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貧困戶、低保戶和五保戶,它們的區別是什麼?都需什麼條件?國家對此有什麼政策?

村夫紀肆說: I回答:貧困戶,現在沒得貧困戶了,只有因病、因災、因突發變故等因素可能存在返貧風險的,納入村裡的…

村夫紀肆說:

I回答:貧困戶,現在沒得貧困戶了,只有因病、因災、因突發變故等因素可能存在返貧風險的,納入村裡的監測對象,也叫監測戶,即過去的貧困戶,享受一些幫扶政策;低保戶,指家庭經濟收入低於當地平均生活水平.的困難戶,低保戶在我們所駐的村往往不是以整戶申報的,多以家中某一人因重病、傷殘等䘮失勞動能力單個申報的居多;五保戶,指年滿60周歲的農村單身人,無子女養老的,申辦的五保戶,享受國家五保養老政策。

喜歡嘮嗑的鄉鎮幹部說:

我是一個鄉鎮的民政辦主任,也一直在一線參與扶貧,對這三者的政策非常熟悉,我來向大家介紹一下有關三者的政策。

貧困戶、低保戶、五保戶的區別

貧困戶、低保戶、五保戶三者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困難程度不同

從困難程度來說,這三者的困難程度是由低到高,貧困戶最輕,低保戶次之,五保戶最困難。

貧困戶主要是「兩不愁、三保障」,分別為吃穿不愁,醫療、教育、住房有保障。也就是說,這五個方面有一個沒有保障,就可以認定為貧困戶。當然,在這五個方面還有具體的認定細則,這裡不做細述。

在精準扶貧剛開始識別貧困戶的時候,除了細則之外專門有一個「兩必須」的規定,兩必須就是低保戶、五保戶必須納入貧困戶。

從這個「兩必須」也可以看出,低保戶、五保戶至少符合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中的一條,絕對屬於貧困戶。

還有一個直觀的數據,建檔立卡貧困戶的人數是九千多萬,而全國城鄉低保的人數是四千萬。前者全部為農民,後者是所有城鄉居民。

二、政策的時效不同

貧困戶是一個階段性的政策,低保、五保政策是一個長期的政策。

為什麼說貧困戶是一個階段性的政策呢?就是說在我國目前的發展過程中,小康生活就是一列火車,大部分人都坐上了火車,但是有些農民卻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坐上,怎麼辦呢?肯定不能讓火車停下來等這些農民,只能想辦法讓這些農民趕上火車,這個辦法就是「精準扶貧」。當這些人趕上火車了,精準扶貧也就結束了。

為什麼說它是一項長期政策呢?就像剛才說的火車一樣,通過精準扶貧所有人都趕上火車了,但總有因病、因殘的人會掉隊。怎麼辦呢?通過低保、五保政策讓這些人一直待在火車上,哪怕站著也行。這也就是脫貧攻堅中說的「兜底」。當然了,這部分人的數量就小了很多。

三、針對的群體不同

貧困戶只針對農村戶籍,而低保戶、五保戶包括城鎮居民。

貧困戶、低保戶、五保戶都需要什麼條件

具體的條件細則太多了,我分別簡要的說明一下。

貧困戶的條件:「兩不愁、三保障」就是貧困戶的條件,只要符合其中的一條,就屬於貧困戶。

低保戶的條件:家庭共同生活成員人均收入低於當地最低生活標準,且財產符合當地政府規定。

從這個可以看出,低保戶主要是看收入和財產,比貧困戶要具體要困難的多。

五保戶的條件:年滿六十周歲,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贍養人或者有法定贍養人但法定贍養人無贍養能力。

從這個可以看出,五保戶比貧困戶和低保戶更要困難的多。

國家對貧困戶、低保戶、五保戶的政策

貧困戶政策:通過產業、醫療、教育、危房改造、易地搬遷等各項政策,讓貧困戶脫貧。

低保戶政策:低保戶的政策主要有兩項,一個是發放低保金一個是優惠的醫療政策,最終達到最低的生活保障。

五保戶政策:吃、穿、住、醫療、喪葬等,基本的需要都得到保障。

貧困戶、低保戶、五保戶都是困難群眾,涉及的具體條件、政策非常多,篇幅所限只能簡單。

我是一直專注三農服務農村農民的基層微課堂,歡迎評論區交流探討,也可以私信,我會盡心回復。

鄉村黑嫂說:

我是黑嫂,我來回答。

農村很多人都聽說過貧困戶、低保戶和五保戶。這其中,大家最清楚的就是五保戶,對於貧困戶和低保戶的認定標準,以及究竟什麼條件可以申請,很多人並不是太明白。

比如有些人覺得自己能申請低保戶,但是申請卻被駁回,有的人則認為自己適合申請貧困戶,可是認定標準並不認同。

這就造成了一部分人覺得沒有個透明的標準。其實,不管是貧困戶還是低保戶,又或者是五保戶,這裡面都有完整的認定標準,之所以覺得沒有透明的標準,是我們並沒有認真去了解。

那麼,貧困戶、低保戶和五保戶的區別是什麼?都需要什麼條件?國家方面對此有什麼政策呢?

