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什麼是哲學?中國到底有沒有哲學?_中國有哲學史嗎

用火把捅馬蜂窩說: 這個提問應該改成:哲學是什麼?中國到底有沒有哲學? 「是什麼」與「什麼是」,看起來是「同一…

用火把捅馬蜂窩說:

這個提問應該改成:哲學是什麼?中國到底有沒有哲學?

「是什麼」與「什麼是」,看起來是「同一」個句子的倒裝,其實這兩個句子的意思大相逕庭。「是什麼」是對事物的定義;「什麼是」是把符合定義的事物舉例羅列出來。舉個蹩腳的錘子:凳子是什麼?凳子是給人屁股坐且高於地面的物件。那麼,什麼是凳子?一塊石頭,塑料凳,木凳,等等都是凳子!

那麼「哲學是什麼」?哲學是形上學[靈光一閃][呲牙][大笑][淚奔][捂臉]。那麼,中國到底有沒有形上學?如果有,那就有哲學;如果沒有,就沒有哲學!您說呢???[靈光一閃][靈光一閃][靈光一閃][靈光一閃][淚奔][淚奔][淚奔][大笑][呲牙][呲牙][呲牙]

當一個人意識到「是什麼」與「什麼是」的區別時,「哲學」就開始萌芽了![靈光一閃][呲牙]

有一點必須要十分警惕敏感小心,一旦俺們把「什麼是哲學」當作了「哲學是什麼」,那必將墮入「凡是……」的教條深淵……[祈禱][祈禱][祈禱]

尋你25說:

什麼是哲學。哲學是物質不變定律的概念。即相生相剋又相符相乘。哲學無處不在。不是哪個國家和個人所創造。也不是哪個地方有哪個地方沒有。毛主席就是一個偉大的哲學家。毛主席對於哲學運用自如。並親手書哲學著作《矛盾論》和《實踐論》。如果不明白什麼是哲學,讀了毛主席這兩篇著作,就會懂得哲學是什麼概念,什麼是哲學。

吳山野士說:

哲學源出希臘語philosophia,意即"愛與智慧"。表述和界定的事情或事物,就是人類為了提高認識思維能力,為了更有智慧而進行的思想認識活動。哲學是普遍的事物及其客觀規則,普遍的實事求是,諸多實踐經驗的總結概括,智慧之學,哲學主要內容是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總結概括。

《說文解字》:「哲,知也。從口、折聲。」似刀斧砍削般以手斷之是折字之範式。口、折兩範式疊加。口中所言皆能明斷是哲之範式。「哲」本義:賢能明智。如「孔門十哲」、「古聖先哲」。「哲」或「哲人」專指那些善於思辨、學問精深者;即西方近似"哲學家","思想家"之謂。

從中國結繩記事起就開始有了西方所謂的哲學思考。中國先民把哲學思考融進了生活的點點滴滴。尤其是中文充滿了哲學思想。

應該這樣說:中國古代並沒有把哲學當做單獨的學科來研究,而是融合在文字或文章之中來傳授。西方人沒有看見中國有專門的關於哲學的教學就認為中國沒有哲學。其實西方的哲學思潮在中國古代都出現過,許多哲學問題在時間上要比西方早千年前在中國就已經有答案。尤其是三觀以及對人生、自我等問題的看法。

比如「中」字可以隱含三觀。《說文解字》:「中,內也。從口丨下上通也。」。種子生根發芽指向於外殼內是中之範式。口表示種子的外殼,丨下上通表示種子生根發芽。種子生根發芽指向外殼以內便是中心所在。這就很好解釋甲骨文中字的形象。那不是旗斿,而是枝葉與根須。這是在提示認識是相對的。相對於外殼以內是中間,相對於外殼內的核心是中心。長短、高低、美醜、好壞都是相對比較出來的,有怎麼樣的比較就會有怎麼樣的觀點。這是認識觀。

種子的中心內核是仁。人者仁也。天地仁愛有了人,父母仁愛有了我,我與我的外在仁愛我將擁有一個世界。我們從仁愛中來亦將追隨仁愛而去。我們的仁愛是什麼,我們的世界將是什麼。這是人生觀。

人類以仁愛為中心。事物因仁愛而增值,因不仁愛而貶值。好壞是以仁愛為參照來認識與區分的。仁愛是世界上真正的普世價值觀。

所以認識「中」這個字,不僅僅只是認字而已,更是培養與建立了三觀。更在講述人如種子,從仁愛中來,向仁愛走去。可見在造字的時候已經解決了諸多哲學問題。有一本書不得不提。號稱天下第一經書的《易經》。

