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大徹大悟的人有哪些比較明顯的特徵?_大徹大悟的人有哪些比較明顯的特徵和性格

瓜瓜開米說: 這個「比較明顯」不好辦。明不明顯任由分說 正如有人喜歡「淺談」,好像他本可以深談,實不得已只好先…

瓜瓜開米說:

這個「比較明顯」不好辦。明不明顯任由分說

正如有人喜歡「淺談」,好像他本可以深談,實不得已只好先「淺淺」一下

大徹大悟的人應該是有的。不過己經徹悟的人,不大會提起這個。如我之輩,說也是瞎說不說白不說

常見的還是正在徹悟路上走的。有時候高歌猛進,有時候回撤蓄力。有時候吹口哨壯膽,有時候吹鬍子瞪眼。喧譁熱鬧

若真有大徹大悟的人,明白生命的真相,不沾染塵世的煩勞愁苦。藐姑射仙人,肌膚若冰雪吸風飲露不食五穀云云

多半不容易見到,偶然相逢也是擦肩而過

他們太平凡了。平凡到沒有特徵,不能引起你的注意

這再一次證明:

真正的秘密,告訴你你也聽不明白,放在眼前你也看不出來

老段世界觀說:

五臺山一位掃地的老義工,揭示大徹大悟的人,有哪些明顯的特徵!他說完讓我對大徹大悟這件事,有了全新的了解。

那些年我心往神佛大道,對大徹大悟這種事非常好奇和追求,常迷戀在各種開示和知識裡面,如饑似渴,常常費時間修,跑廟子啊,念咒啊,打坐啊,雖然感覺自己有點變化,但是卻不知道自己其實很多事情都鬧不明白。搞來搞去,知識可以說得出一大堆,但是不通,一鍋漿糊。

後來有一年,公司組織去五臺山文化團建。我也參加了。去了之後,在五臺山一個寺院裡面參觀和體驗佛教文化。

有一天我在這寺裡的側殿僻靜處閒走,那個地下全是落葉,我正亂走,踩到了一個竹枝掃把。一看,一位老義工,正在掃地,

他抬頭看著我笑。我才趕緊挪開腳。我連聲說:對不起啊對不起,沒看到亂踩到您的掃帚了。

他說:沒關係,走個路都能踩到我的掃帚,說明這個緣分不淺。

我一聽這位大爺說話挺有意思,我就開玩笑的說:大爺,那要是踩一腳就大徹大悟那就好了。

大爺笑著說:那要是有這樣的好事,我就做這門生意,踩掃把包開悟,一定賺大錢。

我也笑著說:您還別說,沒準您的掃把還真的有這樣的神力。

他說:是,踩到我的掃把絕對是誤,誤會的誤,哈哈哈哈。

我問:大爺,那你在五臺山上,這樣的智慧神聖之地,一定見了很多大徹大悟的人,那您覺得,大徹大悟的人有哪些比較明顯的特徵?

他說:你為什麼對大徹大悟這麼有興趣?

我說:每一個修行人都對這個充滿興趣啊。

他說:其實啊,大徹大悟雖然很讓人嚮往,但是一旦執著,還是不太好。

我說:我不信,執著徹悟,是好的執著,好的執著有什麼不好呢?

他說:好的執著,也障礙你往好的方向去啊。

我說:難道只要是執著都不行嗎?

他說:那當然,法尚應舍何況非法,到了必要的地步,佛法都要舍掉,無所得,何況其他。

我說:真的無所得?大徹大悟不是一種得嗎?

他說:大徹大悟,哪裡得了,你告訴我,得了個什麼?

我說:得了智慧啊、得了快樂啊,得了成就啊,得了真理啊。

他說:智慧本無得失,人人本來具有,哪裡有個得到。快樂轉瞬即逝,去哪裡得它?成就無非妄識定義,即使徹悟,更無所謂成就可言,都是外人俗論。又有什麼得到的意義。

我說:雖然你這樣說,但我還是不信,一個人苦苦修行,最後徹悟,怎麼可能什麼都得不到呢?

他說:一個人苦苦修行,最後徹悟,其實恰恰就是認知那個一切無所得。

我納悶地說:那照你這樣說,一切無所得,如果他徹悟了,有哪些比較明顯的特徵呢?

