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漢族,父輩支援包鋼來到內蒙古包頭定居,我成年以後去了內蒙古自治區的很多地方,吃過各地的羊肉,如果說哪裡正宗?只能說這個問題有些毛病。首先,內蒙古地域遼闊,各地的水土不一樣,其次,羊的品種不一樣,再者,飲食習慣不一樣,羊肉的做法不一樣。就拿人們熟知的錫盟羊來說,一般是指內蒙古本地的黒頭羊,這幾年引進了很多外國品種的雜交羊,但是都是以綿羊為主,通遼,赤峰,興安盟那邊也差不多,中部地區的烏蘭察布,呼和浩特,巴彥淖爾,包括包頭,都是雜交綿羊多,鄂爾多斯地區和阿拉善地區以白絨山羊為主,這是因為這兩個地區荒漠地區比較多,巴彥淖爾北部地區還有一些黑山羊,如果都拿手把肉的做法比較的話應該是以巴彥淖爾的黑山羊最好,阿拉善的白絨山羊也很好,這些羊產量很低,根本流不到外地,鄂爾多斯的阿爾巴斯山羊這幾年以養殖為主,稍差一點,錫盟羊比東三盟的羊稍好一點,半農半牧雜交羊最後。不過任何一種都比外地拉的錫盟的育肥羊好
有人說錫盟,有人說呼盟,還有人說烏盟,也有人說阿盟,有的人說巴盟,那都是「誰不說俺家鄉好!」像我這樣真正的羊肉品鑑者,我的建議(固陽,石拐,百靈鳥)的羊肉最好吃。當地俗稱「後山」羊,肥而不膩,瘦而不柴!
錫盟呼盟的名聲在外,那是因為草好,羊多,內蒙古大草原的名氣都靠他們呢!單指羊肉,因為品種,草原條件都好,但是羊肉太肥了。阿盟的羊缺水,肉質偏幹,巴盟的羊肉質軟嫩,適合老人和小孩,沒有嚼頭。最最最好吃的屬包頭後山羊,種群數量低,進入秋季不早不晚,喝的水不多不少,吃的早不高不矮,當然最主要的是俺是包頭人[捂臉][捂臉][捂臉][捂臉][捂臉][捂臉]
很高興回答您這個問題。
總體上來說內蒙的羊肉是全國最好的。從內蒙來看,各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品牌,基本上是「一縣一品」。內蒙11個盟市的羊肉我都不止一次吃過,我個人認為,由於吃法不一樣,有這麼幾個地方的羊肉最好吃。如果涮火鍋,蘇尼特羔羊肉最好,肉質細膩又嫩。如果手把肉,達茂、四子王和烏珠穆沁羊肉最好吃。如果燉著吃,首屈一指必然是阿爾巴斯山羊肉。如果想品嘗,呼和浩特國際會展中心東側有個蒙莜私房菜,很地道的阿爾巴斯燉羊肉,讓人一吃忘不掉!
好吃的羊肉標準是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在內蒙出名的羊肉是鄂爾多斯的阿爾巴斯山羊肉,後山(大青山以北)的跑坡山羊肉以及錫盟的蘇尼特羊肉。羊肉談不上正宗,只能說口味因人而異。我的老家在呼和浩特和林格爾縣,人們都說和林燉羊肉好吃。但是我個人感覺口感一般般,因為肉質較
肥。我對鄂爾多斯的阿爾巴斯山羊肉情有獨鍾,有嚼勁兒還不羶。
和朋友在鄭州開了一家銅鍋涮,剛開了一年就遇到疫情,這兩年半死不活的撐著,沒塌鍋的主要原因還是回頭客比較多,那邊的食客認咱內蒙的羊肉。
當年為了找到合適的肉源,我們三個也是操碎了心,跑斷了腿,幾乎吧內蒙所有知名的羊肉產地都走遍了。
說實話,內蒙各地走一遍,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事情,那就是當地朋友都認為本地的羊肉最好,其實道理很簡單,習慣了這個口味。如果要是細分具體那一類的羊肉更好,個人覺得如果那片草地屬於鹽鹼地,那麼這裡的羊肉味道會更鮮美一些,反而是那種水草特別好的牧場,那裡的羊肉味道細品下來會略有遜色。
在這裡我必須推薦一下我老家鄂爾多斯的阿爾巴斯山羊肉,羶味?不存在,只有它獨特的香味,做手把肉和燉羊肉那真的是沒得說。這和當地草場有直接關係,植被種類很豐富,餵養出來了這渾身是寶的阿爾巴斯白山羊。
不過涮羊肉不建議用山羊肉,我們用的是呼倫貝爾的羔羊,很多人奇怪,挨著西蘇這麼近,為什麼跑那麼遠去進肉?因為當時我們去西蘇考察,當地肉聯廠的老闆說出了當地的現狀,西蘇一年出欄大概一百萬頭羊,這個數量絕對供不應求,為了緩解這種情況,當地允許外地拉來的羊餵養一段時間之後貼上蘇尼特的標籤銷往市場。這也導致市場比較混亂,就連肉聯廠都不能保證哪一批次的羊是真正當地飼養的草原羊。所以我們就放棄從西蘇進肉的想法。
今年羊肉價格飛上了天,可能是歷史最高位吧?我們收的羊肉打完卷之後平均價格超過45,作為蒙古人,都有點吃不起羊肉了。
其實這個問題早就有回答,在廚師工具書上,呼倫貝爾西旗羊在清朝就一直供應皇家專用,呼倫貝爾的扎蘭屯就是轉運羊的驛站,天下第一羊的美喻一直就是西旗羊,並不是錫盟羊,錫盟羊因離北京較近所以供北京餐館羊肉,如東來順,但是近代呼盟沒人保護這一美喻,被錫盟把天下第一羊堂而皇之的掛在錫盟入口處,但此錫非彼西,呼倫貝爾的西旗羊才是天下第一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