我們分別來說一下。

Ⅰ:三者的區別

首先在這裡要說明的是,2020年底,我國全面消除貧困,兩千萬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已經完成脫貧。很多人看到這裡,會覺得既然是這樣,那就是沒有貧困戶補助了。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拿今年來說,也就是2021年,貧困戶依然還是享受補助政策的。2020年全面消除貧困,但這裡面還有個五年的過渡期。

就今年來說,還能不能申請新的貧困戶?這個其實各地並沒有明確的規定下發,但應該是不能了,除了之前那些建檔立卡的貧困戶還繼續能夠領取補助外,新的貧困戶不再出現。

貧困戶就是尚有一定收入,但低於當地制定的平均收入標準。

低保戶比貧困戶困難了一個等級。消除貧困和低保戶沒有衝突,比如說消除貧困,代表著貧困戶無法再申請,但是低保戶還是能申請的。截至到2020年底,我國仍然有近三千萬建檔立卡的低保戶。

五保戶是保護鰥寡導致老無所依的一個機制,比如一個老人,家裡沒有孩子,也沒有女兒,只剩下自己一個人,這就可以申請五保戶。

五保戶的五保分別是:保吃、保穿、保住、保醫、保葬。

Ⅱ:各自需要什麼條件才能申請

前面我們就說了,貧困戶的申請現在雖然並沒有明確截至,但各地應該不會出現新的貧困戶了,他以前的申請條件是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

低保戶則要更加困難一些,有重大殘疾或者家裡有重大病患者,導致家庭陷入困難,生活艱難,這些可以申請低保戶。

申請時要填寫申請表,叫《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申請表》,如實填寫自己的情況,可以附帶大病證明、失業證明、殘疾證等等,包括但不限於這些。

當地民政部門會進行核實,當合格後,就會同意並且發放低保證以及低保領取卡。

五保戶的申請首先得是沒有監護人,沒人贍養,失去收入。農村這類老人不能說很多,但還是有的,基本每個村都會有一到兩個五保戶。

在咱們說的這三種保障中,五保戶最為困難,因為他們或者她們實際上只是半個家,大多處於鰥寡狀態,不管是在心態上還是生活上都有較大的困難。

申請條件是需要符合五保戶條例,然後在年齡上是有規定的,需要超過六十周歲。有人說我五十多歲了,生活困難,沒有兒女,只有一個人,我也要申請五保戶。

這個是不行的,年齡上是六十歲的規定。這個我幫別人辦過,年齡是嚴格把關的,按照身份證和戶口本上的年齡來說的。

Ⅲ:我們說得有些簡單,其實每個單獨拿出來,要說清楚都要好多字。比如說申請的具體條件以及申請的步驟什麼的。篇幅原因,我們無法一一列出,所以簡化了許多,只是說了它們的區別以及規定的申請條件。

就今年來看,也就是2021年,貧困戶是新增不了了。低保戶仍然接受申請,五保戶也是同樣。如果有感覺自己符合條件的農村朋友,可以問一下當地村委,然後填寫申請表,如實寫上自己的情況,只要符合認定標準,是可以得到相應補助的。

至於那些感覺自己符合,但實際並不符合的,咱們不在過多討論。

我是黑嫂,很高興為您解答問題,再見!

五足人生說:

8月開始,國家社會救助實行城鄉統一。國家救助政策有了新的變化。你符合貧困、低保、特困救助嗎?

民政部最新消息:近期由於疫情和洪澇災害的影響,各地加強低保戶、特困人員、脫貧邊緣戶的走訪認定工作,加強社會救助工作。「不拉一戶、不漏一人。」。也就是說有一批新的低保戶、特困戶、貧困戶要被納入社會救助的範圍。那麼這些貧困人員的認定有什麼區別呢?他們享受的國家政策又有哪些變化呢?