他說:如果非要說大徹大悟的人有什麼特徵?只能是勉強說說,因為真正大徹大悟的人,基本沒有什麼特別的特徵,他走在人群裡你也看不出來不會注意到他。就好像佛菩薩化現去度人,等他走了,你才會緩過來這可能是來度你幫助你的人。

所謂徹悟的特徵,勉強說也有一些。比如:


第一、低調到骨子裡,謙虛到血液裡,平凡到泥土裡。

如果人徹悟,他一定是低調到骨子裡的,為何,因為他不需要任何一絲的被人關注、被人崇拜被人喜歡。他沒有任何需要顯擺的東西。

需要顯擺,是因為擁有的有局限,比如你只不過擁有了一隻名貴表,或者一棟房子,一個公司,一堆財產,一肚子學識,這些都是有局限的,局限決定了這些擁有不會讓你戰勝習性,所以你忍不住要顯擺,至少要別人都知道才好。

還有一種是不再滿足於對外界顯擺,但卻喜歡對自己顯擺。有些人,對外顯擺已經沒有興趣了,覺得太LOW,太掉價。但是內心的自以為是自以為很牛這種心態越來越高漲。

可是徹悟的人啊,沒有需求讓任何外界了解自己,他們低調是一種本能。

謙虛也是蘊含在血液裡的存在。謙虛不是唯唯諾諾,而是真正做到了無我。

一個人無我的程度越高,謙虛的程度也就越高。

謙虛是因為自我降到了零點,沒有主體了,沒有主體就沒有能和所了,沒有能所也就沒有客體了,這些都沒了,還有什麼高調刻意可言,自然是謙虛到谷底了。

這種謙虛,在徹悟的人那裡,沒有名字,沒有念頭,他不會有所謂「我要謙虛點」的想法出現。因為他做自己,謙虛就隨即體現出來了。

徹悟的人的謙虛,並非我們看到的那種虛偽客套,虛偽客套的謙虛,都有一個發起的過程,那就是先發生的念頭可能不是謙虛,可能是傲慢,可是素養會提醒自己:啊,我要謙虛點。

這個過程是有修為的人,但徹悟的人,連這個過程都沒有了,他不需要刻意提醒自己要謙虛,他說話自然帶著謙虛,樣子擺在那裡,就是一個謙虛低調平凡的相貌。

你看弘一法師的樣子,虛雲法師的樣子,那種謙虛低調平凡甚至悲憫的形象,是自然本能地散發出來的。即使你隔著多少年隔著照片看一眼,都能感受到。這就是境界。

這是為什麼,因為他不需要演誰了。他不需要再扮演某個角色,不需要在任何一個環境裡去扮演什麼。

他也不需要再刻意做什麼,該做什麼就做什麼,可能徹悟前是幹木匠的,徹悟了依然是做木匠,一點也不會變化,吃飯睡覺,到歲數了就走,沒有任何區別,平凡地和泥土一樣,毫無任何矯揉造作。

這種平凡,其實也是本能的,因為沒有徹悟的時候,平凡的本能被很多刻意的東西遮蓋,所以不能完全顯現出來。等到徹悟了,平凡完全顯現,這種特徵,你如果懂得洞察感悟,見到這樣的人一定能覺察到他們的這種平凡,

和世俗所見到的平凡是不一樣的,他們的平凡,是帶著平靜的力量的平凡,用術語說就是恆在大定中。有力量的,有什麼力量,有篤定寧靜祥和的力量,也有慈悲悲憫的力量。


第二、徹悟的人,有能力轉變環境際遇,但是他卻無為過活。

佛陀說:心能轉境則同如來。徹悟的人,他的心,可以轉變環境際遇,這種所謂轉變,不是說一念之間給你下場雨,那是龍王,不是徹悟。

所謂轉變環境,是心對待環境的認知不一樣了。同樣是一件事,在張三看來是個災難,在李四看來可能是個芝麻綠豆大的事,對王五來說,可能根本不算一個事。

徹悟的人,看待環境和際遇,已經一眼看穿,他擁有這樣洞徹的能力,看穿本質的能力。所以心能轉物,不能完全解釋為心力可以改變物理世界,因為物理世界其實就在心裡,你沒有什麼改變不改變的說法。

以前有位居士問我:心力能不能改變業力。

我回答他:所謂心力和業力,我對這樣的名詞其實不太贊同。據我了解,如果說心力,其實就包含業力,心是湖,業是波,都是水,有什麼改變的需要。

心力透徹之時,業力無非真空妙有的名相,既然名有實無,何來改變?

