-4個步兵中隊、1個機槍中隊、1個緇重中隊、1個炮小隊,極個別的會另配1個炮中隊。

千萬不要說日本軍隊的大隊,就是其他國家的營級作戰單位,但此時問題又來了,其他國家軍隊有齊裝滿員1200人以上的大隊嗎,這不又相當於其他國家軍隊1個團的兵力了。

中隊:中隊長軍銜為陸軍少佐或大尉,下轄3個步兵小隊,兵力為180-250人,相當於其他國家的一個步兵連,或半個營的兵力。

小隊:小隊長軍銜為陸軍中尉、少尉,下轄1個2挺輕機槍的小組、1個2門擲彈筒的小組、2個步槍小組,兵力45-70人,非常明顯比其他國家的1個排兵力要多,差不多就是其他國家軍隊半個連的兵力了。

唐律疏議說:

其實嚴格來說,編制本身沒有什麼不同,主要是名字的叫法不一樣而已。

日軍一個師團也就相當於一般列強國家的一個師。師團下面的旅團也就相當於一個旅。師團或旅團以下的聯隊,也就相當於一個團。聯隊下面的大隊就相當於一個營。大隊下面的中隊就相當於一個連。中隊下面的小隊就相當於一個排。

早期軍科版《中國抗日戰爭全史》裡面,就是把日軍的師團翻譯成師,把聯隊翻譯成團,把大隊翻譯成營的。

鵬舉21世紀說:

這個問題我還真請教過長期在日本居住的一個朋友。一家之言,不過我覺得也有些道理。就是日本人陰暗心裡作祟。師從西方後,日本其實野心勃勃,一心要跟西方掰腕子。但是基礎還是差些,機械化程度不如歐美,只好靠人海戰術,編制內多增加人手,這樣的話,打起仗來,師團對師,從編制上也是勢均力敵,面子上過得去。儘管人數比人家多一倍。這個心理也直接影響到陣亡人數的宣傳。日本在侵華之初,軍服是紅領章,特別醒目,目標明顯,所以傷亡慘重。後來不得不撤掉,但是宣傳上卻是傷亡很少。來展現日本兵的天下無敵。再就是日本國內經濟狀況和政治需要。日本侵華前經濟狀況不好,財政負擔不起,為此不能把戰略單位定的太小,那樣享受待遇的人太多。再就是日本侵華前軍隊階層已經固化,除了皇族和個別人,師團長資歷和年齡都很大,他們在日本軍界根深蒂固,不願讓年輕人分享他們的待遇和榮耀。因此兵可以多多益善,但是將官不得增加過快。

四川達州人說:

倭國陸軍編制是針對當時的中國。

北洋正規軍的六鎮也就每師1.2萬。倭國常備師團標準是2.4萬。後期藍黨的師一般也就是1萬出頭。包括炮兵等技術兵種也是如此。

所以師團對標藍軍的軍,旅團(7800)對標師,聯隊(3800)對標旅,大隊(1100)對標團,中隊(180)對標營,小隊(50)對標連。而藍軍各級實際兵力也是差不多的。

1939年,國軍改制,廢除旅,統一採取軍師團的編制,倭國也隨後進行了針對性的改編,建立3聯隊師團,取消旅團。

到了太平洋戰爭爆發,倭國陸軍又進行甲乙丙丁師團劃分,是為了應對中國與太平洋戰場的變化。

努力向上的Tu說:

如果粗略比較一下,你會發現國民黨中央軍所謂的「德械師」跟日軍常設師團的編制其實大同小異,孫元良第88師的步兵主力,是所轄的兩個旅(第262旅、第264旅)四個步兵團,而先期登陸淞滬的日軍第3師團也不過下轄兩個旅團(第5和第29旅團)四個步兵聯隊,都是「方塊師」的結構。如果單純比較作戰單位,第88師甚至還多出來兩個補充團,結果戰時兵員數量卻是14000人對25000人。

實際上,國民政府在1933年開始組建的60個「國防師」(亦稱調整師),正是在德國軍事顧問團 的建議和幫助下,有針對性地模仿日本陸軍的常設師團編制。按照德國軍事總顧問塞克特的提議,在編制上,調整師的步兵、炮兵數目與日軍的常設師團接近,師直屬部隊規模則較日軍師團略小,全師人數相當於一個日軍常設師團的75%—80%左右,最早進行改編的中央軍校教導總隊、第87師和第88師,都遵循了這一原則。

日本陸軍,在日本和國際上統稱為「大日本帝國陸軍」(正式名稱就是這個,並沒有其他的意思),通稱為日本陸軍、帝國陸軍或者陸軍。現在,日本為了和自衛隊進行區分,一般採用「舊日本陸軍」的叫法。始建於1871年,終結於1945年。

單純地去講日本陸軍的編制,最大不同點在於最高統治人是日本「天皇」,其之下有陸軍大臣、參謀總長、教育總監,這三個人統稱為「陸軍三長官」。為了輔助上述三長官工作,日本設有陸軍省、參謀本部、教育總監部三個行政單位。陸軍大臣掌管軍政、人事大權;參謀總長總管軍令、作戰、動員任務;教育總監擔任教育相關職務。