今年是我國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相銜接第一年。「脫貧不脫政策,扶上馬,送一程!」是我國最近五年的基本國策。年家庭人均純收入達到國家規定的2380元國家貧困線標準的在去年整體脫貧,沒有達到這一標準的「兜底脫貧」。也就是低保或者特困人員。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家針對實際情況,放寬了救助條件和標準。特別是脫貧後的邊緣貧困人口是政府監測和救助的對象,防止大規模的復貧返貧。

特困人員必須同同時具備以下條件的老年人、殘疾人和未成年人,應當依法納入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範圍:(一)無勞動能力;(二)無生活來源;(三)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義務人無履行義務能力。

特困人員有兩種,未成年的孤兒和孤寡老人。未成年的孤兒一般情況下都是進福利院,由政府負擔學習、生活、生病等一切開支,也可以託養在近親屬身邊,政府出錢負擔。孤寡老人也就是60周歲之後,可以集中供養或者居家分散供養,分散供養每月不低於800元,過年過節還有慰問物質和救助物質。集中供養的生老病死都由政府負擔。

低保人員一般是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或者孤兒。只要家庭人均收入低於當地平均純收入水平,家庭財產符合符合當地常住人口,就可以在當地申請低保。打破城鄉限制,打破區域限制,屬地救助。特別是不能一個人拖累一家人,可以實行「單人低保」,也就是一個人領低保金,實行精準救助。

有大額存款及證劵、債券。存款、證劵、債券不能超過低保標準的15倍。湖北低保標準一年6000元為例,存款、債券、證劵超過9萬元就不符合低保標準了。

有私家車及大型農機具。除必須的家庭代步車外,有私家車或者大型農業機械都不符合標準。

有兩套以上住房面積超過人均1.5倍的。

超過人均1.5倍的唯一居住場所非居住類房屋。簡單理解就是門面房、工廠、養殖場等。

擁有高值物品超過標準的18倍。這個最常見的就是黃金、古董、字畫等值錢的物品。

擁有高額債權。別人欠你大量的債務,你不能申請低保。

有企業、註冊公司且一年內有納稅記錄的。這裡特別說一下,就是別人在經營的公司,以你的名義註冊也不行,你是法人就有收益。

子女有能力據不贍養父母的。不管子女在家還是出嫁,都有贍養父母的義務,家庭收入和財產都是審核範圍。不達標的堅決不能把其父母納入低保管理。

有勞動能力拒絕就業。國家不養懶漢,有勞動能力,必須參加政府推薦的工作。政府是因人而異,根據條件推薦適合工作,不就業者不能納入低保或者取消低保。特別是領低保吃喝玩樂的人,要堅決清除。

賭博吸毒的。這是國家法律所禁止的,違法亂紀的不能納入低保。

領取高額養金的。有高額養老金,就不存在吃穿住的問題,也就不需要救助

有以上情形中的任何一種可以說都不符合低保標準。首先在村裡或者社區申請,也可以由村、社區、扶貧幹部代為申請,鄉鎮政府初步申核。走訪調查、實地查看。如果是社區或者村幹部的近親屬,在申請或者審核的過程中必須迴避,避免「人親保,宗親保」。在大數據比對的時候,家庭子、女的財產或者經濟狀況也是審核範圍,女兒出嫁也有贍養老人的義務。

邊緣貧困戶包括已經脫貧人口和因家庭出現變故,或者創業失敗,或者因家庭成員有病而徘徊在貧困邊緣的人口,享受以下政策。

國家對於低保提高了補貼標準,現階段農村在500元左右,城市在800元左右。但是這一標準會逐漸統一。低保或者貧困人口可以享受政府代繳全部或者部分合作醫療費,享受大病報銷和大病。最高報銷90%,最高救助10萬元。

九年義務教育免書本費、學雜費等,享受生活補貼每生每年1000-1500元,高中、高職、大專、本科、研究生每生每年在2000-5000元。

危房改造可以補貼3000元-5萬元。對於創業可以提供免抵押、免擔保,最少1千。最多20萬元。有規模,帶動當地貧困人口5人以上可以貸款100萬元。

對於不能出遠門打工的貧困人口,可以安排鄉村護路員、森林防火員、鄉村清潔工等工益崗位。如今年的水損工程可以優先承包或者安排貧困人員參加。

政策越來越好!「不拉一人,不漏一人」,共同富裕!

