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武當沒有外援,玄冥、苦頭陀、阿大、阿二、阿三、八射手能否滅了武當?

浪子與俠客說: 如果沒有張無忌帶著明教眾人來支援,武當的下場會和少林一樣被趙敏給一鍋端了。 依照原著的描述,當…

浪子與俠客說:

如果沒有張無忌帶著明教眾人來支援,武當的下場會和少林一樣被趙敏給一鍋端了。

依照原著的描述,當時的背景是這樣的:

武當五俠等三十二名武當弟子,去攻打光明頂,回來的路上遇伏被擒,殷梨亭雖漏網卻也和俞岱巖一樣殘廢。武當山上就老張自己帶著殘廢的徒弟俞岱巖看家,結果他自己又中了剛想的暗算,其他的就只有靈虛、清風、明月這樣基本可以忽略不計的低端戰鬥力。

唯一一個能打的受了重傷,剩下的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對面的張敏則是兵強馬壯。

只見殿中或坐或站,黑壓壓的都是人頭,總有三四百人之眾。

三四百人中包括玄冥二老,阿大,阿二,阿三,魁梧大漢,鶉衣百結,瘦削和尚,西域胡人,神箭八雄等一眾高手。

趙敏上武當的目的性很明確,能收服氣就收服,不能收服就打服,不達目的不罷休。先滅少林在上武當,趙敏可不是出來遊山玩水,是帶著任務的,高舉著順我者生逆我者昌的旗子。

趙敏一定是提前做過了萬全的謀劃和充分的準備,上武當之後看情況分步步驟來執行計劃的。

先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勸降張三丰:

趙敏說道:「晚生有一句良言相勸,不知張真人肯俯聽否?」張三丰道:「請說。」趙敏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我蒙古皇帝威加四海。張真人若能效順,皇上立頒殊封,武當派自當大蒙榮寵,就如當年我太祖皇帝榮封全真教長春真人一般,敕管天下道教。而宋大俠等人人無恙,更不在話下。」

能勸說成功當然是最好的,可以免去了兵戎相見,但即便是勸說不成功,趙敏還有下一步。

張三丰肯定不會答應趙敏的勸說,所以註定了雙方之間的這場衝突是無法避免的,解決的辦法只有一個,誰的拳頭大聽誰的。

果然見勸說無用,趙敏就準備動用武力解決張三丰。

「張真人既如此固執,暫且不必說了。就請各位一起跟我走吧!」說著站起身來,她身後四個人身形晃動,團團將張三丰圍住。這四人一個便是那魁梧大漢,一個鶉衣百結,一個是身形瘦削的和尚,另一個虯髯碧眼,乃西域胡人。

文的不行就來武的,這才是趙敏帶著的三四百人真正的作用。

並且在趙敏的原計劃中,肯定是把武當所有的戰鬥力都估計過一遍,也就是說這三四百人要對付的是張三丰+武當六俠的陣容。

至於說半路攔截武當五俠,安排剛相偷襲張三丰,只是趙敏給自己的這次行動在最大限度的增加勝算。即便是攔截不住武當五俠或者偷襲張三丰不成,這一架都還是要打的。

在明教眾人的支援還沒有到來之前,趙敏一方可以說是穩操勝券的。張三丰自己估計了形勢不容樂觀。

他自己被剛相偷襲受傷比較嚴重:

看來非得靜養三月,傷勢難愈。

張三丰甚至都有點絕望的意味了,自知在當前的局面下難逃一劫,都打算留取丹心照汗青了,武當派的存亡老張都無暇顧及了,唯一放心不下的是新創出的太極拳法和太極劍法,只求能後後繼有人,那麼武當還有興旺的可能。

所以在張無忌和明教的人在沒有出面之前,趙敏是勝券在握的,張三丰則是擔憂萬分。

其實這個時候張無忌已經來到了武當,只不過沒有露面,張教主在暗中也在觀察形勢,在張教主的估算中,即便是算上他這個時候的武當還是處在被動的一方,趙敏的人隨時都有一擁而上的可能:

張無忌心想:「敵方高手甚眾,這一班人又儘是奸詐無恥、不顧信義之輩,非圍攻光明頂的六大派可比。我實不易保護太師父和三師伯平安。就算擊敗了其中數人,他們也決不服輸,勢必一擁而上。事已至此,也只有竭力一拼,最好是能將趙姑娘擒了過來,脅迫對方。」

就在這個時候,明教四大法王的青翼蝠王到了,他的輕功最好,所以跑在大部隊的前面。

韋一笑的到來算是替武當爭取了喘口氣的時間,趙敏看見韋一笑之後做了一個相對愚蠢的決定,他沒有安排發動圍攻,而是安排讓魁梧大漢去和韋一笑單挑。

就這麼一耽誤的時間,明教又有人到了,五散人中的說不得和尚,這說不得和尚一看當前局勢就明白了狀況,當下就是一通吹噓,把趙敏唬的一愣一愣的:

「敝教教主座下光明使者、白眉鷹王,以及四散人、五旗使,各路人馬,都已上了武當。張真人你且袖手旁觀,瞧明教上下,跟這批冒名作惡的無恥之徒一較高低。」

說不得這番話說的很有藝術,明教來了大部隊是事實,但沒有這麼快,要是趙敏先下手為強,幾百人一擁而上,吃虧的還是武當一方,就算後面的人趕到投鼠忌器還是吃虧。

但是在趙敏聽來就要仔細考量一番了,一下子明教就出場韋一笑和說不得兩人,那麼其他人肯定也是到了,或許是印證了說不得的這番話,就在趙敏考慮的時候,楊逍和殷天正也趕到了。

趙敏對於說不得話就更加信服了幾分,最令趙敏忌憚的還是張無忌,從始至終這姓張的都沒有露面,會不會真如他們說的那樣,在暗中部署想要翻盤?

這樣一來趙敏原本的人數就不佔優勢了,圍攻似乎並不是明智的選擇,畢竟對面的明教不乏高手,這正中說不得的下懷,他說這番話原本就是想拖延時間,只要在自己人全部趕到之前對面不群起而攻之,就有轉機。

面對這樣的局面趙敏怎麼做的呢?

她判斷了當前的局勢,原本自己一方佔據的優勢如今沒有了,但絕對不可能就這樣無功而返,這樣的機會錯失了就不會再有第二次了:

好容易將張三丰打得重傷,這是千載難逢、決無第二次的良機,今日若不乘此機會收拾了武當派,日後待他養好了傷,那便棘手之極了

趙敏是非常聰明的,馬上就想到了辦法。原本的計劃中沒有料到會有明教出現,如果能撇開明教讓他們不能出手,那麼自己一方不還是有優勢的嗎?

退一萬步來說,不能滅了武當,但是只要能夠讓張三丰受辱,折損武當的名聲,這一趟就沒有白來:

張三丰所以成為朝廷心腹之患,乃因他威名太盛,給武林中人奉為泰山北鬥,他既與朝廷為敵,中原武人便也都不肯歸附。其實以他這等風燭殘年,還能活得多少時候?今日也不須取他性命,只要折辱他一番,令武當派聲名墮地,此行便算大功告成

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偷天換柱偷換了概念,說自己一行人前來是要領教張真人的武功。

這一招其實是很厲害的,這也是完全符合江湖規矩的,既然敢開宗立派,那麼肯定是要接受江湖中的其他人的挑戰的,尤其是在張三丰這樣的地位上更加不能逃避。

這個藉口張三丰無法拒絕,並且趙敏咬口是要討教武當派的武功,那麼武當派以外的的人就不能出手,明教的人在又如何,有力使不上白費。

如果沒有張無忌,說不定趙敏的目的就達成了。

張三丰如果自己上,沒受傷還行,畢竟論單打獨鬥,老張是倚天中的第一人,但受傷的張真人實力要打不少的折扣,他自己也估算了覺得勝算不大。

張三丰開始認為可以用太極拳對付阿三,但到了阿二比拼內力這一關卻是:

「絲毫取巧不得,決計無法過這一關」

只是讓趙敏千算萬算都沒有算到兩點:

  1. 張三丰的太極功夫太厲害
  2. 張無忌天賦太高,現場現學就能打敗阿家兄弟

最後才讓趙敏功虧一簣,無功而返。

我們梳理完上述的整個過程後,很明顯,如果武當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趙敏勸說無果之後直接就會下令動手了。

張真人首先要面對的就是魁梧大漢,鶉衣百結,瘦削和尚,西域胡人四人的圍攻,即便是張三丰能以一敵四打敗四人,但後面還有三阿兄弟,玄冥二老,還有神箭八熊的遠程放冷箭,還有三百多人的大部隊。

張三丰在重傷的情況下,是絕對沒可能獲勝的。

瓷罐(提問者)說:

這一段應該是趙敏率領玄冥二老、苦頭陀、阿大、阿二、阿三、八射手偷襲武當的片段,其時,張三丰受傷,宋遠橋、俞蓮舟、張松溪、莫聲谷被困大都,俞岱巖重傷在山,張翠山已亡,殷梨亭生死未卜,武當二代弟子沒有能戰者,唯有宋遠橋之子宋青書已背叛武當,若沒有外援,張三丰縱是天下第一,帶傷血鬥趙敏手下也是獨木難支,就是玄冥二老說的:看你有多少血可流。

夢醉夢吟說:

當然不能。要知道張三丰的武功本來是無法被暗算的,完全是劇情需要張無忌出手才讓張三丰受傷的。如果沒有外援,正常情況下張三丰根本就不會有事,會以滿狀態應戰。

玄冥二老算是超一流高手,苦頭陀,阿大阿二阿三算是一流高手。神箭八雄遠程攻擊,只能算二流了。看上去人數是不少,可是和張三丰比起來還是分量不夠。

這些人唯一和張三丰交過手的是玄冥二老中一個,被一招秒。很多人說是張三丰偷襲,我覺得就很搞笑。當時的情況是張三丰站在c位,玄冥一老是在暗處,是張無忌叫出聲來,大家才發現他。要說偷襲,張三丰根本就沒有這條件。只不過張三丰身法太快,玄冥一老根本反應不過來。所以張三丰秒玄冥一老是實打實的實力,水分不多。

另外還有一個旁證,少林方丈空聞幾十年沒見過張三丰出手,不知道深淺,還提出三空打一個。不過見過張三丰秒玄冥一老後,第二次見到張三丰就再也不提三打一了。說的是我少林千百和尚一擁而上,你張老道也未必能把少林給挑了。說明這一戰給少林和尚的陰影太大了。少林並不是沒有高手,有三渡三空。哪怕這六個人聯手能和張三丰一戰,恐怕也不會有千百和尚一起上的想法。

那麼結果就出來了。玄冥二老加上這些人頂破天也就三渡加三空的實力,是打不贏張三丰的,更別說滅了武當。

此外派出剛相暗算也是說明他們這幫人確實沒把握。

愛玩遊戲AV說:

不一定,武當畢竟根深蒂固,表面上看是沒有什麼高手,背後的人當看到武當有難,自然會出來維護,只是低牌不到最後一刻是不可能出來的,就算真動手也是殺敵1000自損八百,張三丰人的名樹的影,就算戰到最後,實在無力回天,也沒人可以攔住他,趙敏江會被隨時復仇,所以註定是退兵,整部電影可以說張三丰是沒有對手的,存在,底牌肯定也更多,不如給張無忌一個面子,自己也可以有面子的一個臺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414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