但如果說心力是指意識力量,世上是有很多人用意識力量改變命運,如美國有個人癱瘓半生,只靠專注念我要站起來,便真的站起來了。

就好像你問我,大徹大悟的人怎麼樣,其實沒有什麼必要去鑽研,喜歡鑽研這些東西,人就容易陷入名相的思維裡面。

大腦是個很靈動的器官,你一旦思索,它就開啟那個齒輪,停不下來,最後你以為自己在修行學知識,只不過你在許多知識名相的大網絡裡深陷。

如果你秉持一切無可得的宗旨,去走這個路,時刻提醒一下自己,無所得啊。什麼都無所得,最後才有機會把無所得也無所得。

所以,徹悟的人,有能力轉變環境際遇,但是他卻無為過活。為什麼,因為無所得,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他還要去改變什麼?他不需要改變什麼際遇啊業力啊環境啊啥的。因為他本來都很圓滿了嘛!

一切環境和際遇,在他那裡都不過是緣起性空,空花水月,那是個幻,又有何改變的需要呢?

所以徹悟之人,無為過活,無為過活不是啥也不做,而是絕不刻意頭上安頭,非要去改變什麼得到什麼。而是該做什麼就做什麼。


第三、徹悟之人,活脫脫、絕不死沉沉,不拘一格、皆歸天真。

徹悟之人絕不是很多人認為的死氣沉沉,死氣沉沉的那種人,是修錯了路,修到了石頭道枯木道裡去了。

好像徹悟的人,連玩笑都不開了,其實他們最幽默,最喜歡開玩笑,因為他們知道一切都是玩笑,沒有什麼不是個玩笑。

所以他們很靈動,表面上你一看不怎麼說話,其實人很靈動。如果這人修到眼神呆滯、目光枯竭,思維蔽障,那就很危險了。他是與天真越來越遠。

一言一行回歸天真,天真不是幼稚啊,而是自然。

徹悟的人,活脫脫地自然,說話好聽,不說廢話。好像我和你這樣一說說個半天還在嘮嘮叨叨,他們不會這樣,他們每說的一句話都是有道理的。

他們很能根據不同的情況不同的機緣隨智慧流露不同的話語。這種活性,是我們普通修行人很應該學習的。我們總認為要找個靜的境界,慢慢地變得越來越枯槁,越來越呆板。

學佛學道,不必弄到死氣沉沉,活潑一點,帶點笑,開開玩笑。該唱歌唱歌該玩就玩,靜,是說的心定,對外境不跟隨,並不是什麼都不動,什麼都死寂一片。

所以你看那些大德,他們各有自己的性格和特點,不會都是一個臉孔呆板著,佛陀說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所不同。

徹悟的人,各自的路子不一樣,但是根本本質是深行無為法。這是啥意思,就是說,本質上的宗旨不變,表現上五花八門,各自隨緣善用,這才是智慧啊。


說到此處,地上的落葉又吹下來一大批,老義工看了看,說道:我還要繼續掃地,今天說的有點多,希望能解你的惑。告訴你這些,是希望你不要總是盯著那個徹悟去想,記得,一切無可得即是。

我深深鞠躬謝謝他,然後看他拿起掃把,繼續在風中掃落葉,那個場景,似真似假,惚兮恍兮。

70後看人生說:

1、慎獨。

因為他們大風大浪經歷過,大世面見過,什麼事都面對過,所以喜歡獨來獨往,在孤獨中享受樂趣。

2、內斂。

因為他們知道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禍,所以做人做事必留餘地,凡事都有收斂。

3、低調。

看慣人生風雲,經風沐雨過後,人也會變得成熟穩重,絕不會吹噓炫耀,低調是一個悟透人生的人的基本特徵。

4、沉默。

話不多,卻字字珠璣,言多必失,這是一個人生活歷煉得出的結論。

5、善良。

他們也許也兇過,也曾經圓滑過、狡詐過,但大徹大悟之後,他們選擇了善良,與人為善天地寬。

6、隨和。

跟每個人都很和善,對老人尊敬,對幼兒愛護,對家人親切,對外人和氣。

7、包容。

經歷過風雨吹折,他們的胸懷變得寬廣,如浩瀚無垠的大海,為人處世也就胸懷寬廣,如大海容納千萬細流。

8、自信。

人生路崎嶇坎坷不平,大凡走過太多挫折坎坷路的人,大徹大悟之後,寫在臉上的都是滿滿的自信,因為他們知道,凡事靠自己,靠山山倒,靠牆牆會倒。

9、仁愛。

做到這一點有些難度,一般人做不到,施仁愛卻得不到回報,反而恩將仇報,人在大徹大悟之後,也就不會考慮這些,先把倒地老人扶起來再說,至於是不是踫瓷敲詐不重要。

精雕秦木匠說:

1,大徹大悟的人,對身外的人和事都很冷漠,不是他是無情之人,只是因為曾經的多情被傷的次數太多,他已不再關心身外的一切人和事,對於他來說,那已不值得他去關心了!

2,任何人的勸阻都不能讓別人大徹大悟,真正讓人大徹大悟的只是你自己人生的痛苦,磨難艱辛的人生歷程!

3,家中的老人對一直長期侍奉的人看成是仇人,對那些每年來看他幾回,提點禮物塞點錢的子女卻是牽掛不斷,人活到老,有幾人能真正的大徹大悟呢?

4,有些人花高價買東西給父母卻騙著告訴他們只花了很便宜的價格,那是顧及父母的感受,父母拿著昂貴的東西騙說鄉親們說是廉價貨,那是顧及鄉親們的感受,除了職場和官場,千萬不要自以為是地鶴立雞群,以免被眾人孤立變成孤家寡人而寸步難行!

5,大徹大悟之人不理你,是表明他壓根沒把你放在眼裡,他的沉默不是一種懦弱,反而是內心的孤傲!

6,大徹大悟之人最了解人性,他心中明白,現實中的很多人連狗都不如,一條狗餵三天,它會記恩三年,而有的人你對他好三年,他卻能因為微小的利益三天之內就會把你忘掉,所以大徹大悟之人很少有朋友,在他的眼裡不經歷考驗的情感是不會把任何人當成朋友!

7,父妻不到離婚,看不到本性,兄弟不碰錢財,看不到嘴臉,兒女不到病榻,看不清樣子,朋友不碰利益,看不到內心,自己不到絕路,看不清親人,大徹大悟之人已經經歷了所有,他已看清了所有人的本性,最後才變得更加孤獨!

8,錢是一個人最大的底氣,唯有經濟獨立才不會委屈地接受苟且,低三下四,大徹大悟之前,是否有獨立人格和思考的能力!

用戶春風化雨說:

1、大徹大悟之人有感恩之心。感激傷害過他的人,因為其磨練了他的心志;感激欺騙過他的人,因為其增進了他的見識;感激鞭打過他的人,因為其消除了他的業障;感激遺棄他的人,因為其教導了他的自立;感激絆倒他的人,因為其強化了他的能力。

2、大徹大悟之人懂得:活著是一種心情,窮邊好、冨也好、得也好、失也好,一切都是過眼雲煙。不管昨天、今天、明天,能豁然開朗就是美好的一天。

3、大徹大悟之人做到:嚴以律己有強度,樂於助人有熱度,潔身自好有亮度,待人接物有溫度,清心寡欲有純度,人際交往有弧度,看透看開有高度,面對批評有風度,豁達包容有大度。

4、大徹大悟之人,煩惱時,多一份超脫;無奈時,多一份從容;失望時,多一份樂觀;坎坷時,多一份勇氣;挫敗時,多一份信念。

5、大徹大悟之人,有草一樣的謙卑低調,有梅一樣的高潔芬芳,有巖一樣的堅毅穩重,有水一樣的韌勁耐性,有竹一樣的堅韌挺拔。

6、大徹大悟之人知道:越過高山,便是平原;跨過泥濘,便是大道;趟過湍急,便是平緩;踩過坎坷,便是坦途;穿過迷霧,便是霞光;走過風雨,便是彩虹!