農事知事說:

一、貧困戶:是指按照嚴格的程序和標準進行識別,並納入國家扶貧開發信息系統的農戶。必須是農業戶口,就是我們常說的農村戶口。

  • 貧困戶識別和退出的標準主要有兩個:

  1. 家庭年人均純收入。就是一個戶口本上的這家人,全家一年的收入除以人口數。低於貧困識別、貧困退出標準的,可以評定為貧困戶,不能退出。

  2. 「兩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達不到這個標準的,可以識別為貧困戶,不能退出。

當然,貧困戶必須是農業人口。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必須的農村戶口。

  • 貧困戶除了能夠享受各級黨委政府制定的普惠性政策外,還能享受諸如產業扶持、教育、醫療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二、低保戶:是指因重度殘疾或疾病喪失勞動力家庭,住房或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享受國家最低生活保障補助的家庭。低保分為農村低保和城市低保,就是說農村戶口和城市戶口都能評定為低保戶。

  • 因為有的地方發展好,有錢;有的地方相對不夠富裕,所以每個省市的低保標準也有很大差異。但標準主要有以下四類:

  1. 無經濟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的居(村)民;

  2. 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或失業救濟期滿仍未能重新就業,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

  3. 在職人員在領取工資或最低工資及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後,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

  4. 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不包括五保對象)。

  • 享受低保人員除了每月能夠領到低保金外,許多地方給他們提供教育、醫療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三、五保戶:是指符合《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被確定為供養對象的人員。常見於農村,但目前為止,沒聽說哪個城市有五保。五保是指:保吃、保穿、保醫、保住、保葬(孤兒為保教)。五保對象指農村中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贍養扶養義務人或雖有法定贍養扶養義務人,但無贍養扶養能力的老年人、殘疾人和未成年人。

  • 實行集中供養和分散供養相結合。

  • 根據五保對象的意願,可吸收五保戶入敬老院集中供養,五保戶入院自願,出院自由。

  • 實行分散供養的,應當由鄉鎮政府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受委託的撫養人和五保對象三方籤訂五保供養協議。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關注、轉發、點讚、評論!

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也歡迎您留下寶貴意見建議或者問題。

農村一山貨說:

老張是農村村村民,今年50歲,單身,無兒無女,孤家寡人一個,身體還行,以種地為生,除此之外,也沒有其他的收入來源。

隨著歲月的流逝年齡的增長,老張感覺力氣沒有以前大了,重活也幹不了,還不時的生病,得吃藥打針,生活困難,於是他向村裡申請享受低保。

村裡接到老張的申請,立即組織人員到老張家了解情況,通過了解發現,老張一年各項收入加起來才有4000元。

老張所在縣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是4980元/年/人,老張年總收入是4000元,低於縣裡發布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符合辦低保的條件,因此,村裡就按程序為其申辦了低保。

由於農村低保實行的是按村施保、差額補,用4980元減去4000元,得980元,所以老張被評為低保戶後,每年可以領取980元的低保金,一直可以領到60歲。

到了60歲,老張無兒無女無人贍養,所以可以申請享受五保待遇。五保,包吃、包穿、包住、包醫、包葬,都包了,能夠生活,因此,老張就不需要享受低保待遇,低保會被取消,享受五保待遇。

那麼老張可不可以申請貧困戶呢?不可以,為什麼呢?因為老張享受了低保,一年有4980元的低保金,高於2020年4000元的貧困線標準,所以他不可以申請貧困戶。

當然了,貧困戶的主要標準是看「兩不愁三保障」,家庭收入只是次要的。「兩不愁三保障」是指,不愁吃、不愁穿,醫療、住房、教育有保障。

老張今年50歲,享受了低保之後,吃、穿肯定是沒問題的,都50歲了,義務教育用不上,醫療方面有合作醫療保障,剩下的就是住房問題了,不過好解決,或許他自己有房呢,沒房租一間就是了。

「兩不愁三保障」有保障,收入又高於國家貧困線,所以老張不符合申請貧困戶的條件,不能申請貧困戶。如果符合貧困戶的條件,他即便享受了低保,還是可以申請貧困戶的。

能過舉老張的例子可以看出,申請了貧困戶,也可以申請低保戶,申請了貧困戶,還可以申請五保戶,但是低保戶和五保戶不能同時申請享受。

還有就是,貧困戶僅限於農村居民,城市居民不能申請,低保戶和五保戶,不管是農村居民,還是城市居民,只要符合條件都可以申請。

農家樂888說:

犯賤評人

被人說的說得實,

難為困苦有誰知;

換位思考世間少,

已己看人多呆痴。

提問:貧困戶,低保戶和五保戶,他們的區別是什麼?都需什麼條件?國家對此有什麼政策?