舊日本陸軍的組織體系是分為:

  • 作為機構的官衙:陸軍省、參謀本部、教育總監部。

隨著抗戰影視劇的大量播放,對於中國的普通觀眾來說,關於對日本陸軍的認知程度,基本上停留在聯隊長級別上,這一級的軍官尤其是在抗戰連續劇中,是經常且反覆出現的,畢竟聯隊是抗戰時,日軍獨立遂行作戰任務最基本的單位,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對於日本陸軍聯隊長,軍銜就是大佐,肩章上是兩條槓外加三顆星,被稱為與抗戰時期,國軍的上校軍銜等同,因此,許多觀眾是將日本陸軍的聯隊長,定位在國軍上校團長級別,實際上是有失偏頗的,與真實的情況有一定的距離。

其實,觀眾可以將日本陸軍大佐,視作軍銜與國軍的上校等同,但兩者的職務絕對是不對等的,因為日本陸軍的大佐,是聯隊的最高軍事長官,而一個齊裝滿員的步兵聯隊有兵力最高的可達3800人。

本文作者在拜閱抗戰回憶錄時,曾經從書中看到過,日本陸軍某些緇重兵聯隊的兵力超過了4000人,這也是非常好理解的,原因就是日本軍隊的機械化程度並不高。

一個師團通常有8000餘匹馬,作為緇重兵聯隊有大量的馬匹,當然需要大量的人員來掌控馬匹的行動了,因此,負責整個師團作戰物資運輸的緇重兵聯隊,運輸任務非常重,其兵力超過野戰聯隊,可能性當然是存在的,尤其是參與大的戰役時,緇重兵聯隊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

自拿破崙針對道路補給情況進行了軍隊編制改革之後,全世界的陸軍編制基本上都是與道路補給有密切聯繫的。

拿破崙計算出一條大路沿線在同一時間段能通行的軍隊數量是8000-10000名步兵或者3000名騎兵,所以當時各國編制的步兵師基本上都是8000人-10000人的編制。到後來汽車、火車等現代交通工具發明之後,才出現了大師編制。

但即便如此,陸軍編制也依然是和預想作戰區域的道路交通狀況有密切關聯。道路交通發達的法國、德國基本上採取的是大師編制,每師15000-18000人。而道路狀況極差的蘇聯和中國基本上是小師編制,每師8000-10000人。

只有日本和美國是採取超大師編制,一個師25000-30000人。這兩個國家的主要特點就是都是大海軍主義國家,主要設想作戰區域都是在沿海地區,補給不是通過汽車、鐵路這種陸地交通方式,而是通過運輸船來補給,所以師的編制大一點也無所謂,反正運輸船裝的多。

但對於日本人來說,設想很美好,現實很扯淡,一旦打到中國內陸,日本的大師團就完全抓瞎,他們又沒有美國人那種變態的後勤補給能力,大師團離開鐵路線就基本喪失了機動能力,最後只能以旅團為基本戰略作戰單位。所以在抗日戰爭中,當日軍沿著鐵路和長江進行主力會戰的時候都是以師團為單位,而一旦日軍進了缺乏鐵路的太行山區等敵後遊擊區,只能以旅團和聯隊為單位作戰了,基本上見不到日軍直接以師團為單位對八路軍發動圍剿的,就是因為當地的道路補給能力無法支持大師團作戰,只能供應幾千人的部隊。

日本二戰前期打得很是風光,但我們不要忘記,日本曾經是個極度落後的國家,明治維新後,日本勵精圖治,開始富國強兵。而日本富國強兵的重要手段就是學習,學習西方先進的技術和制度。

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創辦新式學校,開始新式教育,組建新式軍隊,同時派遣大批留學生到英美等國學習。簡單來說,這些留學生就是去學習如何打洋槍洋炮,學習西方的戰術,學習當時的戰爭如何打。此時的日本陸海軍全都要學習西方軍隊,其中就包括編制問題,編制也是戰鬥力的一部分。

一戰時,日軍的編制是直接照搬德軍的編制,北洋政府和北伐軍也都是這種編制。只不過一戰中,美軍的一個師採用四四制,在規模上遠遠高於德軍的人數,整體壓制了德軍。這點,日軍學到了。

二戰中,日本的對手是中國,中國仍是原來的德軍編制,一個師的人數在一萬三千人左右,而日軍擴編的一個師團,達到了將近三萬人的規模,這個人數相當於國軍的一個軍的人數了。

日軍編制中,小隊、中隊、大隊、聯隊、旅團、師團,對應其他國家的排、連、營、團、旅、師。雖說編制是這麼排的,但是規模完全不同,日軍一個大隊有1000多人,而中國一個營也就三四百人。日本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一調動就是大規模,但是,缺點也是很明顯,行動遲緩,沒有三三制那麼靈活。

後來日本兵員不足,日本也是很無奈地把四四制改成了三三制,一個師團的規模降低了。在日軍影響下,韓軍也是日軍的編制和叫法。

編制不同在於日本學習它國軍事編制是根據本國國情來制定的!

沿襲的是日本以前的一些編制,日本國內的世襲家族的鬥爭都很厲害的,又學習了歐洲的一些現代軍事理論,綜合選擇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39188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