7、大徹大悟之人做到:穩得住心神,管得住行為,守得住清白,耐得住寂寞,頂得住歪風,擋得住賄賂,忍得住清貧,禁得住貪慾,抗得住誘惑,經得住考驗。

8、大徹大悟之人做到:能屈能伸,能進能退,能上能下,收放自如,瀟灑自在,生命之樹常青。

9、大徹大悟之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留住高尚,接納美好,收穫欣慰,儲蓄幸福,詩意棲居,靈魂飄香,

10、大徹大悟之人,學人優處,看人長處,記人好處,幫人難處。知足常樂,奉獻自樂,付出快樂,助人為樂。

11、大徹大悟之人,難而不叫,累而不喊,傷而不語,痛而不言。同隨遇而安相伴,與寧靜和諧纏綿,跟淡然自若攜手,和寵辱不驚擁抱。

12、大徹大悟之人,受屈不抱怨,灑脫有志氣。生活不攀比,淡泊有底氣。為人不計較,涵養有大氣。閒聊不貶人,坦蕩有和氣。

13、大徹大悟之人明白:曲直都是薰陶,悲歡都是經歷,得失都有教益,冷暖都有風景,好壞都有價值,苦甜都有營養,成敗都是經驗,順挫都是財富,褒貶都是激勵。

14、大徹大悟之人做到:開心地活,不糾結;瀟灑地活,不計較;輕鬆地活,不攀比;踏實地活,不效仿;平談地活,不奢求。

15、大徹大悟之人,笑而不語,痛而不言,迷而不失,驚而不亂,喜而不樂,哀而不憂,怒而不嗔,樂而不縱。他們健康地活著,恬淡地過著,愜意地做著,愉悅地忙著,快樂地累著。

王鐵錘1939說:

能大徹大悟的人,不一定有多高的文化,也不一定有多優越的出身,但一定是經歷非凡,飽經風霜之人。肉體上經歷過無數次風吹雨打,精神上受過千百次跌宕起伏。大徹大悟之人,大概有以下共同點:

1、看透生老病死之事,理解生命的過程與本質,敬畏生命,但不畏懼死亡,懂得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

2、閱盡人間冷暖,看透人間情感,活得通透,處世豁達淡然。

3、做事不在乎別人的眼光,無為而無不為,遵從內心的感受,改變不了的事情就順其自然。

4、遇事不會怨天尤人,只會默默從自己身上找問題,直到解決問題。

5、具有透過表面看實質的能力,凡事多考慮一步,多深入一層。

6、有一定的包容之心,哪怕知道對方水平或境界不行,依然會正常相處。

7、了解人性善惡,明白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好人,只是壞的程度不同。

8、不會輕易流露感情,敏於行而訥於言。

9、社交能力正常,甚至卓越,但仍喜歡獨處,喜歡安靜,喜歡獨立思考。

10、淡泊名利,寵辱不驚,不大喜,不大悲,善於控制情緒。

11、不追求吃穿,食能果腹,衣能蔽體即可滿足,而是去追求自我修養,自我教育。

12、看淡生死離別之事,懂得自然規律既是如此,過度悲傷無用。

13、遇事沉著冷靜,不驕不躁,懂得急躁是無能的表現,處理問題遵章有序。

14、不會輕易表態,更不會隨便承諾。表態一定是經過認真思考的結果,承諾了就一定會做到。

15、懂得取捨之道,懂是辨證哲學,懂得讓步與示弱,有些事情看似倒退,實則為進步。

16、事不過,言不絕,凡事留三分,得饒人處且饒人,點到為止。

17、不與人爭論,而是用時間與行動來證明自己的觀點與決策。

18、孝順,但不愚孝,在孝道問題上處理得恰到好處。

19、不虛偽,不做作,舉止言談落落大方,流暢自然。

20、為人低調,平易近人,看上去與正常人毫無區別,遇事才能看出來水平。

茉小芸說:

1、大徹大悟的人會裝傻,其實他們很聰明,但是表現出自己比較傻的樣子,會裝傻反而活的更好,自作聰明的人,反而活的很累。

2、大徹大悟的人,既懂的示弱,也懂的示強,示弱的低調,示強是自我保護,警告別人別亂來。

3、大徹大悟的人,不會在朋友圈發一些自己的心情,得到一點成績就要曬圖表達自己的開心,聽了一個講座就說黑暗中看到一道光,然後怎麼樣。他們什麼也不發,覺得這是很傻的行為。

4、不攀比,不虛榮,活出自我。以前別人工資高,有好工作,過的幸福,好像就覺得自己很差,然後懊惱,有點嫉妒。其實任何人的生活都跟你無關,何必呢?除了照顧自己的身體和心情,你就贏了一半,其餘的交給努力,自有安排。

5、越來越喜歡獨處,越來越不喜歡聚會,很少主動約人聚餐聊天了。有的朋友會微信上跟你說,很想跟你聚,但是一直很忙,其實他們也根本不想跟你聚,都是藉口而已。開始喜歡一個人,有點孤獨,但是自由,輕鬆。平靜。