首先要分析一下何為貧困戶,低保戶和五保戶的情況:

一,貧困戶裡面有兩種,1種是貧困戶,另一種是特困戶,總稱是貧困戶;貧困戶只有項目扶貧;特困戶與低保戶同類型,其中也分別為三個等級。

二,低保戶重點對象是特殊困難戶,如某某個人的家庭情況,如:未滿60歲的單身家庭,其本人身體不健康,長期吃藥打針,無其他人的幫助下,可以直接申請低保。另一個是有兒有女的家庭,作父母頭腦不能筋急轉彎的治理家庭〈包含著痴呆、聾啞人、身體不健康、缺乏經濟頭腦等〉。一般低保戶首先由戶主〈本人〉申請後,再經當地百姓認妥,政府要上門查看核實情況,實際情況由當地政府申報鄉〈鎮〉、縣級查看核實後才能確定,這個方面要求實事求實。嚴格要求不漏掉一個實際困難戶。

五保戶的檔次更不同,一般都是無依無靠的人〈包括沒有兒女的〉;18歲以下的無父無母孩童,也要實行五保看顧。

貧困戶、低保戶、五保戶,這三個是大概檔次。貧困戶一般都是扶貧項目多種多樣,種植業、養殖業、企業,孩子們讀書政策上也有幫扶。低保戶分三個檔次,每個月發放低保生活補助金,A、B、C定製,A是一級低保,補助金多一點,c是三等低保,只有A級一半以上的補助金,扶貧項目與貧困戶一樣。五保戶純屬是國家負擔著五項生活費用,沒有扶貧項目。

以上的沒有全面解釋,基本解釋了一部分,請大家原諒!

鬱金香137652766說:

貧困戶、低保戶和五保戶,它們的區別是什麼?都需什麼條件?國家對此有什麼政策?

這個問題,貧困戶一般是指,家庭生活困難,每月的收入不足城市最低生活水品。低保護一樣和貧困戶一樣都是全家收入在城市最低生活水平以下。而五保戶是無子女,也沒老婆的個人靠政府救濟生活。是屬於五保戶。農村有村委會統一管理。城市五保戶有街道辦事處管理生活。

農榮國強說:

現代的社會己開始邁入小康生活的,國家精準扶貧執施多年來,各人自掃門前雪了,大展身手技能力爭脫貧致富,勤不富也飽啊,國家政策一年比一年更新系統升級了,誰家不爭爭機會摯誠實現自己的目標,應該取消那些得過且過的落後人家救濟補貼。謝謝啦!

走街串巷一壺酒說:

困難程度不同 從困難程度來說,這三者的困難程度是由低到高,貧困戶最輕,低保戶次之,五保戶最困難。

貧困戶:指按照嚴格的程序和標準進行識別,並納入國家扶貧開發信息系統的農戶。必須是農業戶口。

貧困戶識別和退出的標準主要有兩個:

家庭年人均純收入。就是一個戶口本上的這家人,全家一年的收入除以人口數。低於貧困識別、貧困退出標準的,可以評定為貧困戶,不能退出。

「兩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貧困戶除了能夠享受各級黨委政府制定的普惠性政策外,還能享受諸如產業扶持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低保戶:指因重度殘疾或疾病喪失勞動力家庭,住房或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享受國家最低生活保障補助的家庭。低保分為農村低保和城市低保,就是說農村戶口和城市戶口都能評定為低保戶。

因為各地發展不同,所以各省市的低保標準也有很大差異。但標準主要有以下四類:

無經濟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的居(村)民;

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或失業救濟期滿仍未能重新就業,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

在職人員在領取工資或最低工資及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後,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

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不包括五保對象)。

享受低保人員除了每月能夠領到低保金外,許多地方給他們提供教育、醫療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五保戶:是指符合《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被確定為供養對象的人員。目前只見於農村。五保是指:保吃、保穿、保醫、保住、保葬(孤兒為保教)。五保對象指農村中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贍養扶養義務人或雖有法定贍養扶養義務人,但無贍養扶養能力的老年人、殘疾人和未成年人。

實行集中供養和分散供養相結合。

根據五保對象的意願,可吸收五保戶入敬老院集中供養,五保戶入院自願,出院自由。

實行分散供養的,應當由鄉鎮政府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受委託的撫養人和五保對象三方籤訂五保供養協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4089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