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們獨生子女一代,無所謂兒媳贍養公婆、女婿贍養嶽父母。看夫妻倆,感情好,兩邊都要養;感情差,各養一邊,不道德綁架。老實說談啥中華傳統啊!中華傳統也料不到會有獨生子女政策啊!活在當下過好當下,大清都滅亡100多年了,就少扯「幾千年」的淡吧!
那您要這麼說,幾千年的中華傳統裡面,結婚男方準備房子,三媒六聘娶進門,不需要女方去工作賺錢(即使自己有點手藝賺點零花錢也是自己的私房),生孩子婆婆給媳婦伺候月子(有錢人家給僱奶媽子)。
然後,兒媳和兒子一起贍養公婆。
咱要尊古禮就從始至終的尊,別只選對自己有利的那一部分,是吧。
為啥那麼多公公婆婆拎不清?我公公婆婆就拎得清,他們三個兒子,認為養老是兒子的事。我婆婆住院安支架的時候,是三兒子伺候她,老三專門從加拿大回來伺候她。吃喝拉撒都是兒子,洗澡擦身子都是兒子伺候,她剛開始還不好意思,三兒子說:媽,你養我們的小,我們做什麼都是應該的!
我公公婆婆跟所有兒媳婦都客客氣氣,從來沒有過分的要求,從來不認為兒媳婦欠他們的應該伺候他們,他們就是覺得你們好好過就行了,我們也過的不差不勞你們操心。
謝謝邀請:
兒子贍養公婆是中華傳統,媳婦在幾千年前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只能靠男人養活,她都只能靠人討吃,怎麼去贍養公婆?
近一二百年來,婦女掙脫枷鎖,從家裡走入社會,自食其力,從精神上從家庭封建牢籠裡解放出來,媳婦沒有贍養公婆的責任和義務,只能是孝順尊重公婆,幫助兒子盡孝,做一個通情達理的好媳婦!贍養公婆在城市裡基本上用不著,不要拿道德綁架別人,城裡公婆都有退休工資,自己養活自己不是問題,就是七老八十的時候,需要兒女的照顧,可以請保姆,或進養老院,因為兒女們也有自己的家庭,工作,兒女要照顧,所以,不能依老賣老要媳婦伺候,瞻養!
我和老伴也是七十多的人了,我只有一個女兒,我們自己單獨居住,不想增添他們的麻煩,在經濟上也不需他們幫襯,更不會要求女婿養老!現在能動,實在老得不能動了,再說吧,也許,養老院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謝邀
傳統文化幾千年,
時代萬千都在變。
封建之中有精華,
去糟擇精宜也添。
事實人心換人心,
公道義務俗法分。
封建媳婦地位低,
如今翻身婆受氣。
家和業興國富強,
弘揚傳播正能量。
拽兒帶孫成時尚,
兒媳報恩當跟上。
公道自在人心中,
互尊互愛樹新風。
好頌壞批講公理,
優勝劣汰務實取。
親愛的朋友們,我崇尚學習傳統文化,更崇尚學習傳統經典。因為傳統經典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根之根。我們中國人只要不離開我們的文化之根,我們中華民族就會永遠昌盛繁榮。
親愛的朋友們,兒媳婦兒雖然不是公婆生的,但兒媳婦走到誰家就是誰家的人,或者說就是誰家的晚輩。而夫妻永遠是同體而不分你我。所以,丈夫的義務就是兒媳婦兒的義務。那麼,如果兒媳婦兒娘家沒有哥弟,也可以說沒有男孩兒。在這種情況下女婿也同樣有贍養嶽父嶽母的義務。古代人的女婿沒有贍養嶽父嶽母的義務,但那不是經典上的規定,是歷朝歷代的遺漏政策。其實古代老兩口只生一個女兒的,最後女婿也會贍養嶽父嶽母。
我們不必講什麼傳統美德,也不要講什麼義務,不要想的太多,好好的孝敬雙方父母就可以了。一代一代的往下傳,上下才能順。我們不孝,我們的子孫也不會孝。小夫妻就是一個家庭的中心,老的少的都要圍繞著小夫妻。人類就是夫妻一代接一代。什麼你的我的,或者你養你的,我養我的,那還叫什麼夫妻,連人味兒都沒有了。想多了沒用,自討苦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