《易經》可以說是中國哲學的源頭。《道德經》的理論亦起始於《易經》。傳說中《易經》起始於結繩記事。八個系列繩結掛起來,稱之為八卦。中文的範式源頭有許多都來自於《易經》。中國人的思維模式至今都受到《易經》的影響。現在大學裡不教《易經》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即使中國人都快不知道自己文化中的哲學是什麼了。

《易經・繫辭上》:"一陰一陽之謂道。老子《道德經》:有無同出而異名。唐玄奘《心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黑格爾《邏輯性》:有就是無,無就是有。《易經》比老子《道德經》要早近千年,老子《道德經》比唐玄奘《心經》要早早近千年。唐玄奘《心經》比黑格爾《邏輯性》要早近千年。黑格爾自己說他的《邏輯性》起源「有就是無,無就是有」是從唐玄奘《心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演化來的。黑格爾說老子《道德經》「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看不懂,感覺近巫不科學。

我們可以看見其中的軌跡,不能說西方哲學來源於我們中國,但受到影響是存在的。我這樣說不是為了自吹,輕視西方。要知道我們現代的科學進步也是受到西方科學的影響。中華文化最大的優點就是能夠吸收包容一切外來文化。

明儀居士說:

1,什麼是哲學?

哲學就是把學文摺疊起來,用口說出來。折十口=哲。學一一學文,道理,學說。哲學就是對立的摡念,沒有對立的學說概念理論就是真理。互相對立的共同存在的學說,理論,概念,觀點,就是哲學。

2,中國到底有沒有哲學?

中國是中庸之道,是至哲學之上的。要說哲學是一門學術概論,而中庸之道就是一種智慧的顛峰,中庸之道視極端為愚見,謬論,是底級的。

中國不是沒有哲學,而是哲學在中國的中庸之道下不值得聖賢們去煞費苦心,中國的上層觀點,概念,學說是中庸之道,這比西方的哲學觀點高很多,哲學給中庸當徒弟是不夠格的。

美酒星球說:

哲學是探索本質的方法

我曾經以為中國沒有哲學,但我當看過非常多的西方哲學家的著作,相對小眾的比如大衛休謨、維根斯坦……比較大眾的那些就不提了。我發現西方哲學在發展過程中愈發偏離了哲學的本質。在鑽牛角尖的道路上越跑越偏。

另外一方面,當在宇宙起源、相對論、量子力學的科學讀物中尋找對客觀事實判斷的過程中,會發現科學和中國傳統哲學在黑暗漫長隧道的盡頭,隱隱合流。真是牛到不行!

我兜兜轉轉後才知道,哲學這個誕生於古希臘翻譯過來的概念,反而在西方其實並不存在了,真正的哲學就在中國。

王則純說:

農民回答,(原創),

謝邀,什麼是哲學?中國古代文化中就有哲學觀點存在,只不過沒有人系統的總結好哲學的邏輯思維,是另亂不成型的哲學理論,在近代偉大領袖毛主席是近代哲學家,他在巛實踐論》,《矛盾論》中闡明了哲學的根本觀點和思維,還有《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等哲學著作,闡明了矛盾對立統一的唯物主義哲學觀點,我們只要讀懂毛主席的著作,就不難懂得什麼是哲學,

哲學無處不在,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時刻在運用哲學觀點,解決問題和處理一些矛盾,只不過在運用中沒有系統的總結出來,上升為邏輯思維的理論,

哲學有兩種對立觀點,即唯物論與唯心論,這兩種觀點一直在進行思想鬥爭,在哲學界中形成兩種世界觀,兩太派系,通過實踐,人們認之了唯物主義,唯物終究戰勝了唯心,

空觀12345說:

都想把事情其中的道理說清楚就是哲學,哲學是萬向角度,有萬向思路和它對應,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它總有起因原因和所對應的結果以及所發生的過程,總有人追蹤其來龍去脈,總能羅列出矛盾雙方的對立平衡去尋找正確的穩合相位,但總有一大批差錯證明完了以後才確定那唯一正確的結果,但卻總也確定不了,因為,事態永遠是動態發展的,想要找準那個對稱平衡點非常不容易,又要永遠的找下去!所以,哲學給人的感覺很難定性,因為,它是活的!不是死東西,尤於太陽射出的光不停地在放射,讓你我他難以找到盡頭,又像暴風雨,不知什麼時候就發了,又不知什麼時候突然就停了,或像閃電一閃即逝,一逝又來,讓人無法捕捉!因為,今天它可能是正確的只能適合對應今天是正確的,到了明它可能就成了錯誤的,就像河裡流動的水你永遠也固定不了它你想要的固定性質!~水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你永遠想要跟蹤它卻總也捕捉不準它而隨著它循環!之所以哲學很難定性是因為它像太陽射出的每一道光都有自己的角度,都有自己的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39598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