6、不會有因為有一點成績,就心裡裝不住的感覺,總想告訴很多人,你說的越多,說完會越空虛,別人聽一下,大部分人不會真的高興。大徹大悟的人,開始學會隱藏要炫耀的心態,他們知道炫耀是一種沒有用的行為,只刺痛別人的心,沒有人真的會衷心祝福你。

7、別人的話,好壞難聽的壞,聽一聽就好,別人說的道理,點頭就好,不要裝進自己的腦袋,會給人講道理的人,本身應該是一個沒什麼道理的人。

8、大徹大悟的人,已經對外人失去了探究的興趣,也不會期待別人找自己。他們只關注自己的事情,選定自己的事情,然後堅持去做,低頭趕路,不問前程,這是成功的開始。

9、逼自己優秀,然後驕傲的活下去。

南飛的大雁好物分享(提問者)說:

1.很少大喜大悲的情緒,內心的波動比較小,內心比較平靜。

2.不喜歡跟別人爭論、爭辯,不喜歡跟別人爭這爭那的。

3.不喜歡攀比,不喜歡炫耀,沒有虛榮心,不會嫉妒別人。

4.遇到煩心事能夠看得開,想得開,放得下。

5.對於很多的事情都提不起興趣,或者根本不在乎,不在意,不糾結,不糾纏。

6.遠離爛人爛事,遠離不靠譜的人,遠離工於心計的人,遠離喜歡搬弄是非的人,遠離不三不四的人,遠離影響自己的人。

7.不追求物質享受,物慾很低,懂得克制自己的物慾,降低自己的物慾,不追求奢侈的生活。

8.追求簡簡單單、平平安安,追求內心的寧靜與平和。

9.待人很和善,與人交往都很和氣的,很有禮貌,懂得尊重別人,尊老愛幼。

10.喜歡吃清淡一點的菜,喜歡吃素一點的菜。

11.穿著樸素,不追求牌子,舒適即可。

12.喜歡一個人靜靜,喜歡一個人待著,喜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喜歡沉浸在自己的興趣愛好之中。

13.不斤斤計較,在小事上不計較,當吃虧是福。

14.低調、謙虛、謹慎、自律、自尊、自愛、自強。

15.對於一些必須要去做的事情,還是會努力去完成的。

16.心裡沒什麼煩心事,吃得好,睡得好,白天有說有笑,晚上能睡個好覺。

17.喜歡種點花花草草,喜歡侍弄花花草草。

大家覺得呢?歡迎留言、點讚、分享、收藏、轉發和關注我。

豆漿叔叔說:

1、專注自己、專注今天。

2、遇到困難和問題,不抱怨,積極找解決辦法。

3、不為尚未發生的事,殫精竭慮。

4、努力賺錢,該玩就玩、該工作就工作。

5、不浪費時間,羨慕嫉妒恨別人,不關心沒用的人和事。

6、情緒穩定、波瀾不驚、接受世事無常。

7、知因果,明辨是非,不與人爭論。

8、對誰都客客氣氣,不遠不近、不卑不亢。

9、凡事不講對錯,看清成本和收益,分清利弊。

10、目光長遠,不被短期快樂所誘惑。

11、好好享受生活,不斷學習和嘗試新的東西。

12、進退有度,懂的取捨之道。

13、善待家人,懂的感恩。

14、多角度考慮問題,不衝動。

15、看清人性本質,有自己的底線。

16、享受孤獨、喜歡思考、看書。

17、能客觀理性的看待自己和世界。

18、不是一個階層、不是一個思想境界,儘量遠離。

19、謹慎選擇、量力而行,為自己的選擇承擔後果和責任。

20、明白,有些事可以做,有些事不能做。

21、看淡生死,喜歡哲學和心理學。

22、只想快快樂樂的做自己,不想改變別人、成為別人。

23、看清生活的真相,卻依然熱愛生活本身。

海上生明月順天修命說:

感謝邀請,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大徹大悟的人有兩個層次。低層次的大徹大悟已經看透了人生,特徵是:縱情聲色,拼命賺錢,撈錢,吃喝嫖賭,最後翻車拉倒!高層次的大徹大悟看透了人生,也厭倦了爾虞我詐,退隱於大市,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上雲捲雲舒!一切隨緣就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400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